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整個武研院分為多個區域有專門研發生產甲胄的區域;有製作各種遠程武器的區域;有製作各種攻城武器的區域;還有工匠和技師們休息的區域工匠和技師們都各歸其部,各司其職,不斷在其中研發創新製造生產,或是對其進行改造,完善
荀攸四人一直跟隨在高肅身後,不時地會發出驚歎聲,那涅就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hxm
在穿過兩個區域之後,高肅進入了研發攻城武器的區域,他赫然看到眼前的幾座龐然大物,這幾輛隻有骨架支撐的車,就像是一頭頭巨獸,張開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噬一切
周圍的是一些忙忙碌碌的工匠,他們不斷的對車進行測量和改進,在中央的一張圓桌上,正有七八人在對著一張圖紙不斷的指指點點,不時的說上幾句,討論的十分激烈
其實武研院看起來有很多人,但這裏麵真正可以被稱為技師的卻是不多,他們大多數是跟著老一輩的技師工匠做事的
不論是丁原還是張楊,他們在執掌並州的期間,都沒有注意匠人的培養,使得太原匠人的技藝相對於中原地區的匠人來說,略微有些低下
高肅其實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才來武研院的,他今天之所以會來這裏,是因為在一日前,身在武研院的馬鈞托錦衣衛給自己捎來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在武研院發明出了一種新式的強弩
弩可是好東西,它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大秦一統六國時,秦弩便是一大利器,兩軍交戰,漫天的弩箭射過去,一股腦就摧毀了敵人作戰的信心,何其強大
高肅一聽說武研院製作出了新式強弩,非常的興奮,若是大軍裝備了弩箭,戰鬥力又能夠增強不少於是,他就帶上的典韋王雙和荀攸四人一同前來武研院觀看
“主公...主公”
高肅聽見有人在叫自己,循聲望去,見來人正是馬鈞
馬鈞一見到高肅就迎了上去,正要施禮,卻見高肅擺擺手,一邊帶著眾人往武研院裏麵走去,一邊問道:“德衡,你是武研和科學兩院的副主事,你看這些日子兩院運轉的如何?”
不管是武研院還是科學院,主事都是由高肅兼領的,隻有醫學院是由華佗任主事順便一提,馬鈞在武研院的副手是並州當地的一個有名的匠師,名叫孔文,年四十八歲;馬鈞在科學院的副手是一個冀州人,名叫韓良,年四十一歲
高肅並沒有直接詢問新弩的事情,而是詢問兩院的事情
這也是一種手段,體現出高肅是關心兩院,非常重視兩院的
馬鈞聽了高肅的話,略顯感激地說道:“回稟主公,武研科學兩院目前共有技師工匠一百五十一人,學徒三百六十九人,武研科學兩院的人都戮力同心,努力地學習,爭取為主公鍛造出更多的好器具”
高肅滿意的點點頭,又和馬鈞聊了幾句家常,然後話題一轉,問道:“德衡,昨日你送信說你發明了一種新式的強弩,可是屬實?”
馬鈞點點頭,說道:“的確如此!”
高肅聞言大喜,哈哈笑道:“好,有了新弩,那我並州又添一大利器,德衡你是功在千秋啊”
馬鈞搖搖頭,說道:“馬鈞不敢一人居功,這是武研院的技師工匠們一起在觀摩了秦弩之後,在秦弩的基礎上,共同發明出來的”
高肅對馬鈞這個態度十分滿意,居功不自傲,有功不獨享不過這還多虧馬鈞不是個武將,不然高肅恐怕就會對他起了幾分防範的心思了
一行人來到製作遠程武器的區域,高肅走到擺放新弩的地方,拿起新弩,仔細看了看,然後才出聲問道:“德衡,你這新弩的威力如何?”
