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周皓的近況,恩蘭的心中突然冒出了一股莫名的憐惜來,因為他不希望周皓過早的死去!如果周皓被玄宗給治罪了,那他千裏而來的目的也白費了!
原本恩蘭還想跟周皓一決高下,但現在看到這個情景,周皓連半點的殺傷力都沒有了,甚至還讓恩蘭大失所望!如果周皓這麽輕易的被皇帝給砍了頭,那他豈不是白跑了!
隻有周皓活著,李芫才能存活!如果他死了,李芫也不能獨活了!他們的情景就如一根繩上的蚱蜢,一榮具榮,一損具損,所以恩蘭決計不會再讓事態發展下去的!盡管他很厭惡這個情敵,但為了李芫,他還是忍了。
所以恩蘭決定在離開長安之前去說服玄宗,讓他赦免周皓。但是當他對玄宗說明理由時,玄宗也感到好奇:“特使,你為何為了一個異族人而去求情?”
玄宗覺得特使與周皓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路人,怎麽就會牽纏在一起了呢?
見玄宗不解,恩蘭就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套說辭給拿了出來:“皇帝陛下,這個周皓雖然無權無職,但他在我們吐蕃的馬球賽上算是一個知名人物了!他連闖過七關,盡管最後沒有贏得名次,但在民眾的心中認為這個榮譽非他莫屬。”
“還有這種事情?!”當聽到恩蘭的呈稟,玄宗也深感新奇!
因為周皓回來根本都沒有提及此事,當時也就稟明了未將公主帶回的緣由,而玄宗自己又因周皓的失誤大發雷霆,所以問也沒問就將他給推了出來,現在想來是不是武斷了些。
但恩蘭卻注意到了,當他談到馬球賽時,玄宗麵色稍有改觀,隻因為玄宗本人也十分喜好馬球,常年都在宮中舉辦各種的馬球賽,可是現在卻將一個馬球的好手給遺落在了外麵,算不算上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於是在恩蘭的說服之下,玄宗有了一些惻隱之心:“如特使這麽說,那個小子還是個可造之材了?!”
“人才嗎,這個我不敢妄斷,但是人要是死了,就沒法去應驗。”看得出玄宗也是搖擺不定,因為他並沒有從周皓的身上看到半點的好處,所以他對恩蘭的話也是半信半疑的。
而恩蘭也沒有想玄宗表明他與周皓的關係,所有的話都是點到為止,他隻要周皓不死,至於其他的就聽天由命了。
於是在恩蘭的一番說服之下,玄宗對周皓有了重新的認識,其實他一直押著周皓不放也是別有用心的。雖然周皓是自告奮勇去的吐蕃,但他的確的確損兵折將的回來,不僅沒能將李芫帶回,還死了這麽多的人,按理玄宗的麵上也不好過。
再則,周家也沒有任何的舉動,既不來為兒子說情,也不主動上前賠罪,這就讓玄宗分外為難了,羅織一個罪名也大為不妥,因此就這麽押著。
其實周泌早就上書了奏折,就是讓玄宗對自己的兒子做出處罰,他也不會徇私枉法的。隻因為朝堂上的奏折太多了,周泌的奏折又被壓在最下麵,這才被玄宗給忽視了。
所以算來算去一晃都幾個月過去了,要不是有吐蕃的特使一再提及,玄宗恐怕都忘記了!可是當玄宗有了惻隱之心時,又被一件事情給耽擱了。
至於那件事其實就是楊貴妃的生辰到了,每年此時玄宗都會親力親為,隻為博得貴妃一笑,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了!不僅宮中上上下下,甚至連朝堂上的官員都備至了不少的禮物,隻為巴結楊家好讓自己飛黃騰達。
還有楊家自己也備了不少的賞玩之品,不光有好吃好喝的,連雜耍戲班都請了!特別是楊靖,他通過貴妃的舉薦才得以進入集賢殿,當然少不了獻上厚禮了!
對於楊靖的賀禮,楊貴妃是並沒有任何異議的。她舉薦他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自己身邊什麽樣的金銀珠玉沒有,至於要什麽樣的賀禮,權當意思意思了!
不過楊靖獻上來的並不是什麽金銀珠寶,而是一盞工筆燈籠,這讓貴妃見到了也感歎不已:“沒想到靖兒在集賢殿長進不少,連這個燈籠都畫得惟妙惟肖了!”
