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衛璧
[倚天]逆命之宋青書 作者:思鄉明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表哥,來看我養的大將軍,可厲害了……”
“這些個隻會搖尾巴的畜生有什麽好看的,師兄,上次不是說了要和我一起練蘭花拂穴手的嗎?我們快回去吧。”
“哼!蘭花拂穴手算得了什麽?表哥,我把我們家的絕學一陽指的練法告訴你,保管你滿意。”
“朱九真!你就會和我作對!到底是蘭花拂穴手厲害還是一陽指厲害,不如讓我倆好好比一比!”
“比就比,表哥你可要好好看看。”
“師兄你放心在一旁看著,贏的人一定會是我!”
“……表妹,師妹,切磋一番就好,可不要傷了自家人的和氣……”
------------------------------------------------------------------
前世的名字身份已然完全不重要了,他隻知道,他白撿了一生,這一生,他叫衛璧。
衛璧是誰?這種絕對的炮灰龍套,即使是看過倚天屠龍記的人也不一定能記得。
這原來的衛璧隻是個浮華膚淺的隻會追在師妹表妹身後獻殷勤的所謂公子少俠,空有一副好皮囊卻隻知左右搖擺討好女人,最終死得可悲可笑連個記得的人都沒有。然而換了個靈魂,人就全然不同了。
衛璧此生唯一的心願,便是不悔此世,逍遙一生。將靈魂都抵押了出去,怎能不好好地籌劃這珍貴的一生?
這一生若能執掌大權甚至君臨天下,又或是左擁右抱攜美逍遙江湖,便也不枉參與了這場後果未知的交易了。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抑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須及時行樂,哪管他死後灰飛煙滅。
衛璧想要逍遙一生,而他也相信自己的能力。
以衛璧的身份來講,是絕對具備一飛衝天的潛質的。
衛璧有一個表妹叫朱九真,是張無忌十幾歲青澀時期乍眼一看就愛上了的初戀情人;還有一個師妹叫武青嬰,與衛璧更是青梅竹馬。
可別小看了這兩個驕縱的大小姐,其實與衛璧沾親帶故的這兩家人可都算得上是頗有來頭的。
朱九真和武青嬰分別是朱長齡和武烈的女兒,他們兩家的莊園相互離得不遠,被江湖中人並稱為朱武連環莊。
朱長齡是朱子柳的後人,而武烈是武三通的後人,屬於武修文一係。武三通和朱子柳都是當年盛名天下的南帝一燈大師的弟子,武功原是一路。但多年來傳了幾代,兩家所學便各有增益變化。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拜大俠郭靖為師,雖也學過“一陽指”,武功卻更近於九指神丐洪七公一派剛猛的路子。
不僅是淵源深厚,朱武連環莊還保存有更為珍貴的先人遺跡,俱是當年大俠郭靖一家在襄陽殉國時交付給朱武兩家先人的,雖說戰火中多有遺失損毀,但依舊存留不少。據說不但有丐幫武學的殘篇,還有大俠郭靖的嶽父東邪黃藥師的部分武學和一些雜學典籍。
蒙古鐵騎席卷天下後,朱武兩家人遠走昆侖避禍,並在此處建莊,至今已過了好幾十年了。
衛璧父母早亡,被父親在臨終前托付給他的妹妹,也就是衛璧的姑姑,朱武連環莊朱長齡的夫人。而後衛璧又拜在武烈的門下做了大弟子,與兩家都算頗有淵源,關係也被經營得不錯。
當然,即使關係不錯,衛璧也不可能隨意得到兩家珍藏,要知道華夏自古以來最平常不過的傳統就是絕學不輕傳,傳親不傳疏了。當然衛璧也不著急,更不可能去偷竊秘籍什麽的——不要以為事情會那麽簡單,若是自視太高,難免不會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那一日,造成極其惡劣的後果,甚至與朱武兩家人徹底撕破臉皮。
