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都督是不是覺得那些什麽文件比占了河北還重要?”
錢清聽到這話,登時微微變了臉色,“不要亂說。都督想的是別的。”
“都督想的是啥?”這幾個老兄弟倒是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
錢清覺得霍崇的想法的確比較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然而此時非得要給霍崇把話給圓上不可。就問道:“河北今天占,明天占,分別大麽?”
老兄弟們想了想,都搖頭。
“一本書,有人撕掉一頁,走了。是在這本書被撕毀……不,你們家的壺忘在了院外,因為走拿的時候晚了,不知被何人打碎。你們覺得早點去,晚點去,分別大麽?”
雖然老兄弟們對於霍崇如此在意資料的事情不能理解,甚至覺得霍崇看人命還不如那些什麽檔案金貴。可被錢清這麽一比較,至少大夥明白了霍崇這麽著急也不是沒有理由。有些東西去晚了,就是沒了。
明白了霍崇並不是對大夥生死毫不在意,老兄弟們就提出了個問題:“大姐,咱們此時進攻河北,何不把整個河北占了?”
錢清也覺得單純為了些資料而進攻河北,著實有些不能令人接受。若是以解放河北為目的,就完全能做得。便答道:“這事情可以先打著,看著局麵如何,就由軍中禮部支部商議之後給先生建議。”
老兄弟們聽到禮部支部,神色就有些為難。錢清知道老兄弟們的確是不喜歡禮部。畢竟原本他們一個個都能做主的事情,非得讓另外一些人有發言權,誰都不願意。然而錢清知道,未來的部隊掌權的必然是禮部。
見老兄弟們一個個聽到禮部就直接對立,毫無合作的意思,更無了解一下禮部的打算。錢清知道說啥都是白說,索性也不再自討苦吃。
很快,部隊這邊就有了準備。五萬人馬點將完畢,向著膠東半島的頂端出發。
這邊水軍已經得到通知,立刻調動船隻前來幫助運輸人馬。渤海等於是個大海灣,海灣入口處兩端相距很短。南邊的是膠東半島的尖端,北邊的就是遼東半島的尖端。
天氣晴朗,海浪不高,海軍在膠東半島運上人馬,就往遼東半島運輸。雖然隻是短短幾十裏水路,不少士兵已經有些暈船起來。在船上就暈頭轉向,下了船之後也臉色白發,無比難受。
然而這麽點人馬暫時失去戰鬥能力,並沒有影響華夏軍的進程。部隊整頓完畢,就繼續北上,前去攻打滿清在遼東半島上的據點。
這邊走了三十幾裏地,竟然還沒到目的地。眼瞅沿途上竟然沒什麽人,華夏軍的各部人馬都覺得很是訝異。
要知道,此時的山東人口已經有四千萬。想在山東遇到一個走三十裏竟然不見人煙的地方,真心說,便是沂蒙山區這種非常窮的地方都未必能遇到。
幾乎在同時,弘晝正率軍向著盛京出發。此時的弘晝完全不知道華夏軍竟然在差不多的時間對盛京朝廷發動了進攻。這一南一北好像是商量好般。
弘晝當然沒有與霍崇商議。他是派過人來試探霍崇為什麽沒有趁著勝利實施追擊。當然,理由是勸說霍崇投降朝廷。被霍崇幹淨利落的拒絕,並沒有出乎弘晝意料之外。
然而使者帶回來的消息,尤其是霍崇對於滿人在關外來源的看法,讓弘晝非常不快。因為弘晝覺得霍崇弄錯了。
對於滿人來說,隻有關外是滿人龍興之地的說法。並沒有關外是滿人故鄉的看法。
畢竟麽,滿清也是要臉的。這入關才不到百年,滿人還不至於非得生編硬造一個關外是故鄉的說法。
可這霍崇卻把如此說辭扣在大清頭上,卻讓大清沒辦法理論。因為大清自己明白關外是龍興之地,卻也很不想承認關外本是漢人所有。是被大清殺光了關外漢人,這才奪取了關外。
