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昭激動完第二天,便覺無顏見人,昨兒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以前看過一句話叫豬油蒙心,而今想來大概是鯊魚油蒙了心吧!
那麽多不平都忍了,偏偏昨兒裏出了個大醜,當時自己竟覺得很美,很爽,時到今日睡足了,方覺尷尬。
在殿上逼迫阿潤一直後退,虧那些文人皆是舞文弄墨的,莊成秀那廝後來出了個損招,將原來的旨意加了幾個字,變成了,此地民惡,逐之禹州。
瞧,這些文人就是這樣討人喜歡的,簡直太會巴結皇上了。
趙淳潤下不得台,隻得罰顧昭閉門思過,還有一年的俸祿。
至於顧昭那篇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甭管觸及的是誰的利益,所有的官員都假裝自己瞎了,看不到,沒聽到。
他們就是這樣,一切超越自己的,一切比自己好的,他們假意自己是個殘疾人。
當然,在趙淳潤的縱容之下,顧昭的名聲到底還是傳出去了,好名聲非也,實在是爛的不能再爛的名聲,再也沒有這樣的人,跑到金鑾殿,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將皇帝到士族都批判了一頓,然後甩甩手,這個二百五走了。
那文章好麽?真正的好文章!可隨即,文臣私下裏便流出這樣的話,那是寧郡王提前找人寫成的。
就如顧昭將遷丁司辦成了千秋基業一般,那會子他們說,那是陛下私下裏的力量,顧昭此人,放蕩不羈,不學無術,他哪裏有這個本事?
還有百家石刻,那也是陛下的功績,寧郡王他家武人出身沒那個水準。
對了!他們就是這樣說的,說到最後,那些事兒就真的成了事實了。
你還沒辦法一個個的去反駁,去解釋……
至於寧郡王昨兒打了大家的臉,到了最後也沒人敢出來做出頭鳥,老混蛋傻了,可小混蛋的戰鬥力是絲毫不差,他還加了倍。
與他計較?還是算了吧!鬧將起來,陛下都吃不消,何況他們乎?
如此,欺軟怕硬的大家俱是聾子啞巴,就當此事沒發生一般,顧昭方覺著自己是被鯊魚油蒙了心。
哎,跟一堆古董講什麽道理呢?他們是土著來著,給他們穿草裙就好了啊,何必給他們絲綢呢?
如此,顧昭便坐在家裏,自閉房門,生悶氣!
大臣們裝聾作啞,趙淳潤自然知道這是為什麽,心照不宣罷了。
他倒是驚喜的,喜歡的不得了,喜歡的心都要炸了。
阿昭寫的那東西對他來說,句句都是真言,都是為他考慮,為他著想,這就是他家阿昭啊!
趙淳潤的臉雖然被打了,但毫不在意,他就是莫名的驕傲,強忍著誇耀,他還趴在金鑾殿悄悄寫了個小紙條,自逢君,便遇東風,此生不負萬千春!
於是,顧昭握著趙淳潤給他的小紙條,飄著就回家關禁閉了!
待顧昭下殿之後,趙淳潤見大臣們裝聾作啞,他倒也習慣,卻跟一邊的史官道:“記下,寧郡王全文不可缺一字!朕錯矣,欣然改之……”
說罷,他也不管底下那群人說可不可?三思不三思的就退了朝。
顧昭回到家裏,便自閉門戶遮羞,卻不想,沒多久趙淳潤便從外麵進來,進來二話不說,摟住他那頓啃!
好吧,您隨意,有什麽好啃的?顧昭臉上惱羞,心裏千肯萬肯的就從了……
第二天一大早,顧昭還在補覺,門房卻送進來成堆的慰問品,有耿老哥家送的,平洲巷子侄兒孝敬的,還有定九先生親手寫的詩詞,他還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雖然人家沒那麽說他高潔,顧昭就是覺著,他們必然是這個意思的。
當然,他如今也是知道醜了,古往今來,他也是披頭撒發上殿第一人了,何必呢!給聾子買mp3,給瞎子放電影,他真是沒事兒找事兒了。
外麵這些人都長成歪瓜裂劣棗了,他還是繼續在移民郡建立新的世界觀吧。
想到這裏,顧昭雄心萬丈的睡了個回籠覺。
一覺醒來,他按捺不住的將細仔叫來問話。
“昨兒遙莊如何了?”
