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夏日的一個晚上,陸家剛剛吃過晚飯,陸家的三兒子陸寒就一臉嚴肅的對父親說道:“爸,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哦,什麽事兒啊?”陸寒的父親老陸有些好奇的問道。
陸寒一邊遞過去一張報紙一邊說道:“爸,我想去這家新開的工廠應聘。”
老陸接過報紙一看就發現了被兒子特意折好的一麵廣告,這是一家外資藥廠的招聘廣告,在1993年雖然沿海城市已經出現了不少外資與合資的企業,但在東北尤其是冰城這還是頭一家,而且作為本市乃至於本省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最近不僅在報紙上,電台、電視台都進行過報道,所以其實老陸早就知道這件事,不過他並不同意兒子去這家藥廠應聘。
於是老陸皺著眉頭說道:“兒子,我知道你整天在家呆著沒意思,想出去上班,可你也不能病急亂投醫啊,你看看這是什麽廠子,這是外國資本家開的工廠啊,你上學的時候沒學過《包身工》、沒看過蘆柴棒的慘狀麽?那些資本家壓榨起工人來那可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啊!”(《包身工》是夏衍先生的報告文學代表作,不知道現在的高中語文課本裏還有沒有了。)
陸寒啞然失笑道:“爸,你這觀念也太落伍了,現在是1993年,可不是1933年,哪還有壓榨工人的資本家,就算有、咱們不還能去找公安局、去找政府給咱們做主麽?再說了,現在國家的政策就是改革開放、吸引外資,還就得靠人家資本家來投資幫助咱們發展經濟......”
還沒等他說完,老陸就不客氣的打斷道:“怎麽?沒他們外國人的錢,咱們就發展不起來了?剛建國的時候咱們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現在這不也發展的挺好麽?而且就算是吸引外資,那你也得找點有錢的外國人吧,不說英國、美國,起碼也得是rb、韓國吧,一個印度人能有什麽錢,值得報紙上這麽瘋狂的替他打廣告吹噓麽?”
陸寒也不甘示弱的反駁道:“爸,你還真別瞧不起這個叫做潘迪特的印度人,人家可是隻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從白手起家發展到了現在足有幾千萬美元的資產,而且人家的買賣還是壟斷性質的,全世界獨一份,你說他怎麽可能不賺錢?”
“你別以為我不知道這個印度人是做什麽買賣的,他賣得那就不是什麽正經東西,賣這種東西的人怎麽可能是什麽好人!”老陸沒好氣的說道。
關於這家印度藥廠的產品陸寒還真就不太好意思跟老爸爭辯,因為這個產品是一種名叫“威爾剛”的男性助興藥品(偉大的哥哥被和諧了打不出來,這麽解釋大家能明白是什麽意思吧),這種藥別說老爸這種老一輩的人,就連自己這種年輕人都不太好意思對外光明正大的說。
看到陸寒沒說話,老陸好像得到理了,生硬的說道:“所以你就給我死了這條心,等著你二叔那頭的信吧,還是進工廠端鐵飯碗最穩當!”
說到這件事陸寒終於忍不住爆發了:“二叔那頭的信咱們都等快兩年了吧,咱們還得等多久?再說了,現在的廠子哪那麽好進?正經的大專畢業生都快分配不進去了,而且我又接不了班,那不早晚都得出去打工?反正我是不想錯過這次的機會,寧可被資本家壓榨,我也不想在家裏當個閑人了!”
聽到兒子這麽說,老陸長歎一聲不說話了,因為兒子說的都是實話,現在的廠子是越來越不景氣、安排人也是越來越費勁,也就接班還容易辦一點,可自己和老伴的名額都已經給大兒子和大姑娘了,到了老三陸寒這裏,老陸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附注1)
過了半天,老陸才無奈的說道:“哎,兒子啊,是爸沒能耐、這不怪你。那好吧,你願意去就去吧,不過記得,如果挨欺負了一定要回家說啊,現在咱們這是新中國,三座大山都已經推翻了,可不能再受資本家的氣!”
