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們把人拉了出來,瞧那身形,不像是個習武之人。
不但動作笨拙,還有些發福。
借著火把的光亮,沈風斕看清了那人的容貌,忍不住掩口笑了起來。
那躲在書案底下的不是旁人,正是聖上身邊的李照人。
「李公公,你怎麽會在這?」
沈風斕一開口,侍衛們忙放開了他,麵色訕訕了起來。
這可是聖上身邊的大紅人,李照人李公公。
他們方才居然那般不客氣,把他當成一個歹人一樣拖了出來。
「沈側妃?晉王殿下?」
李照人知道今夜京中動亂,藏在密室外頭是為聖上把風。
若來的是晉王,那自然皆大歡喜。
若來的是寧王,他便隻能拚著一死,也不能暴露聖上的行蹤……
他躲在書案底下,聽見了長生殿外的動靜,卻老眼昏花不知道來人是誰。
直到聽見沈風斕的聲音,他才放心了下來。
「晉王殿下,外頭如今怎麽樣了?」
李照人說這話的時候,似乎還有些驚魂未定。
「放心。」
軒轅玦朝他點了點頭,兩個字概括了情形。
「父皇和母後今在何處,快帶本王去見!」
李照人既然躲在外頭,必定是知道密室的入口在何處的。
他忙應了一聲,走到一麵掛著羅漢圖的牆邊,朝裏頭呼喊。
「聖上,貴妃娘娘,是晉王殿下回來啦!娘娘,開門吧,是晉王殿下!」
他極有耐心地接連呼喊了好幾聲,一直重複著晉王兩個字。
像是生怕裏頭聽不清楚似的。
軒轅玦不免詫異,難道這密室從外頭打不開嗎?
還是打開的方法,聖上連李照人都不願意告訴?
一直到他重複喊了許久,牆的那一頭才隱隱有聲響傳來。
「是玦兒?」
蕭貴妃的聲音像從極遙遠的地方的傳來,悶聲悶氣的。
軒轅玦走上前去,貼著那牆壁道:「母妃,是兒臣回來了,快開門吧。」
牆的那一頭便沒了動靜,不一會兒便傳來了石塊轉動的聲音,像是某種機關正在開啟。
這種聲音持續了許久,可見機關及其複雜。
李照人忽然道:「殿下,娘娘,快往後退。」
說著自己退到了書案邊上,軒轅玦雖不解其意,還是攬著沈風斕朝後退了一步。
沈風斕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牆看。
她自來到大周,還未見過什麽精巧的機關。
寧王府通往驛館的那個密道,其實粗淺得很,根本沒有機關。
驛館的那個出口,直接用一塊大青石蓋住了而已,隻是尋常人一般不會走到那處,才發現不了。
而眼前這個密室的機關,顯然非常複雜。
這引起了沈風斕的興趣。
忽然轟隆隆地一聲,像是整個屋子都在晃動。
眾人不由又朝後退去,隻見眼前那麵精緻的牆,劇烈地搖晃了起來。
而後牆上的朱漆漸漸剝落,最後整麵牆開始往下掉碎塊,坍塌成了一堆碎石。
眾人親眼看見,一道完整的牆麵頃刻顛覆,濃煙滾滾。
沈風斕不禁捂住了口,待那煙塵散去,這才看到牆的那一頭,蕭貴妃也捂著臉朝外看來。
「玦兒!斕姐兒!」
蕭貴妃穿著一身簡素的衣裳,不施脂粉,身上也沒有什麽裝飾。
她似乎瘦了不少,一雙明媚如桃花的眼睛,卻在親眼看到軒轅玦那一刻大放異彩。
蕭貴妃顧不得眼前塵土飛揚,便想走出來。
無奈眼前的牆麵碎成了一堆石塊,她穿的是宮裝繡花鞋,鞋底極薄,根本就走不過來。
「母妃,你小心。」
軒轅玦一揮手,命侍衛們將那些碎石清開。
「父皇呢?孩子們還好嗎?」
蕭貴妃歡喜過了頭,差點忘了聖上還在裏頭,連忙收回了腳步。
「聖上在裏頭,孩子們在照顧他。隻是聖上還是沒能完全清醒,快派幾個人把他抬出來,讓禦醫前來診治一番!」
聽見外頭的動靜,密室的拐角處,一個小腦袋探了出來。
見著軒轅玦和沈風斕,她飛快地跑了出來,朝著沈風斕飛奔而去。
「娘親!」
才幾個月不見,龍婉像是長高也長大了許多,飛奔過來的速度叫沈風斕幾乎來不及反應。
龍婉攤開小手小腳,原想直奔沈風斕懷中,卻在靠近的時候被軒轅玦一把按住了額頭。
他隻用一隻手,輕輕鬆鬆把龍婉按在了原地,任她怎麽撲騰都靠近不了沈風斕。
「爹爹……」
龍婉喪氣地放下了高舉的雙手,無奈地看他。
「爹爹怎麽還是這麽愛吃醋?難道龍婉先叫了娘親,沒有叫爹爹,所以爹爹就不讓我抱娘親了?」
可是小孩子和娘親更親近,這是天經地義的嘛!
侍衛們將石塊搬開,李照人已經帶著人飛快進了密室,把聖上抬出來。
聖上閉著眼睡著,為了防止驚醒他,侍衛們是連木床一起抬出來的。
床上不僅有聖上仰麵平躺著,還有雲旗半跪在床上,護著聖上的身子防止他被顛下去。
見著了軒轅玦和沈風斕,他肉呼呼的小臉一下子開出了花,發出了笑聲。
笑了之後才想到聖上還在昏睡,連忙捂住了嘴,從床上跳了下來。
站在地上之後,他的視線平齊,才發現龍婉被軒轅玦按著額頭。
「爹爹,你為什麽按著妹妹?」
軒轅玦這才放了手,順便彈了彈龍婉的小腦瓜。
嗯,聲音真清脆。
「因為你們娘親現在撲不得,要小心些,知道了嗎?」
蕭貴妃這才注意到,沈風斕小腹微凸,一手還下意識攏在身前,正是身懷有孕的模樣。
「斕姐兒,你腹中的孩兒還好嗎?你在嶺南受的委屈,本宮都知道了,你怎麽不早告訴本宮,你是要去救玦兒呢……」
沈風斕把孩子囑託給她的時候,隻說她是想軒轅玦了,所以親自去嶺南找他。
還是後來雲旗和龍婉不小心,才把他們母子三人發夢之事,告訴了蕭貴妃。
她簡直不敢相信,沈風斕明知軒轅玦有危險,竟然隻帶著二十多個護衛就去了嶺南。
她更加不敢相信,如果沒有沈風斕的相救,軒轅玦這回是否能活著回來……
沈風斕故意撅了嘴,「不好不好,蕭太醫說得在府裏好生養胎,不能再時時進宮給母妃看帳本啦。」
蕭貴妃先是一愣,而後不由喜極而泣。
她一指頭嬌嬈地點在她額心。
「你呀,這個時候還逗本宮開心……」
蕭貴妃帶著聖上躲進密室的時候,宮裏人都不知道。
而今聖上回到長生殿,蕭貴妃也冒了出來,軒轅玦在宮中掌事。
一下子眾人便有了主心骨似的,宮裏從原先的人心惶惶,開始慢慢恢復正常。
蕭貴妃這些日子躲在密室之中,也是擔驚受怕。
吃不好也睡不好,生怕寧王占據了京城,怕軒轅玦被殺。
而今塵埃落定,她卻驚悸未平。
趁著聖上在寢殿中由禦醫看診之時,兩人便坐在外殿說起話來。
「那個密室是何人所建?好生神奇。為何李公公在外頭打不開,母妃在裏頭打開了,卻是山崩地裂一般。」
沈風斕想像中的密室,應該是裏外都能打開的,且可以反覆利用。
似這般一開門就毀了的密室,真是可惜了精巧的機關。
蕭貴妃嘆了一聲道:「本宮陪著聖上半輩子了,自來也沒聽說過這個密室。聖上總是半夢半醒,有一次好不容易醒來了,才告訴了本宮這件事,說要把他挪進去,免得寧王挾天子以令諸侯。」
聖上雖病了,腦子卻沒有糊塗。
他難得清醒的時候,便會說出許多讓蕭貴妃安心的話。
比如今夜,聖上在清醒時親筆寫下了詔書,命李照人送到守城的禦林軍處,讓他們不論多晚務必放軒轅玦進宮。
再比如那間密室。
「那密室的確是不能從外頭打開的,隻能開啟一次,外頭的機關便死了。而裏頭的機關也不是能隨意開啟的,開到第三次,就會發生方才的情景。」
外頭的開關隻能開啟一次,那即便旁人不小心發現了開關,也開不起密室。
而開到第三次就會崩塌,是為了提醒密室中的人不要輕易使用,免得頻繁出入被人發現。
沈風斕愣愣地想著這密室機關設置的深意,越想越覺得,她似乎一直低估了聖上的智慧。
起初她認為,把寧王養成今天的模樣,聖上也要承擔一份過失。
明知道寧王不是自己的兒子,要麽殺了他,要麽把他當成親生兒子對待,一輩子不讓寧王知道真相。
可聖上既沒有殺他,也沒有讓他像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得到足夠的寵愛。
反而把他丟給了賢妃那個壞女人。
而今想來,聖上也有他身為人君的苦衷,身為人夫的絕望。
在他知道寧才人欺騙他的那一刻,大約也是哀莫大於心死,才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這密室機關,真的很厲害。」
沈風斕嘴上說著,實則是言不由衷。
身為帝王,難道就要像聖上這樣,一輩子藏著一個密室不告訴旁人?