要是滿人內部這麽說,倒也罷了。可弘晝手下的主力乃是漢人,麵對漢人也這麽講,隻會寒了人心。哪怕是再忠誠的漢人臣子,一旦聽到滿人的要把關外當做退守之地的謀劃,他們當中的確不乏願意追隨大清的。但是更多人則會選擇脫離大清。
所以弘晝哪怕知道自己其實不擅長作戰,卻也得領軍前來討伐八叔的原因。這是旗人內部的事情,非得由旗人來自己解決不可。
清軍有馬,走的就比較快些。然而走出去幾十裏地,別說能看到一個據點,連人影都看不到。弘晝詢問部下,這裏看著平坦,是還在蒙古地界,又或是進入了滿洲地界。
做領路的蒙古人立刻稟報,此時大軍已經進入了滿洲地界。
弘晝聽到這裏,不禁歎氣。這是從西北一路來到這裏,眼瞅著西安那邊山也禿了,水也渾濁不堪。與西北相比,眼前的一片平原無疑是極為適合人類生存。
但是,這裏卻無比荒蕪。若是在陝西山西,起碼得有好幾個鎮子。
可這也是必然。在康熙初年,就有不少山東人跑去關外開墾,康熙立刻下令嚴禁。
霍崇在嘲諷大清的時候就說了,大清殺了關外幾百萬漢人之後,就不要臉的聲稱關外是滿人的故鄉。
弘晝一直覺得霍崇是個很陰冷的家夥。所以這話格外符合弘晝對霍崇的想象。這話裏麵虛實夾雜,又符合了當事雙方之外的民眾所想。隨便找個人問問,關外是不是滿人的故鄉。十個裏麵得有十個說是。
然後霍崇的陰謀詭計就得逞了。霍崇可以輕鬆的鼓動漢人,說滿清殺了幾百萬關外漢人。
弘晝一邊惱怒著霍崇,一邊又惱怒著手下。先說那幫旗人,此時竟然沒人讓弘晝滿意。一個能看著就可以委以重任的都沒有。
至於漢人,嗬嗬。弘晝這坤隆四年,是要開科舉考試。結果,除了陝西、山西、四川、西寧等附近地區的舉人比較熱絡之外。其他地區,尤其是江南的考生們都非常的遲鈍。並沒有來幾個。
之所以搞成這局麵的理由倒也不稀奇,霍崇下令沒收所有滿清官員家的土地。並且在他奪取的地盤上給執行了。隻是如此的恐嚇,就嚇得江南考生再不敢參加科舉。弘晝知道八叔為首的那些盛京王爺們認為,滿人就該統治漢人。弘晝並不認同這樣的態度,缺乏漢人前來參加科舉,隻會讓滿清變得更弱。滿清越弱,就越沒有人才前來投奔。所以無論如何都得讓漢人感覺,滿人皇帝就該當皇帝。這大概就是西安朝廷與盛京朝廷之間最大的分別。
心中考慮著決不能對別人說的事情,弘晝覺得心裏很苦。以前他隻是在老爹那裏學到了些東西,其實不知道真正這麽做的理由到底是什麽。
現在非得靠弘晝自己考慮清楚理由何在,這真的是無比艱苦與痛苦的事情。除了自己要用盡腦力的思考,還不能向別人明確的詢問。非得靠自己積累,以期待有朝一日搞明白。
這樣的日子裏,弘晝知道自己其實錯了。卻不知道錯在何處,更不知道何時才能明白自己能不錯。弘晝想到這樣的日子,就很訝異,甚至希望能夠與霍崇聊聊。看看這個大反賊是怎麽應對這樣的艱苦。
然而弘晝並不知道霍崇其實不用在進攻盛京方麵感受到絲毫的壓力,因為霍崇的人馬本就不是要進攻盛京。
但是部隊裏麵的確有些想法,譬如有人就建議對盛京發動一下突擊什麽的。要是在山東,這種突襲就必然沒有突然性,但是在關外這地廣人稀的地方,突襲就變得非常現實了。
然而軍中禮部成員們對這個令司令心動的看法並不認同,由於是禮部成員全部不認同,此次行動的司令也十分的不快。
然而禮部的成員並沒有因此而高興或者害怕,這些出自農家的子弟們在意的是,後續隊伍能否在膠東半島開辟出全新的村鎮,讓山東百姓移居到膠東半島來生活。
司令覺得這想法倒也正經。畢竟山東人多地少,近在咫尺的膠東半島又是這麽一個空蕩蕩的局麵。
可禮部裏麵並非隻有農家子弟,還有來自江浙文人出身的家夥。
