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卿在賭氣。
林夫人自然很快就察覺出來——雁卿就是這麽個性子,從心不從腦,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裏都透著情緒。喜歡卻不可為之事,她也乖巧的不去做,但眼睛早飛過去了。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事,她也盡力去處置,但潛意識裏就先懈怠了。用白上人的話說,就叫“身體很誠實”,縱然嘴上否認,也都騙不過別人。
何況她嘴上也很誠實。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不知道喜歡不喜歡,就說“我也不知道”。
所以雁卿說的每一句話,林夫人其實都聽入耳了。
她也知道雁卿試圖向她證明一些事——譬如她說雁卿才十二歲,心性未定。雁卿就努力在十二歲的年紀上,表露出十六歲的心誌和定力來,以證明自己能為自己的“喜歡”負責。
女兒想證明自己,林夫人縱然越來越不喜歡元徵,可也不會不給雁卿爭取和證明的機會。
畢竟說到底,“喜歡”二字就是婚姻最大的籌碼。元徵得到了雁卿的“喜歡”,林夫人也無法不給他留一線生機。
當然,要爭取機會,就得經受考驗。
大姑娘忽然發現,她不喜歡的事就如夜潮春汛般悄無聲息的漲上來,待察覺到時,她已忙碌的連晨讀的空閑都沒有了。
徐國公家添小孫子了,隨什麽禮?李尚書家邀去賞花,是否回絕?丫鬟們的月例可發了?三房和四房爭菜園要評理,老爺想在家裏養個樂班,青雀該啟蒙了身邊要添丫鬟書童……林林總總都是瑣事,明明在林夫人手裏就是一句話發下去的事,到了她這裏一樣的吩咐,也要多出許多關節來?
雁卿頗有些頭昏腦脹。
原本她就厭煩這些瑣事,偏偏又因同林夫人賭氣,竭力想處置妥善了,好顛覆林夫人對她的偏見。是以都沉下心去做為,不肯推脫懈怠。
如此,雖都能處置妥當。可每日都麵對這些雞毛蒜皮,大姑娘在情緒上漸漸就有些不堪重負了。
她知道這些事都是擺脫不了的——這些年若不是有林夫人處置,她們姊妹怎麽可能過得這麽舒服清閑?
但就是不喜歡啊……外頭交際應酬太多,內府家口又太大,一天總有百餘件事,最後總在林夫人案頭需她定奪的,怎麽也有七八件。若遇上那麽一兩件互相扯皮的,待一一處置完畢,一天就不用做旁的事了。
似林夫人那般,幾句話就將煩事解決了的,那是因為她生性果決,又有經驗和積威。雁卿可處置不了這麽輕鬆。
慢慢勘磨也成——可雁卿還要讀書作文呢,這頭勘磨著,那頭學問可就都要荒廢了!
雁卿既不想示弱認輸,也不肯耽誤了功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歸來之後開書院當山長,講學授徒,她也是認真想做成班昭、蔡文姬的功業。怎麽能不精盡學問?
雁卿就隻能竭力抽出空閑來研習學問,白日不足便挑燈夜讀。
她正是長身體、最嗜睡的年紀。如此兩頭兼顧了小半個月,眼底下就積起重重的黑眼圈,常夜讀著不覺就伏案睡過去。
林夫人旁觀了一陣子,終於還是不忍心了——她也明白自己閨女的毅力,她認定了、刻苦起來時,不病倒了是不會罷休的。
到底還是將雁卿喚到跟前來,道,“這陣子就暫且把功課放下吧,不要夜讀了。”
雁卿知道被她阿娘看出她的窘迫來了,不過她自幼就不機敏,這也不是多難為情的事。就道,“不行,最近已落後許多了。”
——沒辦法,她還有個過目成誦的學霸妹妹。跟天才同窗,不覺也就用天才的標準要求起自己,自然就比普通人嚴苛些。
不過,同她的理想比起來,又不算多麽嚴苛了。
林夫人就道,“管家同做學問,原本就不能兩全。你縱然今日不做出取舍,日後也是難免。”
雁卿就有些發懵。
林夫人見她不服氣,就歎了口氣,一樣樣同她解說,“世子妃生性風雅,精通投壺、雙陸,不時還要烹茶、賞花,每月總要起兩次詩社。夏冬時令還要去驪山住上半月。這也罷了,慶樂王府支係龐雜,元世子去世早,世子妃出嫁後又接連服孝,就不曾理順府內勢力,權勢也都旁落。如今她雖回府了,可府內已是亂局,旁係尾大不掉。積弊流風如此,不是她三五年間就能整頓過來的。慶樂王府上的瑣碎事務、刻意刁難,豈止咱們家的十倍、百倍?”
