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約半尺見方,試著不算沉。
楊萱當著三舅母的麵打開, 裏麵是本小冊子, 詳細記著好幾種紙箋做法。
上次三舅舅曾經給過她兩個做紙箋的方子, 可她一直沒有來得及嚐試, 這次抄家不知道散落哪裏去了,楊萱正覺遺憾,看到冊子, 發自內心地歡喜起來,“三舅舅最好了。”
三舅母莞爾,伸手取出冊子,底下還壓著幾張紙和兩把鑰匙。
是兩處鋪子的房契還有四張五百兩的銀票。
一處位於南薰坊南池子大街, 離皇史宬隻有一街之隔,距六部也不遠, 算得上寸土寸金之地。房契上寫得清楚,兩間屋,加起來一丈二見方,三千二百兩銀子,典賣當日一並付清,並無拖欠。
三千二百兩,記得大舅母先前買的那座大四進的宅院是四千八百兩,占地是這間鋪子的百倍不止。
這也太坑人了。
楊萱咂舌, 又看另一處。
第二處位於幹麵胡同, 恰好就在黃華坊。
這處倒是開闊, 寬兩丈, 長三丈,前後隔開兩大間,共花費九百兩。同樣是銀貨兩訖並無拖欠。
兩處房子加起來,四千一百兩銀子,再加上兩千的銀票,共有六千一百兩。
楊萱大為不解,“三舅舅給我這個幹什麽?”
三舅母長長歎一聲,“先前我也不知道,你三舅舅去揚州前才告訴我。你外祖父臨終前曾分過一次家,給了你三舅舅一萬兩現銀,給你母親五千兩,家中的店鋪土地留給你大舅跟二舅。上次,我們被驅逐出族,你大舅私下也貼給我們六千兩……你外祖父說過,三個人不能栓在同一條繩上。”
所以,三舅舅聰明之極卻偏偏做出一副浪蕩子的模樣;
所以,在外祖父辛歸舟三周年祭奠之日,他滿身酒氣地被人從青樓拽出來;
所以,大舅舅在站隊之前,先把三舅舅摘出來,以便辛家能夠有後……
種種種種,之前在三舅舅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得到解釋。
辛家的根兒是留住了,可楊家呢?
早先辛歸舟跟辛農將楊修文牽扯進來時,可曾替三代單傳的楊家考慮過?可曾替他從小捧在手心長大的辛瑤考慮過?
如果辛氏沒有生下楊桂,如果沒有範直從中周旋,恐怕楊家的根兒已經斷了。
這五千兩銀子,應該算是楊修文替辛家賣命的錢吧?
楊萱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三舅母看出楊萱的異樣,溫聲道:“萱萱,你別想岔了。說起來路都是自己選的,尤其辛家的男人,性子都傲得很,誰都不願意空有一身才學卻被人指著脊梁骨罵不長進……這兩年,你三舅舅也沒得著什麽好名聲,天天在外浪蕩著,就置辦了這兩處鋪麵。南池子這間剛收拾好,是要打算開間筆墨鋪子,幹麵胡同原先是家點心鋪子,東家染病過世,現下還空著沒收拾出來。”
楊萱默然。
辛家的男人傲氣,楊修文不也是如此?
即便是生死攸關之際,他也不會低下頭顱寫一篇讚文,哪怕隻是敷衍了事地拚湊一篇。
況且,白鶴書院被牽連的弟子不少,辛家正是需要銀錢的時候,三舅舅卻將這筆銀子拿出來,可見三舅舅心裏仍是惦念她的。
楊萱心情好轉了許多,將房契放回匣子,仍是塞到冊子底下,問道:“三舅舅沒說幾時回來?”
