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


    文院內。


    人頭攢動,乾京城內內無數的權貴,學子,聽到消息後,蜂擁而至。


    就連大乾皇帝,也帶領許多皇族前來。


    大乾帝國的文院副院長,雖無實權,但是,在大乾帝國卻是尊貴無比。


    不僅可以隨時入宮,在大乾帝國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會奉為上賓,可與煉神尊者媲美。


    玄陽年紀輕輕,剛入帝都,就被八位院長共同舉薦為文院副院長,必然有過人之處。


    文院的八位院長,可不僅僅是文道大家,還是武道高手,隻是知道其武道修為的人不多罷了。


    可以說,玄陽的舉薦是大乾帝國,近百年來最重要,最有分量的舉薦。


    今日前來聽玄陽講學的,無論是帶著善意;還是帶著惡意的,都會來湊一湊熱鬧,看看玄陽是何方神聖,究竟有多少能耐。


    文院最大的禮堂。


    玄陽與八位院長高坐。


    忽然間一道溫潤的聲音傳遍禮堂。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玄陽口中的四句偈語響徹大廳。


    隨著偈語的傳出。稍稍有些噪雜的禮堂瞬間一片安靜,隻有玄陽溫潤的聲音回蕩。


    這四句偈語意境高遠,直指人之本性。


    廳中今日的來客,都是大乾帝國的精英,其中不乏文道大家。眾人心中仔細一琢磨這四句偈語,便心神震動。


    玄陽這四句偈語的意思是;人本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當人動念的時候,動念的本身卻是有了善惡的概念;能正確分辨善惡就是良知;以良知為標準,按照善惡去行動就是格物。


    廳中的文道大家,從玄陽四句偈語中,仿佛看到一個新的文道世界,學派雛形。


    文道的進步,學派的開創,比之武道更加困難。明陽界無數年的時間,能推動文道更進一步的,無不是青史留名的人族大賢。


    因為,武道修行到最後,與文道息息相關。


    明陽界很多的煉神尊者,都是文道大家。因為,武道的修行,在先天武師之後,就是神秘的煉神武尊。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的先天武師因為神魂孱弱,無法突破。


    而文道,是明陽界已知的最好的鍛煉神魂的方式。


    當然,佛教和玄門中也有秘傳,且不說效果如何,佛道兩門對於這些秘法都是捂得死死的,不說普通人,就是很多佛道自家人都不知道。


    廳中的不少人意識到,玄陽今日極有可能開創新的文道後,廳中更是靜寂無聲,眾人滿懷期待。


    若是玄陽今日能順利開創文道學派,哪怕僅僅是雛形,今日的講學,也必然在明陽界的曆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親身參與創造曆史的神聖感,讓廳中的大多數人渾身戰栗。


    這可是有可能傳唱千古的。


    對誰來說都是第一次。


    玄陽講完四言偈語後,便開始詳細的闡述《心學》。


    《心學》的恐怖,讓玄陽極有信心。


    地球世界中《心學》在理學盛行的時代尚能逆勢崛起,影響後世無數人。


    在明陽界這個文道發展滯後的世界,更不用說了。玄陽相信,今日之後,明陽界的文道中,必然有《心學》的一席之地。


    《心學》講的是理。


    哪什麽是理呢?


    《心學》中,隻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而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這就是“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


    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明陽界的文道普遍是一種以心靈為本體,通過心有“同然”的預設,以“類”概念構成論證的邏輯前提,由此來達到“以一知萬”的目標。它通過一種類比性的辨識和推論,用某種有限意義上的一致主義的方式,來確證忠孝仁義之類的道德原則的普適性。


    這與《心學》的“知行合一”大大的不同。


    可以說,玄陽的《心學》甚至顛覆了明陽界以往的文道認知和基礎。


    廳中聽講的都大乾帝國的精英,都有一定的文道修養。


    玄陽對《心學》講解又是淺顯易懂,深入淺出。


    當眾人大致明白《心學》的道理的時候,無不震動。但是,每個人心中又都感覺,文道本該如此。想反駁卻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不過,好在的是,大乾帝國的精英,都是武道傳家,頗有實用主義的意思。那些窮經皓首,專修文道的雖然也有,但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也是思想開放。


    所以,《心學》的講學倒是一帆風順,眾人毫無抵抗的便接受了。


    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學》不僅僅適用於文道,對於武道也相當適用。


    其實,《心學》並不是實用的學問,而是求學的態度和方法,無論你學什麽都可適用。


    這就是道。


    當意識到玄陽在講道的時候,廳中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是無比激動。


    大乾帝國,甚至整個明陽界,能講道,或者有資格講道的寥寥無幾。


    沒有到那個境界,講的東西就是再厲害,那也是術,不是道。


    因為,道是普適性的,對任何人都有益的。


    而且,每一個聽道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的大收獲。


    由此可見講道之難。


    沒有足夠的境界和實力,根本無法講道。


    玄陽在文院講學,在這之前,根本沒有人會想到玄陽把講學弄成了講道。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關注這些了。


    他們把自己的每一點心神都放到玄陽的講道中。


    玄陽今日的講道,無論是武道,還是文道,都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


    其實,在洪荒世界中,大能開講,講的都是道。


    講道,在洪荒世界,也是聖人大教衡量門下弟子,能否出世師,開宗立派的基礎。


    比如說;鴻鈞道祖在紫霄宮三講,講的就是道。


    三千紫霄宮中客,同聽道祖講道。但是,修行方向卻各不相同。


    即便是一同在昆侖山誕生,相伴無數年,共同拜入鴻鈞道祖門下的三清,其道也各不相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起終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豫州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豫州牛並收藏道起終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