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難怪,劉衍的師父老道士本身也不大會煉製法器,傳授給他的能耐裏根本就沒有煉製法器這一項,還是後來藏寶閣功能的出現這才讓劉衍擁有了煉製法器的本事。
隨著張旭一臉崇拜的講解,劉衍這才明白過來,在現今的社會,煉製一件法器是多麽強大的一件能耐!
關於這一點,隻要說一個數字就能夠涵蓋一切,據龍虎山官方不完全統計,不去算那些隱世門派,現在全華國真正的玄學中人大概有兩萬餘人,但是法器卻不足兩千件,算下來十個人之中隻有一個人擁有法器,而且這些法器要麽是門派傳承傳下來的,要麽就是修士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將法器胚胎溫養出來的!
溫養,沒錯,不是煉製,而是溫養!
溫養和煉製之間簡直是天差地別,最大的不同就是兩者花費的時間,煉製雖然也頗為消耗時間,但是那也不過十天半個月,再長一點的十年八年也就了不得了。可溫養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說到底煉製是有技術地將法器胚胎打造成法器,而溫養則是利用自身的修為內息慢慢與法器胚胎勾連,兩者形成一種密不可分的聯係,溫養出來的法器實質上還是法器胚胎,隻是這種法器胚胎被溫養之後擁有了一件法器該有的大部分能力,所以這才被如今緊缺法器的玄學中人也稱之為“法器”。
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之中一個懂得煉製法器的人才是多麽的難得,哪怕是龍虎山這種名門大派,會煉製法器的人才也絕對是第一序列的實權人物!
所以,當劉衍說自己會煉製法器的時候,張旭和郝大通才會巴結討好成這樣。
張旭和郝大通雖然各自都有一件師門傳承下來的法器,但是一想到如果劉衍能夠再給他們煉製一件法器,那麽擁有雙法器的他們在同門師兄弟裏將會迎來多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一想到這裏,張旭和郝大通的心裏就美的很,看向劉衍的目光就更加熱切起來!
劉衍被看的有些頭皮發麻,沒好氣道:“幹嘛這麽看我,不就是法器的事情嗎?要是你們有材料的話,我幫你們煉製兩件法器也不是不可以,何必搞成這個樣子!”
張旭和郝大通聞言大喜,搓著手,喜不自禁道:“劉哥,您放心,材料我們一定準備好,您就瞧好吧!”
說著,張旭和郝大通就一溜煙往樓上租房竄了上去,也不知道去搗鼓啥去了。
劉衍見狀摸了摸下巴,自語道:“看來藏寶閣功能比我想象的還要強大的多,真不虧是係統出品,以後可以作為我安身立命的根本!”
劉衍殊不知,這不過是藏寶閣功能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劉衍去發掘。
張旭和郝大通沒有讓劉衍多等,他們隨身沒有帶上多少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都是煉器所用,與施法所用的材料幾乎沒有重疊的,他們都是通知了各自的師門,緊急調一批材料來給劉衍。
劉衍想要煉製的玄光鏡光是材料就要:火銅、黃金、朱砂、沉香木四種,黃金、朱砂和沉香木雖然珍貴,但卻是普通富人也能夠買得起的東西,雖然材料消耗不少,但是籌措起來難度不大,唯一讓張旭和郝大通感到為難的是火銅,這種火銅又稱之為銅山之銅,乃是天下銅之精華,有名的天才地寶,據說皇帝那柄橫掃六合、斬首蚩尤的軒轅劍就是通體用火銅打造而成,可想而知這種材料的珍貴!
