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虞一下子就懵了。
雖然她自己也知道, 這一次出征至尊不許她去, 除了她傷勢未癒之外, 也還有“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的考量。可是餡餅掉下來的這麽快, 還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一瞬間的懵逼之後, 無數的問題自她腦中呼嘯而過:
——我到底該怎麽答?
——直接答應會否顯得對生身父母太過涼薄?
——假意推脫又是否會讓至尊覺得我不願認他為父?
這一切都隻在一瞬間而已, 蕭虞深吸了一口氣之後, 還是決定遵從本心, 實話實說。
“自阿虞入京, 叔父便偏愛有加, 侍奉叔父,阿虞自然沒有什麽不願意的。更何況,過繼給了至尊,便是大晉的太子了,哪個宗室會不心動?隻不過, 恐家父鬱鬱不樂,以致成疾。”
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既不舍得讓你不高興,也不舍得讓我爹傷神。
這個答案跟蕭澄預想的差不多,他知曉阿虞一向孝順,又重情重義,難免左右為難。
蕭澄露出了安撫的笑意, 柔聲道:“你無需考慮太多, 隻要告訴朕, 你想做這天下的至尊嗎?”
這一次,蕭虞毫不猶豫地說:“想!”
“那就好。”蕭澄道,“自文帝朝滅了突厥之後,再沒有像此次一般的大規模叛亂。朕準備將過繼你為嗣的事情盡快昭告天下,讓世人皆知我大晉帝國後繼有人,以此來安定人心。至於太子之位,朕準備先下詔書,定下名分,待此戰結束之後,再行冊封大典。”
末了,他有些歉意地對蕭虞道:“卻是委屈你了。”
蕭虞又懵了一瞬。
委屈什麽的,她是沒有的。她想不到,一想戀權的蕭澄,居然會在立儲一事上這麽幹脆。
她心頭忽然一動,麵色微變,緊張地打量蕭澄的臉色,試探地問道:“至尊最近身體如何?”
蕭澄微微一怔,繼而露出欣慰的笑意:“你不必擔心,兩三年之內,朕還垮不了。”
“不是說五年嗎?”蕭虞一急,眼中便泛出了淚,哽咽道,“我還什麽都不懂呢,您可得多教導我幾年。”
蕭澄招手讓她上前,讓她伏在自己膝頭,憐惜地撫弄著她的發辮,開解道:“生死有命,豈是人力可以抗衡的?朕能多得這幾年,已然是祖宗保佑,逆天偷生啦!”
“好了,莫要再哭了。”蕭澄自己倒是挺看得開,“你是個好孩子,即便是朕去了,也會庇佑你的。”
“可是,可是……”蕭虞抽了抽鼻子,委屈地說,“可是,若是您不在了,阿虞再闖了禍,再被人給欺負了,誰還會給阿虞撐腰呢?”
蕭澄笑道:“那你就少闖禍唄!至於被人給欺負了……”
他慢慢正了神色,耐心地與她分說:“到時候,這天下就是你最大了,誰還敢欺負你?若真有那不長眼的,你也不要著急,不要莽撞出手。瞅準了他的弱點,一擊必殺才好。待他們知曉了你的厲害,自然就不敢欺負你啦!”
蕭虞抹了抹眼淚,仍是不依不饒:“那……那我要是想欺負別人呢?”
“那也是他們的榮幸!”很是霸氣地說完了這一句,蕭澄又開始給她找合情合理的借口,“那些個臣子們呢,必須得時時敲打一番,若不然,他們就會忘了,誰才是這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很多時候,你需要先發製人,打亂他們的計劃,不給他們可趁之機。”
接下來,他又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幾乎是把他能想到的,都說了一遍。就像是生怕哪一日自己走得急了,來不及交代一般。
蕭虞聽得越發難受,卻又不敢打斷他,隻得一字一句的記清楚了。
直到實在沒什麽可說了,蕭澄才又笑話她:“別哭了,別哭了。瞧瞧,跟個小花貓兒似的。”
蕭虞“哼”了一聲,順手扯了他的袖子擦了擦眼淚,又示威似的衝他哼了一聲。
蕭澄無奈地搖了搖頭,從案上抽出一份文書遞給她:“你看看這個吧。”
她接過來一看,卻是關於蕭夙與故成國公夫人犯案的詳細經過。
“這個,阿琛堂姐不是已經跟我說過了嗎?”蕭虞心裏也有些猜測,卻還是一臉疑惑地詢問。
蕭澄道:“當時阿琛說,其幕後定然還有黑手,朕便沒處置他們,隻是將涉案宗室軟禁在府中。可這眼見都快一個月了,若再不做處理,恐怕宗室那邊會有不滿。”
蕭虞暗道一聲:果然!
