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三下鄉”活動現場就在府城外往西十五裏, 中沙塘壩的劉家灣村,騎馬斜插到書院不過十五六裏。方才宋時正帶著學生在現場搞宣教, 因周王侍衛來傳喚, 便扔下學生過來,如今周王又要去見識“三下鄉”, 他便主動在前頭帶路, 仍舊回村內社祠前的廣場上。
要從學校到那邊去, 乘車也不過兩三刻鍾工夫, 其實算得上便捷了。隻是這段路還沒鋪設柏油路麵, 道路狹窄崎嶇。周王回來時先乘船從寬廣無波的漢水上走了多日, 剛又享受到了瀝青石子路麵的暢快, 猛地回到鄉間土路上, 顛簸得簡直有些懷疑自己。
當初不也到鄉間看過嘉禾麽,還連看了旱田水田兩處的,那時怎麽一點沒覺著難受?
人真是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他悄悄往背後墊了個墊子, 閉上眼默默忍受顛簸和反胃感。好在路程不遠,兩刻鍾後便聽得一片鼓掌聲、歡呼聲傳入耳中,馬車也稍稍減緩速度, 不久便停了下來。
車外有親衛奏報:“殿下, 宋大人說就是這裏了。前麵有人搭台唱戲,殿下可要下車一觀?”
當然要,今日來這裏,不就為了知道他下鄉下的是什麽!
周王簡直等不及下車, 便將簾子掀起,臉貼到冰涼的玻璃窗上,隔著微透綠意的玻璃朝外看了一眼。
這戲台搭得其實十分簡樸,隻是一個三尺高的半圓形木台,後麵立著高大的畫板。不過這回畫板上畫的不再是一個工業園,而是整座漢中府城與周圍山水村落簡圖。
紅的府城、青碧山水,散落在山水間金黃的小村落,當中以灰白的道路相連。布置得不似漢中工業園那麽規整,但顏色生動分明,有種世俗氣的熱鬧,與這鄉間節慶的氣息十分相配。
畫板下方左右各開了個小門,上掛著兩幅鑲黃邊的大紅錦緞門簾。戲台中央站著一老一小兩個優伶,老的是民婦打扮,藍色圓領襦衫,秋香色棉旋襖,藍帕包頭、勒著攢珠抹額;小的是個穿著白色錦繡胡服的少年,頭戴錦帽,正跪在老婦麵前聽她教訓。
看著像是一對母子。
這戲他在宮裏可不曾見過,是民間戲麽?
是宋先生帶學生下鄉講學時遇上戲班,便讓學生看看,放鬆心情?還是這戲也和《宋狀元義結雙鴛侶》一般,其實與宋先生和大舅兄有些關係?
一路縈繞在周王胸口的煩惡感都消散了許多,他帶著莫名的期待步下車子,望向戲台上那對母子。
笙簫琴瑟之音在車外聽得更真切,那老婦人聲音中氣十足,隔著這麽遠也能聽到一句半句吹進耳中,聲高氣盛,有著尋常戲曲中少見的慷慨豪情:“金虜未滅,難平熱血。雖咱莊戶人家,忍見胡騎南越?狼煙動征塵,烽火烈烈。堂堂中國,誰是豪傑?”
【薛論道仙呂·桂枝香 宿將自悲】
這曲子唱的竟是邊塞軍旅之事!
周王霎時間便憶起了前數月間在九邊軍鎮中所見所感,汗毛都要乍起來了,一身熱血也隨著曲聲沸騰。車外撲麵的寒風打在臉上似乎也化作了莞弱的春風,吹不散他心頭熱火,反倒讓他精神一振,大步向台前走去。
一句“男兒當立精忠誌,誓報皇恩盡義節”順風吹入耳中,接下來台上少年人忽然解下腰帶,脫了外衫,露出一身肉……
肉色的針織衫。
緊緊貼身,看著像是赤精著身子一般。
戲台右側門簾挑開,門後走進來一名青衫烏發,頭上插滿光閃閃各色寶石簪插的女子,手捧一盤筆墨,上前來跪著奉給老婦,聲音清朗高亢,念著“母親高義”,“教夫郎盡忠報國”的道白。
周王猜到這故事中人的身份,心中興趣反而更濃,振眉笑道:“這便是漢中百姓愛看的戲?好!百姓皆知精忠報國,我大鄭邊境何愁不靖,天下何愁不寧!”
