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徐乃錦麵前最大的難題,就是雙親對這門親事百般反對。老父親苦口婆心的勸說猶在耳邊:“乃錦,婚姻乃是人生大事,將關係到你一生的幸福。自從聽說你和蔣孝文在美國拍拖,我們就每日憂慮。擔心你因為年輕一步走錯,將來就後悔莫及了!”就連一向開明的母親,這次也表現出反對的態度。她認為婚姻的雙方應門當戶對,徐家不想高攀蔣家這個高高在上的門庭。


    徐學文為什麽對徐乃錦與蔣孝文的拍拖“每日憂慮”呢?在徐學文看來,蔣孝文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因為蔣家的蔭庇橫行無忌,他怎麽甘心把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花花公子呢。除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私情以外,大概還包含政治因素在內。中國的官場文化講究站隊和班底,如果站到了正確的隊伍,便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站錯隊,獲得翻身的機會便很難了。而徐學文與哥哥徐學禹皆站錯了隊,他們算是陳儀的嫡係,當陳儀被蔣介石以“通匪”之名槍決之後,他的嫡係便在官場上基本失勢,徐學文兄弟從此再沒有受到重用。官場上的鬱鬱不得誌也是徐學文反對女兒與蔣孝文交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誌摩說:“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記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隻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徐誌摩愛林徽因,是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的執著。徐乃錦愛蔣孝文亦是如此,她猶如一隻撲火的飛蛾,向往著蔣孝文那一點光和熱,飛蛾不知道,它終將粉身碎骨,化為灰燼。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深陷愛情沼澤的徐乃錦如何能聽得進父母的苦心規勸。她不是柔弱的千金,慣於甘心命運的擺布,她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年輕的徐乃錦認為“誰家少年不風流”,她對自己的外貌與才情自恃甚高,對收服蔣孝文這個情場浪子有信心;何況蔣孝文在美國留學的這一段時間裏,已經改變了他花花公子的形象,走出了父輩的綠蔭;而且蔣孝文十分聰明,隻要他肯花一點心思在學業上,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績。


    這便是徐乃錦寄情蔣孝文的重要原因。年輕的徐乃錦天真地認為,自己這樣一個楚楚佳人最終會贏得蔣孝文的真心。然而,她忽略了男人尋花問柳的劣根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替,哪一代皇帝不是三宮六院,“後宮佳麗三千人”呢,然而能有幾人集“三千寵愛在一身”?


    愛情總是想象比現實美麗,相逢如是,告別亦如是。總以為愛得很深,很深,來日歲月,隻不過很淺很淺。這隻是紅塵裏平凡男女的愛情,如果女人愛上一個浪子呢?結局可以很痛很傷,也可以很美很甜。這樣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無非是對女人做了兩件事:超乎她想象的好和超乎她想象的壞。不幸的是,徐乃錦愛上的男人,屬於後者。“浪子回頭”,不過是無聊之人編織出來的神話。


    真正的愛情不是男才女貌、驚天動地、生死不渝、轟轟烈烈,而是一杯粗茶、一碗淡飯,是在淺淺淡淡的生活中,一起度過的這一天、那一天。年輕的徐乃錦不明白,等她經曆了生活的苦痛之後,卻為時已晚。常常想,當月光的清輝灑滿窗簷時,徐乃錦會不會望月長歎。床上的那個男子已不複往日的神彩,他眼窩深陷,臉頰瘦削得沒有一點肉,曾經豐神如玉的男子已形容枯槁,他的腦海裏,是否還存在前塵舊事的回憶?或是兄弟的把酒暢飲,或是人間的世情冷暖,抑或是粉黛胭脂的琴歌薄歡……徐父的阻撓並沒有讓二人退卻,相反二人的心靠得更近了。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會將一切的坎坷視為坦途。二人的事情真正出現轉機不是因為他們的堅持感動了父母,而是因為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物——蔣經國的到訪。


    徐家的庭院裏,徐學文夫妻正在為女兒的婚事愁眉不展時,家裏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推門進來的,赫然是台北政界炙手可熱的“大人物”蔣經國。蔣經國身上絲毫沒有行政院長的架子,就像每一位平凡的父親一樣,身體微胖,臉上洋溢著和煦的微笑,手裏提著一藍水果,他仿佛沒有看到徐氏夫婦臉上驚訝的表情,爽朗地大聲笑道:“親家,聽人說您近來身染微恙,我特地趕到貴府探望,估計您不會不歡迎吧?”