馬均回答道:“主公,這新弩是在秦弩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輕便靈巧,容易攜帶此弩不同與平常的弩,它可以一次射出多支弩箭,而且攻擊力非晨,十丈之內可穿金裂石,三十丈內可一箭穿喉隻要使用此弩的人給瞄準了,必定是百發百中,不會出現任何意外弩不似弓箭,沒有臂力要求,不管是身體強壯或者是身體瘦弱的人,隻要安裝好箭矢,扣動機括,就可以發射了”
“哦?果真如此了得?”
聽了馬鈞的陳述,眾人都不敢相信,世間居然會有如此的利器
司馬懿一直是盯著高肅手中的那支新弩看,不知是在想什麽
聽見眾人的疑問,馬鈞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這時,高肅開口了:“哦?還是連弩!一次能發射多少支箭矢?”
馬均立刻回答道:“稟主公,五支”
高肅聽後,心中浮現出關於諸葛連弩的事情來,傳聞諸葛亮發明的連弩能夠一次性發射出十支箭矢,厲害無比沉默了片刻,高肅問道:“德衡,這弩難道就不能射更多的箭矢,十支?哪怕是八支也行啊”
馬均搖頭苦笑,說道:“主公,這新...連弩,鍛造出來後,使用的箭矢都是專屬的镔鐵箭矢,其長度粗細都是特定的,一旦超過五支箭矢,就無法一次性射出去”
頓了頓,馬均又說道:“想要射出十支乃至更多的箭矢也不是不可以,但那需要將現有的連弩進行改裝,讓連弩能夠容納這麽多的箭矢,那它改裝後的重量和大小都將會生很大的變化,很可能不利於輕便攜帶”
高肅聽了後,也是點點頭
要保證連弩能一次射出十箭,連弩的各方麵都要改進,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簡單
高肅忽然問道:“德衡,這連弩可有名字?”
馬均答道:“尚且沒有名字,既然主公來了,那就請主公命名”
高肅想了想,說道:“既然連弩是你製作出來的,那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從今以後,這連弩就叫做‘馬均連弩’”
馬均見此,連忙朝高肅拜謝
高肅的一句話,意味著馬鈞必將留名青史
整個武研院分為多個區域有專門研發生產甲胄的區域;有製作各種遠程武器的區域;有製作各種攻城武器的區域;還有工匠和技師們休息的區域工匠和技師們都各歸其部,各司其職,不斷在其中研發創新製造生產,或是對其進行改造,完善
荀攸四人一直跟隨在高肅身後,不時地會發出驚歎聲,那涅就如同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hxm
在穿過兩個區域之後,高肅進入了研發攻城武器的區域,他赫然看到眼前的幾座龐然大物,這幾輛隻有骨架支撐的車,就像是一頭頭巨獸,張開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噬一切
周圍的是一些忙忙碌碌的工匠,他們不斷的對車進行測量和改進,在中央的一張圓桌上,正有七八人在對著一張圖紙不斷的指指點點,不時的說上幾句,討論的十分激烈
其實武研院看起來有很多人,但這裏麵真正可以被稱為技師的卻是不多,他們大多數是跟著老一輩的技師工匠做事的
不論是丁原還是張楊,他們在執掌並州的期間,都沒有注意匠人的培養,使得太原匠人的技藝相對於中原地區的匠人來說,略微有些低下
高肅其實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才來武研院的,他今天之所以會來這裏,是因為在一日前,身在武研院的馬鈞托錦衣衛給自己捎來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在武研院發明出了一種新式的強弩
弩可是好東西,它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大秦一統六國時,秦弩便是一大利器,兩軍交戰,漫天的弩箭射過去,一股腦就摧毀了敵人作戰的信心,何其強大
高肅一聽說武研院製作出了新式強弩,非常的興奮,若是大軍裝備了弩箭,戰鬥力又能夠增強不少於是,他就帶上的典韋王雙和荀攸四人一同前來武研院觀看
“主公...主公”
高肅聽見有人在叫自己,循聲望去,見來人正是馬鈞
馬鈞一見到高肅就迎了上去,正要施禮,卻見高肅擺擺手,一邊帶著眾人往武研院裏麵走去,一邊問道:“德衡,你是武研和科學兩院的副主事,你看這些日子兩院運轉的如何?”
