馬福祥就是馬福祥,當即表示,都是自家人,大口一張,說以後綏西的財稅都留給趙書禮了,還勉勵他好好治理地方,不要辜負了zhèng fu和他的期望。。。


    馬福祥從趙書禮這裏走後,不久也搞定了鄭金聲,鄭金聲的部隊還是綏遠特混旅,鄭金聲還是旅長。而馬福祥又向zhong yāng請求重新編練一隻軍隊,一個混成旅直屬zhong yāng,(第五混成旅),以其子馬鴻逵為旅長,武器由zhong yāng發給,兵源自己招募。馬鴻逵回原籍臨夏,招募農民子弟,認真訓練。


    後來趙書禮聽說,馬福祥把自己跟馬鴻逵結拜的事情告訴了鄭金聲,又答應鄭金聲繼續當旅長後,鄭金聲不但沒有反對他,而且也默認了他重新編練一個旅的行為。馬福祥終於在綏遠站穩了,在外人麵前,他徹底的掌控住了綏遠。因為他自己練有一個旅,自己兒子指揮,其他的軍隊,一個長官是自己的幹侄子,另一個表示順從。


    綏遠局勢迅速穩定下來,百姓商人該幹什麽還是繼續幹什麽,幾個月前的騷亂恐慌一掃而空。趙書禮也樂得清靜,沒有節外生枝,跟馬福祥玩什麽花樣,老老實實在包頭搞起了建設。


    1921年,9月1ri,還是黃河樓。


    趙書禮宴請包頭商會所有商人,在會上說明了各種政策,告訴這些商人以後包括包頭在內的綏西,都是他說了算,連財稅都不用上交歸綏了。他向商人表示,廢除清亡後地方zhèng fu和軍閥定下的那些讓人頭痛的雜稅和厘金,各種捐租等等。對於商人們而言,zhèng fu的正稅一直都不怎麽高,多的是那些捐稅,這些不但多如牛毛,而且沒譜,交多交少有時候就是軍閥說了算,跟搶劫沒兩樣。因此趙書禮一宣布廢除,他們歡欣鼓舞。第二天就有人上門送禮,表示願意商會願意出麵,每年額外捐十萬大洋給趙書禮做軍費。趙書禮表示,自己來綏西,隻有三個目的,興利除弊,保境安民和改善民生,因此大言拒絕。一下子在當地商民眼中,成了一個青天一樣的人物。


    安撫了商人後,趙書禮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政務革新事務了。


    包頭雖然是個繁榮之地,在綏遠僅次於歸綏,但是建製卻一直都是一個鎮子,原因複雜,跟沈廣聚這個非直係軍閥一直鎮守這裏有關。不管怎麽說,是個鎮子就沒有縣級zhèng fu那麽健全。趙書禮首先就是改革zhèng fu,他先是給běi 精送了一封信,很快包頭被同意建縣了。


    然後去拜訪了一個人,就是那個劉澍,滿清時期的舉人縣令,現在的包頭商務會文牘,當地最有學識的人。並且跟當地商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趙書禮請他出來做第一任縣長,給他的任務是健全zhèng fu機製,包括法院,精察局和稅務局等zhèng fu部門都交給他新建或擴建。劉澍一上台,包頭商務會覺得掌權的是自己人,更加感覺春天來了,積極協助他的工作,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這些晉商的能量非一般的大,很快各種人才聚集到了包頭,zhèng fu的框架搭起來了。


    趙書禮給了劉澍兩個最緊要的任務,第一是辦教育,第二是治交通。這個時代的中國,教育落後十個人裏麵都未必找得出一個識字的,而河套地區蒙漢雜居,自古三不管,更是落後中的落後,文盲遍地走。趙書禮要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基礎,就不能不考慮教育問題。而交通同樣也很重要,這裏是溝通東西的要道,交通要是好了,經濟至少能翻個翻。


