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路向北(下)
步雲衢:大清最後的格格 作者:小雅鹿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忘記告訴小姐了。這一路上,隻要是從南邊過去的,都要逐一檢查身份的。”
“我們都是行走的商人,自然有通行的證件了。”說著,他從上衣口袋裏拿了一本黑皮紅字的通行證遞給我看。
上麵寫著他的姓名、年齡、籍貫、從何而來,去什麽地方。攜帶著什麽東西,數量多少,還有擔保人是誰。
“大家都有嗎?”顯然,我的軍用通行證和他們的民用通行證是大不一樣的。
我不知道現在竟然還有這樣一道手續,心底裏突然有些沒譜了。
“小姐出門的時候,難道沒有去當地辦理這樣的通行證嗎?”文先生有些詫異地看著我,他微微提高的音量,也引來了大家的注視。
“我……我自然是有的,就是和你們的不大一樣就是了。”
“我是去探親,又不是去做買賣!”我這麽一解釋,他們可能有所誤解,但是也就沒有再疑惑什麽了。
文先生這才放下心來,“那就好!那就好!”
“如果沒有這通行證,估計你就是到了滄州,也是入不了京城的。”
我訕訕地笑了笑,“有的,有的。”惟今之舉,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前麵的局勢現在還未明了,這軍用的通行證,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拿出來的好。
如果被有心之人製約,那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到了德州後,天色也暗了下來。文先生負責找到一間旅店,大家都一臉疲憊地下車住了進去。
洗漱後,眾人來到大堂吃飯,文先生招呼著我:“趙小姐,來這邊坐吧。”
一路上我們也聊了不少東西,我簡單地說了說我是從南京來的,家姓趙,我在南京讀書,現在回北京探親,看母親和大哥的。
他們則是從蘇州到京津的,是負責給天津和北京那邊的綢布莊送貨的。
夏季裏頭,這蘇州的絲料是最為搶手的了,價格也比往年要高上許多。
特別是南北這麽一鬧騰起來,京城裏的絲料就更加炙手可熱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才寧可冒了風險,也要北上到這邊來了。
“趙小姐,可是要嚐嚐這德州的扒雞啊。”他邀我坐了下來,旁邊的人也給我讓了個位置。
我也倒是沒有客氣,一路上大家相互關照著,讓大家都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便也沒有什麽別的防備了。
“多謝文先生了。”嚐了一口這當地出名的扒雞,果然是入口生香。
中午本就草草應付了一番,一天下來又餓又累,突然嚐到這般美味,真是覺得心情都愉悅了幾分。
“味道果然不錯呢。”
文先生大笑了起來,“趙小姐可是個會吃的!這個寶蘭齋的五香脫骨扒雞啊,是遠近出了名頭的。”
“剛剛我去買的時候,今天就隻剩下這兩隻了。”
“是的呀,這個德州扒雞啊,以前還成了宮裏頭的禦膳呐。”坐在對麵的一位年紀稍大一些的人搖了搖手裏的折扇,“可惜啊,這個天氣太熱了。不然的話,帶一些到路上吃,或者回去的時候帶一些,也是可以的啊!”
聽到這個,我卻是輕笑,宮裏的禦膳,也大都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真正能讓人嚐到嘴裏的,怕也就是麵兒上的那幾樣‘新鮮’的了吧。
不過既然沾上了個‘禦’字,這德州的扒雞,也是水漲船高,名氣打了出來了。
睡到天還沒亮,文先生將我叫了起來,說現在便要上路了。
我很奇怪,為什麽要夜裏出發。剛想問,見大家的屋裏都點上了燈,開始收拾東西,便也就隨了大家的意思。
待上了車後,文先生才告訴我,白天裏趕路,既悶熱不說,而且後麵盤查打點的費用也就越多。
不如趁著天還沒亮,倒是可以多趕一些路程。
揉著朦朧的眼睛,接著微微的光亮,看懷表上現在才四點左右。
打了個哈欠,我在車上找了一個角落,靠在了箱子上麵打旽兒。
天大亮了的時候,文先生喊了大家下去吃點兒東西。
“文先生,這到什麽地方了?”看起來地方,還算是有些熱鬧的。
“噢,到吳橋了。”他放下手裏的包子,喝了一口白粥。
“趙小姐,這兒的包子味道還不錯,嚐嚐吧?”他又喊了老板娘過來,問我,“來兩個?”
我點了點頭,聞到了豆子的香味兒,“老板娘,這裏還賣豆漿?”
