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開機儀式
娛樂圈探花[古穿今] 作者:開雲種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劇本出來的時間實在是太晚了, 對於主演來說,起碼應該開通告開始前一個星期拿劇本熟悉一下。可是《乾俠、東君、丹娘》這部劇的四個編劇, 提前一個月才召集齊全, 三個星期之前她們才開始看原作。然後劇本創作了兩個星期, 好歹在開機前一天給主演了。劇本還是挺厚的,有大約五十萬字。
陶清風不敢耽擱, 強忍著生物鍾的睡意,把整個劇本快速瀏覽後,已經晚上十二點了。其實他的速度已經很快了。
看完之後,由於改動太多,信息量太大,陶清風的大腦還在發懵,頭暈目眩,勉強把主線脈絡梳理下來,都非常費神了。
三本書的內容被合在了一起。為此, 三本書被拆得支離破碎, 人物各種移花接木,事件各種改頭換麵……再加上很多魔改新增的內容。改得讓陶清風心想……為什麽要買原作,換個名字就可以當原創了吧。
陶清風實在撐不住邊倒枕頭上,內心充滿了對劇本的迷茫,都還沒時間去想後天進組第一場戲要怎麽演……眼皮就掌不住合上,陷入了黑暗的夢鄉。
陶清風原著看得多, 做了個夢, 夢裏虞山海拿著原作裏的愛刀“恕讖”, 捅向自己,切成一片又一片,朝著陶清風怒吼道:“哪一片!才是!我!”陶清風醒來之後一身冷汗,一看時間都早上七點了。他從來沒有起來這麽晚過,匆忙洗漱完畢,去橫馬賓館的餐廳吃早餐。
開機儀式是九點舉行,劇組要燒香拜神,還要殺豬來祭,頗有些風俗迷信味道。除了那天就見過的三個導演和四個編劇,陶清風還看到了不少即將合作的演員。他們之中有些人參加完開機儀式就得離開,等過一段時間再進組。
現場也來了不少媒體,報道開機儀式的。不過這部網劇實在不算大製作,關注度也比較低,所以來的媒體稀稀拉拉的。跟陶清風去水天影視城剪彩儀式上參加的,有紅毯、禮賓小姐、以及各種省媒記者齊亮相場合的《歸寧皇後》開機儀式,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時候現場甚至還有鍾玉皎的定妝照——在進組前特意安排拍的。
這個劇組的劇本都是昨天才拿給他的……陶清風無奈想,算了,好自為之,盡力而為吧。
陶清風剛出神地想著,肩上就被拍了一下,轉頭看見個穿著白吊帶裙和鬆糕鞋的小姑娘,帶副墨鏡打著傘,長得水靈靈的,笑著說:“你就是清風哥哥呀。”
陶清風看過主要演員介紹,這就是飾演女一號的孫無憂了,好在他昨天問清楚了到底該怎麽稱呼年紀小的演員同事——“孫無憂妹妹,請多指教。”和她握了握手。
“還‘請多指教’呢,”孫無憂掩嘴笑道:“清風哥哥真像業內最近傳聞一樣,文縐縐的。叫我無憂就好啦。”
陶清風其實很希望有機會和幾位主要演員交流探討一下,比如人物心得,比如故事脈絡,比如劇本改動,這樣對起戲來效果也能更好些。眼下他覺得就該抓住機會問問,畢竟孫無憂要等下周才進組,她參加完開機儀式就要回去了。
“是該請你多指教些,”陶清風道:“無憂,你演過的戲多。經驗多。你覺得丹娘這個角色,為什麽會被叫魔女呢?”
孫無憂誇張道:“清風哥哥,不是吧,一來你就開討論會啊……書名不就是魔女,梅若雪她……”
陶清風情不自禁道:“是梅忘雪。”
“好吧,我還沒拿到劇本呢,記得不是很清楚。”孫無憂吐吐舌頭。陶清風本來想問沒拿到劇本,難道你就沒看小說原作嗎?就聽到下一句更讓他瞠目結舌的話。
“沒時間玩遊戲……這部戲是遊戲改編的吧?是仙俠劇吧?”
