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森田心理學】
人生的目的是尋找真我
人為什麽而活著,又為什麽而死,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麽?這是人生的首要課題,有效地解決這個課題,能減少人類的災難和痛苦,使人的素質提高得更快,生活得更快樂。神經質患者往往會產生生不如死的感覺,但與他們病態的痛苦相比,我們正常人就真的快樂嗎?我們的人生就真是有價值的嗎?通過對於神經質種種病患的反思,引發我們感悟出:其實,人生的目的就是尋覓真我。
1. 建立客觀的自我判斷
一個人行走在社會中,會迎來一個又一個挑戰與機遇,怎麽才能在風雨中不迷失方向,不被虛妄的思緒糾纏,不為失落的情緒捕獲,不在困難麵前止步?這就需要確定你的立場,建立一個客觀的自我判斷。
當我們要對某一事物進行觀察、判斷時,必須確定是由誰、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怎樣進行等的事項,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例如,俗語所謂:“為人父母之心既然昭昭,又怎能隻是迷惑於思念子女之途呢!”
這句話,上一句是在一般場合,對普通家長的心從外部角度進行客觀的觀察;下一句則是對自己為了子女受苦受累的情況,進行主觀上的自我觀察。
又如“必死必生”這句話,就是一種純客觀性的判斷,意思是說:如果人處在必死的境地,就會設法突破危機,因此必然能免除一死。
所謂“必死”,是自己為自己設身處地著想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就像人們對自己腦袋的重量並不了解那樣。
有時候,人是不能對真正所處的狀態進行客觀的感受與觀察的。隻有在經過這一境遇之後,在回想這段經曆時,才能作出客觀性的判斷。
所以,“必死”是一種純粹主觀的心情。以客觀性觀察自己,“必死”是不可能的,這裏隻是具備必死的情感,這就形成了“死的恐懼”。
有些宣傳口號,什麽“鼓足勇氣”呀,“努力奮鬥”呀,“克己愛人”呀,“為社會服務”等等,都是虛妄地決定自己的立場,單憑想象使自己這樣做、那樣做,結果必然要適得其反。
還有,像“人人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隻有我自己心中卻充滿了痛苦”,“我對人們雖然滿懷感情,但人們對我卻冷酷無情”等等說法,都是將主觀與客觀上的觀察方法相提並論、混為一談而造成的錯覺。
我們的身體功能和精神現象,時時刻刻都在不斷地變化運轉,就像河水永不停息地流動一樣。我們的欲望或恐懼、痛苦等,不是實際存在的事實。換句話說,欲望或痛苦,都是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而相應改變著的。
對於這些痛苦的判斷,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態度。進一步說,對待快樂和痛苦,隻要能夠順應自然地,把快樂當做快樂,把痛苦當做痛苦,就可以了。如果想把快樂進一步擴大,把痛苦盡力減輕,這都是力所不及的想法,是不可能的。除了聽任時間自然經過,別無他法。
所以,一個成熟的人除了對於自己本身的素質作出明確判斷外,對於自己的一切感受,切不可過分執著,更不要過早下結論,給自己帶上“異樣”、“有病”的帽子,從此沉湎於痛苦的深淵。
他應該順應自然,誠心誠意地接受那些“成長的煩惱”——那些飄忽不定的思緒和莫名的憂愁,把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集中於一個適於自己的目標上。隻有這樣,那些煩惱和痛苦也會自然而然地隨風而逝了。
2. 接受現實,接受自我
有個經營美容整形診所的人說,女人對於容貌的美醜有著非常獨特的眼光。其獨特之處就在於:她們評判同性的眼光,既苛刻而準確。然而,當麵對鏡子裏的自己時,眼睛就突然模糊起來了。也就是說,她們戴上了“濾光鏡”。
通常,戴“濾光鏡”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隻看自己的優點,另一類隻看自己的缺點。前者似乎是自負型,後者則為自卑型。無論哪類人,都不可能作出客觀的評判。
在接待來谘詢美容的女性時,通常首先給客人看幾張她本人的照片,正臉的和側臉的。大多數女性看了相片後都會大吃一驚:“哎呀,這是我嗎?”。其中還有人會說:“騙人!”然後便大哭起來的。
這就是女性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容貌的證據。“原來真有這樣的事!”這就是說,她們的鏡子隻照別人的缺點,照自己的優點。
要對自己作出一個客觀的評價的確很難,這一點表現在職場上,最明顯的地方是,對待工作中的人事變動產生的不同反應,諸如晉級、升遷、評獎等問題,對於職場人士來講,是一段悲喜交集的敏感期。當然,它也與前麵提到的“受害者意識”有關。
那些得到晉級、升遷的人,自然興高采烈,而沒有得到晉級的,特別是那些確信自己定能晉級而沒實現的人,大多會勃然大怒,並這樣想:“我在工作上也並不比他差,可是他倒提升了,而我卻被排除在外。這還不是因為他總低三下四地巴結領導的緣故嗎?公司太不公正了。”
這個人深信“我在工作上幹得不錯”,但領導和周圍的人都不這麽認為。也就是說,主觀的評價和客觀的評價之間差距太大。他往往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缺點,於是就產生了“受害者意識”。這等於白白喪失了一次審視真實的自我的機會。
不過,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沒能得到晉級而感到悲傷、惱怒,也是一種正常心理狀態,不足為怪。關鍵是不要沉溺於這種感情之中,而是要把每次受到的衝擊都視為客觀審視自己的契機。
實際上,做到客觀地認識自己,是相當困難的。蘇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從古希臘時代起,這就是哲學上的一大命題,佛教禪修的目的之一也在於此。
人生的目的是尋找真我
人為什麽而活著,又為什麽而死,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麽?這是人生的首要課題,有效地解決這個課題,能減少人類的災難和痛苦,使人的素質提高得更快,生活得更快樂。神經質患者往往會產生生不如死的感覺,但與他們病態的痛苦相比,我們正常人就真的快樂嗎?我們的人生就真是有價值的嗎?通過對於神經質種種病患的反思,引發我們感悟出:其實,人生的目的就是尋覓真我。
1. 建立客觀的自我判斷
一個人行走在社會中,會迎來一個又一個挑戰與機遇,怎麽才能在風雨中不迷失方向,不被虛妄的思緒糾纏,不為失落的情緒捕獲,不在困難麵前止步?這就需要確定你的立場,建立一個客觀的自我判斷。
當我們要對某一事物進行觀察、判斷時,必須確定是由誰、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怎樣進行等的事項,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
例如,俗語所謂:“為人父母之心既然昭昭,又怎能隻是迷惑於思念子女之途呢!”
