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駱養性把奏折遞了上去,崇禎看到駱養性竟然為袁崇煥求情,第一反應就是他為什麽這麽做。
駱養性貪財,這他知道,但是駱養性對他還是忠心的,基本上什麽事都是順著他的意誌。
仔細一看奏折上的內容,內容清晰,條理分明,站在大義的角度,隻說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留著袁崇煥,讓他對付滿人,一個活人總比死人作用大!
可是道理他都明白,但作為帝王,總有一些心理作祟。
袁崇煥有能力不假,但是有點太狂了,這讓他很不爽,而且他擅自殺了毛文龍,後來還“見死不救”這就有點太不把他放在眼裏,還拿不拿他這個皇帝當回事了?
“怎麽著,有點功勞就飄了?沒了你朕還對付不了皇太極了?”
宋溪妱不在這裏,誰也不知道崇禎心裏到底怎麽想的。
正當他猶豫不決,想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去義一義的時候,民間傳來的聲音,讓他臉色驟
崇禎三年,七月,太和殿。
崇禎之前的皇帝,其實都不怎麽上朝,其中最誇張的就是嘉靖皇帝,有二十年不上朝。
這裏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有的皇帝是無能,有的皇帝是真懶,有的皇帝是荒唐,也有的是力不從心。
朱元璋建立政權之初,許多製度都直接承襲自元朝,如中書省、禦史台等,但朝會製度卻不徇元製。
元代朝會極其簡略,“每日則宰執入延春閣及別殿奏事而已”。
至末年尚有臣子進言:“今國家有天下百年,典章文物,悉宜粲然光於前代……惟朝儀之典,不講而行”,建議“參酌古今之宜,或三日二日一常朝”。
因此有學者認為元朝沒有朝會,而有的學者則認為“禦前奏聞”,是一種特殊的視朝,但範圍極小,時間地點都不固定。
元代的禦前會議,“得奏事者”隻有中書省、禦史台、宣政院、樞密院等“二三大臣”以及怯薛近侍“數人而已”。
無疑,這樣的“朝會”很不利於擴大皇帝的信息來源,而朱元璋對元主失鹿的一個最重要經驗總結,就是權臣蒙蔽、威柄下移,他自然將其視作弊政而予以徹底改造。
應該說,明代朝會製度設計的初衷,是直接受到元代朝會接見麵過窄的反麵啟示的。
元朝朝會的特點,與其遊牧民族“行國”、“行殿”的立國傳統密切相關。
朱元璋雖反而行之,但他一手創立的朝會,與漢、唐等漢族王朝的朝會相比,仍有極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方麵:
首先,早朝獨重,朝會缺乏合理的功能劃分。周天子有幾朝,曆來說法不一,大體有“三朝”、“四朝”二說,蓋因理解不同之故。
但根據不同需要——禮儀、政事、發令、商榷——分別在不同殿廷上朝,則為曆朝通例。
明初,朝會原是有功能分布的:禮儀性的大朝會及朔、望朝在正殿,早朝在正門,晚朝在便殿門。
但在發展中,形成早朝獨重的局麵,這主要是晚朝長期停廢造成的。
早朝和晚朝合稱常朝,除了必要的禮儀,以處理政事為主。
但晚朝初無定製,以致不少人誤以為國初“一日三朝”,丘浚就說:“至午複出朝,晩亦如之,此每日常朝之製也”。
其實晚朝與午朝實為一事,稱謂不同而已。
朱元璋時,晚朝或於奉天門,或於右順門;永樂時在右順門,宣德後在左順門。
早朝與晚朝的政事安排是這樣的:“百司皆於早朝奏事,非警急事當奏者不須赴晚朝,聽在司理職務,惟通政司達四方奏牘,早晚須朝。”
也就是說,晚朝以奏“警急事”為主,不需要百司都來赴朝;早、晚必朝的,隻是掌管章奏進呈的通政司官。
永樂四年,以“早朝四方所奏事多,君臣之間不得盡所言,午後事簡……可從容陳論”,命“自今凡有事當商略者,皆於晚朝來,庶得盡委曲。”
晚朝僅奏重事,參加者有限,禮儀也較輕簡,君臣可從容展論,因此,它是早朝的重要補充。
但晚朝自英宗即位後長期停廢,景泰及弘治初曾試圖複興,但都維持不久。
所以君主聽政之所,實隻有正門早朝,早朝乃等於常朝。
這是明代朝會與前朝最大的不同。
其次,明代“大小公私之事並令公朝陳奏”,早朝所理之事異常繁碎。
《明會典》載洪武二十八年所定各府部衙門“合奏啟事目”,達184款,除了選舉、盤糧、建言、決囚、開設衙門等大事,以及災異、雨澤、囚數等類奏事項,還有許多像“收買牛支農具”、“追贓不足家屬”之類的雜事。
凡涉及“軍中機密事情及守衛門禁關防等事”,許官旗軍人“徑奏”;民間詞訟,也往往“實封聞奏”。
有司所守之事,亦須一一麵請,就連守衛皇城官軍搜檢出被盜內府財物,也要引到朝門,由皇帝親自發落。
可謂“煩瀆”至極。
像明代皇帝這樣,親坐朝門,一切庶政,不分輕重大小,樣樣過目親理,這是前所未有的。
而事豈能持久?