細仔早就知道七爺會問,一直注意著呢,如此便回道:“回七爺的話,馮先生家分宗了,馮先生一人出族。”
顧昭聞聽頓時一呆道:“哦?竟是如此麽?”
細仔點點頭,也是滿臉納悶:“可不是,他還寫了放妻書,那常氏非要尋死,這才罷了。”
顧昭感覺有些不對勁兒,又說不出那裏不對勁兒,總之這種感覺挺奇怪的。
細仔不敢打攪,他站在原地等了一會子,看顧昭目色清明了,方又回話道:“今兒一大早遷丁司移民處的來回,說收到衛老國公寫了個條子送去,想把馮先生的兩個兒子移到甘州去,還想將家裏的浮財帶入甘州,以上京遙莊的地換甘州的地。”
這就更奇怪了,事兒到是不大,可馮裳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顧昭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索性不想,便點點頭道:“允了,甘州就不要去了,送他們去青州吧,青州也不錯,土地肥沃,民風質樸,再者,錢說在那邊叫他多注意一下。”
細仔回了個是,又道:“那邊府上的孫少爺大早上就來了,非要見您。”
顧昭眨巴下眼睛,他老哥孫子多了,到底是那個?
細仔趕緊加了一句:“是允藥少爺,小的……小的看……允藥少爺挺落魄的,身上帶著的玉還是早年咱家送過去的年禮。”
顧昭躺在躺椅上思考了小半天,一棵大樹,無數的枝枝蔓蔓,就若紅樓夢一般,家族也是無限擴大的,有過的闊綽的,也有落魄的。
顧允藥是老哥哥最愛的孫兒,許是因為打死他爹的那份內疚,老哥哥明白那會身邊一直就帶著他,因糊塗的突然,也沒留下一些體己給允藥。
自那邊分家,茂昌才得了幾分家資,若不是自己心疼他,茂昌怕也是過的一般,就更不論顧允藥了。
顧允藥他娘是個娼門出身,當年顧茂峰私下將人處理,而今生死不知,這孩子也是十二歲才見到自己的親爹親爺爺的,可惜沒被人愛護幾日,老哥哥便憨傻了。
分家之後允藥他姨奶奶嬌紅自然帶著大頭跟著他伯伯顧茂明走了,人家那頭也是不承認顧允藥的。
虧老哥哥當年霸道,硬是給允藥上了族譜,分家之後他才有家產防身,得了上京郊外的一處莊子,還有五百畝地,三千貫錢。
麵上看這些東西倒是不少,可是遇到嬌紅那貨色,這孩子手裏能留幾個還是未知,能想象出來,而今這個曾被老哥哥親昵的呼為藥兒的孩子,他便成了紅樓夢裏的賈雲,怕是不得誌了。
顧昭看不上庶出,更不論外室子,可偏這允藥是老哥哥的心病,如此,他便擺手道:“叫他來吧。”
細仔點點頭,便下去了。
顧昭從躺椅上坐起,換了三花錦的薄袍子,趿拉了一雙布鞋,披頭撒發的他就出了自己住的小院兒,溜溜達達的走到一邊的小花園,坐在落花廳下,聽了會子鳥叫。
別說,年紀大了,他到真的喜歡找個僻靜之處,聽聽鳥叫。
聽得一會子,那邊細仔便引著一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進來,這人來到顧早麵前,也不抬頭的就直接跪了,磕頭說道:“給……七爺爺請安。”
顧昭語氣很溫和的說:“起來吧。”
顧允藥便站了起來,十分恭順的等著問話。