三舅母搖頭,“一時半會兒肯定回不來,揚州那邊,事情太多了,等一一安頓下來,怕是要到臘月了……今年過完年,我們帶著平哥兒依舊回揚州。”
楊萱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卻是能夠理解三舅舅的做法。
畢竟揚州是辛家的根基,有辛家的族人。
三舅舅被除族,但平哥兒卻有可能再入辛氏族譜,重新振興辛氏門楣。
……
從三舅舅家裏出來,幾近午時。
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路旁枝條沒精打采地垂著,樹葉都蔫巴巴地打了卷兒。
路上行人少得可憐,大都坐在樹蔭底下乘涼。
隻有她們幾個,頂著大太陽,沿著西江米巷往東走。走不多遠,忽聽楊桂嚷道:“姐,姐,那個人我見過。”
楊萱疑惑地抬頭,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有個人正從六部出來。
戴烏紗帽,穿青色官服。
果然是見過的,就是昨天才在清和樓遇到的程峪。
楊萱沒打算上前廝見,畢竟蕭礪平常極少與程峪碰麵,她眼下又沒有為難之事,隻是偶然至此,沒有必要去打擾他。
豈料程峪已經停下步子,站在路邊,等楊萱走近,開口問道:“二姑娘,你前來找我,是有什麽事情?”
顯然是誤會了,以為楊萱特意來這裏尋他。
楊萱很有些奇怪。
不是說好的分不清人臉嗎,怎麽一下子就認出她來了?
而且,她昨天穿的是碧色襖子,今天穿的是湖藍色,並非同一件。
心裏疑惑,麵上卻不露,低聲解釋,“沒有什麽特別之事,我是經過此地……”忽然想起匣子裏的房契,又改了話頭,“是想請教一下大人,這附近可有房產經紀,我有鋪子想往外租賃。”
楊家乃書香門第,祖上幾代都沒有開鋪子的,楊修文略懂農事,對於工商卻是一竅不通。
而楊萱更是,隻會逛鋪子,不懂得如何打理。
鋪子攥在手裏不能空放著,最省心的就是賃出去吃租子。
程峪問道:“鋪麵在哪裏,多大地方?”
楊萱忙將房契拿出來。
程峪認真看過,打量楊萱兩眼,“租賃之事不用急,依我之見,還是先往順天府去備了案再做打算。”
楊萱不解。
有房契在手不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去備案?
程峪解釋道:“鋪子地角極好,價格也不便宜,可你一個姑娘家,若是房產經紀欺你年幼不經事,又或者是租戶不講理,另行做了假的房契強占你的鋪子,屆時可無從說理去。去官府備案就是個認證,不過要交三分的契稅。”
三分的稅就是一百兩銀子抽三兩稅,三千二百兩銀子要抽去九十六兩的稅錢。
難怪很多人不願意去備案,這稅錢也太高了。
將近一百兩銀子,他們三人節省點花,可以吃用七八年不成問題。
程峪見楊萱猶豫不決,便道:“二姑娘手頭若不方便,我這裏尚有些銀兩,一時半會兒用不上,暫且借與姑娘應急。”
“不用,不用,”楊萱怎可能隨便借別人的銀子,連忙推辭,“我有銀錢,就是覺得不太值當。”
程峪很肯定地說:“值當!不瞞二姑娘,這附近的鋪子能買到手都是賺,多少人惦記著想買買不到。”
楊萱見他說得如此篤定,便道:“那就依程大人所言去順天府備上案。”
程峪看看天色,伸手指了不遠處一家麵館,“順天府距這裏有些路程,你們先去吃碗麵,我去叫輛馬車。”
楊萱上次去過牢獄,知道路途不短,便點點頭,帶楊桂去麵館等著。
不等吃完麵,楊桂喊著尿急,楊萱向夥計問清茅房方位,讓春桃帶著楊桂去小解。
這時程峪從外麵進來,站在門口四處打量著。
麵館裏隻七八桌客人,除了兩桌全是大老爺們之外,有兩桌是一家四口,其餘三桌則是女眷。
程峪目光在這三桌女客之間逡巡,猶豫不定。
楊萱正要出聲招呼,楊桂已洗過手蹦蹦跳跳的跑過來,程峪眸光一亮,急步走過來,含笑道:“馬車已經找好了,不知姑娘幾時能動身?”