片刻後雁卿才明白林夫人在說什麽——她若嫁去慶樂王府,世子妃的風雅她都要作陪,王府的內務她都要承擔。這樣的局麵她還想做學問?還是早些放棄的好。
雁卿臉上就又是一陣紅,捏諾道,“都和您說不是一回事了……”她沒就想過自己會嫁去慶樂王府。
——這個,林夫人也信。畢竟才十二歲,光是知道“想和他在一起”,還沒意識到在一起是怎麽回事。
林夫人提點到這一步,也就夠了。
就又說,“讓你做取舍,也不是說你就一定要放棄做學問。不想管家也是可以的。你且考慮著吧。”
若她說不想管家,那就是真的認輸了。
林夫人將話說得這麽開,雁卿也不得不沉下心來,仔細思索了。
想和七哥一輩子都在一起,這份心思不是騙人的。讀書行路做學問,這心願也不曾動搖過。
若想要兩全,就必須兼顧——大姑娘初步得出了這個結論。
資質不足,就隻好加倍努力——這是後續結論。
於是,大姑娘決心堅持下去。當然,現在這種狀態她是堅持不久的。所以——管家之事必須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才能安心讀書……那麽,怎麽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呢?
……
大姑娘終於拋開了賭氣的心思,謙遜誠懇的向她阿娘求教了。
女兒這麽不開竅,可又確實是踏踏實實的做她所想,求她所欲。林夫人也不知該無奈還是感動。
她固然想逼迫雁卿認清現實,告訴她現實的殘酷,可終究還是下不去狠心。慢慢就將堆在雁卿身上的瑣務一件件收回來,自己處置,給她留出讀書屬文的時間。
——這其實就已違背了“考驗”的初衷。隻是雁卿對自己的心太誠實,她明白自己想要什麽,又有為此拚盡全力的決心。考驗又有什麽用?她這樣的姑娘,偏偏又沒有足夠的聰明自保,隻怕真會傻乎乎的讓人吊著騙到死。
每每越是明白自家女兒的品性,林夫人對元徵的忌諱便越要更深一層。
幼時尚看不出,可這兩三年間元徵行事,其城府之深、手段之狠、人情之薄,連林夫人都時常心驚。他實在不是雁卿這樣坦蕩誠實的君子,他複雜得很。雁卿應對不來,偏偏又喜歡他。
實在是讓當父母懸心不已。
五月裏,二皇子周歲。這孩子生而體弱,這一年裏雖沒什麽大災,卻也小病不斷。樓蘩跟著提心吊膽,不能安穩。加之她生育時也落下病根,這一年竟全無餘力做旁的事。入了春,樓蘩倒是漸漸將養過來,可顯而易見其後不短的歲月裏,她的精力都要花費在照料二皇子上。
不過也還有一點事她不得不分神去處置——太子選妃一事已拖延了小兩年,需得即刻提上日程了。
皇帝的意思是今年秋天定下,最遲明年秋天或是後年春天給太子完婚。
是以這一年七月,樓蘩再一次傳召名門淑媛入宮陪伴。隻不過這一次入宮,就已無紀雪、李英娥和宇文秀三人了。除謝嘉琳、雁卿姊妹和崔道涵外,趙郡李家也有一女入選。這當中謝嘉琳最年長,十五歲,趙月娘最年幼,十歲,其餘都當十二三歲的年紀。
看了這些人選,林夫人大致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這是要選一妻二妾。太子妃必然是謝嘉琳,太子良娣為崔、李兩家。難免就要同趙世番抱怨,“何必還令她們姊妹去湊熱鬧?”