貴妃見燈籠上有山水人物,還有詩詞提拔,權當是楊靖的個人所書,因此就欣然接受了,還令宮人特意將燈籠掛在臥室的顯眼處,已示觀賞。
於是飲宴之後,玄宗就回到了寢宮之內,當他走進楊貴妃的寢室時,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頓時就被一盞高掛的燈籠給吸引住了:“娘子,今夜的芙蓉園的飲宴可否受用?”唐玄宗提到了今夜提議為楊貴妃準備的壽宴,那裏麵山珍海味比比皆是。
而楊貴妃聽到也頻頻點頭道:“多謝聖上的好意了,可是即使有再多的珍奇,也比不過為家鄉的荔枝。”
離家越久就越讓楊貴妃有了思鄉之情,而唐玄宗聽聞就好言相撫道:“娘子,不要憂思,嶺南的荔枝已在驛道之上,明日就可以送到宮中了。”為了博得貴妃一笑,天上地下唐玄宗沒有不想到的。
可就在這會,唐玄宗看見了掛在房中的那盞爍爍生輝的燈籠:“這是哪裏敬獻的燈籠,怎麽跟宮中的樣式不太一樣啊?!”
見唐玄宗被燈籠給吸引住了,楊貴妃也頗為自豪道:“聖上可要好好看看啊,這是小侄楊靖的畫作,他最近可在集賢殿中加倍的努力啊!”
“哦,是楊靖的畫作,那朕自然要好好看看了。”既然是貴妃舉薦的子侄,又深得貴妃的寵信,那玄宗當然要看一看了。
但當玄宗凝神細看時,卻發現不對勁了,因為燈籠上的畫完全不對賀禮之意!原本玄宗還以為楊靖畫出了什麽精彩之作,可當他看了一圈之後,臉色也變得沉重了起來!
“聖上,靖兒畫的不好嗎?”見玄宗神色不對,楊貴妃也急問道!
因為她見燈籠並沒有不妥之處,人物山水都簡潔明快,還有詩句也押韻上口,實在是一副不錯的佳作,但是玄宗看後卻發生了變化,所以她也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委。
原本恩蘭還想跟周皓一決高下,但現在看到這個情景,周皓連半點的殺傷力都沒有了,甚至還讓恩蘭大失所望!如果周皓這麽輕易的被皇帝給砍了頭,那他豈不是白跑了!
隻有周皓活著,李芫才能存活!如果他死了,李芫也不能獨活了!他們的情景就如一根繩上的蚱蜢,一榮具榮,一損具損,所以恩蘭決計不會再讓事態發展下去的!盡管他很厭惡這個情敵,但為了李芫,他還是忍了。
所以恩蘭決定在離開長安之前去說服玄宗,讓他赦免周皓。但是當他對玄宗說明理由時,玄宗也感到好奇:“特使,你為何為了一個異族人而去求情?”
玄宗覺得特使與周皓完全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路人,怎麽就會牽纏在一起了呢?
見玄宗不解,恩蘭就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套說辭給拿了出來:“皇帝陛下,這個周皓雖然無權無職,但他在我們吐蕃的馬球賽上算是一個知名人物了!他連闖過七關,盡管最後沒有贏得名次,但在民眾的心中認為這個榮譽非他莫屬。”
“還有這種事情?!”當聽到恩蘭的呈稟,玄宗也深感新奇!
因為周皓回來根本都沒有提及此事,當時也就稟明了未將公主帶回的緣由,而玄宗自己又因周皓的失誤大發雷霆,所以問也沒問就將他給推了出來,現在想來是不是武斷了些。
但恩蘭卻注意到了,當他談到馬球賽時,玄宗麵色稍有改觀,隻因為玄宗本人也十分喜好馬球,常年都在宮中舉辦各種的馬球賽,可是現在卻將一個馬球的好手給遺落在了外麵,算不算上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於是在恩蘭的說服之下,玄宗有了一些惻隱之心:“如特使這麽說,那個小子還是個可造之材了?!”
