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是不能原諒的錯誤。”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向陽說。


    “真是天助我們啊,幸好常書記和應老師被救起來了。我們仔細看了各種視頻資料,我相信你們也看了。常書記和應老師能活過來不容易啊,可以說是福大命大。應老師也要值得表揚,她也是主動幫助學生過河被洪水卷走的。”盧市長說。


    “感謝市委、市政府指揮得當,施救及時,如果發現我們晚了,可能我們就一命嗚呼了。”我說。


    “市裏是怎麽做的善後工作呢?”縱捭集團黨委委員、黨委辦公室主任、礦業公司工作組組長沈寧西問。


    “當得知常小剛和應老師存在生命體征後,我們一直繃緊的神經才鬆弛下來,倒在指揮部的沙發上,就呼呼大睡起來。”盧市長說。


    “醒來後,有人請示翁書記,說大家不分疲勞,不怕艱難,連續作戰,想方設法找人、救人。人也找到了,也救活了,是不是應該開一個慶功會、表彰會?”盧市長說。


    “翁書記同意了嗎?”沈主任問。


    “沒有,翁書記說,我們不能開表彰會,不能通過表彰會來掩蓋我們自身的問題。”盧市長說。


    “那這件事是怎麽收場的呢?”沈主任問。


    “在翁書記的建議下,我們開了一個全市密切聯係群眾幹部大會,全市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以上的幹部參加了會議。會議是我主持的,我們放了相關的視頻,翁書記也講了話。”盧市長說。


    “翁書記講了什麽呢?”沈主任問。


    “翁書記說,我們各參戰單位和個人在這次事件中,群策群力,想方設法找人、救人、市有關單位也連夜修了橋,都表現得非常好,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各參戰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由衷的敬意。”盧市長說。


    “翁書記說,人雖然找到了,救活了,橋也修了,但這不能掩蓋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些不關心群眾,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的問題。百姓利益無小事,是天大的事。”盧市長說。


    “翁書記說,月光縣委書記常小剛同誌為什麽會被洪水衝走,是因為常小剛同誌心係群眾,群眾過河不安全嘛。他跟老師和學生家長一起,背著學生過河,有的老師來不及上岸,洪水上漲了,把老師卷走了,他去救啊。危急關頭,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名縣委書記高尚的品德啊。”盧市長說。


    “翁書記說,他們為什麽要背學生過河呢?因為橋斷了,學生們不能過河啊。橋斷了,自然損毀,這我們不去說它。現在天氣預報這麽準,當地黨委、政府應該知道河水要上漲,應該知道學生和群眾存在著過河的問題啊,為什麽就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不采取臨時性的應急措施,方便群眾過河呢?”盧市長說。


    “翁書記說,假如我們心係群眾,時刻想著群眾,時刻為群眾排憂解難,常書記和老師就不會被洪水卷走了,全市就不會耗用那麽多人力、物力、財力去救人了。”盧市長說。


    “翁書記說,在這件事上,月光縣峽光鄉黨委、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建議月光縣委、縣政府,嚴肅處理有關當事人,尤其是峽光鄉黨委書記、鄉長。”


    “翁書記說,人們常說,共產黨的幹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務人民的。黨員幹部要很好地服務群眾,就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以群眾為中心,圍繞群眾做工作。”


    “翁書記引用了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此,他向全市幹部提出了‘五要’。”盧市長說。


    “哪‘五要’啊?”沈主任問。


    “一是要在感情上貼近群眾。老子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群眾路線。作為黨員幹部,一定要把群眾當作是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盧市長說。


    “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群眾、深入實踐,廣開言路、傾聽民意,了解群眾所思、所盼,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中體察民情,在為群眾排憂解難中建立感情。”盧市長說。


    “二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群眾在我們心中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作為黨員幹部,就是要把群眾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堅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眾,就是對待群眾不分貧富,一視同仁。”盧市長說。


    “堅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眾,不在群眾麵前打官腔、擺官架子、說官話;堅持用平等的心態聯係群眾,不高高在上,不以權壓人,要讓群眾說心裏話,道煩心事,講真想法,提好建議。”盧市長說。