說歸說,理由她也不是猜不出……太子喜歡月娘,偏偏月娘又是個庶女。皇帝雖挑中了謝嘉琳,可又想給太子他想要的。而月娘的身份,做太子妃皇帝不仗義,做太子嬪趙世番又不答應。是以就先陪讀著,備挑。至於雁卿,則是陪讀的陪讀,免教月娘顯得太突兀的。
趙世番便安穩道,“就進宮一趟罷了。必定不會有她們姊妹的事。你不必擔心。”
林夫人就無奈笑道,“誰知道呢——雁卿有句話說的很對,太子這個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為什麽事發瘋起來’。萬一他起了左性兒,非要月娘呢。”
……太子對月娘,確實諸多不合常理。越過嫡姐賞賜庶妹這件事,太子可是從來都不加掩飾的貫徹到底。
得說太子喜歡月娘一事,至少在宮中和燕國公府上,就不是一件秘密。縱然是趙世番,也心知肚明。
趙世番就沉默了一會兒——最初給太子當太傅時,太子何等殘暴粗糙,簡直就像隻野性未馴的小獸。誰成想層層剝開之後,內裏也不過是個落寞敏感的少年,就隻是幼時欠缺關愛和教化罷了。這兩年春風化雨的教導下來,雖不至說他已幡然悔悟,可也顯露出率真、誠懇的天性來。
太子這個人,是你對他越飽含期待,他便會成長得越出色;你對他越誠懇關愛,他便會越寬容仁善——可你若對他失望、令他失望,他也會加倍的變壞和反彈。他本身又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是好也能好得出類拔萃,壞也能壞得別出心裁。
待意識到這點之後,對於太子,公事之外趙世番就又多存了一份對晚輩的關切……
雖不至於無私到犧牲女兒去成就他的地步,可打從心底裏,趙世番是願意成全太子的——月娘性情柔順善良,必對太子誠心相待;又是太子喜歡的人,太子必會視若珍寶。這兩人若能成就姻緣,將太子引導成明君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是以早些時候樓蘩頻繁傳召雁卿姊妹入宮,趙世番也都默許了。
隻可惜皇帝依舊沒看清這一點,不明白對太子而言,太子妃當緊要的一點是——他喜歡。
不過,對太子而言,這世上他最渴望得到的認同和關切,還是來自他阿爹也就是皇帝。他不會忤逆、觸怒皇帝。
趙世番略理順了思路,便將該說的說給林夫人聽,以寬釋她的疑慮。
林夫人倒是頗不讚同,隻歎道,“我同太子雖碰麵不多,可也覺得他並不是那麽乖順的人。不叫他得償所願,日後也不知會敷衍出什麽故事來……”
“日後再說日後吧。”趙世番倒也並不過於憂慮——畢竟他已是太子太傅,太子之師。隻要有他在,等閑故事也波及不到趙家。
林夫人自然很快就察覺出來——雁卿就是這麽個性子,從心不從腦,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裏都透著情緒。喜歡卻不可為之事,她也乖巧的不去做,但眼睛早飛過去了。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事,她也盡力去處置,但潛意識裏就先懈怠了。用白上人的話說,就叫“身體很誠實”,縱然嘴上否認,也都騙不過別人。
何況她嘴上也很誠實。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不知道喜歡不喜歡,就說“我也不知道”。
所以雁卿說的每一句話,林夫人其實都聽入耳了。
她也知道雁卿試圖向她證明一些事——譬如她說雁卿才十二歲,心性未定。雁卿就努力在十二歲的年紀上,表露出十六歲的心誌和定力來,以證明自己能為自己的“喜歡”負責。
女兒想證明自己,林夫人縱然越來越不喜歡元徵,可也不會不給雁卿爭取和證明的機會。
畢竟說到底,“喜歡”二字就是婚姻最大的籌碼。元徵得到了雁卿的“喜歡”,林夫人也無法不給他留一線生機。
當然,要爭取機會,就得經受考驗。
大姑娘忽然發現,她不喜歡的事就如夜潮春汛般悄無聲息的漲上來,待察覺到時,她已忙碌的連晨讀的空閑都沒有了。
徐國公家添小孫子了,隨什麽禮?李尚書家邀去賞花,是否回絕?丫鬟們的月例可發了?三房和四房爭菜園要評理,老爺想在家裏養個樂班,青雀該啟蒙了身邊要添丫鬟書童……林林總總都是瑣事,明明在林夫人手裏就是一句話發下去的事,到了她這裏一樣的吩咐,也要多出許多關節來?
雁卿頗有些頭昏腦脹。
原本她就厭煩這些瑣事,偏偏又因同林夫人賭氣,竭力想處置妥善了,好顛覆林夫人對她的偏見。是以都沉下心去做為,不肯推脫懈怠。
如此,雖都能處置妥當。可每日都麵對這些雞毛蒜皮,大姑娘在情緒上漸漸就有些不堪重負了。
她知道這些事都是擺脫不了的——這些年若不是有林夫人處置,她們姊妹怎麽可能過得這麽舒服清閑?
