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十,寧國府主人,賈家族長賈珍與其侄賈薔喝酒時,因醉酒不甚落入水中,溺水而亡。寧國府傳到了第五代賈蓉身上,按理說,爵位累世遞降,三世而亡,賈珍因是他父親賈敬沒有襲爵,才到了他頭上,因此,賈蓉便成了個白身。為了發喪好看,還是賈政尋了人,給他捐了個五品龍禁尉,這才算過了關。
隻是發喪的時候卻出了件大事兒,一身白衣的尤三姐抱著個孩子竟是攔在了門前,孩子身上還穿著白衣帶著孝。這卻嚇壞了寧國府的管家,新任管家劉成一瞧這樣,趕忙讓人將她讓了進來,隻是尤三姐也聰明,她肯進大門,卻不肯再走一步,隻是低著頭道,“我要見賈老爺。”
賈老爺就是賈蓉,這時候,離著發喪的時辰也沒多遠了,劉成怎敢耽誤,慌忙讓人好好看著,自己一溜煙的進了靈堂。賈蓉穿了一身孝,正在燒紙呢。劉成顧不得規矩,附在他耳朵上一說,賈蓉的臉就黑了下來。
尤三姐從年前開始就去了尼姑庵裏,也不肯回府,此時再抱著個孩子來,他不用想就知道什麽意思。隻是,當即便抬腿出了靈堂,去見了尤三姐。
將人退去,此時尤三姐也不含糊,直接道,“我聽著珍老爺去了,就趕了回來,幸好沒耽誤時辰。”
賈蓉的眼睛則盯在那孩子臉上,孩子不過剛出月,應該是早產,所以顯得有些瘦弱,但眉眼間能看出是賈家人。尤三姐跟兩人都不清不楚,他皺眉問,“誰的?”
尤三姐道,“你說是誰的就是誰的,反正是你們賈家的。”其實論起來,她那陣子日日與他們父子一同嬉鬧,究竟是誰的種卻是說不明白的。但賈蓉那事兒上十次有八次不行,所以她心裏也清楚,賈珍的可能性多。但一個分家產的弟弟,和一個親生兒子,哪個更有利?尤三姐明鏡似得,但這話他不能說。
賈蓉也明白,隻是他還清楚一點,他這輩子有沒有孩子,卻也兩說,這孩子他的確是稀罕。便道,“你來的不是時候,我找個地方讓你住下,等發了喪再說。”
尤三姐哪裏幹,她背著親姐姐幹了這事兒,尤二姐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將孩子要過去,她一份也撈不著,賈珍死之前,尤二姐就不肯開口讓她進門,賈珍死後,更不會讓她嫁給賈蓉。這事兒還得早定下好。當即便道,“你不要就算了,我也能養活得了他。”
瞧著尤三姐作勢要走,賈蓉便站起來拽了她的袖子,勾唇哄道,“你這是何苦,脾氣怎的還大了。你若早說懷上了,我難不成能讓你流落在外?你也瞧見了,今日是我爹發喪,猛不丁多個孫子出來,卻是不好解釋,何苦你還是我母親的妹妹,讓她瞧見了,你卻脫身難了。不若這樣,你先住在外麵,我給你換個身份,等喪事過了,將你接進來,也能作對夫妻。”
這話說得倒是好聽,又說到了點子上,尤三姐倒是頗為心動,“真的?”