這家夥先把盛京給大夥講了講。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年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廣義上盛京地區還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曆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清代兩京之一,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由漢滿蒙三族共同進呈勸進表,皇太極在盛京(沈陽)稱帝,改國號大清。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講完曆史,這家夥就說起盛京從軍事上並什麽特別的進攻理由。如果不能控製山海關,盛京也就是個隨時可以被進攻的中心而已。
與盛京相比,反倒是將霍崇在此次作戰前所說的事情告訴給部隊,講給百姓。讓大家明白滿清的殘忍,一旦移民,要靠更有效率的準軍事組織來防備滿清的屠殺。
司令聽到這裏都驚了,不成想這樣的家夥竟然把一件簡單明快的事情弄到如此複雜。
而且這個結論,竟然是要武裝屯田。這可是給部隊添加了太多的麻煩。
可這個該死的文人出身的禮部成員,卻得到了其他禮部成員的讚同。那些農民出身的禮部成員不僅對武裝屯田完全認同,毫不在意代表部隊的司令是什麽感受。更是對那廝宣傳滿清會屠殺關外百姓的宣傳深以為然。認為這樣的宣傳能夠讓大夥認清滿清的真麵目。
司令更是不快。這還有沒有規矩了!還有沒有紀律了!
合著軍隊就成了禮部麾下的人馬不成?禮部想幹啥,軍隊就得聽命?
但是司令明白,這些禮部成員們都是被看中的,決不能讓這幫混蛋跑去霍崇這邊告狀。對他們現在的混蛋言行,隻能先忍著。之後找個機會要向霍崇說明白。
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不僅在關外,包括在江南,也有這樣的家夥。
胡悅就聽著部下講述了最近於淺率領部隊進攻福州,這一路上多次遭到清軍伏擊,還與福建本地土匪之流發生了衝突。總之,於淺這邊有不小的損失。
聽完,胡悅沒有吭聲。雖然自己有個‘胡說’的稱號,卻也不等於胡悅就認為自己要為別人火中取栗。
這幫家夥們也不知道怎麽想的,他們好像覺得霍崇是個能被部下左右的軟蛋。胡悅甚至是雷虎,都是能左右霍崇的權臣。
部下見胡悅竟然一聲不吭,就試探道:“胡司令,於淺他們打仗不行啊!胡司令是不是派個人去指點一下,別讓於淺丟臉,也丟了皇上的臉麵。”
部下這麽講,更堅定了胡悅對這部下認定。霍崇不僅不會讓人奪走他的權柄,更會盡力擴張自己的權柄。現在於淺看著是霍崇的弟子,其實於淺代表的是另外一股年輕的力量。霍崇是要讓這股力量到台麵上來。
至於於淺的一次兩次失敗……嗬嗬,胡悅忍不住笑出聲來。
部下有些不解,“胡司令為何發笑?”
胡悅歎道:“俺也不知道你是真看不明白,還是裝看不明白。咱們的人第一次進福建,光是於淺的戰報,我看完之後就對這福建有了許多感覺。派人去指點於淺,嗬嗬,咱們打福建的話,隻怕還不如於淺!”
部下見胡悅竟然是毫不插手的意思,忍不住又是勸了幾句。胡悅卻不想多生事端,隻是表示看好於淺。
等部下離開,胡悅才露出了不快的神色。這幫家夥們竟然這麽大膽子了麽!敢直接對霍崇的決定指手畫腳,這是嫌命長啊!