老板娘夾了兩個包子盛在碟子裏放到我麵前,“可不是,俺們早上收了市,中午就要給大飯莊裏送豆腐過去,留下點兒豆漿就早上賣了。”
“那給我一碗豆漿吧。”我從筷籠裏拿了雙筷子出來,又手帕擦了擦筷子。
“嗯,一會兒給您端過來。”
嚐了嚐這包子,味道僅一般,裏麵摻雜著一些野菜,肉也是一些較差的碎肉。但那豆漿卻是味道還行,裏麵雖然摻了些米漿,但卻也有豆子的香味在。
掰開包子,我把餡兒倒了出來,皮倒是都吃完了。
中午在泊頭吃了午飯,晚上天黑透了才到了滄州。
而到了滄州後,文先生又帶我們去找了地方卸貨歇下。從曆城過來的車,隻到滄州便不再往北了。
他在我們都歇下後,又和兩個人去聯係車輛,準備明天繼續往北走。
在客店吃飯的時候,聽掌櫃的說,京津的局勢現在似乎已經穩定了。他聽說,好像是南邊兒的直軍打了勝仗。
聽到這個消息,我簡直要歡呼起來。
掌櫃的又說,這次是東北軍和直軍一起聯合,把皖軍趕出了京城。
本來往北邊逃竄的皖軍殘部,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又往南邊來了。所以現在,這邊也開始亂了起來。
後麵的這些,我聽聽也就罷了。心裏頭知道,趙正南打了勝仗,其他什麽的,就不歸我操心了。
文先生他們也回來得快,掌櫃口中的消息,他也都在外麵聽說了。
回來後,他們也是喜得合不攏嘴。“這下子好了,北京天津不打仗,這生意也就好做了。”
是啊,做買賣的,哪兒能盼著到處都戰火連連的呢?
“你們都聯係好了?”老先生問了一句。
“聯係好了。”他歎了一口氣,“到天津的,就交八個大洋,到北京的,就要再出十五個大洋。”
“怎麽這麽貴?”聽到這個價錢,有好幾個人已經驚呼出聲了。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願意去的,就隻有這一家,所以要價也高了許多。”
“這還是人的價格,貨物,還是要另算的。”文先生也是一臉的無奈,“我們已經和人家講了半天的價格了,這個已經是講不下的了。”
都走到這裏了,不去也不行啊,所以大家也都隻能接受這個價錢了。
各懷心思,回去算了算需要支付的車費,大家的心情也都不怎麽好了。
依舊是天不亮即出發,在車上把錢都交給了文先生安排。
中午的時候在馬廠鎮歇了歇,避開了正午的高溫。下午沒走多少路,前麵就嚷嚷了起來。
“停下!停下!你們是什麽人?幹什麽去的?”
我往外看了一眼,前麵的路被一顆倒了的大樹攔住,路邊上站著持槍的士兵。
他們讓過路的車都停了下來,叫車上所有的人都下去接受盤查。
文先生出麵把口袋裏的證件遞了過去,“官爺,我們是從蘇州來的,到天津和北京去送貨的。”
說著,他手裏塞給了那當兵的幾塊大洋。
那當兵的根本就沒有顧慮,直接顛了顛手裏的錢,“就這麽點兒?還不夠兄弟們買酒的呢!”
文先生想了想,隻好又放了兩塊到他的手裏。“官爺,我們是做小本生意的,沒有幾個利頭的,還麻煩您多多關照啊。”
那當兵的明顯有些不大高興,對旁邊的人說道:“去看看車上都是什麽人。”
“現在南來北往的,誰知道是那邊兒的奸細呢。”
“不是的,不是的,我們是正經的商人啊。”文先生有些著急了。
他見那些士兵直接跳上了車,也不看人,直接在車裏翻起了貨物,嚇得連忙將口袋裏的十塊大洋都交給了那當兵的。
這時那當兵的才滿意了,打了個招呼讓兄弟們下車,“你看看他們的通行證,是正經的商人,就放他們過去吧。”
他說完後,便回到路邊的涼棚裏去休息了。
剛剛下車的幾個士兵又挨個過來檢查大家身上的通行證,又順便搜刮了幾塊大洋過去。
“你的通行證呢?”輪到我的時候,我心裏有些緊張,從皮包裏拿了兩塊大洋出來,小聲說著,“您給通融通融。”
他見我隻給錢,卻不拿通行證出來。以為我沒有證件,正準備喊同伴過來,我又趕緊拿了三個大洋給他,“您看這個怎麽樣?”