賈蓉伸手去逗孩子,捏著孩子的小胖手道,“我都二十多了,還沒個孩子呢,怎能不心疼,你放心吧。我讓劉成去安排。”
尤三姐雖然厲害,可賈蓉說得好,又在理,而且還要為孩子考慮,思忖一下便應了。劉成將其安排到了寧榮街後麵的一個胡同裏,也算暫住下來。
六月初六,榮王即位,尊老皇帝為太上皇。太上皇移居棲霞宮,自此不問政事,身體倒是好了不少。
八月,皇帝選秀納妃,寶釵一朝入選,因著家世低微,不過是封了個常在,也算了了她的願望。
九月,賈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榮國府大肆慶賀,一時間倒是比原先看著更加興旺了些,更何況,皇帝還準了嬪妃省親,榮國府倒是憋足了勁兒要修個大觀園呢。
這一日剛入了秋,恰是九月初九重陽節,與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一樣,正是一家出遊的日子,因著秦業停靈在開元寺,姐弟兩人不忍秦業孤單,便定了去開元寺上香,戴榕自是陪伴左右。
開元寺位於京都西郊的一處山上,山中遍植桃樹,此時正是初秋,桃子已然掉落,倒是葉子還綠著,此時看了,倒也算番景致。
三人並未乘著軟轎上山,而是從後麵的石板小路散著步緩慢向上攀爬。閨中女子一年也難得出次門,因此秦可卿倒是顯得十分興奮,與望月、如慧兩個走在前麵,還撿了不少落葉,說是回去要做書簽。
秦鍾與戴榕墜在後麵,一邊漫步行走,一邊說些悄悄話,竟是被她們落下不少,待到幾人注意時,前麵的秦可卿等人已然沒有蹤影。還是望月前來通報,說是姑娘累了,聽說半山腰上有個涼亭,便去了那裏休息,讓秦鍾直接向上走,她一會兒便追上來。
這開元寺在京中並不出名,所處之地離著京城也遠了些,倒是極少有人專門過來上香,這一路半個多時辰爬下來也未曾看到其他的香客,秦鍾倒是放心,點了摘星陪著望月過去,他與戴榕便接著向上行走。
卻說秦可卿畢竟是常年在內宅,剛剛上山時還精力充沛,路途過半隻覺得腿酸的邁不開步子,寸步也難行。此時再讓人到山下雇了軟轎怕是不太現實,還是望月原先常常陪著秦鍾來此,倒是記得半山腰上有處涼亭,秦可卿聽了自是高興,便讓如慧扶了她前去歇息。
這亭子雖然離著小路不遠,但因有桃林遮蔽,倒是隱秘的很,主仆幾人從岔路過去,到那兒一瞧,裏麵竟已有人了,其中一老一中年人怕是主子,正在說話,像是相談甚歡的樣子,剩下四個看樣子都是隨從,守在亭子外側,外麵還停著個軟轎。
此時男女大防還頗為厲害,因著後山無人,秦可卿並未戴著紗帽,她當即側過身子,遮著臉便吩咐道,“咱們回去吧,慢慢走,山頂也沒幾步了。”
如慧皺眉道,“雖說沒幾步,也要小半個時辰呢!姑娘你走得動嗎?”
主仆兩個正說著,那亭中人似是看到了他們,不知對著外麵的隨從說了什麽,那隨從竟然向著他們走來,如慧瞧見了,慌忙將秦可卿擋在身後,衝著那隨從道,“有禮了。”
那隨從二十多歲年紀,看著倒是十分隨和,衝著如慧道,“我們聽說這裏的開元寺頗有名氣,便一路尋了來,請問一下,這開元寺上去還要多久?”
如慧聽了原是問這個,當即道,“從後山小路上去,若是普通人正常行走,不過小半個時辰的路程了。”
那人聽了,又道了聲謝,這才向著他家主子走去,兩邊人馬其實離得並不遠,那人聲音又沒有故意壓低,秦可卿靜靜聽著,似是將剛剛如慧回了的話又說了一遍,那老者便點頭道,“即使如此,且慢慢向上走吧!”
一聲令下,那老者便被扶到了軟轎上,四個隨從,兩人抬轎,一人在前,一人在後,那名中年人卻隨著轎子行走,就這麽過了來。
到了秦可卿身邊的時候,不知怎的,竟是有風吹了過來,她忍不住地抬起了頭,卻聽那轎上老者訝異地驚呼,“嘉惠。”
這一聲,卻將兩邊的人都叫愣了。
嘉惠公主乃是當今聖上的小女兒,深受皇帝喜愛,但其身體羸弱,不過十六歲便身亡,死的時候,還未曾嫁人。
所以見過她的人並不多。若非秦鍾那日專門相告,秦可卿怕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人。後來秦可卿想開了,讓秦鍾將那幅小像拿了過來,她方才知道,自己竟與親生母親長得如此像。可是,若能一眼便認出她母親來,怕是與她母親十分相熟吧,這老者還如此稱呼她,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此時秦可卿的心砰砰跳了起來,她自是知道,榮王因為她的身份才肯收下了秦鍾,她雖沒問,卻也明白,八成是用來對付端王的。按理說,端王是她親爹,她不該答應。可天底下生恩哪及養恩大,何況,端王還將自己推入火坑,她恨都來不及,怎會再對其有仁慈之心。
所以,秦鍾不說,她便不問,隻是按著秦鍾的要求一步步來。算起來,如今榮王已然登基三個月,怕是站穩了腳跟,又開始動手了。
她理清了思路,反而大大方方抬頭望去,與那老者的目光正正好撞在一起,那老者眼中果然是滿滿的驚詫。她微微一笑便避過了頭,跟著如慧向著那亭子走去。
行至老遠,那老者才道,“去查,那姑娘是誰家的。”他不信,有人能跟他的嘉惠長得一模一樣。
秦可卿一歇息,自是秦鍾先到的山頂,吩咐仆人將院落收拾幹淨,又讓人燒了水沏了茶,自己則在一旁練字打發時間,秦可卿這才被望月半扶著進了門。
秦鍾瞧了她氣喘籲籲的樣子,忙讓望月扶了她坐下,將茶端到她手中後,才笑道,“姐姐這般,下回可不敢讓你自己走上來了。”
那邊秦可卿嬌嗔地瞪了他一眼,才問道,“戴大人呢?”