雖然陸寒很清楚以現在東北的主流觀念依舊認為國有企業的鐵飯碗要比外資企業穩定和可靠,所以來應聘的人不會太多,但招聘現場的冷清還是超出他的意料,因為這裏居然冷冷清清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好在負責招聘接待的是他的小學同學徐英,本著有熟人好辦事的心思他湊了過去問道:“咦,英子,你也來恒河藥廠了?”
沒想到英子卻是臉一板,正色的說道:“現在是工作時間,請叫我徐英或者徐助理。”
“成、成,徐助理、這回行了吧,我是來應聘的,請問這是怎麽個流程啊?”陸寒沒好氣的說道。
徐英一邊遞過來一張表格一邊說道:“你先把這個表格填了。”
在陸寒填寫表格的時候,徐英湊了過來低聲說道:“別生氣啊,這裏的印度老板管的可嚴了,不讓嬉笑打鬧的,否則就開除,可不像咱們那些廠子似的那麽好說話。”
“哦,我說你剛才怎麽變了個人似的,還以為你不認老同學了呢。”陸寒恍然大悟道,然後又問道:“對了,是我今天來的日子不對麽?我怎麽感覺應聘的人這麽少呢?”
“不是你來的日子不對,而是哪天都這樣,這都三天了,可招來的才不到二十個人,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像你這樣哪都不要的貨色。”
“嘿,你這話說的,好像你能分配進藥廠似的,你要是能去的話還能來這兒?”雖然嘴裏在跟徐英瞎侃,不過心裏卻隱隱的有了一個衝動的想法。
ps:接班這個詞估計對於現在的九零後來說可能不太明白,不過在九十年代的中國尤其是東北的企事業單位中,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就職現象,他的規範稱呼應該是“子女頂替就業製度”,是指父母退休、退職後,由其子女辦理手續,頂替空下來的名額,進入父母原工作單位上班。雖然在1986年國家就開始整改並停止這種製度,但事實上直到九十年代後期這種現象才逐漸消失。
“哦,什麽事兒啊?”陸寒的父親老陸有些好奇的問道。
陸寒一邊遞過去一張報紙一邊說道:“爸,我想去這家新開的工廠應聘。”
老陸接過報紙一看就發現了被兒子特意折好的一麵廣告,這是一家外資藥廠的招聘廣告,在1993年雖然沿海城市已經出現了不少外資與合資的企業,但在東北尤其是冰城這還是頭一家,而且作為本市乃至於本省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最近不僅在報紙上,電台、電視台都進行過報道,所以其實老陸早就知道這件事,不過他並不同意兒子去這家藥廠應聘。
於是老陸皺著眉頭說道:“兒子,我知道你整天在家呆著沒意思,想出去上班,可你也不能病急亂投醫啊,你看看這是什麽廠子,這是外國資本家開的工廠啊,你上學的時候沒學過《包身工》、沒看過蘆柴棒的慘狀麽?那些資本家壓榨起工人來那可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啊!”(《包身工》是夏衍先生的報告文學代表作,不知道現在的高中語文課本裏還有沒有了。)
陸寒啞然失笑道:“爸,你這觀念也太落伍了,現在是1993年,可不是1933年,哪還有壓榨工人的資本家,就算有、咱們不還能去找公安局、去找政府給咱們做主麽?再說了,現在國家的政策就是改革開放、吸引外資,還就得靠人家資本家來投資幫助咱們發展經濟......”
還沒等他說完,老陸就不客氣的打斷道:“怎麽?沒他們外國人的錢,咱們就發展不起來了?剛建國的時候咱們一窮二白、啥都沒有,現在這不也發展的挺好麽?而且就算是吸引外資,那你也得找點有錢的外國人吧,不說英國、美國,起碼也得是rb、韓國吧,一個印度人能有什麽錢,值得報紙上這麽瘋狂的替他打廣告吹噓麽?”
