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村這邊的習俗是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雖然老陳氏不喜歡三兒媳婦鄧氏,但到了這一天還是一視同仁,每個媳婦都能拿著一籃子雞蛋外加一塊臘肉回去,至於私下幾個媳婦會不會補貼娘家,老陳氏不想管也管不了。
放在鄉下,女人回娘家能帶著這樣的年禮已經算是不錯了,除了兒媳婦丁氏有些不屑,小陳氏和鄧氏都高高興興的出門了。
送走了三個媳婦,趙家也迎來了回娘家的兩個女兒,前頭說過,老陳氏總共生了六兒三女,其中有一兒一女夭折,活下來的兒子有五個,女兒卻隻有兩個。
這年頭女人嫁出門之後,想要回娘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老陳氏的兩個女兒都嫁的不錯,並且離得都不願,倒不至於一年到頭都見不著麵。
趙大妹嫁的就是親舅舅家,老陳氏親弟弟的大兒子,也就是小陳氏的親堂弟,當年村裏頭還拿這兩樁婚事說過話,都說陳家和趙家差不多就是換親了。
不過老陳家那頭早就分了家,趙大妹也已經當家做主,她性格像了老陳氏,這些年又連著生了兩個兒子,在陳家底氣十足,帶回來的年禮也分外豐厚。
趙二妹也是嫁在村子裏,對方是她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的蔡家阿輝,蔡家人丁就單薄許多,不過好歹也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公公婆婆也和善,趙二妹也是滿意的。
兩個姐姐帶著姐夫和三個侄子一塊兒回來,原本有些冷清的趙家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趙大妹來的最早,一來就扯著嗓子喊道:“娘,我回來啦。”
老陳氏連忙走出來,臉上帶著笑容罵道:“回來就回來了,嚷嚷什麽,阿濤,阿海,快過來,讓阿婆看看,哎呦喂,我倆外孫就是壯實,來,阿婆給你們打雞蛋湯吃。”
陳家的日子還不如趙家,聽見這話陳濤和陳海兩孩子都歡呼起來,撒丫子跟著老陳氏進門了,趙大妹笑著喊道:“娘,東西我給你放廚房留了,你別給那倆小子胡吃海喝的,一天到晚都沒個夠,這麽饞嘴也不知道像了誰。”
老陳氏已經給打好了雞蛋花了,走出來聽見這話頓時沒好氣的說道:“我家外孫好著額,饞嘴還能像了誰,隻能像了你啊,你小時候看見人家吃雞蛋,喝不得舔人家手指頭去。”
趙大花一聽這話不幹了,跺腳說道:“娘,這麽多人呢,你給不給我留麵子了。”
老陳氏卻不吃這一套,冷哼道:“你要麵子,咋不知道給阿濤阿海留麵子。”
趙大花的性格像了老陳氏,兩人一碰麵就得相互嗆聲,這樣的場麵趙九福年年看,已經不當一回事兒了,絕對不摻和進去。
趙大花的男人陳大山也深諳這個道理,他來了之後一直樂嗬嗬的。二話不說幫著將院子裏頭的柴火劈了,又撩起袖子要去挑水。
趙家這麽多男人哪裏要女婿來做這事兒,不過陳大山自己樂意,趙家人看著也覺得舒心,老趙頭和老陳氏對這個女婿加外甥的態度就分外好一些。
眼看他忙得滿頭大汗的,老趙頭招手說道:“大山啊,別忙活了,這事兒放著讓你幾個大舅子小舅子幹就成,你過來這邊陪我說說話。”
陳大山嘿嘿一笑,顯得分外的憨厚,他堅持幹完了手頭的事情才坐下來,陳家人的長相明顯不如趙家人,這一點從老趙頭老陳氏到陳大山和趙大花明顯能看出來。
老趙頭跟陳大山有一句每一句的說著話,無非是種地和村裏頭那點事情,都會一個村的,倒是不至於沒話聊。
過了一會兒,老趙頭忽然笑著說道:“你來的正是時候,昨兒個阿福去他先生那邊拜年,胡秀才是個客氣的,還讓阿福帶了一些人參酒過來,待會兒咱們也喝一杯。”
陳大山一聽果然很捧場,滿口誇道:“咱家阿福就是有出息,這才一年的功夫,春聯也會寫了,書也會背了,先生還這麽看重,以後說不準能給爹娘掙一個功名回來。”
老趙頭聽見了倒是謙虛了兩句:“可不敢這麽誇口,這孩子是比村裏頭的機靈一些,但功名哪裏是那麽好考的,我啊,就指望他多認得幾個字,以後好歹也能謀個差事。”
趙九福在旁邊聽著都覺得無聊,老趙頭含蓄的誇獎都讓他臉紅,更別提陳大山來了興致還會拉著他考一考,天知道刷滿三個積分之後,家裏人的考一考都是沒獎勵的。
心中吐槽再多,每年過年的時候趙九福還得繼續乖乖回答,他可不想傳出什麽讀了幾天書就看不起親戚的話來。
另一頭,老陳氏也忍不住對大女兒炫耀了,她故意在趙大花麵前走來走去走了好幾趟,偏偏趙大花還是個粗心的愣是沒發現。
老陳氏憋不住氣了,咳嗽了一聲問道:“大花,你看我這簪子怎麽樣?”
