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柴榮率軍到達銀州城南二十裏地,與從勝州南下的耶律宛所部三萬騎兵迎麵碰撞。


    這種景象是淒慘的,就象耶律安搏不知道明軍參戰一樣,柴榮也根本不曾預料遼軍會來得這麽快,倉促之下,兩軍在銀州以南二十裏處展開了決戰。


    柴榮不想決戰,但不得不決戰,迎麵撞上,而且對方是騎兵,自己的騎兵況且逃不逃得掉還未知,何況三萬步兵。


    不得已之下,柴榮命令以一萬多騎兵為前鋒,向遼軍發動反衝鋒。


    令三萬步兵趁機結陣,槍兵在前,刀盾兵居後,弓弩兵最後。


    同時派斥候向綏州傳令,令符彥卿率軍前來接應。


    這交戰之地離綏州快馬也要半日,何況一個來回。


    柴榮暫時隻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應對遼軍騎兵上。


    周軍騎兵已經與遼軍撞在一起了,血腥的搏殺正在繼續。


    趙匡胤、鄭恩正在苦勸柴榮為保安全,請柴榮先行撤退至綏州城駐守。


    但他們都知道,如果此時柴榮一退,那麽縱然有趙匡胤、鄭恩等將領誓死拚殺,也阻擋不住周軍的潰敗。


    軍心一散,麵對凶猛的遼騎,再多的軍隊也隻能是潰散。


    柴榮隻能堅持督戰,這樣,如果能頂住遼軍衝鋒,那麽等綏州的援軍到來,全軍或可安然而退。


    一萬多騎兵的反衝鋒也隻不過為周軍三萬步兵爭取了一個時辰時間。


    但這一個時辰足夠周軍布置下紮實的防禦。


    周軍士兵都是由前朝而來,有的甚至已經經曆二、三朝。


    大部分都是見識過遼騎戰力的老油子。


    如果換做以前。早就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可如今皇帝親自涉險督戰,加上柴榮在軍隊的口碑又好。老油子們隻好悲歎,今日想必要交待在銀州了,無定河啊無定河,但願能將我的屍體衝進黃河,別讓我曝屍野外被野狗趴食。


    悲歎歸悲歎,戰場上老油子們都有一手保命的絕活。


    對於遼騎,老油子們卻隻能盡力。聽天由命。


    上萬根長槍組成了三個方陣,每排長槍兵後麵皆由刀盾兵為其持盾做架。


    而最後的三千弓弩手已經彎弓搭箭,準備射擊。


    此時。周軍一萬多騎兵已經覆沒,而被周軍騎兵反衝鋒的遼軍也付出了重大傷亡,折損了六千遼騎,縱然是騎兵對騎兵。傷亡比例也是二比一。這還是周軍在皇帝督戰的情況下。


    最關鍵的是,遼騎經此一役,速度已經完全慢了下來。


    沒有速度做為依仗,向前衝撞長槍兵組成的方陣,那就是找死。


    遼軍沒有那麽傻,在中路留下五千騎兵防禦,其餘騎兵開始向兩側迂回,進行衝鋒前的加速。


    正常情況下。這個加速過程是很快的,而當加速完成後。就會發動衝鋒,這時中路留守的五千騎兵也會開始加速。


    柴榮在心中苦歎,自己的運氣怎麽會這麽差,隻要半天,周軍就能攻占沒有多少人的銀州城,如果有銀州城做為屏障,自己憑借四萬多周軍完全有把握擋住遼軍騎兵的進攻。


    就隻差這半日時間,如今卻要與遼軍騎兵進行野戰。


    如今一萬多騎兵一個時辰便全軍覆沒,這樣的代價不是柴榮所承受得起的。


    遼騎已經加速完畢,開始衝周軍方陣衝鋒。


    一場中規中矩的步兵對抗騎兵的血戰拉開了序幕。


    遼軍此刻的鬥誌是激揚的,來自漠北的遊牧民族都有優秀的控馬能力。


    遼騎前鋒與周軍方陣接觸的一刹那間,無數的戰馬騰空躍起,雖然有無數的戰馬在下落時被周軍斜揚的長槍穿成糖葫蘆,但戰馬加上騎士加上裝備再加上躍空後掉下的慣性,每一匹戰馬的落下都會砸翻三四個甚至六七個周軍士兵。


    周軍方陣僅僅在遼騎第一波的衝擊中,就已經出現了無數個缺口,而這缺口一旦多起來,勢必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小塊,如此,慢慢的周軍方陣被切割開來,或大或小的小塊周軍被後續的遼騎瞬間殲滅。


    周軍就這麽被不斷地吞食,方陣越來越小,厚度越來越薄。


    趙匡胤、鄭恩此時已經顧不得惹怒柴榮的風險,一齊跪在柴榮麵前,請求柴榮後撤綏州。


    戰局已經明朗,周軍潰敗已成定局,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柴榮心已冷,他知道再拖下去不過是多損失周軍士兵的性命而已,他無奈下達了撤退命令。


    這步兵對騎兵的撤退代價是殘酷的。


    除非有相當的士兵留下斷後,不然,就可能將撤退演變成潰退。


    周軍第一個方陣已經與遼騎膠著,不可能安然撤離了,柴榮狠下心來,決定留下第一方陣拖延遼軍進攻,第三方陣轉為前隊第二方陣殿後,向綏州撤離。


    周軍第一方陣的主將是白重讚、符彥能,他們二人知道這是一條死路,有心逃命,但皇帝在後麵,不逃是死,逃也是死,隻能拚命一搏。


    為了活命,二人此時的配合是無間的。


    此時的戰場上,遼騎前鋒因為與周軍接觸甚密,後續遼騎已經失去了大半的衝鋒速度,而進入肉搏戰,在肉搏戰中,大量騎兵衝鋒,衝撞的不單是敵軍,也可能是自己人。


    騎兵衝鋒最大的作用是衝散敵人的陣型,這個過程可能一次就成,也可能需要來回數次,等衝散敵人陣型後,騎兵利用戰馬速度對敵人進行分割包圍,然後進行殲滅。


    而此時,遼軍已經進入對周軍的切割包圍階段。


    白重讚、符彥能二人也就利用這一空隙,揮旗號令第一方陣的周軍進行反衝鋒。


    這個時候反衝鋒是殘酷的,換個名詞就是自殺式衝鋒。


    本來周軍長槍結陣,刀盾兵護衛,縱然最後依然不過是死但,堅持一下,總也能多活一會。


    但一旦發起反衝鋒,刀盾兵就會與長槍兵分離,此次的長槍兵除了死,最好的結局就是與敵人同歸於盡。


    但軍令已下,周軍士兵隻能遵從。


    殘存的數千長槍兵士兵隨即向遼騎衝了過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