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妹姐姐姓叫馮曉紅,給我的映像是穩重大方,不像常青那樣愛賣弄,有時還做作。說句難聽的話,自從上了初二,常青還添了個毛病“愛慕虛榮”。
學妹姐姐跟我們一起上學放學,這麽長時間了,從來沒有在我們嘰嘰喳喳的時候插過話,總是問一句說一句,而且說的十分的妥帖,不知是和我們不熟?還是因為自己是學妹,在學長麵前就要竭力保持莊重?還是家風或是教養?但不論哪樣,女孩子的這種矜持,會讓人望而起敬的,好,真的很好。
這個學妹姐姐的家庭和村裏大多數的家庭有點不同,究竟哪裏不一樣,說不上來。一樣的勞動,掙一樣的工分,分一樣的口糧。院裏也是養著一頭豬、兩隻羊和一群雞。
記得我剛來這裏上三年級的時候,跟著姐姐到她家去家訪過一次,也是一個破敗不堪的院子,不過,牆頭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豁子和那坍塌了的部分,已經被石頭和黃土泥,整整齊齊地叉了起來,推開那兩扇破舊的大門,那門雖然被修補的不是十分的美觀了,但在推的當中,感覺到是那樣的沉、重,那樣的結實。
是啊,這樣才能“留神門戶防野狗”嘛。
進了院子,一溜五間正房,西邊的兩間好像破舊的不能住人了,幾隻雞在破窗框上扒著曬太陽。窗台下一隻豬在牆上使勁地蹭著。
當院,除了打掃的幹幹淨淨的窗前、過道和井台,均被樹枝紮的籬笆牆圍了起來,裏麵栽了許多,我想應該是能吃的什麽什麽菜秧。
在東牆邊上,沿著井台往南,有一行杏樹排到院門前,由於離牆太近,掛滿了青杏的枝頭,已經探出了牆外。
院門往西,一排榆樹已經是枝繁葉茂。雖然沒見榆錢,但我敢肯定就是榆樹。而且學妹姐姐一定沒少了榆錢窩窩吃。
“王老師來啦,快快快,進家進家。”學妹姐姐的娘和她的三個孩子迎了出來。
“王老師好!”
“王老師好!”
“王老師好!”姐姐的三個學生,依次的向她們的老師鞠躬問好。
“誒呀,快進家,快進家,你們甭堵著,騰開道,讓老師進家。”順著娘的話,孩子們拉著老師的手,就往屋裏拽。
“不拉不拉,就在這院裏聊兩句吧。”姐姐說著,接過學妹姐姐搬來的小板凳,坐在井台邊上和他們的娘聊了起來。
說起來,學妹姐姐也挺有意思的,該上小學的時候她娘卻讓她帶著弟弟玩兒,不久,她娘的懷裏又出現了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隻會吃奶的小妹妹。
“娘,這個娃娃是從哪兒來的呀?”
“我也不知道呀,早起我醒來,她就在我的被窩裏了,如果你想要就給你吧。”
從那以後,學妹姐姐的這個小妹妹就趴在她的背上不下來了。
弟弟七歲那年,被六年級的大哥帶到了學校,上了一年級,十歲的她繼續帶著三歲的小妹妹玩兒。
正好那年姐姐教上了一年級,發現這種情況挺多,便挨家挨戶的去家訪,勸她們可以帶著弟弟妹妹來上學,就這樣,學妹姐姐帶著她的小妹妹,插班到一年級,和她的弟弟成了同學。
這樣一來,姐姐的十幾個學生,一下子就成了四十幾個了,當然也包括那十幾個編外的。從那時起,村裏不知道華老師的人不少,但不認識王老師的沒有。
後來,學妹姐姐升了二年級,她的弟弟還留在一年級。雖然她們的大哥已經去公社上中學了,但是在村裏還有學妹姐姐,繼續領著她的弟弟妹妹,一起上學一起放學。
學妹姐姐很有主見,上了中學以後,她對學校裏有的同學,穿一件寬寬大大很不合體的軍上衣,很不讚賞。
“哎,學妹姐姐,你大哥當兵快兩年了,你咋不跟他要個軍褂或軍挎啥的?”有一次話趕到那兒啦,我就問了一句。
“這話是你問我,我就跟你說兩句,要是別人問,我隻會搖搖頭。你看啊,哥哥的軍裝是國家發給他的,而且是每人一份,又不多給,他給你寄回一件來,他就會少一件,髒了,洗了,換不換?那他會多不方便。就是這種風氣,導致了部隊上出現的一些小偷小摸的現象。所以說,想穿軍裝當兵去,當不了兵,就證明你沒資格穿,要你當,你不去,那你更沒資格穿。”
“說的真好,誰教的?”
