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八旗的正白旗副都統海蘭眼見前麵軍都陘山道上逃竄的綠營人馬,對著身邊的盛京八旗軍喊道:“兄弟們,追上把他們都殺了。”
眼見敵人玩命逃竄,盛京八旗自然不肯放過。加快腳步追擊著逃竄者。
綠營兵們見背後敵人緊追不舍,跑得更快。追出去幾裏地。突然號炮聲響,盛京八旗背後喊殺聲大作。海蘭連忙叫住人馬,就聽上方轟轟隆隆有如雷鳴般。不等他抬頭,碎石已經雨點般落下。盛京正白旗旗丁隻要被砸中,重則立刻斃命,輕了也骨斷筋折。
心知陷入重圍,海蘭哪裏敢停留。後方想來已經退不回去,海蘭指揮清軍繼續向前衝。
然而逃走的綠營已經停下腳步,反身殺回,與海蘭手下在山間道路上展開了廝殺。殺聲震天,從坡上到坡下,到處都是混戰的人馬。
見雙方已經混戰在一起,海蘭心中稍稍有點安定,更多的卻是後悔。如果自己沒有小看綠營,如果自己停在軍都陘入口,而不是這麽追下來的話……
也沒時間給海蘭繼續後悔。激烈的交戰已經有了分出勝負的跡象。八旗軍與綠營軍服號坎大不相同,便是曾經同屬清軍,完全相同的大概隻剩下腦袋後頭的金錢鼠尾。
身為綠營主子的八旗軍正不斷被擊殺,綠營兵不斷擊殺八旗軍的同時步步進逼。
這局麵看的海蘭一時無法理解。卻也沒時間再讓他理解,後麵喊殺聲起,綠營兵後麵殺了上來。八旗軍腹背受敵,被圍困在一處坡下。
海蘭眼瞅部下擠在身邊,被圍的如同刺蝟般縮成一團。隻能奮力喊道:“巴賽大將軍,可願意出來相見。”
沒多久,綠營停下進攻,放鬆了些圍困。坡上方傳來聲音,“海蘭,你還有臉見俺麽?”
海蘭有些尷尬。巴塞這話沒毛病,海蘭本是京城八旗的副都統,前去增員巴賽之時卻反水跳到盛京一方,還從背後襲擊巴賽。險些置巴賽於死地。從個人角度來說,巴賽有資格這麽罵。
眼下局麵已經容不得海蘭不好意思,海蘭大聲喊道:“大將軍,你也是咱們滿洲漢子。滿洲漢子要把咱們滿洲漢子善盡殺絕不成?”
巴賽冷笑一聲,卻沒立刻回答。過了一陣,巴賽才喊道:“你們投降,我饒你手下不死。”
海蘭眼看自己這幫人被圍的死死的,隻能喊道:“俺可就信大將軍的話啦!”
過了一陣,海蘭繩捆索綁,被帶到巴賽麵前。巴賽乜斜著眼睛看向海蘭,“海蘭,俺饒你手下不死,卻得你幫俺個忙。”
海蘭知道自己已經沒辦法拒絕,隻能答道:“全憑大將軍吩咐。”
此時的京城已經沒有了忠於弘晝的清軍,各門守軍全部替換成了盛京八旗。老八,也就是愛新覺羅·胤禩身為盛京朝廷的撫遠大將軍,在一眾人馬簇擁下抵達了京城。
看著熟悉的城門,老八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座城市裏渡過。滿清是非有聖旨,皇子不得出京。老八真正按照自己意誌離開京城不過是過去這兩年的事情。
與兩年時間或者更早當皇子時候偶爾跟著父皇康熙出行的那點時間相比,留在京城的時間才是最多的。雖然京城門口擠滿了迎接的人,老八的心思卻飛回到過去那個熟悉的京城。
正恍惚間,就見有人到了馬前行禮,“恭請大將軍入城。”
老八點點頭,在前呼後擁之中進入到京城。這是老八第一次是勝利者的姿態進入這座城市,左看右看,街道如舊。然而這番心境全然不同。
這幫人直接將老八護送到了紫禁城。就見紫禁城中門大開,左右列滿人馬。竟然是要請老八從正門直入紫禁城。
紫禁城的正門叫做午門。所謂推出午門斬首,其實說的是比較有身份的囚犯。一般囚犯則是直接牽到菜市口斬首。
午門東西北三麵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麵門樓,麵闊九間,重簷黃瓦廡殿頂。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簷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老八莫名的生出拒絕的心思。不過在拒絕的同時,老八感受到自己其實很想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甚至可以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八就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讓午門正門為他一個人敞開。