趙大花這才抬頭看了一眼,她雖然粗心大意,說話倒不算特別難聽,仔細瞧了一眼就笑了:“是我爹新給你打的?還不錯,雖然簡單但大氣。”
老陳氏這才笑眯眯的說道:“你爹那個大老粗哪兒想得到這個,這是你弟弟給我買的,花了平時攢的錢,你說他平日裏省著錢不花,費這個事兒給我買簪子做什麽。”
趙大花難得機靈了一回,很快就明白她娘的意思了,笑著說道:“是阿福買的啊。”
家裏頭除了阿福,其餘的兒子老陳氏提起的時候,總是老大老二老三的叫喚,很少說什麽你弟弟我兒子之類的話:“阿福的眼光還不錯,這簪子就配我娘。”
“什麽配不配的?”正說著話呢,趙二花也帶著男人孩子回來了,蔡阿輝留在外頭跟老丈人和連襟說話,趙二花提著一籃子年禮回來了。
趙大花笑著說道:“你看娘頭上的簪子,是阿福省錢給她買的,你說咱們小弟年紀不大,心思倒是細膩的很,比我們倆那口子都要細心,以後可不得會哄媳婦。”
趙二花一聽也好奇的過去看,看了也說好,兩人不約而同的開始誇弟弟,一直到吃飯的時候都沒停止,弄得趙九福臉紅耳赤,覺得家人的視覺光環實在是厲害。
吃飯的時候,老趙頭果然拿出了人參酒來招待兩個女婿,陳大山和蔡阿輝都是村裏人,從小到大也沒嚐過人參的味道,這一喝都說好。
這事兒還不算完,送走了女兒女婿,初三開始老趙頭老陳氏就帶著趙九福出門做客了,讓趙老大和小陳氏在家裏招待客人,他們這邊一個村半個村的人都是親戚,不分頭行事還真的走不過來,但往年都是小輩出門,老趙頭和老陳氏守在家裏頭的。
今年卻不同,老陳氏分外的喜歡串門走親戚的感覺,別人看到簪子一問,她就要滔滔不絕的開始了,別人要是沒看見不問,她也是有法子讓他們問。
就比如老陳家這邊,老陳氏每個兄弟家裏頭都走了一回,她輩分大年紀大,還是唯一的姑姑,幾乎人家還不得好好招待。
趙九福就被當做吉祥物拉來拉去,時不時就得被提溜出來展示一回,弄到最後趙九福都忍不住躲進書房,再要帶他出門就說要開始讀書複習了。
一聽他說要讀書,老陳氏和老趙頭果然沒再提出門走親戚的事情,但老陳氏如今卻最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轉悠,不讓人誇一回都不回來。
相比起來,老趙頭倒是開始有些心疼人參酒了,這酒一開始喝的時候隻覺得好喝,也提升,但慢慢的他品出一些好處來。
就說他常年彎腰幹木匠的活兒,年紀大了便有些直不起腰板來,但幾年喝了幾趟人參酒,腰酸背痛的感覺居然好了許多,老趙頭心道人參不愧是好藥材。
知道人參酒的好處了,老趙頭就舍不得拿出來招待客人了,這會兒除了還在家的兩個兒子,趙老二年初五就住回去鎮上婆娘家了,他是一個人都不舍得分出去。
每天晚上,老趙頭就拿出人參酒來小小的嚐一口,就是這麽下來,一段時間那酒瓶子也快要見底了,可把他心疼的不行。
趙九福都找到借口,就等著開學會再帶一些回來,瞧見他爹這麽小心翼翼的模樣也覺得好笑,隻是他兩個哥哥卻不這麽想,不約而同的把自己的那一份讓給了老爹。
