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官生死不知,逍遙營卻猶如看不見董成榮倒地一般,依舊縱馬提槍,六人一列,向著裴鼎文衝去。
裴鼎文今日若是要逃,這六千鐵騎追不上也攔不住。
可他裴鼎文來此就沒想過要走。
打小不愛軍伍的裴鼎文總是在裴宣忠的逼迫下學習兵法,指望著裴鼎文能繼承自己的衣缽。
裴宣忠對裴鼎文比親生兒子更重視,也更嚴厲。
可惜當裴宣忠辭世,裴鼎文接過裴家的時候,裴家已然成為先皇餘孽,若不是陳友諒大度,裴家說不定在那時便要覆沒。
年輕的時候,裴鼎文不理解,為什麽先皇自盡在天下皇宮的時候,裴宣忠要披麻戴孝,麵北跪拜一天一夜。
更不明白陳友諒已經登基繼位,二叔卻依然要策劃複辟,最終被徐飛將下令淹死在護城河外。
歲數去了以後,裴鼎文才漸漸想明白,裴家重義,重禮,重仁。
陳友諒弑兄是為不義。
陳友諒稱帝是為不禮。
陳友諒屠殺先皇滿門是為不仁。
這樣一個不仁不義不禮的人,怎麽可以做大楚皇帝的位置?
而且先皇對於裴家恩深情重,有些事直到後來裴鼎文才在二叔與先皇的密信中看到,也是那時裴鼎文明白有些事不是誰贏了就該聽誰的。
人要有自己的堅持,要有自己的信仰。
到了今日,陳友諒連他那唯一值得稱讚的胸懷都不要,來動他江河日下不複往日風光的裴家。
裴鼎文想不明白也懶得去想,既然逃不開,那這麽多年來憋在心裏的話總要去說給陳友諒聽一聽,讓陳友諒知道這天下人並不都承認他是皇帝。
一如當年裴宣忠致死不服陳友諒一般。
君子劍未曾染血,長衫布衣,持劍無馬的裴鼎文向著奔來的戰馬發起反衝鋒。
一人一劍。
裴鼎文與高速奔來的騎兵正麵相抗,君子劍挑開六柄長槍,一腳踢飛身前大馬。大馬側飛,撞向旁邊的袍澤,繼而三馬倒地,馬上騎士被那千斤大馬壓住,性命堪憂。
接著,裴鼎文又向著另一邊的三人故技重施,三人三馬應聲倒地。
電光火石之間,六人六騎不知生死。
不等裴鼎文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又是六人六騎衝將過來。
反衝鋒的裴鼎文被強行堵在第一波六人倒地不起的位置,再難向前分毫。
君子三劍,禮劍友四海攻心,沙場之上根本無用,殺紅眼的軍人哪裏還有心在?
義劍交六合守強於攻,非是沙場相爭的好招。
至於仁劍平八方,招中雖有仁字,但卻一點都不仁義。
典籍記載,君子劍裴幾殊仁劍平八方曾在中原大地一招奪去千人性命。
可惜裴鼎文不會這一招。
君子劍劈開刺來的六槍,繼而一個橫掃,馬上六人帶甲齊腰而斷,上半身齊齊落地。
戰馬不知馬上主人身死,猶自帶著主人留在馬背上的下半身向著前方衝去。
六人身死,又有六人六騎奔來,戰馬踩在前麵六人掉在地上的上半身,袍澤遺體被踩成肉醬,戰馬仍是不停。
騎兵本就該集團衝鋒,如今為地形限製,隻能在這大道上以六人六人又六人的添油戰術,耗掉裴鼎文胸中長氣。
等到裴鼎文舊氣盡,新氣未生的時候,就是他裴鼎文的死期。
將袍澤遺體踩成肉醬的六人,片刻之後也躺在地上,變成被踩之人。好在六人早已死去,就是被踩,也不會感到痛苦。
周延年滿目冷色,對於血肉橫飛的場麵冷眼旁觀,幾十年來,周延年大大小小數十戰,比之如今的戰場還要血腥的畫麵也經曆過不少。
廬江之戰,裴宣忠三萬兵馬攪碎陳友諒大軍,虎豹豺狼一般的裴家軍可沒有半點留手的意思,河東四萬青壯在那一戰全部人頭落地死無全屍。
那是周延年第一次登上戰場,那一次,周延年吐出苦水,三天沒有緩過勁來。
明日寡婦方菲,在江南臭名昭著,以心狠手辣著稱,如今卻扶著道路旁的大樹,吐得稀裏嘩啦。
江湖之戰比起沙場,單以死人來說又算得了什麽?
