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程彥鬆了一口氣, 拉著許裳的手,漫不經心順著她剛才的目光看了一眼窗外的李夜城,道:“姐姐的未來,應璀璨無憂。”


    許裳淺淺一笑,道:“或許吧。”


    沒有或許的。


    有些隔閡如高山大海,終其一生, 也無法逾越。


    許裳走後, 程彥去找李夜城。


    她知道李夜城是極英氣的長相, 眉眼似劍,氣質如刀, 若不是沾了胡人血統,隻怕會亂了無數個女子的心腸。


    程彥又抿一杯茶, 問道:“哥, 你覺得裳姐姐如何?”


    李夜城道:“許姑娘是真正風雅之人。”


    程彥試探道:“除了風雅呢?”


    她這位姐姐,最是清冷自持,尋常人根本看不出來她的心思, 若非許清源養府兵的事情敗露, 崔家人借此逼婚, 姐姐的情緒隻怕不會表現出半分。


    可盡管如此,她也不敢十分確認, 隻能旁擊側敲問李夜城。


    李夜城看了程彥一眼, 有些奇怪她為什麽會問這樣的問題,思度片刻,方慢慢道:“善良平和, 清冷出塵,與你一樣,是當世奇女子。”


    程彥便不再問了。


    感情這種事情,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再說了,她一個女人都不敢確定許裳是否對李夜城動了心,李夜城這個鋼鐵大直男,更是無從得知了。


    不過她可以確定另外一件事——李夜城對許裳隻有敬佩,並無半分男女之情。


    崔家逼婚的事情李夜城也知曉,李夜城素來敬重許裳,提起崔元朗,李夜城眼睛輕眯,聲音微冷,道:“我查了崔元朗的行蹤,我可以悄無聲息解決他。”


    程彥搖頭道:“現在還不行,你若信我,且等幾日,我自有法子叫他生不如死。”


    李夜城點頭。


    又過幾日,程彥尋了個時機,向許清源提議:“姨丈的心思我明白,私養府兵並非不臣之心,而是為了有朝一日揮師北上,趕走北狄,恢複大夏河山。”


    “可此事終歸翻了舅舅的大忌,崔家人又以此事要挾,姨丈若想保全府兵,隻有兩個選擇,一是裂土稱王,自此與大夏再無幹係,二麽,便是將姐姐嫁給崔元朗。姨丈世代皆是夏臣,自然是做不到第一個選擇,可是姨丈,姐姐是您最疼愛的女兒,您真的舍得把她送給崔元朗糟蹋嗎?”


    許清源垂眸飲茶不說話。


    程彥又道:“若我說,還有其他法子可以保下府兵,姨丈要不要試一試?”


    許清源道:“你講。”


    程彥眨了眨眼,狡黠一笑,道:“姨丈,姐姐與我一樣,身上都流著天家的血,是大夏的翁主。”


    這個時代的製度與西漢相似,公主等同諸侯王,生的女兒都是翁主,太後是天家地位最高的女人,需管理天家內務。


    丁太後出身不高,不涉政,不掌權,更不幹涉天家子孫們的婚嫁,時間久了,旁人便想不起來這件事了。


    崔莘海也是如此,覺得清河公主並非丁太後所生,許清源又在長公主兵變時冷眼旁觀,所以想著丁太後才不會管他們的閑事,進而逼迫許清源嫁女,用極豐厚的嫁妝貼補崔家的窟窿。


    “翁主的婚事,可不是父母能做主的,需要請示太後娘娘。”


    政客的思維是冰冷的,從來不把人情溫暖考慮進去。


    丁太後不是政客,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受過苦難,更加珍惜眼下生活的老太太。


    程彥道:“還有十幾日,便是外祖母的生日,我想帶姐姐一同去賀壽,不知姨丈意下如何?”


    許清源上下打量著程彥。


    過了許久,他輕輕點頭,聲音清朗:“若你能幫裳兒躲過此次無妄之災,他日你若有難,我必出兵相助。”


    程彥麵上一紅,道:“好說,好說。”


    她這個姨丈果然是人精,知道姐姐是“無妄之災”——若非她小瞧了崔莘海,哪裏生出這些事情來?


    不過姨丈終歸是個厚道人,不但沒有責備她,甚至還許了她出兵相助。


    程彥眸光輕閃,心中又有另一番計較。


    公主與諸侯王無召不得離開封地,臨近丁太後生辰,隻有程彥與許裳帶著厚厚賀禮前往華京。


    此時的華京城,正在為丁太後的壽辰忙碌著。


    李承瑛自殿外走進來,看丁太後正在看皮影戲,便笑著道:“來來回回都是這幾出,不是‘牆頭馬上遙相顧’,便是‘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祖母也不嫌膩得慌。”


    “下麵的人新孝敬了我一個戲班子,編了幾出新戲,我本想著祖母大壽的時候再獻於祖母,如今瞧著,還是現在便獻上來,以解祖母煩悶。”


    丁太後笑道:“你這猴兒,就知道玩,如今封了王,還跟以前一樣。”