這孩子當年還是很中二的,顧昭認真的打量他的五官,卻發現這孩子模樣長的多少有些隨自己老哥哥,他便決定不要太討厭他。
顧昭叫細仔搬來小凳,顧允藥便在亭邊坐下,他也不四處打量,想來是這些年在外跌跌撞撞,什麽中二與少年義氣便都沒了。
顧昭好聲好氣的問他:“你怎麽來了,可是有了難處。”
顧允藥萬萬沒想到顧昭會這樣問,他鼻子一酸,想哭,又生生將淚憋了回去,隻是很珍惜的從脖子下麵拽出一個細繩,取出一個磨舊了的荷包,他有些舍不得撫摸了兩下這荷包,終於還是雙手捧著給顧昭送了過去。
他沒辦法了,都要活不下去了,當日分的家產全數被姨奶奶收去了,他姨奶奶道,大家是分了,小家還沒分呢,叫他伯伯管著,吃穿自有那頭府裏照應。
可誰能想到呢,這些年,吃穿就不必說了,一個月他才拿一貫的月錢,堂堂國公之後,如何就能過成這般樣子。
那是親親的血脈長輩,顧允藥不能提,不能說,不能告,隻能生生咽下。
而今他已經十九,旁人早就結婚生子,他伯伯那邊卻依舊裝聾作啞,那府裏上個月竟是再也容不下他,隻給了他五十貫錢就把他打發了。
顧昭納悶的接過荷包看看顧允藥,顧允藥咬咬牙道:“原不敢打攪七爺爺,可……伯伯那邊說要給奶奶過壽,侄孫……侄孫剛在鄉下蓋了房子,買了兩畝薄田度日,是萬萬拿不出壽禮了,當日……爺爺說……”
這句爺爺喊出,顧允藥的嘴唇便開始哆嗦,他磕磕絆絆的道:“爺爺……爺爺說,若是有一天兒,過不下去了……就來,就來找七爺爺……侄孫本不想來麻煩……可……可就是過不下去了,七……爺爺……”
顧昭的眼睛也有些酸,他慢慢打開荷包,卻從荷包裏取出一張泛黃的毛邊宣紙來,打開這張紙一看,那上麵就四個字,卻是老哥哥親手所書。
藥兒可憐。
顧昭的眼淚頓時開閘一般的瀉下,他捂著臉,將頭扭到一邊,顧允藥跪在地上開始小聲抽泣。
他哭了一會子,感覺有人將手慢慢放到他頭頂摸了兩下,顧允藥頓時抱著顧昭的腿嚎啕大哭起來。
這一通哭,哭的顧允藥前生的委屈都傾瀉了出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他才收聲,然後抽抽泣泣的依舊跪著。
顧昭此刻心情方平靜了下來,他想管,又不能沾,那邊分家了,若管了是打顧茂德的臉,可顧茂德憑什麽管顧允藥呢?再者,若是找嬌紅追究,豈不是壞了允藥的名聲?哎!最討厭就是這家長裏短的煩心事兒了。
顧昭拍拍顧允藥的肩膀道:“起來吧,叫他們打水你洗洗臉。”
顧允藥點點頭站起來,卻不想,他的肚腸咕嚕了一聲,他頓時尷尬了起來。
顧昭失笑,問他:“可吃飯了?”
顧允藥搖頭:“出來的急,原想買壽禮來著……在城外轉了幾圈……”
顧昭點頭道:“那就先跟他們下去吧,先吃點東西,再做打算!”
顧允藥此時方將心落了肚,點點頭跟著那邊叫上來的下奴去了。
顧昭坐在亭子裏,反複看著老哥哥這張紙,又看著那個磨破了的荷包,老哥哥到了最後,還是能預想到會發生麽吧!他隻是再沒有力氣管了,方說可憐……哎,誰不可憐呢?
而今他忽覺著,當日造那場富貴,真是何苦來哉,真是白做了,而今,顧狻猊的子孫還不是照樣唱戲的唱戲,餓肚子的餓肚子!
