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靈州之危已解,周軍已經掌控了戰場局勢,北逃的阻卜軍雖然人數不少,但靈州以北人煙稀少,已經失去了靠掠奪進行補給的可能。百裏無忌判斷這支阻卜軍除了北返阻卜,別無它途。所以,雲揚部再繼續待在靈州就沒有了意義,不如返回金陵,再做安排。
處理了軍隊的事,百裏無忌開始著手官道的修建。他令成都府馬驥雲安排阻卜、遼軍的數萬俘虜修建從成都府至靈州的官道;令耶律休哥麾下投降的二十五萬俘虜修築豐州至燕州、豐州至太原府的兩條官道;令在遷州俘虜的近十多萬遼軍俘虜修築燕州、大定府至潢河南岸的官道。
同時,向靈州派去使者,一是向受傷的柴榮表示問候,二則知會周國,明國要開始修築金陵府至靈州、金陵府至燕州這兩條數千百的官道。為了搶時間,百裏無忌希望柴榮能下旨在官道經過的各州征召民夫進行修築,如此,各州同時開工,既能節約時間,也能減少民夫各州涉及之苦。由明國負擔征召民夫的所有開支。
一時間,天下數十萬大軍的來回調動,數十萬人開始修築官道,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
柴榮傷勢已經穩定下來,他在見過百裏無忌派去的使者之後,親自接見了雲揚,表達了他對雲揚第一軍及時救援的感激之意,同時讓向訓、趙匡胤代他為雲揚踐行。
雲揚奉百裏無忌的旨意回國了。
這一天,柴榮精神見好些,他召見了向訓和趙匡胤二人。
柴榮盯著趙匡胤沒有說話,而趙匡胤卻暗自心驚肉跳。
其實柴榮從那一天趙匡胤擅自率軍出擊之時,已經原諒了趙匡胤,不再怪罪於他。
看著低頭忐忑的趙匡胤。柴榮歎了口氣,道:“事情過去了,三弟不必再介懷。”
趙匡胤一愣。他抬眼看著因受傷而清減不少的柴榮,心中感激卻呐呐不知道說什麽好。
一邊的向訓因為與趙匡胤始終在一起。大概知道些究竟,見如今君臣和解,自然在一邊應和。
柴榮知道趙匡胤的那些雞零狗碎之事,從趙匡胤手下逃走的那個禁軍斥候,早已死去多時。是被柴榮下令殺死的,柴榮不忍心與趙匡胤決裂,隻能殺死此人,否則消息傳出去。單就以趙匡胤私放敵軍的事,趙匡胤就該被賜死,而真到了那時,柴榮就無法偏袒了。而那些事與如今趙匡胤能舍命出擊為自己解圍相比,已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柴榮這些天因受傷臥床休息,腦子裏一直在思考如何振興周國。
如今來犯的阻卜大軍已經潰退,向阻卜進軍北伐的道路已經打開,而百裏無忌又已經開始整軍修路,開始了北伐的準備。依照與百裏無忌的約定,此次北伐所有的收益皆歸周國。也就是說隻要北伐勝利,那麽阻卜相當於近兩個周國的疆土將會納入周國的版圖。
柴榮隻要一想到此處,就情不自禁地想笑出來。
所以。他要安撫麾下所有人,君臣一心,為振興周國同心協力。
今天召見向訓、趙匡胤二人,是因為柴榮決定班師回朝。
三天後,向訓率四萬禁軍暫時駐留靈州,柴榮則率軍踏上了回開封之路。
但路上發生了一件怪事,柴榮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麵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
照柴榮的猜測,陳摶不會大膽到已經答應自己不再興風作浪而毀諾。而趙匡胤已經被自己默認無罪。前事不究,應該不會再出這種妖蛾子來。柴榮左思右想,想不明白。
當時張永德任點檢,張永德是柴榮的姐夫,難道此事與張永德有關?
但張永德一向忠於自己,且其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怎會做出這等事?難道是有人支使?