不管是武研院還是科學院,主事都是由高肅兼領的,隻有醫學院是由華佗任主事順便一提,馬鈞在武研院的副手是並州當地的一個有名的匠師,名叫孔文,年四十八歲;馬鈞在科學院的副手是一個冀州人,名叫韓良,年四十一歲
高肅並沒有直接詢問新弩的事情,而是詢問兩院的事情
這也是一種手段,體現出高肅是關心兩院,非常重視兩院的
馬鈞聽了高肅的話,略顯感激地說道:“回稟主公,武研科學兩院目前共有技師工匠一百五十一人,學徒三百六十九人,武研科學兩院的人都戮力同心,努力地學習,爭取為主公鍛造出更多的好器具”
高肅滿意的點點頭,又和馬鈞聊了幾句家常,然後話題一轉,問道:“德衡,昨日你送信說你發明了一種新式的強弩,可是屬實?”
馬鈞點點頭,說道:“的確如此!”
高肅聞言大喜,哈哈笑道:“好,有了新弩,那我並州又添一大利器,德衡你是功在千秋啊”
馬鈞搖搖頭,說道:“馬鈞不敢一人居功,這是武研院的技師工匠們一起在觀摩了秦弩之後,在秦弩的基礎上,共同發明出來的”
高肅對馬鈞這個態度十分滿意,居功不自傲,有功不獨享不過這還多虧馬鈞不是個武將,不然高肅恐怕就會對他起了幾分防範的心思了
一行人來到製作遠程武器的區域,高肅走到擺放新弩的地方,拿起新弩,仔細看了看,然後才出聲問道:“德衡,你這新弩的威力如何?”
馬均回答道:“主公,這新弩是在秦弩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輕便靈巧,容易攜帶此弩不同與平常的弩,它可以一次射出多支弩箭,而且攻擊力非晨,十丈之內可穿金裂石,三十丈內可一箭穿喉隻要使用此弩的人給瞄準了,必定是百發百中,不會出現任何意外弩不似弓箭,沒有臂力要求,不管是身體強壯或者是身體瘦弱的人,隻要安裝好箭矢,扣動機括,就可以發射了”
“哦?果真如此了得?”
聽了馬鈞的陳述,眾人都不敢相信,世間居然會有如此的利器
司馬懿一直是盯著高肅手中的那支新弩看,不知是在想什麽
聽見眾人的疑問,馬鈞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這時,高肅開口了:“哦?還是連弩!一次能發射多少支箭矢?”
馬均立刻回答道:“稟主公,五支”
高肅聽後,心中浮現出關於諸葛連弩的事情來,傳聞諸葛亮發明的連弩能夠一次性發射出十支箭矢,厲害無比沉默了片刻,高肅問道:“德衡,這弩難道就不能射更多的箭矢,十支?哪怕是八支也行啊”
馬均搖頭苦笑,說道:“主公,這新...連弩,鍛造出來後,使用的箭矢都是專屬的镔鐵箭矢,其長度粗細都是特定的,一旦超過五支箭矢,就無法一次性射出去”
頓了頓,馬均又說道:“想要射出十支乃至更多的箭矢也不是不可以,但那需要將現有的連弩進行改裝,讓連弩能夠容納這麽多的箭矢,那它改裝後的重量和大小都將會生很大的變化,很可能不利於輕便攜帶”
高肅聽了後,也是點點頭
要保證連弩能一次射出十箭,連弩的各方麵都要改進,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簡單
高肅忽然問道:“德衡,這連弩可有名字?”
馬均答道:“尚且沒有名字,既然主公來了,那就請主公命名”
高肅想了想,說道:“既然連弩是你製作出來的,那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從今以後,這連弩就叫做‘馬均連弩’”
馬均見此,連忙朝高肅拜謝
高肅的一句話,意味著馬鈞必將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