六人複六人,六屍六馬六英魂。
裴鼎文手中君子劍百煉精鋼,實為削鐵如泥的利器,此刻劍身之上隱隱有缺口出現。而他腳下屍體已經堆積如山,原本立於平地的裴鼎文,如今再去看周延年居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一品高手一氣一千甲,今次裴鼎文殺人又殺馬,八百餘逍遙騎兵身死,連帶著數百良駒也慘遭毒手,已然是強弩之末。
屍山下的逍遙營依舊沒有停下進攻的步伐,戰馬踩著屍體而上,長槍依舊向著裴鼎文刺來。
逍遙營敢死,逍遙營不怕死,逍遙營的敵人都得死。
昏迷小半個時辰的董成榮醒轉過來,肩膀的血已然自行止住,吃痛的董建榮勉力起身,看著不遠處死去的戰馬,又看向高台上的裴鼎文,董建榮以刀駐地,勉力起身。
將軍百戰死,壯士何時歸?此身入逍遙,身魂何須回?
初代逍遙校尉讀過幾天書,留下這兩問,也留下逍遙營的軍魂。
“身魂何須回?身魂何須回?”董成榮口中念念有詞,搖搖晃晃的站穩身形,用僅有的一隻手舉起長刀,高聲喝道:“逍遙營弑殺裴鼎文。”
其聲之高,高過戰場廝殺之音,闖入每一個人耳中。
逍遙營活著的人依舊向前衝殺,口中卻跟著董成榮呼喝道:“逍遙營弑殺裴鼎文。”
劉並吉抽刀在手,打馬跑過天下營,喝道:“天下營,抽刀。”
天下營三千人,齊刷刷拔刀在手。
劉並吉怒目高吼:“兄弟們,為逍遙營的弟兄們打打氣,弑殺裴鼎文。”
天下營高舉長刀,高喝之聲再次響起:“弑殺裴鼎文。”
建平無山,不聞回聲,其聲如雷,轟鳴四方。
裴鼎文一劍掃翻新上來的六人,屍體滾下馬,在那屍山上滾落,化作屍山血海的一部分。
戰馬不停,仍舊向前。
裴鼎文舉劍砍向馬頭,馬頭落地,馬失前蹄,跪倒在裴鼎文身前,繼而向側麵倒下,一馬倒,一馬又至。
君子劍再次揮下,這一次馬頭未斷,君子劍卻斷了。
逃過一劫的戰馬狠狠撞上裴鼎文。
千斤大馬一撞,將無力無氣的裴鼎文撞飛,順著屍山滾到長刀高舉的董成榮身前。
一口鮮血噴出,裴鼎文再也無法站起身形。
董成榮仰天長笑,是你的就是你的,這等軍功躺在地上都能撿到。
隻剩下單手的董成榮,單手提刀,向著裴鼎文走去。
逍遙營的兵馬肅目而視。
“董成榮,廢掉手腳,抓活的。”周延年的喝聲響起。
令行禁止,本欲殺掉裴鼎文的董成榮,連揮四刀。
裴鼎文手腳皆斷,削成人彘。
今夜一戰,逍遙營死傷九百四十九人,其中九百四十八人戰死,唯有校尉董成榮受傷,戰馬折損五百八十餘匹。
傷亡慘重。
造成這一切的隻有一人。
身有浩然正氣,裴家家主,君子劍裴鼎文。
周延年上前,看著手腳全無的裴鼎文,心中暗罵:“這小兔崽子下手太狠,老子讓他廢掉手腳,他娘的直接把人削成人彘。”
不過周延年也能理解,裴鼎文殺死那麽多弟兄,換做是他,一樣會泄憤。
董成榮單膝跪地,高聲喝道:“大將軍,幸不辱命,裴家裴鼎文在此。”
周延年打馬回頭,沉聲道:“裴鼎文由方小姐送入天下城交予鎮南王,今日逍遙營記功,陣亡將士一律厚恤,家屬優待,免稅十年。”
“謝大將軍。”
周延年離去,打掃戰場的事自會有人處理。
董成榮望著昨日還與自己嬉皮笑臉的兄弟,今日卻是天人兩隔,饒是董成榮看慣生死,依舊有些難受。
南楚承平二十年,早無大戰,何曾在一夜之間死過這麽多人?