陶清風虛弱道:“是,是武俠小說……”
“哦對對對,武俠劇。”孫無憂笑道:“都差不多啦。要吊威壓感覺好興奮。”
陶清風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好在這時候旁邊走過來一個瘦瘦的男子,比陶清風矮半個頭,穿著白套頭衫,鼻梁上也架著墨鏡,加入了他們談話。
“喲,我來晚了。碰頭大會呐?清風?無憂?我是唐九宏。”
這就是飾演東君的唐九宏了,他屬於“花美男”長相,膚白臉尖。墨鏡推到頭頂後,露出吊梢眉和男人裏少見的丹鳳眼,就是個子在男明星間顯得稍微矮了點,粗略看去才一米七出頭的模樣。陶清風那麽清秀一個人,站在他旁邊立刻顯得陽光英氣了。
陶清風和唐九宏握了握手,發表看法,說:“九宏,我覺得你的長相,挺適合東君。”
原作裏東君有動不動就把皇室送來的珍珠寶石亂扔的習慣,由此很多鄉民會在他隱居的山林附近尋找。第一次的時候認成了“神仙娘娘”,把他當女的。唐九宏這陰柔秀美的外型,加上個子矮小,陶清風覺得,他化一下妝,和孫無憂站在一起,就是一對姐妹花了。
唐九宏笑說:“我倒不覺得你像虞山海,我看小說還以為他是個霸道總裁長相呢。”
陶清風以為自己聽岔了?霸道總裁不是現代形容嗎?跟虞山海有什麽關係?虞山海也不是家大業大脾氣暴躁的性格啊?不過聽到唐九宏看了小說,陶清風還是心中安慰了許多,好歹不像孫無憂一樣,對自己演什麽都不清楚。
陶清風說:“你看了小說?其實小說裏有虞山海的外貌,他長得……”
唐九宏連忙說:“我其實沒看完,是三部對吧。我就看了一本,是南影一個同學發給我的。東君那本《瀚海迷情錄》……”
陶清風又愣了:“那本不是叫《瀚海東君錄》嗎?”
唐九宏也嚇了一跳:“難道我看錯了?我是說怎麽那本裏麵,感情戲非常奇怪呢。虞山海和東君經常打著打著就滾到一起了……我問經紀人他說這不是耽美劇,還以為要改原作呢……”
孫無憂笑得合不攏嘴:“霸道總裁原來是這麽來的哈哈哈哈。你同學給你看的是同人文吧哈哈哈哈哈哈。”
陶清風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簡直對這部劇的前途毫無期待了。
這個念頭在知道第一天的工作安排時,愈發強烈了。
開機第一天,陶清風接到了通告單,有十五場通告。
陶清風反複確認了幾遍,問蘇尋:是十五場?不是五場?是在一天之內?不是這一周的工作?