一時間,胡悅也有些為難。畢竟這幫人是自己的部下,對他們也不能過甚。可不敲打也不行,左思右想間,就忘記了事情的核心,也就是禮部第六師支部長於淺率領的禮部支部能否順利打下福州。
此時於淺正在福州城下開始攻擊。之所以打福州,而不是打廣州,還真不是簡單的兩地遠近。雖然通往福州有古道,通往廣東也有古道。
打福州的原因隻是因為福州有滿城,廣州有滿清的軍事單位,卻沒有正式的滿城。
這邊華夏軍按部就班,做起了準備。一眾申請加入入禮部的成員被召集起來,由於淺與其他禮部成員歡迎這些人,根據禮部‘火線入部’的規定,成為了禮部成員。
不等這些人大喜過望,於淺趕緊再強調一番,“諸位都是作戰勇敢,能夠有效使用軍事技能。敢戰,又能戰。加入了禮部,卻是要大家起碼將已經學會的都用好。絕不是讓大夥當起了老爺,隨意趨勢士兵。”
“支部長,你都說了好幾次。我們當然知道為何要加入禮部。加入禮部,就是不讓人欺負人!”新晉的禮部成員們當即表態。
於淺也知道禮部並非是一錘子買賣,可不是鯉魚躍龍門,過去之後變了龍就完事。
禮部成員還有更多的考核,有更多的學習會,生活會,等等許多。是不是真心如他們所說,有的是時間和機會來驗證。
於是禮部成員們開始宣誓,宣誓完畢,於淺就開始做最後戰鬥的準備。
城內的福州將軍則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煎熬。這福州設置滿清,有點不太合適,卻也不得不這麽搞。沒想到此時卻把福州將軍給逼上了絕境。
隆武元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建都稱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擊潰隆武政權後攻占福州。[18]
清初,清軍與鄭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進行拉鋸戰,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又據福州反清。動蕩的局勢導致清政府施行海禁、遷界政策,強迫福州沿海居民內遷,重創福州沿海的社會經濟,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遷界政策取消。
所以滿清才覺得福州這個地方決不能放鬆,必須當做重點來辦。
眼見城外都是華夏軍的人,福州將軍隻能點起人馬來應戰。當然,以福州這兩三千人的編製,與五千華夏軍在福州城外硬扛,也不現實。現實的手段隻有守城。
將軍的部下卻問道:“大人,聽聞逆賊十分善戰,卻不知道逆賊到底如何善戰?”
福州將軍其實也沒搞明白。隻能敷衍道:“聽聞逆賊火器厲害。”
“火器厲害,那就該近戰。不能讓逆賊有施展的手段才行啊!”
錢清聽到這話,登時微微變了臉色,“不要亂說。都督想的是別的。”
“都督想的是啥?”這幾個老兄弟倒是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思。
錢清覺得霍崇的想法的確比較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然而此時非得要給霍崇把話給圓上不可。就問道:“河北今天占,明天占,分別大麽?”
老兄弟們想了想,都搖頭。
“一本書,有人撕掉一頁,走了。是在這本書被撕毀……不,你們家的壺忘在了院外,因為走拿的時候晚了,不知被何人打碎。你們覺得早點去,晚點去,分別大麽?”
雖然老兄弟們對於霍崇如此在意資料的事情不能理解,甚至覺得霍崇看人命還不如那些什麽檔案金貴。可被錢清這麽一比較,至少大夥明白了霍崇這麽著急也不是沒有理由。有些東西去晚了,就是沒了。
明白了霍崇並不是對大夥生死毫不在意,老兄弟們就提出了個問題:“大姐,咱們此時進攻河北,何不把整個河北占了?”