“他在我們住的院子,此時怕是去寺中逛了,我等著你,便沒跟著他去。”
秦可卿點點頭,覺得歇得差不多了,才示意望月帶著人退下去,秦鍾瞧她慎重,身姿也坐正了些,有些疑惑地問道,“姐姐可是碰到了什麽事?”
秦可卿並未答話,而是走到旁邊的書桌前,就著剛剛秦鍾磨好的墨,寥寥幾筆,竟是開始作畫了。
開始時秦鍾並未在意,以為是秦可卿在山間所見景色,待到秦可卿畫出一個老者,他才明白,八成秦可卿已然見過了。他伸手摁住了秦可卿手中的筆,將那張紙抽了出來,掏出火折子仔仔細細地燒了,眼見隻剩下灰燼,這才道,“那人正是當今的太上皇,若是論起來,應是姐姐的親祖父。”
秦可卿心中早有猜斷,聽得秦鍾明言,自是知道那事兒必是開始了,臉上倒是沒有驚訝神色,隻是點點頭,衝著秦鍾道,“拖了那麽久,也該結束了。”
瞧著秦可卿臉上無喜無悲,秦鍾還是怕她心中難受,解釋道,“因著太上皇最近身體日好,聖上的心便動了起來,端王雖然圈禁起來,可惜並未除根,對他來說,總是不那麽放心。前幾日,聖上便傳了信來,要進行那事,我與戴榕商議後,便定在了今日,也未曾與姐姐說,本想著偶然見見,姐姐不知道最好,省得鬧心,卻沒想到……”
“卻沒想到我能猜出來對嗎?”秦可卿瞧著秦鍾那副既擔憂又後悔的表情,怎忍心讓他難受,“我既是答應你了,怎會後悔。你難道覺得我是那般不知何為恩何為仇的人嗎?”
她又拍了拍秦鍾的手,歎道,“鍾兒,如今我唯有你一個親人,我隻盼著你早早娶妻,好給秦家延續香火,其他的,我都不會放在心上。”
剛剛秦鍾還在力勸秦可卿,可此話一出,他便覺得渾身不得勁兒,他與戴榕的關係,此時秦府中隻有摘星知道,姐姐那裏,他一直沒想到過如何開口,隻是要說服姐姐怕不是件容易事。正想著,又聽得秦可卿問,“卻不知鍾兒喜歡什麽樣的,趁著爹爹也在,也讓爹爹聽聽,省得擔憂。”
秦鍾哪裏能說他喜歡黑臉、吊梢眼、一身肌肉的戴榕,當即便紅著臉道,“我約了慈空大師,如今怕是要晚了,姐姐先行歇歇,待會兒一起拜祭爹爹。”
說罷,秦鍾便慌不擇路地想要逃出屋去,誰料秦可卿又道,“是想去見慈空大師,還是要跟戴大人想個辦法,如何隱瞞我?”
這話一出,秦鍾哪裏還敢動?他有些不自然地轉回頭,看著眼中明了的姐姐,怎不知道姐姐這怕是知道了。他咽了口唾沫,有些緊張地問,“姐姐,你都知道了?”
秦可卿靜靜地說,“你上次病了,戴大人衣不解帶地伺候,我便懷疑了。這次戴大人從宗人府大牢裏出來,連家都不回日日圍在你身邊,我若是再猜不出來,卻也太遲鈍了。”說完這些,秦可卿喝道,“秦鍾,你知錯嗎?”
