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儲是國家大事, 雖然周王年居最長,溫厚賢德, 入主東宮可謂人心所向, 但不可如此匆促地召告天下,更不該簡簡單單一道召旨就在陝西封了。
天子之意, 是要將周王接回京來, 再詔告四方, 行立儲大典。之後將國事托付周王, 他便可安心往泰山封禪, 回京以後也由太子分擔些政務, 自己少勞心國事, 享享含飴弄孫之樂。
既然尚未正式立儲, 桓淩的封爵也暫不以太子妃兄長的名義,依軍功加封便是。待周王還京,立儲封妃之時, 再由禮部給他家人一並加爵位、虛銜。
三位閣老領會了陛下的意思, 便退回內閣商議擬旨之事。張、李兩位閣老入座後便向呂閣老拱手道賀,先賀國本終於要定下,再賀他這學生得以軍功封爵——
雖然本朝因著太·祖是北方漢人世侯出身, 染了些外族習氣, 向以世家之女充宮闈,並不抑製外戚,可在封爵時,以外戚身份得的爵位卻有誥無券, 不能世襲,比以軍功論爵的低了一等。桓淩這回托了周王的福,能以軍功封爵,來日前程眼見更廣闊些。
不過他也沒有親子,那爵位世襲不世襲的倒不算太要緊。
呂首輔感慨幾句,張次輔倒被他勾得想起一樁正事來——“我記得桓淩與我那弟子宋時是成過親的,如今可也該加封誥?可這男子如何加封?太子正位大典是否也該叫他進京參加?”
大鄭可不曾有過男子封誥的先例,可他們倆這也算經了禦前的婚姻,這麽多年來都已鬧得天下皆知了,總不能當作無事吧?遠的不說,前日桓淩帶土默特王子入京時,捎回來的報紙上都還印著他們夫妻二人招待使草原使者跳異域舞、遊黃河的故事呢!
呂首輔和張次輔認了多年的親家,自然將這婚事當真,不禁也泛起愁容,考慮起了該如何安置宋時。唯李閣老還要掙紮一下,問那兩位同僚:“可知他二人是真成親了不曾?雖然一向有這個說法,卻不曾見他兩家辦喜事吧?”
兩個翰林成親,總該請師長赴喜宴吧?可他也不曾聽說過兩位閣老吃過桓、宋二人的喜酒啊。
張次輔搖頭道:“雖不曾請我們,可宋家父子應當都認了這樁婚事的,聽說兩家譜諜都改了,年節時還要相互走動。依我之見,恐怕是當初桓兄一家出京的時候,他們小兩口兒為安祖父的心,就急趕著辦了,所以事事簡單。”
且這世間也不曾有兩個男子成親的,或許兩家人當時怕羞,不敢聲張。後頭見他們兩人互相扶持著過得越好,不曾為這樁婚事壞了前程,也就放開胸懷肯對人言了吧。
說起來,宋時他二哥做了中書侍郎,就在廊下辦公,可要叫他過來做證?
叫叫叫!
李閣老懷著最後一絲希望見了宋昀,然後便從他口中聽到了比他預想中更難以接受的消息:“桓老大人出京後他們便成了親,上了宋家,咳,兩家都上了族譜。舍弟與桓大人又都是男子,也不必提誰嫁誰娶了。”
宋二哥這些年在家裏把桓淩當弟妹,當著閣老的麵,還是要給這位四品僉都禦史留麵子,不直說他是宋家的兒媳。
就這麽一大方,卻令李閣老眼中的光芒又泯滅了幾分。
待他下去之後,李閣老便認命地說:“且不提別的了,要緊的是如何賜封……一個男子總不能封誥命吧?自古也不曾有太子妃娘家嫂子封爵的……若是桓淩下嫁倒好算些,太子妃姊妹的夫婿便不必封賞……不對,男子又不能按外嫁女身份算……”
三位閣老計議良久,給桓淩加的爵號倒擬了好幾個,仍沒想出宋時該怎麽封,隻得在轉天呈進爵號時將這問題一同推給聖上。
可加散階、可升職、可封爵,端看聖意了。
他們三人丟開包袱,專心籌備周王還京、冊封太子一事,新泰帝打開這封未加批注的奏折,卻也陷入了他們昨日的煩惱中。
這兩人……怎麽成親這麽早!
若他們此時還未成親,等幾年後宋時任滿還朝,賜他們一場熱熱鬧鬧的婚宴,不就把這封誥的事糊弄過去了麽?
