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林家要求接黛玉進京的賈府下人被林如海神來之筆的過繼嗣子給驚著了,顧不上再管林妃,連滾帶爬著回京去向賈母報信。林妃對此毫不在意,聳聳肩就丟到了腦後。她對去賈家沒意見,但是能不去的話,還是不去的好,就算不提賈家那些破事和隱私,在別人家裏沒有自己家舒服可是常識。


    賈母對林如海的舉動有什麽意見林妃並不清楚,但是賈家下人這一走,倒是給了她三年的空閑,借口給生母守孝不能遠行,可以不用早早過去榮國府看人臉色,林妃對此極其高興,她這陣子跟小霓玉玩兒的很好,肉呼呼的小圓球兒,白白淨淨的可愛極了,林妃簡直把他當成大玩具似的,天天都要過去擺弄一陣。


    絳玉樂見其成,他對於自己第一天和緋玉抬杠的行為非常後悔,生怕新上任的老爹會就此厭了他,倘若林家正統小姐喜歡霓玉,對他們兄弟無疑是個大幫助。


    除了緋玉之外,其他人的想法也都差不多,都覺得自己身為嗣子,不能搶了正經大小姐的風光,便都對著林妃格外禮讓三分。像那為人寬和又沒什麽太多心眼兒的,諸如殷玉和赫玉,在林妃的刻意交好之下,對她便逐漸親熱起來,林妃投桃報李,誰跟她親近一分,她便回過去兩分,這麽一來二去的,殷玉、絳玉、赫玉等人便真如親兄弟一樣,對林妃愛護有加了起來。


    林如海一見,老懷大慰,他過繼兒子,除了惦記自己一脈香火,更多的還是為獨女的將來做打算的,現在見他們相處融洽,自己多放寬了一分心思,也多騰出點兒時間準備後續。


    殷玉等人來時,賈敏還沒過百日,但這年的童生試卻將將臨近。按照律例,守孝者不得科舉,但如在百日內,卻可入場。因為報名時限足有一年多,倘若考生的長輩在臨考前過逝不足百日,說明他報名時尚未服孝,便算不得違例。林如海心焦自己老邁,很是急著幾人的前程,這裏麵,殷玉、緋玉、絳玉都夠年紀應考,而幾人的學問也算不錯,下場一試,不說十足的把握,可七八分還是有的。但絳玉因喪了父母,斷了上學,更無人替他繳費報名,是以這一期是不能想了的,但殷玉和緋玉卻是早早上了名冊,這一場如願一試身手,倒是可以的。然而有賈敏哀事在前,林如海便找了兩人來,逐一詢問他們是如何考慮的。


    殷玉書呆子一個,進了林家便按規矩一日三炷香叩頭哭靈禮敬賈敏,自己披麻戴孝茹素齋戒無一不誠,但卻老老實實說明,他這樣做隻是在盡為人子的義務,事實上對於這位便宜母親並無過分哀傷,而科舉乃關乎國運的大事,既然他現在應考不屬違律,那麽隻要父親大人應允,他還是希望能去考試的。


    林如海一聽,自己果真沒看錯人,殷玉是個好的,既遵紀守禮又誠實懇切。倘若他對賈敏表現的無比哀痛,林如海反倒要疑心他奸猾了。當下便點頭,讓殷玉自去應試。


    而緋玉那裏又有不同,他因著自己的身世格外敏感,對一切能證明他實力事物的食物都專注追求,別說賈敏隻是個嗣母,便是他原來那位嫡母、甚至生母過逝了,隻要朝廷法律允許他去考試,他都能頭也不回的扒了孝服。因此,林如海稍一透漏口風,緋玉立刻接口,毫不客氣的說自己一定要拿下秀才頭銜。林如海對緋玉的冷情大為不滿,然而並不表露,點點頭讓他自去準備,可是自己卻一手不伸,背著人隻管教導殷玉,卻對緋玉不聞不問。


    林妃倒是一視同仁,聽見幾日後,兩個長兄要去參加童生試,問過嬤嬤以後,便一式兩份各給縫了一個沒繡花的書袋,親手送了過去,讓他們裝筆墨硯台,並預祝哥哥們一舉奪魁。殷玉過去被弟弟妹妹們當蛇蠍避慣了,來了這裏,上到絳玉、赫玉,下到林妃、霓玉,都跟他親親熱熱,心裏十分受用,因此,一見林妃的心意,立馬便歡歡喜喜的收下了。倒是緋玉那裏,隻掃了一眼,冷哼一聲,抬手接了卻隨即丟到一旁。還是他從原來家裏帶來的一個自小跟著他的小廝,好說歹說,死活勸著他帶上了。待到進場那日,林如海親身去送,見兩人提籃裏都放著林妃的針線,倒是格外和藹了一些,看向緋玉的時候也有了一絲笑模樣。


    九日後,林如海遣人到貢院接回了累成兩攤稀泥的殷玉、緋玉,也不過問考得如何,隻往書房裏一送,從此關門閉戶,讓他們兄妹安安分分守孝三年再說。


    然而,林如海的打算終究是無法實現,畢竟,任誰家一門雙子高中童試也不能一聲不吭裝作沒這回事。林家殷玉、緋玉雙雙得中秀才,特別殷玉還是魁首,如此,林如海便是想低調都不可能了。