他的聲音並不小,身邊眾臣與侍衛都聽得清清楚楚,回身肅容附和著他。數十人一道回話,聲音自然宏亮,然而這片聲音卻也沒傳出多遠,便被淹沒在一片喝彩聲中。
台上的“嶽母”提筆在“嶽飛”背上寫下“精忠報國”四字,便代表了刺字之舉、台下歡呼喝彩,掌聲不斷,千百人的聲音匯成一道奔雷,回蕩著同樣的“精忠報國”。
直到台上的嶽母寫完這四個字,與兒子再度對唱起來,那雷動的呼聲才在唱詞中嘎然而止。
他們一行人也在戲台前尋著座位,安頓下來聽戲。
隨行來的一名戶部員外郎何璉感歎著:“想不到民間也有這樣的好戲,人物鮮明,身段兒動人,逼真是個深明大義的嶽母在台上,教兒精忠報國。連我聽了都有些意動,想到漢中、不,想投筆從戎,做個鄂王般的名將了。”
桓淩點了點頭,含笑應道:“這便是宋賢弟排這戲的用意了。”
宋時朝他挑了挑眉,唇角微勾,卻對著何大人自謙了一句:“何兄謬讚,這都是漢中府縣兩學的教官們改編的,文字粗疏,其實比不上京裏的戲好。”
周王聽著他們客套來客套去的,心中忽然靈光一閃,問道:“我大鄭近年來屢遭達虜犯邊,宋先生帶著學生聽這嶽王雜劇,莫不就是為了為朝廷培養知兵敢戰之將?”
宋時被他的思路震動了一下,不敢生受周王的誇獎,虛心解釋道:“下官……叫學校教官們編這出戲,又點了本府伎女、樂戶到鄉間四處搬演,其實倒是想讓百姓們受嶽王鼓勵,多生精忠報國之心,願意投身軍旅……”
身後座席間那一陣陣連綿不息的掌聲,便是百姓們羨慕宋朝有嶽飛帶兵平金,盼望他們大鄭也出個民族英雄的呼聲。既恨虜寇狠毒,複憾邊軍不能戰,那些血性男兒,說不得就有肯去投軍的。
若有良家子弟自己肯去從軍,邊關何愁招不到精兵,又何必強征不情願的百姓?
周王一行是剛從邊關回來的,聽見他這樣為朝廷征兵之事打算,都頗為感動,護衛指揮使直接誇讚道:“宋大人急朝廷之急,難殿下之難,百忙中竟還為周全邊鎮招兵之事特地排演了戲出來。來日若有人看這戲主動投軍,皆是大人的功勞。”
宋時隻笑著搖了搖頭:“隻是邊關百姓久遭達虜侵擾,殺敵報國之心本就強,我等不過是借嶽飛平金故事宣傳愛國忠君之義。”
不光宣傳,還有廣告呢。
嶽母刺字這一場唱罷,旋即有人從側門上來搬下桌椅,又在戲台邊緣豎起旗杆,吊了一麵鬥大的軍旗。嶽飛在一旁穿上衣裳,唱了兩句,嶽家婆媳親自送嶽飛到旗下從軍,一家人依依不舍拜別,先後下場。
後頭上場門裏旋又上來幾個老漢、少女、書生、莊戶、商人……或背布袋,或提竹籃、或以兩麵畫旗作推車狀,次第上場。上得台來都先在台側行禮、道賓白,自稱是本鄉本裏之人,聽說朝廷要興兵伐虜,仁人誌士踴躍投軍,他們上不得戰場,卻要為這些精忠報國的子弟捐錢糧。
