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無涯繼續道:“姬家以修史為安身立命之道,因此在收集史料、采集民間趣聞方麵略有薄技。先父當年撰寫《良群錄》時我服侍在旁,曾經聽他講過一個小故事。”
皇帝明顯已經聽姬無涯說過這個故事,但此時還是一臉笑意、非常願意再聽一遍的模樣。
眾皇子見他這樣,都暗自在心裏緊了緊弦,豎起了耳朵等姬無涯講故事。
姬無涯道:“二十年前,城北有一位百姓叫張大成,他在做些木工活計維持生計之外,也常常去附近的湖泊河道旁打些鮮魚、采些菱角,賣與附近族學的學生,好換些散碎銀兩給家中老母看病買藥。有一日張大成在一處湖泊邊撈魚,不防腳下一滑跌入水中,他原本會些鳧水的功夫,怎奈被湖中茂盛的水草纏住了腿腳,一時之間,張大成掙脫不得、越陷越深,口鼻與胸腹不斷被灌進冰涼的湖水,命懸一線。”
眾人隨著他的講述,不自覺投入起來。
“就在張大成自覺今日隻怕要命喪湖中的時候,從旁邊的道路上忽來了一位華服公子。那公子一見他陷在湖中的危境,立刻命人上前搭救,將張大成從湖中救了出來。待知道張大成撈魚是為了老母看病之後,那公子還贈了他銀兩讓他為老母尋醫問藥。後來,張大成感念華服公子的救命之恩、增銀之饋,不僅雕了那公子的畫像家**奉,還親手在自己落水被救之地搭起了半座木橋,每塊橋板上均刻有“平平安安”“福壽延年”等祝祈之語,為那公子祈福。”
眾皇子聽到這裏,心中已經隱約猜到這片湖應該就是所說的“仁義湖”了,隨後,果然聽到姬無涯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隻聽姬無涯說道:“這件事傳開之後,附近的百姓都說,被救的張大成是個孝子,救人的公子是個義士,漸漸地,那片湖便被人叫成了‘仁義湖’。”
眾人聽完了故事,皆是恍然大悟地點頭。
隻聽二皇子“咦”了一聲開口道:“不對呀,不是說這仁義湖之名與父皇有一段故事嗎?這怎麽說什麽張大成啊?”
姬無涯此時看著這位滿臉疑問的二皇子,越看也覺得他比一旁的大皇子和太子都要俊朗,畢竟主動給人遞梯子的人理應獲得額外加分。
他接過二皇子的話道:“二皇子,陛下已然已經出現在那故事中了。那位救了張大成的華服公子,附近百姓傳頌的那位義士,正是當年微服出行、年不過二十五的陛下。”
啊?
眾皇子不約而同瞪大了眼睛。
皇帝一臉“快來誇朕”的表情,眼睛裏滿是對姬無涯的讚賞,嘴上卻推辭道:“百姓們謬讚了,哈哈,謬讚了,不過愛卿你口才不錯,是個講故事的好苗子,哈哈!”
姬無涯一臉正色道:“臣是實話實說,事實是如何,臣便如何說。”
到了這個時候,眾皇子再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就枉為龍子了。看著姬無涯和皇帝一副君臣相談甚歡的模樣,都是牙酸。
好你個姬無涯,本太子/本王/本殿下那麽認真地聽你講故事,搞了半天,你他奶奶的居然在偷偷拍馬屁!
如今修曆史這行的人都這麽不要臉嗎?
怪不得一個從來都沒聽過的小地方,父皇卻一口一個“仁義湖”叫得順口。皇帝金口玉言都叫了,皇子大臣們能不叫?皇子大臣們都叫了,全國百姓能不叫?全國百姓都這麽叫了,大家夥兒要是不誇一誇仁義湖的故事主人公,好意思嗎?
怪不得父皇願意冒著大雨傳召了所有皇子,還一口答應要去仁義湖雨中觀景,合著是單聽故事不過癮,要親眼見一見實物才夠勁兒啊!