秦可卿一向溫柔賢淑,便是賈蓉欺到頭上都不曾發過幾句火,因為她覺得那不值得。如今這副柳眉倒立的樣子,秦鍾卻是沒見過,當即撲騰一下跪在了地上,衝著秦可卿叫道,“姐姐。”
這聲姐姐叫得情真意切,外加上秦鍾那濕漉漉的眼睛,秦可卿自來受不得他這般求情,若是常事她怕是已然原諒了,可此事不行。秦可卿鐵青了臉哼道,“你休來這一套,今日當著爹爹的麵,我卻要問問你,你們是如何打算的,是一時得趣,湊在一起廝混,還是準備一輩子過下去?”
“自是一輩子過下去。”秦鍾答得十分快,顯然此事早已思量好。
“嗬!”秦可卿顯然被他的爽快與不假思索氣到了,她眼圈當即便紅了,覺得自己對不住已逝的爹爹,怒道,“你才多大,他不過對你好些,你怎能就死心塌地地跟了他?這京中好男風的人有的是,別的不說,賈珍也愛男風,賈蓉以前怕也是不少涉獵,可有哪個是真心的?便是賈薔,賈珍也不過是當養著個玩物罷了。你怎不想想,戴榕若是變心了怎麽辦?”
這卻是全心為他考慮的肺腑之言,秦鍾不是聽不得勸的人,他跪在秦可卿麵前,極為認真地回答,“姐姐,這世上哪裏有保證不變心的人。我是個男人,又不是女人,與人私奔了再嫁困難。他若是變心了,我便再找一個,甚至娶個媳婦又有什麽難的。”他向前跪走幾步,將腦袋放在秦可卿腿上,極為親密地靠著她,緩緩講道,“何況,姐姐,我信他。除了你,再沒有比他更可信的人了,這世上不會再有一個人可以默默守著我四年,姐姐,你若是真不同意,我自不會違抗你的意思,我隻有你這一個姐姐。可是,我會後悔。”
說罷,秦鍾便不再吭聲,他從來都知道秦可卿的弱點——與他一樣,是自己的家人——他將選擇權交了出去,可是,為了自己能夠高興,姐姐八成會同意吧。雖然這樣算計自己親姐姐實在過分,可是,姐姐他想要,戴榕,我亦不想放手。
秦可卿顯然氣急,並不肯聽他的話,猛然站起,衝著他道,“此事我不會答應,你好好想想吧!”說罷,竟出了屋。
隻是發喪的時候卻出了件大事兒,一身白衣的尤三姐抱著個孩子竟是攔在了門前,孩子身上還穿著白衣帶著孝。這卻嚇壞了寧國府的管家,新任管家劉成一瞧這樣,趕忙讓人將她讓了進來,隻是尤三姐也聰明,她肯進大門,卻不肯再走一步,隻是低著頭道,“我要見賈老爺。”
賈老爺就是賈蓉,這時候,離著發喪的時辰也沒多遠了,劉成怎敢耽誤,慌忙讓人好好看著,自己一溜煙的進了靈堂。賈蓉穿了一身孝,正在燒紙呢。劉成顧不得規矩,附在他耳朵上一說,賈蓉的臉就黑了下來。
尤三姐從年前開始就去了尼姑庵裏,也不肯回府,此時再抱著個孩子來,他不用想就知道什麽意思。隻是,當即便抬腿出了靈堂,去見了尤三姐。
將人退去,此時尤三姐也不含糊,直接道,“我聽著珍老爺去了,就趕了回來,幸好沒耽誤時辰。”
賈蓉的眼睛則盯在那孩子臉上,孩子不過剛出月,應該是早產,所以顯得有些瘦弱,但眉眼間能看出是賈家人。尤三姐跟兩人都不清不楚,他皺眉問,“誰的?”