《歸寧皇後》劇組,一場通告都可能磨兩個小時。眼下那張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是一天的時間,排了十五場。早上八場,下午七場。每一場通告的時間,隻有半小時。
陶清風難以置信地,又把每場通告的劇本挑出來看——台詞都很多。
雖然陶清風有超強的記憶力,但是他還沒能把這本五十萬字的劇本背完。因為這都是現代表達,很多還是口水話,更甚上下文沒邏輯。陶清風看前幾遍的時候,都是越看越頭昏的狀態。
他不僅深深為自己的低效率感到慚愧——其實並不是他的錯,若是通古雅致的古文,他還能背得特別快。但這種純現代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口語,字數太多,加上他腦海裏原作武俠小說那三本,總是在他背台詞的時候跳出來:在腦海裏喊著,這個劇情本來該是這樣的,這是移花接木了哪個劇情,這裏男主本來遇到的是誰……
陶清風前一天夜裏,大概背到半夜一點,才把第二天要演的十五場通告的台詞全都背完。他第二天是七點醒的,醒了頭也痛,眼睛也痛,渾身哪裏都不對勁。
去化妝間的時候,陶清風看了看時間,的確是七點半沒錯。可是化妝間裏除了掃除的阿姨之外,一個人都還沒在。通告表上是八點半第一場開拍,陶清風就坐在化妝間的大鏡子前,一言不發地等。
鏡子裏的人,因為臉色蒼白,愈發顯得瘦削。陶清風順時針方向揉著眼皮,這還是在《歸寧皇後》劇組時,鍾玉皎教他的,如何消除眼袋黑眼圈。當然根本的方法是早睡和保養。可是……陶清風苦笑,希望過幾天能好起來。
到了八點鍾,化妝間陸續來人了,看到陶清風來得那麽早,都比較吃驚。主化妝師說:“清風啊,其實你不必來這麽早的,以後八點就好啦。”
陶清風不動聲色,道:“是麽,我以為第一天造型要麻煩些。”
造型師輕鬆道:“不麻煩啦,畫完直接戴發套……”
化妝師一麵給陶清風臉上抹隔離霜和上粉,陶清風本來臉色就白,所以妝色沒有做得很濃。然後化妝師拿出個定製的,虞山海的長發頭套給陶清風戴著。這是個前額側邊挑出一縷頭發,另一側別至耳後,頭頂無冠,屬於浪子遊俠模樣的發套。
古裝劇打理頭發最麻煩。在《歸寧皇後》劇組時,造型師每次還要把長長的假發套戴好後噴各種潤滑柔軟劑。
但這次的發套戴在頭上之後就沒管了,陶清風等了一會兒,看化妝師居然已經開始在收拾桌子了,才看著鏡中發梢末端卷曲問:“不用弄直嗎?”
剛好一個導演來到化妝間,邊睡眼惺忪地打了個哈欠,接過陶清風的話頭說:“不用不用,江湖人,要顯得不羈一點。江湖人哪有時間打理什麽頭發呢?”
陶清風沒說什麽,心裏想的卻是,要真是“寫實”江湖人,其實根本就不該留長頭發,打鬥會被揪住,直接剪短算了。既然做了造型,那不就是給觀眾欣賞嗎?而且武俠劇寫什麽實,陶清風在心裏回憶那些登萍渡水、踏雪無痕,跟神仙似的輕功,全都是想象。但君子和而不同,心裏有了不一致意見,他還是緘口未言。
到了八點半,人終於稀稀落落地來齊,準備開拍了。陶清風不自覺地卷著頭發下擺,試圖把它弄直些,絲毫不知道,這個不靠譜劇組的第一天,才剛剛開始而已。
前一天晚上,陶清風為了背台詞,熬到半夜一點鍾才睡,背完了那十五場的台詞。但他也沒時間一句句細細琢磨,本來悲觀地想:今天在片場一定會被反複ng,耽誤很多時間,說不定要加班趕工,耽擱到很晚……
到拍攝現場時,陶清風才知道——有很多鏡頭,其實根本不需要他背台詞。他險些吐出一口老血。
第一場戲,要拍的是虞山海雪夜奔赴敵國臥底,路經農莊,為躲追兵,闖入一間破茅草屋。這倒是和原作小說基本一致。
這一幕要拍的是,虞山海以為破茅草屋裏沒人,他手受傷了,就用肩膀去撞開門。
可是陶清風看著空蕩蕩的拍攝場地——地上鋪著綠色布,棚子裏也全掛滿了綠布,沒有門,他要怎麽撞?
導演a解釋了陶清風的疑惑:“清風你不用撞,b組在拍撞門呢。”
陶清風更糊塗了,他人在a組,b組怎麽拍撞門?