董成榮會執行命令,也不會去質疑命令,但董成榮想知道,為什麽陛下要對一個世家下如此重手,裴家到底做了什麽大逆不道之事?
可惜位卑權低的董成榮沒有資格去知道大人物的世界。
建平城西,段慶懷一人斬殺五百餘人,飄然而去。
南越懷王帶著裴苳滸,連夜逃回天南。
裴宋兩家,一夜之間,慘遭滅門。
明日寡婦方菲將手腳皆無的裴鼎文裝在罐子裏,背著罐子連夜回天下城複命。
二品高手全力奔行,八百裏一日即到。
同時送往京城的,還有宋家數百顆腦袋。
一直等在偏殿的陳友諒今日連早朝都不曾去,也是登基以來第一次沒去早朝。最終,文武百官不得不來到偏殿,向陳友諒上奏。
此等做派,於禮不合。
可惜他陳友諒幾時在意過世人的眼光,幾時知道過禮數?
早朝之後,徐飛將領著方菲來到偏殿。
一同到來的還有罐子裏的裴鼎文。
君子劍再也沒有往日的正氣與儒雅,裝在罐子裏隻剩下一個頭在外麵的裴鼎文披頭散發,滿臉血汙。
坐在金龍華椅之上的陳友諒看著這般模樣的裴鼎文,久久不言。
一路顛簸的裴鼎文睜開眼睛,左右搖頭,想要看看自己在哪裏。
本以為必死的裴鼎文隻覺得眼下這般比死還難受。
終於,頭發灰白的陳友諒站起身,離開那隻有他一人能坐的椅子,走到黑色的罐子前,低聲問道:“裴兄弟,你我早年相識,哥哥幾次三番請你出來相助,為何就不答應?”
“相識?陳友諒,你可還記得,我們是在何處相識?”滿臉血汙的裴鼎文,在那罐子之中嗤笑問道。
陳友諒不答,雙手按在罐子上,一動不動的盯著裴鼎文。
“河東王,這次我去武當本是想奪得丹藥獻給你,向你示好,保我裴家安寧。但要我裴家為你效力,卻是不可能的事。河東王,裴家世代居於江南,自南楚立國便效忠與陳家,可我裴家效忠的是南楚正統,不是你這弑兄登位的謀逆之人。”無手無腳裴鼎文,說話依舊擲地有聲。
陳友諒站直身子,冷笑道:“弑兄?謀逆?這些又有什麽?古來皇家之爭,莫說弑兄,就是殺父之人都有,人間大位,能者居之。我陳友諒不敢自居千古明君,至少也算識才容人。元三郎,還有他徐飛將,哪一個不是名傳千古的能人,這些人為何願意幫我?為何我陳友諒執掌大楚,大楚日漸強盛,百姓安居樂業?鼎文,這些你想過沒有?”
裴鼎文笑了笑,血汙結塊隨著笑容掉落,甚是駭人,裴鼎文抬高聲音,不恥道:“容人?河東王既然能容人,為何容不下我裴家?”
“裴苳滸的夫君是誰?裴苳滸的兒子又是誰?鼎文,你可敢告訴我?”陳友諒再次走到罐子前,目光銳利的看著裴鼎文。
裴鼎文豁然變色,驚道:“你是從何得知?”
陳友諒直起身,傲然笑道:“好歹是我大哥的兒子,太子失蹤,我豈會不查?鼎文,若是你裴家安安心心的混江湖,做哥哥的怎麽都不會動你,你叔叔裴宣忠逼得我差點自殺,我都愛才不想殺他,要不是他不知死活怎麽會淹死在護城河。鼎文,你裴家窩藏我點名必殺之人,算不算包藏禍心?”
頹喪的裴鼎文頭靠罐子,再也無話可說。
陳友諒抓著裴鼎文的頭發,麵露猙獰的問道:“鼎文,這些年,我幾次三番派人請你,是想給你一個機會,給你一個主動交出我那大侄子的機會。為什麽,為什麽你就是不珍惜?你我的交情還比不上一個失敗者的兒子?你可知你要是肯幫我,如今齊玄策的位置就是你的,裴家也不會有今日。為什麽?裴鼎文,你告訴我為什麽?”