天子胸膛中深深地壓出一息長歎,先在內閣擬出的爵號中用朱筆重重圈了“永寧侯”三字,又對著那本奏章斟酌良久,終於落墨:宋時不加封爵,不加散階,隻平遷詹事府少詹士……
從前不曾有過男子隨夫或隨妻受封誥的例子,本朝亦不好開此先例,還是隻當沒有這樁婚事,依大臣調動的例子安排吧。
從前周王府上用的長史隻是三甲進士,而今做了太子,東宮屬官便都要由翰林充任。宋時既是三元及第,翰林修撰出身,這幾年又都留在周王身邊輔佐,實際擔當了東宮屬官之職,如今便正式給他這個名分。
——連他出京前的翰林身份也給他恢複了,叫他兼任翰林侍講學士,早晚入宮給太子講理學。
聖上既有裁斷,內閣動作起來便快了。先著翰林侍讀學士擬了桓淩的加封詔書,再擬迎周王進京的、調宋時平遷還京的……
禮部便忙著安排給桓淩賜爵之事,準備迎接周王還京的儀仗和車駕。魏王如今正在禮部領差使,聽見呂閣老吩咐儀製、祠祭兩司準備東西,便問了一聲是為誰準備的。
呂閣老雖在內閣裏盡情為立儲之事高興,但這樣大事斷無輕易泄露的,便隻敷衍道:“聖上恩旨,因桓淩招降土默特諸部有功,特加封爵。不久旨意下來,殿下也就知道了。”
三皇子怎麽想也覺得他一個文官不該這麽輕易封爵,有意打聽一下內情。還不等他幕中傳來什麽消息,便聞聖旨詔告滿朝:因西北頻傳捷報,周王籌備、運轉糧草軍械、穩定西北諸省局事有功,聖上體諒周王久居邊關苦寒之地,要派人迎周王還朝。
但因周王身份貴重,又為一統西北的大業立下汗馬功勞,故須由勳貴迎接,方合其身份。陛下見桓淩軍功足以封爵,且曾隨周王長居漢中,路途熟悉,行事穩重,又有內閣諸學士舉薦,今特下旨封為永寧侯,即刻出京,奉周王還朝。
還朝。
不是進京,甚至不是還京,而是還朝。
還朝之後不就是要參政了!
什麽周王還京必須勳貴迎接,什麽桓淩招撫之功足以封爵。別的都隻是障眼法兒,真正重要的是父皇想念他大哥了!他大哥離著儲位又進一步了!
天子之意, 是要將周王接回京來, 再詔告四方, 行立儲大典。之後將國事托付周王, 他便可安心往泰山封禪, 回京以後也由太子分擔些政務, 自己少勞心國事, 享享含飴弄孫之樂。
既然尚未正式立儲, 桓淩的封爵也暫不以太子妃兄長的名義,依軍功加封便是。待周王還京,立儲封妃之時, 再由禮部給他家人一並加爵位、虛銜。
三位閣老領會了陛下的意思, 便退回內閣商議擬旨之事。張、李兩位閣老入座後便向呂閣老拱手道賀,先賀國本終於要定下,再賀他這學生得以軍功封爵——
雖然本朝因著太·祖是北方漢人世侯出身, 染了些外族習氣, 向以世家之女充宮闈,並不抑製外戚,可在封爵時,以外戚身份得的爵位卻有誥無券, 不能世襲,比以軍功論爵的低了一等。桓淩這回托了周王的福,能以軍功封爵,來日前程眼見更廣闊些。
不過他也沒有親子,那爵位世襲不世襲的倒不算太要緊。
呂首輔感慨幾句,張次輔倒被他勾得想起一樁正事來——“我記得桓淩與我那弟子宋時是成過親的,如今可也該加封誥?可這男子如何加封?太子正位大典是否也該叫他進京參加?”
大鄭可不曾有過男子封誥的先例,可他們倆這也算經了禦前的婚姻,這麽多年來都已鬧得天下皆知了,總不能當作無事吧?遠的不說,前日桓淩帶土默特王子入京時,捎回來的報紙上都還印著他們夫妻二人招待使草原使者跳異域舞、遊黃河的故事呢!
呂首輔和張次輔認了多年的親家,自然將這婚事當真,不禁也泛起愁容,考慮起了該如何安置宋時。唯李閣老還要掙紮一下,問那兩位同僚:“可知他二人是真成親了不曾?雖然一向有這個說法,卻不曾見他兩家辦喜事吧?”
