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宮那裏,還沒有消息嗎?”


    身為天子,皇帝若是願意,從早到晚都能忙個不停,起碼每日不到四更就要起床準備早朝,這一點是雷打不動回避不了的職責,皇帝衝齡繼承大統,這些年來也不知上過了多少次早朝,昔年諸宮秉政,皇帝聽聞政事的場合頗為有限,倒是把朝會看得很重。隻是親政以後,便漸漸覺得朝會隻是流於形式,真正的政事隻能在文華殿中和內閣商議共決,因此上朝的熱情有所減低,近日來多是三五日上朝一次。不過,每月朔望大朝,卻是不敢耽擱了。今日一大早便起了身,向著殿中坐了,受了群臣的朝拜後,象征性地處決了八件事——多年下來,這已經是延為定例,朝會上稟報的都是經過挑選的八件朝事,朝臣怎麽稟報,皇帝怎麽回答都已經有了定製。回殿後換了常服,他便又往文華殿真正地處理起了國家政務。


    文華殿距離內閣不遠,在這裏看奏疏,有什麽疑問立刻就能和內閣群臣商議,不過皇帝對此興致也並非很高,如今朝中沒個能臣,滿座均是屍位素餐之輩,他親政之初,心中本也有不少事情要做,隻是搬弄走了壓在頭頂的幾座大山以後,這才發覺,被三楊連續壓在頭頂十年,朝中新一代的人才,竟是沒一個成長起來,無一人堪用。


    章皇帝年間強盛的國勢,不過十年時間,已經敗壞至瓦剌頻頻叩關的地步,朝中偏無一人可用。三楊誤國,何至於是?不過是先後幾次風波,也足以讓皇帝看清如今朝中諸臣的麵孔:自己即位之初,老臣當朝,萬事求穩,朝中氣氛是暮氣沉沉,如此經年累月下來,朝臣們已經養成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反正按部就班往上打磨資曆也就是了,那些個銳意進取的年輕臣子,在朝中壓根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親政四五年,不過是選取了兩任進士,要等這些年輕人成長起來,還不知要有多久,皇帝的熱情在五年後也漸漸消褪了下去。說實話,現在朝廷麵臨的問題,是否一兩個人才來就能扭轉得了的,他心中也著實是沒底。


    朝廷沒有錢,這就是最大也最緊迫的問題,用錢的地方每年都在增多,稅卻隻有這麽一點。過去五年間,打發瓦剌所用錢財,已經是往年的十多倍。原本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的銀庫,現在更像是有個永遠都不會好的傷口。瓦剌每年都多次派人入貢,次次人數都比以前更多,使團成員在地方上橫行霸道,殊無入朝恭謹,到了京城,還要以人頭計算賞錢,以遠遠超過市價的回賜,買下瓦剌進貢的馬匹。這樣的風氣就是在三楊秉政期間培養起來的,蠻夷的胃口隻會越來越大,現在三楊倒好,拍拍屁股流芳百世去了,留下來的問題還不是要他來解決?不給朝廷培養人才,不防微杜漸,將禍患消弭於萌芽中,還說得上是什麽能臣?


    要不是隱約看到了朝政上的問題,皇帝也不會這麽急於親政。對於祖母當年不垂簾聽政的決定,他是有些感謝的,可這感謝之餘也不免有些埋怨,太後、太妃兩人雖然也有一定的見識,但被內閣限製得非常死,名不正言不順,沒有臨朝稱製,朝臣心裏就是不把你當回事。唯有盡快大婚親政,才能扭轉這暮氣沉沉的局麵——


    不過,皇帝當時畢竟也還是太年輕了點,很多事情也是想得太過簡單了。雖說對人心不算完全沒有認識,但終究還是聽信了老師們教導的那些道理,以為自己以天子身份接掌朝政,會比太後更順利一些,誰知道親政了幾年,這才明白一個道理:官員糊弄起人來,是永遠都不會管頭頂到底是皇帝還是太後的。


    太後一介女子,可欺,他剛親政時不過十五歲,不過黃口小兒,更是可欺。在一般人家,這個年紀隻怕連秀才還沒考中呢,皇帝自己也並非天縱之才,受這些宦海沉浮了數十年,勾心鬥角第一流,辦事第九流的文臣相欺,又算得了什麽?