可以想見,不出多久,這“仁義湖”必定會迅速躥紅,便是成為京城一景也指日可待。
皇帝坐在龍椅上開口,語氣輕快:“哎呀,朕當時救了人、贈了銀,沒留名字就匆匆走了。時隔二十多年,若非今日愛卿說起張大成後來的所作所為,朕都不知道這張大成除了是個孝子,還是個死心眼的。刻了朕的畫像家**奉不說,還在橋上刻滿了對朕的祝祈之語,真是個傻的。國事繁忙,朕都快不記得救張大成這一個百姓的事了。”說道最後一句話時,皇帝的聲音高亢得差點傳到宮外去。
眾皇子還能說什麽?
太子領著眾人齊齊跪地頌道:“父皇仁愛百姓,乃萬民之福,兒臣等定以父皇為範,施仁布德不求回報。”
皇帝臉上笑容更盛,一揮手道:“好,皇兒們當不墮朕的臉麵,都起來!”
說完,皇帝又轉頭望向姬無涯,一臉雀躍地說道:“愛卿,那咱們這就動身去仁義湖吧,朕倒要看看這雨中仁義湖如今是個什麽光景,皇兒們隨朕一同前去。”
諸皇子識趣的應諾:“遵旨!”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崔家族學裏,崔行初趴在桌子上閉目養神,將雨聲當做了背景音樂。
方才,她隨著堂姐妹們在族學裏用了飯,還與眾人分了自己帶的芝麻糊粉和小點心,預備著下午下了族學再回家。
旁邊的各種聲響不斷地傳入耳中。崔行蓉和崔敏珠在爭吵誰的樂器才是《南木曲》的合奏中最重要的一個,小堂妹崔行如啃著點心不停跑動,崔行月與那位秀氣靦腆婉的女子低聲談論著一點都不靦腆的話題——昨天偶遇了個好帥的某某公子,前天買了本某某才俊寫得的詩詞集……
竊竊絮語交織而成的韻律,讓她生出了一種仿佛在班級教室午休的感覺,反倒是一陣好眠。
下午,夫子講了半個時辰的課,就見外麵雨聲漸漸停歇,天色轉亮,陽光從雲層間探出了半個頭。
曾夫子出去轉了一圈,很興奮跑回來對學生道:“天晴了,外邊的湖麵漲得與岸齊平,本夫子決定,現在帶你們去湖中心的亭子裏合奏《南木曲》,美景配美樂,其音必定不俗。”
皇帝明顯已經聽姬無涯說過這個故事,但此時還是一臉笑意、非常願意再聽一遍的模樣。
眾皇子見他這樣,都暗自在心裏緊了緊弦,豎起了耳朵等姬無涯講故事。
姬無涯道:“二十年前,城北有一位百姓叫張大成,他在做些木工活計維持生計之外,也常常去附近的湖泊河道旁打些鮮魚、采些菱角,賣與附近族學的學生,好換些散碎銀兩給家中老母看病買藥。有一日張大成在一處湖泊邊撈魚,不防腳下一滑跌入水中,他原本會些鳧水的功夫,怎奈被湖中茂盛的水草纏住了腿腳,一時之間,張大成掙脫不得、越陷越深,口鼻與胸腹不斷被灌進冰涼的湖水,命懸一線。”
眾人隨著他的講述,不自覺投入起來。
“就在張大成自覺今日隻怕要命喪湖中的時候,從旁邊的道路上忽來了一位華服公子。那公子一見他陷在湖中的危境,立刻命人上前搭救,將張大成從湖中救了出來。待知道張大成撈魚是為了老母看病之後,那公子還贈了他銀兩讓他為老母尋醫問藥。後來,張大成感念華服公子的救命之恩、增銀之饋,不僅雕了那公子的畫像家**奉,還親手在自己落水被救之地搭起了半座木橋,每塊橋板上均刻有“平平安安”“福壽延年”等祝祈之語,為那公子祈福。”
眾皇子聽到這裏,心中已經隱約猜到這片湖應該就是所說的“仁義湖”了,隨後,果然聽到姬無涯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隻聽姬無涯說道:“這件事傳開之後,附近的百姓都說,被救的張大成是個孝子,救人的公子是個義士,漸漸地,那片湖便被人叫成了‘仁義湖’。”
眾人聽完了故事,皆是恍然大悟地點頭。
隻聽二皇子“咦”了一聲開口道:“不對呀,不是說這仁義湖之名與父皇有一段故事嗎?這怎麽說什麽張大成啊?”
