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相互對視著,再無一字半語交談,許久……許久。
柴榮在離開之時,突然背對王樸問了一句話。
“文伯,若有一天,周、明逐鹿中原,你會選擇朕還是百裏無忌?呃……,文伯不用回答,朕隻是問問,……也僅是問問,而已。”說完,柴榮大步離開。
王樸竦然,冷汗淋漓,縱然是如柴榮般豪爽個性,在孤家寡人的問題上,依舊是看不開,疙瘩終究還是沒有解開。
王樸想起當日問百裏無忌,自己是否還需要回金陵,百裏無忌回答自己的那句話,“此問題應該問朕的二弟。”
原來百裏無忌早已對此有了預料,此人太過可怕了。
王樸懊惱之下,真有一死以向柴榮證清白之心,但想到百裏無忌的計劃,終究不敢功虧一簣。
也許,即將到來的廷杖之後,自己就勿須再為這些煩心的事擔心了。王樸暗暗自語。
……。
這天夜裏,開封府西城,尹日府邸,後院廂房內。
“尹大夫,柴榮確實下旨令折從遠率其部包圍特戰軍軍營?”
“蕭樞密,此事絕對屬實,皇上在當著朝臣麵下得旨,千真萬確。”
“那明國使者王樸為何被羈押在宮裏,而不是交開封府衙門囚禁?”
“這……想來是王樸跟隨皇上日久,私下總有些情意,皇上處置之前總有些體己話要與王樸說。也屬人之常情。”
蕭思溫低頭深思,不久,他抬頭道:“如此說來。明、周兩國同盟破裂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是自然,下官以為,皇上下旨處置王樸之日,就是兩國同盟破棄之時。”
“唔,言之有理,不過不可大意,本使還得令邠州細作再加一把勁。徹底將明、周兩軍的怒火挑起來,隻要兩軍一見血,柴榮、百裏無忌就是想不破棄同盟。也不可能了。”
“蕭樞密高見。”
“尹大夫,朝堂之上,可有什麽異常?”
“回蕭樞密話,下官也正好有事想問。太常卿田敏。右屯衛將軍、知開封府事薛訓,這二人在今日朝堂之上一力支持下官的進言,還有吏部尚書張承翰也建議皇上處置王樸,不知此三人可也是……?”
“住口。事關重大,你勿須知道這些,也不得擅自打聽。”蕭思溫低聲喝斥尹日。
“是。是。下官魯莽了,不再過問就是了。”尹日趕緊應道。
“尹大夫,你先回去休息。有新的進展再來稟報。”
“是。”
等尹日退出之後,蕭思溫輕呼道:“來人。”
一個漢人打扮的契丹人隨即出現在蕭思溫麵前。
“傳令。邠州細作務必挑撥明、周兩軍,以引起兩軍火拚,見血死人為佳。”
“另,將開封進展通報金陵府耶律都沙,令其將金陵情況稟告於我,並令其開始策劃刺殺百裏無忌之事。”
“遵命。”
……。
邠州,特戰軍軍營。
徐守仁下令將當日事件的所有人,包括那個被周軍毆打的農夫在內一並收押,並根據鮑虎的交待,將與其聯絡的遼國奸細一幹人等盡皆捉拿歸案。
折從遠終究沒有、也不想阻止特戰軍的行動,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朝廷能快些派欽差專門來處置此事,將這燙手的事情早些推出去,自己也能落得個清淨,至少不會太得罪明國,也好留一線,來日好相見,不至於使孫女婿為難。
徐守仁在等金陵的旨意,處置三千周軍俘虜的旨意,而鮑虎,憑徐守仁對百裏無忌的了解,鮑虎的命不過是多活幾天和少活幾天的區別。
可惜徐守仁這次並沒有猜對,當看到金陵的信鴿傳來百裏無忌的密旨時,徐守仁甚至懷疑這密旨的真假。
密旨上說,釋放鮑虎及其三千周軍,但要尋一個合適的時機,要做到不露聲色、順其自然;對邠州遼國細作一網打盡,但不可走漏風聲,若能勸降其中一兩個為我所用,更佳。
