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訪問本站。
“啪...啪...”
在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後,程昱荀攸郭嘉沮授徐庶陳宮司馬朗裴潛甄儼九人先後進入了州牧府的大堂
他們都是被高肅派人召集來的,但卻都不知道高肅為何同時召集他們到此zxsm
不一會兒,高肅便從後堂大步走出,左右兩邊依舊跟著典韋王雙
“拜見主公”
“免禮,都坐吧”高肅擺手示意道
“謝主公”眾人紛紛落座
高肅環視大堂一眼,見人都到齊了,便清了清嗓子,說道:“我今天把你們全部召集,是想和諸位商議一件事情”
有大事情要發生了!這是眾人腦中第一個念頭,但再仔細一想不對,因為如果是戰事的話那高肅會把武將們也一同召來,可高肅隻叫了文士,這就說明高肅今日要商議的不是戰事,可不是戰事的話,又會有什麽大事呢?並州最近也沒有大災害什麽的,到底是什麽事呢?
看著底下的人露出疑惑的目光,高肅心中暗笑,他看著身前桌子上擺放的粗糙的紙張,與一旁堆積著的竹簡,朗聲說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我打算在並州建造一個造紙廠,你們覺得如何?”
對於高肅突然提出來的這個新奇的想法,眾人都頗感詫異,這些人都隻知道用紙,其中一部分還習慣在竹簡上寫東西,因為紙張要比竹簡貴,而且能夠生產紙張的工藝隻有朝廷開設的匠坊裏才有,生產能力也很有限,並未普及開來在座的眾人都是智謀之士,多局限於軍事上和內政上,卻很少有人對手工藝去過多的關注
甄儼想了想,開口道:“主公,本朝自蔡侯發明造紙之術,至今已近百年,流傳甚廣,無極商會中的一些工匠也會做得,不過蔡侯紙色澤微黃,厚薄不均,書寫不便,而且價格還不低,說句難聽的,這紙就是做出來了也沒有人要屬下還聽說,近有東萊人佐伯製出了一種新紙,光潔整亮,適於書寫,不知是使用了什麽工藝配方!屬下以為,若主公沒有更好的配方的話,那主公大可不必去耗那些民力財力去建這個造紙廠”
甄儼本就是商人,他考慮問題也自然會從商人的角度出發不過甄儼話說的頭頭是道,其餘的人雖沒有表態,但他們的心中也是讚同甄儼這番話的
雖然東漢蔡倫已經改進了造紙術,不過生產出來的紙質一般,產量也鞋簡牘絹帛依然是承載文字信息和交流傳遞的主要工具
“絹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這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佐伯紙雖然在紙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過產量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因此佐伯紙依然很貴重,隻有世家大族或者官宦人家才會使用
高肅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緩緩地道:“紙張是最為輕便的東西,而且紙張比起沉重的竹簡,還有布帛要便宜許多我有一法,名曰印刷術用此法造出來的紙,其質量必定要比蔡侯紙,乃至那什麽佐伯紙要強!”
“當真?”甄儼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看了看四周,見眾人的目光都看著他,他這才發覺自己有些魯莽了
這也不能怪甄儼,他從小就隨他的父兄從商,對於商機他是很敏感的
高肅笑著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大堂裏的人都被高肅的話給吸引住了,異口同聲地問道:“主公,什麽是印刷術?”
“額...簡單的說,就是拓片”高肅很簡單的解釋道
眾人聽後都明白了過來,但是該怎麽做,眾人都無從談起,畢竟他們的腦海中沒有那個概念
四大發明在中國曆史上占有相當高的地位,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對於高肅來說,前三種都不難,甚至造紙術都已經被人發明了出來,可是火藥這玩意他還真沒接觸過,隻有小時候放過鞭炮而已
不過,既然他已經提出了印刷術,這當然不是隨口一說的事情,他既然說出來了,就要去做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下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會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便可用於書寫,這就是最古老的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出的紙,就是現代紙的淵源
改進後的造紙術並未進行廣泛的流傳,一般隻專供貴族使用,而且蔡倫是東漢宦官,這項改進後的造紙術便成為了東漢朝廷所有,每年生產也極其有限
物以稀為貴,東漢朝廷的這種炒作,就無形中提高了紙張的價格,雖然比布帛便宜,卻比極易得到的竹簡貴,這就是為什麽過了八十年,高肅還很少見到紙張的原因
“這些東西你們都不要的,我會和科學院好好處理的,我現在隻需要你們好好的處理政務,並且幫我將命令傳達下去,順便再多招些有一技之長的木匠鐵匠等等的人,這些人還是太少”
頓了頓,高肅接著道:“另外頒布一項法令,凡是屬於我們勢力範圍內部的百姓,一律平等,農工商沒有等級之分,全部是平等的百姓”
高肅沒有將“士”這一階層納入平等範圍,是因為他手下的那些文臣全都是士人出身,都是知識分子管理地方,處理政務肯定要比其他人略高一籌,而且他也不想因此廢除士人的特有身份,畢竟他還需要他們的協助
士人一般都很清高,作為士農工商最頂端的人物,他們都有著一種優越感一旦士人和下麵三層階級平起平坐了,勢必會激起士人的反感一口吃不了胖子,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高肅並不會那麽愚蠢
“主公,屬下不敢認同這種說法自古以來,農為本,商為末,重農抑商乃國之根本,如果主公提高商人的地位,那天下的百姓全去經商,屆時誰來耕種,誰來生產?”