他笑了笑,先把錢放進口袋裏麵,又直接過來搶我身上的皮包。
我沒料到他會又次舉動,嚇得連忙護住了包。
爭執之間,裏麵的東西撒了一地,他也不管別的,撿起了地上的大洋就走。
“我們都是行走的商人,自然有通行的證件了。”說著,他從上衣口袋裏拿了一本黑皮紅字的通行證遞給我看。
上麵寫著他的姓名、年齡、籍貫、從何而來,去什麽地方。攜帶著什麽東西,數量多少,還有擔保人是誰。
“大家都有嗎?”顯然,我的軍用通行證和他們的民用通行證是大不一樣的。
我不知道現在竟然還有這樣一道手續,心底裏突然有些沒譜了。
“小姐出門的時候,難道沒有去當地辦理這樣的通行證嗎?”文先生有些詫異地看著我,他微微提高的音量,也引來了大家的注視。
“我……我自然是有的,就是和你們的不大一樣就是了。”
“我是去探親,又不是去做買賣!”我這麽一解釋,他們可能有所誤解,但是也就沒有再疑惑什麽了。
文先生這才放下心來,“那就好!那就好!”
“如果沒有這通行證,估計你就是到了滄州,也是入不了京城的。”
我訕訕地笑了笑,“有的,有的。”惟今之舉,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前麵的局勢現在還未明了,這軍用的通行證,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拿出來的好。
如果被有心之人製約,那豈不是自找麻煩嗎。
到了德州後,天色也暗了下來。文先生負責找到一間旅店,大家都一臉疲憊地下車住了進去。
洗漱後,眾人來到大堂吃飯,文先生招呼著我:“趙小姐,來這邊坐吧。”
一路上我們也聊了不少東西,我簡單地說了說我是從南京來的,家姓趙,我在南京讀書,現在回北京探親,看母親和大哥的。
他們則是從蘇州到京津的,是負責給天津和北京那邊的綢布莊送貨的。
夏季裏頭,這蘇州的絲料是最為搶手的了,價格也比往年要高上許多。
特別是南北這麽一鬧騰起來,京城裏的絲料就更加炙手可熱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才寧可冒了風險,也要北上到這邊來了。
“趙小姐,可是要嚐嚐這德州的扒雞啊。”他邀我坐了下來,旁邊的人也給我讓了個位置。
我也倒是沒有客氣,一路上大家相互關照著,讓大家都有了個大概的了解,便也沒有什麽別的防備了。
“多謝文先生了。”嚐了一口這當地出名的扒雞,果然是入口生香。
中午本就草草應付了一番,一天下來又餓又累,突然嚐到這般美味,真是覺得心情都愉悅了幾分。
“味道果然不錯呢。”
文先生大笑了起來,“趙小姐可是個會吃的!這個寶蘭齋的五香脫骨扒雞啊,是遠近出了名頭的。”
“剛剛我去買的時候,今天就隻剩下這兩隻了。”
“是的呀,這個德州扒雞啊,以前還成了宮裏頭的禦膳呐。”坐在對麵的一位年紀稍大一些的人搖了搖手裏的折扇,“可惜啊,這個天氣太熱了。不然的話,帶一些到路上吃,或者回去的時候帶一些,也是可以的啊!”
聽到這個,我卻是輕笑,宮裏的禦膳,也大都是華而不實的東西。
真正能讓人嚐到嘴裏的,怕也就是麵兒上的那幾樣‘新鮮’的了吧。
不過既然沾上了個‘禦’字,這德州的扒雞,也是水漲船高,名氣打了出來了。
睡到天還沒亮,文先生將我叫了起來,說現在便要上路了。
我很奇怪,為什麽要夜裏出發。剛想問,見大家的屋裏都點上了燈,開始收拾東西,便也就隨了大家的意思。
待上了車後,文先生才告訴我,白天裏趕路,既悶熱不說,而且後麵盤查打點的費用也就越多。
不如趁著天還沒亮,倒是可以多趕一些路程。
揉著朦朧的眼睛,接著微微的光亮,看懷表上現在才四點左右。
打了個哈欠,我在車上找了一個角落,靠在了箱子上麵打旽兒。
天大亮了的時候,文先生喊了大家下去吃點兒東西。
“文先生,這到什麽地方了?”看起來地方,還算是有些熱鬧的。
“噢,到吳橋了。”他放下手裏的包子,喝了一口白粥。
“趙小姐,這兒的包子味道還不錯,嚐嚐吧?”他又喊了老板娘過來,問我,“來兩個?”
我點了點頭,聞到了豆子的香味兒,“老板娘,這裏還賣豆漿?”
