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二年七月,李定國在安南勢如破竹的同時,夏軍也開始謀劃新一輪的對清作戰。


    從前線撤回來的第三鎮已經完成了換裝,屯兵於江寧的城北大營,等待著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此時,夏軍的兵鋒還被擋在山海關外,山海關不愧為天下第一關,即便有大量攻城器械的輔助,夏軍仍然遲遲無法攻克該關隘。


    鎮守山海關的清軍將領是鎮海將軍,固山額真石廷柱,此人自投降清廷以後,一直跟隨清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而且他本家就是滿人,後麵遷居遼東才改了漢姓,憑借著這層身份更加深得朝廷信任。


    經曆了吳三桂背叛等一係列事情,退出關外後,清廷上下敵視漢人的風氣愈發濃烈,軍中要職皆由滿人掌握,朝中的漢臣處境也越發堪憂,經常會被同朝為官的滿人排斥鄙夷,在政務上展開攻擊。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清廷國內的種族歧視的風氣要比入關前的崇德年還要嚴重。


    連漢臣的地位都開始動搖,更不要說是底層的漢人百姓了,他們屢遭欺壓,幾乎每天都有漢人逃亡,但他們很快就會被抓回來,以嚴刑懲處。


    在這種情況下,漢人中對於南朝的思念也就越來越濃重了。


    蘇言雖然不清楚這一切,但他肯定不會放任北邊的漢人同胞繼續飽受欺壓,既然前線兵馬遲遲無法攻克山海關,那麽就幹脆繞過關隘,在清廷的後方登陸。


    清廷在丟失了關內各省後,其靠繳獲組建而成的水師也隨之崩盤,在那遼闊的渤海上,夏軍的戰艦能夠肆無忌憚,打無敵手,在這種依仗之下,蘇言才敢提出登陸的作戰計劃。


    在總都督府與水軍都督府一同進行的作戰會議上,蘇言提出了他的計劃,此次登陸作戰將由第三鎮執行,他們需要在山東登州府登船,隨後在第二艦隊(即在山東招募的戰艦組成的新艦隊)的掩護下橫穿渤海,在遼東的金山衛登陸。


    金州衛,即後世的大連,這裏海岸線蜿蜒曲折,有著多處天然港灣,不過或許是因為與山東隔海相望,又或者是較為偏僻,清廷並未重視對這裏的建設。


    攻取金州衛,夏軍能夠在遼東半島取得一個立足點,並利用此地的天然港灣建造港口,讓水軍能夠源源不斷的從山東運送大量的軍械補給和兵源。


    參加會議的眾人都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們在聽完了蘇言的計劃後,都明白登陸金州的好處,紛紛表示讚同。


    眾人都沒有異議,這個作戰計劃便就此成立,不過蘇言提出的計劃隻是粗略的大綱,真正執行下去的內容和細節就需要靠總都督府與水軍都督府聯合商議了。


    ……


    兩個部門的聯合商議的效率並不慢,幾天後,蘇定遠就向蘇言匯報了他們商議出來的結果。


    此次渡海登陸將投入第三鎮一萬一千餘人,第三鎮是由青龍右旅與玄武左旅組成,兩個旅都全員換裝了二式步槍,沒有直屬騎兵,附屬了各式火炮上百門,這些火炮除了係統炮兵外,基本都是從秦軍和周軍手中繳獲而來的。


    毫不誇張的說,第三鎮的火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比擬。


    除了那些火炮以外,蘇言還準備將四隊帕克爾機槍從蘇辭手中調來,並入第三鎮,他之前將帕克爾機槍交給張煌言,讓他攜帶著北伐就是想要測驗一下機槍的威力。


    可誰能想到,張煌言率領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吳三桂完全沒有和他交手的打算,隨後也都是一路攻堅,那帕克爾機槍也因此沒有了用武之地。


    與其繼續留在蘇辭麾下吃灰,倒不如調給第三鎮,讓第三鎮帶去遼東試驗一下這種新式武器。


    言歸正傳,第三鎮渡海登陸之時,由五艘五級艦、五


    艘四級艦和三艘臼炮艇組成的第二艦隊將全程負責護衛,他們在護衛大軍登陸以後也不會馬上回港,而是在遼東沿海遊弋,對遼東沿岸的清軍城池展開炮擊,向遼東漢民強勢宣告夏軍到來。


    此次作戰的指揮官人選上,水軍是毋庸置疑的第二艦隊提督劉成棟,他是第二艦隊的十三艘戰艦內由係統自動選擇出來的能力最高的人,考慮到國朝還是缺乏優秀的海軍指揮官,蘇言便沒有更改第二艦隊提督。


    水軍指揮官沒有爭議,陸軍方麵,由於沒有合適的人選,蘇言也隻能讓休息沒幾個月的蘇定遠再次上陣,讓他來統籌全局,不過蘇言也有培養新人的打算,他命控鶴左右衛的趙良棟與王進寶一同隨行參與出征。