結果他問了才知道。是用的替身,有三個導演,分成abc組。a組是總導演,主要拍演員本人的近景。b組主要拍替身動作,c組先待命,等以後其他主演進組後同時開工。今天b組導演正在拍攝替身撞門。陶清風走過去瞅了一眼,場地上也是除了一扇孤零零的門之後,全是綠布。方便後期摳圖合成。
陶清風問a導演:“為什麽不用我自己拍?”
a導演說:“清風你有那麽多場,哪能一個個動作拍。放心,替身管夠,衣服也有三套。清風你站著別動,先擺個表情,我們把這個表情錄下來……”
陶清風強忍著不適感,問:“我該,該從哪句台詞說起?”
導演a說:“隨便吧,反正後期配音。”
陶清風瞪大了眼睛:“隨便?”
導演a繼續道:“昨天晚上才給的劇本,你哪裏背得下來。沒關係的,你就說1234567吧……”
陶清風當然不可能真的說1234567,虛弱道:“其實我……背下來了。”
導演愣了愣,道:“哦……那,那好吧,你說吧。”
陶清風就背出了撞門前的台詞。背完後,導演也沒說他背得對不對(陶清風嚴重懷疑,其實是導演也不記得這一幕的台詞),也沒有去管他的動作(因為就拍的是靜態大頭,都不取全身),直接就一條讓他過。然後拍下一場了。
陶清風站在原地,風中淩亂地想,這就過了?
陶清風覺得,如果是這種拍攝,他一天之內,的確能拍完十五場。原來是這樣拍的。
但這實在是太……有很多時候,他稀裏糊塗的擺個姿勢,或者露出幾個變化的眼神(這大概就是難度最高的時候吧),導演就讓他過了。陶清風甚至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在拍哪幕戲。因為編劇天天在現場把劇本改來改去的,雖然也並不妨礙他的進度——很多時候根本不用講台詞。
陶清風內心抓狂地想:就算後期有配音,自己沒有口型畫麵,人家配音怎麽配??後來在導演助理私下裏的解釋才知道:沒有畫麵的地方,就用空境,或者不露出演員的口型……請配音老師拿著台詞本開始表演。
陶清風在忍受了這樣胡亂瞎拍的三天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卻覺得很有必要的決定。
陶清風不敢耽擱, 強忍著生物鍾的睡意,把整個劇本快速瀏覽後,已經晚上十二點了。其實他的速度已經很快了。
看完之後,由於改動太多,信息量太大,陶清風的大腦還在發懵,頭暈目眩,勉強把主線脈絡梳理下來,都非常費神了。
三本書的內容被合在了一起。為此, 三本書被拆得支離破碎, 人物各種移花接木,事件各種改頭換麵……再加上很多魔改新增的內容。改得讓陶清風心想……為什麽要買原作,換個名字就可以當原創了吧。
陶清風實在撐不住邊倒枕頭上,內心充滿了對劇本的迷茫,都還沒時間去想後天進組第一場戲要怎麽演……眼皮就掌不住合上,陷入了黑暗的夢鄉。
陶清風原著看得多, 做了個夢, 夢裏虞山海拿著原作裏的愛刀“恕讖”, 捅向自己,切成一片又一片,朝著陶清風怒吼道:“哪一片!才是!我!”陶清風醒來之後一身冷汗,一看時間都早上七點了。他從來沒有起來這麽晚過,匆忙洗漱完畢,去橫馬賓館的餐廳吃早餐。
開機儀式是九點舉行,劇組要燒香拜神,還要殺豬來祭,頗有些風俗迷信味道。除了那天就見過的三個導演和四個編劇,陶清風還看到了不少即將合作的演員。他們之中有些人參加完開機儀式就得離開,等過一段時間再進組。