    蔣經國登門造訪,使徐學文的心裏卸下了對蔣家的敵意與防備,曾經因為拒婚那一點點不快也煙消雲散了。徐學文終於讚同女兒嫁給蔣孝文。從此,這兩個身在異國的鴛鴦再沒有一點後顧之憂了。


    在徐乃錦大二的時候,兩人結為夫妻,婚後不久既誕下女兒蔣友梅。至此,人生這場戲演到了高潮。既然有開始,就注定了結局。戲裏戲外,都是那麽多含恨和不如意。然而,想要中途更改情節,已是難上加難,想要更換主角,更是不可能之事。無論這個過程中,有幾家歡樂幾家愁,也終究要堅持下去。黃閱在《折子戲》裏麵唱道: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戲,


    把最璀璨的部分留在別人生命裏,如果人間失去脂粉的豔麗,


    還會不會有動情的演繹。


    如果人人都是一出折子戲,


    在劇中盡情釋放自己的歡樂悲喜,如果人間失去多彩的麵具,


    是不是也會有人去留戀,去惋惜。


    肩負著蔣家長媳和大嫂的雙重角色,她全程參與了蔣家半個世紀以來的風雨曆程,如在蔣家幾位老人故去的場合下,在兩蔣移靈與官方的協調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蔣家的兄弟姐妹都視這個大嫂為主心骨。人們都以為徐乃錦活得光鮮而亮麗,隻有她自己知道,活得多麽勞累。她無心做戲裏的花旦,卻必須抹上油彩,戴上麵具,時而是妻子,時而是母親,時而是職業女強人,時而是蔣家代言人。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她不過是想與丈夫和孩子吃一餐家常便飯,度過一個閑暇的周末,握著愛人的手不設防地睡去……這些,卻成了此生難以實現的奢望。在無情的時光裏,她一直背負著蔣家沉重的宿命。


    生活也不全是苦澀寡湯,再灰暗的人生也會有一個角落被陽光照亮,那該是二人初回台灣的日子。


    女兒蔣友梅是蔣家第四代的小公主,可謂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此時二人的事業也蒸蒸日上。蔣孝文在台灣電力公司桃園區管理處和國民黨桃園縣黨部任職,所取得的業績有目共睹,頗受好評。徐乃錦創立“台北女青年會”,這是一個公益性組織,在她的努力之下,“台北女青年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徐乃錦自己也擔任“世界女青年會”執行委員。


    如果日子一直這樣繼續下去,他們也是一個“模範家庭”。哪知蔣孝文的積習不改,終日飲酒作樂,最終導致一病不起。關於他的病因,外麵流傳很多種說法,有的說他是因為私生活糜爛,得了梅毒;有人說他早就已經殘廢……種種流言莫衷一是。徐乃錦不但要照顧病榻上的丈夫,還要承受各種流言蜚語的中傷,這讓一個弱女子情何以堪?


    丈夫蔣孝文掙紮在生死邊緣十八年以後,在1989年4月14日,因咽喉癌不治身亡。蔣孝文的一生,猶如一顆迷失的菩提,他在紅塵走了一遭,留給親人無盡的苦痛。人的一生猶如山間草木一樣要經曆枯榮,最後的結局都是歸為塵土。無論有多少曾經的風流、曾經的愛戀、曾經的年華,到了死亡的一刻,都隻能輕輕放手。死者會進入下一個輪回,生者的生活還得繼續,若有一天他們相見,還會記得彼此相擁的溫暖嗎?然後,會不會互道一聲輕柔的問候:“噢,原來你也在這裏。”


    徐乃錦擁有碩、博兩個學位,精通四國語言,在音樂上也有極高的造詣。在蔣孝文的病情穩定期間,她還在“中視”擔任過執行秘書一職,同時還製作“民謠世界”、“音樂一、二、三”兩個音樂節目。為了愛情,她放棄了本應屬於自己的精彩世界,而在蔣家活著一個別樣人生。蔣孝章始終對自己當年撮合的行為不能釋懷,她曾歎息著對徐乃錦說:“如果不是哥哥的病拖累了你,即便憑你本人的能力,也能在台灣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出來的!”


    多少個午夜夢回,徐乃錦是否認真審視過自己來時的路。她當時愛上的,是一個叫蔣孝文的男子,還是異國他鄉的寂寞?曾經的悸動已埋在歲月的荒蕪中。


    2005年8月20日,六十八歲的徐乃錦終於卸下了背負一生的重擔,在台北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因再生不良型貧血引發肺炎等並發症病逝。


    徐乃錦的美好,就像蚌體內的珍珠,是一生血與肉痛苦的凝聚。她與丈夫被共同安葬在台北縣三芝鄉龍岩白沙灣安樂園,在那裏,徐乃錦遇到的,是否仍是那個星目劍眉的男子?是否還會與他重溫昨日的舊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家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婆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婆娑並收藏蔣家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