“朕難道真的不適合做這皇帝?連結義兄弟甚至是朕的姐夫也想來篡奪朕的帝位?”行軍路上,柴榮身邊無一人可為其排解憂鬱,一時悲憤難止。
柴榮受此事刺激,亦或是傷勢反複,再次臥病。
半個月後,柴榮回到京城,隨即任命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用來代替張永德。
可憐張永德不知所以然,被柴榮罷去了點檢之職,又不敢向柴榮詢問,終日寡歡。
柴榮的身體依舊時好時壞,放眼周國朝廷,此時在柴榮的眼中,竟無一人能與自己說說體己話,心中唯一的期盼便是去大定府列席明、遼和談的王樸能早些回來。
這期間,柴榮下旨,周國朝廷及各府各州全力配合明國建造官道,為此,周國征召到的民夫達到五十萬之眾。此次的征召竟得到周國百姓和各地官府大力擁護,究其原因,其實就兩個字——糧食。
周國經過這兩年多的戰爭,實在太窮了,底層百姓可以為了吃飽賣掉自己的兒女,而一旦明國以一人一天兩斤糧食的酬勞征召民夫,百姓自然是蜂湧而來,兩斤糧食,省著點夠三個人吃一天了。
修路不需要周國征召如此多的民夫,北方四十多萬的遼軍俘虜最多隻需要半年就能完成他們的修路任務,然後就會向南接手修築周國境內的官道。
百裏無忌為了搶時間,才請柴榮在周國境內征召,為此,付出比遼軍俘虜多一倍的口糧做為酬勞,原以為有個十來萬人就足夠了,不想一下子多出了五倍。
而明國卻為此每天要付出百萬斤糧食,讓明國朝廷頗有微詞。甚至有朝臣建議將酬勞調整到一天一斤與遼軍俘虜同等,卻被百裏無忌否決。
兩年多的戰爭,明國國庫也已經捉襟見肘,這一季的糧食收獲還需要兩個月,連金陵府糧店的售價也漲了一成,不用說明國各州縣了。幸好有百裏無忌曾下令交州郡、東瀛、高麗征集了數千萬斤糧食進行儲備,不然,明國三位丞相早已鬧翻天了。(未完待續)
處理了軍隊的事,百裏無忌開始著手官道的修建。他令成都府馬驥雲安排阻卜、遼軍的數萬俘虜修建從成都府至靈州的官道;令耶律休哥麾下投降的二十五萬俘虜修築豐州至燕州、豐州至太原府的兩條官道;令在遷州俘虜的近十多萬遼軍俘虜修築燕州、大定府至潢河南岸的官道。
同時,向靈州派去使者,一是向受傷的柴榮表示問候,二則知會周國,明國要開始修築金陵府至靈州、金陵府至燕州這兩條數千百的官道。為了搶時間,百裏無忌希望柴榮能下旨在官道經過的各州征召民夫進行修築,如此,各州同時開工,既能節約時間,也能減少民夫各州涉及之苦。由明國負擔征召民夫的所有開支。
一時間,天下數十萬大軍的來回調動,數十萬人開始修築官道,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
柴榮傷勢已經穩定下來,他在見過百裏無忌派去的使者之後,親自接見了雲揚,表達了他對雲揚第一軍及時救援的感激之意,同時讓向訓、趙匡胤代他為雲揚踐行。
雲揚奉百裏無忌的旨意回國了。
這一天,柴榮精神見好些,他召見了向訓和趙匡胤二人。
柴榮盯著趙匡胤沒有說話,而趙匡胤卻暗自心驚肉跳。
其實柴榮從那一天趙匡胤擅自率軍出擊之時,已經原諒了趙匡胤,不再怪罪於他。
看著低頭忐忑的趙匡胤。柴榮歎了口氣,道:“事情過去了,三弟不必再介懷。”
趙匡胤一愣。他抬眼看著因受傷而清減不少的柴榮,心中感激卻呐呐不知道說什麽好。
一邊的向訓因為與趙匡胤始終在一起。大概知道些究竟,見如今君臣和解,自然在一邊應和。