姬無涯此時看著這位滿臉疑問的二皇子,越看也覺得他比一旁的大皇子和太子都要俊朗,畢竟主動給人遞梯子的人理應獲得額外加分。
他接過二皇子的話道:“二皇子,陛下已然已經出現在那故事中了。那位救了張大成的華服公子,附近百姓傳頌的那位義士,正是當年微服出行、年不過二十五的陛下。”
啊?
眾皇子不約而同瞪大了眼睛。
皇帝一臉“快來誇朕”的表情,眼睛裏滿是對姬無涯的讚賞,嘴上卻推辭道:“百姓們謬讚了,哈哈,謬讚了,不過愛卿你口才不錯,是個講故事的好苗子,哈哈!”
姬無涯一臉正色道:“臣是實話實說,事實是如何,臣便如何說。”
到了這個時候,眾皇子再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就枉為龍子了。看著姬無涯和皇帝一副君臣相談甚歡的模樣,都是牙酸。
好你個姬無涯,本太子/本王/本殿下那麽認真地聽你講故事,搞了半天,你他奶奶的居然在偷偷拍馬屁!
如今修曆史這行的人都這麽不要臉嗎?
怪不得一個從來都沒聽過的小地方,父皇卻一口一個“仁義湖”叫得順口。皇帝金口玉言都叫了,皇子大臣們能不叫?皇子大臣們都叫了,全國百姓能不叫?全國百姓都這麽叫了,大家夥兒要是不誇一誇仁義湖的故事主人公,好意思嗎?
怪不得父皇願意冒著大雨傳召了所有皇子,還一口答應要去仁義湖雨中觀景,合著是單聽故事不過癮,要親眼見一見實物才夠勁兒啊!
可以想見,不出多久,這“仁義湖”必定會迅速躥紅,便是成為京城一景也指日可待。
皇帝坐在龍椅上開口,語氣輕快:“哎呀,朕當時救了人、贈了銀,沒留名字就匆匆走了。時隔二十多年,若非今日愛卿說起張大成後來的所作所為,朕都不知道這張大成除了是個孝子,還是個死心眼的。刻了朕的畫像家**奉不說,還在橋上刻滿了對朕的祝祈之語,真是個傻的。國事繁忙,朕都快不記得救張大成這一個百姓的事了。”說道最後一句話時,皇帝的聲音高亢得差點傳到宮外去。
眾皇子還能說什麽?
太子領著眾人齊齊跪地頌道:“父皇仁愛百姓,乃萬民之福,兒臣等定以父皇為範,施仁布德不求回報。”
皇帝臉上笑容更盛,一揮手道:“好,皇兒們當不墮朕的臉麵,都起來!”
說完,皇帝又轉頭望向姬無涯,一臉雀躍地說道:“愛卿,那咱們這就動身去仁義湖吧,朕倒要看看這雨中仁義湖如今是個什麽光景,皇兒們隨朕一同前去。”
諸皇子識趣的應諾:“遵旨!”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崔家族學裏,崔行初趴在桌子上閉目養神,將雨聲當做了背景音樂。
方才,她隨著堂姐妹們在族學裏用了飯,還與眾人分了自己帶的芝麻糊粉和小點心,預備著下午下了族學再回家。
旁邊的各種聲響不斷地傳入耳中。崔行蓉和崔敏珠在爭吵誰的樂器才是《南木曲》的合奏中最重要的一個,小堂妹崔行如啃著點心不停跑動,崔行月與那位秀氣靦腆婉的女子低聲談論著一點都不靦腆的話題——昨天偶遇了個好帥的某某公子,前天買了本某某才俊寫得的詩詞集……
竊竊絮語交織而成的韻律,讓她生出了一種仿佛在班級教室午休的感覺,反倒是一陣好眠。
下午,夫子講了半個時辰的課,就見外麵雨聲漸漸停歇,天色轉亮,陽光從雲層間探出了半個頭。
曾夫子出去轉了一圈,很興奮跑回來對學生道:“天晴了,外邊的湖麵漲得與岸齊平,本夫子決定,現在帶你們去湖中心的亭子裏合奏《南木曲》,美景配美樂,其音必定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