錢清也覺得單純為了些資料而進攻河北,著實有些不能令人接受。若是以解放河北為目的,就完全能做得。便答道:“這事情可以先打著,看著局麵如何,就由軍中禮部支部商議之後給先生建議。”
老兄弟們聽到禮部支部,神色就有些為難。錢清知道老兄弟們的確是不喜歡禮部。畢竟原本他們一個個都能做主的事情,非得讓另外一些人有發言權,誰都不願意。然而錢清知道,未來的部隊掌權的必然是禮部。
見老兄弟們一個個聽到禮部就直接對立,毫無合作的意思,更無了解一下禮部的打算。錢清知道說啥都是白說,索性也不再自討苦吃。
很快,部隊這邊就有了準備。五萬人馬點將完畢,向著膠東半島的頂端出發。
這邊水軍已經得到通知,立刻調動船隻前來幫助運輸人馬。渤海等於是個大海灣,海灣入口處兩端相距很短。南邊的是膠東半島的尖端,北邊的就是遼東半島的尖端。
天氣晴朗,海浪不高,海軍在膠東半島運上人馬,就往遼東半島運輸。雖然隻是短短幾十裏水路,不少士兵已經有些暈船起來。在船上就暈頭轉向,下了船之後也臉色白發,無比難受。
然而這麽點人馬暫時失去戰鬥能力,並沒有影響華夏軍的進程。部隊整頓完畢,就繼續北上,前去攻打滿清在遼東半島上的據點。
這邊走了三十幾裏地,竟然還沒到目的地。眼瞅沿途上竟然沒什麽人,華夏軍的各部人馬都覺得很是訝異。
要知道,此時的山東人口已經有四千萬。想在山東遇到一個走三十裏竟然不見人煙的地方,真心說,便是沂蒙山區這種非常窮的地方都未必能遇到。
幾乎在同時,弘晝正率軍向著盛京出發。此時的弘晝完全不知道華夏軍竟然在差不多的時間對盛京朝廷發動了進攻。這一南一北好像是商量好般。
弘晝當然沒有與霍崇商議。他是派過人來試探霍崇為什麽沒有趁著勝利實施追擊。當然,理由是勸說霍崇投降朝廷。被霍崇幹淨利落的拒絕,並沒有出乎弘晝意料之外。
然而使者帶回來的消息,尤其是霍崇對於滿人在關外來源的看法,讓弘晝非常不快。因為弘晝覺得霍崇弄錯了。
對於滿人來說,隻有關外是滿人龍興之地的說法。並沒有關外是滿人故鄉的看法。
畢竟麽,滿清也是要臉的。這入關才不到百年,滿人還不至於非得生編硬造一個關外是故鄉的說法。
可這霍崇卻把如此說辭扣在大清頭上,卻讓大清沒辦法理論。因為大清自己明白關外是龍興之地,卻也很不想承認關外本是漢人所有。是被大清殺光了關外漢人,這才奪取了關外。
要是滿人內部這麽說,倒也罷了。可弘晝手下的主力乃是漢人,麵對漢人也這麽講,隻會寒了人心。哪怕是再忠誠的漢人臣子,一旦聽到滿人的要把關外當做退守之地的謀劃,他們當中的確不乏願意追隨大清的。但是更多人則會選擇脫離大清。
所以弘晝哪怕知道自己其實不擅長作戰,卻也得領軍前來討伐八叔的原因。這是旗人內部的事情,非得由旗人來自己解決不可。
清軍有馬,走的就比較快些。然而走出去幾十裏地,別說能看到一個據點,連人影都看不到。弘晝詢問部下,這裏看著平坦,是還在蒙古地界,又或是進入了滿洲地界。
做領路的蒙古人立刻稟報,此時大軍已經進入了滿洲地界。
弘晝聽到這裏,不禁歎氣。這是從西北一路來到這裏,眼瞅著西安那邊山也禿了,水也渾濁不堪。與西北相比,眼前的一片平原無疑是極為適合人類生存。
但是,這裏卻無比荒蕪。若是在陝西山西,起碼得有好幾個鎮子。
可這也是必然。在康熙初年,就有不少山東人跑去關外開墾,康熙立刻下令嚴禁。
霍崇在嘲諷大清的時候就說了,大清殺了關外幾百萬漢人之後,就不要臉的聲稱關外是滿人的故鄉。
弘晝一直覺得霍崇是個很陰冷的家夥。所以這話格外符合弘晝對霍崇的想象。這話裏麵虛實夾雜,又符合了當事雙方之外的民眾所想。隨便找個人問問,關外是不是滿人的故鄉。十個裏麵得有十個說是。
然後霍崇的陰謀詭計就得逞了。霍崇可以輕鬆的鼓動漢人,說滿清殺了幾百萬關外漢人。
弘晝一邊惱怒著霍崇,一邊又惱怒著手下。先說那幫旗人,此時竟然沒人讓弘晝滿意。一個能看著就可以委以重任的都沒有。
