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鍾來時便知這一番爭辯少不得,早就做好了準備,當即道,“大人怎知我無憑無據,大人怎知我是誣告,大人怕是在心裏認定了我是錯的,才會口出此言吧!”
秦鍾卻是一張利嘴,“那寧國府的下人和莊希昨日在我們家門口顛倒是非,看到的人不知多少,卻恰恰被步兵衙門經過的人聽到了,還下了大牢,今日一早,寧國府的人拿著帖子,在步兵衙門放的人,又不知多少人看去。如果大人不信,卻可去步兵衙門詢問,是否有此事。至於民告官,臣子的確是白身,情願接受懲處。”
那人名為魯芒,為戶部侍郎,平日裏就是個魯莽性子,跟他那名字頗為相合,但私下卻是個極為心思縝密的人,否則也不會在戶部為官。
此時他被秦鍾說得啞口無言,卻並不退縮,反而轉頭拜向皇帝,道,“陛下聖明,如今雷災已經過去八日,這秦家若是真知道這避雷之法,為何秦家不早早奉上,反而等了出了事才呈上?秦家實乃欺君之罪。”
這卻是個兩難之問,你有卻不上交,你欺君,你沒有為了告狀而編造,也是你欺君。這魯芒這一問卻是鋒芒畢露,暗含殺機,若是答得有絲毫偏差,便會賠上整個秦家。一時間,殿上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秦鍾身上。
那個小小的人,依舊站得筆直,隻見他麵色如常,向著皇帝跪下,道,“臣子可以回答這位大人,隻是卻有些冒犯,請陛下允許。”
皇帝好戲正看在興頭上,這獻的時間之巧他哪裏會不知道,也想聽聽秦鍾的回答,便道,“準。”
卻不想一聲準字剛剛發出,那本來還跪在地上的小人竟猛然躍起,向著站在他右手旁的魯芒抓去,魯芒不過是個文官,又是胖子,哪裏有秦鍾人小靈活,何況秦鍾知道他為寧國府出頭,心中不知有多恨他,手中還加了三分力,那魯莽連躲都沒時間,便聽啪的一聲,秦鍾一個巴掌狠狠地抽在了他的右臉上。
頓時,整個朝堂寂靜無聲,誰都沒想到,秦鍾的冒犯,竟然是當朝掌摑朝廷命官。就連端王,也拿不準,這秦鍾是不是瘋了,他怎敢呢?倒是不少中立武將兩眼冒光,這身手,這速度,再看看魯莽腫脹的右臉,這力氣,是個好坯子啊!
冷了足有兩個呼吸時間,殿上的人才回過神來,太子大喝,“秦鍾大膽!”那魯莽當即便想回手,卻不想秦鍾呱嗒一聲,又朝著皇帝跪了下來,道,“大人要的答案,臣子給過了。”
能到站在乾清宮內的,能有幾個庸才,當即便有人回過味來。誰都知道被扇巴掌自然要打回去,可沒人知道秦鍾要扇魯芒,自然沒人會提醒他。那麽,當京中未發生雷災的時候,秦家怎會知道要去找這避雷之法。
這種話用嘴巴說出來,卻是大為不妥,你不知道不是你不幹活的理由,但用這個例子,卻是高明多了。
這秦鍾,年紀雖小,卻是有膽有謀。
這是太子和端王共同得出的結論。
此時,去沒有再辯下去的需要,太子雖丟了臉麵,但也怕再說下去,皇帝對寧國府印象大減,而端王卻覺得秦鍾膽子太大,怕他做得過了,將剛剛那些好印象都磨光了。兩人竟是心照不宣,抑製了手下人再出頭。
皇帝高高在上,冷眼看著端王拱火,太子接招,你來我往半天戲,怎會不知道太子和端王打的什麽心思?
隻是這秦鍾,他微微瞧了一眼那個還跪在地上的孩子,這孩子卻有幾分意思,聰敏且膽大,卻可一用,何況還有剛剛那份帖子。
想到此,便聽他道,“既然步兵衙門已經捉了人,怎能不審便放?是誰放的,查明罷用。將人再拘回來,”皇帝眼睛輕輕往下掃了掃,便道,“既已是步兵衙門接了,便由子騰來審吧!杜昇監審此案,報與朕知。你那小子,叫秦鍾吧,且跟朕來,講講那避雷之法。”
皇帝站起,抬腳便下了龍椅,朝著後殿走去,秦鍾愣了一下,他本已經做好了被打個半死的準備,卻未想到聖上竟然避過了這一段,那杜昇卻道,“還不速速跟上!”