幸好玄光鏡並不是寬大的的武器,甚至不是一麵普通的梳妝鏡,而是托在手中的法鏡,所消耗的火銅並不算多,否則搜過出整個華國積攢下來的火銅也不一定足夠。
張旭和郝大通的師門還是有點積累的,另一方麵也能夠看得出來張旭和郝大通在各自師門的地位也頗高,一句話居然就能夠調來火銅這樣珍稀的材料,對於二人的身份,劉衍不禁添了一分好奇。
不過好奇歸好奇,現在三個人關係不錯,相互之間也維持著一份默契,彼此之間的秘密並不相互打聽,隻管交好就是了,否則光是郝大通北邙山歪門邪道的身份就不會被龍虎山接受。
拿到了足夠的火銅材料,又在市場上買到了足夠的黃金、朱砂和沉香木,劉衍便開始煉製玄光鏡,有了上次利用藏寶閣煉製五帝蛟珠錢串的經驗,這一次劉衍駕輕就熟,內息不過消耗了小半就將這件玄光鏡給煉製了出來。
還帶有一絲火氣的玄光鏡立馬就成為了張旭和郝大通把玩的對象,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兩個對於劉衍所說煉製法器的言論還帶有懷疑態度,不過是衝著交情給劉衍湊了一份材料,沒想到劉衍還真的把法器給煉製出來了。
玄光鏡的主體都是用火銅打造,包括鏡麵要是用火銅研磨而成,黃金作為銅柄的裝飾和符咒刻畫,朱砂點靈,沉香木作為鏡麵上八卦卦象標示,整個玄光鏡不過是巴掌大小,但是托在手中卻有百斤重量,這一來還是沒有經過煉化,而來火銅天生就是奇重無比,就算是煉化成為了法器也未能徹底改變本性。
當張旭摸著火熱的玄光鏡,他眼中對於劉衍的熱情達到了極點,整天跟在劉衍的身後“劉哥、劉哥”叫個不停。
劉衍被鬧煩了,而且轉念一想,反正是他們自己出材料,而且馬上就要去高總家裏一探究竟了,煉出兩件法器也能夠增加一下己方的實力,於是就將張旭和郝大通的要求答應了下來。
“你們想煉製一件什麽樣的法器?想好了告訴我,我把需要的材料清單給你們。”劉衍找了個時間,打算將這兩件法器一起解決掉。
劉哥居然能夠隨便讓他們選法器,這說明他並不是隻會一兩樣法器的煉製,不然的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張旭和郝大通相視一眼,彼此之間的震撼神色遮掩不住,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張旭小心翼翼道:“劉哥,你看你能不能給我煉一番山神印?”
劉衍不置可否,悄悄查了一下藏寶閣功能裏麵的清單,發現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山神印居然出奇的繁雜和昂貴,足足九九八十一種材料,煉製完成之後還要尋找一方名山大川,沉入山脈地氣之中溫養百年,這才能夠大成,簡直就是傳說之中的仙人法器,哪裏是劉衍現在能夠煉製的出來的!
“你丫太能腦補了吧,這種神器是我能夠煉的嗎……說點實際的!”劉衍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
張旭長舒了一口氣,他剛剛還在想要是劉衍真的會煉那麽自己應該流露出什麽樣的表情,沒想到劉衍很是幹脆利落地給拒絕了,他心裏莫名有些失落,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表明劉衍還處於正常人的範圍之中。
張旭沉吟了一下,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那劉哥你就給我煉製一個護身法器唄,要遇到危險提前預警和觸發的那種。”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危險警報器,這個要求倒是並不過分,劉衍之前挑出來的辟邪玉佩就有這樣的功能,至於材料完全不需要劉衍操心,倒是讓劉衍體驗了一把揮霍的感覺。
“法器:辟邪玉佩。”
“作用:破邪護體。”
“材料:古玉,朱砂,百年蠶絲。”
之前煉製玄光鏡,朱砂還剩下了不少,隻缺古玉和百年蠶絲,古玉在龍虎山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曆朝曆代的皇帝老兒賞賜的物件哪次都沒少掉玉器,隨便檢出來兩件就足夠煉製用的了。
至於百年蠶絲倒還真是個為難事情,畢竟在現代社會不像過去,天地元氣充足,精怪到處都是,現在的蠶也就年把壽命,這還是生活條件好的家養蠶,野外的蠶能夠活夠一年的更少,更別說百年蠶絲了,十年蠶絲都弄不到。
這件事情弄得張旭上躥下跳的,最後據說還是從一位羽化的龍虎山前輩的衣冠遺物之中找到了一件摻雜著百年蠶絲的法衣,將百年蠶絲抽了出來,這才滿足了劉衍煉製辟邪玉佩的要求。
辟邪玉佩一煉沒隻煉了一個,一煉就煉了兩個,因為郝大通看著眼熱也選擇了辟邪玉佩,本來劉衍是想要將幽魂幡煉製出來送給郝大通的,但是郝大通一聽之後把頭搖的潑浪鼓一般,說是鬼幡已經足夠他用的了,不需要幽魂幡這樣的東西,最好也給他來個護身的法器。
得!那就兩個人一人一個辟邪玉佩好了!
劉衍鑽進房中待了整整一天,他這次留了個心眼,沒有煉製完成之後立刻出來,而是在裏麵故意拖延了一段時間,他已經察覺到了他煉製法器的時間很不尋常,上次他將玄光鏡煉製出來之後,張旭和郝大通的驚奇眼神了。
當他拿著兩塊辟邪玉佩出來的時候,張旭和郝大通高興壞了,這辟邪玉佩的賣相極佳,古玉為主材料煉製出來之後通體晶瑩剔透,扣在上麵的絲帶就是用百年蠶絲織成,可以扣在腰間,頗有古代謙謙君子的派頭。(未完待續)
隨著張旭一臉崇拜的講解,劉衍這才明白過來,在現今的社會,煉製一件法器是多麽強大的一件能耐!