此時眼見午門正門三個門洞全都大開,老八楞在當場,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麵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麵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裏側,一個麵向西,一個麵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麵出去。
因此從午門的背麵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
當中的正門平時隻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由於皇帝登基之時基本都已經成親,所以到現在隻有康熙這個為成親就登基的皇上迎娶的皇後才從正門走過一遭。
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然而周圍這些人哪個不是人精,簇擁起老八就向前走。這老八知道自己應該走宗室王公走的右側門,卻還是被人簇擁著從正門門洞進了紫禁城。
不過老八雖然過了一次癮頭,卻沒敢真的造次。這邊商議事情的時候率先說道:“諸位,我也不怕有人說我從午門正門進來。以後京城就是盛京,這裏已經不是京城啦。”
簇擁老八進來的人聽到這話,神色間都有些訕訕的。他們的想法中的確有索性擁立老八的意思,然而老八這麽講就等於是堂而皇之的拒絕這樣的擁立。那些人的感覺可非常不好。
老八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商議起如何追擊弘晝。弘晝撤退的極為果斷,首先是送走重要人物,包括太皇太後與太後。接著是願意立刻走的王公大臣,接著是願意追隨弘晝的八旗軍。
之後是普通官員拖家帶口進入緊挨著京城的軍都陘。殿後的乃是巴賽率領的六萬綠營兵,這支人馬在對抗盛京八旗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盛京眾將說起巴賽與這支綠營,各個氣的咬牙切齒。之前製定計劃中,盛京眾將完全沒考慮過綠營竟然能在決定滿清命運的戰爭中表現出這樣實力。正因為小看了綠營,所以盛京人馬到最後都沒能主動占領通州。
在原先計劃中,京城八旗內不少人裏應外合,盛京八旗殺到通州,豐台大營人馬隨即起義,裏應外合解決掉弘晝。
正商議中,就有人將一個錦囊送到眾人麵前。老八歎口氣,已經知道裏麵是什麽。屬下打開來,露出海蘭的人頭。就見海蘭雙目歪斜,舌頭長長伸出。乃是被勒死之後才造人斬首。
殺害海蘭的凶手巴賽還附送一封信,告訴老八等人,若是以後落到巴賽手中就是與海蘭一樣下場。
盛京眾將氣的大罵。卻又無計可施。
既然已經讓弘晝率領大軍逃入緊挨著京城的軍都陘,那就不可能再追上弘晝。負責追擊的海蘭已經用他的人頭證明綠營並沒有潰散,指揮綠營的巴賽依舊有能力指揮綠營反擊追兵。
盛京將令們隻能商議接下來怎麽做,第二天就有人前來稟報,說是山東霍崇這邊據說要絕開黃河,讓黃河北歸。
聽到這話,盛京將令們一臉的茫然。黃河北歸對於他們來說完全無法理解,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黃河原本河道是在哪裏。
此時山東這邊,錢清坐在長信道長麵前,恭敬的問道:“道長既然讓我進來,可否為我算上一卦。”
“不算。”長信道長果斷拒絕。
錢清愣住了,片刻後不解的問道:“既然不肯為我算一卦,為何讓我進來?”
道長笑道:“哈哈。讓你進來是想看看你最近的氣運。這按照霍崇那小子的話叫什麽來著……呃!想起來,叫做驗證。”
眼見長信道長笑嘻嘻的,錢清卻從道長眼中看出了些同情,不禁再次問道:“道長知道我要算什麽嗎?”
長信道長臉上本就是擠出來的笑意消散了,他答道:“丫頭,煞以攻身,似非美物,而大貴之格,多存七煞。蓋控製得宜,煞為我用,如大英雄大豪傑,似難駕馭,而處之有方,則驚天動地之功,忽焉而就。我看你神色已滿,不日將位極人臣。”
“此非我所求。”錢清果斷否定。說完,卻愣住了,皺眉問道:“難道道長聽說了什麽不成?”
