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筒啊……
說到炸油筒, 宋時還挺有經驗的。他小時候也曾經跟鄰居家小朋友、小學同學們一道把鞭炮點著扔到不知哪兒找的廢棄油筒裏炸過,聲音比普通爆炸響, 但是肯定炸不開油筒。
古代這黑火藥的爆炸力才能有多大?要炸開油筒得塞滿滿一桶藥吧?有那麽多藥做成炸藥包都夠把他們這漢中城牆炸開一段了, 這不是浪費嗎?
楊大人看他眉頭微皺,仿佛想到什麽為難之處, 不禁問道:“莫非那油筒裏擱上炮藥炸不起來麽?”
不是炸不起來, 而是浪費, 而且一油筒炮的爆炸威力得有多大啊, 要拉多長的引線才能保證點火的人不炸死?而且他記著手雷都要在殼上軋出花來, 不然筒壁炸不散, 威力也不夠大。估計炸開時就是先從擰上的旋蓋或者連著整個上蓋炸開, 桶蓋先飛出去, 氣流、火焰跟著從桶口裏衝出去……
那還不如直接用炮……
不對,這不就是炮嗎?
沒良心炮!
他穿越的時間太久,差點兒忘了沒良心炮這個神器啊!
沒錯, 他在老電影和紀錄片裏看過, 就是拿汽油桶做的!桶裏倒上一層火藥,擱上層隔板什麽的,再放個炸藥包上去, 火藥一炸就把炸藥包打出去幾百米, 炸開後威力比一般的炮還強呢!
他心中一陣陣激動,正要答話,卻忽然警醒,改口說道:“下官是牧民官, 不解軍事,不敢輕下斷言。不過依下官愚見,天下之事無非“行”“知”二字,有先人經驗的自可知而後行,前人未做過的便是先行而後知,咱們得著成果記下,也可惠及後人。”
楊大人嗬嗬一笑:“你說得是,我今日才見著你這爆米花……機,你又不曾見過軍械,平空想能想出什麽?你們這經濟園裏定有新油筒,我寫個帖兒尋漢中衛周鎮撫要些炮藥,再叫他帶上會用火藥的老軍同行調試,咱們便去上回試擲油瓶的山拗試一試!”
宋時低頭拱手,不再壓抑笑意,答應道:“托賴大人相邀,下官也得長長見識。”
好險。
險些解釋得太清楚,暴露出他極高的軍事素養和戰爭知識儲備了。
他一個生在官紳之家,過了二十來年太平治世的日子,中狀元後又是做詞臣、又是做民政官,根本接觸不到武器的人,怎麽能張口就指點督管軍民兩政的領導做沒良心炮呢?
楊大人聰明敏銳,萬一察覺他的身份對不上懂的知識……
雖然不至於真把他當妖怪降了,不過他們穿越者還是得愛惜馬甲,能不露餡就不露餡。
他牢牢抓著“行先知後,知行合一”的人設,勸領導實踐出真知——等實踐時他就可以慢慢引出沒良心炮的知識了。
楊大人果然沒看出他現代戰爭專家的本質,待下人送上筆墨,便與他各寫各的帖,各選各的差役往外送信。正經事都安頓好了,閑下心來,又拈了幾粒新鮮爆出的米花品嚐。
這米花裏擱了糖,微帶清甜,比炒的陰米更酥鬆,用舌尖兒一碾即融,味道、口感都相當不錯。他嚐了幾口,垂眼瞥見桌上點心盤中的芝麻米花糖,忽然笑了起來:“這點心原來是你衙門裏自家造的!本官原以為是王府的內造點心……”
那些奶糖、糖水蜜餞什麽的,不會也是漢中府衙做的吧?他竟都以為是內造之物,還鄭重其事地叫人捎回老家了。
楊榮一麵搖頭,一麵笑了起來。宋時擔心他笑時不小心把米花嗆下去,連忙叫人送上今夏初開的新荷熏製的蓮花茶,請大人喝口水定定神。
等楊大人安穩下來,宋時才解釋道:“本府這兩年產的米糧多,百姓們吃用不了,我們官府收了也不能隻在倉裏存著。近處幾府今年收成也好,賣不得那麽多了,再往遠處又有運費、關稅,再賣下去不劃算。下官試用這壓力計時恰好弄出了爆米花,嚐著和蜀中的陰米差不多,便叫人弄些糖來做了米花糖,想試試再給府中百姓開一處財源。”
爆米花簡單、省時,爆出的米花膨得更大,拿來做點心比炒的陰米合算。再用熬得濃稠的糖漿澆裹壓實,放涼後又甜又幹,冬日裏糖不易化,這米花糖的保質期也可以很長的。
若能扶持起做這種生意的商人,本地又能添一項出名的小吃,百姓有處賣糧,他們府裏平抑糧價的壓力也能稍緩解。
楊大人一麵聽著他的計劃,也嚐了嚐米花糖。這東西說是糖,卻沒有糖塊結在米粒間,口感略硬而脆,每一口都濃香甜脆,仿佛用糖並不多,倒是種實惠可口的點心。
不過漢中不產糖,這糖食做出來隻怕本錢也不少吧?