介紹罷了,都站到戲台當中,插科打諢,攀比著要給邊軍捐多少糧草:那老漢要捐一袋自家稻田產的禾花魚醃製的熏魚;商人捐的是給漢中工業園買煤炭、石料賺的銀子;少女捐的是親戚女友給軍人織的毛衣、納的鞋底;莊戶捐的卻是滿滿一車糧食。
這一段看似是兩折戲間轉換場景故事的楔子,實際上是按著小品的演法改的,詞句俚俗,形象滑稽,時不時拋出包袱,引得台下掌聲笑聲不斷。
然而才子詞人看戲的著眼點就和普通莊戶不同——
雖然好笑,但這捐糧食一段,怎麽越聽越覺著與嶽飛投軍故事關係不緊密呢?就連人物衣著也和上一場裏精致又新穎的嶽家人全然不同,隻像是這台下坐著的普通百姓似的。
這一段插得生硬,再要從糧草轉回人物又得浪費詞句,倒不如全數刪了,直接轉入下一折,唱嶽飛在軍中的故事。
隨駕來的官員多少都有些想法。唯兩位庶吉士平常在翰林院裏隻是讀書,還不太曉得官場應酬,又是與宋時有同年之親,便不似別人那般多思多慮,單刀直入地批評道:“這段加在此處似無必要,年兄怎不叫人再改得妥帖些?若改不好,倒不如斷然舍了這場,直寫嶽武穆在軍中如何揚威。”
不……這段雖然插得生硬了些,但也必須得插進去,因這是廣告啊。
就是征兵的軟廣告裏插了個賣有機肥料和化肥的硬廣告嘛。
宋·廣告投資商·知府臉稍有點熱,低下頭輕咳一聲,堅強地說:“這些本也不在正本當中,是我們府裏為‘農學下鄉’,搬演一段指點莊戶們如何得豐產的熟事罷了。”
對,文藝下鄉、科技下鄉、衛生下鄉不都是相結合的麽?所以他們把科技下鄉的內容之一插在文藝節目中,做個五分鍾小廣告,也是一舉兩得嘛。
這算什麽熟事?
眾人茫然看著他,宋時也不解釋,指向台上正熱鬧說笑的演員們:“諸位再聽下去便知端的了。”
唉,宋三元既然都說了這話……
大家都是二甲、三甲的進士,在狀元麵前畢竟低了一頭,便聽他的,再看看再議吧。
他們說了幾句話,便錯過了些台上話的詼諧笑話,再看時隻見那老漢、少女、書生都問那莊戶說話,問他不過租種著幾畝薄田,又要交稅賦,又要交租地銀,哪裏來的這些糧食可捐。
那莊戶搖頭晃腦,得意非常地說:“因我地裏用了漢中經濟園製的‘複合肥料’,又肯聽宋大人派下鄉的小先生們講農桑之要,如今一畝地可產三百斤稻穀,豈無餘糧酬軍?”
一畝地三百斤糧這個數字比前麵的說笑更吸引台下觀眾。連同初到漢中的十位學農官員也瞪大了眼睛看向宋時,震驚地問:“不必宋大人親自指點耕植,隻要是用了‘化肥’,那些平常百姓也能得畝產三百斤麽?”
理論上說,能。
宋時微微點頭,台上恰好響起那農戶慷慨激昂的呼聲:“原先畝產一百斤、二百斤的水田,用了漢中經濟園產的複合肥,都能畝產三百斤、四百斤!”
“不用自家漚肥,不怕肥水生蛆,隻要將自家積的肥送到漢中工業園換取複合肥,按先生指點施用,就能提升產量,畝產三百斤不是癡人說夢!”