道長搖搖頭,“我修的乃是玄學,若是靠聽聞,豈不是欺世盜名麽。讓你進來隻是看看你,以確定我所見可否是真。”
錢清知道道長的神妙,歎道:“那對我如浮雲。”
“正因不求,所以不去。”道長歎道:“然而七殺命格之中親情淡薄,以貧道所見,殺氣太重,損幼兒太甚。若是強求,隻怕悔之晚矣。”
“道長是說我克親人?”錢清有著怒了。
“你若是能克親人,豈不是你成了天意。天意所在,豈是我凡人能左右。便是貴為天子,紫薇行動,人頭落地。你與霍崇這麽親近,可曾見他是從一開始就想當皇帝?”
錢清愣住了。想了一陣才答道:“的確不曾。”
“凡人之愚不可及之處,就在於他們以為世界有始有終,還是他們認知道的有始有終。霍崇若是隻想當皇帝,他一介凡人,定然死無葬身之地。皇帝之位不過是凡人所知,對於大道而言,毫無價值。倒是丫頭你,若是以為凡人之事可照貓畫虎,大錯特錯。大錯特錯。”
錢清心中難受,不禁喊道:“道長何不起一卦,也好讓俺死心。”
“起卦是為了死心,倒也是對的。不過你並未死心,老道答應你。若是等你真死心那一日,就為你起一卦。今日到此為止。”
見道長要趕人,錢清不想走,隻能換了個話題,“以道長所見,紫微星有何變化。”
這次長信道長沒有推脫,爽快答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今紫微星以恢複澄清,隻有一星可見。不過餘波蕩漾,卻不知最後落到何人身上。”
聽到這話,錢清想起了替自己前往執行命令的副司令雷虎。這家夥做事可是要幹淨利落寫才好。
雷虎揉了揉鼻子,看著眼前的場麵,一時不知該如何說才好。
就見麵前大堤外濁浪滔天,不斷拍打堤壩。這處堤壩就是銅瓦廂。
銅瓦廂是清代黃河上一處著名的險工,它的形成經曆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清初時,銅瓦廂險工“距交界九百餘丈”。雍正三年(1725年)板廠(在銅瓦廂之東)堵口後,“自頭堡起至七堡止依舊有堤形創臨黃越堤一道”。這條越堤的頭堡至四堡長四百七十一丈即為銅瓦廂險工。
如果隻是如此倒也罷了,雷虎逃出河北之時並未渡過黃河。因為此時的黃河到了山東西邊就轉而南下,雷虎老家在保定,他一路南下隻用渡過小小的大清河,就是濟水,再渡過小清河,就抵達了他命中注定要遇到錢清的臨淄。
此時順著黃河走,才明白黃河是多麽凶險的一條河流。就眼見到的黃河河道形勢,它已經是一條很高的懸河,背河麵堤高一般二丈至四丈餘尺,個別地方達到五丈以上。
高懸的黃河如同一口利刃,隨時會斬下來。而諸多凶險的堤壩之一就是眼前的銅瓦廂。
這是雷虎見到的,雷虎不知道的是這次洪水十分凶險。或許是因為氣候突然變暖,整個北方都不止溫暖如春,甚至溫暖如夏了。
汛期來勢猛,各路並漲。一月十四至十七日黃河、沁河、伊洛河,同時猛漲,洪峰遭遇。據報稱,萬錦灘黃河於一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五次漲水共一丈五尺五寸,武陟沁河也在一月十四至十七日五次漲水一丈六寸,同時鞏縣洛河十六日酉時長水三尺。各路來水十六日十時之間共長一丈八尺五寸。三路來水均在幾天之內“同時下注,過形猛驟”,致使下遊河道宣泄不及“一月十五至十七日下北廳誌樁驟長水,積至一丈一尺以外”,“兩岸普律漫灘”,“間多堤水相平之處”
隻是滿清此時正陷入混輪,所以沒人在意這些小事。