坐在亭子裏想了一會,顧昭打發人去外麵喊了新仔來他道:“我記得當日我們來上京,買了好幾處莊子,最遠的在那一處?也……不要太大,小一些的就好。”
新仔想了下道:“京南三十裏西牛鎮那邊有一處,那邊土質好,咱家南邊來的工匠原在那邊燒家窯……”
顧昭想了下道:“不妥了,那是匠人工房。”
新仔笑著回話道:“爺!咱家就沒小莊子!大老爺常劃拉的那些都沒少過十頃,西牛鎮那是最小的了,這還是咱們剛到京裏置辦的,雖說早先是匠人住,後也修了兩次,還修了個小花園子,那頭背山環水住著還是十分體麵的。
再者,而咱家早就不燒窯了,都用的是內供,那邊就修成了小莊,小的跟新仔那會子原買了幾百畝地,想種點瓜菜給府裏吃,可而今府裏的果蔬瓜菜也是內供,那邊就叫人管著,種了些稀罕的花木,田裏種些棉花什麽的,那屋子真還不錯,院子不小,樓房廂屋能有六十來間呢,三進帶花園子,走哪裏也說得過去了。”
顧昭聽到這裏,到覺著妥當,他點點頭又安排道:“一會子他用完飯,我就不見了,你且送他過去看看,再領他去七郡貨下麵給他配上一套家當,成人家過日月,該有的,都給他辦上,就……按三千貫成數去辦,再給他拿上兩千貫花用,還有莊下的人,給他劃兩戶老成的幫襯,莊下的地也劃給他吧,好歹手裏有個花用嚼頭,他也要養兒養女的。”
新仔聽完忙道:“是,小的這就去辦。”說道這裏,他遲疑了一下還是提醒一句:“爺,那邊二爺是個貪財的,這幾年分開,越發不像話了,還有,那府上老姨太太也是個難鬥的,您這樣倒是心疼允藥少爺,可小的看,他怕是保不住……”
顧昭笑了下道:“那有什麽?上月他不是來家裏說想上一步麽,就打發他拖家帶口跟他貪財的老娘去永宗郡上任去吧,離了幾萬裏,我看他也蹦不起來了。”
新仔哭笑不得的道:“爺,我怕那邊不願意呢!”
繞這麽大的圈子,竟是為了保住顧允藥那幾千貫的家私?這是何苦來哉,真實長輩不長輩,晚輩不晚輩兒的,他家七爺做事兒怎麽就那麽損呢?
顧昭輕笑:“不願意?怕也由不得他了,這幫王八蛋沒有一個好鳥,見天混在咱們家門房騙吃騙喝不說,還見天打著孝敬我的旗號!明兒起,都這個章程,那些不頂用的,沒多大本事想的大的,都有多遠滾多遠……”說到這裏,顧昭忽然住了話,他納悶的看看天氣兒問新仔:“你說今兒奇了怪了,這個點兒了,咋還沒回來?平日早就蹦躂回來膩歪了。”
新仔聽到這話忙正色回到:“爺,甘州八百裏加急到了。”
聽到這裏,顧昭臉上的神色也肅穆起來,終於還是到了這一天了麽!
此時,啟元宮內,天承帝趙淳潤一副氣炸了的樣子,將燕王的奏折給近身大臣定嬰,莊成秀等人傳閱。
兒臣趙元秀謹奏,為遵旨複甘州案:
天承十六年夏二月,臣受命往甘州之際,已向常州、青州等多地陳情。去往火災重地賑濟米糧衣物,由近及遠,分批運送,速者五日可達,源源而至,可緩兩年之虞。田園、屋宇毀損者,遷丁司遣人全力修葺,月餘可畢。懇請聖上體恤寬大,恩賜燒傷草藥,以撫民瘼,並緩甘州之痛。行市藝業,不日可複,民心無波,旋即可安心著業,民無流離,織局重建,君可稍寬。
又,與甘州毗鄰地近之鄧州,顏氏所轄也,有織局一百三十六數之眾,每局二十四處,每處機四百,匠千五,桑棉種植,紋樣染色,並織機造式及密紋暗刻,與遷丁司所出毫無二致,暗訪其故,得知胡、顏,顧等京中大氏皆牽連在內,泗水王、潞王竟不例外。證據鑿鑿,不敢妄斷,兒思及此事所涉甚廣,非臣所及,不敢自專懇請聖上示下。
謹將密啟,先行奏聞。天承十六年
那麽多不平都忍了,偏偏昨兒裏出了個大醜,當時自己竟覺得很美,很爽,時到今日睡足了,方覺尷尬。