頭發被抓,本已無話可說的裴鼎文,陡然發笑,笑的驚心動魄。
陳友諒狠狠的抓著裴鼎文的頭發向後一提,怒目看向裴鼎文,喝問道:“你笑什麽?”
裴鼎文停下笑聲,臉帶笑意的看著陳友諒,笑道:“為什麽?陳友諒,河東王,楚文帝,你問我為何不願助你,那我問你,你還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相識在什麽地方?”
不等陳友諒回答,裴鼎文搶道:“就在旁邊,就在旁邊的金鑾殿上,你可還記得那龍椅上做的是誰?你可還記得龍椅上的人對我說過什麽?
或許你忘了,可我還記得,我裴家還記得。陳友諒,你以為隻有你想要做天下共主?你以為先皇沒有野心?
陳友諒,先皇說要帶著我去洛陽城皇宮看看,先皇說要帶著我去塞北看看風景,先皇說來日長生山上也要插上我大楚的戰旗。
陳友諒,若不是你,我大楚早就起兵北伐,問鼎天下。你這竊國殺兄的亂臣賊子,你以為你搶來大楚的江山是為大楚兵臨天下?你是拖慢大楚問鼎的步伐,是你活生生的給了西蜀東齊這些國家苟延殘喘的機會。
先皇與我二叔曾有密信往來,陳友諒,你想不想知道信中有什麽?
你以為先皇為何要殺徐僮元,你以為先皇不知道是佟山嶽陷害的徐僮元?
你知不知道,徐僮元曾告訴先皇,說你陳友諒狼子野心,留下必有後患,他徐僮元願意親自提兵將你格殺。
是先皇顧念兄弟情誼,才默許佟山嶽陷害徐僮元。
陳友諒,竊國殺兄不算什麽,可你殺得是留你一命的兄長,不是要至你於死地的人。”
驟然知道這些秘密,無論是徐飛將還是陳友諒,都有些不知所措。
敢弑兄的人,其心想來也是無情,陳友諒失神片刻,複轉清醒。蒼老的臉頰不見悲色,麵色平靜的看著裴鼎文道:“我不知這些事,你又是如何得知?前程往事終成過去,今日…………裴鼎文,朕……”
陡然間陳友諒改變自稱,聲音變得陰沉,道:“朕隻想問你,先皇給你的承諾,朕一樣能給你,洛陽塞北長生山,隻要太陽照得到的地方,朕都要插上大楚的戰旗。隻要你裴鼎文向朕效忠,交出先皇餘孽,來日你裴家依舊是廟堂高貴,你裴家依舊是大楚世家。裴鼎文,你答不答應?”
“哈哈哈哈。”刺耳的笑聲響起,裴鼎文在那罐子裏笑出眼淚。不去管陳友諒變得陰霾的臉色,裴鼎文高聲道:“人有所信,心有所仰。陳友諒你也敢自稱朕?
若是你不曾謀逆,是那河東王,我裴鼎文哪怕在你帳下做一個小校也會開心。
那些承諾是先皇給的,也自該由先皇帶著我去實現,陳友諒,你不該搶,你也不配去搶。
你以為你搶到帝位,這天下人就得向你低頭?你以為人人都是徐飛將與元三郎?
你可知道宋仲傑和裴宣忠?你可知道當日天下城有多少人懸梁自盡?