趙家日子過得好,村裏頭也不是人人都看得過眼的,不過當麵給老陳氏下麵子的人真不多,畢竟老陳氏兩個女兒,三個媳婦,除了在鎮上的丁氏之外都不是好惹的人。
但這一日,偏偏有一個人酸的不行,就是大年初一被人撅回去那位大嬸子,再一次看見老陳氏炫耀自己的發簪的時候,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得了吧,黑漆漆的一根發簪子,也不知道用什麽邊角料做的,值得高興個什麽勁兒。”
這話偏偏還讓老陳氏聽見了,她頓時冷笑了一聲,摸著自己的發髻看著那老婦:“就算是邊角料做的,這也是我家兒子的一片心意,阿貴他娘,聽說今年過年你家阿貴都沒回來?要我說你這兒子是白養了,過年都不來看看你們兩個老的,以後還能指望他養老送終?”
那嬸子臉色一變,罵道:“趙家的,你胡咧咧什麽,我家阿貴孝順著呢,就是過年店裏頭太忙才沒回來。”
老陳氏嗬嗬笑道:“是嗎,我家老二店裏頭也忙,但還是帶著媳婦回來了,你家阿貴這是忙著什麽大生意呢,連過年都不歇息,也不送點東西回來。”
那嬸子氣的不行,想到自家兒子又有幾分心涼。
老陳氏又說道:“得啦,我也不跟你吵吵,反正我家兒子就是比你家的孝順,我也懶得跟你說話,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回家給兒子煮碗肉湯喝來的實在。”
那嬸子氣的差點喘不過氣來,忽然罵道:“呸,你家兒子孝順,你家小四都出去多少年了,別說人了,信都沒見一趟,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在外頭了!”
放在鄉下,女人回娘家能帶著這樣的年禮已經算是不錯了,除了兒媳婦丁氏有些不屑,小陳氏和鄧氏都高高興興的出門了。
送走了三個媳婦,趙家也迎來了回娘家的兩個女兒,前頭說過,老陳氏總共生了六兒三女,其中有一兒一女夭折,活下來的兒子有五個,女兒卻隻有兩個。
這年頭女人嫁出門之後,想要回娘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老陳氏的兩個女兒都嫁的不錯,並且離得都不願,倒不至於一年到頭都見不著麵。
趙大妹嫁的就是親舅舅家,老陳氏親弟弟的大兒子,也就是小陳氏的親堂弟,當年村裏頭還拿這兩樁婚事說過話,都說陳家和趙家差不多就是換親了。
不過老陳家那頭早就分了家,趙大妹也已經當家做主,她性格像了老陳氏,這些年又連著生了兩個兒子,在陳家底氣十足,帶回來的年禮也分外豐厚。
趙二妹也是嫁在村子裏,對方是她青梅竹馬一塊兒長大的蔡家阿輝,蔡家人丁就單薄許多,不過好歹也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公公婆婆也和善,趙二妹也是滿意的。