    四年了,吃了多少的暗虧,多少好心又辦了壞事。少年人的輕浮,已然漸漸被磨去,雄心壯誌也是十不存一。良君也要有良臣啊,舉朝上下都在混日子,他有心又能怎麽辦?


    自怨自艾的心情,每回上朝之後都會泛上,往往從文華殿回乾清宮時,是皇帝一天內心情最不好的時候,今日聽說清寧宮還未來人,皇帝的臉色更沉了幾分,驚得內侍們一聲也不敢做,原本還想建議喚周妃過來陪伴的,此時也無人敢於開口了。


    皇帝現在也沒有親近妃嬪的心思,他心裏正有氣呢。


    少年親政,心裏不是沒有發虛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行差踏錯,鬧過笑話。一般的父母,在孩子剛出去做事的時候,還不得諄諄叮囑些做人的道理?唯獨太後,自打將大政奉還,對內廷、外廷的事就再沒了隻言片語,不論自己怎麽鬧騰,清寧宮都是一概不聞不問,仿佛壓根都不知道。


    頭一年他剛親政,心思正熱,也不希望有人指手畫腳,心中倒暗自覺得太後頗為識趣,可越往後,心裏就越不得勁,有點不信邪——立萬氏為宸妃時,他也是鉚足了勁兒,心裏就想著:若是太後發話,他又該怎麽往回頂。


    可清寧宮那裏依然是裝聾作啞,對於他偏寵萬氏的做法,仿佛壓根都沒有意見,小皇帝滿肚子的話都被憋在了肚子裏,那股勁兒使大了然後又猛地落空的感覺,實在是憋屈難受,憋屈得他直接就把計劃提前,把羅妃的封號給提了上去。順帶著把王振給叫進宮中,也算是惡心惡心太後。


    這回總該有聲音了吧?這明擺著是要為羅妃正名鋪路了,太後是以子封後,她就真不怕自己做出為父親廢後的事情?


    陰沉地瞥了瞥眼前的奏疏,小皇帝也是強忍住了一聲歎息:這樣的事,太後又如何會怕?


    年幼時有些想法,也很正常,隨著年紀漸漸長大,皇帝早認識到了這一點——天子也不可能為所欲為。要廢皇後,沒什麽大不了的,爹都給鋪平路了,效法故事也就罷了,雖說破壞綱常,但皇後無子可廢那是有舊例的,循例麽。


    可為先皇廢後的說法,卻是從未與聞。這件事絕不能通過內閣,隻會鬧出傳揚天下的大笑話,把自己的名聲徹底搞臭,讓宰輔重臣們,更加不信任自己。太後將自己養育成人,為他登基奔走出力,中外與聞,攝政多年有功,還政主動,賢明。雖說不是親生,但亦是慈母,別說廢後了,自己哪怕有一點不敬的心思,都是不孝。對太後也隻有高高捧起一種選擇,就算減少請安次數,都會引來大臣的勸諫,廢太後這樣不可能的事,根本提都不用提了。


    盡管如此,他會不會去做是一回事,對方會不會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太後冷淡的沉默,仿佛就是她有恃無恐的體現,倒是正體現了皇帝自己的黔驢技窮,正體現了他的無能。


    下旨封贈羅妃已經有三天了,足夠將消息傳遞到清寧宮耳邊,現在還沒有回音,應該也就是真的不會有回音了。


    這就是他這個皇帝,在宮外受氣,宮裏也是受氣。胡仙師一去,徐貴太妃又是極其疏淡的性子,就是想要尊奉個別人給太後添堵,都沒有合適的人選。


    皇帝咬著下唇出了一會神,終究還是悻悻然哼了一聲,吩咐著內侍,“請皇後過來陪伴。”