在殿上逼迫阿潤一直後退,虧那些文人皆是舞文弄墨的,莊成秀那廝後來出了個損招,將原來的旨意加了幾個字,變成了,此地民惡,逐之禹州。
瞧,這些文人就是這樣討人喜歡的,簡直太會巴結皇上了。
趙淳潤下不得台,隻得罰顧昭閉門思過,還有一年的俸祿。
至於顧昭那篇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甭管觸及的是誰的利益,所有的官員都假裝自己瞎了,看不到,沒聽到。
他們就是這樣,一切超越自己的,一切比自己好的,他們假意自己是個殘疾人。
當然,在趙淳潤的縱容之下,顧昭的名聲到底還是傳出去了,好名聲非也,實在是爛的不能再爛的名聲,再也沒有這樣的人,跑到金鑾殿,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將皇帝到士族都批判了一頓,然後甩甩手,這個二百五走了。
那文章好麽?真正的好文章!可隨即,文臣私下裏便流出這樣的話,那是寧郡王提前找人寫成的。
就如顧昭將遷丁司辦成了千秋基業一般,那會子他們說,那是陛下私下裏的力量,顧昭此人,放蕩不羈,不學無術,他哪裏有這個本事?
還有百家石刻,那也是陛下的功績,寧郡王他家武人出身沒那個水準。
對了!他們就是這樣說的,說到最後,那些事兒就真的成了事實了。
你還沒辦法一個個的去反駁,去解釋……
至於寧郡王昨兒打了大家的臉,到了最後也沒人敢出來做出頭鳥,老混蛋傻了,可小混蛋的戰鬥力是絲毫不差,他還加了倍。
與他計較?還是算了吧!鬧將起來,陛下都吃不消,何況他們乎?
如此,欺軟怕硬的大家俱是聾子啞巴,就當此事沒發生一般,顧昭方覺著自己是被鯊魚油蒙了心。
哎,跟一堆古董講什麽道理呢?他們是土著來著,給他們穿草裙就好了啊,何必給他們絲綢呢?
如此,顧昭便坐在家裏,自閉房門,生悶氣!
大臣們裝聾作啞,趙淳潤自然知道這是為什麽,心照不宣罷了。
他倒是驚喜的,喜歡的不得了,喜歡的心都要炸了。
阿昭寫的那東西對他來說,句句都是真言,都是為他考慮,為他著想,這就是他家阿昭啊!
趙淳潤的臉雖然被打了,但毫不在意,他就是莫名的驕傲,強忍著誇耀,他還趴在金鑾殿悄悄寫了個小紙條,自逢君,便遇東風,此生不負萬千春!
於是,顧昭握著趙淳潤給他的小紙條,飄著就回家關禁閉了!
待顧昭下殿之後,趙淳潤見大臣們裝聾作啞,他倒也習慣,卻跟一邊的史官道:“記下,寧郡王全文不可缺一字!朕錯矣,欣然改之……”
說罷,他也不管底下那群人說可不可?三思不三思的就退了朝。
顧昭回到家裏,便自閉門戶遮羞,卻不想,沒多久趙淳潤便從外麵進來,進來二話不說,摟住他那頓啃!
好吧,您隨意,有什麽好啃的?顧昭臉上惱羞,心裏千肯萬肯的就從了……
第二天一大早,顧昭還在補覺,門房卻送進來成堆的慰問品,有耿老哥家送的,平洲巷子侄兒孝敬的,還有定九先生親手寫的詩詞,他還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雖然人家沒那麽說他高潔,顧昭就是覺著,他們必然是這個意思的。
當然,他如今也是知道醜了,古往今來,他也是披頭撒發上殿第一人了,何必呢!給聾子買mp3,給瞎子放電影,他真是沒事兒找事兒了。
外麵這些人都長成歪瓜裂劣棗了,他還是繼續在移民郡建立新的世界觀吧。
想到這裏,顧昭雄心萬丈的睡了個回籠覺。
一覺醒來,他按捺不住的將細仔叫來問話。
“昨兒遙莊如何了?”