關於這一點,隻要說一個數字就能夠涵蓋一切,據龍虎山官方不完全統計,不去算那些隱世門派,現在全華國真正的玄學中人大概有兩萬餘人,但是法器卻不足兩千件,算下來十個人之中隻有一個人擁有法器,而且這些法器要麽是門派傳承傳下來的,要麽就是修士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將法器胚胎溫養出來的!
溫養,沒錯,不是煉製,而是溫養!
溫養和煉製之間簡直是天差地別,最大的不同就是兩者花費的時間,煉製雖然也頗為消耗時間,但是那也不過十天半個月,再長一點的十年八年也就了不得了。可溫養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說到底煉製是有技術地將法器胚胎打造成法器,而溫養則是利用自身的修為內息慢慢與法器胚胎勾連,兩者形成一種密不可分的聯係,溫養出來的法器實質上還是法器胚胎,隻是這種法器胚胎被溫養之後擁有了一件法器該有的大部分能力,所以這才被如今緊缺法器的玄學中人也稱之為“法器”。
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之中一個懂得煉製法器的人才是多麽的難得,哪怕是龍虎山這種名門大派,會煉製法器的人才也絕對是第一序列的實權人物!
所以,當劉衍說自己會煉製法器的時候,張旭和郝大通才會巴結討好成這樣。
張旭和郝大通雖然各自都有一件師門傳承下來的法器,但是一想到如果劉衍能夠再給他們煉製一件法器,那麽擁有雙法器的他們在同門師兄弟裏將會迎來多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一想到這裏,張旭和郝大通的心裏就美的很,看向劉衍的目光就更加熱切起來!
劉衍被看的有些頭皮發麻,沒好氣道:“幹嘛這麽看我,不就是法器的事情嗎?要是你們有材料的話,我幫你們煉製兩件法器也不是不可以,何必搞成這個樣子!”
張旭和郝大通聞言大喜,搓著手,喜不自禁道:“劉哥,您放心,材料我們一定準備好,您就瞧好吧!”
說著,張旭和郝大通就一溜煙往樓上租房竄了上去,也不知道去搗鼓啥去了。
劉衍見狀摸了摸下巴,自語道:“看來藏寶閣功能比我想象的還要強大的多,真不虧是係統出品,以後可以作為我安身立命的根本!”
劉衍殊不知,這不過是藏寶閣功能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劉衍去發掘。
張旭和郝大通沒有讓劉衍多等,他們隨身沒有帶上多少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都是煉器所用,與施法所用的材料幾乎沒有重疊的,他們都是通知了各自的師門,緊急調一批材料來給劉衍。
劉衍想要煉製的玄光鏡光是材料就要:火銅、黃金、朱砂、沉香木四種,黃金、朱砂和沉香木雖然珍貴,但卻是普通富人也能夠買得起的東西,雖然材料消耗不少,但是籌措起來難度不大,唯一讓張旭和郝大通感到為難的是火銅,這種火銅又稱之為銅山之銅,乃是天下銅之精華,有名的天才地寶,據說皇帝那柄橫掃六合、斬首蚩尤的軒轅劍就是通體用火銅打造而成,可想而知這種材料的珍貴!