她麵上也露出恍然之色:“至尊是想讓我來處理?”
“嗯。”蕭澄點了點頭,問道,“依你之見,榮國公和成國公,該如何處置?”
蕭虞想也不想就說:“此等事自有法度舊例,循例即可,又何必特意來問我?”
蕭澄道:“這回你受了這麽大的委屈,總要討還一二的。”
蕭虞聽的出來,他是認真的,是真心想讓自己出出氣,並沒有絲毫試探的意思。
可越是這樣,蕭虞就覺得自己越不能因私廢公,讓至尊為難。
因而,她還是說:“循例即可,不必因我一人而廢弛法度。”
蕭澄歎了一聲,揉了揉她的頭發,道:“你就是太懂事了!”
被他這麽一誇,蕭虞倒真有點兒把好意思:“您還是第一個覺得我懂事的。”在她爹娘眼裏,她就是個禍頭子。
蕭澄被她逗得一笑,終於鬆口:“那行,就依你了。”
笑過之後,他又有些憂愁:“不過,這幕後之人藏的倒是深,以朕的勢力,竟然查不到絲毫的線索。”
蕭虞驚道:“竟然連至尊也查不出來嗎?”
“哼!”蕭澄冷笑道,“朕原本以為,經過這麽些年,帝都這些宗室們都應該老實了。卻想不到,竟然還有能耐這麽大,能在朕眼皮子底下上天的。”
蕭虞也覺得挺稀奇,順便又為帝都的宗室們默哀一番:此事過後,至尊一定會再次清洗他們的勢力的。
蕭夙與蕭楠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
蕭夙覬覦帝位,罪同謀反,按律當除爵。但榮國公這一脈不隻蕭夙這一係,也不能一棒子全打死了,便由左右宗正甄選旁枝中德才兼備之士,依舊將榮國公的爵位封給了這一脈。
至於成國公,念在她並不是主謀,也不是從犯,隻有包庇之罪,隻是罰了三年的俸祿,並未重懲。而後,又責令其閉門守孝,服喪期間不得與外人交往。
這處罰看似寬縱,也十分符合人情。但仔細一想,便知是軟刀子殺人。
時人守孝自有定製,成國公蕭楠所守,乃是母孝,需舉齊哀,守喪二十七個月。
但一般有官職的人,大多數都不會老老實實的守全孝的。因為若真是那樣,許多機會都會白白錯過了。
因此,世人有不成文的規定:百日重孝過後,便可出門交際;守足一年之後,朝廷便會下文書征召入朝。平日裏隻要注意不飲酒,不穿豔色衣物即可。
這也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但如今,成國公卻是奉旨守孝,且聖旨上已經明說了,要她閉門守孝。也就是說,在這孝期的二十七個月裏,蕭楠都得老老實實的,不得交際,更不得謀職。
成國公府的人脈本來就剩的不多,這孝守完了,怕是會更加寥落。
更何況,眾人的眼睛都雪亮的很,眼見著成國公是遭了至尊的厭棄,又順便得罪了儲君,誰沒事吃飽了撐的,會往她跟前湊?
是的,儲君。
蕭澄與蕭虞商議過後的第二日,宮中便下發了明旨,過繼燕王世子虞為皇嗣,並立為儲君,命工部盡快為儲君造私印。
而大晉曆代太子的印鑒,在搬旨的時候,就已經賜下了。如今唯一欠缺的,便是立儲大典。這個至尊也已經明說了,待大軍凱旋之後,再舉行。
也就是說,從下旨那一天開始,燕王世子虞就已經是大晉的太子了。而至尊之所以把大典推到大軍凱旋,並不是對儲君有什麽不滿,而是眾多宗室王公和京中勳貴都奔赴了戰場,等他們都回來了,立儲大典會更加盛大而已。
這旨意一下,原本因戰事有些浮動的京城立時就安定了下來。且這種安定還會隨著旨意的傳播而蔓延至整個天下。
但這些對當事人蕭虞,對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話說,她原本以為,身份突然轉變,她會不大適應呢。可真當她收拾了東西,搬出了燕王府,搬到了曆代儲君居住的端本宮,卻覺得除了路徑不大熟識之外,跟從前也沒什麽兩樣。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盡管蕭澄疑心重還貪權,但對她卻一直都很好。
蕭澄沒有自己的孩子,蕭虞願意親近他,他便也就真把蕭虞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有什麽好事都先想到她。
也不是說他對蕭樗他們三個就不好,但比起待她,總是差了那麽一點兒。
或許,這和從一開始,蕭澄便對燕王世子期望最高有關。畢竟,能立燕王世子為儲,對中央的好處最大。
但無論如何,作為受益者,蕭虞總是感激他的。
雖然她自己也知道, 這一次出征至尊不許她去, 除了她傷勢未癒之外, 也還有“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的考量。可是餡餅掉下來的這麽快, 還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一瞬間的懵逼之後, 無數的問題自她腦中呼嘯而過:
——我到底該怎麽答?