尤三姐道,“你說是誰的就是誰的,反正是你們賈家的。”其實論起來,她那陣子日日與他們父子一同嬉鬧,究竟是誰的種卻是說不明白的。但賈蓉那事兒上十次有八次不行,所以她心裏也清楚,賈珍的可能性多。但一個分家產的弟弟,和一個親生兒子,哪個更有利?尤三姐明鏡似得,但這話他不能說。
賈蓉也明白,隻是他還清楚一點,他這輩子有沒有孩子,卻也兩說,這孩子他的確是稀罕。便道,“你來的不是時候,我找個地方讓你住下,等發了喪再說。”
尤三姐哪裏幹,她背著親姐姐幹了這事兒,尤二姐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將孩子要過去,她一份也撈不著,賈珍死之前,尤二姐就不肯開口讓她進門,賈珍死後,更不會讓她嫁給賈蓉。這事兒還得早定下好。當即便道,“你不要就算了,我也能養活得了他。”
瞧著尤三姐作勢要走,賈蓉便站起來拽了她的袖子,勾唇哄道,“你這是何苦,脾氣怎的還大了。你若早說懷上了,我難不成能讓你流落在外?你也瞧見了,今日是我爹發喪,猛不丁多個孫子出來,卻是不好解釋,何苦你還是我母親的妹妹,讓她瞧見了,你卻脫身難了。不若這樣,你先住在外麵,我給你換個身份,等喪事過了,將你接進來,也能作對夫妻。”
這話說得倒是好聽,又說到了點子上,尤三姐倒是頗為心動,“真的?”
賈蓉伸手去逗孩子,捏著孩子的小胖手道,“我都二十多了,還沒個孩子呢,怎能不心疼,你放心吧。我讓劉成去安排。”
尤三姐雖然厲害,可賈蓉說得好,又在理,而且還要為孩子考慮,思忖一下便應了。劉成將其安排到了寧榮街後麵的一個胡同裏,也算暫住下來。
六月初六,榮王即位,尊老皇帝為太上皇。太上皇移居棲霞宮,自此不問政事,身體倒是好了不少。
八月,皇帝選秀納妃,寶釵一朝入選,因著家世低微,不過是封了個常在,也算了了她的願望。
九月,賈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榮國府大肆慶賀,一時間倒是比原先看著更加興旺了些,更何況,皇帝還準了嬪妃省親,榮國府倒是憋足了勁兒要修個大觀園呢。
這一日剛入了秋,恰是九月初九重陽節,與三月初三的上巳節一樣,正是一家出遊的日子,因著秦業停靈在開元寺,姐弟兩人不忍秦業孤單,便定了去開元寺上香,戴榕自是陪伴左右。
開元寺位於京都西郊的一處山上,山中遍植桃樹,此時正是初秋,桃子已然掉落,倒是葉子還綠著,此時看了,倒也算番景致。
三人並未乘著軟轎上山,而是從後麵的石板小路散著步緩慢向上攀爬。閨中女子一年也難得出次門,因此秦可卿倒是顯得十分興奮,與望月、如慧兩個走在前麵,還撿了不少落葉,說是回去要做書簽。
秦鍾與戴榕墜在後麵,一邊漫步行走,一邊說些悄悄話,竟是被她們落下不少,待到幾人注意時,前麵的秦可卿等人已然沒有蹤影。還是望月前來通報,說是姑娘累了,聽說半山腰上有個涼亭,便去了那裏休息,讓秦鍾直接向上走,她一會兒便追上來。
這開元寺在京中並不出名,所處之地離著京城也遠了些,倒是極少有人專門過來上香,這一路半個多時辰爬下來也未曾看到其他的香客,秦鍾倒是放心,點了摘星陪著望月過去,他與戴榕便接著向上行走。
卻說秦可卿畢竟是常年在內宅,剛剛上山時還精力充沛,路途過半隻覺得腿酸的邁不開步子,寸步也難行。此時再讓人到山下雇了軟轎怕是不太現實,還是望月原先常常陪著秦鍾來此,倒是記得半山腰上有處涼亭,秦可卿聽了自是高興,便讓如慧扶了她前去歇息。
這亭子雖然離著小路不遠,但因有桃林遮蔽,倒是隱秘的很,主仆幾人從岔路過去,到那兒一瞧,裏麵竟已有人了,其中一老一中年人怕是主子,正在說話,像是相談甚歡的樣子,剩下四個看樣子都是隨從,守在亭子外側,外麵還停著個軟轎。
此時男女大防還頗為厲害,因著後山無人,秦可卿並未戴著紗帽,她當即側過身子,遮著臉便吩咐道,“咱們回去吧,慢慢走,山頂也沒幾步了。”
如慧皺眉道,“雖說沒幾步,也要小半個時辰呢!姑娘你走得動嗎?”
主仆兩個正說著,那亭中人似是看到了他們,不知對著外麵的隨從說了什麽,那隨從竟然向著他們走來,如慧瞧見了,慌忙將秦可卿擋在身後,衝著那隨從道,“有禮了。”
那隨從二十多歲年紀,看著倒是十分隨和,衝著如慧道,“我們聽說這裏的開元寺頗有名氣,便一路尋了來,請問一下,這開元寺上去還要多久?”
