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1-27


    漢子戒備的打量了一下高肅三人,見左邊一個文士,相貌俊朗,英氣勃勃,右麵一個大漢一身精煉皮甲,背上背著一雙散發著寒氣的鐵戟,當中一英挺青年微眯著雙眼,眼神中光芒閃現,雖未著甲,卻自帶有一股淡淡的威嚴,三人之中,倒隱隱以他為首。


    荒郊野地,這些人又帶著武器,由不得漢子不小心,他將短斧護於胸前,問道:“你們是何人?”


    自己這十多萬人的大遷徙,想要隱瞞住身份是不可能的,所以高肅也不掩飾,拱手道:“某乃並州牧高肅,不知壯士高姓大名?”


    那漢子猶豫了一會,隨便敷衍著行了一禮,說道:“某姓徐名晃,字公明,不知大人到此,得罪勿怪。”


    高肅微微一愣,倒不是被徐晃的名氣給驚到了,而是他清楚的記得徐晃是河東人,早年還當過河東郡的小吏,真是萬萬沒想到,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竟會在這裏碰見。


    五子良將,分別是前將軍張遼、後將軍樂進、車騎將軍張郃、左將軍於禁以及右將軍徐晃。


    此五人皆是曹操軍中最為能征慣戰,可獨當一麵的大將,為曹操征戰南北立下汗馬功勞,陳壽寫三國誌之時,將此五人合卷,並有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而這五人當中,論戰功又以張遼居首,征天山攻討陳蘭、梅成;討烏丸斬殺蹋頓單於;鎮守合肥抵禦孫權,逍遙津一戰,令東吳上下膽戰心寒。


    高肅如今已見過張遼,張遼現屬於西涼軍;而剩下的樂進投奔了曹操,於禁還在鮑信麾下為部將,張郃應該在韓馥麾下為將。


    五子良將現隻剩一個徐晃還沒出仕,高肅怎麽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與自己擦肩而過?


    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徐晃看起來似乎對自己並不感冒,他的神色之間盡是敷衍。可高肅不以為意,遇到這點難題怎麽能退縮呢?


    高肅道:“我觀壯士斧法精熟,儀表不凡,想請壯士為我軍中校尉,不知壯士肯屈就否?”


    徐晃警惕的看了看三人,猶豫了一番,最後搖頭道:“當官軍,能殺賊嗎?除了欺負老百姓還有什麽用。”


    “誒!你說的什麽話,當官軍怎麽就不能殺賊!”典韋見徐晃不但對高肅的招攬不屑一顧,還嘲諷高肅,他的心裏頓時不樂意了。


    徐晃或許是藝高人膽大,雖然對麵的人看上去並不好對付,不過他並不害怕,氣憤難平道:“哼!官軍要是能殺賊,我還能露宿荒山嗎?你這個莽漢再大吼大叫的,小心我一斧頭把你給劈了。”


    “哼!口氣倒挺大,看我不好好教訓教訓你。”典韋氣得火冒三丈,伸手到背後就要拔出雙戟。


    徐晃拎起斧子迎了上來,大喊道:“來來來,當我還怕了你不成!”


    高肅聞言便對徐晃的招攬之心更盛。徐晃不知典韋的深淺,卻好心提醒典韋,確實如史書中記載的一般,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惡來,點到為止,切莫傷了他。”


    高肅當即提醒典韋,他知道典韋那雙鐵戟削鐵如泥,殺傷力極大,徐晃在高肅眼中是誌在必得的,如何能讓他傷在典韋的戟下?


    “末將明白。”典韋明白高肅的心意,恭聲一應,抽出一隻單戟向徐晃撲去。


    徐晃持斧凝神戒備,聽典韋的口氣,仿佛自己穩輸不贏似的,待典韋靠近,徐晃猛地躍起,朝著典韋狠狠的一斧劈下。


    但凡以斧為武器的人,臂力都很驚人,可典韋的臂力也不差,隻用一隻單戟,便將徐晃的短斧給擋住了。


    典韋可以憑借一人之力,戰呂布六七十合不落下風,徐晃則隻能保持在二十回合左右,可見徐晃雖勇,卻**韋敵手。


    還有一點就是,徐晃現在的武器不是宣花大斧,而是一隻生了鏽的爛斧頭。


    果然,與典韋交手十多個回合,徐晃就被逼落下風,二十合後,手中的短斧便被挑飛了。


    不過對於徐晃的表現,高肅已經十分滿意了,徐晃此時的武力值應該還沒到他的顛覆時期,這樣的武力,在一流武將之中已經屬於頂尖之流了。


    徐晃被挑飛了斧頭,臉色一黯,不過仍是硬氣的一挺胸膛,閉目道:“果然有真本事,我技不如人,你們殺了我吧!”


    高肅讚許的點點頭,走上前去令典韋把雙戟收起,笑道:“我殺你幹嘛,我還想讓你在我麾下為將呢。”


    徐晃卻還是搖頭道:“我才不去,要殺便殺,我絕不皺一下眉頭,你羅哩羅嗦什麽。”


    高肅眯眼笑道:“公明對官府似乎積怨頗深,不知道能不能跟我說說這是為何。”


    徐晃見高肅不殺自己,雖然仍氣憤難平,卻也略帶感激道:“哼,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早年我在河東任小吏,那裏賊寇橫行,劫掠鄉裏,可官府除了收重稅,欺壓良善,還會幹什麽!我實在看不下去,於是便棄了官身,流落到此。”


    高肅默然無語,徐晃的話雖然比較直,卻也是現今天下的真實寫照。


    漢末天災連年,朝廷昏聵,百姓負擔沉重,後來群雄割據,各諸侯為了擴充勢力,紛紛大征青壯入伍,致使大片土地荒蕪,糧食短缺,沒有糧草,軍隊甚至會縱兵劫掠,尋常百姓的生活更是艱難,不得不淪為盜寇,靠搶掠生存了。


    郭嘉在一旁道:“你說的雖然有理,可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天下各地雖多是如此,但我家主公仁德,並州的百姓豐衣足食,盜賊絕跡,豈是他處所能比的。”


    “哼,你說的倒好聽,我又沒見過,誰信!”徐晃冷哼一聲道。


    高肅自信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公明若是不信,何不隨我往並州一行,到時候一看不就知道了嘛。”


    “好!倘若真如你所說,我自然願意拜在大人帳下。但是,倘若我發現你與那些諸侯一樣的話,我必將棄你而去!”


    高肅眼中閃過一絲精芒,大笑著與徐晃擊掌為誓道:“那就這麽說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開元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雪蘭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雪蘭陵並收藏三國之開元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