但就是不喜歡啊……外頭交際應酬太多,內府家口又太大,一天總有百餘件事,最後總在林夫人案頭需她定奪的,怎麽也有七八件。若遇上那麽一兩件互相扯皮的,待一一處置完畢,一天就不用做旁的事了。
似林夫人那般,幾句話就將煩事解決了的,那是因為她生性果決,又有經驗和積威。雁卿可處置不了這麽輕鬆。
慢慢勘磨也成——可雁卿還要讀書作文呢,這頭勘磨著,那頭學問可就都要荒廢了!
雁卿既不想示弱認輸,也不肯耽誤了功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歸來之後開書院當山長,講學授徒,她也是認真想做成班昭、蔡文姬的功業。怎麽能不精盡學問?
雁卿就隻能竭力抽出空閑來研習學問,白日不足便挑燈夜讀。
她正是長身體、最嗜睡的年紀。如此兩頭兼顧了小半個月,眼底下就積起重重的黑眼圈,常夜讀著不覺就伏案睡過去。
林夫人旁觀了一陣子,終於還是不忍心了——她也明白自己閨女的毅力,她認定了、刻苦起來時,不病倒了是不會罷休的。
到底還是將雁卿喚到跟前來,道,“這陣子就暫且把功課放下吧,不要夜讀了。”
雁卿知道被她阿娘看出她的窘迫來了,不過她自幼就不機敏,這也不是多難為情的事。就道,“不行,最近已落後許多了。”
——沒辦法,她還有個過目成誦的學霸妹妹。跟天才同窗,不覺也就用天才的標準要求起自己,自然就比普通人嚴苛些。
不過,同她的理想比起來,又不算多麽嚴苛了。
林夫人就道,“管家同做學問,原本就不能兩全。你縱然今日不做出取舍,日後也是難免。”
雁卿就有些發懵。
林夫人見她不服氣,就歎了口氣,一樣樣同她解說,“世子妃生性風雅,精通投壺、雙陸,不時還要烹茶、賞花,每月總要起兩次詩社。夏冬時令還要去驪山住上半月。這也罷了,慶樂王府支係龐雜,元世子去世早,世子妃出嫁後又接連服孝,就不曾理順府內勢力,權勢也都旁落。如今她雖回府了,可府內已是亂局,旁係尾大不掉。積弊流風如此,不是她三五年間就能整頓過來的。慶樂王府上的瑣碎事務、刻意刁難,豈止咱們家的十倍、百倍?”
片刻後雁卿才明白林夫人在說什麽——她若嫁去慶樂王府,世子妃的風雅她都要作陪,王府的內務她都要承擔。這樣的局麵她還想做學問?還是早些放棄的好。
雁卿臉上就又是一陣紅,捏諾道,“都和您說不是一回事了……”她沒就想過自己會嫁去慶樂王府。
——這個,林夫人也信。畢竟才十二歲,光是知道“想和他在一起”,還沒意識到在一起是怎麽回事。
林夫人提點到這一步,也就夠了。
就又說,“讓你做取舍,也不是說你就一定要放棄做學問。不想管家也是可以的。你且考慮著吧。”
若她說不想管家,那就是真的認輸了。
林夫人將話說得這麽開,雁卿也不得不沉下心來,仔細思索了。
想和七哥一輩子都在一起,這份心思不是騙人的。讀書行路做學問,這心願也不曾動搖過。
若想要兩全,就必須兼顧——大姑娘初步得出了這個結論。
資質不足,就隻好加倍努力——這是後續結論。
於是,大姑娘決心堅持下去。當然,現在這種狀態她是堅持不久的。所以——管家之事必須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才能安心讀書……那麽,怎麽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呢?