兩個姐姐帶著姐夫和三個侄子一塊兒回來,原本有些冷清的趙家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趙大妹來的最早,一來就扯著嗓子喊道:“娘,我回來啦。”
老陳氏連忙走出來,臉上帶著笑容罵道:“回來就回來了,嚷嚷什麽,阿濤,阿海,快過來,讓阿婆看看,哎呦喂,我倆外孫就是壯實,來,阿婆給你們打雞蛋湯吃。”
陳家的日子還不如趙家,聽見這話陳濤和陳海兩孩子都歡呼起來,撒丫子跟著老陳氏進門了,趙大妹笑著喊道:“娘,東西我給你放廚房留了,你別給那倆小子胡吃海喝的,一天到晚都沒個夠,這麽饞嘴也不知道像了誰。”
老陳氏已經給打好了雞蛋花了,走出來聽見這話頓時沒好氣的說道:“我家外孫好著額,饞嘴還能像了誰,隻能像了你啊,你小時候看見人家吃雞蛋,喝不得舔人家手指頭去。”
趙大花一聽這話不幹了,跺腳說道:“娘,這麽多人呢,你給不給我留麵子了。”
老陳氏卻不吃這一套,冷哼道:“你要麵子,咋不知道給阿濤阿海留麵子。”
趙大花的性格像了老陳氏,兩人一碰麵就得相互嗆聲,這樣的場麵趙九福年年看,已經不當一回事兒了,絕對不摻和進去。
趙大花的男人陳大山也深諳這個道理,他來了之後一直樂嗬嗬的。二話不說幫著將院子裏頭的柴火劈了,又撩起袖子要去挑水。
趙家這麽多男人哪裏要女婿來做這事兒,不過陳大山自己樂意,趙家人看著也覺得舒心,老趙頭和老陳氏對這個女婿加外甥的態度就分外好一些。
眼看他忙得滿頭大汗的,老趙頭招手說道:“大山啊,別忙活了,這事兒放著讓你幾個大舅子小舅子幹就成,你過來這邊陪我說說話。”
陳大山嘿嘿一笑,顯得分外的憨厚,他堅持幹完了手頭的事情才坐下來,陳家人的長相明顯不如趙家人,這一點從老趙頭老陳氏到陳大山和趙大花明顯能看出來。
老趙頭跟陳大山有一句每一句的說著話,無非是種地和村裏頭那點事情,都會一個村的,倒是不至於沒話聊。
過了一會兒,老趙頭忽然笑著說道:“你來的正是時候,昨兒個阿福去他先生那邊拜年,胡秀才是個客氣的,還讓阿福帶了一些人參酒過來,待會兒咱們也喝一杯。”
陳大山一聽果然很捧場,滿口誇道:“咱家阿福就是有出息,這才一年的功夫,春聯也會寫了,書也會背了,先生還這麽看重,以後說不準能給爹娘掙一個功名回來。”
老趙頭聽見了倒是謙虛了兩句:“可不敢這麽誇口,這孩子是比村裏頭的機靈一些,但功名哪裏是那麽好考的,我啊,就指望他多認得幾個字,以後好歹也能謀個差事。”
趙九福在旁邊聽著都覺得無聊,老趙頭含蓄的誇獎都讓他臉紅,更別提陳大山來了興致還會拉著他考一考,天知道刷滿三個積分之後,家裏人的考一考都是沒獎勵的。
心中吐槽再多,每年過年的時候趙九福還得繼續乖乖回答,他可不想傳出什麽讀了幾天書就看不起親戚的話來。
另一頭,老陳氏也忍不住對大女兒炫耀了,她故意在趙大花麵前走來走去走了好幾趟,偏偏趙大花還是個粗心的愣是沒發現。
老陳氏憋不住氣了,咳嗽了一聲問道:“大花,你看我這簪子怎麽樣?”