徐守仁把密旨看了數遍,這密旨上對遼國細作的處置,很好理解,甚至釋放三千周軍,徐守仁也能想通,但為什麽要將鮑虎一並釋放,徐守仁想不通,鮑虎做為主犯,下令殺死四個明軍士兵,率軍至特戰軍軍營外挑釁,已經罪證確鑿,勿容置疑,就是柴榮當麵,對鮑虎的處置也就是一個字,斬。
但旨意就是旨意,徐守仁隻能服從,難處在於如何按要求,將釋放之事做到不露聲色、順其自然。
徐守仁也不心急,打算慢慢地拖著,等待機會。
而事實上也拖不了多久,柴榮旨意令向訓作為欽差,專門負責處理邠州之事,向訓做為柴榮的心腹,自然從柴榮的密旨中得知了柴榮處理此事的心思,所以將防禦遼軍諸事暫時交給趙匡胤,自己僅帶著親衛隊奔邠州而去。
邠、寧兩州鄰接,兩天後,向訓便到了邠州,自然先與折從遠取得聯係,並商議如何應對此事,因為柴榮下給折從遠的旨意與給向訓的密旨,內容完全不同。
柴榮給折從遠的旨意是率部在明軍軍營外五裏間隔包圍明軍,而給向訓的密旨卻是,絕不能引起兩軍衝突,哪怕明軍主動進攻,也不可硬抗,可擇機退守,任其突圍而去。
這兩份南轅北轍的旨意,向訓清楚折從遠的,但折從遠卻不知道向訓的,而包圍明軍所要動用的卻是折從遠的軍隊,向訓自然不能抽調寧州防線的周軍,一則會對防禦力量帶來影響,再則包圍的周軍數量一多,勢必對特戰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反而與事無補。
聽聞欽差向訓到來,折從遠自然喜出望外,燙手的番薯終於可以遞出去了,折從遠率府衙官員親自前往城門口迎接。
“折節帥,某可不敢當你親自出迎。”在府衙落座後,向訓客套地寒喧道。
折從遠年過花甲,官宦之路自然趟得早已是一老油條,雖說自己一從三品的靜難軍節度使,官職高於向訓四品行營兵馬都監,但向訓如今是欽差,而且向訓的兵馬都監與別的兵馬都監不同,他的兵馬都監前多了兩個字“行營”,那可是指揮著皇帝禁軍的兵馬都監,豈是各州府的兵馬都監可同日而語的。(未完待續。。)
柴榮在離開之時,突然背對王樸問了一句話。
“文伯,若有一天,周、明逐鹿中原,你會選擇朕還是百裏無忌?呃……,文伯不用回答,朕隻是問問,……也僅是問問,而已。”說完,柴榮大步離開。
王樸竦然,冷汗淋漓,縱然是如柴榮般豪爽個性,在孤家寡人的問題上,依舊是看不開,疙瘩終究還是沒有解開。
王樸想起當日問百裏無忌,自己是否還需要回金陵,百裏無忌回答自己的那句話,“此問題應該問朕的二弟。”
原來百裏無忌早已對此有了預料,此人太過可怕了。
王樸懊惱之下,真有一死以向柴榮證清白之心,但想到百裏無忌的計劃,終究不敢功虧一簣。
也許,即將到來的廷杖之後,自己就勿須再為這些煩心的事擔心了。王樸暗暗自語。
……。
這天夜裏,開封府西城,尹日府邸,後院廂房內。
“尹大夫,柴榮確實下旨令折從遠率其部包圍特戰軍軍營?”
“蕭樞密,此事絕對屬實,皇上在當著朝臣麵下得旨,千真萬確。”
“那明國使者王樸為何被羈押在宮裏,而不是交開封府衙門囚禁?”
“這……想來是王樸跟隨皇上日久,私下總有些情意,皇上處置之前總有些體己話要與王樸說。也屬人之常情。”
蕭思溫低頭深思,不久,他抬頭道:“如此說來。明、周兩國同盟破裂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是自然,下官以為,皇上下旨處置王樸之日,就是兩國同盟破棄之時。”
“唔,言之有理,不過不可大意,本使還得令邠州細作再加一把勁。徹底將明、周兩軍的怒火挑起來,隻要兩軍一見血,柴榮、百裏無忌就是想不破棄同盟。也不可能了。”
“蕭樞密高見。”
“尹大夫,朝堂之上,可有什麽異常?”
“回蕭樞密話,下官也正好有事想問。太常卿田敏。右屯衛將軍、知開封府事薛訓,這二人在今日朝堂之上一力支持下官的進言,還有吏部尚書張承翰也建議皇上處置王樸,不知此三人可也是……?”