陳友諒,先皇給予我們的信仰,不可能轉移到你身上,我裴家絕不會向你效忠。
裴鼎文隻希望,來日有裴家子弟能夠跟誰先皇子孫攻入南楚,殺了你這不知仁義禮的逆賊。
就算我裴家沒有活人,來日也一定會有其他人掃平南楚,將你戳骨揚灰。
陳友諒,你想做天下共主?我呸,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一口血水噴出,噴向陳友諒。
陳友諒不閃不避,任由血水噴在華貴的龍袍之上。
“啟稟皇上,零陵道節度使李莫升,有密報傳來。”殿外,有尖細的聲音傳來。
作者山蚯說:今天周末,本該多寫幾章,隻是目前山蚯沒有存稿,事情又比較多,所以更新有些少。山蚯會盡快把事情處理好,盡量保持每天最少九千的更新。
裴鼎文今日若是要逃,這六千鐵騎追不上也攔不住。
可他裴鼎文來此就沒想過要走。
打小不愛軍伍的裴鼎文總是在裴宣忠的逼迫下學習兵法,指望著裴鼎文能繼承自己的衣缽。
裴宣忠對裴鼎文比親生兒子更重視,也更嚴厲。
可惜當裴宣忠辭世,裴鼎文接過裴家的時候,裴家已然成為先皇餘孽,若不是陳友諒大度,裴家說不定在那時便要覆沒。
年輕的時候,裴鼎文不理解,為什麽先皇自盡在天下皇宮的時候,裴宣忠要披麻戴孝,麵北跪拜一天一夜。
更不明白陳友諒已經登基繼位,二叔卻依然要策劃複辟,最終被徐飛將下令淹死在護城河外。
歲數去了以後,裴鼎文才漸漸想明白,裴家重義,重禮,重仁。
陳友諒弑兄是為不義。
陳友諒稱帝是為不禮。
陳友諒屠殺先皇滿門是為不仁。
這樣一個不仁不義不禮的人,怎麽可以做大楚皇帝的位置?
而且先皇對於裴家恩深情重,有些事直到後來裴鼎文才在二叔與先皇的密信中看到,也是那時裴鼎文明白有些事不是誰贏了就該聽誰的。
人要有自己的堅持,要有自己的信仰。
到了今日,陳友諒連他那唯一值得稱讚的胸懷都不要,來動他江河日下不複往日風光的裴家。
裴鼎文想不明白也懶得去想,既然逃不開,那這麽多年來憋在心裏的話總要去說給陳友諒聽一聽,讓陳友諒知道這天下人並不都承認他是皇帝。
一如當年裴宣忠致死不服陳友諒一般。
君子劍未曾染血,長衫布衣,持劍無馬的裴鼎文向著奔來的戰馬發起反衝鋒。
一人一劍。
裴鼎文與高速奔來的騎兵正麵相抗,君子劍挑開六柄長槍,一腳踢飛身前大馬。大馬側飛,撞向旁邊的袍澤,繼而三馬倒地,馬上騎士被那千斤大馬壓住,性命堪憂。
接著,裴鼎文又向著另一邊的三人故技重施,三人三馬應聲倒地。
電光火石之間,六人六騎不知生死。
不等裴鼎文有任何喘息的機會,又是六人六騎衝將過來。
反衝鋒的裴鼎文被強行堵在第一波六人倒地不起的位置,再難向前分毫。
君子三劍,禮劍友四海攻心,沙場之上根本無用,殺紅眼的軍人哪裏還有心在?
義劍交六合守強於攻,非是沙場相爭的好招。
至於仁劍平八方,招中雖有仁字,但卻一點都不仁義。
典籍記載,君子劍裴幾殊仁劍平八方曾在中原大地一招奪去千人性命。
可惜裴鼎文不會這一招。
君子劍劈開刺來的六槍,繼而一個橫掃,馬上六人帶甲齊腰而斷,上半身齊齊落地。
戰馬不知馬上主人身死,猶自帶著主人留在馬背上的下半身向著前方衝去。
六人身死,又有六人六騎奔來,戰馬踩在前麵六人掉在地上的上半身,袍澤遺體被踩成肉醬,戰馬仍是不停。
騎兵本就該集團衝鋒,如今為地形限製,隻能在這大道上以六人六人又六人的添油戰術,耗掉裴鼎文胸中長氣。
等到裴鼎文舊氣盡,新氣未生的時候,就是他裴鼎文的死期。
將袍澤遺體踩成肉醬的六人,片刻之後也躺在地上,變成被踩之人。好在六人早已死去,就是被踩,也不會感到痛苦。
周延年滿目冷色,對於血肉橫飛的場麵冷眼旁觀,幾十年來,周延年大大小小數十戰,比之如今的戰場還要血腥的畫麵也經曆過不少。
廬江之戰,裴宣忠三萬兵馬攪碎陳友諒大軍,虎豹豺狼一般的裴家軍可沒有半點留手的意思,河東四萬青壯在那一戰全部人頭落地死無全屍。
那是周延年第一次登上戰場,那一次,周延年吐出苦水,三天沒有緩過勁來。
明日寡婦方菲,在江南臭名昭著,以心狠手辣著稱,如今卻扶著道路旁的大樹,吐得稀裏嘩啦。
江湖之戰比起沙場,單以死人來說又算得了什麽?