細仔早就知道七爺會問,一直注意著呢,如此便回道:“回七爺的話,馮先生家分宗了,馮先生一人出族。”
顧昭聞聽頓時一呆道:“哦?竟是如此麽?”
細仔點點頭,也是滿臉納悶:“可不是,他還寫了放妻書,那常氏非要尋死,這才罷了。”
顧昭感覺有些不對勁兒,又說不出那裏不對勁兒,總之這種感覺挺奇怪的。
細仔不敢打攪,他站在原地等了一會子,看顧昭目色清明了,方又回話道:“今兒一大早遷丁司移民處的來回,說收到衛老國公寫了個條子送去,想把馮先生的兩個兒子移到甘州去,還想將家裏的浮財帶入甘州,以上京遙莊的地換甘州的地。”
這就更奇怪了,事兒到是不大,可馮裳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顧昭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索性不想,便點點頭道:“允了,甘州就不要去了,送他們去青州吧,青州也不錯,土地肥沃,民風質樸,再者,錢說在那邊叫他多注意一下。”
細仔回了個是,又道:“那邊府上的孫少爺大早上就來了,非要見您。”
顧昭眨巴下眼睛,他老哥孫子多了,到底是那個?
細仔趕緊加了一句:“是允藥少爺,小的……小的看……允藥少爺挺落魄的,身上帶著的玉還是早年咱家送過去的年禮。”
顧昭躺在躺椅上思考了小半天,一棵大樹,無數的枝枝蔓蔓,就若紅樓夢一般,家族也是無限擴大的,有過的闊綽的,也有落魄的。
顧允藥是老哥哥最愛的孫兒,許是因為打死他爹的那份內疚,老哥哥明白那會身邊一直就帶著他,因糊塗的突然,也沒留下一些體己給允藥。
自那邊分家,茂昌才得了幾分家資,若不是自己心疼他,茂昌怕也是過的一般,就更不論顧允藥了。
顧允藥他娘是個娼門出身,當年顧茂峰私下將人處理,而今生死不知,這孩子也是十二歲才見到自己的親爹親爺爺的,可惜沒被人愛護幾日,老哥哥便憨傻了。
分家之後允藥他姨奶奶嬌紅自然帶著大頭跟著他伯伯顧茂明走了,人家那頭也是不承認顧允藥的。
虧老哥哥當年霸道,硬是給允藥上了族譜,分家之後他才有家產防身,得了上京郊外的一處莊子,還有五百畝地,三千貫錢。
麵上看這些東西倒是不少,可是遇到嬌紅那貨色,這孩子手裏能留幾個還是未知,能想象出來,而今這個曾被老哥哥親昵的呼為藥兒的孩子,他便成了紅樓夢裏的賈雲,怕是不得誌了。
顧昭看不上庶出,更不論外室子,可偏這允藥是老哥哥的心病,如此,他便擺手道:“叫他來吧。”
細仔點點頭,便下去了。
顧昭從躺椅上坐起,換了三花錦的薄袍子,趿拉了一雙布鞋,披頭撒發的他就出了自己住的小院兒,溜溜達達的走到一邊的小花園,坐在落花廳下,聽了會子鳥叫。
別說,年紀大了,他到真的喜歡找個僻靜之處,聽聽鳥叫。
聽得一會子,那邊細仔便引著一個瘦瘦高高的年輕人進來,這人來到顧早麵前,也不抬頭的就直接跪了,磕頭說道:“給……七爺爺請安。”
顧昭語氣很溫和的說:“起來吧。”
顧允藥便站了起來,十分恭順的等著問話。