可見他坐在金龍椅上,是何等步步為營,處處小心。
連身邊至親的人都不能信任。
她忽然對這間密室失去了興致。
倘若身為天下之主就像這樣,未免太無趣了……
有龍騎營和虎騎營這京城兩大營在外坐鎮,隨後各路軍營,並京兆尹府的衙役等,也都開始分散各處維護秩序,抓博盜匪。
詹世城和龍駿等人分領各處,有條不紊。
可他心裏還是藏著私心,第一時間趕到了福王府。
福王府那一帶極其安靜,這種安靜令人惶恐,不知是平安,還是已經遭了流寇的毒手。
他領兵在門外大呼,「下官虎騎營詹世城,請福王殿下速速開門!」
門裏頭一片寂靜,過了一會兒,才傳來微微顫抖的聲音。
「真的是詹大人嗎?」
福王府的下人隔著門縫朝外偷看,借著火把的微光,見著外頭的兵士甲冑整齊,身姿筆挺。
這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風采,絕非一般的流寇盜匪可比。
「殿下,好像是,開不開門?」
下人朝裏頭小聲呼喊,福王正帶著府中家人,在院子裏頭等待著。
所有人手上都拿著武器,哪怕是個鍋鏟,也比孑然一身要有勝算一些。
福王一手拿劍,身旁站著福王妃和南青青等人。
他們聽見外頭的馬蹄和腳步聲,不禁戒備了起來。
而今聽見外頭的人自稱詹世城,福王不禁有些猶豫。
即便外頭的人不是盜匪,而是真的詹世城,他也未必願意開門。
當初在金殿之上,揭發他與戶部謀私的便是詹世城,此人與他可不是朋友。
萬一他是趁著今夜亂象,想趁機謀害自己呢?
正當福王猶豫之時,隻聽南青青朝守門的僕人道:「開門吧。」
眾人都嚇了一跳,不禁朝南青青看去,隻見她一臉鎮定。
「詹大人是個忠正之臣,且他是奉旨到嶺南去接應晉王殿下的。如今他在城中,說明晉王殿下回城了。殿下不信他,難道還不信晉王殿下嗎?」
福王無話可說,那守門的僕人見狀,便打開了大門。
門外當先一騎,高大的將領跨立馬上,英姿勃發。
見到福王府中還算安穩,且人口齊全,他便放下了下來。
南青青的目光定定地朝外看去,正對上他看進來的眼。
四目相對,剎時滄海桑田。
旁人正處於援兵到來的歡喜之中,唯有福王妃心細,看出了南青青的眼神。
她忽然想到,前幾日她因南青青下身撕裂無法侍寢的事,請了當初接生的穩婆細問。
結果穩婆卻說,南青青當時的確難產,可自打沈風斕來了之後,她生得很順利,根本沒有什麽撕裂的事……
這麽說來,就是南青青一直借著撕裂的名義,不肯伺候福王了。
她先前一直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直到今日看到南青青的眼神,她恍然大悟。
傳聞南青青嫁入東宮那日,詹世城當街攔花轎,看來所言不假。
馬上的高大將領翻身下了馬,大步邁入院中,氣勢逼人。
他的每一步,都英姿颯爽,讓人不由生出了安全感。
仿佛隻要有他在,就算流寇有千軍萬馬,也不必擔心。
「福王殿下,貴府人口無恙吧?」
福王見他恭敬地朝自己拱手行禮,心中的大石才卸了下來,忙道:「福王府不打緊,也有幾個小毛賊試圖進來,都已經被本王的侍衛抓住了!倒是隔壁的李大人府上不安穩,刀劍響了一夜,你快帶人去看看吧!」
他說完這話,忽然想起了什麽,連忙攔住詹世城。
「對了,老三和老四他們,到底誰……」
詹世城朝他點了點頭,「晉王殿下如今已在宮中,想比此時已經見到聖上了。福王殿下還請不要輕易走動,外頭流寇未清,萬萬不可讓侍衛放鬆警惕!」
說罷一禮,衣袖一揮便朝外走去,慢著趕到福王所說的李大人府上相助。
他隻要見到南青青安好,便沒有什麽顧慮了。
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守門的僕人重新把門關好,南青青還愣愣地看著那個方向。
她分明看到,詹世城臨走的時候,朝她深深望了一眼……
「好了好了,如今不用怕了!四弟回來了,街上的流寇會被剿滅幹淨的,咱們在府裏等著消息便是。南憶呢?這孩子今夜怕是嚇著了,快讓奶娘抱他來!」
福王府大大小小的幾個孩子,都被侍衛保護著躲在後院的地窖裏頭。
萬一真的有盜匪闖進來,傷著孩子就不好了。
而今眼看危機解除了,福王便讓人把孩子抱出來。
南青青愣了愣,而後才發覺這話是對自己說的,忙曲身一福。
「是,妾身這就去抱孩子。」
……
這一夜不僅抓了許多叛軍,還有許多流寇盜匪。
各路軍營的士兵,順帶清理了街頭上的許多無名死屍,免得天氣炎熱導致瘟疫。
如今時近秋日,暑熱倒是尚未散去,眾將士皆是滿身大汗。
一夜未曾停歇。
到了次日一早,兵士們已經累得不成樣子,街頭巷尾隨地可見癱倒在地上休息的士兵。
各公侯之家,有府中兵力甚眾的人家,自認為不必擔心盜匪的,便派出了不少府兵前來幫忙。
一則為那些在地上癱倒的士兵站崗,防止被旁人踩踏,或是被逃脫的流寇報復。
二則檢查清點傷亡狀況,再為受傷的士兵和百姓提供藥材和吃食。
這些人家之中,便有定國公府和太師府之類,福王府和恆王府等皇親國戚的府邸,也慢慢派出人來幫忙。
沈風翎自打昨夜被送回太師府後,自認為無顏見沈太師和沈風樓,索性跟著府中的僕人一同到街上來施粥。
並非為窮困之人施粥,而是為那些來不及吃飯就要繼續處理屍體的士兵,還有一些房屋被燒毀成了流民的百姓。
見著太師府施粥供不應求,好些府第也主動搭起粥棚來,沒有這個能力的也送上幾袋白米略表心意。
京城經過了一番大變,遍地屍首,血流成河。
而人與人之間,反而生出了一種無聲的默契之感。
這種默契,叫做共患難。
街麵上完全安定了下來,各家的大臣們還毫無所知,不知道昨夜到底誰勝誰負。
有人說,寧王府有侍衛把守,大門緊閉。
有人說,晉王府空空蕩蕩,不像晉王回府了的樣子。
還有人說……
他們隻知道,宮門已經開了。
不論誰勝誰負,他們今日勢必都要入朝一見。
他們整頓衣冠,穿上朝服帶上笏板,神色肅然。
而大理寺之中,定國公被關押在福王當初待過的牢房,聽著外頭的動靜。
竟是一夜未眠。
起初似乎刀兵聲極其慘烈,而後越來越遠,聲音越來越小。
到了天快亮的時候,徹底消失了,寂靜無聲。
牢房外慌當一聲,定國公朝外看去,隻見是大理寺少卿餘傑親自前來。
見著定國公雙眼矍鑠,眼下帶著些微青黑之色,便知道他一夜未眠。
餘傑命人開了牢房的門,親自近前來行禮。
一抬首才發現,他的眼底同樣是一片青黑。
也難怪,這一夜的京城,有多少人真正睡著了呢?