台下觀者議論紛紛,有人便說起宋大人那幾塊實驗田的收成,實例證明他教的技法、用的肥料強過他們世代相傳的種稻手藝。
短短一段硬廣,卻勾得人欲罷不能,人人都似有無數內·幕要說,對這段廣告也有無數議論要發。
但議論聲量最大的,還是如何買到宋大人的複合肥,怎麽才能聽到漢中府派來的先生講課。恰在此時,台上的書生忽然將手中一個長糧袋扔到他車上,從袖中取出紙筆,高聲念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聞君一席話,恰為小生指點迷津——”
這袋犒軍的糧食你代我送入軍中,我要去漢中學院向宋祭酒請教這可富民強國的農學之道!
他托著紙筆先行下台,後麵幾個人喊著“先生”,“先生”,卻喚不回他,便說著:“咱們先去軍營裏送了錢糧、寒衣,也去聽聽漢中學院的小先生們講農桑吧。”
四人一齊應了,熱熱鬧鬧地下了場,自又有人上台拆軍旗、布置桌椅不提。
台下觀者知道他們演完了,頓時又是一片掌聲雷動,叫好聲中夾著許多道想聽漢中學院先生們講課的期盼聲,傳到周王與諸位大人耳朵裏。
正在群情激蕩的時候,一個與那剛剛跑下去的書生一般打扮的讀書人挾著幾張紙慢悠悠晃上台來。上了台便往桌前一坐,放下講義,露出一張微顯生嫩卻著實神情沉穩的臉龐,操著帶幾分口音的官話講道:“在下漢中學院研修班學生龐冰,今日來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從水稻葉麵色相判斷其所需水肥。”
諸位新來漢中的親王大臣都不禁望向宋時——這書生不是才在台上說要去跟宋大人學農經麽,怎麽一眨眼就學會了?
他這是要唱戲,還是真個講農經?
宋時回望眾人,眼中笑意流轉,揮袖指向台上,介紹道:“這龐舉子的確是漢中學院的學生。凡來隨我讀書的子弟,都要隨我親到田間、工坊內格物致知、實踐所學。兩耳不聞窗外事,閉門讀書,所得才能有幾何?知行合一方是正道。”
剛做完廣告,立刻講學效果比較能吸引住人來聽不是?科技、衛生、文藝三下鄉麽,總不能隻搞文藝匯演,不搞科教,都要輪著來的。
要從學校到那邊去, 乘車也不過兩三刻鍾工夫, 其實算得上便捷了。隻是這段路還沒鋪設柏油路麵, 道路狹窄崎嶇。周王回來時先乘船從寬廣無波的漢水上走了多日, 剛又享受到了瀝青石子路麵的暢快, 猛地回到鄉間土路上, 顛簸得簡直有些懷疑自己。
當初不也到鄉間看過嘉禾麽,還連看了旱田水田兩處的,那時怎麽一點沒覺著難受?
人真是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
他悄悄往背後墊了個墊子, 閉上眼默默忍受顛簸和反胃感。好在路程不遠,兩刻鍾後便聽得一片鼓掌聲、歡呼聲傳入耳中,馬車也稍稍減緩速度, 不久便停了下來。
車外有親衛奏報:“殿下, 宋大人說就是這裏了。前麵有人搭台唱戲,殿下可要下車一觀?”
當然要,今日來這裏,不就為了知道他下鄉下的是什麽!
周王簡直等不及下車, 便將簾子掀起,臉貼到冰涼的玻璃窗上,隔著微透綠意的玻璃朝外看了一眼。
這戲台搭得其實十分簡樸,隻是一個三尺高的半圓形木台,後麵立著高大的畫板。不過這回畫板上畫的不再是一個工業園,而是整座漢中府城與周圍山水村落簡圖。
紅的府城、青碧山水,散落在山水間金黃的小村落,當中以灰白的道路相連。布置得不似漢中工業園那麽規整,但顏色生動分明,有種世俗氣的熱鬧,與這鄉間節慶的氣息十分相配。
畫板下方左右各開了個小門,上掛著兩幅鑲黃邊的大紅錦緞門簾。戲台中央站著一老一小兩個優伶,老的是民婦打扮,藍色圓領襦衫,秋香色棉旋襖,藍帕包頭、勒著攢珠抹額;小的是個穿著白色錦繡胡服的少年,頭戴錦帽,正跪在老婦麵前聽她教訓。
看著像是一對母子。
這戲他在宮裏可不曾見過,是民間戲麽?