這孩子當年還是很中二的,顧昭認真的打量他的五官,卻發現這孩子模樣長的多少有些隨自己老哥哥,他便決定不要太討厭他。
顧昭叫細仔搬來小凳,顧允藥便在亭邊坐下,他也不四處打量,想來是這些年在外跌跌撞撞,什麽中二與少年義氣便都沒了。
顧昭好聲好氣的問他:“你怎麽來了,可是有了難處。”
顧允藥萬萬沒想到顧昭會這樣問,他鼻子一酸,想哭,又生生將淚憋了回去,隻是很珍惜的從脖子下麵拽出一個細繩,取出一個磨舊了的荷包,他有些舍不得撫摸了兩下這荷包,終於還是雙手捧著給顧昭送了過去。
他沒辦法了,都要活不下去了,當日分的家產全數被姨奶奶收去了,他姨奶奶道,大家是分了,小家還沒分呢,叫他伯伯管著,吃穿自有那頭府裏照應。
可誰能想到呢,這些年,吃穿就不必說了,一個月他才拿一貫的月錢,堂堂國公之後,如何就能過成這般樣子。
那是親親的血脈長輩,顧允藥不能提,不能說,不能告,隻能生生咽下。
而今他已經十九,旁人早就結婚生子,他伯伯那邊卻依舊裝聾作啞,那府裏上個月竟是再也容不下他,隻給了他五十貫錢就把他打發了。
顧昭納悶的接過荷包看看顧允藥,顧允藥咬咬牙道:“原不敢打攪七爺爺,可……伯伯那邊說要給奶奶過壽,侄孫……侄孫剛在鄉下蓋了房子,買了兩畝薄田度日,是萬萬拿不出壽禮了,當日……爺爺說……”
這句爺爺喊出,顧允藥的嘴唇便開始哆嗦,他磕磕絆絆的道:“爺爺……爺爺說,若是有一天兒,過不下去了……就來,就來找七爺爺……侄孫本不想來麻煩……可……可就是過不下去了,七……爺爺……”
顧昭的眼睛也有些酸,他慢慢打開荷包,卻從荷包裏取出一張泛黃的毛邊宣紙來,打開這張紙一看,那上麵就四個字,卻是老哥哥親手所書。
藥兒可憐。
顧昭的眼淚頓時開閘一般的瀉下,他捂著臉,將頭扭到一邊,顧允藥跪在地上開始小聲抽泣。
他哭了一會子,感覺有人將手慢慢放到他頭頂摸了兩下,顧允藥頓時抱著顧昭的腿嚎啕大哭起來。
這一通哭,哭的顧允藥前生的委屈都傾瀉了出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他才收聲,然後抽抽泣泣的依舊跪著。
顧昭此刻心情方平靜了下來,他想管,又不能沾,那邊分家了,若管了是打顧茂德的臉,可顧茂德憑什麽管顧允藥呢?再者,若是找嬌紅追究,豈不是壞了允藥的名聲?哎!最討厭就是這家長裏短的煩心事兒了。
顧昭拍拍顧允藥的肩膀道:“起來吧,叫他們打水你洗洗臉。”
顧允藥點點頭站起來,卻不想,他的肚腸咕嚕了一聲,他頓時尷尬了起來。
顧昭失笑,問他:“可吃飯了?”
顧允藥搖頭:“出來的急,原想買壽禮來著……在城外轉了幾圈……”
顧昭點頭道:“那就先跟他們下去吧,先吃點東西,再做打算!”
顧允藥此時方將心落了肚,點點頭跟著那邊叫上來的下奴去了。
顧昭坐在亭子裏,反複看著老哥哥這張紙,又看著那個磨破了的荷包,老哥哥到了最後,還是能預想到會發生麽吧!他隻是再沒有力氣管了,方說可憐……哎,誰不可憐呢?
而今他忽覺著,當日造那場富貴,真是何苦來哉,真是白做了,而今,顧狻猊的子孫還不是照樣唱戲的唱戲,餓肚子的餓肚子!