“這就可以走,”楊萱掏帕子給楊桂擦幹手,目光不經意看到楊桂前襟縫著的麻布,頓時了然。
昨天他們是兩個姑娘帶一男童,今兒也是,而且男童身上縫著麻布。
兩下一對照,能認出她來也不出奇。
馬車正停在麵館門口,楊萱三人坐車,程峪卻是騎一匹灰色小毛驢,不緊不慢地隨在旁邊。
約莫兩刻鍾,行至順天府衙,程峪栓好毛驢,吩咐車夫在門外等著,徑自引楊萱到戶房去找經承。
經承跟程峪認識,非常客氣,看了眼房契,二話不說,當即喚來一名胥吏另外按照官府的製式房契重新填寫過。
因楊萱是女子,除非自立女戶,否則不得擁有私產,買方簽名處便由楊萱代筆,寫下楊桂的名字。
經承還格外開恩省去了六兩稅銀,隻收了九十兩。
也不知那六兩的空缺最後會著落在哪個胥吏頭上。
才隻一刻鍾,事情便已辦完。
楊萱誠心實意向程峪道謝,程峪淡然一笑,“一家人,無需客氣。對了,你這鋪子是做什麽的,打算收多少租子?”
楊萱如實相告,“是三舅舅贈予的鋪麵,今兒我才知道,還不曾去看過。”
程峪不假思索地說:“正好我要回衙門,順路去看看再做打算。”
一行順著原路走回南薰坊,尋到那處鋪麵,楊萱打開門。
裏麵果真是才剛收拾過。
牆上粉了白灰,幹淨明亮,屋子隔成一大一小兩間,大間在外麵,已經架起許多木頭架子,小間在裏頭,靠牆做了兩隻直通到頂的榆木櫃子。
程峪裏外仔細看過,對楊萱道:“收拾成這樣租給別人可惜了,我看開間筆墨鋪子正合適,這兒離六部近,旁邊又有個皇史宬和翰林院,六部一年到頭寫不完的文書,筆墨耗費大。不如尋個可靠的掌櫃替你掌眼,自己開鋪子……這附近的鋪麵每個月租錢大約都是十兩左右,核算下來每年百兩銀子,可要是自己做,每年淨賺三四百兩銀子不成問題。”
楊萱苦笑,“實話告訴大人,我自己怕是不行,我除了家裏兄弟姐妹幾乎不曾結識外人,到哪裏去尋可靠的掌櫃?而且,也不知道去哪裏進貨……”手指無措地揉搓著帕子,臉頰已經紅了一片。
程峪目光從她纖細的手指移到柔嫩得幾乎能掐出水來的臉龐上,微微歎口氣,“要不這樣吧,我給你找個掌櫃,本錢也是我出,每年你分我一成利……總歸比你往外租要合算。”
楊萱毫不猶豫地應聲好,又道:“本錢我有,不用麻煩大人。”
程峪掃她一眼,沒吭聲,背著手繞著屋子轉了兩圈,停在楊萱麵前,“暫且就這麽定下,我盡快找好人,能早一天開業就早一天開,否則白放著也是放著。你想好了要給鋪子取個什麽名字?”
楊萱想一想,開口道:“我爹生前最愛聞墨錠的味道,常說墨香能醉人,叫醉墨齋可好?”
“醉墨齋,”程峪低喃兩句,點頭讚道:“醉字用得好……如此一來需得找個擅寫狂草的大儒題道匾額,該找誰呢?”
楊萱不由黯然。
如果楊修文還在,別說一道匾額,就是請大儒名士畫了字畫掛在店裏招徠人氣也是極容易的。
隻是,這世間哪裏有“如果”兩字
程峪思量片刻沒想出合適人選,因見楊桂倚在春桃肩頭已經昏昏欲睡,便道:“你們先回去歇著,過個六七日再來找我。”
楊萱忙道:“我明日去大興田莊,本來打算過完七七再回京都。”
程峪挑下眉毛,“你先把鎖匙給我,等你回京都後直接到鋪子裏來。”
楊萱應著,將銅鎖與鑰匙一並交在他手裏,先行離開。
程峪鎖了門,本想回衙門,心念一轉,騎著毛驢去了清和樓。
這會兒不是飯點,又值午後,清和樓空蕩蕩的,幾個跑堂的小夥計都各自尋了陰涼地歇息。小九肩頭搭條長帕子,單腳支在椅子上,正吭哧吭哧地啃西瓜。
瞧見程峪進門,小九連忙放下西瓜,殷勤地招呼道:“客官裏麵請,需要點什麽?”