“人才嗎,這個我不敢妄斷,但是人要是死了,就沒法去應驗。”看得出玄宗也是搖擺不定,因為他並沒有從周皓的身上看到半點的好處,所以他對恩蘭的話也是半信半疑的。
而恩蘭也沒有想玄宗表明他與周皓的關係,所有的話都是點到為止,他隻要周皓不死,至於其他的就聽天由命了。
於是在恩蘭的一番說服之下,玄宗對周皓有了重新的認識,其實他一直押著周皓不放也是別有用心的。雖然周皓是自告奮勇去的吐蕃,但他的確的確損兵折將的回來,不僅沒能將李芫帶回,還死了這麽多的人,按理玄宗的麵上也不好過。
再則,周家也沒有任何的舉動,既不來為兒子說情,也不主動上前賠罪,這就讓玄宗分外為難了,羅織一個罪名也大為不妥,因此就這麽押著。
其實周泌早就上書了奏折,就是讓玄宗對自己的兒子做出處罰,他也不會徇私枉法的。隻因為朝堂上的奏折太多了,周泌的奏折又被壓在最下麵,這才被玄宗給忽視了。
所以算來算去一晃都幾個月過去了,要不是有吐蕃的特使一再提及,玄宗恐怕都忘記了!可是當玄宗有了惻隱之心時,又被一件事情給耽擱了。
至於那件事其實就是楊貴妃的生辰到了,每年此時玄宗都會親力親為,隻為博得貴妃一笑,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了!不僅宮中上上下下,甚至連朝堂上的官員都備至了不少的禮物,隻為巴結楊家好讓自己飛黃騰達。
還有楊家自己也備了不少的賞玩之品,不光有好吃好喝的,連雜耍戲班都請了!特別是楊靖,他通過貴妃的舉薦才得以進入集賢殿,當然少不了獻上厚禮了!
對於楊靖的賀禮,楊貴妃是並沒有任何異議的。她舉薦他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自己身邊什麽樣的金銀珠玉沒有,至於要什麽樣的賀禮,權當意思意思了!
不過楊靖獻上來的並不是什麽金銀珠寶,而是一盞工筆燈籠,這讓貴妃見到了也感歎不已:“沒想到靖兒在集賢殿長進不少,連這個燈籠都畫得惟妙惟肖了!”
貴妃見燈籠上有山水人物,還有詩詞提拔,權當是楊靖的個人所書,因此就欣然接受了,還令宮人特意將燈籠掛在臥室的顯眼處,已示觀賞。
於是飲宴之後,玄宗就回到了寢宮之內,當他走進楊貴妃的寢室時,忽然覺得眼前一亮,頓時就被一盞高掛的燈籠給吸引住了:“娘子,今夜的芙蓉園的飲宴可否受用?”唐玄宗提到了今夜提議為楊貴妃準備的壽宴,那裏麵山珍海味比比皆是。
而楊貴妃聽到也頻頻點頭道:“多謝聖上的好意了,可是即使有再多的珍奇,也比不過為家鄉的荔枝。”
離家越久就越讓楊貴妃有了思鄉之情,而唐玄宗聽聞就好言相撫道:“娘子,不要憂思,嶺南的荔枝已在驛道之上,明日就可以送到宮中了。”為了博得貴妃一笑,天上地下唐玄宗沒有不想到的。
可就在這會,唐玄宗看見了掛在房中的那盞爍爍生輝的燈籠:“這是哪裏敬獻的燈籠,怎麽跟宮中的樣式不太一樣啊?!”
見唐玄宗被燈籠給吸引住了,楊貴妃也頗為自豪道:“聖上可要好好看看啊,這是小侄楊靖的畫作,他最近可在集賢殿中加倍的努力啊!”
“哦,是楊靖的畫作,那朕自然要好好看看了。”既然是貴妃舉薦的子侄,又深得貴妃的寵信,那玄宗當然要看一看了。
但當玄宗凝神細看時,卻發現不對勁了,因為燈籠上的畫完全不對賀禮之意!原本玄宗還以為楊靖畫出了什麽精彩之作,可當他看了一圈之後,臉色也變得沉重了起來!
“聖上,靖兒畫的不好嗎?”見玄宗神色不對,楊貴妃也急問道!
因為她見燈籠並沒有不妥之處,人物山水都簡潔明快,還有詩句也押韻上口,實在是一副不錯的佳作,但是玄宗看後卻發生了變化,所以她也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