宋時笑道:“糖倒還好,蜀中便有種甘蔗的。下官帶的廚子記過一個福建做西洋糖的方子,從蜀中買最便宜的粗老紅糖,用黃泥濾過便成白的沙糖了。”
濾不到雪花洋糖那麽白,帶點黃色也不要緊。因為這東西本就是個薄利多銷的路子,不用拿宮廷禦膳的標準要求,而且炒焦的糖汁本來也帶點焦糖色。
他不僅不思嚴格自我要求,提升食品質量,甚至還想開個食博會,把這類膨化食品推廣到全國各省和直隸州縣。
這爆米花不光可以用大米爆,還能用小米、高梁米、糜子……九邊之地缺少細糧,老幼吃粗糧不易下咽的,拿爆米花機加工一下,空口吃也可以輕易咽下去,或再倒點熱水泡著吃,就是軟滑順口的米湯。
他親身品嚐過,對大人說:“其實在茶裏泡上一把爆米花也不難吃,還有些清香味。”
楊大人吃過關外牧民傳進來的炒米茶,憶起其味道,也讚同地點了點頭:“添了米味道香醇,也有飽腹之功。隻是酥油、牛奶最好少放些,不然不夠清口解膩。”
他這般年紀,喝了奶茶就飽了一大半兒,都吃不下去什麽羊肉了。
大人放心,漢中府裏喝不上正宗的蒙古奶茶,晚飯也沒備羊肉。
晚飯的主菜是高壓鍋燉的牛腩和紅燒小排,一個本地風味的大鍋燒鵝,一盤黑魚脊背肉做的假江瑤,一盤腰肚雙脆,各色清炒、涼拌時蔬……多半都是府裏自產的東西。
楊大人性情儉樸,並不是那等一頓飯少說要三十幾道大菜以顯巡撫身份的人,吃著這些農家菜也覺得適口。尤其那道牛肉,格外軟爛鹹香,吃著不像年老可宰的牛肉,倒像是健牛的口感。
他不禁問道:“這牛肉嚐著甚嫩,莫非是下田撞折了腿,抑或是生了病的?”
宋時笑道:“下官如何敢讓大人吃病牛?這是健壯的老牛,市官看著看邁可殺才叫人殺的,府裏買辦曉得下官愛吃牛肉,便割了幾斤,用高壓鍋燉出來的。”
這種老牛的肉柴,就是擱上山楂、茶葉、醋也不容易燉爛。往常一鍋牛肉要多燒上幾個小時才能入口,有高壓鍋之後省了大工夫,燉上一個多小時就能燉得酥爛了。
牛肉還是不易燉爛的,換成排骨,燉上半個小時連骨頭都能燉酥。
楊大人越聽越驚訝,但想到庭中爆米花也隻烤了不多久,就有做陰米時又蒸又炒的效果,便即信服了,尋他要個高壓鍋看看。
高壓鍋裏燉的肉都叫君子吃了,那鍋也沒什麽不能看的了。
吃罷晚飯,宋時便叫人把高壓鍋送上來給巡撫大人品鑒:一共有兩種,一種是帶氣壓計和扣鎖的蒸氣壓力鍋,一種是用限壓閥的家用高壓鍋。隻是如今沒有橡校,不爭氣的杜仲膠又不能適應高溫環境,高壓鍋蓋裏墊的是皮匠按形打磨的真皮墊。
楊大人將一個鍋從裏到外摸了個遍,連聲誇讚這鍋厚實、好用,隻恨小了些,做不得軍營裏的大鍋飯。
越大的壓力越大,鋼材不好承受不住嘛。
宋時有些遺憾地答道:“這是材料還不夠好,往後還能做更好的。不過這種帶壓力計的壓力鍋軍中也可以用,不光能燉煮食物,拿它蒸蒸從軍大夫用的刀、針、棉布消毒,比火烤、水煮的方便可靠。”
楊大人摸了摸那口較深的、帶壓力表的大鍋,笑道:“這鍋今日煮肉、明日煮染血的布,可怎麽叫人吃得下去?不過軍中確實用得上這種東西,你這裏煉的無名異也極有用,救了不知多少軍士……”