程峪往正對門的桌前一坐,“來壺龍井,沏得釅一些,再買二兩點心,不拘什麽口味,隻別要鹹的。”
小九爽快地應聲好,將旁邊眯縫著眼歇晌的夥計拍起來,“快,到隔壁買二兩點心。”又打發另一個,“沏壺釅釅的龍井。”
清和樓不做點心,但凡有客人需要隻管往隔壁去買,賺個跑腿錢。
將人打發出去,小九站在程峪身旁樂嗬嗬地問:“官爺怎麽這個時辰來,不早不晚的?”
程峪低聲道:“你得給我尋個打雜的夥計,人要機靈會來事,還得會點文墨,能認字。”
小九“嗬嗬”笑,“這不就是我嗎?”
程峪瞪他一眼,“二姑娘要開筆墨鋪子,我給她找個掌櫃,你負責尋個可靠的夥計。”
小九驚喜地問:“大哥見到小四嫂了?”
程峪斥道:“八字還沒一撇呢,別亂叫。”
“怎麽是亂叫?”小九機警地左右看看,“四哥都帶給義父瞧過,這就是過了明路,早晚是自家人……小四嫂長得可真漂亮。”
“漂亮能當飯吃?”程峪長長出口氣,“一看就是養在深閨裏的,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會。唉,老四怎麽就瞧中她了,以後能給他支應起門戶來?”
小九道:“四哥可以自己支應,要是我能娶到跟小四嫂那麽好看的婆娘,就是供在家裏什麽不幹也願意。”
程峪“哼”一聲,“胡說八道,娶妻當娶賢,不能隻看美色……你趕緊找個合適的夥計,給她把鋪子開起來,不管怎樣,既是老四托付了,就得好生照應著……”
楊萱當著三舅母的麵打開, 裏麵是本小冊子, 詳細記著好幾種紙箋做法。
上次三舅舅曾經給過她兩個做紙箋的方子, 可她一直沒有來得及嚐試, 這次抄家不知道散落哪裏去了,楊萱正覺遺憾,看到冊子, 發自內心地歡喜起來,“三舅舅最好了。”
三舅母莞爾,伸手取出冊子,底下還壓著幾張紙和兩把鑰匙。
是兩處鋪子的房契還有四張五百兩的銀票。
一處位於南薰坊南池子大街, 離皇史宬隻有一街之隔,距六部也不遠, 算得上寸土寸金之地。房契上寫得清楚,兩間屋,加起來一丈二見方,三千二百兩銀子,典賣當日一並付清,並無拖欠。
三千二百兩,記得大舅母先前買的那座大四進的宅院是四千八百兩,占地是這間鋪子的百倍不止。
這也太坑人了。
楊萱咂舌, 又看另一處。
第二處位於幹麵胡同, 恰好就在黃華坊。
這處倒是開闊, 寬兩丈, 長三丈,前後隔開兩大間,共花費九百兩。同樣是銀貨兩訖並無拖欠。
兩處房子加起來,四千一百兩銀子,再加上兩千的銀票,共有六千一百兩。
楊萱大為不解,“三舅舅給我這個幹什麽?”
三舅母長長歎一聲,“先前我也不知道,你三舅舅去揚州前才告訴我。你外祖父臨終前曾分過一次家,給了你三舅舅一萬兩現銀,給你母親五千兩,家中的店鋪土地留給你大舅跟二舅。上次,我們被驅逐出族,你大舅私下也貼給我們六千兩……你外祖父說過,三個人不能栓在同一條繩上。”
所以,三舅舅聰明之極卻偏偏做出一副浪蕩子的模樣;
所以,在外祖父辛歸舟三周年祭奠之日,他滿身酒氣地被人從青樓拽出來;
所以,大舅舅在站隊之前,先把三舅舅摘出來,以便辛家能夠有後……
種種種種,之前在三舅舅身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得到解釋。
辛家的根兒是留住了,可楊家呢?