    皇後錢氏性格柔軟,雖然沒有生育,但和皇帝的感情卻不錯,也時常到乾清宮中伴駕,雖說比不上民間小夫妻相濡以沫的純真感情,但皇帝待她一直都還是不錯的,就是取中了她從不違逆自己這一點,立萬氏為宸妃,錢氏連句話都沒有,還為周氏說了幾句話:“怎麽說也是皇長子的生母……”


    立誰不立誰,皇帝自己心中自然有數,周氏是個天真的性子,沒什麽心眼,也就是因此,什麽心事都能看得出來。生了皇長子以後,難免有些浮動的心思,錢氏為人又柔軟,也壓不下去,這時候再封個貴妃,那就不是對周氏好,而是害了她。


    這不是,封了宸妃以後,周氏行事也安分多了,皇帝還不至於在外頭受了氣,回頭就敲打自己的女人——不過需要敲打的時候,他也不會手軟。立誰為後這是他自己的事情,周氏若以為生了個皇子就能橫著走,那就該受些教訓了。


    還有萬氏,腰杆有時也太硬了點,讓人看了也有些不舒坦……皇帝漫不經心地思忖著後宮裏的事,卻沒多少煩惱。女人嗎,無非玩物罷了,服侍得好了給些恩賞,服侍得不好了,胡廢後的例子不就擺在那裏?尋常妃嬪,連仙師的名號都不必給,三尺白綾一賜也就夠了,誰又敢多說什麽?看著她們的勾心鬥角,有時還挺解悶的。


    皇後不多久就到了宮裏,她給皇帝行了禮,又陪著說了些家常話,見皇帝依然是心不在焉的,便主動問道,“大哥可是有什麽心事?”


    皇帝也不瞞著皇後——她不是那種一味恭順婆婆的媳婦,雖然請安問好無可挑剔,但也就是情麵上過得去而已,入宮沒多久,摸清了他和太後的關係以後,皇後就很少在他跟前提起太後,聽說也不曾在太後跟前提起他。這樣的性子,很能讓他放下心來,有些心裏話,也和她說說——也隻好和她說,現在王振入宮了,倒是又多一人來分擔。“還不是羅家的事……東廠都找了有六七年了,也不知羅家人到底搬去了哪裏。”


    對羅妃的身份,皇後知道的就隻有她對皇帝有養育之恩,別的事情,皇帝沒說,但相信她自己也有些猜測,“當年的老家——”


    “老家遭了山崩,一村人四散做了流民,也不好找了。再說,當時羅妃家人分明是入了京,在東廠手上不見的——可惜,劉思清死了好幾年,當年的事又沒留下卷宗,現在就連柳知恩都找不出來了。”皇帝心煩地歎了口氣,“以柳知恩的能力,七年沒一條線索,沒準就是當年根本都沒活下來。”


    皇後白了臉,看著也是忐忑不安,“羅娘娘對您有養育之恩,先皇不會如此絕情吧……”


    這些話,翻來覆去,說著也是無味,皇帝沒有搭話,過了一會,皇後輕聲問,“大哥,近日追尊羅娘娘的事,是不是還是去和太後娘娘解釋一下吧——即使不說什麽,也得主動去請個安。宮裏的事,沒有不傳到宮外的,多少雙眼睛,可都看著呢,多一事,終不如少一事麽。”


    見皇帝還不說話,她又勸道,“若是再拖延下去,隻怕傳言變了,禦史都要上本,那卻又是何必呢?”


    到底還是皇後善解人意,稱得上是朵解語花。萬宸妃雖然美貌過人,但也就是因為自恃才貌,有時難免多了幾分小性。


    皇帝的聲音裏多了幾分暖意,“也好,那就去清寧宮給娘問個安吧。”


    “娘娘看到您過去了,必定是高興的。”皇後不失時機地為太後說起了好話,“追尊的消息傳出來以後,娘娘雖然沒說什麽,但這幾天也都沒有外出……”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妃起居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井烹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井烹香並收藏貴妃起居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