這個鍋他要了,不過不能白要了。
他過幾天便要進上秘折,再向兵部行文,給漢中要一筆款子,幫他建個鐵器廠,往後專產軍中用的……這類帶壓力的器具。
宋時原打算將方子獻上,自己得個表彰,讓兵部自己搞生產。想不到楊大人竟要給他申請一個光明正大搞軍用器具製造的廠子,還要讓朝廷給他撥款——
他這個經濟園從開始建設都是靠的地方經濟,朝廷還沒撥過款呢!進的貢物和朝廷采買都是按成本價、出廠價給的!
他居然也有能薅上朝廷羊毛的一天?!
不愧是傳說中三楊內閣之一的楊大佬,人家這思想、這胸襟、這不計小利深謀遠慮的氣度!人家怎麽就不想著挖地方的人才,還要扶持地方發展?大鄭企業經濟就是楊大佬和他們老師這樣有長遠目光的老大人扶植起來的!
宋時激動地起身道謝,楊大人連忙托住他,含笑說道:“宋知府這是做什麽。分明是你為朝廷將士做了許多事,我做兵部侍郎的理當勉勵,朝廷理當嘉獎你,何須如此?”
楊大人如此通情達理,宋時也不好再客氣了。
思來想去,無以為報,就再送大人一個行軍時可用來做飯的神器吧——大人可知道這白鐵皮油桶不光能裝汽油、柴油、炸藥,還能改造成多功能燒烤爐?
說到炸油筒, 宋時還挺有經驗的。他小時候也曾經跟鄰居家小朋友、小學同學們一道把鞭炮點著扔到不知哪兒找的廢棄油筒裏炸過,聲音比普通爆炸響, 但是肯定炸不開油筒。
古代這黑火藥的爆炸力才能有多大?要炸開油筒得塞滿滿一桶藥吧?有那麽多藥做成炸藥包都夠把他們這漢中城牆炸開一段了, 這不是浪費嗎?
楊大人看他眉頭微皺,仿佛想到什麽為難之處, 不禁問道:“莫非那油筒裏擱上炮藥炸不起來麽?”
不是炸不起來, 而是浪費, 而且一油筒炮的爆炸威力得有多大啊, 要拉多長的引線才能保證點火的人不炸死?而且他記著手雷都要在殼上軋出花來, 不然筒壁炸不散, 威力也不夠大。估計炸開時就是先從擰上的旋蓋或者連著整個上蓋炸開, 桶蓋先飛出去, 氣流、火焰跟著從桶口裏衝出去……
那還不如直接用炮……
不對,這不就是炮嗎?
沒良心炮!
他穿越的時間太久,差點兒忘了沒良心炮這個神器啊!
沒錯, 他在老電影和紀錄片裏看過, 就是拿汽油桶做的!桶裏倒上一層火藥,擱上層隔板什麽的,再放個炸藥包上去, 火藥一炸就把炸藥包打出去幾百米, 炸開後威力比一般的炮還強呢!
他心中一陣陣激動,正要答話,卻忽然警醒,改口說道:“下官是牧民官, 不解軍事,不敢輕下斷言。不過依下官愚見,天下之事無非“行”“知”二字,有先人經驗的自可知而後行,前人未做過的便是先行而後知,咱們得著成果記下,也可惠及後人。”
楊大人嗬嗬一笑:“你說得是,我今日才見著你這爆米花……機,你又不曾見過軍械,平空想能想出什麽?你們這經濟園裏定有新油筒,我寫個帖兒尋漢中衛周鎮撫要些炮藥,再叫他帶上會用火藥的老軍同行調試,咱們便去上回試擲油瓶的山拗試一試!”