早先辛歸舟跟辛農將楊修文牽扯進來時,可曾替三代單傳的楊家考慮過?可曾替他從小捧在手心長大的辛瑤考慮過?
如果辛氏沒有生下楊桂,如果沒有範直從中周旋,恐怕楊家的根兒已經斷了。
這五千兩銀子,應該算是楊修文替辛家賣命的錢吧?
楊萱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三舅母看出楊萱的異樣,溫聲道:“萱萱,你別想岔了。說起來路都是自己選的,尤其辛家的男人,性子都傲得很,誰都不願意空有一身才學卻被人指著脊梁骨罵不長進……這兩年,你三舅舅也沒得著什麽好名聲,天天在外浪蕩著,就置辦了這兩處鋪麵。南池子這間剛收拾好,是要打算開間筆墨鋪子,幹麵胡同原先是家點心鋪子,東家染病過世,現下還空著沒收拾出來。”
楊萱默然。
辛家的男人傲氣,楊修文不也是如此?
即便是生死攸關之際,他也不會低下頭顱寫一篇讚文,哪怕隻是敷衍了事地拚湊一篇。
況且,白鶴書院被牽連的弟子不少,辛家正是需要銀錢的時候,三舅舅卻將這筆銀子拿出來,可見三舅舅心裏仍是惦念她的。
楊萱心情好轉了許多,將房契放回匣子,仍是塞到冊子底下,問道:“三舅舅沒說幾時回來?”
三舅母搖頭,“一時半會兒肯定回不來,揚州那邊,事情太多了,等一一安頓下來,怕是要到臘月了……今年過完年,我們帶著平哥兒依舊回揚州。”
楊萱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卻是能夠理解三舅舅的做法。
畢竟揚州是辛家的根基,有辛家的族人。
三舅舅被除族,但平哥兒卻有可能再入辛氏族譜,重新振興辛氏門楣。
……
從三舅舅家裏出來,幾近午時。
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路旁枝條沒精打采地垂著,樹葉都蔫巴巴地打了卷兒。
路上行人少得可憐,大都坐在樹蔭底下乘涼。
隻有她們幾個,頂著大太陽,沿著西江米巷往東走。走不多遠,忽聽楊桂嚷道:“姐,姐,那個人我見過。”
楊萱疑惑地抬頭,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有個人正從六部出來。
戴烏紗帽,穿青色官服。
果然是見過的,就是昨天才在清和樓遇到的程峪。
楊萱沒打算上前廝見,畢竟蕭礪平常極少與程峪碰麵,她眼下又沒有為難之事,隻是偶然至此,沒有必要去打擾他。
豈料程峪已經停下步子,站在路邊,等楊萱走近,開口問道:“二姑娘,你前來找我,是有什麽事情?”
顯然是誤會了,以為楊萱特意來這裏尋他。
楊萱很有些奇怪。
不是說好的分不清人臉嗎,怎麽一下子就認出她來了?
而且,她昨天穿的是碧色襖子,今天穿的是湖藍色,並非同一件。
心裏疑惑,麵上卻不露,低聲解釋,“沒有什麽特別之事,我是經過此地……”忽然想起匣子裏的房契,又改了話頭,“是想請教一下大人,這附近可有房產經紀,我有鋪子想往外租賃。”
楊家乃書香門第,祖上幾代都沒有開鋪子的,楊修文略懂農事,對於工商卻是一竅不通。
而楊萱更是,隻會逛鋪子,不懂得如何打理。
鋪子攥在手裏不能空放著,最省心的就是賃出去吃租子。
程峪問道:“鋪麵在哪裏,多大地方?”
楊萱忙將房契拿出來。
程峪認真看過,打量楊萱兩眼,“租賃之事不用急,依我之見,還是先往順天府去備了案再做打算。”
楊萱不解。
有房契在手不就可以了,為什麽要去備案?
