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些諸呂之人,能夠好好坐著分紅,那也就罷了。但現在,他們竟然敢染指我們的管理權?按他們這個搞法,損失的可是我們大家的戰馬。”此時,在蕭文家中,孫堅無奈地說道。


    事實上,蕭文派係當中的人,大多數都是持有保守的態度。雖然他們的確能夠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而奮戰,但是他們對於呂雉,卻沒有太多的對抗念頭。


    如果呂雉想要,他們當然也願意諸呂的人過來插一腳,加入到賺錢的行列。畢竟他們加入的話,對自己這邊也沒有什麽損失——畢竟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他們怎麽擴張,他們也沒有辦法吃下李世民所有的戰馬。


    因此,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完全可以合作,先將這份蛋糕給做大,做好。


    如果事情朝著這個軌跡繼續發展下去,蕭文斷定,他們的第一次鬥爭,應該是在蛋糕做大這個過程到了一個瓶頸期的時候。


    這或許是因為國內勞動力資源不夠的,又或者是他們的資金鏈突然斷了,又或者李世民那邊已經無法供應更多戰馬。


    到時候,已經無法繼續擴大生產的他們,肯定會開始互相吞噬。


    到那個時候,如果蕭文派係這邊的人能夠很好地掌握手中的權力,那他們肯定能把諸呂的人趕出這場資本的遊戲當中。


    “這也難怪諸呂的人會插手到管理當中。不是他們眼高手低,自以為是,而是他們不得不這麽做。如果他們不趕緊參與到管理當中,那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踢出去了。”


    “但是這呂雉,這諸呂之人,還是太急躁了。他們也不考慮下,這麽快,這麽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人安插進來,卻完全不考慮那些歪瓜裂棗會不會對生意造成影響。這不是給我們把柄嗎?”蕭文看著自己的這群派係盟友,不由得冷笑著,心中想道。。


    而聽到孫堅的話,一旁的公孫瓚開始慫恿李伯考道;“李老哥哥,你在北方也經略了多年。我們那些戰馬的草料,本來可都是要從和你有關係的那些商家那裏購買的。我們現在可隻信你推薦的商家啊!”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孫堅,又或者是李伯考,他們對彼此還都挺無感的。眾人之間,不過是泛泛之交。


    但由於蕭文這份蛋糕的利益連接,這些人也很快走到了一起。


    蕭文聽說,這三家已經開始籌劃起他們聯姻的事情,讓三方的子女進行聯姻,加強感情。


    不過李伯考還沒說到,蕭文就問道:“楊家的人怎麽說?”


    楊家雖然不是徹候家族,但在長安這裏卻是故吏門生遍地。在之前朝堂上,幫助蕭文保護產業的行動中,出力最大的課就上楊家了。


    不過今天,楊嚴並沒有過來。代替他的,是楊家的一個侄子。他應該是楊修的一個堂兄,當他聽到蕭文的話後,不禁深深地看著蕭文一眼,眼神複雜。


    他和蕭文的年齡相仿,不過在成就上,卻可以說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理論上,他這種世家子弟,應該能夠享受到很好的教育,在三十歲之前,一直不停地積累自己的水平。


    在三十歲之後,他們再一口氣通過家族的勢力,平步青雲。


    而在這套計劃中,這位楊家的子侄也算是出類拔萃之人。但當他看到蕭文的時候,卻明白和蕭文比起來,什麽都不是。


    如今的蕭文,不過二十多歲,還沒三十的樣子。但已經有了大良造的爵位。並且還成為了九卿之一,大行令。


    這還不止。


    這位大佬竟然還依靠著自己的能力,活生生讓典客這個原本不受待見的九卿部門,硬生生地提拔到能夠和少府相提並論的程度。


    僅僅半年時間,原本門可羅雀的典客,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擁有巨大利益,關係盤根錯節的部門。


    如果蕭文完成他計劃中針對典客的大清洗,讓這些部門獲得更大的效率,那典客的地位,恐怕遲早要到九卿之首,甚至能算半個三公!


    心中暗暗歎息了一聲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個楊家的青年對蕭文躬身行禮,說道:“家主今天讓在下過來,隻是想說一句話——諸呂的人想要染指我們生意的管理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樣做……性質太惡劣了。”


    聽到這話,蕭文點點頭。看來楊老爺子和他的想法也差不多。於是他說道:“既然楊老爺子都這麽說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辦法,讓他們出局?”


    聽到這話,孫堅卻忍不住說道:“蕭先生……”因為蕭文是自己女兒的先生,所以雖然他還年輕,但孫堅還是以平輩和蕭文相交。他看著蕭文,說道:“如果我們貿然將諸呂的人踢出去,那是不是不太好。一來,會惹怒皇後娘娘。二來,這麽做的影響也不太好,還傷了大家的和氣。”


    聽到這話,蕭文點點頭。


    雖然孫堅說的很隱晦,但蕭文卻還是明白對方的意思。


    前麵那個還好。惹怒呂雉這種事情,蕭文並不在乎。


    畢竟阻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如果呂雉想要阻礙大家賺錢,那在蕭文眼裏,對方自然就是有著如同殺父之仇的存在。


    哪怕是呂雉,哪怕是劉邦,他隻要有能力,也會抗爭到底,要去問問他們“陛下難道想造反不成?”


    畢竟他也是要恰飯,要賺錢的。


    但楊嚴提出的另一個問題,卻是讓蕭文有些煩惱。


    畢竟如果自己今天因為一些矛盾,將別人踢出局。那明天,他們是否也可以因為看一些小股東不爽,然後把他們踢出局。


    雖然從大體利益來看,這麽做其實也沒什麽問題。


    但孫堅三人出於和氣生財的想法,而蕭文也打算團結大多數人的力量,去打擊一小撮人,所以他們都不打算破壞現在的團結場麵。


    “我們隻能讓那些諸呂的人和和氣氣地停手……最好和和氣氣地出局了。”聽到這個楊家青年轉訴了楊嚴的話,蕭文想了想後,說道。


    “可是……”聽到這話的孫堅,卻無奈地說道:“這說出來輕鬆,但做起來,可不容易啊!他們諸呂的人,麵對這麽大筆的生意,可能輕易放手嗎?而且他們放手以後,還可以卷土重來。到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抉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古代當賢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予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予安並收藏回到古代當賢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