    話雖這樣說,卻沒有責備李承瑛的意思。


    小內侍宣戲班進殿,丁太後跟著戲中人物抹起了淚。


    丁太後道:“這個前朝的翁主,也太慘了些,好歹是天家之後,怎能被當地豪強這般欺辱?到底是前朝軟弱,連自家的孩子都護不住。”


    李承瑛遣退殿中伺候的人,正色道:“祖母,這可不是前朝的事。”


    這是照著許裳的事情改編的。


    程彥火急火燎讓他找了人,務必在丁太後壽辰之前演上。


    若非他平日裏遊手好閑,看戲聽曲兒,還真不一定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編演一出戲。


    李承瑛把許裳的事情說與丁太後聽。


    當然,隱去了許清源養府兵的事情,隻說崔元朗貪花好色,自己屋子裏一大群尚不知足,又看中了許裳花容月貌,逼迫許清源嫁女。


    李泓因早年許清源沒有出兵相助耿耿於懷,崔元朗的叔父又是太子太傅,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丁太後氣道:“這還得了?這天下究竟是姓李還是姓崔?傳我的懿旨,就說裳丫頭的婚事隻有我說了算,你父皇說話都不中用。至於崔元朗,叫崔家好生管教,莫再丟人現眼!”


    “若再發生這種事情,莫說崔莘海是太傅,就算三公全是崔家人,我也要打斷崔元朗的狗腿!”


    李承瑛朗聲道:“祖母仁善,我替裳妹妹謝過祖母。”


    崔家尚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便有老黃門送來丁太後的懿旨。


    懿旨是李承瑛操筆寫的,將崔元朗罵了個狗血淋頭,又含影射沙罵了一番崔莘海。


    崔莘海自做了太傅,何曾受過這等氣?


    可到底是太後懿旨,他再怎麽氣悶,也隻得忍下,更無法去找太後理論——太後平日裏和氣,但性子一上來,在天子麵前都不講理,更何況他了。


    傳旨的老黃門走後,崔莘海氣得連摔了幾個茶杯,又讓夫人去宮裏向太後賠罪。


    崔莘海揉著眉心理思緒。


    此等損招,斷然不是許清源能想出來的。


    許清源為人清正,不屑於用陰謀手段,必是程彥聯合李承瑛做出來的。


    崔莘海又飲一杯茶,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經此一事,他雖被丁太後責罵,可程彥與許清源也沒有落到什麽好,許清源的把柄依舊在他這,程彥與李承瑛聯手的事情也可以大作文章。


    崔莘海眸光一冷,讓人去請門生。


    事已至此,便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


    程彥與許裳剛抵達華京,丁太後便把她們接到宮中,拉著許裳的手說了好一會兒,讓許裳千萬放心,她雖不是她的親祖母,但也不會叫她受了委屈。


    許裳與程彥相視一笑。


    程彥在丁太後處吃了飯,便回自己宮殿休息。


    許裳的婚事雖然解決了,但稽查府兵的崔家人不日便要從華京出發,若想幫許清源想保住府兵,隻能求助她的母親。


    程彥準備去找李淑。


    還未出發,忍冬從外麵進來了,對程彥道:“翁主,李斯年想見您。”


    半夏道:“李斯年多次提示翁主,此次找翁主,必然有要事相商。翁主,還是見一見吧。”


    程彥很是猶豫。


    講真,她來到這個世上從未躲過誰,李斯年是個例外——一言不合便下毒,實在太嚇人了好嘛!


    可轉念一想,她終歸要見李斯年,搞清楚他到底想做什麽。


    程彥來到昆明湖的湖心亭。


    李斯年身後是波光粼粼湖色,肩上是皎皎月色,恍如九天之上的謫仙。


    李斯年開門見山道:“聽聞崔元朗被崔家厭棄後,收了一個名喚豔兒的侍妾。”


    說到這,他聲音微頓,看了程彥一眼,方道:“與翁主有幾分相似。”


    程彥惡心到不行。


    何止模樣,就連名字都是同音。


    李斯年笑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想來崔元朗是歡喜這個死法的。”


    程彥眉頭微動。


    謫仙麵孔修羅心又出手了,隻是為什麽要幫她?


    李斯年又道:“我又聽聞,今日有人拿了太史令的把柄找了太史令,讓太史令向天子覲言,說星象大異,恐有女主之禍。”


    程彥道:“這種話舅舅才不會相信。”


    李斯年頷首,溫和道:“翁主可曾知道,翁主在出生之際,淩虛子察覺紫微星有異,便推衍天命,發覺翁主若為男身,當主天下。”


    “天子或許不會信太史令的話,可太史令的話,會讓他想起淩虛子說過的話。”


    程彥呼吸一滯。


    淩虛子是當世活神仙,他的話,從來沒有人會去質疑。


    李斯年道:“小翁主,你的危險,才剛剛開始。”


    程彥手指微緊,道:“你告訴我這些,想從我這得到什麽?”


    李斯年眼底映著湖光十色,淺笑道:“我想要什麽,旁人不知道,翁主難道不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程彥:不,我不知道_(:3∠)_


    李斯年:不,你可以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_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_非並收藏惡毒女配不洗白(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