「國公大人,快回府梳洗上朝吧。」
不需多餘的話,隻這一句,定國公已經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坐在床上伸了個懶腰。
「餘大人也快去準備上朝吧,你這眼眶底下黑的,比老夫這個坐牢的人還嚴重。」
說著起身下床,自趿了鞋走出牢房。
餘傑親自跟在後頭送他,「下官不忙,一會兒同賤內借些香粉撲一撲,也就蓋住了。還是得把國公大人先送出去,下官才能放心。」
定國公聽他說的有趣,一麵走一麵回頭看他。
「這些日子在大理寺中,多虧了餘大人的照顧。日後若是不嫌棄,可常來鄙府談會。」
餘傑大喜過望,能得定國公的青眼,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便滿口應答不迭,看著定國公府的僕人把他扶上了轎子,這才趕回去收拾自己。
餘傑原以為,隻有他會想得出這種餿主意,用婦人的香粉撲在眼下掩飾烏青。
沒想到一上了朝,滿大殿都是各色香氣。
有茉莉香,玫瑰香,荷香……
眾臣尷尬得麵麵相覷,假裝沒有聞見這股氣味。
而大殿上頭,金龍椅仍是空空蕩蕩,惹得人人心中忐忑。
不一會兒,沈太師姍姍來遲,把眾人嚇了一跳。
「本官在京中安排人手施粥施藥,故而來遲了。實在是京中亂象,殿下一時找不到人手主持大局,隻好讓本官代為安排。」
要說清剿流寇,那詹世城和龍駿,還有陳墨蔣烽等人,個個都是一把好手。
要論事後的安撫,這些武人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了,還得靠沈太師。
沈太師又是沈風斕的父親,軒轅玦的嶽父,由他來辦最為妥帖不過。
朝臣們一聽這話,心中便有了分曉。
看來昨夜,到底是晉王勝了。
若是寧王,是決計不會把安撫百姓的大事,交給沈太師來辦的。
沈太師環視眾臣,麵上若有所思,似乎在尋找什麽。
一個有眼色的翰林連忙站了出來,遞上一份名單道:「太師可是在清點人員?這是下官方才無事謄錄的名單,請太師過目。」
比起百姓和士兵的損傷來說,朝廷重臣的傷亡,自然更令人關心。
沈太師讚許地點點頭,暗暗記下了他的性命,隨後翻查起那份名單來。
出乎他的意料,除了幾個被盜匪襲入府中,受了輕傷卻也掙紮著來上朝的大臣以外,隻有一位朝廷重臣沒來。
——平西侯汪藏山。
「平西侯如何沒來?莫非是受了重傷?」
眾朝臣麵麵相覷,不一會兒,有個小官怯怯地站了出來。
「回太師,下官今日入朝之前,經過平西侯府看了一眼。府中屍體遍布,血流成河,比街上還要慘烈……」
他當時是坐著轎子經過的,想著看看路上的狀況,便沒有放下轎簾。
沒想到正好看見平西侯府那一地的血肉模糊,嚇得他登時臉色煞白嘔吐不止,直到站在金殿之上,還沒有緩過勁來。
那血糊拉的景象,他怕是一個月都不敢吃肉了。
眾臣一聽這話,膽小的麵色也白了。
昨夜的動亂著實嚇人,好在他們頂多就是皮外傷,還留了一條小命。
想來這平西侯啊,是已經凶多吉少了……
旁人感慨平西侯死的可憐,定國公等人心裏卻有桿秤。
昨夜的盜匪是為劫財,就算攻破了人家的府邸,也輕易不會傷人。
幾個官員的皮外傷,多半也是逃竄的時候踩踏磕碰造成的。
平西侯府卻滿門被屠,顯然是故意為之。
其中緣由,不必細想便明白。
「太師,聖上他?晉王殿下他……」
比起一個不得人心的平西侯,眾人唏噓嗟嘆過後也就罷了,更關心的還是這兩位的安危。
沈太師尚未開口,金殿之外,有人大步邁進門來。
「本王在此。」
聖上臥病在床休養,雖然躲進密室的時間不長,畢竟沒有太醫貼身跟隨。
蕭貴妃唯恐耽誤了聖上的病情,命太醫寸步不離地照看著,唯恐聖上的病情惡化。
軒轅玦隻能代聖上入朝,安撫這些臣子的心。
「請諸位放心,父皇病情未愈,未能上朝。今日本王,以太子的身份,主持朝議。」
太子二字引得眾人驚訝,又想到了定國公拿出來的那份密詔,便把目光都投向了他。
有人便道:「國公爺那份密詔……」
定國公反把目光投向沈太師。
「老夫被寧王下獄那日,便將密詔交給太師了。」
如此要緊的東西,沈太師自然貼身攜帶,不敢馬虎。
他從衣袖中掏出那片明黃的絲綢來,朝晉王躬身一禮,隨後轉過身麵向眾臣。
「這份密詔,是老學士死之前鑑定過的,確認是真無疑。如今事態平定,諸位若有存疑的,盡管查看。」
說著將密詔交給了身邊的官員,讓他們傳閱。
眾臣都道:「不必再看了,那日我們都看過了,何況有老學士以死為證,怎麽可能是假的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密詔是假的。
如今寧王敗逃,晉王掌控京機,太子之位舍他其誰?