坐在亭子裏想了一會,顧昭打發人去外麵喊了新仔來他道:“我記得當日我們來上京,買了好幾處莊子,最遠的在那一處?也……不要太大,小一些的就好。”
新仔想了下道:“京南三十裏西牛鎮那邊有一處,那邊土質好,咱家南邊來的工匠原在那邊燒家窯……”
顧昭想了下道:“不妥了,那是匠人工房。”
新仔笑著回話道:“爺!咱家就沒小莊子!大老爺常劃拉的那些都沒少過十頃,西牛鎮那是最小的了,這還是咱們剛到京裏置辦的,雖說早先是匠人住,後也修了兩次,還修了個小花園子,那頭背山環水住著還是十分體麵的。
再者,而咱家早就不燒窯了,都用的是內供,那邊就修成了小莊,小的跟新仔那會子原買了幾百畝地,想種點瓜菜給府裏吃,可而今府裏的果蔬瓜菜也是內供,那邊就叫人管著,種了些稀罕的花木,田裏種些棉花什麽的,那屋子真還不錯,院子不小,樓房廂屋能有六十來間呢,三進帶花園子,走哪裏也說得過去了。”
顧昭聽到這裏,到覺著妥當,他點點頭又安排道:“一會子他用完飯,我就不見了,你且送他過去看看,再領他去七郡貨下麵給他配上一套家當,成人家過日月,該有的,都給他辦上,就……按三千貫成數去辦,再給他拿上兩千貫花用,還有莊下的人,給他劃兩戶老成的幫襯,莊下的地也劃給他吧,好歹手裏有個花用嚼頭,他也要養兒養女的。”
新仔聽完忙道:“是,小的這就去辦。”說道這裏,他遲疑了一下還是提醒一句:“爺,那邊二爺是個貪財的,這幾年分開,越發不像話了,還有,那府上老姨太太也是個難鬥的,您這樣倒是心疼允藥少爺,可小的看,他怕是保不住……”
顧昭笑了下道:“那有什麽?上月他不是來家裏說想上一步麽,就打發他拖家帶口跟他貪財的老娘去永宗郡上任去吧,離了幾萬裏,我看他也蹦不起來了。”
新仔哭笑不得的道:“爺,我怕那邊不願意呢!”
繞這麽大的圈子,竟是為了保住顧允藥那幾千貫的家私?這是何苦來哉,真實長輩不長輩,晚輩不晚輩兒的,他家七爺做事兒怎麽就那麽損呢?
顧昭輕笑:“不願意?怕也由不得他了,這幫王八蛋沒有一個好鳥,見天混在咱們家門房騙吃騙喝不說,還見天打著孝敬我的旗號!明兒起,都這個章程,那些不頂用的,沒多大本事想的大的,都有多遠滾多遠……”說到這裏,顧昭忽然住了話,他納悶的看看天氣兒問新仔:“你說今兒奇了怪了,這個點兒了,咋還沒回來?平日早就蹦躂回來膩歪了。”
新仔聽到這話忙正色回到:“爺,甘州八百裏加急到了。”
聽到這裏,顧昭臉上的神色也肅穆起來,終於還是到了這一天了麽!
此時,啟元宮內,天承帝趙淳潤一副氣炸了的樣子,將燕王的奏折給近身大臣定嬰,莊成秀等人傳閱。
兒臣趙元秀謹奏,為遵旨複甘州案:
天承十六年夏二月,臣受命往甘州之際,已向常州、青州等多地陳情。去往火災重地賑濟米糧衣物,由近及遠,分批運送,速者五日可達,源源而至,可緩兩年之虞。田園、屋宇毀損者,遷丁司遣人全力修葺,月餘可畢。懇請聖上體恤寬大,恩賜燒傷草藥,以撫民瘼,並緩甘州之痛。行市藝業,不日可複,民心無波,旋即可安心著業,民無流離,織局重建,君可稍寬。
又,與甘州毗鄰地近之鄧州,顏氏所轄也,有織局一百三十六數之眾,每局二十四處,每處機四百,匠千五,桑棉種植,紋樣染色,並織機造式及密紋暗刻,與遷丁司所出毫無二致,暗訪其故,得知胡、顏,顧等京中大氏皆牽連在內,泗水王、潞王竟不例外。證據鑿鑿,不敢妄斷,兒思及此事所涉甚廣,非臣所及,不敢自專懇請聖上示下。
謹將密啟,先行奏聞。天承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