陸寒也不甘示弱的反駁道:“爸,你還真別瞧不起這個叫做潘迪特的印度人,人家可是隻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從白手起家發展到了現在足有幾千萬美元的資產,而且人家的買賣還是壟斷性質的,全世界獨一份,你說他怎麽可能不賺錢?”
“你別以為我不知道這個印度人是做什麽買賣的,他賣得那就不是什麽正經東西,賣這種東西的人怎麽可能是什麽好人!”老陸沒好氣的說道。
關於這家印度藥廠的產品陸寒還真就不太好意思跟老爸爭辯,因為這個產品是一種名叫“威爾剛”的男性助興藥品(偉大的哥哥被和諧了打不出來,這麽解釋大家能明白是什麽意思吧),這種藥別說老爸這種老一輩的人,就連自己這種年輕人都不太好意思對外光明正大的說。
看到陸寒沒說話,老陸好像得到理了,生硬的說道:“所以你就給我死了這條心,等著你二叔那頭的信吧,還是進工廠端鐵飯碗最穩當!”
說到這件事陸寒終於忍不住爆發了:“二叔那頭的信咱們都等快兩年了吧,咱們還得等多久?再說了,現在的廠子哪那麽好進?正經的大專畢業生都快分配不進去了,而且我又接不了班,那不早晚都得出去打工?反正我是不想錯過這次的機會,寧可被資本家壓榨,我也不想在家裏當個閑人了!”
聽到兒子這麽說,老陸長歎一聲不說話了,因為兒子說的都是實話,現在的廠子是越來越不景氣、安排人也是越來越費勁,也就接班還容易辦一點,可自己和老伴的名額都已經給大兒子和大姑娘了,到了老三陸寒這裏,老陸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附注1)
過了半天,老陸才無奈的說道:“哎,兒子啊,是爸沒能耐、這不怪你。那好吧,你願意去就去吧,不過記得,如果挨欺負了一定要回家說啊,現在咱們這是新中國,三座大山都已經推翻了,可不能再受資本家的氣!”
雖然陸寒很清楚以現在東北的主流觀念依舊認為國有企業的鐵飯碗要比外資企業穩定和可靠,所以來應聘的人不會太多,但招聘現場的冷清還是超出他的意料,因為這裏居然冷冷清清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好在負責招聘接待的是他的小學同學徐英,本著有熟人好辦事的心思他湊了過去問道:“咦,英子,你也來恒河藥廠了?”
沒想到英子卻是臉一板,正色的說道:“現在是工作時間,請叫我徐英或者徐助理。”
“成、成,徐助理、這回行了吧,我是來應聘的,請問這是怎麽個流程啊?”陸寒沒好氣的說道。
徐英一邊遞過來一張表格一邊說道:“你先把這個表格填了。”
在陸寒填寫表格的時候,徐英湊了過來低聲說道:“別生氣啊,這裏的印度老板管的可嚴了,不讓嬉笑打鬧的,否則就開除,可不像咱們那些廠子似的那麽好說話。”
“哦,我說你剛才怎麽變了個人似的,還以為你不認老同學了呢。”陸寒恍然大悟道,然後又問道:“對了,是我今天來的日子不對麽?我怎麽感覺應聘的人這麽少呢?”
“不是你來的日子不對,而是哪天都這樣,這都三天了,可招來的才不到二十個人,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像你這樣哪都不要的貨色。”
“嘿,你這話說的,好像你能分配進藥廠似的,你要是能去的話還能來這兒?”雖然嘴裏在跟徐英瞎侃,不過心裏卻隱隱的有了一個衝動的想法。
ps:接班這個詞估計對於現在的九零後來說可能不太明白,不過在九十年代的中國尤其是東北的企事業單位中,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就職現象,他的規範稱呼應該是“子女頂替就業製度”,是指父母退休、退職後,由其子女辦理手續,頂替空下來的名額,進入父母原工作單位上班。雖然在1986年國家就開始整改並停止這種製度,但事實上直到九十年代後期這種現象才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