如慧聽了原是問這個,當即道,“從後山小路上去,若是普通人正常行走,不過小半個時辰的路程了。”
那人聽了,又道了聲謝,這才向著他家主子走去,兩邊人馬其實離得並不遠,那人聲音又沒有故意壓低,秦可卿靜靜聽著,似是將剛剛如慧回了的話又說了一遍,那老者便點頭道,“即使如此,且慢慢向上走吧!”
一聲令下,那老者便被扶到了軟轎上,四個隨從,兩人抬轎,一人在前,一人在後,那名中年人卻隨著轎子行走,就這麽過了來。
到了秦可卿身邊的時候,不知怎的,竟是有風吹了過來,她忍不住地抬起了頭,卻聽那轎上老者訝異地驚呼,“嘉惠。”
這一聲,卻將兩邊的人都叫愣了。
嘉惠公主乃是當今聖上的小女兒,深受皇帝喜愛,但其身體羸弱,不過十六歲便身亡,死的時候,還未曾嫁人。
所以見過她的人並不多。若非秦鍾那日專門相告,秦可卿怕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人。後來秦可卿想開了,讓秦鍾將那幅小像拿了過來,她方才知道,自己竟與親生母親長得如此像。可是,若能一眼便認出她母親來,怕是與她母親十分相熟吧,這老者還如此稱呼她,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此時秦可卿的心砰砰跳了起來,她自是知道,榮王因為她的身份才肯收下了秦鍾,她雖沒問,卻也明白,八成是用來對付端王的。按理說,端王是她親爹,她不該答應。可天底下生恩哪及養恩大,何況,端王還將自己推入火坑,她恨都來不及,怎會再對其有仁慈之心。
所以,秦鍾不說,她便不問,隻是按著秦鍾的要求一步步來。算起來,如今榮王已然登基三個月,怕是站穩了腳跟,又開始動手了。
她理清了思路,反而大大方方抬頭望去,與那老者的目光正正好撞在一起,那老者眼中果然是滿滿的驚詫。她微微一笑便避過了頭,跟著如慧向著那亭子走去。
行至老遠,那老者才道,“去查,那姑娘是誰家的。”他不信,有人能跟他的嘉惠長得一模一樣。
秦可卿一歇息,自是秦鍾先到的山頂,吩咐仆人將院落收拾幹淨,又讓人燒了水沏了茶,自己則在一旁練字打發時間,秦可卿這才被望月半扶著進了門。
秦鍾瞧了她氣喘籲籲的樣子,忙讓望月扶了她坐下,將茶端到她手中後,才笑道,“姐姐這般,下回可不敢讓你自己走上來了。”
那邊秦可卿嬌嗔地瞪了他一眼,才問道,“戴大人呢?”
“他在我們住的院子,此時怕是去寺中逛了,我等著你,便沒跟著他去。”
秦可卿點點頭,覺得歇得差不多了,才示意望月帶著人退下去,秦鍾瞧她慎重,身姿也坐正了些,有些疑惑地問道,“姐姐可是碰到了什麽事?”
秦可卿並未答話,而是走到旁邊的書桌前,就著剛剛秦鍾磨好的墨,寥寥幾筆,竟是開始作畫了。
開始時秦鍾並未在意,以為是秦可卿在山間所見景色,待到秦可卿畫出一個老者,他才明白,八成秦可卿已然見過了。他伸手摁住了秦可卿手中的筆,將那張紙抽了出來,掏出火折子仔仔細細地燒了,眼見隻剩下灰燼,這才道,“那人正是當今的太上皇,若是論起來,應是姐姐的親祖父。”
秦可卿心中早有猜斷,聽得秦鍾明言,自是知道那事兒必是開始了,臉上倒是沒有驚訝神色,隻是點點頭,衝著秦鍾道,“拖了那麽久,也該結束了。”
瞧著秦可卿臉上無喜無悲,秦鍾還是怕她心中難受,解釋道,“因著太上皇最近身體日好,聖上的心便動了起來,端王雖然圈禁起來,可惜並未除根,對他來說,總是不那麽放心。前幾日,聖上便傳了信來,要進行那事,我與戴榕商議後,便定在了今日,也未曾與姐姐說,本想著偶然見見,姐姐不知道最好,省得鬧心,卻沒想到……”
“卻沒想到我能猜出來對嗎?”秦可卿瞧著秦鍾那副既擔憂又後悔的表情,怎忍心讓他難受,“我既是答應你了,怎會後悔。你難道覺得我是那般不知何為恩何為仇的人嗎?”
