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江南行1(九更)
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後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能做主?還不是竇大公子做的主,非要去順天府娶洛三娘,原是想著梁娥眉退親了,他要尋回麵子,哪裏想到順天府的百姓如此厲害。
竇長庚身上的銀票、貴重的玉佩被搶,跑到順天府的知府衙門告狀,汪知府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你們告我順天府有刁民搶劫,你們一群乞丐,身上有何貴重物?”
汪知府身邊的官差、官員哈哈大笑。
“一群乞丐,當自己真是富貴人家的公子?”
汪知府雙手負後,他自是知道是竇長庚,隻是裝著不認識。洛三娘被下毒命在旦夕,好歹他也算是洛氏門生,不替世侄女報仇是好的,怎麽可能幫凶手。
“我江南一帶民風淳仆,拾金不昧,品性高潔……”
相傳,曾有皇城來的權貴,尾巴翹上天,不信洛家與順天府的民風淳樸,故意將一袋子金燦燦的金錁子撒到洛府地上,以示打賞下人,結果,洛家的下人幫忙拾撿,就在他洋洋得意以為自己的錢買通了下人時,不想管家居然將一百枚金錁子一枚不少的送到那權貴老爺手裏。
洛家的下人如此,可見洛家的主子品性如何?
那權貴當即一改早前的高傲、猖狂模樣,一臉恭謹,一打聽,知道洛家的管家是舉人,就連看門的小廝也都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府中的仆婦丫頭個個都識字曉理,再不敢小窺。
權貴感慨不已,再回家中,將他最疼愛的三個兒子送來江南來求學,三個兒子卻隻得一個考進瓊林書院。
又有數年前,皇城衛王爺巡視江南,來拜訪洛瑞,身邊的人弄丟了一疊銀票,生怕衛王怪罪,硬是不敢說,隻想悄悄兒地尋到就算是將這事給揭過去。
不想次晨一早,有洛府管家的大兒子捧著個盒子來尋衛王爺,說是府中一個婆子拾到的,還讓衛王爺查看一下,看銀票數量對不對。
那可是整整五十萬兩銀票,最大的有十萬兩,最小的隻得十兩,竟是一點不差。此事傳出,江南的讀書人更是推崇洛家門風好,就連家中下人都能做到品性高潔,可見主子又當是怎般的高潔之人。
有朝廷欽差到順天府巡視,丟了官印與密函,洛瑞讓黑白兩道的人幫忙尋找,不幾日尋回之時,裝著官印、密函的包袱紋絲未動,就連裏頭的衣衫、零碎銀子也未失半分。
故而,順天府因有洛子,又有這幾件事,在朝廷權貴中是出名的民風淳樸。竇長庚要告發刁民搶了他的銀票和值錢佩飾,汪知府還真不信,就算是真,他也定會裝作不信。
汪知府擺了擺手,“將這一群乞丐趕出去,一個個人強力壯,四肢不勤還胡言亂語,趕出去!”
竇長庚主仆九人不走,汪知府直接令官差動手,害得九人一窩蜂離了知府衙門。
在順天府,早前還有錢,後來連錢都沒有了,吃不著,住沒地,穿的是破衣衫,主仆幾人隻能走走停停往皇城去,可江南到處是水路,沒有銀錢就寸步難行。後來有兩個武功高的長隨,說要去順天府一個鏢局應鏢師,可做鏢師得有保人,沒人就得賣/身,這兩個長隨為了讓竇長庚回皇城,賣了自身,兩個會武功的七尺男兒卻隻賣了十五兩銀子。
拿了銀子,竇長庚主仆各買了身過得去的幹淨衣裳換上,想吃一頓好的再上船回家,待飯吃完,才發現身上的銀子被偷兒給偷了。
酒樓的店家以為他們主仆要賴賬,不得已,竇長庚又賣掉了一個長隨,得了五兩銀子,所剩二兩以為能回應天府,卻是連路資都不夠。
竇長庚不敢再提自己是竇國舅的嫡孫長,隻說是尋常人,主仆六人在碼頭上謀了個差事,幫一個商號搬貨,搬一袋貨上去能得一文錢。竇長庚做不來,就看著五個長隨幹活,可這些長隨在竇府豐衣足食也不是能吃苦的,一日多的話能掙一百紋,勉強夠他們買饅頭包子填飽肚子。
偶爾一日沒活,一文錢也掙不著,幾個人就隻能縮在碼頭的破屋子裏,啃著幹餅子,望著外頭輕歎。