“我娘。”
我記著學妹姐姐的話,回到了家裏,脫下上衣甩在炕上。
“姐,給我找件上衣,我不穿這件了。”
“為啥呀?這剛洗過的,今天剛穿了一天。”
“我不想穿這軍服,我又不是當兵的。”
“你這是咋啦,不穿這個,你哪有別的呀,穿你姥爺的黑夾襖?那我給你找一件去。”
“哎,別了,就跟趕牲靈的似的,我以前的呢?”
“真穿呢?別我給你找出來,穿一下就又不穿了,我可是辛辛苦苦的給你洗幹淨,捋平整,疊的整整齊齊的收起來了。再說了那小的能穿嗎?我看你就是耍著姐姐玩兒呢。”
“我就再也沒有別的上衣?”
“你見過有嗎?哎,你到底是咋了,能跟姐姐說說嗎?”
“唉!說來話長。”
“誒,你個小小的東西啊,跟誰學的,還說來話長,不怕,說吧,姐姐愛聽你說。”姐姐說罷,坐到炕沿邊兒上,靜靜地等著我說。
“我要想穿軍裝,我就當兵去,穿國家發的,屬於我的軍裝,幹嘛穿別人的?”
“完啦完啦,這又讓誰給再教育了,觸及靈魂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辦學習班,是個好辦法,很多問題可以在學習班得到解決。”姐姐一邊說著,一邊到堂屋櫃蓋上拿了煤油燈,再到西屋灶前對了個火將燈點上,對抱著收音機隻顧聽的媽媽繼續說道:“二姑!快來給你兒子辦個學習班吧,這是受了誰的煽動了,今天一回家就鬧事兒。”
“偉大領袖毛主席又教導我們:開展談心活動,這個方法很好。你先找他談談心。”媽媽向姐姐布置著任務。
“行,那你幫著奶奶做飯啊。”姐姐說罷,端著燈回到東屋。
學妹姐姐跟我們一起上學放學,這麽長時間了,從來沒有在我們嘰嘰喳喳的時候插過話,總是問一句說一句,而且說的十分的妥帖,不知是和我們不熟?還是因為自己是學妹,在學長麵前就要竭力保持莊重?還是家風或是教養?但不論哪樣,女孩子的這種矜持,會讓人望而起敬的,好,真的很好。
這個學妹姐姐的家庭和村裏大多數的家庭有點不同,究竟哪裏不一樣,說不上來。一樣的勞動,掙一樣的工分,分一樣的口糧。院裏也是養著一頭豬、兩隻羊和一群雞。
記得我剛來這裏上三年級的時候,跟著姐姐到她家去家訪過一次,也是一個破敗不堪的院子,不過,牆頭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豁子和那坍塌了的部分,已經被石頭和黃土泥,整整齊齊地叉了起來,推開那兩扇破舊的大門,那門雖然被修補的不是十分的美觀了,但在推的當中,感覺到是那樣的沉、重,那樣的結實。
是啊,這樣才能“留神門戶防野狗”嘛。
進了院子,一溜五間正房,西邊的兩間好像破舊的不能住人了,幾隻雞在破窗框上扒著曬太陽。窗台下一隻豬在牆上使勁地蹭著。
當院,除了打掃的幹幹淨淨的窗前、過道和井台,均被樹枝紮的籬笆牆圍了起來,裏麵栽了許多,我想應該是能吃的什麽什麽菜秧。
在東牆邊上,沿著井台往南,有一行杏樹排到院門前,由於離牆太近,掛滿了青杏的枝頭,已經探出了牆外。
院門往西,一排榆樹已經是枝繁葉茂。雖然沒見榆錢,但我敢肯定就是榆樹。而且學妹姐姐一定沒少了榆錢窩窩吃。
“王老師來啦,快快快,進家進家。”學妹姐姐的娘和她的三個孩子迎了出來。
“王老師好!”
“王老師好!”