至於漢人,嗬嗬。弘晝這坤隆四年,是要開科舉考試。結果,除了陝西、山西、四川、西寧等附近地區的舉人比較熱絡之外。其他地區,尤其是江南的考生們都非常的遲鈍。並沒有來幾個。
之所以搞成這局麵的理由倒也不稀奇,霍崇下令沒收所有滿清官員家的土地。並且在他奪取的地盤上給執行了。隻是如此的恐嚇,就嚇得江南考生再不敢參加科舉。弘晝知道八叔為首的那些盛京王爺們認為,滿人就該統治漢人。弘晝並不認同這樣的態度,缺乏漢人前來參加科舉,隻會讓滿清變得更弱。滿清越弱,就越沒有人才前來投奔。所以無論如何都得讓漢人感覺,滿人皇帝就該當皇帝。這大概就是西安朝廷與盛京朝廷之間最大的分別。
心中考慮著決不能對別人說的事情,弘晝覺得心裏很苦。以前他隻是在老爹那裏學到了些東西,其實不知道真正這麽做的理由到底是什麽。
現在非得靠弘晝自己考慮清楚理由何在,這真的是無比艱苦與痛苦的事情。除了自己要用盡腦力的思考,還不能向別人明確的詢問。非得靠自己積累,以期待有朝一日搞明白。
這樣的日子裏,弘晝知道自己其實錯了。卻不知道錯在何處,更不知道何時才能明白自己能不錯。弘晝想到這樣的日子,就很訝異,甚至希望能夠與霍崇聊聊。看看這個大反賊是怎麽應對這樣的艱苦。
然而弘晝並不知道霍崇其實不用在進攻盛京方麵感受到絲毫的壓力,因為霍崇的人馬本就不是要進攻盛京。
但是部隊裏麵的確有些想法,譬如有人就建議對盛京發動一下突擊什麽的。要是在山東,這種突襲就必然沒有突然性,但是在關外這地廣人稀的地方,突襲就變得非常現實了。
然而軍中禮部成員們對這個令司令心動的看法並不認同,由於是禮部成員全部不認同,此次行動的司令也十分的不快。
然而禮部的成員並沒有因此而高興或者害怕,這些出自農家的子弟們在意的是,後續隊伍能否在膠東半島開辟出全新的村鎮,讓山東百姓移居到膠東半島來生活。
司令覺得這想法倒也正經。畢竟山東人多地少,近在咫尺的膠東半島又是這麽一個空蕩蕩的局麵。
可禮部裏麵並非隻有農家子弟,還有來自江浙文人出身的家夥。
這家夥先把盛京給大夥講了講。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年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廣義上盛京地區還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曆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清代兩京之一,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由漢滿蒙三族共同進呈勸進表,皇太極在盛京(沈陽)稱帝,改國號大清。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講完曆史,這家夥就說起盛京從軍事上並什麽特別的進攻理由。如果不能控製山海關,盛京也就是個隨時可以被進攻的中心而已。
與盛京相比,反倒是將霍崇在此次作戰前所說的事情告訴給部隊,講給百姓。讓大家明白滿清的殘忍,一旦移民,要靠更有效率的準軍事組織來防備滿清的屠殺。
司令聽到這裏都驚了,不成想這樣的家夥竟然把一件簡單明快的事情弄到如此複雜。
而且這個結論,竟然是要武裝屯田。這可是給部隊添加了太多的麻煩。
可這個該死的文人出身的禮部成員,卻得到了其他禮部成員的讚同。那些農民出身的禮部成員不僅對武裝屯田完全認同,毫不在意代表部隊的司令是什麽感受。更是對那廝宣傳滿清會屠殺關外百姓的宣傳深以為然。認為這樣的宣傳能夠讓大夥認清滿清的真麵目。
司令更是不快。這還有沒有規矩了!還有沒有紀律了!
合著軍隊就成了禮部麾下的人馬不成?禮部想幹啥,軍隊就得聽命?