有一天,竇長庚的兩個長隨覺得這樣不是法子,就想去打劫船上下來的貴婦,誰知道這是一個官員家的太太,被下人報了官,直接將兩個長隨抓進了牢裏,為了護得竇長庚周全,其中二人自認,說是他們搶劫的,與其他幾人不幹。
六個長隨,就隻剩三個。
三個長隨再不敢有半分不軌,隻盼著能掙足了路資好早回皇城。
時間就這一天又一天地過著,任是有多少不甘,最後也歸於平淡。
三個長隨在碼頭也越來越適應,幹的活也越來越多,幹了近兩月後,終於攢足了回應天府的船資,不敢住客房,隻能住貨艙,主仆四人終於到了應天府碼頭。
下碼頭沒多久,就看到三五成群,拖家帶口的難民,這些人都是不遠千裏從西北逃難來的,年輕有力的就在應天府碼頭尋些活計,掙一些微薄的銀錢度日。應天府的工錢比順天府還低一半,原因是近來的難民太多,人多活少,所以工錢就低。就算這樣,還是有人爭著搶著幹活。
難民們罵著世道,罵竇氏奸\臣當道,罵奸人蒙蔽聖聽,讓皇上不知道西北的大旱,不知道西北百姓的苦楚。
竇長庚身邊的一個長隨聽不過就辯了兩回,結果被一群義憤填膺的百姓圍過來給活活打死了。那時候,竇長庚與另兩個長隨就在旁邊,他們不敢過去救人,有生生被餓死親人的百姓早已把竇國舅父子當成害死他們親人的凶手,誰幫竇國舅說話,就是幫他們的仇人說話,那就是仇人。
那一刻,竇長庚震驚了。
從江南到應天府,一路上都聽人說竇國舅奸\臣,可他不信,當看到義憤百姓的殘忍,聽百姓說他們的苦楚,生平第一次他信了。
有百姓的孩子餓死,為了讓家裏另兩個孩子活下去,他抱著孩子,與另一家餓死的孩子換,將別人的孩子換下來燉肉湯吃,還要騙家裏人,說那是貓肉……
竇長庚身上的銀票、貴重的玉佩被搶,跑到順天府的知府衙門告狀,汪知府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你們告我順天府有刁民搶劫,你們一群乞丐,身上有何貴重物?”
汪知府身邊的官差、官員哈哈大笑。
“一群乞丐,當自己真是富貴人家的公子?”
汪知府雙手負後,他自是知道是竇長庚,隻是裝著不認識。洛三娘被下毒命在旦夕,好歹他也算是洛氏門生,不替世侄女報仇是好的,怎麽可能幫凶手。
“我江南一帶民風淳仆,拾金不昧,品性高潔……”
相傳,曾有皇城來的權貴,尾巴翹上天,不信洛家與順天府的民風淳樸,故意將一袋子金燦燦的金錁子撒到洛府地上,以示打賞下人,結果,洛家的下人幫忙拾撿,就在他洋洋得意以為自己的錢買通了下人時,不想管家居然將一百枚金錁子一枚不少的送到那權貴老爺手裏。
洛家的下人如此,可見洛家的主子品性如何?
那權貴當即一改早前的高傲、猖狂模樣,一臉恭謹,一打聽,知道洛家的管家是舉人,就連看門的小廝也都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府中的仆婦丫頭個個都識字曉理,再不敢小窺。
權貴感慨不已,再回家中,將他最疼愛的三個兒子送來江南來求學,三個兒子卻隻得一個考進瓊林書院。
又有數年前,皇城衛王爺巡視江南,來拜訪洛瑞,身邊的人弄丟了一疊銀票,生怕衛王怪罪,硬是不敢說,隻想悄悄兒地尋到就算是將這事給揭過去。
不想次晨一早,有洛府管家的大兒子捧著個盒子來尋衛王爺,說是府中一個婆子拾到的,還讓衛王爺查看一下,看銀票數量對不對。
那可是整整五十萬兩銀票,最大的有十萬兩,最小的隻得十兩,竟是一點不差。此事傳出,江南的讀書人更是推崇洛家門風好,就連家中下人都能做到品性高潔,可見主子又當是怎般的高潔之人。
有朝廷欽差到順天府巡視,丟了官印與密函,洛瑞讓黑白兩道的人幫忙尋找,不幾日尋回之時,裝著官印、密函的包袱紋絲未動,就連裏頭的衣衫、零碎銀子也未失半分。
故而,順天府因有洛子,又有這幾件事,在朝廷權貴中是出名的民風淳樸。竇長庚要告發刁民搶了他的銀票和值錢佩飾,汪知府還真不信,就算是真,他也定會裝作不信。
汪知府擺了擺手,“將這一群乞丐趕出去,一個個人強力壯,四肢不勤還胡言亂語,趕出去!”