宋時低頭拱手,不再壓抑笑意,答應道:“托賴大人相邀,下官也得長長見識。”
好險。
險些解釋得太清楚,暴露出他極高的軍事素養和戰爭知識儲備了。
他一個生在官紳之家,過了二十來年太平治世的日子,中狀元後又是做詞臣、又是做民政官,根本接觸不到武器的人,怎麽能張口就指點督管軍民兩政的領導做沒良心炮呢?
楊大人聰明敏銳,萬一察覺他的身份對不上懂的知識……
雖然不至於真把他當妖怪降了,不過他們穿越者還是得愛惜馬甲,能不露餡就不露餡。
他牢牢抓著“行先知後,知行合一”的人設,勸領導實踐出真知——等實踐時他就可以慢慢引出沒良心炮的知識了。
楊大人果然沒看出他現代戰爭專家的本質,待下人送上筆墨,便與他各寫各的帖,各選各的差役往外送信。正經事都安頓好了,閑下心來,又拈了幾粒新鮮爆出的米花品嚐。
這米花裏擱了糖,微帶清甜,比炒的陰米更酥鬆,用舌尖兒一碾即融,味道、口感都相當不錯。他嚐了幾口,垂眼瞥見桌上點心盤中的芝麻米花糖,忽然笑了起來:“這點心原來是你衙門裏自家造的!本官原以為是王府的內造點心……”
那些奶糖、糖水蜜餞什麽的,不會也是漢中府衙做的吧?他竟都以為是內造之物,還鄭重其事地叫人捎回老家了。
楊榮一麵搖頭,一麵笑了起來。宋時擔心他笑時不小心把米花嗆下去,連忙叫人送上今夏初開的新荷熏製的蓮花茶,請大人喝口水定定神。
等楊大人安穩下來,宋時才解釋道:“本府這兩年產的米糧多,百姓們吃用不了,我們官府收了也不能隻在倉裏存著。近處幾府今年收成也好,賣不得那麽多了,再往遠處又有運費、關稅,再賣下去不劃算。下官試用這壓力計時恰好弄出了爆米花,嚐著和蜀中的陰米差不多,便叫人弄些糖來做了米花糖,想試試再給府中百姓開一處財源。”
爆米花簡單、省時,爆出的米花膨得更大,拿來做點心比炒的陰米合算。再用熬得濃稠的糖漿澆裹壓實,放涼後又甜又幹,冬日裏糖不易化,這米花糖的保質期也可以很長的。
若能扶持起做這種生意的商人,本地又能添一項出名的小吃,百姓有處賣糧,他們府裏平抑糧價的壓力也能稍緩解。
楊大人一麵聽著他的計劃,也嚐了嚐米花糖。這東西說是糖,卻沒有糖塊結在米粒間,口感略硬而脆,每一口都濃香甜脆,仿佛用糖並不多,倒是種實惠可口的點心。
不過漢中不產糖,這糖食做出來隻怕本錢也不少吧?
宋時笑道:“糖倒還好,蜀中便有種甘蔗的。下官帶的廚子記過一個福建做西洋糖的方子,從蜀中買最便宜的粗老紅糖,用黃泥濾過便成白的沙糖了。”
濾不到雪花洋糖那麽白,帶點黃色也不要緊。因為這東西本就是個薄利多銷的路子,不用拿宮廷禦膳的標準要求,而且炒焦的糖汁本來也帶點焦糖色。
他不僅不思嚴格自我要求,提升食品質量,甚至還想開個食博會,把這類膨化食品推廣到全國各省和直隸州縣。
這爆米花不光可以用大米爆,還能用小米、高梁米、糜子……九邊之地缺少細糧,老幼吃粗糧不易下咽的,拿爆米花機加工一下,空口吃也可以輕易咽下去,或再倒點熱水泡著吃,就是軟滑順口的米湯。
他親身品嚐過,對大人說:“其實在茶裏泡上一把爆米花也不難吃,還有些清香味。”
楊大人吃過關外牧民傳進來的炒米茶,憶起其味道,也讚同地點了點頭:“添了米味道香醇,也有飽腹之功。隻是酥油、牛奶最好少放些,不然不夠清口解膩。”
他這般年紀,喝了奶茶就飽了一大半兒,都吃不下去什麽羊肉了。
大人放心,漢中府裏喝不上正宗的蒙古奶茶,晚飯也沒備羊肉。
晚飯的主菜是高壓鍋燉的牛腩和紅燒小排,一個本地風味的大鍋燒鵝,一盤黑魚脊背肉做的假江瑤,一盤腰肚雙脆,各色清炒、涼拌時蔬……多半都是府裏自產的東西。
楊大人性情儉樸,並不是那等一頓飯少說要三十幾道大菜以顯巡撫身份的人,吃著這些農家菜也覺得適口。尤其那道牛肉,格外軟爛鹹香,吃著不像年老可宰的牛肉,倒像是健牛的口感。
他不禁問道:“這牛肉嚐著甚嫩,莫非是下田撞折了腿,抑或是生了病的?”