程峪解釋道:“鋪子地角極好,價格也不便宜,可你一個姑娘家,若是房產經紀欺你年幼不經事,又或者是租戶不講理,另行做了假的房契強占你的鋪子,屆時可無從說理去。去官府備案就是個認證,不過要交三分的契稅。”
三分的稅就是一百兩銀子抽三兩稅,三千二百兩銀子要抽去九十六兩的稅錢。
難怪很多人不願意去備案,這稅錢也太高了。
將近一百兩銀子,他們三人節省點花,可以吃用七八年不成問題。
程峪見楊萱猶豫不決,便道:“二姑娘手頭若不方便,我這裏尚有些銀兩,一時半會兒用不上,暫且借與姑娘應急。”
“不用,不用,”楊萱怎可能隨便借別人的銀子,連忙推辭,“我有銀錢,就是覺得不太值當。”
程峪很肯定地說:“值當!不瞞二姑娘,這附近的鋪子能買到手都是賺,多少人惦記著想買買不到。”
楊萱見他說得如此篤定,便道:“那就依程大人所言去順天府備上案。”
程峪看看天色,伸手指了不遠處一家麵館,“順天府距這裏有些路程,你們先去吃碗麵,我去叫輛馬車。”
楊萱上次去過牢獄,知道路途不短,便點點頭,帶楊桂去麵館等著。
不等吃完麵,楊桂喊著尿急,楊萱向夥計問清茅房方位,讓春桃帶著楊桂去小解。
這時程峪從外麵進來,站在門口四處打量著。
麵館裏隻七八桌客人,除了兩桌全是大老爺們之外,有兩桌是一家四口,其餘三桌則是女眷。
程峪目光在這三桌女客之間逡巡,猶豫不定。
楊萱正要出聲招呼,楊桂已洗過手蹦蹦跳跳的跑過來,程峪眸光一亮,急步走過來,含笑道:“馬車已經找好了,不知姑娘幾時能動身?”
“這就可以走,”楊萱掏帕子給楊桂擦幹手,目光不經意看到楊桂前襟縫著的麻布,頓時了然。
昨天他們是兩個姑娘帶一男童,今兒也是,而且男童身上縫著麻布。
兩下一對照,能認出她來也不出奇。
馬車正停在麵館門口,楊萱三人坐車,程峪卻是騎一匹灰色小毛驢,不緊不慢地隨在旁邊。
約莫兩刻鍾,行至順天府衙,程峪栓好毛驢,吩咐車夫在門外等著,徑自引楊萱到戶房去找經承。
經承跟程峪認識,非常客氣,看了眼房契,二話不說,當即喚來一名胥吏另外按照官府的製式房契重新填寫過。
因楊萱是女子,除非自立女戶,否則不得擁有私產,買方簽名處便由楊萱代筆,寫下楊桂的名字。
經承還格外開恩省去了六兩稅銀,隻收了九十兩。
也不知那六兩的空缺最後會著落在哪個胥吏頭上。
才隻一刻鍾,事情便已辦完。
楊萱誠心實意向程峪道謝,程峪淡然一笑,“一家人,無需客氣。對了,你這鋪子是做什麽的,打算收多少租子?”
楊萱如實相告,“是三舅舅贈予的鋪麵,今兒我才知道,還不曾去看過。”
程峪不假思索地說:“正好我要回衙門,順路去看看再做打算。”
一行順著原路走回南薰坊,尋到那處鋪麵,楊萱打開門。
裏麵果真是才剛收拾過。
牆上粉了白灰,幹淨明亮,屋子隔成一大一小兩間,大間在外麵,已經架起許多木頭架子,小間在裏頭,靠牆做了兩隻直通到頂的榆木櫃子。
程峪裏外仔細看過,對楊萱道:“收拾成這樣租給別人可惜了,我看開間筆墨鋪子正合適,這兒離六部近,旁邊又有個皇史宬和翰林院,六部一年到頭寫不完的文書,筆墨耗費大。不如尋個可靠的掌櫃替你掌眼,自己開鋪子……這附近的鋪麵每個月租錢大約都是十兩左右,核算下來每年百兩銀子,可要是自己做,每年淨賺三四百兩銀子不成問題。”
楊萱苦笑,“實話告訴大人,我自己怕是不行,我除了家裏兄弟姐妹幾乎不曾結識外人,到哪裏去尋可靠的掌櫃?而且,也不知道去哪裏進貨……”手指無措地揉搓著帕子,臉頰已經紅了一片。
程峪目光從她纖細的手指移到柔嫩得幾乎能掐出水來的臉龐上,微微歎口氣,“要不這樣吧,我給你找個掌櫃,本錢也是我出,每年你分我一成利……總歸比你往外租要合算。”
楊萱毫不猶豫地應聲好,又道:“本錢我有,不用麻煩大人。”
程峪掃她一眼,沒吭聲,背著手繞著屋子轉了兩圈,停在楊萱麵前,“暫且就這麽定下,我盡快找好人,能早一天開業就早一天開,否則白放著也是放著。你想好了要給鋪子取個什麽名字?”