竇長庚主仆九人不走,汪知府直接令官差動手,害得九人一窩蜂離了知府衙門。
在順天府,早前還有錢,後來連錢都沒有了,吃不著,住沒地,穿的是破衣衫,主仆幾人隻能走走停停往皇城去,可江南到處是水路,沒有銀錢就寸步難行。後來有兩個武功高的長隨,說要去順天府一個鏢局應鏢師,可做鏢師得有保人,沒人就得賣/身,這兩個長隨為了讓竇長庚回皇城,賣了自身,兩個會武功的七尺男兒卻隻賣了十五兩銀子。
拿了銀子,竇長庚主仆各買了身過得去的幹淨衣裳換上,想吃一頓好的再上船回家,待飯吃完,才發現身上的銀子被偷兒給偷了。
酒樓的店家以為他們主仆要賴賬,不得已,竇長庚又賣掉了一個長隨,得了五兩銀子,所剩二兩以為能回應天府,卻是連路資都不夠。
竇長庚不敢再提自己是竇國舅的嫡孫長,隻說是尋常人,主仆六人在碼頭上謀了個差事,幫一個商號搬貨,搬一袋貨上去能得一文錢。竇長庚做不來,就看著五個長隨幹活,可這些長隨在竇府豐衣足食也不是能吃苦的,一日多的話能掙一百紋,勉強夠他們買饅頭包子填飽肚子。
偶爾一日沒活,一文錢也掙不著,幾個人就隻能縮在碼頭的破屋子裏,啃著幹餅子,望著外頭輕歎。
有一天,竇長庚的兩個長隨覺得這樣不是法子,就想去打劫船上下來的貴婦,誰知道這是一個官員家的太太,被下人報了官,直接將兩個長隨抓進了牢裏,為了護得竇長庚周全,其中二人自認,說是他們搶劫的,與其他幾人不幹。
六個長隨,就隻剩三個。
三個長隨再不敢有半分不軌,隻盼著能掙足了路資好早回皇城。
時間就這一天又一天地過著,任是有多少不甘,最後也歸於平淡。
三個長隨在碼頭也越來越適應,幹的活也越來越多,幹了近兩月後,終於攢足了回應天府的船資,不敢住客房,隻能住貨艙,主仆四人終於到了應天府碼頭。
下碼頭沒多久,就看到三五成群,拖家帶口的難民,這些人都是不遠千裏從西北逃難來的,年輕有力的就在應天府碼頭尋些活計,掙一些微薄的銀錢度日。應天府的工錢比順天府還低一半,原因是近來的難民太多,人多活少,所以工錢就低。就算這樣,還是有人爭著搶著幹活。
難民們罵著世道,罵竇氏奸\臣當道,罵奸人蒙蔽聖聽,讓皇上不知道西北的大旱,不知道西北百姓的苦楚。
竇長庚身邊的一個長隨聽不過就辯了兩回,結果被一群義憤填膺的百姓圍過來給活活打死了。那時候,竇長庚與另兩個長隨就在旁邊,他們不敢過去救人,有生生被餓死親人的百姓早已把竇國舅父子當成害死他們親人的凶手,誰幫竇國舅說話,就是幫他們的仇人說話,那就是仇人。
那一刻,竇長庚震驚了。
從江南到應天府,一路上都聽人說竇國舅奸\臣,可他不信,當看到義憤百姓的殘忍,聽百姓說他們的苦楚,生平第一次他信了。
有百姓的孩子餓死,為了讓家裏另兩個孩子活下去,他抱著孩子,與另一家餓死的孩子換,將別人的孩子換下來燉肉湯吃,還要騙家裏人,說那是貓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