六人複六人,六屍六馬六英魂。
裴鼎文手中君子劍百煉精鋼,實為削鐵如泥的利器,此刻劍身之上隱隱有缺口出現。而他腳下屍體已經堆積如山,原本立於平地的裴鼎文,如今再去看周延年居然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一品高手一氣一千甲,今次裴鼎文殺人又殺馬,八百餘逍遙騎兵身死,連帶著數百良駒也慘遭毒手,已然是強弩之末。
屍山下的逍遙營依舊沒有停下進攻的步伐,戰馬踩著屍體而上,長槍依舊向著裴鼎文刺來。
逍遙營敢死,逍遙營不怕死,逍遙營的敵人都得死。
昏迷小半個時辰的董成榮醒轉過來,肩膀的血已然自行止住,吃痛的董建榮勉力起身,看著不遠處死去的戰馬,又看向高台上的裴鼎文,董建榮以刀駐地,勉力起身。
將軍百戰死,壯士何時歸?此身入逍遙,身魂何須回?
初代逍遙校尉讀過幾天書,留下這兩問,也留下逍遙營的軍魂。
“身魂何須回?身魂何須回?”董成榮口中念念有詞,搖搖晃晃的站穩身形,用僅有的一隻手舉起長刀,高聲喝道:“逍遙營弑殺裴鼎文。”
其聲之高,高過戰場廝殺之音,闖入每一個人耳中。
逍遙營活著的人依舊向前衝殺,口中卻跟著董成榮呼喝道:“逍遙營弑殺裴鼎文。”
劉並吉抽刀在手,打馬跑過天下營,喝道:“天下營,抽刀。”
天下營三千人,齊刷刷拔刀在手。
劉並吉怒目高吼:“兄弟們,為逍遙營的弟兄們打打氣,弑殺裴鼎文。”
天下營高舉長刀,高喝之聲再次響起:“弑殺裴鼎文。”
建平無山,不聞回聲,其聲如雷,轟鳴四方。
裴鼎文一劍掃翻新上來的六人,屍體滾下馬,在那屍山上滾落,化作屍山血海的一部分。
戰馬不停,仍舊向前。
裴鼎文舉劍砍向馬頭,馬頭落地,馬失前蹄,跪倒在裴鼎文身前,繼而向側麵倒下,一馬倒,一馬又至。
君子劍再次揮下,這一次馬頭未斷,君子劍卻斷了。
逃過一劫的戰馬狠狠撞上裴鼎文。
千斤大馬一撞,將無力無氣的裴鼎文撞飛,順著屍山滾到長刀高舉的董成榮身前。
一口鮮血噴出,裴鼎文再也無法站起身形。
董成榮仰天長笑,是你的就是你的,這等軍功躺在地上都能撿到。
隻剩下單手的董成榮,單手提刀,向著裴鼎文走去。
逍遙營的兵馬肅目而視。
“董成榮,廢掉手腳,抓活的。”周延年的喝聲響起。
令行禁止,本欲殺掉裴鼎文的董成榮,連揮四刀。
裴鼎文手腳皆斷,削成人彘。
今夜一戰,逍遙營死傷九百四十九人,其中九百四十八人戰死,唯有校尉董成榮受傷,戰馬折損五百八十餘匹。
傷亡慘重。
造成這一切的隻有一人。
身有浩然正氣,裴家家主,君子劍裴鼎文。
周延年上前,看著手腳全無的裴鼎文,心中暗罵:“這小兔崽子下手太狠,老子讓他廢掉手腳,他娘的直接把人削成人彘。”
不過周延年也能理解,裴鼎文殺死那麽多弟兄,換做是他,一樣會泄憤。
董成榮單膝跪地,高聲喝道:“大將軍,幸不辱命,裴家裴鼎文在此。”
周延年打馬回頭,沉聲道:“裴鼎文由方小姐送入天下城交予鎮南王,今日逍遙營記功,陣亡將士一律厚恤,家屬優待,免稅十年。”
“謝大將軍。”
周延年離去,打掃戰場的事自會有人處理。
董成榮望著昨日還與自己嬉皮笑臉的兄弟,今日卻是天人兩隔,饒是董成榮看慣生死,依舊有些難受。
南楚承平二十年,早無大戰,何曾在一夜之間死過這麽多人?