是宋先生帶學生下鄉講學時遇上戲班,便讓學生看看,放鬆心情?還是這戲也和《宋狀元義結雙鴛侶》一般,其實與宋先生和大舅兄有些關係?
一路縈繞在周王胸口的煩惡感都消散了許多,他帶著莫名的期待步下車子,望向戲台上那對母子。
笙簫琴瑟之音在車外聽得更真切,那老婦人聲音中氣十足,隔著這麽遠也能聽到一句半句吹進耳中,聲高氣盛,有著尋常戲曲中少見的慷慨豪情:“金虜未滅,難平熱血。雖咱莊戶人家,忍見胡騎南越?狼煙動征塵,烽火烈烈。堂堂中國,誰是豪傑?”
【薛論道仙呂·桂枝香 宿將自悲】
這曲子唱的竟是邊塞軍旅之事!
周王霎時間便憶起了前數月間在九邊軍鎮中所見所感,汗毛都要乍起來了,一身熱血也隨著曲聲沸騰。車外撲麵的寒風打在臉上似乎也化作了莞弱的春風,吹不散他心頭熱火,反倒讓他精神一振,大步向台前走去。
一句“男兒當立精忠誌,誓報皇恩盡義節”順風吹入耳中,接下來台上少年人忽然解下腰帶,脫了外衫,露出一身肉……
肉色的針織衫。
緊緊貼身,看著像是赤精著身子一般。
戲台右側門簾挑開,門後走進來一名青衫烏發,頭上插滿光閃閃各色寶石簪插的女子,手捧一盤筆墨,上前來跪著奉給老婦,聲音清朗高亢,念著“母親高義”,“教夫郎盡忠報國”的道白。
周王猜到這故事中人的身份,心中興趣反而更濃,振眉笑道:“這便是漢中百姓愛看的戲?好!百姓皆知精忠報國,我大鄭邊境何愁不靖,天下何愁不寧!”
他的聲音並不小,身邊眾臣與侍衛都聽得清清楚楚,回身肅容附和著他。數十人一道回話,聲音自然宏亮,然而這片聲音卻也沒傳出多遠,便被淹沒在一片喝彩聲中。
台上的“嶽母”提筆在“嶽飛”背上寫下“精忠報國”四字,便代表了刺字之舉、台下歡呼喝彩,掌聲不斷,千百人的聲音匯成一道奔雷,回蕩著同樣的“精忠報國”。
直到台上的嶽母寫完這四個字,與兒子再度對唱起來,那雷動的呼聲才在唱詞中嘎然而止。
他們一行人也在戲台前尋著座位,安頓下來聽戲。
隨行來的一名戶部員外郎何璉感歎著:“想不到民間也有這樣的好戲,人物鮮明,身段兒動人,逼真是個深明大義的嶽母在台上,教兒精忠報國。連我聽了都有些意動,想到漢中、不,想投筆從戎,做個鄂王般的名將了。”
桓淩點了點頭,含笑應道:“這便是宋賢弟排這戲的用意了。”
宋時朝他挑了挑眉,唇角微勾,卻對著何大人自謙了一句:“何兄謬讚,這都是漢中府縣兩學的教官們改編的,文字粗疏,其實比不上京裏的戲好。”
周王聽著他們客套來客套去的,心中忽然靈光一閃,問道:“我大鄭近年來屢遭達虜犯邊,宋先生帶著學生聽這嶽王雜劇,莫不就是為了為朝廷培養知兵敢戰之將?”