“係在蘭陽汛三堡以下四堡以上無工處所”。決口的經過據十八日蔣啟敭奏稱,當六月十七日大雨一晝夜後,十八日即“水長下卸,下北廳蘭陽汛銅瓦廂三堡以下無工之處登時塌寬三、四丈,僅存堤頂丈餘”。二十六日河南巡撫所見相同:“詎料十八日河勢忽然下卸於三堡無工處所,大溜奔騰,直注如射,數時之間將大堤潰塌四、五丈,僅存大堤頂寬數尺”。結果於十九日漫溢過水,初尚分溜三分,至二十日全行奪溜。
而曆史上問題出在六月,其一,六月十八日和二十日蔣啟敷都奏明決口地點是在三堡以下無工處所。但是朝廷似乎不太相信,因此責令“查明此次漫口是否實係無工處所,不得籍詞掩飾。”結果東河總督李鈞查勘後稱實是無工之處“原奏尚無欺飾”。但是根據改道前資料分析,這一帶應屬有工地段。第一:嘉慶年間在蘭陽汛頭堡至四堡間就修過不少埽工、壩工,以後雖有些淤廢,但是嘉慶末至道光初的情況仍然是:“越堤頭堡至四堡埽壩相聯,皆名銅瓦廂上下壩”。埽壩相聯的說法證明這一帶仍然工程很多。第二,道光十五年加邦蘭陽三堡至四堡大堤時,堤頂寬度都很大,大部分工段子堰頂寬三丈,底寬四丈,大堤頂寬度更達到十丈。說明這一段是重點修守的要工。而當時一般無工處堤頂隻有二、三丈。第三,鹹豐五年決口前銅瓦廂就是連年出險的要工,道光以來,上、下壩拋石、廂埽築壩的工程就一直沒有中斷。關於這方麵的記載不乏文字。茲摘錄若幹段於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鍾祥奏:“下北廳蘭陽汛銅瓦廂舊有碎石之上壩下首三埽,雞嘴挑壩三埽……以上共二十六段,每段用石自一百八十餘方至一千四百餘方”。
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十月鍾祥奏:“蘭陽汛銅瓦廂上壩下首三埽,前道光二十二、三年及二十七年原拋、加拋碎石……三千三百三十二方。今加拋新石……九百八十五方。”
……
此時雷虎要做的,就是無情的破壞這條大堤,讓洶湧的黃河水一路北上。同時要盡量堵住舊河道,讓黃河不再北歸。從而完成霍崇的命令。
眼見敵人玩命逃竄,盛京八旗自然不肯放過。加快腳步追擊著逃竄者。
綠營兵們見背後敵人緊追不舍,跑得更快。追出去幾裏地。突然號炮聲響,盛京八旗背後喊殺聲大作。海蘭連忙叫住人馬,就聽上方轟轟隆隆有如雷鳴般。不等他抬頭,碎石已經雨點般落下。盛京正白旗旗丁隻要被砸中,重則立刻斃命,輕了也骨斷筋折。
心知陷入重圍,海蘭哪裏敢停留。後方想來已經退不回去,海蘭指揮清軍繼續向前衝。
然而逃走的綠營已經停下腳步,反身殺回,與海蘭手下在山間道路上展開了廝殺。殺聲震天,從坡上到坡下,到處都是混戰的人馬。
見雙方已經混戰在一起,海蘭心中稍稍有點安定,更多的卻是後悔。如果自己沒有小看綠營,如果自己停在軍都陘入口,而不是這麽追下來的話……
也沒時間給海蘭繼續後悔。激烈的交戰已經有了分出勝負的跡象。八旗軍與綠營軍服號坎大不相同,便是曾經同屬清軍,完全相同的大概隻剩下腦袋後頭的金錢鼠尾。
身為綠營主子的八旗軍正不斷被擊殺,綠營兵不斷擊殺八旗軍的同時步步進逼。
這局麵看的海蘭一時無法理解。卻也沒時間再讓他理解,後麵喊殺聲起,綠營兵後麵殺了上來。八旗軍腹背受敵,被圍困在一處坡下。
海蘭眼瞅部下擠在身邊,被圍的如同刺蝟般縮成一團。隻能奮力喊道:“巴賽大將軍,可願意出來相見。”
沒多久,綠營停下進攻,放鬆了些圍困。坡上方傳來聲音,“海蘭,你還有臉見俺麽?”