楊萱想一想,開口道:“我爹生前最愛聞墨錠的味道,常說墨香能醉人,叫醉墨齋可好?”
“醉墨齋,”程峪低喃兩句,點頭讚道:“醉字用得好……如此一來需得找個擅寫狂草的大儒題道匾額,該找誰呢?”
楊萱不由黯然。
如果楊修文還在,別說一道匾額,就是請大儒名士畫了字畫掛在店裏招徠人氣也是極容易的。
隻是,這世間哪裏有“如果”兩字
程峪思量片刻沒想出合適人選,因見楊桂倚在春桃肩頭已經昏昏欲睡,便道:“你們先回去歇著,過個六七日再來找我。”
楊萱忙道:“我明日去大興田莊,本來打算過完七七再回京都。”
程峪挑下眉毛,“你先把鎖匙給我,等你回京都後直接到鋪子裏來。”
楊萱應著,將銅鎖與鑰匙一並交在他手裏,先行離開。
程峪鎖了門,本想回衙門,心念一轉,騎著毛驢去了清和樓。
這會兒不是飯點,又值午後,清和樓空蕩蕩的,幾個跑堂的小夥計都各自尋了陰涼地歇息。小九肩頭搭條長帕子,單腳支在椅子上,正吭哧吭哧地啃西瓜。
瞧見程峪進門,小九連忙放下西瓜,殷勤地招呼道:“客官裏麵請,需要點什麽?”
程峪往正對門的桌前一坐,“來壺龍井,沏得釅一些,再買二兩點心,不拘什麽口味,隻別要鹹的。”
小九爽快地應聲好,將旁邊眯縫著眼歇晌的夥計拍起來,“快,到隔壁買二兩點心。”又打發另一個,“沏壺釅釅的龍井。”
清和樓不做點心,但凡有客人需要隻管往隔壁去買,賺個跑腿錢。
將人打發出去,小九站在程峪身旁樂嗬嗬地問:“官爺怎麽這個時辰來,不早不晚的?”
程峪低聲道:“你得給我尋個打雜的夥計,人要機靈會來事,還得會點文墨,能認字。”
小九“嗬嗬”笑,“這不就是我嗎?”
程峪瞪他一眼,“二姑娘要開筆墨鋪子,我給她找個掌櫃,你負責尋個可靠的夥計。”
小九驚喜地問:“大哥見到小四嫂了?”
程峪斥道:“八字還沒一撇呢,別亂叫。”
“怎麽是亂叫?”小九機警地左右看看,“四哥都帶給義父瞧過,這就是過了明路,早晚是自家人……小四嫂長得可真漂亮。”
“漂亮能當飯吃?”程峪長長出口氣,“一看就是養在深閨裏的,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會。唉,老四怎麽就瞧中她了,以後能給他支應起門戶來?”
小九道:“四哥可以自己支應,要是我能娶到跟小四嫂那麽好看的婆娘,就是供在家裏什麽不幹也願意。”
程峪“哼”一聲,“胡說八道,娶妻當娶賢,不能隻看美色……你趕緊找個合適的夥計,給她把鋪子開起來,不管怎樣,既是老四托付了,就得好生照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