“啪...啪...”
在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後,程昱荀攸郭嘉沮授徐庶陳宮司馬朗裴潛甄儼九人先後進入了州牧府的大堂
他們都是被高肅派人召集來的,但卻都不知道高肅為何同時召集他們到此zxsm
不一會兒,高肅便從後堂大步走出,左右兩邊依舊跟著典韋王雙
“拜見主公”
“免禮,都坐吧”高肅擺手示意道
“謝主公”眾人紛紛落座
高肅環視大堂一眼,見人都到齊了,便清了清嗓子,說道:“我今天把你們全部召集,是想和諸位商議一件事情”
有大事情要發生了!這是眾人腦中第一個念頭,但再仔細一想不對,因為如果是戰事的話那高肅會把武將們也一同召來,可高肅隻叫了文士,這就說明高肅今日要商議的不是戰事,可不是戰事的話,又會有什麽大事呢?並州最近也沒有大災害什麽的,到底是什麽事呢?
看著底下的人露出疑惑的目光,高肅心中暗笑,他看著身前桌子上擺放的粗糙的紙張,與一旁堆積著的竹簡,朗聲說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就是我打算在並州建造一個造紙廠,你們覺得如何?”
對於高肅突然提出來的這個新奇的想法,眾人都頗感詫異,這些人都隻知道用紙,其中一部分還習慣在竹簡上寫東西,因為紙張要比竹簡貴,而且能夠生產紙張的工藝隻有朝廷開設的匠坊裏才有,生產能力也很有限,並未普及開來在座的眾人都是智謀之士,多局限於軍事上和內政上,卻很少有人對手工藝去過多的關注
甄儼想了想,開口道:“主公,本朝自蔡侯發明造紙之術,至今已近百年,流傳甚廣,無極商會中的一些工匠也會做得,不過蔡侯紙色澤微黃,厚薄不均,書寫不便,而且價格還不低,說句難聽的,這紙就是做出來了也沒有人要屬下還聽說,近有東萊人佐伯製出了一種新紙,光潔整亮,適於書寫,不知是使用了什麽工藝配方!屬下以為,若主公沒有更好的配方的話,那主公大可不必去耗那些民力財力去建這個造紙廠”
甄儼本就是商人,他考慮問題也自然會從商人的角度出發不過甄儼話說的頭頭是道,其餘的人雖沒有表態,但他們的心中也是讚同甄儼這番話的
雖然東漢蔡倫已經改進了造紙術,不過生產出來的紙質一般,產量也鞋簡牘絹帛依然是承載文字信息和交流傳遞的主要工具
“絹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
這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佐伯紙雖然在紙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不過產量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因此佐伯紙依然很貴重,隻有世家大族或者官宦人家才會使用
高肅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緩緩地道:“紙張是最為輕便的東西,而且紙張比起沉重的竹簡,還有布帛要便宜許多我有一法,名曰印刷術用此法造出來的紙,其質量必定要比蔡侯紙,乃至那什麽佐伯紙要強!”
“當真?”甄儼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看了看四周,見眾人的目光都看著他,他這才發覺自己有些魯莽了
這也不能怪甄儼,他從小就隨他的父兄從商,對於商機他是很敏感的
高肅笑著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大堂裏的人都被高肅的話給吸引住了,異口同聲地問道:“主公,什麽是印刷術?”
“額...簡單的說,就是拓片”高肅很簡單的解釋道
眾人聽後都明白了過來,但是該怎麽做,眾人都無從談起,畢竟他們的腦海中沒有那個概念
四大發明在中國曆史上占有相當高的地位,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對於高肅來說,前三種都不難,甚至造紙術都已經被人發明了出來,可是火藥這玩意他還真沒接觸過,隻有小時候放過鞭炮而已
不過,既然他已經提出了印刷術,這當然不是隨口一說的事情,他既然說出來了,就要去做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下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會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便可用於書寫,這就是最古老的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出的紙,就是現代紙的淵源
改進後的造紙術並未進行廣泛的流傳,一般隻專供貴族使用,而且蔡倫是東漢宦官,這項改進後的造紙術便成為了東漢朝廷所有,每年生產也極其有限
物以稀為貴,東漢朝廷的這種炒作,就無形中提高了紙張的價格,雖然比布帛便宜,卻比極易得到的竹簡貴,這就是為什麽過了八十年,高肅還很少見到紙張的原因
“這些東西你們都不要的,我會和科學院好好處理的,我現在隻需要你們好好的處理政務,並且幫我將命令傳達下去,順便再多招些有一技之長的木匠鐵匠等等的人,這些人還是太少”
頓了頓,高肅接著道:“另外頒布一項法令,凡是屬於我們勢力範圍內部的百姓,一律平等,農工商沒有等級之分,全部是平等的百姓”
高肅沒有將“士”這一階層納入平等範圍,是因為他手下的那些文臣全都是士人出身,都是知識分子管理地方,處理政務肯定要比其他人略高一籌,而且他也不想因此廢除士人的特有身份,畢竟他還需要他們的協助
士人一般都很清高,作為士農工商最頂端的人物,他們都有著一種優越感一旦士人和下麵三層階級平起平坐了,勢必會激起士人的反感一口吃不了胖子,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高肅並不會那麽愚蠢
“主公,屬下不敢認同這種說法自古以來,農為本,商為末,重農抑商乃國之根本,如果主公提高商人的地位,那天下的百姓全去經商,屆時誰來耕種,誰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