柴榮知道趙匡胤的那些雞零狗碎之事,從趙匡胤手下逃走的那個禁軍斥候,早已死去多時。是被柴榮下令殺死的,柴榮不忍心與趙匡胤決裂,隻能殺死此人,否則消息傳出去。單就以趙匡胤私放敵軍的事,趙匡胤就該被賜死,而真到了那時,柴榮就無法偏袒了。而那些事與如今趙匡胤能舍命出擊為自己解圍相比,已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柴榮這些天因受傷臥床休息,腦子裏一直在思考如何振興周國。
如今來犯的阻卜大軍已經潰退,向阻卜進軍北伐的道路已經打開,而百裏無忌又已經開始整軍修路,開始了北伐的準備。依照與百裏無忌的約定,此次北伐所有的收益皆歸周國。也就是說隻要北伐勝利,那麽阻卜相當於近兩個周國的疆土將會納入周國的版圖。
柴榮隻要一想到此處,就情不自禁地想笑出來。
所以。他要安撫麾下所有人,君臣一心,為振興周國同心協力。
今天召見向訓、趙匡胤二人,是因為柴榮決定班師回朝。
三天後,向訓率四萬禁軍暫時駐留靈州,柴榮則率軍踏上了回開封之路。
但路上發生了一件怪事,柴榮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麵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
照柴榮的猜測,陳摶不會大膽到已經答應自己不再興風作浪而毀諾。而趙匡胤已經被自己默認無罪。前事不究,應該不會再出這種妖蛾子來。柴榮左思右想,想不明白。
當時張永德任點檢,張永德是柴榮的姐夫,難道此事與張永德有關?
但張永德一向忠於自己,且其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怎會做出這等事?難道是有人支使?
“朕難道真的不適合做這皇帝?連結義兄弟甚至是朕的姐夫也想來篡奪朕的帝位?”行軍路上,柴榮身邊無一人可為其排解憂鬱,一時悲憤難止。
柴榮受此事刺激,亦或是傷勢反複,再次臥病。
半個月後,柴榮回到京城,隨即任命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用來代替張永德。
可憐張永德不知所以然,被柴榮罷去了點檢之職,又不敢向柴榮詢問,終日寡歡。
柴榮的身體依舊時好時壞,放眼周國朝廷,此時在柴榮的眼中,竟無一人能與自己說說體己話,心中唯一的期盼便是去大定府列席明、遼和談的王樸能早些回來。
這期間,柴榮下旨,周國朝廷及各府各州全力配合明國建造官道,為此,周國征召到的民夫達到五十萬之眾。此次的征召竟得到周國百姓和各地官府大力擁護,究其原因,其實就兩個字——糧食。
周國經過這兩年多的戰爭,實在太窮了,底層百姓可以為了吃飽賣掉自己的兒女,而一旦明國以一人一天兩斤糧食的酬勞征召民夫,百姓自然是蜂湧而來,兩斤糧食,省著點夠三個人吃一天了。
修路不需要周國征召如此多的民夫,北方四十多萬的遼軍俘虜最多隻需要半年就能完成他們的修路任務,然後就會向南接手修築周國境內的官道。
百裏無忌為了搶時間,才請柴榮在周國境內征召,為此,付出比遼軍俘虜多一倍的口糧做為酬勞,原以為有個十來萬人就足夠了,不想一下子多出了五倍。
而明國卻為此每天要付出百萬斤糧食,讓明國朝廷頗有微詞。甚至有朝臣建議將酬勞調整到一天一斤與遼軍俘虜同等,卻被百裏無忌否決。
兩年多的戰爭,明國國庫也已經捉襟見肘,這一季的糧食收獲還需要兩個月,連金陵府糧店的售價也漲了一成,不用說明國各州縣了。幸好有百裏無忌曾下令交州郡、東瀛、高麗征集了數千萬斤糧食進行儲備,不然,明國三位丞相早已鬧翻天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