“住口。事關重大,你勿須知道這些,也不得擅自打聽。”蕭思溫低聲喝斥尹日。
“是。是。下官魯莽了,不再過問就是了。”尹日趕緊應道。
“尹大夫,你先回去休息。有新的進展再來稟報。”
“是。”
等尹日退出之後,蕭思溫輕呼道:“來人。”
一個漢人打扮的契丹人隨即出現在蕭思溫麵前。
“傳令。邠州細作務必挑撥明、周兩軍,以引起兩軍火拚,見血死人為佳。”
“另,將開封進展通報金陵府耶律都沙,令其將金陵情況稟告於我,並令其開始策劃刺殺百裏無忌之事。”
“遵命。”
……。
邠州,特戰軍軍營。
徐守仁下令將當日事件的所有人,包括那個被周軍毆打的農夫在內一並收押,並根據鮑虎的交待,將與其聯絡的遼國奸細一幹人等盡皆捉拿歸案。
折從遠終究沒有、也不想阻止特戰軍的行動,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朝廷能快些派欽差專門來處置此事,將這燙手的事情早些推出去,自己也能落得個清淨,至少不會太得罪明國,也好留一線,來日好相見,不至於使孫女婿為難。
徐守仁在等金陵的旨意,處置三千周軍俘虜的旨意,而鮑虎,憑徐守仁對百裏無忌的了解,鮑虎的命不過是多活幾天和少活幾天的區別。
可惜徐守仁這次並沒有猜對,當看到金陵的信鴿傳來百裏無忌的密旨時,徐守仁甚至懷疑這密旨的真假。
密旨上說,釋放鮑虎及其三千周軍,但要尋一個合適的時機,要做到不露聲色、順其自然;對邠州遼國細作一網打盡,但不可走漏風聲,若能勸降其中一兩個為我所用,更佳。
徐守仁把密旨看了數遍,這密旨上對遼國細作的處置,很好理解,甚至釋放三千周軍,徐守仁也能想通,但為什麽要將鮑虎一並釋放,徐守仁想不通,鮑虎做為主犯,下令殺死四個明軍士兵,率軍至特戰軍軍營外挑釁,已經罪證確鑿,勿容置疑,就是柴榮當麵,對鮑虎的處置也就是一個字,斬。
但旨意就是旨意,徐守仁隻能服從,難處在於如何按要求,將釋放之事做到不露聲色、順其自然。
徐守仁也不心急,打算慢慢地拖著,等待機會。
而事實上也拖不了多久,柴榮旨意令向訓作為欽差,專門負責處理邠州之事,向訓做為柴榮的心腹,自然從柴榮的密旨中得知了柴榮處理此事的心思,所以將防禦遼軍諸事暫時交給趙匡胤,自己僅帶著親衛隊奔邠州而去。
邠、寧兩州鄰接,兩天後,向訓便到了邠州,自然先與折從遠取得聯係,並商議如何應對此事,因為柴榮下給折從遠的旨意與給向訓的密旨,內容完全不同。
柴榮給折從遠的旨意是率部在明軍軍營外五裏間隔包圍明軍,而給向訓的密旨卻是,絕不能引起兩軍衝突,哪怕明軍主動進攻,也不可硬抗,可擇機退守,任其突圍而去。
這兩份南轅北轍的旨意,向訓清楚折從遠的,但折從遠卻不知道向訓的,而包圍明軍所要動用的卻是折從遠的軍隊,向訓自然不能抽調寧州防線的周軍,一則會對防禦力量帶來影響,再則包圍的周軍數量一多,勢必對特戰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反而與事無補。
聽聞欽差向訓到來,折從遠自然喜出望外,燙手的番薯終於可以遞出去了,折從遠率府衙官員親自前往城門口迎接。
“折節帥,某可不敢當你親自出迎。”在府衙落座後,向訓客套地寒喧道。
折從遠年過花甲,官宦之路自然趟得早已是一老油條,雖說自己一從三品的靜難軍節度使,官職高於向訓四品行營兵馬都監,但向訓如今是欽差,而且向訓的兵馬都監與別的兵馬都監不同,他的兵馬都監前多了兩個字“行營”,那可是指揮著皇帝禁軍的兵馬都監,豈是各州府的兵馬都監可同日而語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