現場也來了不少媒體,報道開機儀式的。不過這部網劇實在不算大製作,關注度也比較低,所以來的媒體稀稀拉拉的。跟陶清風去水天影視城剪彩儀式上參加的,有紅毯、禮賓小姐、以及各種省媒記者齊亮相場合的《歸寧皇後》開機儀式,形成了鮮明對比。那時候現場甚至還有鍾玉皎的定妝照——在進組前特意安排拍的。
這個劇組的劇本都是昨天才拿給他的……陶清風無奈想,算了,好自為之,盡力而為吧。
陶清風剛出神地想著,肩上就被拍了一下,轉頭看見個穿著白吊帶裙和鬆糕鞋的小姑娘,帶副墨鏡打著傘,長得水靈靈的,笑著說:“你就是清風哥哥呀。”
陶清風看過主要演員介紹,這就是飾演女一號的孫無憂了,好在他昨天問清楚了到底該怎麽稱呼年紀小的演員同事——“孫無憂妹妹,請多指教。”和她握了握手。
“還‘請多指教’呢,”孫無憂掩嘴笑道:“清風哥哥真像業內最近傳聞一樣,文縐縐的。叫我無憂就好啦。”
陶清風其實很希望有機會和幾位主要演員交流探討一下,比如人物心得,比如故事脈絡,比如劇本改動,這樣對起戲來效果也能更好些。眼下他覺得就該抓住機會問問,畢竟孫無憂要等下周才進組,她參加完開機儀式就要回去了。
“是該請你多指教些,”陶清風道:“無憂,你演過的戲多。經驗多。你覺得丹娘這個角色,為什麽會被叫魔女呢?”
孫無憂誇張道:“清風哥哥,不是吧,一來你就開討論會啊……書名不就是魔女,梅若雪她……”
陶清風情不自禁道:“是梅忘雪。”
“好吧,我還沒拿到劇本呢,記得不是很清楚。”孫無憂吐吐舌頭。陶清風本來想問沒拿到劇本,難道你就沒看小說原作嗎?就聽到下一句更讓他瞠目結舌的話。
“沒時間玩遊戲……這部戲是遊戲改編的吧?是仙俠劇吧?”
陶清風虛弱道:“是,是武俠小說……”
“哦對對對,武俠劇。”孫無憂笑道:“都差不多啦。要吊威壓感覺好興奮。”
陶清風簡直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好在這時候旁邊走過來一個瘦瘦的男子,比陶清風矮半個頭,穿著白套頭衫,鼻梁上也架著墨鏡,加入了他們談話。
“喲,我來晚了。碰頭大會呐?清風?無憂?我是唐九宏。”
這就是飾演東君的唐九宏了,他屬於“花美男”長相,膚白臉尖。墨鏡推到頭頂後,露出吊梢眉和男人裏少見的丹鳳眼,就是個子在男明星間顯得稍微矮了點,粗略看去才一米七出頭的模樣。陶清風那麽清秀一個人,站在他旁邊立刻顯得陽光英氣了。
陶清風和唐九宏握了握手,發表看法,說:“九宏,我覺得你的長相,挺適合東君。”
原作裏東君有動不動就把皇室送來的珍珠寶石亂扔的習慣,由此很多鄉民會在他隱居的山林附近尋找。第一次的時候認成了“神仙娘娘”,把他當女的。唐九宏這陰柔秀美的外型,加上個子矮小,陶清風覺得,他化一下妝,和孫無憂站在一起,就是一對姐妹花了。
唐九宏笑說:“我倒不覺得你像虞山海,我看小說還以為他是個霸道總裁長相呢。”
陶清風以為自己聽岔了?霸道總裁不是現代形容嗎?跟虞山海有什麽關係?虞山海也不是家大業大脾氣暴躁的性格啊?不過聽到唐九宏看了小說,陶清風還是心中安慰了許多,好歹不像孫無憂一樣,對自己演什麽都不清楚。
陶清風說:“你看了小說?其實小說裏有虞山海的外貌,他長得……”
唐九宏連忙說:“我其實沒看完,是三部對吧。我就看了一本,是南影一個同學發給我的。東君那本《瀚海迷情錄》……”
陶清風又愣了:“那本不是叫《瀚海東君錄》嗎?”