海蘭有些尷尬。巴塞這話沒毛病,海蘭本是京城八旗的副都統,前去增員巴賽之時卻反水跳到盛京一方,還從背後襲擊巴賽。險些置巴賽於死地。從個人角度來說,巴賽有資格這麽罵。
眼下局麵已經容不得海蘭不好意思,海蘭大聲喊道:“大將軍,你也是咱們滿洲漢子。滿洲漢子要把咱們滿洲漢子善盡殺絕不成?”
巴賽冷笑一聲,卻沒立刻回答。過了一陣,巴賽才喊道:“你們投降,我饒你手下不死。”
海蘭眼看自己這幫人被圍的死死的,隻能喊道:“俺可就信大將軍的話啦!”
過了一陣,海蘭繩捆索綁,被帶到巴賽麵前。巴賽乜斜著眼睛看向海蘭,“海蘭,俺饒你手下不死,卻得你幫俺個忙。”
海蘭知道自己已經沒辦法拒絕,隻能答道:“全憑大將軍吩咐。”
此時的京城已經沒有了忠於弘晝的清軍,各門守軍全部替換成了盛京八旗。老八,也就是愛新覺羅·胤禩身為盛京朝廷的撫遠大將軍,在一眾人馬簇擁下抵達了京城。
看著熟悉的城門,老八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座城市裏渡過。滿清是非有聖旨,皇子不得出京。老八真正按照自己意誌離開京城不過是過去這兩年的事情。
與兩年時間或者更早當皇子時候偶爾跟著父皇康熙出行的那點時間相比,留在京城的時間才是最多的。雖然京城門口擠滿了迎接的人,老八的心思卻飛回到過去那個熟悉的京城。
正恍惚間,就見有人到了馬前行禮,“恭請大將軍入城。”
老八點點頭,在前呼後擁之中進入到京城。這是老八第一次是勝利者的姿態進入這座城市,左看右看,街道如舊。然而這番心境全然不同。
這幫人直接將老八護送到了紫禁城。就見紫禁城中門大開,左右列滿人馬。竟然是要請老八從正門直入紫禁城。
紫禁城的正門叫做午門。所謂推出午門斬首,其實說的是比較有身份的囚犯。一般囚犯則是直接牽到菜市口斬首。
午門東西北三麵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麵門樓,麵闊九間,重簷黃瓦廡殿頂。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簷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老八莫名的生出拒絕的心思。不過在拒絕的同時,老八感受到自己其實很想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甚至可以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八就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讓午門正門為他一個人敞開。
此時眼見午門正門三個門洞全都大開,老八楞在當場,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麵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麵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裏側,一個麵向西,一個麵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麵出去。
因此從午門的背麵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
當中的正門平時隻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由於皇帝登基之時基本都已經成親,所以到現在隻有康熙這個為成親就登基的皇上迎娶的皇後才從正門走過一遭。
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然而周圍這些人哪個不是人精,簇擁起老八就向前走。這老八知道自己應該走宗室王公走的右側門,卻還是被人簇擁著從正門門洞進了紫禁城。
不過老八雖然過了一次癮頭,卻沒敢真的造次。這邊商議事情的時候率先說道:“諸位,我也不怕有人說我從午門正門進來。以後京城就是盛京,這裏已經不是京城啦。”