趙大花這才抬頭看了一眼,她雖然粗心大意,說話倒不算特別難聽,仔細瞧了一眼就笑了:“是我爹新給你打的?還不錯,雖然簡單但大氣。”
老陳氏這才笑眯眯的說道:“你爹那個大老粗哪兒想得到這個,這是你弟弟給我買的,花了平時攢的錢,你說他平日裏省著錢不花,費這個事兒給我買簪子做什麽。”
趙大花難得機靈了一回,很快就明白她娘的意思了,笑著說道:“是阿福買的啊。”
家裏頭除了阿福,其餘的兒子老陳氏提起的時候,總是老大老二老三的叫喚,很少說什麽你弟弟我兒子之類的話:“阿福的眼光還不錯,這簪子就配我娘。”
“什麽配不配的?”正說著話呢,趙二花也帶著男人孩子回來了,蔡阿輝留在外頭跟老丈人和連襟說話,趙二花提著一籃子年禮回來了。
趙大花笑著說道:“你看娘頭上的簪子,是阿福省錢給她買的,你說咱們小弟年紀不大,心思倒是細膩的很,比我們倆那口子都要細心,以後可不得會哄媳婦。”
趙二花一聽也好奇的過去看,看了也說好,兩人不約而同的開始誇弟弟,一直到吃飯的時候都沒停止,弄得趙九福臉紅耳赤,覺得家人的視覺光環實在是厲害。
吃飯的時候,老趙頭果然拿出了人參酒來招待兩個女婿,陳大山和蔡阿輝都是村裏人,從小到大也沒嚐過人參的味道,這一喝都說好。
這事兒還不算完,送走了女兒女婿,初三開始老趙頭老陳氏就帶著趙九福出門做客了,讓趙老大和小陳氏在家裏招待客人,他們這邊一個村半個村的人都是親戚,不分頭行事還真的走不過來,但往年都是小輩出門,老趙頭和老陳氏守在家裏頭的。
今年卻不同,老陳氏分外的喜歡串門走親戚的感覺,別人看到簪子一問,她就要滔滔不絕的開始了,別人要是沒看見不問,她也是有法子讓他們問。
就比如老陳家這邊,老陳氏每個兄弟家裏頭都走了一回,她輩分大年紀大,還是唯一的姑姑,幾乎人家還不得好好招待。
趙九福就被當做吉祥物拉來拉去,時不時就得被提溜出來展示一回,弄到最後趙九福都忍不住躲進書房,再要帶他出門就說要開始讀書複習了。
一聽他說要讀書,老陳氏和老趙頭果然沒再提出門走親戚的事情,但老陳氏如今卻最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轉悠,不讓人誇一回都不回來。
相比起來,老趙頭倒是開始有些心疼人參酒了,這酒一開始喝的時候隻覺得好喝,也提升,但慢慢的他品出一些好處來。
就說他常年彎腰幹木匠的活兒,年紀大了便有些直不起腰板來,但幾年喝了幾趟人參酒,腰酸背痛的感覺居然好了許多,老趙頭心道人參不愧是好藥材。
知道人參酒的好處了,老趙頭就舍不得拿出來招待客人了,這會兒除了還在家的兩個兒子,趙老二年初五就住回去鎮上婆娘家了,他是一個人都不舍得分出去。
每天晚上,老趙頭就拿出人參酒來小小的嚐一口,就是這麽下來,一段時間那酒瓶子也快要見底了,可把他心疼的不行。
趙九福都找到借口,就等著開學會再帶一些回來,瞧見他爹這麽小心翼翼的模樣也覺得好笑,隻是他兩個哥哥卻不這麽想,不約而同的把自己的那一份讓給了老爹。
趙家日子過得好,村裏頭也不是人人都看得過眼的,不過當麵給老陳氏下麵子的人真不多,畢竟老陳氏兩個女兒,三個媳婦,除了在鎮上的丁氏之外都不是好惹的人。
但這一日,偏偏有一個人酸的不行,就是大年初一被人撅回去那位大嬸子,再一次看見老陳氏炫耀自己的發簪的時候,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得了吧,黑漆漆的一根發簪子,也不知道用什麽邊角料做的,值得高興個什麽勁兒。”
這話偏偏還讓老陳氏聽見了,她頓時冷笑了一聲,摸著自己的發髻看著那老婦:“就算是邊角料做的,這也是我家兒子的一片心意,阿貴他娘,聽說今年過年你家阿貴都沒回來?要我說你這兒子是白養了,過年都不來看看你們兩個老的,以後還能指望他養老送終?”
那嬸子臉色一變,罵道:“趙家的,你胡咧咧什麽,我家阿貴孝順著呢,就是過年店裏頭太忙才沒回來。”
老陳氏嗬嗬笑道:“是嗎,我家老二店裏頭也忙,但還是帶著媳婦回來了,你家阿貴這是忙著什麽大生意呢,連過年都不歇息,也不送點東西回來。”
那嬸子氣的不行,想到自家兒子又有幾分心涼。
老陳氏又說道:“得啦,我也不跟你吵吵,反正我家兒子就是比你家的孝順,我也懶得跟你說話,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回家給兒子煮碗肉湯喝來的實在。”
那嬸子氣的差點喘不過氣來,忽然罵道:“呸,你家兒子孝順,你家小四都出去多少年了,別說人了,信都沒見一趟,也不知道是不是死在外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