她又拍了拍秦鍾的手,歎道,“鍾兒,如今我唯有你一個親人,我隻盼著你早早娶妻,好給秦家延續香火,其他的,我都不會放在心上。”
剛剛秦鍾還在力勸秦可卿,可此話一出,他便覺得渾身不得勁兒,他與戴榕的關係,此時秦府中隻有摘星知道,姐姐那裏,他一直沒想到過如何開口,隻是要說服姐姐怕不是件容易事。正想著,又聽得秦可卿問,“卻不知鍾兒喜歡什麽樣的,趁著爹爹也在,也讓爹爹聽聽,省得擔憂。”
秦鍾哪裏能說他喜歡黑臉、吊梢眼、一身肌肉的戴榕,當即便紅著臉道,“我約了慈空大師,如今怕是要晚了,姐姐先行歇歇,待會兒一起拜祭爹爹。”
說罷,秦鍾便慌不擇路地想要逃出屋去,誰料秦可卿又道,“是想去見慈空大師,還是要跟戴大人想個辦法,如何隱瞞我?”
這話一出,秦鍾哪裏還敢動?他有些不自然地轉回頭,看著眼中明了的姐姐,怎不知道姐姐這怕是知道了。他咽了口唾沫,有些緊張地問,“姐姐,你都知道了?”
秦可卿靜靜地說,“你上次病了,戴大人衣不解帶地伺候,我便懷疑了。這次戴大人從宗人府大牢裏出來,連家都不回日日圍在你身邊,我若是再猜不出來,卻也太遲鈍了。”說完這些,秦可卿喝道,“秦鍾,你知錯嗎?”
秦可卿一向溫柔賢淑,便是賈蓉欺到頭上都不曾發過幾句火,因為她覺得那不值得。如今這副柳眉倒立的樣子,秦鍾卻是沒見過,當即撲騰一下跪在了地上,衝著秦可卿叫道,“姐姐。”
這聲姐姐叫得情真意切,外加上秦鍾那濕漉漉的眼睛,秦可卿自來受不得他這般求情,若是常事她怕是已然原諒了,可此事不行。秦可卿鐵青了臉哼道,“你休來這一套,今日當著爹爹的麵,我卻要問問你,你們是如何打算的,是一時得趣,湊在一起廝混,還是準備一輩子過下去?”
“自是一輩子過下去。”秦鍾答得十分快,顯然此事早已思量好。
“嗬!”秦可卿顯然被他的爽快與不假思索氣到了,她眼圈當即便紅了,覺得自己對不住已逝的爹爹,怒道,“你才多大,他不過對你好些,你怎能就死心塌地地跟了他?這京中好男風的人有的是,別的不說,賈珍也愛男風,賈蓉以前怕也是不少涉獵,可有哪個是真心的?便是賈薔,賈珍也不過是當養著個玩物罷了。你怎不想想,戴榕若是變心了怎麽辦?”
這卻是全心為他考慮的肺腑之言,秦鍾不是聽不得勸的人,他跪在秦可卿麵前,極為認真地回答,“姐姐,這世上哪裏有保證不變心的人。我是個男人,又不是女人,與人私奔了再嫁困難。他若是變心了,我便再找一個,甚至娶個媳婦又有什麽難的。”他向前跪走幾步,將腦袋放在秦可卿腿上,極為親密地靠著她,緩緩講道,“何況,姐姐,我信他。除了你,再沒有比他更可信的人了,這世上不會再有一個人可以默默守著我四年,姐姐,你若是真不同意,我自不會違抗你的意思,我隻有你這一個姐姐。可是,我會後悔。”
說罷,秦鍾便不再吭聲,他從來都知道秦可卿的弱點——與他一樣,是自己的家人——他將選擇權交了出去,可是,為了自己能夠高興,姐姐八成會同意吧。雖然這樣算計自己親姐姐實在過分,可是,姐姐他想要,戴榕,我亦不想放手。
秦可卿顯然氣急,並不肯聽他的話,猛然站起,衝著他道,“此事我不會答應,你好好想想吧!”說罷,竟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