宋時被他的思路震動了一下,不敢生受周王的誇獎,虛心解釋道:“下官……叫學校教官們編這出戲,又點了本府伎女、樂戶到鄉間四處搬演,其實倒是想讓百姓們受嶽王鼓勵,多生精忠報國之心,願意投身軍旅……”
身後座席間那一陣陣連綿不息的掌聲,便是百姓們羨慕宋朝有嶽飛帶兵平金,盼望他們大鄭也出個民族英雄的呼聲。既恨虜寇狠毒,複憾邊軍不能戰,那些血性男兒,說不得就有肯去投軍的。
若有良家子弟自己肯去從軍,邊關何愁招不到精兵,又何必強征不情願的百姓?
周王一行是剛從邊關回來的,聽見他這樣為朝廷征兵之事打算,都頗為感動,護衛指揮使直接誇讚道:“宋大人急朝廷之急,難殿下之難,百忙中竟還為周全邊鎮招兵之事特地排演了戲出來。來日若有人看這戲主動投軍,皆是大人的功勞。”
宋時隻笑著搖了搖頭:“隻是邊關百姓久遭達虜侵擾,殺敵報國之心本就強,我等不過是借嶽飛平金故事宣傳愛國忠君之義。”
不光宣傳,還有廣告呢。
嶽母刺字這一場唱罷,旋即有人從側門上來搬下桌椅,又在戲台邊緣豎起旗杆,吊了一麵鬥大的軍旗。嶽飛在一旁穿上衣裳,唱了兩句,嶽家婆媳親自送嶽飛到旗下從軍,一家人依依不舍拜別,先後下場。
後頭上場門裏旋又上來幾個老漢、少女、書生、莊戶、商人……或背布袋,或提竹籃、或以兩麵畫旗作推車狀,次第上場。上得台來都先在台側行禮、道賓白,自稱是本鄉本裏之人,聽說朝廷要興兵伐虜,仁人誌士踴躍投軍,他們上不得戰場,卻要為這些精忠報國的子弟捐錢糧。
介紹罷了,都站到戲台當中,插科打諢,攀比著要給邊軍捐多少糧草:那老漢要捐一袋自家稻田產的禾花魚醃製的熏魚;商人捐的是給漢中工業園買煤炭、石料賺的銀子;少女捐的是親戚女友給軍人織的毛衣、納的鞋底;莊戶捐的卻是滿滿一車糧食。
這一段看似是兩折戲間轉換場景故事的楔子,實際上是按著小品的演法改的,詞句俚俗,形象滑稽,時不時拋出包袱,引得台下掌聲笑聲不斷。
然而才子詞人看戲的著眼點就和普通莊戶不同——
雖然好笑,但這捐糧食一段,怎麽越聽越覺著與嶽飛投軍故事關係不緊密呢?就連人物衣著也和上一場裏精致又新穎的嶽家人全然不同,隻像是這台下坐著的普通百姓似的。
這一段插得生硬,再要從糧草轉回人物又得浪費詞句,倒不如全數刪了,直接轉入下一折,唱嶽飛在軍中的故事。
隨駕來的官員多少都有些想法。唯兩位庶吉士平常在翰林院裏隻是讀書,還不太曉得官場應酬,又是與宋時有同年之親,便不似別人那般多思多慮,單刀直入地批評道:“這段加在此處似無必要,年兄怎不叫人再改得妥帖些?若改不好,倒不如斷然舍了這場,直寫嶽武穆在軍中如何揚威。”
不……這段雖然插得生硬了些,但也必須得插進去,因這是廣告啊。
就是征兵的軟廣告裏插了個賣有機肥料和化肥的硬廣告嘛。
宋·廣告投資商·知府臉稍有點熱,低下頭輕咳一聲,堅強地說:“這些本也不在正本當中,是我們府裏為‘農學下鄉’,搬演一段指點莊戶們如何得豐產的熟事罷了。”
對,文藝下鄉、科技下鄉、衛生下鄉不都是相結合的麽?所以他們把科技下鄉的內容之一插在文藝節目中,做個五分鍾小廣告,也是一舉兩得嘛。
這算什麽熟事?