    趙良棟與王進寶初來乍到,還沒有表現出他們的能力,蘇言即便是知道他們曆史上表現出來的能力,卻也不能如此草率的就將一鎮的兵力交給他們指揮,這次渡海登陸遼東,就是他們表現的機會。


    除了將趙良棟與王進寶一同派出去外,蘇言也沒有忘記他忠心耿耿的中軍參將馬信,馬信在蘇言登基以後雖然被封為崇信伯,但一直沒有上戰場的機會,終日悶悶不樂,蘇言便給了他這個機會,如了他的意。


    蘇言敲定下來後,過了幾日,朝廷就下達了遠征遼東的旨意——授蘇定遠遼東督師職,總理征遼事務,控鶴左衛指揮使趙良棟、控鶴右衛指揮使王進寶、崇信伯馬信授副將職,隨同遼東督師蘇定遠出征。


    公布出征名單後,山東一地便開始征收舟船,集中停泊在山東登州,糧草輜重等也都一同運往登州,先一步裝船,第一鎮的四隊帕克爾機槍也奉命南下,在登州等待與第三鎮匯合。


    蘇定遠出征時,蘇言親自前去送行,他親自拿起一樽清酒轉交給蘇定遠,向蘇定遠說道:「遼東已被韃虜侵占經營多年,此去深入敵後,多有凶險,望卿小心謹慎,朕於京師等候遼東捷報。」


    「臣謹遵陛下教誨,不複遼東,誓不罷兵!」


    蘇定遠鄭重道,隨後將手中清酒一飲而盡,接著一撩征袍,轉身走向坐騎。


    ……


    夏軍出征後,一路沿著大運河北上山東,一直到九月中旬才到達登州,等夏軍到達的時候,登州城的倉廩早已堆滿了糧草和輜重,登州知府正組織人手將輜重搬運上船。


    大軍沒有多在登州浪費時間,當即在蘇定遠的命令下有序登船,這裏的舟船大多是征收而來的商船,用來存放貨物的船艙內擠滿了登船的士兵,他們緊緊抱著各自的步槍,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內,忍受著船艙內的悶熱和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的臭味,等待著發船。


    相較於普通兵卒,蘇定遠他們的居住條件幾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他們都擁有各自的獨立房間,還能接受親兵周到的服侍,船上存放的新鮮蔬菜、肉類和水源也都第一個供給給他們。


    相比之下,船艙內的士兵們的夥食就不怎麽樣了,海洋上的條件比陸地還要惡劣,好在從登州到金州之間的海路距離並不算遙遠,如果路程要一兩個月甚至更久的話,他們到後麵甚至隻能喝到發黴變質的水。


    從登州到金州,夏軍隻用了兩天時間就橫穿了渤海,出現在遼東半島海域之外。


    雖然退回關外,但清軍的水師還保留了少量的戰船,用以防備渤海上的夏軍水師,並提前向岸上示警,不過這其實並沒有什麽卵用,因為夏軍來勢凶猛,他們就算提前預警了,也起不到什麽作用。


    事實也的確如此。


    當夏軍水師出現在海平麵上,被日常巡邏的清軍水師發現後,後者當即調頭返回岸上,向金州衛城預警,他們可沒有在海上攔截夏軍水師的勇氣,準確來說,這些由漢人組成的水兵不願意為清廷捐出自己的性命,所以


    他們很理所當然的慫了。


    很快,金州衛城方向開始敲鑼打鼓,點燃了示警狼煙,駐守在此地的百餘清兵開始匆匆集結起來,海麵上的夏軍也看見了那逐漸升起的狼煙,不過他們並未放在心上,領頭的旗艦打出備戰的旗號,各艦水兵紛紛忙碌起來,將炮衣掀開,為火炮裝填彈藥。


    金州衛城,駐守此地的清軍把總麵色鐵青地看著海平麵上逐漸靠近的夏軍戰船,那一艘艘比清軍水師任何一艘現役戰船還要高大的戰艦,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壓迫感。


    衛城內銅鑼聲震天,居住在城外的百姓們紛紛攜家帶口,逃入衛城裏麵,他們不論是滿人還是漢人,都恐懼自己會遭到戰火的波及,沒有漢民會因為自己的血統而天真的認為刀劍會躲避著自己。


    在清兵緊張目光的注視下,夏軍水師逐漸靠近岸邊,就在清兵紛紛猜測夏軍要如何登陸的時候,其中三艘戰船突然開炮,隻聽三道沉悶的隆隆炮響過後,硝煙彌漫,三枚炮彈騰空而起,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角度飛上天空,數十秒後,炮彈夾帶著尖銳的破空聲向城池落下,在即將落地之時就先一步炸開。


    三枚炮彈雖然隻有一枚落入城內,但它爆炸後飛濺的彈片還是殺傷了多名軍民,清軍這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詭異的炮彈,他們人人麵色煞白,心生恐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