但是司令明白,這些禮部成員們都是被看中的,決不能讓這幫混蛋跑去霍崇這邊告狀。對他們現在的混蛋言行,隻能先忍著。之後找個機會要向霍崇說明白。
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不僅在關外,包括在江南,也有這樣的家夥。
胡悅就聽著部下講述了最近於淺率領部隊進攻福州,這一路上多次遭到清軍伏擊,還與福建本地土匪之流發生了衝突。總之,於淺這邊有不小的損失。
聽完,胡悅沒有吭聲。雖然自己有個‘胡說’的稱號,卻也不等於胡悅就認為自己要為別人火中取栗。
這幫家夥們也不知道怎麽想的,他們好像覺得霍崇是個能被部下左右的軟蛋。胡悅甚至是雷虎,都是能左右霍崇的權臣。
部下見胡悅竟然一聲不吭,就試探道:“胡司令,於淺他們打仗不行啊!胡司令是不是派個人去指點一下,別讓於淺丟臉,也丟了皇上的臉麵。”
部下這麽講,更堅定了胡悅對這部下認定。霍崇不僅不會讓人奪走他的權柄,更會盡力擴張自己的權柄。現在於淺看著是霍崇的弟子,其實於淺代表的是另外一股年輕的力量。霍崇是要讓這股力量到台麵上來。
至於於淺的一次兩次失敗……嗬嗬,胡悅忍不住笑出聲來。
部下有些不解,“胡司令為何發笑?”
胡悅歎道:“俺也不知道你是真看不明白,還是裝看不明白。咱們的人第一次進福建,光是於淺的戰報,我看完之後就對這福建有了許多感覺。派人去指點於淺,嗬嗬,咱們打福建的話,隻怕還不如於淺!”
部下見胡悅竟然是毫不插手的意思,忍不住又是勸了幾句。胡悅卻不想多生事端,隻是表示看好於淺。
等部下離開,胡悅才露出了不快的神色。這幫家夥們竟然這麽大膽子了麽!敢直接對霍崇的決定指手畫腳,這是嫌命長啊!
一時間,胡悅也有些為難。畢竟這幫人是自己的部下,對他們也不能過甚。可不敲打也不行,左思右想間,就忘記了事情的核心,也就是禮部第六師支部長於淺率領的禮部支部能否順利打下福州。
此時於淺正在福州城下開始攻擊。之所以打福州,而不是打廣州,還真不是簡單的兩地遠近。雖然通往福州有古道,通往廣東也有古道。
打福州的原因隻是因為福州有滿城,廣州有滿清的軍事單位,卻沒有正式的滿城。
這邊華夏軍按部就班,做起了準備。一眾申請加入入禮部的成員被召集起來,由於淺與其他禮部成員歡迎這些人,根據禮部‘火線入部’的規定,成為了禮部成員。
不等這些人大喜過望,於淺趕緊再強調一番,“諸位都是作戰勇敢,能夠有效使用軍事技能。敢戰,又能戰。加入了禮部,卻是要大家起碼將已經學會的都用好。絕不是讓大夥當起了老爺,隨意趨勢士兵。”
“支部長,你都說了好幾次。我們當然知道為何要加入禮部。加入禮部,就是不讓人欺負人!”新晉的禮部成員們當即表態。
於淺也知道禮部並非是一錘子買賣,可不是鯉魚躍龍門,過去之後變了龍就完事。
禮部成員還有更多的考核,有更多的學習會,生活會,等等許多。是不是真心如他們所說,有的是時間和機會來驗證。
於是禮部成員們開始宣誓,宣誓完畢,於淺就開始做最後戰鬥的準備。
城內的福州將軍則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煎熬。這福州設置滿清,有點不太合適,卻也不得不這麽搞。沒想到此時卻把福州將軍給逼上了絕境。
隆武元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建都稱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擊潰隆武政權後攻占福州。[18]
清初,清軍與鄭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進行拉鋸戰,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又據福州反清。動蕩的局勢導致清政府施行海禁、遷界政策,強迫福州沿海居民內遷,重創福州沿海的社會經濟,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遷界政策取消。
所以滿清才覺得福州這個地方決不能放鬆,必須當做重點來辦。
眼見城外都是華夏軍的人,福州將軍隻能點起人馬來應戰。當然,以福州這兩三千人的編製,與五千華夏軍在福州城外硬扛,也不現實。現實的手段隻有守城。
將軍的部下卻問道:“大人,聽聞逆賊十分善戰,卻不知道逆賊到底如何善戰?”
福州將軍其實也沒搞明白。隻能敷衍道:“聽聞逆賊火器厲害。”
“火器厲害,那就該近戰。不能讓逆賊有施展的手段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