幸好玄光鏡並不是寬大的的武器,甚至不是一麵普通的梳妝鏡,而是托在手中的法鏡,所消耗的火銅並不算多,否則搜過出整個華國積攢下來的火銅也不一定足夠。
張旭和郝大通的師門還是有點積累的,另一方麵也能夠看得出來張旭和郝大通在各自師門的地位也頗高,一句話居然就能夠調來火銅這樣珍稀的材料,對於二人的身份,劉衍不禁添了一分好奇。
不過好奇歸好奇,現在三個人關係不錯,相互之間也維持著一份默契,彼此之間的秘密並不相互打聽,隻管交好就是了,否則光是郝大通北邙山歪門邪道的身份就不會被龍虎山接受。
拿到了足夠的火銅材料,又在市場上買到了足夠的黃金、朱砂和沉香木,劉衍便開始煉製玄光鏡,有了上次利用藏寶閣煉製五帝蛟珠錢串的經驗,這一次劉衍駕輕就熟,內息不過消耗了小半就將這件玄光鏡給煉製了出來。
還帶有一絲火氣的玄光鏡立馬就成為了張旭和郝大通把玩的對象,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兩個對於劉衍所說煉製法器的言論還帶有懷疑態度,不過是衝著交情給劉衍湊了一份材料,沒想到劉衍還真的把法器給煉製出來了。
玄光鏡的主體都是用火銅打造,包括鏡麵要是用火銅研磨而成,黃金作為銅柄的裝飾和符咒刻畫,朱砂點靈,沉香木作為鏡麵上八卦卦象標示,整個玄光鏡不過是巴掌大小,但是托在手中卻有百斤重量,這一來還是沒有經過煉化,而來火銅天生就是奇重無比,就算是煉化成為了法器也未能徹底改變本性。
當張旭摸著火熱的玄光鏡,他眼中對於劉衍的熱情達到了極點,整天跟在劉衍的身後“劉哥、劉哥”叫個不停。
劉衍被鬧煩了,而且轉念一想,反正是他們自己出材料,而且馬上就要去高總家裏一探究竟了,煉出兩件法器也能夠增加一下己方的實力,於是就將張旭和郝大通的要求答應了下來。
“你們想煉製一件什麽樣的法器?想好了告訴我,我把需要的材料清單給你們。”劉衍找了個時間,打算將這兩件法器一起解決掉。
劉哥居然能夠隨便讓他們選法器,這說明他並不是隻會一兩樣法器的煉製,不然的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張旭和郝大通相視一眼,彼此之間的震撼神色遮掩不住,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張旭小心翼翼道:“劉哥,你看你能不能給我煉一番山神印?”
劉衍不置可否,悄悄查了一下藏寶閣功能裏麵的清單,發現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山神印居然出奇的繁雜和昂貴,足足九九八十一種材料,煉製完成之後還要尋找一方名山大川,沉入山脈地氣之中溫養百年,這才能夠大成,簡直就是傳說之中的仙人法器,哪裏是劉衍現在能夠煉製的出來的!
“你丫太能腦補了吧,這種神器是我能夠煉的嗎……說點實際的!”劉衍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
張旭長舒了一口氣,他剛剛還在想要是劉衍真的會煉那麽自己應該流露出什麽樣的表情,沒想到劉衍很是幹脆利落地給拒絕了,他心裏莫名有些失落,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表明劉衍還處於正常人的範圍之中。
張旭沉吟了一下,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那劉哥你就給我煉製一個護身法器唄,要遇到危險提前預警和觸發的那種。”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危險警報器,這個要求倒是並不過分,劉衍之前挑出來的辟邪玉佩就有這樣的功能,至於材料完全不需要劉衍操心,倒是讓劉衍體驗了一把揮霍的感覺。
“法器:辟邪玉佩。”
“作用:破邪護體。”
“材料:古玉,朱砂,百年蠶絲。”
之前煉製玄光鏡,朱砂還剩下了不少,隻缺古玉和百年蠶絲,古玉在龍虎山也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曆朝曆代的皇帝老兒賞賜的物件哪次都沒少掉玉器,隨便檢出來兩件就足夠煉製用的了。
至於百年蠶絲倒還真是個為難事情,畢竟在現代社會不像過去,天地元氣充足,精怪到處都是,現在的蠶也就年把壽命,這還是生活條件好的家養蠶,野外的蠶能夠活夠一年的更少,更別說百年蠶絲了,十年蠶絲都弄不到。
這件事情弄得張旭上躥下跳的,最後據說還是從一位羽化的龍虎山前輩的衣冠遺物之中找到了一件摻雜著百年蠶絲的法衣,將百年蠶絲抽了出來,這才滿足了劉衍煉製辟邪玉佩的要求。
辟邪玉佩一煉沒隻煉了一個,一煉就煉了兩個,因為郝大通看著眼熱也選擇了辟邪玉佩,本來劉衍是想要將幽魂幡煉製出來送給郝大通的,但是郝大通一聽之後把頭搖的潑浪鼓一般,說是鬼幡已經足夠他用的了,不需要幽魂幡這樣的東西,最好也給他來個護身的法器。
得!那就兩個人一人一個辟邪玉佩好了!
劉衍鑽進房中待了整整一天,他這次留了個心眼,沒有煉製完成之後立刻出來,而是在裏麵故意拖延了一段時間,他已經察覺到了他煉製法器的時間很不尋常,上次他將玄光鏡煉製出來之後,張旭和郝大通的驚奇眼神了。
當他拿著兩塊辟邪玉佩出來的時候,張旭和郝大通高興壞了,這辟邪玉佩的賣相極佳,古玉為主材料煉製出來之後通體晶瑩剔透,扣在上麵的絲帶就是用百年蠶絲織成,可以扣在腰間,頗有古代謙謙君子的派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