當然衛璧和朱武兩家畢竟也算是關係十分親近,所以當他提出想要習練劍法時,他的師父武烈便從祖上遺物裏翻出了幾冊略微殘缺的劍譜給了他。
事實上朱武兩家雖說是擁有先人的珍貴武學,奈何大多殘破,再加上朱武後輩大多資質有限,因此兩家也逐漸沒落了。武學一途最重精細,一個小小的經脈走錯都有可能走火入魔,是斷斷馬虎不得的。故而這些殘破的劍譜也就算不得什麽了,武烈很大方地給了衛璧。朱家較為完整而且頂尖的武學典籍是一陽指,而武家則是蘭花拂穴手,暫時來講武烈還不打算把蘭花拂穴手教給衛璧,而朱長齡自然也不會隨便就把絕學教給自己妻子的內侄。
衛璧十分清楚,在武俠的世界裏,絕對是實力至上,因此他必須善於利用所有資源來提升自己。衛璧決定認真地打好武學基礎,他從幾冊缺漏的劍譜中整理出可以習練的招式,每天認真習劍。幸而劍訣不是內功,缺了幾招影響也不大,縱是威力不足,至少不會走火入魔。不過衛璧很清楚,內力才是一切武學的基礎——就像朱九真練了一陽指,武青嬰練了蘭花拂穴手,都是上好的武學,可到頭來還不是不堪一擊。
招式易傳,而內力易失。
縱觀整個武俠曆史的脈絡,就是一個頂級內功心法的失落以及招式越發精細的過程。畢竟招式光憑觀摩都有可能學會,而每代人增增減減,自是越發繁雜精細了。內功心法卻從不輕傳,而還未來得及尋找傳人便身死江湖的高手,更是不計其數。當然也不是說招式就不重要了,隻是這全靠一個“悟”字,能夠自悟招式冠絕天下的大才,又豈能常見?遙想當年越女阿青的神劍之影,以一根竹棒便能破去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的攔截,是何等高絕的功夫?可惜早已失傳千餘載,有無絕頂心法也已無可考證了。
倚天屠龍記中最好的內力也就是九陰九陽了。九陰真經除了在倚天劍劍心裏的那篇,便是在終南山的古墓裏,這些衛璧暫時都還無法染指。事實與想象往往都相去甚遠,衛璧並不是個隻會做白日夢的家夥。難道一個幾歲的小孩子長途跋涉到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然後隨便找個水池遊過去就能輕易得到九陰真經成為天下第一嗎?且不說路途遙遠或是不打好基礎能不能看懂九陰真經的問題,光說現在人家楊氏後人還住在古墓裏呢,貿貿然摸上別人家裏抄秘籍難道不會給人當賊打死?衛璧可不會幻想自己虎軀一震就能讓古墓裏的楊妹妹一見傾心再見獻身了,所以九陰真經是不急於一時,急也沒有用。
當然內力是練得越早越好,九陰沒機會,九陽卻是近在咫尺,焉能不取?於是年幼的衛璧開始活潑好動起來,整天爬上爬下,東摸摸西逛逛。看在他年紀幼小,武烈也沒有多管他。於是衛璧花了年餘時間把昆侖周圍的山壁都上下了幾次,順帶交好各種黑猿白猿金絲猴,最終總算得償所願在白猿腹中找到了九陽神功。
之後數年裏衛璧暗地裏循序漸進地練著九陽神功,順帶吃吃昆侖山蟠桃,日子倒也充實得很。他沒有張無忌那樣逆天的運氣,但勝在練得久,功底紮實穩健。張無忌能在五年內練至九陽神功的第四層巔峰,隻等時機突破達成圓滿,而衛璧卻是花了十年有餘才達到如此地步。當然這其實也不全是因為資質差異,張無忌當時自認為命不久矣,心中平和淡然,便是存著練成也好,練不成便罷的心思,反而與高深武學所需的心境相契合,故而進步神速。衛璧雖然懂得這個道理,但他自然是懷著目的和希望來連九陽真經的,即使告誡過自己不可急躁,也總是少了幾分自然,進展自然也就慢些。
然而能在十年裏練至九陽神功第四層,資質雖比不上張無忌,卻也不算差了。十年裏衛璧早把九陽真經上的一字一句都吃透了,他也不將真經拿走或是毀去,隻是那“張無忌埋經之地”,已然成為了“衛璧埋經之地”了。