唐九宏也嚇了一跳:“難道我看錯了?我是說怎麽那本裏麵,感情戲非常奇怪呢。虞山海和東君經常打著打著就滾到一起了……我問經紀人他說這不是耽美劇,還以為要改原作呢……”
孫無憂笑得合不攏嘴:“霸道總裁原來是這麽來的哈哈哈哈。你同學給你看的是同人文吧哈哈哈哈哈哈。”
陶清風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簡直對這部劇的前途毫無期待了。
這個念頭在知道第一天的工作安排時,愈發強烈了。
開機第一天,陶清風接到了通告單,有十五場通告。
陶清風反複確認了幾遍,問蘇尋:是十五場?不是五場?是在一天之內?不是這一周的工作?
《歸寧皇後》劇組,一場通告都可能磨兩個小時。眼下那張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是一天的時間,排了十五場。早上八場,下午七場。每一場通告的時間,隻有半小時。
陶清風難以置信地,又把每場通告的劇本挑出來看——台詞都很多。
雖然陶清風有超強的記憶力,但是他還沒能把這本五十萬字的劇本背完。因為這都是現代表達,很多還是口水話,更甚上下文沒邏輯。陶清風看前幾遍的時候,都是越看越頭昏的狀態。
他不僅深深為自己的低效率感到慚愧——其實並不是他的錯,若是通古雅致的古文,他還能背得特別快。但這種純現代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口語,字數太多,加上他腦海裏原作武俠小說那三本,總是在他背台詞的時候跳出來:在腦海裏喊著,這個劇情本來該是這樣的,這是移花接木了哪個劇情,這裏男主本來遇到的是誰……
陶清風前一天夜裏,大概背到半夜一點,才把第二天要演的十五場通告的台詞全都背完。他第二天是七點醒的,醒了頭也痛,眼睛也痛,渾身哪裏都不對勁。
去化妝間的時候,陶清風看了看時間,的確是七點半沒錯。可是化妝間裏除了掃除的阿姨之外,一個人都還沒在。通告表上是八點半第一場開拍,陶清風就坐在化妝間的大鏡子前,一言不發地等。
鏡子裏的人,因為臉色蒼白,愈發顯得瘦削。陶清風順時針方向揉著眼皮,這還是在《歸寧皇後》劇組時,鍾玉皎教他的,如何消除眼袋黑眼圈。當然根本的方法是早睡和保養。可是……陶清風苦笑,希望過幾天能好起來。
到了八點鍾,化妝間陸續來人了,看到陶清風來得那麽早,都比較吃驚。主化妝師說:“清風啊,其實你不必來這麽早的,以後八點就好啦。”
陶清風不動聲色,道:“是麽,我以為第一天造型要麻煩些。”
造型師輕鬆道:“不麻煩啦,畫完直接戴發套……”
化妝師一麵給陶清風臉上抹隔離霜和上粉,陶清風本來臉色就白,所以妝色沒有做得很濃。然後化妝師拿出個定製的,虞山海的長發頭套給陶清風戴著。這是個前額側邊挑出一縷頭發,另一側別至耳後,頭頂無冠,屬於浪子遊俠模樣的發套。
古裝劇打理頭發最麻煩。在《歸寧皇後》劇組時,造型師每次還要把長長的假發套戴好後噴各種潤滑柔軟劑。
但這次的發套戴在頭上之後就沒管了,陶清風等了一會兒,看化妝師居然已經開始在收拾桌子了,才看著鏡中發梢末端卷曲問:“不用弄直嗎?”
剛好一個導演來到化妝間,邊睡眼惺忪地打了個哈欠,接過陶清風的話頭說:“不用不用,江湖人,要顯得不羈一點。江湖人哪有時間打理什麽頭發呢?”