    林如海身為鹽政,乃是蘇杭地界上除了知州以外最大的官兒。但是知州的衙門的杭州,於是他就成了最大的,故而來恭賀的人絡繹不絕。接待了兩三天官場上的同僚之後,招待會轉為內部舉行,前一陣子攉龍起來的林家族人來了沒一百也有八十,連緋玉、丹玉、彤玉的父母和絳玉的叔嬸都來攀附。殷玉的爹娘倒是沒來,大約是覺得送出了親生兒子這事兒有些羞愧,但是能忍住不來攀龍附鳳倒是說明這家人還是知道廉恥的。反觀林江,對著原來連長相都記不住的緋玉笑成了一朵花,口口聲聲的套近乎,就差明著說要接他回去光宗耀祖。這話要是早兩個月說,緋玉肯定一口答應,但是現在嘛,他突然發現了報複生父嫡母更好的辦法——就讓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走上高台盤,卻就是搭不上話來,這樣可比教訓沒用的嫡兄來的更爽!


    林妃拿守孝當借口,拒不出麵待客,而她的年紀又確實小,於是那些打著內宅主意的夫人們隻得惺惺而歸。外麵的男人們,林如海深諳太極之道,林殷玉書呆子的比木頭還實心,林緋玉鼻孔裏看人,跟誰都愛答不理的,到的最後,這些人竟是一無所獲,除了在林家吃了幾頓偏素的客席,每人領若幹不大值錢的回禮,什麽好處也沒撈著。


    不過也有人不在此例,賈府派來的人就相當頑固,一方麵一定要見到大小姐,說是老太太心疼,定要讓人親眼瞧瞧好給她回話。而另一方麵就更加麻煩了,賈老太太史太君半真半假的對林如海暗示:要那些他過繼來的兒子們,進京去給她請安,奉賈家為外家,終身效力。


    林如海頭大如鬥,賈敏在的時候,他雖對賈母敬畏有加,每年三節兩壽送的禮一樣不少,可是對於賈府的行事作風,特別是這一屆的外當家——賈赦和內當家——賈政,林如海是真的高看不起來。這兩人,無論是從能力、性情、品格還是做人方法上,都和林如海差的太遠,用林妃的話來說就是:代溝太深,深的林如海認為沒法跟他們打交道,就維持個表麵的親戚情分得了。至於賈母,在兩個兒子要麽不同人事,要麽不近人情的情況下,居然能把個偌大的賈府維持的嵬嵬赫赫,可想而知不是個好相與的,更不是善茬兒。不過林如海自忖,自己是她半子,林妃是她外孫,賈母是絕對不會對他們有什麽說法的,但是七個兒子,跟賈敏沒一點兒情分,這樣的條件下,賈母要見他們的目的就很明確了,她是要個他們下馬威,好讓他們不至於小瞧了林妃去。


    林如海猜到了過程,可是他沒有判斷對結果。遠離京城多年,他已經不太清楚賈家的情況了。下馬威是對的,但是不是為了林妃,或者說,是不是全都為了林妃,熟知賈府內況的人心裏明鏡似的。不過即使不考慮這些,單從七個兒子的性情來說,林如海實在不敢保證,他們進一趟京,會不會氣出幾條人命來。


    殷玉是頭一個不會說話的,而且還沒法教,直通通的平均每三句話就能把人噎個跟頭,老太太年紀大了,林如海不敢放他出去冒險;緋玉則是對誰都沒個好臉,連林如海和林妃都得不到他的青眼,可想而知,賈母這個便宜外祖母會收到什麽樣的冷遇,指不定不開口都能讓他氣抽過去;絳玉片刻不舍得離開霓玉,而霓玉又實在太小,經不起遠路顛簸;赫玉倒是既會說話又會做事,連嫩嘴甜招人愛,但年紀太小,代替不了林家;丹玉一副小兔子樣,見了人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放他出去那是給林家丟人呢;彤玉小不說,嘴上還刻薄,殷玉噎人是本性,他是本能,每開口必有人中招,到今天為止,除了一個林如海得了他全副尊重,還沒有一個人能避開他的毒舌神功呢,連林妃和霓玉都沒特殊待遇。這樣的一群人,叫林如海怎麽敢放出去拜見連他都不敢得罪的老太君?


    然而賈母卻不理解林如海的苦衷,她隻知道,這些人占了她賈家外孫的位置,霸了她女兒(重點是她女兒可以挪用回娘家)應該享用的財產,又搞砸了她接外孫女兒撫養的計劃,卻連一個頭都不給她磕,一句話都不聽她訓誡,而一向孝順的女婿竟然被他們蠱惑的反抗她?這簡直不可饒恕!原本就對林如海過繼嗣子大為不滿的賈母這下徹底記恨上了,若沒機會便罷,若有機會,林家七子肯定都要在她手下吃上幾次虧,千年的狐狸,哪裏是幾個未出茅廬的小子輕易對付得了的呢?何況這幾人裏,除了緋玉,誰也沒有在深宅大院裏鬥誌的技能,甚至許多人連豪門的真正概念都沒有,麵都沒見一回就被人懷恨在心,還是個名義上的長輩,實際上的權貴,這一仗,還沒打就先輸了一城,也是林妃始料未及的,更是林如海不想看到的。他不知道,當親外祖母和嗣兄弟起了衝突的時候,林妃夾在中間可能會有怎樣的遭遇?他由衷的祈禱這事不會發生,不過,以賈家人的性格來看,林如海是注定要失望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妹妹的紅樓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式雜魚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式雜魚湯並收藏林妹妹的紅樓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