    “三是要在作風上深入群眾。作為黨員幹部,絕不能整天圍著辦公室轉,圍著上級領導轉,而不圍著群眾轉。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解民意,體察民情,解決民難上。”盧市長說。


    “做到無論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時間深入基層,無論時間多緊,都要抽出時間聯係群眾,切實在聯係群眾中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盧市長說。


    “四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眾。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我們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作為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善於聽取群眾的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盧市長說。


    “要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用群眾的智慧推動當地發展。”盧市長說。


    “五是要在生活上關心群眾。幹部為群眾多送一份溫暖,群眾對幹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幹部多盡一份職責,就為黨多增一份光彩。作為黨員幹部,要把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盧市長說。


    “要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態度,誠心誠意地為老百姓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心係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每名黨員幹部隻有始終牢記自己職責,自覺深入基層,聯係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才能成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人民公仆。”盧市長說。


    “講得好,講得很實在啊。”沈主任說。


    “翁書記講得語重心長,講得很動情。”盧市長說。


    “處分人了嗎?”沈主任問。


    “對於是不是應該處分人的事,翁書記想了很久,也跟我商量過。最後的意見是,大家找人救人這麽辛苦,橋也建起來了,沒有開表彰會就算了。翁書記的講話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就沒有必要再處分人了。”盧市長說。


    “但翁書記在大會上說了,要月光縣委、縣政府嚴肅處理峽光鄉相關責任人。”盧市長說。


    “常書記,馬縣長,你們處理了相關責任人嗎?”沈主任問。


    “我們本來是要嚴肅處理峽光鄉黨委書記、鄉長等一批人的,但常書記不讚成,此事就這樣結束了。”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誌說。


    “常書記,你什麽不讚成嚴肅處理責任人呢?”沈主任問。


    “我剛獲救蘇醒,還躺在醫院的時候。那時候,市裏密切聯係群眾的幹部大會還沒有開。峽光鄉黨委書記宋濟世、鄉長何光榮來見我。”我說。


    “是不是跟你作檢討來了?”沈主任問。


    “是啊。宋書記說,他們兩人是來跟我作檢討的,馬縣長狠狠批評了他們,是他們的工作沒做好,讓我受苦了。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他們,他們……。”我說。


    “我看見宋書記的眼淚快流出來了,就和緩地對他們說,我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也用不著自責了。不過,以後還是要注意一下,多關心一下群眾,關心民生,把事想細一點,想在前頭。”我說。


    “這次,除了我們兩人外,還有另外五人落水,河段很長,完全值守不現實,但你們要在大會小會上,在下村裏調研時,反複說安全問題,還可以實行安全責任製度,把具體的安全任務落實到人,落實到每一段,以引起大家的重視,多嘮叨安全問題很必要啊!”我說。


    “兩人不斷點頭。我繼續說,我還不知道市裏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就此結束,還是要追責。不過,我可以明確地跟你們兩人說,峽光鄉黨委、政府是應該負有很大責任的。最主要的責任是,在便橋沒搭好前,你們沒派人或者安排人職守,沒有在河水上漲時,有組織地指揮或者派出木船幫助群眾過河,放任家長和師生自行解決過河問題。”我說。


    “在客觀上,讓來來往往的人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中。這是鄉黨委、鄉政府明顯的失職行為啊!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要做到十全十美很不容易,這裏滲水那裏冒泡是常有的事,你們心裏有群眾,常常想著群眾,就可以少滲水少冒泡啊。為官一任,總要想著一方,造福一方啊!”我說。


    “他們兩人都表態說,一定引以為戒,心係群眾,勤政為民。一定努力為群眾服好務,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他們兩人已經真心懊悔了,已經在紮紮實實地糾正自己的問題了。我覺得,再處理他們。就沒有什麽必要了。”我說。


    “哦,常書記的工作已經做到前麵去了。再處理人也是沒有必要了。”沈主任說。


    “不過,我還是把峽光鄉的黨政主要負責人狠狠批評了一頓,說下不為例,若下次再出現這樣的事,加重處罰,新賬舊賬一起算。”馬縣長說。


    “應老師,你是當事人,你也一直在聽,你對這件事是怎麽看的呢?”沈主任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任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厙建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厙建玉並收藏繼任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