老板娘夾了兩個包子盛在碟子裏放到我麵前,“可不是,俺們早上收了市,中午就要給大飯莊裏送豆腐過去,留下點兒豆漿就早上賣了。”
“那給我一碗豆漿吧。”我從筷籠裏拿了雙筷子出來,又手帕擦了擦筷子。
“嗯,一會兒給您端過來。”
嚐了嚐這包子,味道僅一般,裏麵摻雜著一些野菜,肉也是一些較差的碎肉。但那豆漿卻是味道還行,裏麵雖然摻了些米漿,但卻也有豆子的香味在。
掰開包子,我把餡兒倒了出來,皮倒是都吃完了。
中午在泊頭吃了午飯,晚上天黑透了才到了滄州。
而到了滄州後,文先生又帶我們去找了地方卸貨歇下。從曆城過來的車,隻到滄州便不再往北了。
他在我們都歇下後,又和兩個人去聯係車輛,準備明天繼續往北走。
在客店吃飯的時候,聽掌櫃的說,京津的局勢現在似乎已經穩定了。他聽說,好像是南邊兒的直軍打了勝仗。
聽到這個消息,我簡直要歡呼起來。
掌櫃的又說,這次是東北軍和直軍一起聯合,把皖軍趕出了京城。
本來往北邊逃竄的皖軍殘部,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又往南邊來了。所以現在,這邊也開始亂了起來。
後麵的這些,我聽聽也就罷了。心裏頭知道,趙正南打了勝仗,其他什麽的,就不歸我操心了。
文先生他們也回來得快,掌櫃口中的消息,他也都在外麵聽說了。
回來後,他們也是喜得合不攏嘴。“這下子好了,北京天津不打仗,這生意也就好做了。”
是啊,做買賣的,哪兒能盼著到處都戰火連連的呢?
“你們都聯係好了?”老先生問了一句。
“聯係好了。”他歎了一口氣,“到天津的,就交八個大洋,到北京的,就要再出十五個大洋。”
“怎麽這麽貴?”聽到這個價錢,有好幾個人已經驚呼出聲了。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願意去的,就隻有這一家,所以要價也高了許多。”
“這還是人的價格,貨物,還是要另算的。”文先生也是一臉的無奈,“我們已經和人家講了半天的價格了,這個已經是講不下的了。”
都走到這裏了,不去也不行啊,所以大家也都隻能接受這個價錢了。
各懷心思,回去算了算需要支付的車費,大家的心情也都不怎麽好了。
依舊是天不亮即出發,在車上把錢都交給了文先生安排。
中午的時候在馬廠鎮歇了歇,避開了正午的高溫。下午沒走多少路,前麵就嚷嚷了起來。
“停下!停下!你們是什麽人?幹什麽去的?”
我往外看了一眼,前麵的路被一顆倒了的大樹攔住,路邊上站著持槍的士兵。
他們讓過路的車都停了下來,叫車上所有的人都下去接受盤查。
文先生出麵把口袋裏的證件遞了過去,“官爺,我們是從蘇州來的,到天津和北京去送貨的。”
說著,他手裏塞給了那當兵的幾塊大洋。
那當兵的根本就沒有顧慮,直接顛了顛手裏的錢,“就這麽點兒?還不夠兄弟們買酒的呢!”
文先生想了想,隻好又放了兩塊到他的手裏。“官爺,我們是做小本生意的,沒有幾個利頭的,還麻煩您多多關照啊。”
那當兵的明顯有些不大高興,對旁邊的人說道:“去看看車上都是什麽人。”
“現在南來北往的,誰知道是那邊兒的奸細呢。”
“不是的,不是的,我們是正經的商人啊。”文先生有些著急了。
他見那些士兵直接跳上了車,也不看人,直接在車裏翻起了貨物,嚇得連忙將口袋裏的十塊大洋都交給了那當兵的。
這時那當兵的才滿意了,打了個招呼讓兄弟們下車,“你看看他們的通行證,是正經的商人,就放他們過去吧。”
他說完後,便回到路邊的涼棚裏去休息了。
剛剛下車的幾個士兵又挨個過來檢查大家身上的通行證,又順便搜刮了幾塊大洋過去。
“你的通行證呢?”輪到我的時候,我心裏有些緊張,從皮包裏拿了兩塊大洋出來,小聲說著,“您給通融通融。”
他見我隻給錢,卻不拿通行證出來。以為我沒有證件,正準備喊同伴過來,我又趕緊拿了三個大洋給他,“您看這個怎麽樣?”
他笑了笑,先把錢放進口袋裏麵,又直接過來搶我身上的皮包。
我沒料到他會又次舉動,嚇得連忙護住了包。
爭執之間,裏麵的東西撒了一地,他也不管別的,撿起了地上的大洋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