軒轅玦隻是淡淡一笑,「父皇雖是重病,卻也不是沒有清醒的時候。稍後散了朝,諸位可以去長生殿請安。若是父皇醒著,或許能同諸位說說話。」
想當初寧王把持朝政的時候,可是不讓人見聖上的。
晉王卻主動讓他們都去給聖上請安,一下子便能讓人看出真相來。
朝臣們心中便有了數。
「太子殿下,臣有罪,臣認罪!」
眼看事情已經發展到了無可逆轉的地步,寧王一黨的朝臣們,紛紛跪地請罪。
一時之間,倒跪下了小半的朝臣。
軒轅玦笑道:「諸位大人有心主動悔過,自然是最好。倘或能把罪證一一交代清楚,本宮一定會勸說父皇,對諸位從寬處理。」
清除寧王一黨的餘孽,本就是今日朝會的一大重任。
還有諸多安撫百姓、恢復吏治、重建城防的事,都需要一一解決。
……
朝堂上熱議之時,各皇室宗親和府中的女眷,也帶著孩子進宮來侍疾。
這原是聖上病重之初他們就該做的,無奈寧王不許人見聖上,所以拖到今日才行。
後宮一眾嬪妃,如付婕妤和王美人等,來得更早一些。
蕭貴妃平日嫌她們礙事,可如今劫後餘生,不自覺就寬容了起來。
不僅允許她們進殿探視,還命人賜座賜茶的,同她們坐著說話。
沈風斕這一夜也沒回府去,隻是略在華清宮休息了片刻,便過來陪著蕭貴妃。
不多時,福王、恆王等人皆至,見到聖上躺在龍床之上,竟忍不住眼眶含淚,兄弟兩個抱頭痛哭。
這場景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福王和恆王這一對冤家,什麽時候這麽好了?
這要是不說,還以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呢!
蕭貴妃一時不知如何勸解,還是沈風斕上前道:「二位殿下還是別哭了,聖上臥病在床,被驚擾了倒不好,何況也不吉利……」
兄弟兩個愣了愣,仿佛這才想起,在病床前哭是什麽意思。
連忙把眼淚擦了,老實地坐下喝茶。
「貴妃娘娘見笑,本王太久沒見著父皇了,這些日子也不知道父皇究竟身子如何,一時激動。」
福王朝著蕭貴妃解釋,抹眼淚的樣子倒像個小孩子似的,蕭貴妃也不禁笑了起來。
「二位殿下有這個孝心,不妨在此多等一會兒。聖上每日清晨之後,往往會清醒一會兒,隻是時間不定。說不準,二位還能同聖上說句話。」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們就在這等著。」
女眷和孩子們都在外頭等候,沈風斕隻能勉強撐著身子,到外間去替蕭貴妃招呼眾人。
她一夜沒怎麽休息,又是身懷有孕之人,難免倦怠。
沒想到一走出聖上的寢殿,眾人齊刷刷朝她請安,把她活生生驚醒了。
「見過太子妃娘娘。」
沈風斕是頭一次聽這稱呼,仔細一看,請安的人群中還有福王妃。
她忙拉過福王妃到一旁,悄聲問道:「大嫂,這是怎麽回事?」
福王妃是正經做過太子妃的人,她的嘴裏冒出這樣的話來,想來不是沒來由的。
果然,福王妃道:「你還不知道麽?聖上病重,晉王殿下遵照旨意,以太子的身份監國理政。這太子妃三個字,是殿下在朝上親口說的,還能有假?」
沈風斕頓了頓。
總歸是聖上的旨意,以太子的身份監國,的確比以晉王的身份更能服眾。
畢竟而今的京城,是再也禁不住任何動亂了。
「殿下胡說,怎麽大家也跟著聽了?太子妃豈是小事,沒有聖上的冊封,如何使得?」
福王妃詫異地看了她一眼,這才發現她小腹微凸,麵色還有些倦怠。
「怪不得你什麽都不知道,原來是懷著身孕,想必昨夜偷空就休息了,根本沒注意旁的事吧?聖上那道密詔被就冊封了你,隻是定國公怕觸怒寧王,所以沒有宣你那一句罷了!而今密詔就在金殿之上供朝臣們看著,自然看到聖上給你的冊封了。」
原來是如此。
沈風斕不禁麵色微紅。
定國公此舉實屬無奈,可有心人隻要想想他為什麽隱了那一句不提,不就知道寧王對她的心思了嗎?
這等佚聞要傳到市井上去,還不知道會編排成什麽樣呢。
端看那年的「晉王府滅門案」便知了。
她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過身又露出了微笑來。
「請恕我招待不周,諸位都坐下等罷。一會子聖上若是醒了,再帶諸位皇孫們進去請安便是。」
眾人得了她的話才各自坐了下來,不知道雲旗和龍婉從哪裏冒出,飛快地朝她跑來。
「娘親!太好了,大家都沒有事!」
龍婉歡快地攤開手腳,下意識要撲向她讓她抱。
她見到了那些宗親帶進宮的孩子們,皆是她素日的玩伴,所以十分興奮。
以至於興奮過頭,忘了昨夜軒轅玦交待她的話。
她一路跑到了沈風斕的跟前,這才意識到了什麽似的,飛快地剎住腳。
這一腳煞得太猛,千層雲底的繡鞋與金磚地麵發出長長的摩擦聲,而後便是咚的一聲——
龍婉被自己的力道反噬,竟活生生地倒仰下去,摔了一個屁墩兒。
「娘親……」
她整張小臉皺成了一團,像一個被人揉壞了的包子,充滿紋路卻仍是圓乎乎的。
「哈哈哈!」
眾人極有禮數的掩口輕笑,也有幾個率真的孩子發出咯咯的笑聲。
唯獨一個清脆的童聲,哈哈哈地大笑,顯得格外突兀。
沈風斕朝外頭望去,見正是她見過多回的那個小霸王,論輩分是龍婉堂叔的那位。
他咧著嘴哈哈大笑,漏出來的門牙缺了兩個,不知所蹤。
方才還一臉寶寶委屈求抱抱的龍婉,一下子殺氣騰騰地撐著小手爬了起來,氣勢洶洶地朝小霸王走去。
她還未曾發作,小霸王似乎知道她要來打自己,朝著她擠出豬鼻子做鬼臉。
「來啊來啊,我才不害怕!」
這孩子也是天真得很,被龍婉欺負哭了多少次,就是不長記性。
還總愛故意來逗龍婉,惹得福昀總是黑臉。
龍婉忽然剎住了腳步。
小霸王一愣,不知道她為何如此反常。
難道是真被自己的話嚇住了,不敢來打自己了嗎?
他越發賣力地擠著豬鼻子,扮出各種醜樣來激怒龍婉。
啪!
一個比他高大許多的少年默默出現在他身後,在他最嘚瑟的時候,朝他腦袋上蓋了一巴掌。
「皇爺爺還在寢殿休息,你別吵。」
這突兀的一巴掌,把小霸王打蒙圈了,愣愣地站在那裏。
換成了龍婉掩著嘴哈哈大笑。
「就是,皇爺爺還在休息呢,你吵什麽吵?等會兒離了這裏本郡主再收拾你!」
沈風斕原本見著福昀,心中還有些讚許,想著這孩子越長大越聰明了。
他分明是為了龍婉出頭,故意要打小霸王,卻用吵著聖上休息這個罪名來編排他。
讓小霸王無可反駁。
及至聽了龍婉最後那一句話,她尷尬地咳了咳,把龍婉招了回來。
這麽彪悍的話,到底是何人教她說的?
這麽多皇室宗親都在這裏,她真怕龍婉這名聲傳出去,日後成了下一個衛家的小郡主。
而沈風斕不知道的是,在她離開京城這幾個月中,龍婉打遍皇室子弟無敵手的名聲,早就流傳甚遠了……
「龍婉,低調一點,在外人麵前,還是要裝一裝的。」
福王妃坐得離她近,聽見這句話,差點沒一口茶水噴出來。
她就是這麽教女兒的?
什麽裝一裝,這到底是想讓女兒溫柔起來,還是在讓她更加彪悍……
------題外話------
昨天的問題答案是李照人~
答李公公的伊人也明白是說誰,可是答老太監的……哼,李公公表示他要跳出來打你!
還有答福王的諸位小可愛們,能不能告訴我福王為什麽躲在聖上的桌子底下,哈哈哈哈!看評論區笑死係列,忍不住啦!