董成榮會執行命令,也不會去質疑命令,但董成榮想知道,為什麽陛下要對一個世家下如此重手,裴家到底做了什麽大逆不道之事?
可惜位卑權低的董成榮沒有資格去知道大人物的世界。
建平城西,段慶懷一人斬殺五百餘人,飄然而去。
南越懷王帶著裴苳滸,連夜逃回天南。
裴宋兩家,一夜之間,慘遭滅門。
明日寡婦方菲將手腳皆無的裴鼎文裝在罐子裏,背著罐子連夜回天下城複命。
二品高手全力奔行,八百裏一日即到。
同時送往京城的,還有宋家數百顆腦袋。
一直等在偏殿的陳友諒今日連早朝都不曾去,也是登基以來第一次沒去早朝。最終,文武百官不得不來到偏殿,向陳友諒上奏。
此等做派,於禮不合。
可惜他陳友諒幾時在意過世人的眼光,幾時知道過禮數?
早朝之後,徐飛將領著方菲來到偏殿。
一同到來的還有罐子裏的裴鼎文。
君子劍再也沒有往日的正氣與儒雅,裝在罐子裏隻剩下一個頭在外麵的裴鼎文披頭散發,滿臉血汙。
坐在金龍華椅之上的陳友諒看著這般模樣的裴鼎文,久久不言。
一路顛簸的裴鼎文睜開眼睛,左右搖頭,想要看看自己在哪裏。
本以為必死的裴鼎文隻覺得眼下這般比死還難受。
終於,頭發灰白的陳友諒站起身,離開那隻有他一人能坐的椅子,走到黑色的罐子前,低聲問道:“裴兄弟,你我早年相識,哥哥幾次三番請你出來相助,為何就不答應?”
“相識?陳友諒,你可還記得,我們是在何處相識?”滿臉血汙的裴鼎文,在那罐子之中嗤笑問道。
陳友諒不答,雙手按在罐子上,一動不動的盯著裴鼎文。
“河東王,這次我去武當本是想奪得丹藥獻給你,向你示好,保我裴家安寧。但要我裴家為你效力,卻是不可能的事。河東王,裴家世代居於江南,自南楚立國便效忠與陳家,可我裴家效忠的是南楚正統,不是你這弑兄登位的謀逆之人。”無手無腳裴鼎文,說話依舊擲地有聲。
陳友諒站直身子,冷笑道:“弑兄?謀逆?這些又有什麽?古來皇家之爭,莫說弑兄,就是殺父之人都有,人間大位,能者居之。我陳友諒不敢自居千古明君,至少也算識才容人。元三郎,還有他徐飛將,哪一個不是名傳千古的能人,這些人為何願意幫我?為何我陳友諒執掌大楚,大楚日漸強盛,百姓安居樂業?鼎文,這些你想過沒有?”
裴鼎文笑了笑,血汙結塊隨著笑容掉落,甚是駭人,裴鼎文抬高聲音,不恥道:“容人?河東王既然能容人,為何容不下我裴家?”
“裴苳滸的夫君是誰?裴苳滸的兒子又是誰?鼎文,你可敢告訴我?”陳友諒再次走到罐子前,目光銳利的看著裴鼎文。
裴鼎文豁然變色,驚道:“你是從何得知?”
陳友諒直起身,傲然笑道:“好歹是我大哥的兒子,太子失蹤,我豈會不查?鼎文,若是你裴家安安心心的混江湖,做哥哥的怎麽都不會動你,你叔叔裴宣忠逼得我差點自殺,我都愛才不想殺他,要不是他不知死活怎麽會淹死在護城河。鼎文,你裴家窩藏我點名必殺之人,算不算包藏禍心?”
頹喪的裴鼎文頭靠罐子,再也無話可說。
陳友諒抓著裴鼎文的頭發,麵露猙獰的問道:“鼎文,這些年,我幾次三番派人請你,是想給你一個機會,給你一個主動交出我那大侄子的機會。為什麽,為什麽你就是不珍惜?你我的交情還比不上一個失敗者的兒子?你可知你要是肯幫我,如今齊玄策的位置就是你的,裴家也不會有今日。為什麽?裴鼎文,你告訴我為什麽?”