簇擁老八進來的人聽到這話,神色間都有些訕訕的。他們的想法中的確有索性擁立老八的意思,然而老八這麽講就等於是堂而皇之的拒絕這樣的擁立。那些人的感覺可非常不好。
老八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商議起如何追擊弘晝。弘晝撤退的極為果斷,首先是送走重要人物,包括太皇太後與太後。接著是願意立刻走的王公大臣,接著是願意追隨弘晝的八旗軍。
之後是普通官員拖家帶口進入緊挨著京城的軍都陘。殿後的乃是巴賽率領的六萬綠營兵,這支人馬在對抗盛京八旗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盛京眾將說起巴賽與這支綠營,各個氣的咬牙切齒。之前製定計劃中,盛京眾將完全沒考慮過綠營竟然能在決定滿清命運的戰爭中表現出這樣實力。正因為小看了綠營,所以盛京人馬到最後都沒能主動占領通州。
在原先計劃中,京城八旗內不少人裏應外合,盛京八旗殺到通州,豐台大營人馬隨即起義,裏應外合解決掉弘晝。
正商議中,就有人將一個錦囊送到眾人麵前。老八歎口氣,已經知道裏麵是什麽。屬下打開來,露出海蘭的人頭。就見海蘭雙目歪斜,舌頭長長伸出。乃是被勒死之後才造人斬首。
殺害海蘭的凶手巴賽還附送一封信,告訴老八等人,若是以後落到巴賽手中就是與海蘭一樣下場。
盛京眾將氣的大罵。卻又無計可施。
既然已經讓弘晝率領大軍逃入緊挨著京城的軍都陘,那就不可能再追上弘晝。負責追擊的海蘭已經用他的人頭證明綠營並沒有潰散,指揮綠營的巴賽依舊有能力指揮綠營反擊追兵。
盛京將令們隻能商議接下來怎麽做,第二天就有人前來稟報,說是山東霍崇這邊據說要絕開黃河,讓黃河北歸。
聽到這話,盛京將令們一臉的茫然。黃河北歸對於他們來說完全無法理解,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黃河原本河道是在哪裏。
此時山東這邊,錢清坐在長信道長麵前,恭敬的問道:“道長既然讓我進來,可否為我算上一卦。”
“不算。”長信道長果斷拒絕。
錢清愣住了,片刻後不解的問道:“既然不肯為我算一卦,為何讓我進來?”
道長笑道:“哈哈。讓你進來是想看看你最近的氣運。這按照霍崇那小子的話叫什麽來著……呃!想起來,叫做驗證。”
眼見長信道長笑嘻嘻的,錢清卻從道長眼中看出了些同情,不禁再次問道:“道長知道我要算什麽嗎?”
長信道長臉上本就是擠出來的笑意消散了,他答道:“丫頭,煞以攻身,似非美物,而大貴之格,多存七煞。蓋控製得宜,煞為我用,如大英雄大豪傑,似難駕馭,而處之有方,則驚天動地之功,忽焉而就。我看你神色已滿,不日將位極人臣。”
“此非我所求。”錢清果斷否定。說完,卻愣住了,皺眉問道:“難道道長聽說了什麽不成?”
道長搖搖頭,“我修的乃是玄學,若是靠聽聞,豈不是欺世盜名麽。讓你進來隻是看看你,以確定我所見可否是真。”
錢清知道道長的神妙,歎道:“那對我如浮雲。”
“正因不求,所以不去。”道長歎道:“然而七殺命格之中親情淡薄,以貧道所見,殺氣太重,損幼兒太甚。若是強求,隻怕悔之晚矣。”
“道長是說我克親人?”錢清有著怒了。
“你若是能克親人,豈不是你成了天意。天意所在,豈是我凡人能左右。便是貴為天子,紫薇行動,人頭落地。你與霍崇這麽親近,可曾見他是從一開始就想當皇帝?”
錢清愣住了。想了一陣才答道:“的確不曾。”
“凡人之愚不可及之處,就在於他們以為世界有始有終,還是他們認知道的有始有終。霍崇若是隻想當皇帝,他一介凡人,定然死無葬身之地。皇帝之位不過是凡人所知,對於大道而言,毫無價值。倒是丫頭你,若是以為凡人之事可照貓畫虎,大錯特錯。大錯特錯。”
錢清心中難受,不禁喊道:“道長何不起一卦,也好讓俺死心。”
“起卦是為了死心,倒也是對的。不過你並未死心,老道答應你。若是等你真死心那一日,就為你起一卦。今日到此為止。”
見道長要趕人,錢清不想走,隻能換了個話題,“以道長所見,紫微星有何變化。”
這次長信道長沒有推脫,爽快答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今紫微星以恢複澄清,隻有一星可見。不過餘波蕩漾,卻不知最後落到何人身上。”