不但動作笨拙,還有些發福。
借著火把的光亮,沈風斕看清了那人的容貌,忍不住掩口笑了起來。
那躲在書案底下的不是旁人,正是聖上身邊的李照人。
「李公公,你怎麽會在這?」
沈風斕一開口,侍衛們忙放開了他,麵色訕訕了起來。
這可是聖上身邊的大紅人,李照人李公公。
他們方才居然那般不客氣,把他當成一個歹人一樣拖了出來。
「沈側妃?晉王殿下?」
李照人知道今夜京中動亂,藏在密室外頭是為聖上把風。
若來的是晉王,那自然皆大歡喜。
若來的是寧王,他便隻能拚著一死,也不能暴露聖上的行蹤……
他躲在書案底下,聽見了長生殿外的動靜,卻老眼昏花不知道來人是誰。
直到聽見沈風斕的聲音,他才放心了下來。
「晉王殿下,外頭如今怎麽樣了?」
李照人說這話的時候,似乎還有些驚魂未定。
「放心。」
軒轅玦朝他點了點頭,兩個字概括了情形。
「父皇和母後今在何處,快帶本王去見!」
李照人既然躲在外頭,必定是知道密室的入口在何處的。
他忙應了一聲,走到一麵掛著羅漢圖的牆邊,朝裏頭呼喊。
「聖上,貴妃娘娘,是晉王殿下回來啦!娘娘,開門吧,是晉王殿下!」
他極有耐心地接連呼喊了好幾聲,一直重複著晉王兩個字。
像是生怕裏頭聽不清楚似的。
軒轅玦不免詫異,難道這密室從外頭打不開嗎?
還是打開的方法,聖上連李照人都不願意告訴?
一直到他重複喊了許久,牆的那一頭才隱隱有聲響傳來。
「是玦兒?」
蕭貴妃的聲音像從極遙遠的地方的傳來,悶聲悶氣的。
軒轅玦走上前去,貼著那牆壁道:「母妃,是兒臣回來了,快開門吧。」
牆的那一頭便沒了動靜,不一會兒便傳來了石塊轉動的聲音,像是某種機關正在開啟。
這種聲音持續了許久,可見機關及其複雜。
李照人忽然道:「殿下,娘娘,快往後退。」
說著自己退到了書案邊上,軒轅玦雖不解其意,還是攬著沈風斕朝後退了一步。
沈風斕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牆看。
她自來到大周,還未見過什麽精巧的機關。
寧王府通往驛館的那個密道,其實粗淺得很,根本沒有機關。
驛館的那個出口,直接用一塊大青石蓋住了而已,隻是尋常人一般不會走到那處,才發現不了。
而眼前這個密室的機關,顯然非常複雜。
這引起了沈風斕的興趣。
忽然轟隆隆地一聲,像是整個屋子都在晃動。
眾人不由又朝後退去,隻見眼前那麵精緻的牆,劇烈地搖晃了起來。
而後牆上的朱漆漸漸剝落,最後整麵牆開始往下掉碎塊,坍塌成了一堆碎石。
眾人親眼看見,一道完整的牆麵頃刻顛覆,濃煙滾滾。
沈風斕不禁捂住了口,待那煙塵散去,這才看到牆的那一頭,蕭貴妃也捂著臉朝外看來。
「玦兒!斕姐兒!」
蕭貴妃穿著一身簡素的衣裳,不施脂粉,身上也沒有什麽裝飾。
她似乎瘦了不少,一雙明媚如桃花的眼睛,卻在親眼看到軒轅玦那一刻大放異彩。
蕭貴妃顧不得眼前塵土飛揚,便想走出來。
無奈眼前的牆麵碎成了一堆石塊,她穿的是宮裝繡花鞋,鞋底極薄,根本就走不過來。
「母妃,你小心。」
軒轅玦一揮手,命侍衛們將那些碎石清開。
「父皇呢?孩子們還好嗎?」
蕭貴妃歡喜過了頭,差點忘了聖上還在裏頭,連忙收回了腳步。
「聖上在裏頭,孩子們在照顧他。隻是聖上還是沒能完全清醒,快派幾個人把他抬出來,讓禦醫前來診治一番!」
聽見外頭的動靜,密室的拐角處,一個小腦袋探了出來。
見著軒轅玦和沈風斕,她飛快地跑了出來,朝著沈風斕飛奔而去。
「娘親!」
才幾個月不見,龍婉像是長高也長大了許多,飛奔過來的速度叫沈風斕幾乎來不及反應。
龍婉攤開小手小腳,原想直奔沈風斕懷中,卻在靠近的時候被軒轅玦一把按住了額頭。
他隻用一隻手,輕輕鬆鬆把龍婉按在了原地,任她怎麽撲騰都靠近不了沈風斕。
「爹爹……」
龍婉喪氣地放下了高舉的雙手,無奈地看他。
「爹爹怎麽還是這麽愛吃醋?難道龍婉先叫了娘親,沒有叫爹爹,所以爹爹就不讓我抱娘親了?」
可是小孩子和娘親更親近,這是天經地義的嘛!
侍衛們將石塊搬開,李照人已經帶著人飛快進了密室,把聖上抬出來。
聖上閉著眼睡著,為了防止驚醒他,侍衛們是連木床一起抬出來的。
床上不僅有聖上仰麵平躺著,還有雲旗半跪在床上,護著聖上的身子防止他被顛下去。
見著了軒轅玦和沈風斕,他肉呼呼的小臉一下子開出了花,發出了笑聲。
笑了之後才想到聖上還在昏睡,連忙捂住了嘴,從床上跳了下來。
站在地上之後,他的視線平齊,才發現龍婉被軒轅玦按著額頭。
「爹爹,你為什麽按著妹妹?」
軒轅玦這才放了手,順便彈了彈龍婉的小腦瓜。
嗯,聲音真清脆。
「因為你們娘親現在撲不得,要小心些,知道了嗎?」
蕭貴妃這才注意到,沈風斕小腹微凸,一手還下意識攏在身前,正是身懷有孕的模樣。
「斕姐兒,你腹中的孩兒還好嗎?你在嶺南受的委屈,本宮都知道了,你怎麽不早告訴本宮,你是要去救玦兒呢……」
沈風斕把孩子囑託給她的時候,隻說她是想軒轅玦了,所以親自去嶺南找他。
還是後來雲旗和龍婉不小心,才把他們母子三人發夢之事,告訴了蕭貴妃。
她簡直不敢相信,沈風斕明知軒轅玦有危險,竟然隻帶著二十多個護衛就去了嶺南。
她更加不敢相信,如果沒有沈風斕的相救,軒轅玦這回是否能活著回來……
沈風斕故意撅了嘴,「不好不好,蕭太醫說得在府裏好生養胎,不能再時時進宮給母妃看帳本啦。」
蕭貴妃先是一愣,而後不由喜極而泣。
她一指頭嬌嬈地點在她額心。
「你呀,這個時候還逗本宮開心……」
蕭貴妃帶著聖上躲進密室的時候,宮裏人都不知道。
而今聖上回到長生殿,蕭貴妃也冒了出來,軒轅玦在宮中掌事。
一下子眾人便有了主心骨似的,宮裏從原先的人心惶惶,開始慢慢恢復正常。
蕭貴妃這些日子躲在密室之中,也是擔驚受怕。
吃不好也睡不好,生怕寧王占據了京城,怕軒轅玦被殺。
而今塵埃落定,她卻驚悸未平。
趁著聖上在寢殿中由禦醫看診之時,兩人便坐在外殿說起話來。
「那個密室是何人所建?好生神奇。為何李公公在外頭打不開,母妃在裏頭打開了,卻是山崩地裂一般。」
沈風斕想像中的密室,應該是裏外都能打開的,且可以反覆利用。
似這般一開門就毀了的密室,真是可惜了精巧的機關。
蕭貴妃嘆了一聲道:「本宮陪著聖上半輩子了,自來也沒聽說過這個密室。聖上總是半夢半醒,有一次好不容易醒來了,才告訴了本宮這件事,說要把他挪進去,免得寧王挾天子以令諸侯。」
聖上雖病了,腦子卻沒有糊塗。
他難得清醒的時候,便會說出許多讓蕭貴妃安心的話。
比如今夜,聖上在清醒時親筆寫下了詔書,命李照人送到守城的禦林軍處,讓他們不論多晚務必放軒轅玦進宮。
再比如那間密室。
「那密室的確是不能從外頭打開的,隻能開啟一次,外頭的機關便死了。而裏頭的機關也不是能隨意開啟的,開到第三次,就會發生方才的情景。」
外頭的開關隻能開啟一次,那即便旁人不小心發現了開關,也開不起密室。
而開到第三次就會崩塌,是為了提醒密室中的人不要輕易使用,免得頻繁出入被人發現。
沈風斕愣愣地想著這密室機關設置的深意,越想越覺得,她似乎一直低估了聖上的智慧。
起初她認為,把寧王養成今天的模樣,聖上也要承擔一份過失。
明知道寧王不是自己的兒子,要麽殺了他,要麽把他當成親生兒子對待,一輩子不讓寧王知道真相。
可聖上既沒有殺他,也沒有讓他像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得到足夠的寵愛。
反而把他丟給了賢妃那個壞女人。
而今想來,聖上也有他身為人君的苦衷,身為人夫的絕望。
在他知道寧才人欺騙他的那一刻,大約也是哀莫大於心死,才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這密室機關,真的很厲害。」
沈風斕嘴上說著,實則是言不由衷。
身為帝王,難道就要像聖上這樣,一輩子藏著一個密室不告訴旁人?