兩個翰林成親,總該請師長赴喜宴吧?可他也不曾聽說過兩位閣老吃過桓、宋二人的喜酒啊。
張次輔搖頭道:“雖不曾請我們,可宋家父子應當都認了這樁婚事的,聽說兩家譜諜都改了,年節時還要相互走動。依我之見,恐怕是當初桓兄一家出京的時候,他們小兩口兒為安祖父的心,就急趕著辦了,所以事事簡單。”
且這世間也不曾有兩個男子成親的,或許兩家人當時怕羞,不敢聲張。後頭見他們兩人互相扶持著過得越好,不曾為這樁婚事壞了前程,也就放開胸懷肯對人言了吧。
說起來,宋時他二哥做了中書侍郎,就在廊下辦公,可要叫他過來做證?
叫叫叫!
李閣老懷著最後一絲希望見了宋昀,然後便從他口中聽到了比他預想中更難以接受的消息:“桓老大人出京後他們便成了親,上了宋家,咳,兩家都上了族譜。舍弟與桓大人又都是男子,也不必提誰嫁誰娶了。”
宋二哥這些年在家裏把桓淩當弟妹,當著閣老的麵,還是要給這位四品僉都禦史留麵子,不直說他是宋家的兒媳。
就這麽一大方,卻令李閣老眼中的光芒又泯滅了幾分。
待他下去之後,李閣老便認命地說:“且不提別的了,要緊的是如何賜封……一個男子總不能封誥命吧?自古也不曾有太子妃娘家嫂子封爵的……若是桓淩下嫁倒好算些,太子妃姊妹的夫婿便不必封賞……不對,男子又不能按外嫁女身份算……”
三位閣老計議良久,給桓淩加的爵號倒擬了好幾個,仍沒想出宋時該怎麽封,隻得在轉天呈進爵號時將這問題一同推給聖上。
可加散階、可升職、可封爵,端看聖意了。
他們三人丟開包袱,專心籌備周王還京、冊封太子一事,新泰帝打開這封未加批注的奏折,卻也陷入了他們昨日的煩惱中。
這兩人……怎麽成親這麽早!
若他們此時還未成親,等幾年後宋時任滿還朝,賜他們一場熱熱鬧鬧的婚宴,不就把這封誥的事糊弄過去了麽?
天子胸膛中深深地壓出一息長歎,先在內閣擬出的爵號中用朱筆重重圈了“永寧侯”三字,又對著那本奏章斟酌良久,終於落墨:宋時不加封爵,不加散階,隻平遷詹事府少詹士……
從前不曾有過男子隨夫或隨妻受封誥的例子,本朝亦不好開此先例,還是隻當沒有這樁婚事,依大臣調動的例子安排吧。
從前周王府上用的長史隻是三甲進士,而今做了太子,東宮屬官便都要由翰林充任。宋時既是三元及第,翰林修撰出身,這幾年又都留在周王身邊輔佐,實際擔當了東宮屬官之職,如今便正式給他這個名分。
——連他出京前的翰林身份也給他恢複了,叫他兼任翰林侍講學士,早晚入宮給太子講理學。
聖上既有裁斷,內閣動作起來便快了。先著翰林侍讀學士擬了桓淩的加封詔書,再擬迎周王進京的、調宋時平遷還京的……
禮部便忙著安排給桓淩賜爵之事,準備迎接周王還京的儀仗和車駕。魏王如今正在禮部領差使,聽見呂閣老吩咐儀製、祠祭兩司準備東西,便問了一聲是為誰準備的。
呂閣老雖在內閣裏盡情為立儲之事高興,但這樣大事斷無輕易泄露的,便隻敷衍道:“聖上恩旨,因桓淩招降土默特諸部有功,特加封爵。不久旨意下來,殿下也就知道了。”
三皇子怎麽想也覺得他一個文官不該這麽輕易封爵,有意打聽一下內情。還不等他幕中傳來什麽消息,便聞聖旨詔告滿朝:因西北頻傳捷報,周王籌備、運轉糧草軍械、穩定西北諸省局事有功,聖上體諒周王久居邊關苦寒之地,要派人迎周王還朝。
但因周王身份貴重,又為一統西北的大業立下汗馬功勞,故須由勳貴迎接,方合其身份。陛下見桓淩軍功足以封爵,且曾隨周王長居漢中,路途熟悉,行事穩重,又有內閣諸學士舉薦,今特下旨封為永寧侯,即刻出京,奉周王還朝。
還朝。
不是進京,甚至不是還京,而是還朝。
還朝之後不就是要參政了!
什麽周王還京必須勳貴迎接,什麽桓淩招撫之功足以封爵。別的都隻是障眼法兒,真正重要的是父皇想念他大哥了!他大哥離著儲位又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