    10月,趙書禮又找到商人們,還是宴請他們。


    這一個月中,趙書禮謹守了他的諾言,沒有找商人麻煩,沒有要錢也沒有要東西,可以說已經立信了。


    這次他召集商人,主要是一些政策需要這些商人支持,他要移民。


    整個綏遠特別區,現在的人口數量差不多兩百萬,憑著這點人,別說十年後抗ri了,就是一個軍閥恐怕他都擋不住。移民也需要包頭晉商幫忙,趙書禮需要利用晉商經營了數百年遍布中國的關係網絡,而他則給予優惠政策,答應每移民一戶,分五十畝荒地開墾。商人們答應回鄉召集相親,還說這是善政,山西本就是地少人多的地方,能有自己的土地是農民幾輩子的夢想。


    一聽說趙書禮招人墾荒,歸綏的馬福祥也來攙和了一腳,他送給趙書禮一個人,名字叫蘇芳,據說是個水利專家。趙書禮跟這個蘇芳見了一麵,得知他是寧夏水務局的人,沒有流過學或者什麽,隻是從書中學了一些水利知識後,就不怎麽在意他了。趙書禮對於中國土法治水不感冒,雖然那些確實是古老智慧的結晶,可是世界已經發展到了20世紀,光能修黃河大堤已經不管用了,他要的是能修建三峽的人才。因此把這個人交到了劉澍手裏,讓劉澍安排他去修渠開荒,然後就不再管了。


    農業和移民事情安排下去後,趙書禮開始搞工業了。


    十月末趙書禮離開包頭到了東勝,現在隻有這裏有可以勉強算是工業的東西,傳奇人物德國貴族高星橋在這裏開礦了,建了幾個焦煤窯。


    “高老板生意興隆啊。”


    趙書禮帶了十幾個親兵,連東勝縣都沒進,直奔高星橋的煤礦而去。


    隻見才幾個月不見,這裏已經熱熱鬧鬧了,起碼有幾百人采煤運輸,燒焦然後裝船運往包頭。房屋也建了不少,牌子也立了起來,起名星橋煤業。


    趙書禮來拜訪,高星橋雖然主動迎接,可是臉上並沒有多少喜色。


    趙書禮疑問道:“這是怎麽了,可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了?”


    “不瞞大人,大人的所作所為,小人是很佩服的。可是有的人不像大人啊,真是不好說啊。”


    趙書禮心裏一動,莫非是自己手底下人來騷擾他。


    語氣頓時變得陰森:“是誰,說出來,我給你做主。”


    “這個恐怕不妥吧,怕給大人惹麻煩。”


    “哼,怕麻煩麻煩就不來了嗎,說說,是我哪個手下?”


    “到不是大人的手下,是郭縣長,他常來攤派一些捐輸,小人實在是承受不起了。不過我聽說此人是蔡成勳的小舅子,恐怕給大人惹上麻煩,也就一直忍了。”


    “糊塗!”


    趙書禮斥責道,其實一聽不是自己手下,他已經心安了。


    那個郭彪確實不是個東西,他沒有好印象,一時間趙書禮心裏已經有了定計,就拿這個人開刀立威。


    “你且安心,他拿了你多少,我讓他吐出來多少。”


    說完,趙書禮上馬徑直回了東勝。


    然後召集軍隊,當即包圍了郭彪的縣府,頓時郭彪嚇的戰戰兢兢,招來了兩百保安團人來,跟趙書禮對峙起來。


    “趙旅長,你這是要幹什麽?本縣可沒有得罪你啊。”


    “哼,你是沒有得罪我,可是你得罪了國法。”


    “你要幹什麽。”


    “識相的讓你的人交出武器,否則今天這裏就是修羅道,一個人也別想活。”


    趙書禮說著,身後上千的蒙古兵還嗷嗷叫著,他們已經憋了很久,每天就是訓練訓練,早都憋壞了,巴不得打一架呢。


    郭彪看了看情勢,又看了看自己那些也是嚇的魂不附體的手下跟他們那幾條破槍,識相的投降了。繳了保安團的械後,趙書禮又抄了郭彪的家,在郭彪殺豬般揚言報複的叫囂中,趙書禮讓人把這些財物送到了星橋礦業去了。


    這次殺雞儆猴的效果還是很好的,之後趙書禮控製下的地盤中,就少有zhèng fu官員騷擾商人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大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穿越之大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