“王老師好!”姐姐的三個學生,依次的向她們的老師鞠躬問好。
“誒呀,快進家,快進家,你們甭堵著,騰開道,讓老師進家。”順著娘的話,孩子們拉著老師的手,就往屋裏拽。
“不拉不拉,就在這院裏聊兩句吧。”姐姐說著,接過學妹姐姐搬來的小板凳,坐在井台邊上和他們的娘聊了起來。
說起來,學妹姐姐也挺有意思的,該上小學的時候她娘卻讓她帶著弟弟玩兒,不久,她娘的懷裏又出現了一個不知從哪兒來的,隻會吃奶的小妹妹。
“娘,這個娃娃是從哪兒來的呀?”
“我也不知道呀,早起我醒來,她就在我的被窩裏了,如果你想要就給你吧。”
從那以後,學妹姐姐的這個小妹妹就趴在她的背上不下來了。
弟弟七歲那年,被六年級的大哥帶到了學校,上了一年級,十歲的她繼續帶著三歲的小妹妹玩兒。
正好那年姐姐教上了一年級,發現這種情況挺多,便挨家挨戶的去家訪,勸她們可以帶著弟弟妹妹來上學,就這樣,學妹姐姐帶著她的小妹妹,插班到一年級,和她的弟弟成了同學。
這樣一來,姐姐的十幾個學生,一下子就成了四十幾個了,當然也包括那十幾個編外的。從那時起,村裏不知道華老師的人不少,但不認識王老師的沒有。
後來,學妹姐姐升了二年級,她的弟弟還留在一年級。雖然她們的大哥已經去公社上中學了,但是在村裏還有學妹姐姐,繼續領著她的弟弟妹妹,一起上學一起放學。
學妹姐姐很有主見,上了中學以後,她對學校裏有的同學,穿一件寬寬大大很不合體的軍上衣,很不讚賞。
“哎,學妹姐姐,你大哥當兵快兩年了,你咋不跟他要個軍褂或軍挎啥的?”有一次話趕到那兒啦,我就問了一句。
“這話是你問我,我就跟你說兩句,要是別人問,我隻會搖搖頭。你看啊,哥哥的軍裝是國家發給他的,而且是每人一份,又不多給,他給你寄回一件來,他就會少一件,髒了,洗了,換不換?那他會多不方便。就是這種風氣,導致了部隊上出現的一些小偷小摸的現象。所以說,想穿軍裝當兵去,當不了兵,就證明你沒資格穿,要你當,你不去,那你更沒資格穿。”
“說的真好,誰教的?”
“我娘。”
我記著學妹姐姐的話,回到了家裏,脫下上衣甩在炕上。
“姐,給我找件上衣,我不穿這件了。”
“為啥呀?這剛洗過的,今天剛穿了一天。”
“我不想穿這軍服,我又不是當兵的。”
“你這是咋啦,不穿這個,你哪有別的呀,穿你姥爺的黑夾襖?那我給你找一件去。”
“哎,別了,就跟趕牲靈的似的,我以前的呢?”
“真穿呢?別我給你找出來,穿一下就又不穿了,我可是辛辛苦苦的給你洗幹淨,捋平整,疊的整整齊齊的收起來了。再說了那小的能穿嗎?我看你就是耍著姐姐玩兒呢。”
“我就再也沒有別的上衣?”
“你見過有嗎?哎,你到底是咋了,能跟姐姐說說嗎?”
“唉!說來話長。”
“誒,你個小小的東西啊,跟誰學的,還說來話長,不怕,說吧,姐姐愛聽你說。”姐姐說罷,坐到炕沿邊兒上,靜靜地等著我說。
“我要想穿軍裝,我就當兵去,穿國家發的,屬於我的軍裝,幹嘛穿別人的?”
“完啦完啦,這又讓誰給再教育了,觸及靈魂了。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辦學習班,是個好辦法,很多問題可以在學習班得到解決。”姐姐一邊說著,一邊到堂屋櫃蓋上拿了煤油燈,再到西屋灶前對了個火將燈點上,對抱著收音機隻顧聽的媽媽繼續說道:“二姑!快來給你兒子辦個學習班吧,這是受了誰的煽動了,今天一回家就鬧事兒。”
“偉大領袖毛主席又教導我們:開展談心活動,這個方法很好。你先找他談談心。”媽媽向姐姐布置著任務。
“行,那你幫著奶奶做飯啊。”姐姐說罷,端著燈回到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