頭發被抓,本已無話可說的裴鼎文,陡然發笑,笑的驚心動魄。
陳友諒狠狠的抓著裴鼎文的頭發向後一提,怒目看向裴鼎文,喝問道:“你笑什麽?”
裴鼎文停下笑聲,臉帶笑意的看著陳友諒,笑道:“為什麽?陳友諒,河東王,楚文帝,你問我為何不願助你,那我問你,你還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相識在什麽地方?”
不等陳友諒回答,裴鼎文搶道:“就在旁邊,就在旁邊的金鑾殿上,你可還記得那龍椅上做的是誰?你可還記得龍椅上的人對我說過什麽?
或許你忘了,可我還記得,我裴家還記得。陳友諒,你以為隻有你想要做天下共主?你以為先皇沒有野心?
陳友諒,先皇說要帶著我去洛陽城皇宮看看,先皇說要帶著我去塞北看看風景,先皇說來日長生山上也要插上我大楚的戰旗。
陳友諒,若不是你,我大楚早就起兵北伐,問鼎天下。你這竊國殺兄的亂臣賊子,你以為你搶來大楚的江山是為大楚兵臨天下?你是拖慢大楚問鼎的步伐,是你活生生的給了西蜀東齊這些國家苟延殘喘的機會。
先皇與我二叔曾有密信往來,陳友諒,你想不想知道信中有什麽?
你以為先皇為何要殺徐僮元,你以為先皇不知道是佟山嶽陷害的徐僮元?
你知不知道,徐僮元曾告訴先皇,說你陳友諒狼子野心,留下必有後患,他徐僮元願意親自提兵將你格殺。
是先皇顧念兄弟情誼,才默許佟山嶽陷害徐僮元。
陳友諒,竊國殺兄不算什麽,可你殺得是留你一命的兄長,不是要至你於死地的人。”
驟然知道這些秘密,無論是徐飛將還是陳友諒,都有些不知所措。
敢弑兄的人,其心想來也是無情,陳友諒失神片刻,複轉清醒。蒼老的臉頰不見悲色,麵色平靜的看著裴鼎文道:“我不知這些事,你又是如何得知?前程往事終成過去,今日…………裴鼎文,朕……”
陡然間陳友諒改變自稱,聲音變得陰沉,道:“朕隻想問你,先皇給你的承諾,朕一樣能給你,洛陽塞北長生山,隻要太陽照得到的地方,朕都要插上大楚的戰旗。隻要你裴鼎文向朕效忠,交出先皇餘孽,來日你裴家依舊是廟堂高貴,你裴家依舊是大楚世家。裴鼎文,你答不答應?”
“哈哈哈哈。”刺耳的笑聲響起,裴鼎文在那罐子裏笑出眼淚。不去管陳友諒變得陰霾的臉色,裴鼎文高聲道:“人有所信,心有所仰。陳友諒你也敢自稱朕?
若是你不曾謀逆,是那河東王,我裴鼎文哪怕在你帳下做一個小校也會開心。
那些承諾是先皇給的,也自該由先皇帶著我去實現,陳友諒,你不該搶,你也不配去搶。
你以為你搶到帝位,這天下人就得向你低頭?你以為人人都是徐飛將與元三郎?
你可知道宋仲傑和裴宣忠?你可知道當日天下城有多少人懸梁自盡?
陳友諒,先皇給予我們的信仰,不可能轉移到你身上,我裴家絕不會向你效忠。
裴鼎文隻希望,來日有裴家子弟能夠跟誰先皇子孫攻入南楚,殺了你這不知仁義禮的逆賊。
就算我裴家沒有活人,來日也一定會有其他人掃平南楚,將你戳骨揚灰。
陳友諒,你想做天下共主?我呸,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一口血水噴出,噴向陳友諒。
陳友諒不閃不避,任由血水噴在華貴的龍袍之上。
“啟稟皇上,零陵道節度使李莫升,有密報傳來。”殿外,有尖細的聲音傳來。
作者山蚯說:今天周末,本該多寫幾章,隻是目前山蚯沒有存稿,事情又比較多,所以更新有些少。山蚯會盡快把事情處理好,盡量保持每天最少九千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