衛璧對於自己的功夫還是比較滿意的,內力有九陽神功,此外衛璧也從那幾篇劍法殘卷裏的隻言片語中猜出這些其實就是當年桃花島黃藥師的玉漏催銀劍、落英神劍和玉蕭劍法的劍訣。雖說缺了些許劍招,卻也是難得的上乘劍法,衛璧自然認真研習,一手劍法使出來還真有些翩翩佳公子,遊劍若飛龍的感覺。
衛璧本就生得俊朗不凡,此時氣質中又脫去了幾分浮華淺薄,更是風采逼人,惹得朱九真和武青嬰每每見到他都雙頰緋紅,眼中含情脈脈。
衛璧也用不著故作君子,既有美人投懷送抱,而衛璧本也就是想要過上天下獨尊的生活的,就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也算不得什麽,況且朱九真和武青嬰也不愧是雪嶺雙姝,且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就已有了難掩的豔麗。衛璧在練功閑暇時便與美人們拉拉小手談談心,真是逍遙無窮的日子……才怪。朱九真和武青嬰兩人互看對方不順眼,都恨不能把自己的情敵給剁碎了,弄得衛璧很頭疼。身為男人怎麽也有幾分想要左擁右抱的願望,可要是女人們不能和睦相處,那就真是無異於躺在了毒蛇窩裏,指不定那天就栽在了枕邊人手下。
前世的衛璧不是什麽情場高手,事實上生於大富之家的他卻是從小缺少關愛的。真情真意他沒有感受過,虛情假意卻是見得多了。相對而言,衛璧其實更期待的是一份真摯的情感,然而他也知道可遇不可求,隻順其自然罷了。
朱九真和武青嬰都是上等的美人,衛璧從欣賞的角度來看,也覺得她們還比較養眼。若是以後衛璧真的能如願以償君臨天下,兩女一起納了也不算什麽。可要是說到真心真愛,那就真的是半點兒也沒有了。且不說朱九真和武青嬰的性格和品行如何,單是衛璧如今一心撲在野心勃勃的大業之上,也沒閑暇去理會這些兒女情長——簡單的來說,不過就是逢場作戲而已。再者說,衛璧覺得朱九真和武青嬰愛的也不過是這個俊俏的皮囊,換做原來那個酒囊飯袋衛公子她們也照樣趨之若鶩貼上去,這樣一想,心裏更是冷下幾分。
即使不是情場高手,單以衛璧見多識廣的手段,數年下來,朱九真的一陽指和武青嬰的蘭花拂穴手就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對於懷春少女來說,自然願意把什麽都和心上人分享的,再加上“情敵”之間的互相攀比,衛璧著實是坐收漁利,收獲頗豐。
至衛璧十五歲時,九陽神功既成,他便與朱武連環莊眾人分說要行走江湖曆練一番,就這樣在朱九真和武青嬰的盈盈淚眼中一人一劍悄然走進了江湖這個大舞台。
這個武林,這個天下,在躊躇滿誌的衛璧心中,都將是他一個人的舞台。
然而事實怎樣……誰知道呢?
天下英雄,出我輩。
“這些個隻會搖尾巴的畜生有什麽好看的,師兄,上次不是說了要和我一起練蘭花拂穴手的嗎?我們快回去吧。”
“哼!蘭花拂穴手算得了什麽?表哥,我把我們家的絕學一陽指的練法告訴你,保管你滿意。”
“朱九真!你就會和我作對!到底是蘭花拂穴手厲害還是一陽指厲害,不如讓我倆好好比一比!”
“比就比,表哥你可要好好看看。”
“師兄你放心在一旁看著,贏的人一定會是我!”
“……表妹,師妹,切磋一番就好,可不要傷了自家人的和氣……”
------------------------------------------------------------------
前世的名字身份已然完全不重要了,他隻知道,他白撿了一生,這一生,他叫衛璧。
衛璧是誰?這種絕對的炮灰龍套,即使是看過倚天屠龍記的人也不一定能記得。
這原來的衛璧隻是個浮華膚淺的隻會追在師妹表妹身後獻殷勤的所謂公子少俠,空有一副好皮囊卻隻知左右搖擺討好女人,最終死得可悲可笑連個記得的人都沒有。然而換了個靈魂,人就全然不同了。
衛璧此生唯一的心願,便是不悔此世,逍遙一生。將靈魂都抵押了出去,怎能不好好地籌劃這珍貴的一生?