這句話,上一句是在一般場合,對普通家長的心從外部角度進行客觀的觀察;下一句則是對自己為了子女受苦受累的情況,進行主觀上的自我觀察。
又如“必死必生”這句話,就是一種純客觀性的判斷,意思是說:如果人處在必死的境地,就會設法突破危機,因此必然能免除一死。
所謂“必死”,是自己為自己設身處地著想的一種心理狀態。這就像人們對自己腦袋的重量並不了解那樣。
有時候,人是不能對真正所處的狀態進行客觀的感受與觀察的。隻有在經過這一境遇之後,在回想這段經曆時,才能作出客觀性的判斷。
所以,“必死”是一種純粹主觀的心情。以客觀性觀察自己,“必死”是不可能的,這裏隻是具備必死的情感,這就形成了“死的恐懼”。
有些宣傳口號,什麽“鼓足勇氣”呀,“努力奮鬥”呀,“克己愛人”呀,“為社會服務”等等,都是虛妄地決定自己的立場,單憑想象使自己這樣做、那樣做,結果必然要適得其反。
還有,像“人人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隻有我自己心中卻充滿了痛苦”,“我對人們雖然滿懷感情,但人們對我卻冷酷無情”等等說法,都是將主觀與客觀上的觀察方法相提並論、混為一談而造成的錯覺。
我們的身體功能和精神現象,時時刻刻都在不斷地變化運轉,就像河水永不停息地流動一樣。我們的欲望或恐懼、痛苦等,不是實際存在的事實。換句話說,欲望或痛苦,都是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而相應改變著的。
對於這些痛苦的判斷,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態度。進一步說,對待快樂和痛苦,隻要能夠順應自然地,把快樂當做快樂,把痛苦當做痛苦,就可以了。如果想把快樂進一步擴大,把痛苦盡力減輕,這都是力所不及的想法,是不可能的。除了聽任時間自然經過,別無他法。
所以,一個成熟的人除了對於自己本身的素質作出明確判斷外,對於自己的一切感受,切不可過分執著,更不要過早下結論,給自己帶上“異樣”、“有病”的帽子,從此沉湎於痛苦的深淵。
他應該順應自然,誠心誠意地接受那些“成長的煩惱”——那些飄忽不定的思緒和莫名的憂愁,把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集中於一個適於自己的目標上。隻有這樣,那些煩惱和痛苦也會自然而然地隨風而逝了。
2. 接受現實,接受自我
有個經營美容整形診所的人說,女人對於容貌的美醜有著非常獨特的眼光。其獨特之處就在於:她們評判同性的眼光,既苛刻而準確。然而,當麵對鏡子裏的自己時,眼睛就突然模糊起來了。也就是說,她們戴上了“濾光鏡”。
通常,戴“濾光鏡”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隻看自己的優點,另一類隻看自己的缺點。前者似乎是自負型,後者則為自卑型。無論哪類人,都不可能作出客觀的評判。
在接待來谘詢美容的女性時,通常首先給客人看幾張她本人的照片,正臉的和側臉的。大多數女性看了相片後都會大吃一驚:“哎呀,這是我嗎?”。其中還有人會說:“騙人!”然後便大哭起來的。
這就是女性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容貌的證據。“原來真有這樣的事!”這就是說,她們的鏡子隻照別人的缺點,照自己的優點。
要對自己作出一個客觀的評價的確很難,這一點表現在職場上,最明顯的地方是,對待工作中的人事變動產生的不同反應,諸如晉級、升遷、評獎等問題,對於職場人士來講,是一段悲喜交集的敏感期。當然,它也與前麵提到的“受害者意識”有關。
那些得到晉級、升遷的人,自然興高采烈,而沒有得到晉級的,特別是那些確信自己定能晉級而沒實現的人,大多會勃然大怒,並這樣想:“我在工作上也並不比他差,可是他倒提升了,而我卻被排除在外。這還不是因為他總低三下四地巴結領導的緣故嗎?公司太不公正了。”
這個人深信“我在工作上幹得不錯”,但領導和周圍的人都不這麽認為。也就是說,主觀的評價和客觀的評價之間差距太大。他往往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缺點,於是就產生了“受害者意識”。這等於白白喪失了一次審視真實的自我的機會。
不過,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沒能得到晉級而感到悲傷、惱怒,也是一種正常心理狀態,不足為怪。關鍵是不要沉溺於這種感情之中,而是要把每次受到的衝擊都視為客觀審視自己的契機。
實際上,做到客觀地認識自己,是相當困難的。蘇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從古希臘時代起,這就是哲學上的一大命題,佛教禪修的目的之一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