可見他坐在金龍椅上,是何等步步為營,處處小心。
連身邊至親的人都不能信任。
她忽然對這間密室失去了興致。
倘若身為天下之主就像這樣,未免太無趣了……
有龍騎營和虎騎營這京城兩大營在外坐鎮,隨後各路軍營,並京兆尹府的衙役等,也都開始分散各處維護秩序,抓博盜匪。
詹世城和龍駿等人分領各處,有條不紊。
可他心裏還是藏著私心,第一時間趕到了福王府。
福王府那一帶極其安靜,這種安靜令人惶恐,不知是平安,還是已經遭了流寇的毒手。
他領兵在門外大呼,「下官虎騎營詹世城,請福王殿下速速開門!」
門裏頭一片寂靜,過了一會兒,才傳來微微顫抖的聲音。
「真的是詹大人嗎?」
福王府的下人隔著門縫朝外偷看,借著火把的微光,見著外頭的兵士甲冑整齊,身姿筆挺。
這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風采,絕非一般的流寇盜匪可比。
「殿下,好像是,開不開門?」
下人朝裏頭小聲呼喊,福王正帶著府中家人,在院子裏頭等待著。
所有人手上都拿著武器,哪怕是個鍋鏟,也比孑然一身要有勝算一些。
福王一手拿劍,身旁站著福王妃和南青青等人。
他們聽見外頭的馬蹄和腳步聲,不禁戒備了起來。
而今聽見外頭的人自稱詹世城,福王不禁有些猶豫。
即便外頭的人不是盜匪,而是真的詹世城,他也未必願意開門。
當初在金殿之上,揭發他與戶部謀私的便是詹世城,此人與他可不是朋友。
萬一他是趁著今夜亂象,想趁機謀害自己呢?
正當福王猶豫之時,隻聽南青青朝守門的僕人道:「開門吧。」
眾人都嚇了一跳,不禁朝南青青看去,隻見她一臉鎮定。
「詹大人是個忠正之臣,且他是奉旨到嶺南去接應晉王殿下的。如今他在城中,說明晉王殿下回城了。殿下不信他,難道還不信晉王殿下嗎?」
福王無話可說,那守門的僕人見狀,便打開了大門。
門外當先一騎,高大的將領跨立馬上,英姿勃發。
見到福王府中還算安穩,且人口齊全,他便放下了下來。
南青青的目光定定地朝外看去,正對上他看進來的眼。
四目相對,剎時滄海桑田。
旁人正處於援兵到來的歡喜之中,唯有福王妃心細,看出了南青青的眼神。
她忽然想到,前幾日她因南青青下身撕裂無法侍寢的事,請了當初接生的穩婆細問。
結果穩婆卻說,南青青當時的確難產,可自打沈風斕來了之後,她生得很順利,根本沒有什麽撕裂的事……
這麽說來,就是南青青一直借著撕裂的名義,不肯伺候福王了。
她先前一直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直到今日看到南青青的眼神,她恍然大悟。
傳聞南青青嫁入東宮那日,詹世城當街攔花轎,看來所言不假。
馬上的高大將領翻身下了馬,大步邁入院中,氣勢逼人。
他的每一步,都英姿颯爽,讓人不由生出了安全感。
仿佛隻要有他在,就算流寇有千軍萬馬,也不必擔心。
「福王殿下,貴府人口無恙吧?」
福王見他恭敬地朝自己拱手行禮,心中的大石才卸了下來,忙道:「福王府不打緊,也有幾個小毛賊試圖進來,都已經被本王的侍衛抓住了!倒是隔壁的李大人府上不安穩,刀劍響了一夜,你快帶人去看看吧!」
他說完這話,忽然想起了什麽,連忙攔住詹世城。
「對了,老三和老四他們,到底誰……」
詹世城朝他點了點頭,「晉王殿下如今已在宮中,想比此時已經見到聖上了。福王殿下還請不要輕易走動,外頭流寇未清,萬萬不可讓侍衛放鬆警惕!」
說罷一禮,衣袖一揮便朝外走去,慢著趕到福王所說的李大人府上相助。
他隻要見到南青青安好,便沒有什麽顧慮了。
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守門的僕人重新把門關好,南青青還愣愣地看著那個方向。
她分明看到,詹世城臨走的時候,朝她深深望了一眼……
「好了好了,如今不用怕了!四弟回來了,街上的流寇會被剿滅幹淨的,咱們在府裏等著消息便是。南憶呢?這孩子今夜怕是嚇著了,快讓奶娘抱他來!」
福王府大大小小的幾個孩子,都被侍衛保護著躲在後院的地窖裏頭。
萬一真的有盜匪闖進來,傷著孩子就不好了。
而今眼看危機解除了,福王便讓人把孩子抱出來。
南青青愣了愣,而後才發覺這話是對自己說的,忙曲身一福。
「是,妾身這就去抱孩子。」
……
這一夜不僅抓了許多叛軍,還有許多流寇盜匪。
各路軍營的士兵,順帶清理了街頭上的許多無名死屍,免得天氣炎熱導致瘟疫。
如今時近秋日,暑熱倒是尚未散去,眾將士皆是滿身大汗。
一夜未曾停歇。
到了次日一早,兵士們已經累得不成樣子,街頭巷尾隨地可見癱倒在地上休息的士兵。
各公侯之家,有府中兵力甚眾的人家,自認為不必擔心盜匪的,便派出了不少府兵前來幫忙。
一則為那些在地上癱倒的士兵站崗,防止被旁人踩踏,或是被逃脫的流寇報復。
二則檢查清點傷亡狀況,再為受傷的士兵和百姓提供藥材和吃食。
這些人家之中,便有定國公府和太師府之類,福王府和恆王府等皇親國戚的府邸,也慢慢派出人來幫忙。
沈風翎自打昨夜被送回太師府後,自認為無顏見沈太師和沈風樓,索性跟著府中的僕人一同到街上來施粥。
並非為窮困之人施粥,而是為那些來不及吃飯就要繼續處理屍體的士兵,還有一些房屋被燒毀成了流民的百姓。
見著太師府施粥供不應求,好些府第也主動搭起粥棚來,沒有這個能力的也送上幾袋白米略表心意。
京城經過了一番大變,遍地屍首,血流成河。
而人與人之間,反而生出了一種無聲的默契之感。
這種默契,叫做共患難。
街麵上完全安定了下來,各家的大臣們還毫無所知,不知道昨夜到底誰勝誰負。
有人說,寧王府有侍衛把守,大門緊閉。
有人說,晉王府空空蕩蕩,不像晉王回府了的樣子。
還有人說……
他們隻知道,宮門已經開了。
不論誰勝誰負,他們今日勢必都要入朝一見。
他們整頓衣冠,穿上朝服帶上笏板,神色肅然。
而大理寺之中,定國公被關押在福王當初待過的牢房,聽著外頭的動靜。
竟是一夜未眠。
起初似乎刀兵聲極其慘烈,而後越來越遠,聲音越來越小。
到了天快亮的時候,徹底消失了,寂靜無聲。
牢房外慌當一聲,定國公朝外看去,隻見是大理寺少卿餘傑親自前來。
見著定國公雙眼矍鑠,眼下帶著些微青黑之色,便知道他一夜未眠。
餘傑命人開了牢房的門,親自近前來行禮。
一抬首才發現,他的眼底同樣是一片青黑。
也難怪,這一夜的京城,有多少人真正睡著了呢?