這一生若能執掌大權甚至君臨天下,又或是左擁右抱攜美逍遙江湖,便也不枉參與了這場後果未知的交易了。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抑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須及時行樂,哪管他死後灰飛煙滅。
衛璧想要逍遙一生,而他也相信自己的能力。
以衛璧的身份來講,是絕對具備一飛衝天的潛質的。
衛璧有一個表妹叫朱九真,是張無忌十幾歲青澀時期乍眼一看就愛上了的初戀情人;還有一個師妹叫武青嬰,與衛璧更是青梅竹馬。
可別小看了這兩個驕縱的大小姐,其實與衛璧沾親帶故的這兩家人可都算得上是頗有來頭的。
朱九真和武青嬰分別是朱長齡和武烈的女兒,他們兩家的莊園相互離得不遠,被江湖中人並稱為朱武連環莊。
朱長齡是朱子柳的後人,而武烈是武三通的後人,屬於武修文一係。武三通和朱子柳都是當年盛名天下的南帝一燈大師的弟子,武功原是一路。但多年來傳了幾代,兩家所學便各有增益變化。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拜大俠郭靖為師,雖也學過“一陽指”,武功卻更近於九指神丐洪七公一派剛猛的路子。
不僅是淵源深厚,朱武連環莊還保存有更為珍貴的先人遺跡,俱是當年大俠郭靖一家在襄陽殉國時交付給朱武兩家先人的,雖說戰火中多有遺失損毀,但依舊存留不少。據說不但有丐幫武學的殘篇,還有大俠郭靖的嶽父東邪黃藥師的部分武學和一些雜學典籍。
蒙古鐵騎席卷天下後,朱武兩家人遠走昆侖避禍,並在此處建莊,至今已過了好幾十年了。
衛璧父母早亡,被父親在臨終前托付給他的妹妹,也就是衛璧的姑姑,朱武連環莊朱長齡的夫人。而後衛璧又拜在武烈的門下做了大弟子,與兩家都算頗有淵源,關係也被經營得不錯。
當然,即使關係不錯,衛璧也不可能隨意得到兩家珍藏,要知道華夏自古以來最平常不過的傳統就是絕學不輕傳,傳親不傳疏了。當然衛璧也不著急,更不可能去偷竊秘籍什麽的——不要以為事情會那麽簡單,若是自視太高,難免不會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那一日,造成極其惡劣的後果,甚至與朱武兩家人徹底撕破臉皮。
當然衛璧和朱武兩家畢竟也算是關係十分親近,所以當他提出想要習練劍法時,他的師父武烈便從祖上遺物裏翻出了幾冊略微殘缺的劍譜給了他。
事實上朱武兩家雖說是擁有先人的珍貴武學,奈何大多殘破,再加上朱武後輩大多資質有限,因此兩家也逐漸沒落了。武學一途最重精細,一個小小的經脈走錯都有可能走火入魔,是斷斷馬虎不得的。故而這些殘破的劍譜也就算不得什麽了,武烈很大方地給了衛璧。朱家較為完整而且頂尖的武學典籍是一陽指,而武家則是蘭花拂穴手,暫時來講武烈還不打算把蘭花拂穴手教給衛璧,而朱長齡自然也不會隨便就把絕學教給自己妻子的內侄。
衛璧十分清楚,在武俠的世界裏,絕對是實力至上,因此他必須善於利用所有資源來提升自己。衛璧決定認真地打好武學基礎,他從幾冊缺漏的劍譜中整理出可以習練的招式,每天認真習劍。幸而劍訣不是內功,缺了幾招影響也不大,縱是威力不足,至少不會走火入魔。不過衛璧很清楚,內力才是一切武學的基礎——就像朱九真練了一陽指,武青嬰練了蘭花拂穴手,都是上好的武學,可到頭來還不是不堪一擊。
招式易傳,而內力易失。
縱觀整個武俠曆史的脈絡,就是一個頂級內功心法的失落以及招式越發精細的過程。畢竟招式光憑觀摩都有可能學會,而每代人增增減減,自是越發繁雜精細了。內功心法卻從不輕傳,而還未來得及尋找傳人便身死江湖的高手,更是不計其數。當然也不是說招式就不重要了,隻是這全靠一個“悟”字,能夠自悟招式冠絕天下的大才,又豈能常見?遙想當年越女阿青的神劍之影,以一根竹棒便能破去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的攔截,是何等高絕的功夫?可惜早已失傳千餘載,有無絕頂心法也已無可考證了。
