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於揣測對手的心理!”


    常樂陷入沉思之中,對敵時不僅要守住自己的“心”,而且還要善於揣測對手的“心”,這樣就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比如說身形矮小的人,要了解身形高大的人的心態,身形高大的人,也應該了解身形矮小的人的心態。


    無論身形是矮小還是高大,都應該把自己的心態,從主觀偏見中解脫出來,而不要被其固有反應所誤導。


    而要想在作戰時保持心的平和,就要在平時努力使白己的心保持清純開朗,運用智慧思考問題,磨煉自己的心智。


    當一個人能夠明辨是非、善惡的時候,當他能夠體驗諸藝百技的時候,他就能參透刀法的奧義。


    常樂認為,就長短雙刀中身體姿勢而言,臉部既不要抬高也不壓低,不偏左也不偏右,無須做任何表情,額不高,眉不皺,眼睛微閉,目光堅毅沉穩。表情平靜,鼻梁挺直,下頜略向前伸。,頸部與背部筆直挺立,將力最凝聚於頸背,將肩部以下視為一個整體。


    兩肩放鬆下垂,背部保持挺直,臀部收緊,把力量集中在腿的下部,從膝蓋傳入直到足尖,腹部收緊,腰不彎,刀鞘緊貼於腹部,使腰帶不鬆垮,這樣可以使儀容更加嚴肅。


    要將平常生活的體態,作為戰鬥時的體態,也要將戰鬥的身法當做尋常生活時的身法。


    而視野要開闊長遠,視線盡可能地做到大而廣。


    他把視線又分成“觀”與“看”兩種,“觀”的眼強,“看”的眼弱。


    要做到視遠如近,視近如遠,做到根本不看對方的刀,卻能感知對手之刀的存在。


    不管是單打獨鬥,還是多人交鋒,眼法並無二致,重點在於目光不移,視線依然涵蓋四麵八方,尤其是環境變得熙攘紛擾時,不管環境如何變化,都要堅守此法。


    據說曾經有兩個刀客比武,其中一個人並沒有直接動手,隻以一個抽刀的動作,便嚇退了對手,這個戰例充分說明了刀法中身法姿勢的重要性,因為其正是日久年深功力的體現,也正是通過姿勢看到了對手的功力,所以才會知難而退。


    雙刀在使用時,右手長刀的握法要有虛有實,即有的手指要抓緊刀柄,而有的手指則不要抓緊刀柄。


    而步法也是如此,都要講求虛實結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格鬥時與平時練習時一致。


    常樂認為,握著雙刀時,右手握持太刀的正確方法,在於拇指和食指要保持輕鬆,中指不緊不鬆,而無名指和小指則必須緊握。


    在格鬥時一旦出刀,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考慮如何擊倒敵人,下定決心。


    一旦拔長刀,便要以最好的握法執刀,切勿先拔刀再調整握法,也絕不要讓手勢形成難以施展的角度。


    無論擋、撥、敲、防對手的刀,這些動作都應該僅僅利用拇指,還有食指的細微動作來完成。在任何情況裏,拔長刀就是要克敵製勝,別無其他。


    長刀的握法,無論是如何試刀,還是在實戰格鬥裏,均無不同。手與刀在一切情況下都不應該僵硬,僵硬的手是死手,靈活的手才是活手。


    而在移動腳步時,腳趾應微微離地,用腳跟堅實地踏住地麵,在格鬥時,武士應根據情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步伐,腳步移動的度可快可慢,步與步之間的距離可大可小。


    但無論是大是小,是快是慢,步伐都應該與平時的步伐一樣,腳步切忌跳躍、輕浮及滯澀三種錯誤情況的出現。


    且在每次移動位置時,絕不能隻移動一腳,不管是在出擊劈殺還是抽身格擋,甚至是躲避時,都應該采用忽左忽右,忽前忽後的方式。


    移動的方式是右腳進,則左腳也隨即跟進,右腳退則左腳也跟著收回,而不可單移一隻腳。


    常樂還認為,無論采取哪一種架勢應敵,心中都不要有意識地去思考,而是隻想著接下來就要出招斬敵。


    而且應根據情況決定采用何種架勢,采用何種架勢要視情況而定,關鍵是要能在戰鬥中取得最大的優勢。


    上中下三種架勢是固定之位,也就是說這三種架勢是身體的基本架勢,而左右則是自由而靈活移動的應用架勢,更適用幹上方無多餘空間的環境,至於究競是選用什麽樣的架勢,則完全要取決於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


    常樂認為,在所有架勢中,重點在於對中位的認識和理解,因為中位的架勢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架勢,也是最其魅力的架勢。


    掌握了中位,也就等於掌握了一切架勢,如果用合戰,也就是兩軍對陣來比喻的話,中段,位就是處幹主將的位置,而另外四種架勢則是追隨主將的士兵,是必須服從於主將的旨意,聽從主將的命令的。


    常樂認為雙刀使用時,右手長刀無論是什麽招式,都需要一個最基本的因素,這就是正確地揮舞長刀的技巧和方法,隻要掌握了正確的技巧,那麽即使隻用兩指輕握著長刀,也可以輕鬆靈活地揮動。


    而快地揮舞手中之長刀的方法,實為大忌,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長刀比較沉重,而且常樂又是單手揮舞長刀,那麽快地揮舞長刀,時間一長勢必會耗盡體力,繼而會造成揮刀的困難。


    而且單手快地揮舞長刀也會造成刀勢輕浮、不威猛的結果,這樣對打擊對手不利。


    而短刀一類刀具比較輕盈,即使快揮動也不會輕易耗盡體力,而且還可以疾風暴雨之勢砍向對手,令對手碎不及防。


    而要想靈活自如地控製手中之刀,給予敵人以重大殺傷,就必須以冷靜平緩之勢將手中之刀揮出。


    假如想要揮刀直劈時,就應先通過最便捷的手法將刀舉起,而若要向側麵揮刀時,就應該自然而然地,讓太刀移到反方向的位置,然後順勢揮出,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在什麽情況下,手肘都要完全舒展開來,再用力一擊。


    使用中位的刀法是這樣的,要用刀尖直指對方的臉部,靠近對手,待其出手之際,要快用刀壓製其右側並控製住對方,或者將其刀下壓轉守為攻。


    而如果對手再度起進攻時,就用刀向下斬他的雙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轉修真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點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點Q並收藏反轉修真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