——直接答應會否顯得對生身父母太過涼薄?
——假意推脫又是否會讓至尊覺得我不願認他為父?
這一切都隻在一瞬間而已, 蕭虞深吸了一口氣之後, 還是決定遵從本心, 實話實說。
“自阿虞入京, 叔父便偏愛有加, 侍奉叔父,阿虞自然沒有什麽不願意的。更何況,過繼給了至尊,便是大晉的太子了,哪個宗室會不心動?隻不過, 恐家父鬱鬱不樂,以致成疾。”
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既不舍得讓你不高興,也不舍得讓我爹傷神。
這個答案跟蕭澄預想的差不多,他知曉阿虞一向孝順,又重情重義,難免左右為難。
蕭澄露出了安撫的笑意, 柔聲道:“你無需考慮太多, 隻要告訴朕, 你想做這天下的至尊嗎?”
這一次,蕭虞毫不猶豫地說:“想!”
“那就好。”蕭澄道,“自文帝朝滅了突厥之後,再沒有像此次一般的大規模叛亂。朕準備將過繼你為嗣的事情盡快昭告天下,讓世人皆知我大晉帝國後繼有人,以此來安定人心。至於太子之位,朕準備先下詔書,定下名分,待此戰結束之後,再行冊封大典。”
末了,他有些歉意地對蕭虞道:“卻是委屈你了。”
蕭虞又懵了一瞬。
委屈什麽的,她是沒有的。她想不到,一想戀權的蕭澄,居然會在立儲一事上這麽幹脆。
她心頭忽然一動,麵色微變,緊張地打量蕭澄的臉色,試探地問道:“至尊最近身體如何?”
蕭澄微微一怔,繼而露出欣慰的笑意:“你不必擔心,兩三年之內,朕還垮不了。”
“不是說五年嗎?”蕭虞一急,眼中便泛出了淚,哽咽道,“我還什麽都不懂呢,您可得多教導我幾年。”
蕭澄招手讓她上前,讓她伏在自己膝頭,憐惜地撫弄著她的發辮,開解道:“生死有命,豈是人力可以抗衡的?朕能多得這幾年,已然是祖宗保佑,逆天偷生啦!”
“好了,莫要再哭了。”蕭澄自己倒是挺看得開,“你是個好孩子,即便是朕去了,也會庇佑你的。”
“可是,可是……”蕭虞抽了抽鼻子,委屈地說,“可是,若是您不在了,阿虞再闖了禍,再被人給欺負了,誰還會給阿虞撐腰呢?”
蕭澄笑道:“那你就少闖禍唄!至於被人給欺負了……”
他慢慢正了神色,耐心地與她分說:“到時候,這天下就是你最大了,誰還敢欺負你?若真有那不長眼的,你也不要著急,不要莽撞出手。瞅準了他的弱點,一擊必殺才好。待他們知曉了你的厲害,自然就不敢欺負你啦!”
蕭虞抹了抹眼淚,仍是不依不饒:“那……那我要是想欺負別人呢?”
“那也是他們的榮幸!”很是霸氣地說完了這一句,蕭澄又開始給她找合情合理的借口,“那些個臣子們呢,必須得時時敲打一番,若不然,他們就會忘了,誰才是這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很多時候,你需要先發製人,打亂他們的計劃,不給他們可趁之機。”
接下來,他又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幾乎是把他能想到的,都說了一遍。就像是生怕哪一日自己走得急了,來不及交代一般。
蕭虞聽得越發難受,卻又不敢打斷他,隻得一字一句的記清楚了。
直到實在沒什麽可說了,蕭澄才又笑話她:“別哭了,別哭了。瞧瞧,跟個小花貓兒似的。”
蕭虞“哼”了一聲,順手扯了他的袖子擦了擦眼淚,又示威似的衝他哼了一聲。
蕭澄無奈地搖了搖頭,從案上抽出一份文書遞給她:“你看看這個吧。”
她接過來一看,卻是關於蕭夙與故成國公夫人犯案的詳細經過。
“這個,阿琛堂姐不是已經跟我說過了嗎?”蕭虞心裏也有些猜測,卻還是一臉疑惑地詢問。
蕭澄道:“當時阿琛說,其幕後定然還有黑手,朕便沒處置他們,隻是將涉案宗室軟禁在府中。可這眼見都快一個月了,若再不做處理,恐怕宗室那邊會有不滿。”
蕭虞暗道一聲:果然!