倚天屠龍記中最好的內力也就是九陰九陽了。九陰真經除了在倚天劍劍心裏的那篇,便是在終南山的古墓裏,這些衛璧暫時都還無法染指。事實與想象往往都相去甚遠,衛璧並不是個隻會做白日夢的家夥。難道一個幾歲的小孩子長途跋涉到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然後隨便找個水池遊過去就能輕易得到九陰真經成為天下第一嗎?且不說路途遙遠或是不打好基礎能不能看懂九陰真經的問題,光說現在人家楊氏後人還住在古墓裏呢,貿貿然摸上別人家裏抄秘籍難道不會給人當賊打死?衛璧可不會幻想自己虎軀一震就能讓古墓裏的楊妹妹一見傾心再見獻身了,所以九陰真經是不急於一時,急也沒有用。
當然內力是練得越早越好,九陰沒機會,九陽卻是近在咫尺,焉能不取?於是年幼的衛璧開始活潑好動起來,整天爬上爬下,東摸摸西逛逛。看在他年紀幼小,武烈也沒有多管他。於是衛璧花了年餘時間把昆侖周圍的山壁都上下了幾次,順帶交好各種黑猿白猿金絲猴,最終總算得償所願在白猿腹中找到了九陽神功。
之後數年裏衛璧暗地裏循序漸進地練著九陽神功,順帶吃吃昆侖山蟠桃,日子倒也充實得很。他沒有張無忌那樣逆天的運氣,但勝在練得久,功底紮實穩健。張無忌能在五年內練至九陽神功的第四層巔峰,隻等時機突破達成圓滿,而衛璧卻是花了十年有餘才達到如此地步。當然這其實也不全是因為資質差異,張無忌當時自認為命不久矣,心中平和淡然,便是存著練成也好,練不成便罷的心思,反而與高深武學所需的心境相契合,故而進步神速。衛璧雖然懂得這個道理,但他自然是懷著目的和希望來連九陽真經的,即使告誡過自己不可急躁,也總是少了幾分自然,進展自然也就慢些。
然而能在十年裏練至九陽神功第四層,資質雖比不上張無忌,卻也不算差了。十年裏衛璧早把九陽真經上的一字一句都吃透了,他也不將真經拿走或是毀去,隻是那“張無忌埋經之地”,已然成為了“衛璧埋經之地”了。
衛璧對於自己的功夫還是比較滿意的,內力有九陽神功,此外衛璧也從那幾篇劍法殘卷裏的隻言片語中猜出這些其實就是當年桃花島黃藥師的玉漏催銀劍、落英神劍和玉蕭劍法的劍訣。雖說缺了些許劍招,卻也是難得的上乘劍法,衛璧自然認真研習,一手劍法使出來還真有些翩翩佳公子,遊劍若飛龍的感覺。
衛璧本就生得俊朗不凡,此時氣質中又脫去了幾分浮華淺薄,更是風采逼人,惹得朱九真和武青嬰每每見到他都雙頰緋紅,眼中含情脈脈。
衛璧也用不著故作君子,既有美人投懷送抱,而衛璧本也就是想要過上天下獨尊的生活的,就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也算不得什麽,況且朱九真和武青嬰也不愧是雪嶺雙姝,且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就已有了難掩的豔麗。衛璧在練功閑暇時便與美人們拉拉小手談談心,真是逍遙無窮的日子……才怪。朱九真和武青嬰兩人互看對方不順眼,都恨不能把自己的情敵給剁碎了,弄得衛璧很頭疼。身為男人怎麽也有幾分想要左擁右抱的願望,可要是女人們不能和睦相處,那就真是無異於躺在了毒蛇窩裏,指不定那天就栽在了枕邊人手下。
前世的衛璧不是什麽情場高手,事實上生於大富之家的他卻是從小缺少關愛的。真情真意他沒有感受過,虛情假意卻是見得多了。相對而言,衛璧其實更期待的是一份真摯的情感,然而他也知道可遇不可求,隻順其自然罷了。
朱九真和武青嬰都是上等的美人,衛璧從欣賞的角度來看,也覺得她們還比較養眼。若是以後衛璧真的能如願以償君臨天下,兩女一起納了也不算什麽。可要是說到真心真愛,那就真的是半點兒也沒有了。且不說朱九真和武青嬰的性格和品行如何,單是衛璧如今一心撲在野心勃勃的大業之上,也沒閑暇去理會這些兒女情長——簡單的來說,不過就是逢場作戲而已。再者說,衛璧覺得朱九真和武青嬰愛的也不過是這個俊俏的皮囊,換做原來那個酒囊飯袋衛公子她們也照樣趨之若鶩貼上去,這樣一想,心裏更是冷下幾分。
即使不是情場高手,單以衛璧見多識廣的手段,數年下來,朱九真的一陽指和武青嬰的蘭花拂穴手就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對於懷春少女來說,自然願意把什麽都和心上人分享的,再加上“情敵”之間的互相攀比,衛璧著實是坐收漁利,收獲頗豐。
至衛璧十五歲時,九陽神功既成,他便與朱武連環莊眾人分說要行走江湖曆練一番,就這樣在朱九真和武青嬰的盈盈淚眼中一人一劍悄然走進了江湖這個大舞台。
這個武林,這個天下,在躊躇滿誌的衛璧心中,都將是他一個人的舞台。
然而事實怎樣……誰知道呢?
天下英雄,出我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