秦鍾才如夢初醒,慌忙抬腳追了上去。
一時間,朝會中眾人散去,太子與端王走在一起,太子臉色晦暗,哼道,“三弟卻是好手段,不知從哪裏巴拉出這個妙人。”
端王恭敬回道,“卻是多謝寧國府,我竟不知秦家還有如此妙人。”
卻說王子騰,一下朝便匆匆朝著殿外走去,他剛被指為主審,卻怕是再沒機會私見賈家中人,卻又怕那寧國府不知天高地厚,仗著勢大再做出什麽不可補救的事,催著車夫趕快回了家,寫了封信,又叫人秘密送到了王夫人處。
那王夫人收到信瞧了,隻覺得眼前一黑,禍從天降。她本以為無人知曉秦可卿身世,一個國公府第的長子求娶一個五品官的養女,還不是天上掉餡餅一般的好事?隻沒想到,寧國府竟能將事情辦成這樣!勳貴人家,用些下三濫的手段,壞人名聲,還被告到了禦前,這若是一個處理不慎,連榮國府也會遭牽連。
想到這裏,王夫人立時吩咐周瑞家的套了車,去了寧國府。此時寧國府賈珍卻不在,聽是帶著賈薔出門看戲去了,此事緊急,王夫人哪裏有時間磨蹭,忙吩咐了寧國府的下人,去將賈珍趕緊找回來。她呆著無聊,便去了後院,瞧那賈蓉。
賈蓉本就被幺娘打了幾十柴火棍,又被幺娘丈夫砍了幾下,到底是傷了根本,縱是已經在床上休養了幾日,一張臉仍煞白,說話帶著虛。王夫人本就心急火燎,此時又瞧著賈蓉病成這樣,賈珍還帶著侄子出門玩耍,一時間也不知道該生自己的氣,找了這個盟友,還是該心疼賈蓉,攤上了這種父親。
安慰一番,又交代丫鬟們好好伺候,那賈蓉瞧著來關心自己的,竟是隔著房的叔奶奶,心中傷感,難免有些抑鬱,王夫人待要再勸,卻聽得周瑞家的來報,“珍老爺回府,跟步兵衙門來拿賴升的人撞在一起了,如今暈在了門前!”
王夫人又立時向著大門前趕,卻正瞧著幾個小廝抬著賈珍往裏走,賈薔在一旁扇著扇子。便問,“這又是怎麽了?”
那邊賈薔答道,“回叔奶奶,卻是聽著聖上下了旨,捉了賴升幾個,叔叔一下子厥了過去。”
王夫人無奈,又讓人趕快將賈珍抬進了房,掐人中的掐人中,敷冰塊的敷冰塊,折騰了一刻鍾,那賈珍才悠悠轉醒,瞧著王夫人,張口便道,“你出的這破主意。”
秦鍾卻是一張利嘴,“那寧國府的下人和莊希昨日在我們家門口顛倒是非,看到的人不知多少,卻恰恰被步兵衙門經過的人聽到了,還下了大牢,今日一早,寧國府的人拿著帖子,在步兵衙門放的人,又不知多少人看去。如果大人不信,卻可去步兵衙門詢問,是否有此事。至於民告官,臣子的確是白身,情願接受懲處。”
那人名為魯芒,為戶部侍郎,平日裏就是個魯莽性子,跟他那名字頗為相合,但私下卻是個極為心思縝密的人,否則也不會在戶部為官。
此時他被秦鍾說得啞口無言,卻並不退縮,反而轉頭拜向皇帝,道,“陛下聖明,如今雷災已經過去八日,這秦家若是真知道這避雷之法,為何秦家不早早奉上,反而等了出了事才呈上?秦家實乃欺君之罪。”
這卻是個兩難之問,你有卻不上交,你欺君,你沒有為了告狀而編造,也是你欺君。這魯芒這一問卻是鋒芒畢露,暗含殺機,若是答得有絲毫偏差,便會賠上整個秦家。一時間,殿上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秦鍾身上。
那個小小的人,依舊站得筆直,隻見他麵色如常,向著皇帝跪下,道,“臣子可以回答這位大人,隻是卻有些冒犯,請陛下允許。”
皇帝好戲正看在興頭上,這獻的時間之巧他哪裏會不知道,也想聽聽秦鍾的回答,便道,“準。”
卻不想一聲準字剛剛發出,那本來還跪在地上的小人竟猛然躍起,向著站在他右手旁的魯芒抓去,魯芒不過是個文官,又是胖子,哪裏有秦鍾人小靈活,何況秦鍾知道他為寧國府出頭,心中不知有多恨他,手中還加了三分力,那魯莽連躲都沒時間,便聽啪的一聲,秦鍾一個巴掌狠狠地抽在了他的右臉上。
頓時,整個朝堂寂靜無聲,誰都沒想到,秦鍾的冒犯,竟然是當朝掌摑朝廷命官。就連端王,也拿不準,這秦鍾是不是瘋了,他怎敢呢?倒是不少中立武將兩眼冒光,這身手,這速度,再看看魯莽腫脹的右臉,這力氣,是個好坯子啊!