她麵上也露出恍然之色:“至尊是想讓我來處理?”
“嗯。”蕭澄點了點頭,問道,“依你之見,榮國公和成國公,該如何處置?”
蕭虞想也不想就說:“此等事自有法度舊例,循例即可,又何必特意來問我?”
蕭澄道:“這回你受了這麽大的委屈,總要討還一二的。”
蕭虞聽的出來,他是認真的,是真心想讓自己出出氣,並沒有絲毫試探的意思。
可越是這樣,蕭虞就覺得自己越不能因私廢公,讓至尊為難。
因而,她還是說:“循例即可,不必因我一人而廢弛法度。”
蕭澄歎了一聲,揉了揉她的頭發,道:“你就是太懂事了!”
被他這麽一誇,蕭虞倒真有點兒把好意思:“您還是第一個覺得我懂事的。”在她爹娘眼裏,她就是個禍頭子。
蕭澄被她逗得一笑,終於鬆口:“那行,就依你了。”
笑過之後,他又有些憂愁:“不過,這幕後之人藏的倒是深,以朕的勢力,竟然查不到絲毫的線索。”
蕭虞驚道:“竟然連至尊也查不出來嗎?”
“哼!”蕭澄冷笑道,“朕原本以為,經過這麽些年,帝都這些宗室們都應該老實了。卻想不到,竟然還有能耐這麽大,能在朕眼皮子底下上天的。”
蕭虞也覺得挺稀奇,順便又為帝都的宗室們默哀一番:此事過後,至尊一定會再次清洗他們的勢力的。
蕭夙與蕭楠的判決很快就下來了。
蕭夙覬覦帝位,罪同謀反,按律當除爵。但榮國公這一脈不隻蕭夙這一係,也不能一棒子全打死了,便由左右宗正甄選旁枝中德才兼備之士,依舊將榮國公的爵位封給了這一脈。
至於成國公,念在她並不是主謀,也不是從犯,隻有包庇之罪,隻是罰了三年的俸祿,並未重懲。而後,又責令其閉門守孝,服喪期間不得與外人交往。
這處罰看似寬縱,也十分符合人情。但仔細一想,便知是軟刀子殺人。
時人守孝自有定製,成國公蕭楠所守,乃是母孝,需舉齊哀,守喪二十七個月。
但一般有官職的人,大多數都不會老老實實的守全孝的。因為若真是那樣,許多機會都會白白錯過了。
因此,世人有不成文的規定:百日重孝過後,便可出門交際;守足一年之後,朝廷便會下文書征召入朝。平日裏隻要注意不飲酒,不穿豔色衣物即可。
這也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但如今,成國公卻是奉旨守孝,且聖旨上已經明說了,要她閉門守孝。也就是說,在這孝期的二十七個月裏,蕭楠都得老老實實的,不得交際,更不得謀職。
成國公府的人脈本來就剩的不多,這孝守完了,怕是會更加寥落。
更何況,眾人的眼睛都雪亮的很,眼見著成國公是遭了至尊的厭棄,又順便得罪了儲君,誰沒事吃飽了撐的,會往她跟前湊?
是的,儲君。
蕭澄與蕭虞商議過後的第二日,宮中便下發了明旨,過繼燕王世子虞為皇嗣,並立為儲君,命工部盡快為儲君造私印。
而大晉曆代太子的印鑒,在搬旨的時候,就已經賜下了。如今唯一欠缺的,便是立儲大典。這個至尊也已經明說了,待大軍凱旋之後,再舉行。
也就是說,從下旨那一天開始,燕王世子虞就已經是大晉的太子了。而至尊之所以把大典推到大軍凱旋,並不是對儲君有什麽不滿,而是眾多宗室王公和京中勳貴都奔赴了戰場,等他們都回來了,立儲大典會更加盛大而已。
這旨意一下,原本因戰事有些浮動的京城立時就安定了下來。且這種安定還會隨著旨意的傳播而蔓延至整個天下。
但這些對當事人蕭虞,對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話說,她原本以為,身份突然轉變,她會不大適應呢。可真當她收拾了東西,搬出了燕王府,搬到了曆代儲君居住的端本宮,卻覺得除了路徑不大熟識之外,跟從前也沒什麽兩樣。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盡管蕭澄疑心重還貪權,但對她卻一直都很好。
蕭澄沒有自己的孩子,蕭虞願意親近他,他便也就真把蕭虞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有什麽好事都先想到她。
也不是說他對蕭樗他們三個就不好,但比起待她,總是差了那麽一點兒。
或許,這和從一開始,蕭澄便對燕王世子期望最高有關。畢竟,能立燕王世子為儲,對中央的好處最大。
但無論如何,作為受益者,蕭虞總是感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