眾人茫然看著他,宋時也不解釋,指向台上正熱鬧說笑的演員們:“諸位再聽下去便知端的了。”
唉,宋三元既然都說了這話……
大家都是二甲、三甲的進士,在狀元麵前畢竟低了一頭,便聽他的,再看看再議吧。
他們說了幾句話,便錯過了些台上話的詼諧笑話,再看時隻見那老漢、少女、書生都問那莊戶說話,問他不過租種著幾畝薄田,又要交稅賦,又要交租地銀,哪裏來的這些糧食可捐。
那莊戶搖頭晃腦,得意非常地說:“因我地裏用了漢中經濟園製的‘複合肥料’,又肯聽宋大人派下鄉的小先生們講農桑之要,如今一畝地可產三百斤稻穀,豈無餘糧酬軍?”
一畝地三百斤糧這個數字比前麵的說笑更吸引台下觀眾。連同初到漢中的十位學農官員也瞪大了眼睛看向宋時,震驚地問:“不必宋大人親自指點耕植,隻要是用了‘化肥’,那些平常百姓也能得畝產三百斤麽?”
理論上說,能。
宋時微微點頭,台上恰好響起那農戶慷慨激昂的呼聲:“原先畝產一百斤、二百斤的水田,用了漢中經濟園產的複合肥,都能畝產三百斤、四百斤!”
“不用自家漚肥,不怕肥水生蛆,隻要將自家積的肥送到漢中工業園換取複合肥,按先生指點施用,就能提升產量,畝產三百斤不是癡人說夢!”
台下觀者議論紛紛,有人便說起宋大人那幾塊實驗田的收成,實例證明他教的技法、用的肥料強過他們世代相傳的種稻手藝。
短短一段硬廣,卻勾得人欲罷不能,人人都似有無數內·幕要說,對這段廣告也有無數議論要發。
但議論聲量最大的,還是如何買到宋大人的複合肥,怎麽才能聽到漢中府派來的先生講課。恰在此時,台上的書生忽然將手中一個長糧袋扔到他車上,從袖中取出紙筆,高聲念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聞君一席話,恰為小生指點迷津——”
這袋犒軍的糧食你代我送入軍中,我要去漢中學院向宋祭酒請教這可富民強國的農學之道!
他托著紙筆先行下台,後麵幾個人喊著“先生”,“先生”,卻喚不回他,便說著:“咱們先去軍營裏送了錢糧、寒衣,也去聽聽漢中學院的小先生們講農桑吧。”
四人一齊應了,熱熱鬧鬧地下了場,自又有人上台拆軍旗、布置桌椅不提。
台下觀者知道他們演完了,頓時又是一片掌聲雷動,叫好聲中夾著許多道想聽漢中學院先生們講課的期盼聲,傳到周王與諸位大人耳朵裏。
正在群情激蕩的時候,一個與那剛剛跑下去的書生一般打扮的讀書人挾著幾張紙慢悠悠晃上台來。上了台便往桌前一坐,放下講義,露出一張微顯生嫩卻著實神情沉穩的臉龐,操著帶幾分口音的官話講道:“在下漢中學院研修班學生龐冰,今日來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從水稻葉麵色相判斷其所需水肥。”
諸位新來漢中的親王大臣都不禁望向宋時——這書生不是才在台上說要去跟宋大人學農經麽,怎麽一眨眼就學會了?
他這是要唱戲,還是真個講農經?
宋時回望眾人,眼中笑意流轉,揮袖指向台上,介紹道:“這龐舉子的確是漢中學院的學生。凡來隨我讀書的子弟,都要隨我親到田間、工坊內格物致知、實踐所學。兩耳不聞窗外事,閉門讀書,所得才能有幾何?知行合一方是正道。”
剛做完廣告,立刻講學效果比較能吸引住人來聽不是?科技、衛生、文藝三下鄉麽,總不能隻搞文藝匯演,不搞科教,都要輪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