「國公大人,快回府梳洗上朝吧。」
不需多餘的話,隻這一句,定國公已經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坐在床上伸了個懶腰。
「餘大人也快去準備上朝吧,你這眼眶底下黑的,比老夫這個坐牢的人還嚴重。」
說著起身下床,自趿了鞋走出牢房。
餘傑親自跟在後頭送他,「下官不忙,一會兒同賤內借些香粉撲一撲,也就蓋住了。還是得把國公大人先送出去,下官才能放心。」
定國公聽他說的有趣,一麵走一麵回頭看他。
「這些日子在大理寺中,多虧了餘大人的照顧。日後若是不嫌棄,可常來鄙府談會。」
餘傑大喜過望,能得定國公的青眼,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便滿口應答不迭,看著定國公府的僕人把他扶上了轎子,這才趕回去收拾自己。
餘傑原以為,隻有他會想得出這種餿主意,用婦人的香粉撲在眼下掩飾烏青。
沒想到一上了朝,滿大殿都是各色香氣。
有茉莉香,玫瑰香,荷香……
眾臣尷尬得麵麵相覷,假裝沒有聞見這股氣味。
而大殿上頭,金龍椅仍是空空蕩蕩,惹得人人心中忐忑。
不一會兒,沈太師姍姍來遲,把眾人嚇了一跳。
「本官在京中安排人手施粥施藥,故而來遲了。實在是京中亂象,殿下一時找不到人手主持大局,隻好讓本官代為安排。」
要說清剿流寇,那詹世城和龍駿,還有陳墨蔣烽等人,個個都是一把好手。
要論事後的安撫,這些武人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了,還得靠沈太師。
沈太師又是沈風斕的父親,軒轅玦的嶽父,由他來辦最為妥帖不過。
朝臣們一聽這話,心中便有了分曉。
看來昨夜,到底是晉王勝了。
若是寧王,是決計不會把安撫百姓的大事,交給沈太師來辦的。
沈太師環視眾臣,麵上若有所思,似乎在尋找什麽。
一個有眼色的翰林連忙站了出來,遞上一份名單道:「太師可是在清點人員?這是下官方才無事謄錄的名單,請太師過目。」
比起百姓和士兵的損傷來說,朝廷重臣的傷亡,自然更令人關心。
沈太師讚許地點點頭,暗暗記下了他的性命,隨後翻查起那份名單來。
出乎他的意料,除了幾個被盜匪襲入府中,受了輕傷卻也掙紮著來上朝的大臣以外,隻有一位朝廷重臣沒來。
——平西侯汪藏山。
「平西侯如何沒來?莫非是受了重傷?」
眾朝臣麵麵相覷,不一會兒,有個小官怯怯地站了出來。
「回太師,下官今日入朝之前,經過平西侯府看了一眼。府中屍體遍布,血流成河,比街上還要慘烈……」
他當時是坐著轎子經過的,想著看看路上的狀況,便沒有放下轎簾。
沒想到正好看見平西侯府那一地的血肉模糊,嚇得他登時臉色煞白嘔吐不止,直到站在金殿之上,還沒有緩過勁來。
那血糊拉的景象,他怕是一個月都不敢吃肉了。
眾臣一聽這話,膽小的麵色也白了。
昨夜的動亂著實嚇人,好在他們頂多就是皮外傷,還留了一條小命。
想來這平西侯啊,是已經凶多吉少了……
旁人感慨平西侯死的可憐,定國公等人心裏卻有桿秤。
昨夜的盜匪是為劫財,就算攻破了人家的府邸,也輕易不會傷人。
幾個官員的皮外傷,多半也是逃竄的時候踩踏磕碰造成的。
平西侯府卻滿門被屠,顯然是故意為之。
其中緣由,不必細想便明白。
「太師,聖上他?晉王殿下他……」
比起一個不得人心的平西侯,眾人唏噓嗟嘆過後也就罷了,更關心的還是這兩位的安危。
沈太師尚未開口,金殿之外,有人大步邁進門來。
「本王在此。」
聖上臥病在床休養,雖然躲進密室的時間不長,畢竟沒有太醫貼身跟隨。
蕭貴妃唯恐耽誤了聖上的病情,命太醫寸步不離地照看著,唯恐聖上的病情惡化。
軒轅玦隻能代聖上入朝,安撫這些臣子的心。
「請諸位放心,父皇病情未愈,未能上朝。今日本王,以太子的身份,主持朝議。」
太子二字引得眾人驚訝,又想到了定國公拿出來的那份密詔,便把目光都投向了他。
有人便道:「國公爺那份密詔……」
定國公反把目光投向沈太師。
「老夫被寧王下獄那日,便將密詔交給太師了。」
如此要緊的東西,沈太師自然貼身攜帶,不敢馬虎。
他從衣袖中掏出那片明黃的絲綢來,朝晉王躬身一禮,隨後轉過身麵向眾臣。
「這份密詔,是老學士死之前鑑定過的,確認是真無疑。如今事態平定,諸位若有存疑的,盡管查看。」
說著將密詔交給了身邊的官員,讓他們傳閱。
眾臣都道:「不必再看了,那日我們都看過了,何況有老學士以死為證,怎麽可能是假的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密詔是假的。
如今寧王敗逃,晉王掌控京機,太子之位舍他其誰?