冷了足有兩個呼吸時間,殿上的人才回過神來,太子大喝,“秦鍾大膽!”那魯莽當即便想回手,卻不想秦鍾呱嗒一聲,又朝著皇帝跪了下來,道,“大人要的答案,臣子給過了。”
能到站在乾清宮內的,能有幾個庸才,當即便有人回過味來。誰都知道被扇巴掌自然要打回去,可沒人知道秦鍾要扇魯芒,自然沒人會提醒他。那麽,當京中未發生雷災的時候,秦家怎會知道要去找這避雷之法。
這種話用嘴巴說出來,卻是大為不妥,你不知道不是你不幹活的理由,但用這個例子,卻是高明多了。
這秦鍾,年紀雖小,卻是有膽有謀。
這是太子和端王共同得出的結論。
此時,去沒有再辯下去的需要,太子雖丟了臉麵,但也怕再說下去,皇帝對寧國府印象大減,而端王卻覺得秦鍾膽子太大,怕他做得過了,將剛剛那些好印象都磨光了。兩人竟是心照不宣,抑製了手下人再出頭。
皇帝高高在上,冷眼看著端王拱火,太子接招,你來我往半天戲,怎會不知道太子和端王打的什麽心思?
隻是這秦鍾,他微微瞧了一眼那個還跪在地上的孩子,這孩子卻有幾分意思,聰敏且膽大,卻可一用,何況還有剛剛那份帖子。
想到此,便聽他道,“既然步兵衙門已經捉了人,怎能不審便放?是誰放的,查明罷用。將人再拘回來,”皇帝眼睛輕輕往下掃了掃,便道,“既已是步兵衙門接了,便由子騰來審吧!杜昇監審此案,報與朕知。你那小子,叫秦鍾吧,且跟朕來,講講那避雷之法。”
皇帝站起,抬腳便下了龍椅,朝著後殿走去,秦鍾愣了一下,他本已經做好了被打個半死的準備,卻未想到聖上竟然避過了這一段,那杜昇卻道,“還不速速跟上!”
秦鍾才如夢初醒,慌忙抬腳追了上去。
一時間,朝會中眾人散去,太子與端王走在一起,太子臉色晦暗,哼道,“三弟卻是好手段,不知從哪裏巴拉出這個妙人。”
端王恭敬回道,“卻是多謝寧國府,我竟不知秦家還有如此妙人。”
卻說王子騰,一下朝便匆匆朝著殿外走去,他剛被指為主審,卻怕是再沒機會私見賈家中人,卻又怕那寧國府不知天高地厚,仗著勢大再做出什麽不可補救的事,催著車夫趕快回了家,寫了封信,又叫人秘密送到了王夫人處。
那王夫人收到信瞧了,隻覺得眼前一黑,禍從天降。她本以為無人知曉秦可卿身世,一個國公府第的長子求娶一個五品官的養女,還不是天上掉餡餅一般的好事?隻沒想到,寧國府竟能將事情辦成這樣!勳貴人家,用些下三濫的手段,壞人名聲,還被告到了禦前,這若是一個處理不慎,連榮國府也會遭牽連。
想到這裏,王夫人立時吩咐周瑞家的套了車,去了寧國府。此時寧國府賈珍卻不在,聽是帶著賈薔出門看戲去了,此事緊急,王夫人哪裏有時間磨蹭,忙吩咐了寧國府的下人,去將賈珍趕緊找回來。她呆著無聊,便去了後院,瞧那賈蓉。
賈蓉本就被幺娘打了幾十柴火棍,又被幺娘丈夫砍了幾下,到底是傷了根本,縱是已經在床上休養了幾日,一張臉仍煞白,說話帶著虛。王夫人本就心急火燎,此時又瞧著賈蓉病成這樣,賈珍還帶著侄子出門玩耍,一時間也不知道該生自己的氣,找了這個盟友,還是該心疼賈蓉,攤上了這種父親。
安慰一番,又交代丫鬟們好好伺候,那賈蓉瞧著來關心自己的,竟是隔著房的叔奶奶,心中傷感,難免有些抑鬱,王夫人待要再勸,卻聽得周瑞家的來報,“珍老爺回府,跟步兵衙門來拿賴升的人撞在一起了,如今暈在了門前!”
王夫人又立時向著大門前趕,卻正瞧著幾個小廝抬著賈珍往裏走,賈薔在一旁扇著扇子。便問,“這又是怎麽了?”
那邊賈薔答道,“回叔奶奶,卻是聽著聖上下了旨,捉了賴升幾個,叔叔一下子厥了過去。”
王夫人無奈,又讓人趕快將賈珍抬進了房,掐人中的掐人中,敷冰塊的敷冰塊,折騰了一刻鍾,那賈珍才悠悠轉醒,瞧著王夫人,張口便道,“你出的這破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