宋時笑道:“下官如何敢讓大人吃病牛?這是健壯的老牛,市官看著看邁可殺才叫人殺的,府裏買辦曉得下官愛吃牛肉,便割了幾斤,用高壓鍋燉出來的。”
這種老牛的肉柴,就是擱上山楂、茶葉、醋也不容易燉爛。往常一鍋牛肉要多燒上幾個小時才能入口,有高壓鍋之後省了大工夫,燉上一個多小時就能燉得酥爛了。
牛肉還是不易燉爛的,換成排骨,燉上半個小時連骨頭都能燉酥。
楊大人越聽越驚訝,但想到庭中爆米花也隻烤了不多久,就有做陰米時又蒸又炒的效果,便即信服了,尋他要個高壓鍋看看。
高壓鍋裏燉的肉都叫君子吃了,那鍋也沒什麽不能看的了。
吃罷晚飯,宋時便叫人把高壓鍋送上來給巡撫大人品鑒:一共有兩種,一種是帶氣壓計和扣鎖的蒸氣壓力鍋,一種是用限壓閥的家用高壓鍋。隻是如今沒有橡校,不爭氣的杜仲膠又不能適應高溫環境,高壓鍋蓋裏墊的是皮匠按形打磨的真皮墊。
楊大人將一個鍋從裏到外摸了個遍,連聲誇讚這鍋厚實、好用,隻恨小了些,做不得軍營裏的大鍋飯。
越大的壓力越大,鋼材不好承受不住嘛。
宋時有些遺憾地答道:“這是材料還不夠好,往後還能做更好的。不過這種帶壓力計的壓力鍋軍中也可以用,不光能燉煮食物,拿它蒸蒸從軍大夫用的刀、針、棉布消毒,比火烤、水煮的方便可靠。”
楊大人摸了摸那口較深的、帶壓力表的大鍋,笑道:“這鍋今日煮肉、明日煮染血的布,可怎麽叫人吃得下去?不過軍中確實用得上這種東西,你這裏煉的無名異也極有用,救了不知多少軍士……”
這個鍋他要了,不過不能白要了。
他過幾天便要進上秘折,再向兵部行文,給漢中要一筆款子,幫他建個鐵器廠,往後專產軍中用的……這類帶壓力的器具。
宋時原打算將方子獻上,自己得個表彰,讓兵部自己搞生產。想不到楊大人竟要給他申請一個光明正大搞軍用器具製造的廠子,還要讓朝廷給他撥款——
他這個經濟園從開始建設都是靠的地方經濟,朝廷還沒撥過款呢!進的貢物和朝廷采買都是按成本價、出廠價給的!
他居然也有能薅上朝廷羊毛的一天?!
不愧是傳說中三楊內閣之一的楊大佬,人家這思想、這胸襟、這不計小利深謀遠慮的氣度!人家怎麽就不想著挖地方的人才,還要扶持地方發展?大鄭企業經濟就是楊大佬和他們老師這樣有長遠目光的老大人扶植起來的!
宋時激動地起身道謝,楊大人連忙托住他,含笑說道:“宋知府這是做什麽。分明是你為朝廷將士做了許多事,我做兵部侍郎的理當勉勵,朝廷理當嘉獎你,何須如此?”
楊大人如此通情達理,宋時也不好再客氣了。
思來想去,無以為報,就再送大人一個行軍時可用來做飯的神器吧——大人可知道這白鐵皮油桶不光能裝汽油、柴油、炸藥,還能改造成多功能燒烤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