軒轅玦隻是淡淡一笑,「父皇雖是重病,卻也不是沒有清醒的時候。稍後散了朝,諸位可以去長生殿請安。若是父皇醒著,或許能同諸位說說話。」
想當初寧王把持朝政的時候,可是不讓人見聖上的。
晉王卻主動讓他們都去給聖上請安,一下子便能讓人看出真相來。
朝臣們心中便有了數。
「太子殿下,臣有罪,臣認罪!」
眼看事情已經發展到了無可逆轉的地步,寧王一黨的朝臣們,紛紛跪地請罪。
一時之間,倒跪下了小半的朝臣。
軒轅玦笑道:「諸位大人有心主動悔過,自然是最好。倘或能把罪證一一交代清楚,本宮一定會勸說父皇,對諸位從寬處理。」
清除寧王一黨的餘孽,本就是今日朝會的一大重任。
還有諸多安撫百姓、恢復吏治、重建城防的事,都需要一一解決。
……
朝堂上熱議之時,各皇室宗親和府中的女眷,也帶著孩子進宮來侍疾。
這原是聖上病重之初他們就該做的,無奈寧王不許人見聖上,所以拖到今日才行。
後宮一眾嬪妃,如付婕妤和王美人等,來得更早一些。
蕭貴妃平日嫌她們礙事,可如今劫後餘生,不自覺就寬容了起來。
不僅允許她們進殿探視,還命人賜座賜茶的,同她們坐著說話。
沈風斕這一夜也沒回府去,隻是略在華清宮休息了片刻,便過來陪著蕭貴妃。
不多時,福王、恆王等人皆至,見到聖上躺在龍床之上,竟忍不住眼眶含淚,兄弟兩個抱頭痛哭。
這場景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福王和恆王這一對冤家,什麽時候這麽好了?
這要是不說,還以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呢!
蕭貴妃一時不知如何勸解,還是沈風斕上前道:「二位殿下還是別哭了,聖上臥病在床,被驚擾了倒不好,何況也不吉利……」
兄弟兩個愣了愣,仿佛這才想起,在病床前哭是什麽意思。
連忙把眼淚擦了,老實地坐下喝茶。
「貴妃娘娘見笑,本王太久沒見著父皇了,這些日子也不知道父皇究竟身子如何,一時激動。」
福王朝著蕭貴妃解釋,抹眼淚的樣子倒像個小孩子似的,蕭貴妃也不禁笑了起來。
「二位殿下有這個孝心,不妨在此多等一會兒。聖上每日清晨之後,往往會清醒一會兒,隻是時間不定。說不準,二位還能同聖上說句話。」
「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們就在這等著。」
女眷和孩子們都在外頭等候,沈風斕隻能勉強撐著身子,到外間去替蕭貴妃招呼眾人。
她一夜沒怎麽休息,又是身懷有孕之人,難免倦怠。
沒想到一走出聖上的寢殿,眾人齊刷刷朝她請安,把她活生生驚醒了。
「見過太子妃娘娘。」
沈風斕是頭一次聽這稱呼,仔細一看,請安的人群中還有福王妃。
她忙拉過福王妃到一旁,悄聲問道:「大嫂,這是怎麽回事?」
福王妃是正經做過太子妃的人,她的嘴裏冒出這樣的話來,想來不是沒來由的。
果然,福王妃道:「你還不知道麽?聖上病重,晉王殿下遵照旨意,以太子的身份監國理政。這太子妃三個字,是殿下在朝上親口說的,還能有假?」
沈風斕頓了頓。
總歸是聖上的旨意,以太子的身份監國,的確比以晉王的身份更能服眾。
畢竟而今的京城,是再也禁不住任何動亂了。
「殿下胡說,怎麽大家也跟著聽了?太子妃豈是小事,沒有聖上的冊封,如何使得?」
福王妃詫異地看了她一眼,這才發現她小腹微凸,麵色還有些倦怠。
「怪不得你什麽都不知道,原來是懷著身孕,想必昨夜偷空就休息了,根本沒注意旁的事吧?聖上那道密詔被就冊封了你,隻是定國公怕觸怒寧王,所以沒有宣你那一句罷了!而今密詔就在金殿之上供朝臣們看著,自然看到聖上給你的冊封了。」
原來是如此。
沈風斕不禁麵色微紅。
定國公此舉實屬無奈,可有心人隻要想想他為什麽隱了那一句不提,不就知道寧王對她的心思了嗎?
這等佚聞要傳到市井上去,還不知道會編排成什麽樣呢。
端看那年的「晉王府滅門案」便知了。
她無奈地搖了搖頭,轉過身又露出了微笑來。
「請恕我招待不周,諸位都坐下等罷。一會子聖上若是醒了,再帶諸位皇孫們進去請安便是。」
眾人得了她的話才各自坐了下來,不知道雲旗和龍婉從哪裏冒出,飛快地朝她跑來。
「娘親!太好了,大家都沒有事!」
龍婉歡快地攤開手腳,下意識要撲向她讓她抱。
她見到了那些宗親帶進宮的孩子們,皆是她素日的玩伴,所以十分興奮。
以至於興奮過頭,忘了昨夜軒轅玦交待她的話。
她一路跑到了沈風斕的跟前,這才意識到了什麽似的,飛快地剎住腳。
這一腳煞得太猛,千層雲底的繡鞋與金磚地麵發出長長的摩擦聲,而後便是咚的一聲——
龍婉被自己的力道反噬,竟活生生地倒仰下去,摔了一個屁墩兒。
「娘親……」
她整張小臉皺成了一團,像一個被人揉壞了的包子,充滿紋路卻仍是圓乎乎的。
「哈哈哈!」
眾人極有禮數的掩口輕笑,也有幾個率真的孩子發出咯咯的笑聲。
唯獨一個清脆的童聲,哈哈哈地大笑,顯得格外突兀。
沈風斕朝外頭望去,見正是她見過多回的那個小霸王,論輩分是龍婉堂叔的那位。
他咧著嘴哈哈大笑,漏出來的門牙缺了兩個,不知所蹤。
方才還一臉寶寶委屈求抱抱的龍婉,一下子殺氣騰騰地撐著小手爬了起來,氣勢洶洶地朝小霸王走去。
她還未曾發作,小霸王似乎知道她要來打自己,朝著她擠出豬鼻子做鬼臉。
「來啊來啊,我才不害怕!」
這孩子也是天真得很,被龍婉欺負哭了多少次,就是不長記性。
還總愛故意來逗龍婉,惹得福昀總是黑臉。
龍婉忽然剎住了腳步。
小霸王一愣,不知道她為何如此反常。
難道是真被自己的話嚇住了,不敢來打自己了嗎?
他越發賣力地擠著豬鼻子,扮出各種醜樣來激怒龍婉。
啪!
一個比他高大許多的少年默默出現在他身後,在他最嘚瑟的時候,朝他腦袋上蓋了一巴掌。
「皇爺爺還在寢殿休息,你別吵。」
這突兀的一巴掌,把小霸王打蒙圈了,愣愣地站在那裏。
換成了龍婉掩著嘴哈哈大笑。
「就是,皇爺爺還在休息呢,你吵什麽吵?等會兒離了這裏本郡主再收拾你!」
沈風斕原本見著福昀,心中還有些讚許,想著這孩子越長大越聰明了。
他分明是為了龍婉出頭,故意要打小霸王,卻用吵著聖上休息這個罪名來編排他。
讓小霸王無可反駁。
及至聽了龍婉最後那一句話,她尷尬地咳了咳,把龍婉招了回來。
這麽彪悍的話,到底是何人教她說的?
這麽多皇室宗親都在這裏,她真怕龍婉這名聲傳出去,日後成了下一個衛家的小郡主。
而沈風斕不知道的是,在她離開京城這幾個月中,龍婉打遍皇室子弟無敵手的名聲,早就流傳甚遠了……
「龍婉,低調一點,在外人麵前,還是要裝一裝的。」
福王妃坐得離她近,聽見這句話,差點沒一口茶水噴出來。
她就是這麽教女兒的?
什麽裝一裝,這到底是想讓女兒溫柔起來,還是在讓她更加彪悍……
------題外話------
昨天的問題答案是李照人~
答李公公的伊人也明白是說誰,可是答老太監的……哼,李公公表示他要跳出來打你!
還有答福王的諸位小可愛們,能不能告訴我福王為什麽躲在聖上的桌子底下,哈哈哈哈!看評論區笑死係列,忍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