陶清風沒說什麽,心裏想的卻是,要真是“寫實”江湖人,其實根本就不該留長頭發,打鬥會被揪住,直接剪短算了。既然做了造型,那不就是給觀眾欣賞嗎?而且武俠劇寫什麽實,陶清風在心裏回憶那些登萍渡水、踏雪無痕,跟神仙似的輕功,全都是想象。但君子和而不同,心裏有了不一致意見,他還是緘口未言。
到了八點半,人終於稀稀落落地來齊,準備開拍了。陶清風不自覺地卷著頭發下擺,試圖把它弄直些,絲毫不知道,這個不靠譜劇組的第一天,才剛剛開始而已。
前一天晚上,陶清風為了背台詞,熬到半夜一點鍾才睡,背完了那十五場的台詞。但他也沒時間一句句細細琢磨,本來悲觀地想:今天在片場一定會被反複ng,耽誤很多時間,說不定要加班趕工,耽擱到很晚……
到拍攝現場時,陶清風才知道——有很多鏡頭,其實根本不需要他背台詞。他險些吐出一口老血。
第一場戲,要拍的是虞山海雪夜奔赴敵國臥底,路經農莊,為躲追兵,闖入一間破茅草屋。這倒是和原作小說基本一致。
這一幕要拍的是,虞山海以為破茅草屋裏沒人,他手受傷了,就用肩膀去撞開門。
可是陶清風看著空蕩蕩的拍攝場地——地上鋪著綠色布,棚子裏也全掛滿了綠布,沒有門,他要怎麽撞?
導演a解釋了陶清風的疑惑:“清風你不用撞,b組在拍撞門呢。”
陶清風更糊塗了,他人在a組,b組怎麽拍撞門?
結果他問了才知道。是用的替身,有三個導演,分成abc組。a組是總導演,主要拍演員本人的近景。b組主要拍替身動作,c組先待命,等以後其他主演進組後同時開工。今天b組導演正在拍攝替身撞門。陶清風走過去瞅了一眼,場地上也是除了一扇孤零零的門之後,全是綠布。方便後期摳圖合成。
陶清風問a導演:“為什麽不用我自己拍?”
a導演說:“清風你有那麽多場,哪能一個個動作拍。放心,替身管夠,衣服也有三套。清風你站著別動,先擺個表情,我們把這個表情錄下來……”
陶清風強忍著不適感,問:“我該,該從哪句台詞說起?”
導演a說:“隨便吧,反正後期配音。”
陶清風瞪大了眼睛:“隨便?”
導演a繼續道:“昨天晚上才給的劇本,你哪裏背得下來。沒關係的,你就說1234567吧……”
陶清風當然不可能真的說1234567,虛弱道:“其實我……背下來了。”
導演愣了愣,道:“哦……那,那好吧,你說吧。”
陶清風就背出了撞門前的台詞。背完後,導演也沒說他背得對不對(陶清風嚴重懷疑,其實是導演也不記得這一幕的台詞),也沒有去管他的動作(因為就拍的是靜態大頭,都不取全身),直接就一條讓他過。然後拍下一場了。
陶清風站在原地,風中淩亂地想,這就過了?
陶清風覺得,如果是這種拍攝,他一天之內,的確能拍完十五場。原來是這樣拍的。
但這實在是太……有很多時候,他稀裏糊塗的擺個姿勢,或者露出幾個變化的眼神(這大概就是難度最高的時候吧),導演就讓他過了。陶清風甚至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在拍哪幕戲。因為編劇天天在現場把劇本改來改去的,雖然也並不妨礙他的進度——很多時候根本不用講台詞。
陶清風內心抓狂地想:就算後期有配音,自己沒有口型畫麵,人家配音怎麽配??後來在導演助理私下裏的解釋才知道:沒有畫麵的地方,就用空境,或者不露出演員的口型……請配音老師拿著台詞本開始表演。
陶清風在忍受了這樣胡亂瞎拍的三天之後,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卻覺得很有必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