聽到這話,錢清想起了替自己前往執行命令的副司令雷虎。這家夥做事可是要幹淨利落寫才好。
雷虎揉了揉鼻子,看著眼前的場麵,一時不知該如何說才好。
就見麵前大堤外濁浪滔天,不斷拍打堤壩。這處堤壩就是銅瓦廂。
銅瓦廂是清代黃河上一處著名的險工,它的形成經曆了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清初時,銅瓦廂險工“距交界九百餘丈”。雍正三年(1725年)板廠(在銅瓦廂之東)堵口後,“自頭堡起至七堡止依舊有堤形創臨黃越堤一道”。這條越堤的頭堡至四堡長四百七十一丈即為銅瓦廂險工。
如果隻是如此倒也罷了,雷虎逃出河北之時並未渡過黃河。因為此時的黃河到了山東西邊就轉而南下,雷虎老家在保定,他一路南下隻用渡過小小的大清河,就是濟水,再渡過小清河,就抵達了他命中注定要遇到錢清的臨淄。
此時順著黃河走,才明白黃河是多麽凶險的一條河流。就眼見到的黃河河道形勢,它已經是一條很高的懸河,背河麵堤高一般二丈至四丈餘尺,個別地方達到五丈以上。
高懸的黃河如同一口利刃,隨時會斬下來。而諸多凶險的堤壩之一就是眼前的銅瓦廂。
這是雷虎見到的,雷虎不知道的是這次洪水十分凶險。或許是因為氣候突然變暖,整個北方都不止溫暖如春,甚至溫暖如夏了。
汛期來勢猛,各路並漲。一月十四至十七日黃河、沁河、伊洛河,同時猛漲,洪峰遭遇。據報稱,萬錦灘黃河於一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五次漲水共一丈五尺五寸,武陟沁河也在一月十四至十七日五次漲水一丈六寸,同時鞏縣洛河十六日酉時長水三尺。各路來水十六日十時之間共長一丈八尺五寸。三路來水均在幾天之內“同時下注,過形猛驟”,致使下遊河道宣泄不及“一月十五至十七日下北廳誌樁驟長水,積至一丈一尺以外”,“兩岸普律漫灘”,“間多堤水相平之處”
隻是滿清此時正陷入混輪,所以沒人在意這些小事。
“係在蘭陽汛三堡以下四堡以上無工處所”。決口的經過據十八日蔣啟敭奏稱,當六月十七日大雨一晝夜後,十八日即“水長下卸,下北廳蘭陽汛銅瓦廂三堡以下無工之處登時塌寬三、四丈,僅存堤頂丈餘”。二十六日河南巡撫所見相同:“詎料十八日河勢忽然下卸於三堡無工處所,大溜奔騰,直注如射,數時之間將大堤潰塌四、五丈,僅存大堤頂寬數尺”。結果於十九日漫溢過水,初尚分溜三分,至二十日全行奪溜。
而曆史上問題出在六月,其一,六月十八日和二十日蔣啟敷都奏明決口地點是在三堡以下無工處所。但是朝廷似乎不太相信,因此責令“查明此次漫口是否實係無工處所,不得籍詞掩飾。”結果東河總督李鈞查勘後稱實是無工之處“原奏尚無欺飾”。但是根據改道前資料分析,這一帶應屬有工地段。第一:嘉慶年間在蘭陽汛頭堡至四堡間就修過不少埽工、壩工,以後雖有些淤廢,但是嘉慶末至道光初的情況仍然是:“越堤頭堡至四堡埽壩相聯,皆名銅瓦廂上下壩”。埽壩相聯的說法證明這一帶仍然工程很多。第二,道光十五年加邦蘭陽三堡至四堡大堤時,堤頂寬度都很大,大部分工段子堰頂寬三丈,底寬四丈,大堤頂寬度更達到十丈。說明這一段是重點修守的要工。而當時一般無工處堤頂隻有二、三丈。第三,鹹豐五年決口前銅瓦廂就是連年出險的要工,道光以來,上、下壩拋石、廂埽築壩的工程就一直沒有中斷。關於這方麵的記載不乏文字。茲摘錄若幹段於下: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鍾祥奏:“下北廳蘭陽汛銅瓦廂舊有碎石之上壩下首三埽,雞嘴挑壩三埽……以上共二十六段,每段用石自一百八十餘方至一千四百餘方”。
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十月鍾祥奏:“蘭陽汛銅瓦廂上壩下首三埽,前道光二十二、三年及二十七年原拋、加拋碎石……三千三百三十二方。今加拋新石……九百八十五方。”
……
此時雷虎要做的,就是無情的破壞這條大堤,讓洶湧的黃河水一路北上。同時要盡量堵住舊河道,讓黃河不再北歸。從而完成霍崇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