但太祖定製又不準,這實際上已埋下了後世朝會走向虛應故事,“名”存而“實”亡的隱機。
特別是宣德以後,早朝決政方麵的內容不斷萎縮,上朝不過趨拜行禮,其性質便與大朝、朔望朝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再次,因為凡事都要請旨,旨不發,則政不行,因此皇帝必須日日上朝。
皇帝“日理萬機”,與天天坐朝,其實是不同的。
以前朝為例,西漢中期以前的情況不詳,自漢宣帝始實行五日一朝的常朝製度。
製度雖如此,但常朝之外,皇帝也於便殿辦理公務,接見大臣。一直到三國時期,“五日視朝之儀”仍被視作舊製。
唐代,除了大朝、朔望朝外,還有“常參”,就是每日朝參。
常參製度後為宋代所繼承。因此,明代的朝會,主要借鑒了唐宋製度。
但每日的朝參又非常不同,如唐製,除文官五品以上及兩省供奉官、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日參”,號“常參官”,其他官員由“九參”、“六參”降及“四時參”,而“文武官職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後,則朝朔、望而已。”
這顯示了前代朝參的一個基本特點,即官員由其地位不同,朝參日數遞減,並非不加區別,一體見君。
即便漢代,“朝臣”與“非朝臣”之間也是有清晰界定的,在上奏文書等方麵均有體現。
但明代,常朝是大多數京官的義務,從宰輔到九品小吏乃至不入流雜職,每日接踵趨朝,駢首門下,了無親疏輕重之別。
就連在京“倉場衛分”小官,也“日逐隨朝”。
駱養性貪財,這他知道,但是駱養性對他還是忠心的,基本上什麽事都是順著他的意誌。
仔細一看奏折上的內容,內容清晰,條理分明,站在大義的角度,隻說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留著袁崇煥,讓他對付滿人,一個活人總比死人作用大!
可是道理他都明白,但作為帝王,總有一些心理作祟。
袁崇煥有能力不假,但是有點太狂了,這讓他很不爽,而且他擅自殺了毛文龍,後來還“見死不救”這就有點太不把他放在眼裏,還拿不拿他這個皇帝當回事了?
“怎麽著,有點功勞就飄了?沒了你朕還對付不了皇太極了?”
宋溪妱不在這裏,誰也不知道崇禎心裏到底怎麽想的。
正當他猶豫不決,想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去義一義的時候,民間傳來的聲音,讓他臉色驟
崇禎三年,七月,太和殿。
崇禎之前的皇帝,其實都不怎麽上朝,其中最誇張的就是嘉靖皇帝,有二十年不上朝。
這裏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有的皇帝是無能,有的皇帝是真懶,有的皇帝是荒唐,也有的是力不從心。
朱元璋建立政權之初,許多製度都直接承襲自元朝,如中書省、禦史台等,但朝會製度卻不徇元製。
元代朝會極其簡略,“每日則宰執入延春閣及別殿奏事而已”。
至末年尚有臣子進言:“今國家有天下百年,典章文物,悉宜粲然光於前代……惟朝儀之典,不講而行”,建議“參酌古今之宜,或三日二日一常朝”。
因此有學者認為元朝沒有朝會,而有的學者則認為“禦前奏聞”,是一種特殊的視朝,但範圍極小,時間地點都不固定。
元代的禦前會議,“得奏事者”隻有中書省、禦史台、宣政院、樞密院等“二三大臣”以及怯薛近侍“數人而已”。
無疑,這樣的“朝會”很不利於擴大皇帝的信息來源,而朱元璋對元主失鹿的一個最重要經驗總結,就是權臣蒙蔽、威柄下移,他自然將其視作弊政而予以徹底改造。
應該說,明代朝會製度設計的初衷,是直接受到元代朝會接見麵過窄的反麵啟示的。
元朝朝會的特點,與其遊牧民族“行國”、“行殿”的立國傳統密切相關。
朱元璋雖反而行之,但他一手創立的朝會,與漢、唐等漢族王朝的朝會相比,仍有極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方麵:
首先,早朝獨重,朝會缺乏合理的功能劃分。周天子有幾朝,曆來說法不一,大體有“三朝”、“四朝”二說,蓋因理解不同之故。
但根據不同需要——禮儀、政事、發令、商榷——分別在不同殿廷上朝,則為曆朝通例。
明初,朝會原是有功能分布的:禮儀性的大朝會及朔、望朝在正殿,早朝在正門,晚朝在便殿門。
但在發展中,形成早朝獨重的局麵,這主要是晚朝長期停廢造成的。
早朝和晚朝合稱常朝,除了必要的禮儀,以處理政事為主。
但晚朝初無定製,以致不少人誤以為國初“一日三朝”,丘浚就說:“至午複出朝,晩亦如之,此每日常朝之製也”。
其實晚朝與午朝實為一事,稱謂不同而已。
朱元璋時,晚朝或於奉天門,或於右順門;永樂時在右順門,宣德後在左順門。
早朝與晚朝的政事安排是這樣的:“百司皆於早朝奏事,非警急事當奏者不須赴晚朝,聽在司理職務,惟通政司達四方奏牘,早晚須朝。”
也就是說,晚朝以奏“警急事”為主,不需要百司都來赴朝;早、晚必朝的,隻是掌管章奏進呈的通政司官。
永樂四年,以“早朝四方所奏事多,君臣之間不得盡所言,午後事簡……可從容陳論”,命“自今凡有事當商略者,皆於晚朝來,庶得盡委曲。”
晚朝僅奏重事,參加者有限,禮儀也較輕簡,君臣可從容展論,因此,它是早朝的重要補充。
但晚朝自英宗即位後長期停廢,景泰及弘治初曾試圖複興,但都維持不久。
所以君主聽政之所,實隻有正門早朝,早朝乃等於常朝。
這是明代朝會與前朝最大的不同。
其次,明代“大小公私之事並令公朝陳奏”,早朝所理之事異常繁碎。
《明會典》載洪武二十八年所定各府部衙門“合奏啟事目”,達184款,除了選舉、盤糧、建言、決囚、開設衙門等大事,以及災異、雨澤、囚數等類奏事項,還有許多像“收買牛支農具”、“追贓不足家屬”之類的雜事。
凡涉及“軍中機密事情及守衛門禁關防等事”,許官旗軍人“徑奏”;民間詞訟,也往往“實封聞奏”。
有司所守之事,亦須一一麵請,就連守衛皇城官軍搜檢出被盜內府財物,也要引到朝門,由皇帝親自發落。
可謂“煩瀆”至極。
像明代皇帝這樣,親坐朝門,一切庶政,不分輕重大小,樣樣過目親理,這是前所未有的。
而事豈能持久?
但太祖定製又不準,這實際上已埋下了後世朝會走向虛應故事,“名”存而“實”亡的隱機。
特別是宣德以後,早朝決政方麵的內容不斷萎縮,上朝不過趨拜行禮,其性質便與大朝、朔望朝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再次,因為凡事都要請旨,旨不發,則政不行,因此皇帝必須日日上朝。
皇帝“日理萬機”,與天天坐朝,其實是不同的。
以前朝為例,西漢中期以前的情況不詳,自漢宣帝始實行五日一朝的常朝製度。
製度雖如此,但常朝之外,皇帝也於便殿辦理公務,接見大臣。一直到三國時期,“五日視朝之儀”仍被視作舊製。
唐代,除了大朝、朔望朝外,還有“常參”,就是每日朝參。
常參製度後為宋代所繼承。因此,明代的朝會,主要借鑒了唐宋製度。
但每日的朝參又非常不同,如唐製,除文官五品以上及兩省供奉官、監察禦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日參”,號“常參官”,其他官員由“九參”、“六參”降及“四時參”,而“文武官職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後,則朝朔、望而已。”
這顯示了前代朝參的一個基本特點,即官員由其地位不同,朝參日數遞減,並非不加區別,一體見君。
即便漢代,“朝臣”與“非朝臣”之間也是有清晰界定的,在上奏文書等方麵均有體現。
但明代,常朝是大多數京官的義務,從宰輔到九品小吏乃至不入流雜職,每日接踵趨朝,駢首門下,了無親疏輕重之別。
就連在京“倉場衛分”小官,也“日逐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