……
大姑娘終於拋開了賭氣的心思,謙遜誠懇的向她阿娘求教了。
女兒這麽不開竅,可又確實是踏踏實實的做她所想,求她所欲。林夫人也不知該無奈還是感動。
她固然想逼迫雁卿認清現實,告訴她現實的殘酷,可終究還是下不去狠心。慢慢就將堆在雁卿身上的瑣務一件件收回來,自己處置,給她留出讀書屬文的時間。
——這其實就已違背了“考驗”的初衷。隻是雁卿對自己的心太誠實,她明白自己想要什麽,又有為此拚盡全力的決心。考驗又有什麽用?她這樣的姑娘,偏偏又沒有足夠的聰明自保,隻怕真會傻乎乎的讓人吊著騙到死。
每每越是明白自家女兒的品性,林夫人對元徵的忌諱便越要更深一層。
幼時尚看不出,可這兩三年間元徵行事,其城府之深、手段之狠、人情之薄,連林夫人都時常心驚。他實在不是雁卿這樣坦蕩誠實的君子,他複雜得很。雁卿應對不來,偏偏又喜歡他。
實在是讓當父母懸心不已。
五月裏,二皇子周歲。這孩子生而體弱,這一年裏雖沒什麽大災,卻也小病不斷。樓蘩跟著提心吊膽,不能安穩。加之她生育時也落下病根,這一年竟全無餘力做旁的事。入了春,樓蘩倒是漸漸將養過來,可顯而易見其後不短的歲月裏,她的精力都要花費在照料二皇子上。
不過也還有一點事她不得不分神去處置——太子選妃一事已拖延了小兩年,需得即刻提上日程了。
皇帝的意思是今年秋天定下,最遲明年秋天或是後年春天給太子完婚。
是以這一年七月,樓蘩再一次傳召名門淑媛入宮陪伴。隻不過這一次入宮,就已無紀雪、李英娥和宇文秀三人了。除謝嘉琳、雁卿姊妹和崔道涵外,趙郡李家也有一女入選。這當中謝嘉琳最年長,十五歲,趙月娘最年幼,十歲,其餘都當十二三歲的年紀。
看了這些人選,林夫人大致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這是要選一妻二妾。太子妃必然是謝嘉琳,太子良娣為崔、李兩家。難免就要同趙世番抱怨,“何必還令她們姊妹去湊熱鬧?”
說歸說,理由她也不是猜不出……太子喜歡月娘,偏偏月娘又是個庶女。皇帝雖挑中了謝嘉琳,可又想給太子他想要的。而月娘的身份,做太子妃皇帝不仗義,做太子嬪趙世番又不答應。是以就先陪讀著,備挑。至於雁卿,則是陪讀的陪讀,免教月娘顯得太突兀的。
趙世番便安穩道,“就進宮一趟罷了。必定不會有她們姊妹的事。你不必擔心。”
林夫人就無奈笑道,“誰知道呢——雁卿有句話說的很對,太子這個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為什麽事發瘋起來’。萬一他起了左性兒,非要月娘呢。”
……太子對月娘,確實諸多不合常理。越過嫡姐賞賜庶妹這件事,太子可是從來都不加掩飾的貫徹到底。
得說太子喜歡月娘一事,至少在宮中和燕國公府上,就不是一件秘密。縱然是趙世番,也心知肚明。
趙世番就沉默了一會兒——最初給太子當太傅時,太子何等殘暴粗糙,簡直就像隻野性未馴的小獸。誰成想層層剝開之後,內裏也不過是個落寞敏感的少年,就隻是幼時欠缺關愛和教化罷了。這兩年春風化雨的教導下來,雖不至說他已幡然悔悟,可也顯露出率真、誠懇的天性來。
太子這個人,是你對他越飽含期待,他便會成長得越出色;你對他越誠懇關愛,他便會越寬容仁善——可你若對他失望、令他失望,他也會加倍的變壞和反彈。他本身又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是好也能好得出類拔萃,壞也能壞得別出心裁。
待意識到這點之後,對於太子,公事之外趙世番就又多存了一份對晚輩的關切……
雖不至於無私到犧牲女兒去成就他的地步,可打從心底裏,趙世番是願意成全太子的——月娘性情柔順善良,必對太子誠心相待;又是太子喜歡的人,太子必會視若珍寶。這兩人若能成就姻緣,將太子引導成明君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是以早些時候樓蘩頻繁傳召雁卿姊妹入宮,趙世番也都默許了。
隻可惜皇帝依舊沒看清這一點,不明白對太子而言,太子妃當緊要的一點是——他喜歡。
不過,對太子而言,這世上他最渴望得到的認同和關切,還是來自他阿爹也就是皇帝。他不會忤逆、觸怒皇帝。
趙世番略理順了思路,便將該說的說給林夫人聽,以寬釋她的疑慮。
林夫人倒是頗不讚同,隻歎道,“我同太子雖碰麵不多,可也覺得他並不是那麽乖順的人。不叫他得償所願,日後也不知會敷衍出什麽故事來……”
“日後再說日後吧。”趙世番倒也並不過於憂慮——畢竟他已是太子太傅,太子之師。隻要有他在,等閑故事也波及不到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