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橫陳,地有南界北域;三山連崗,天分東境西疆!


    這句歌謠不知為何人所創,更不知已經在西疆傳唱了多少年。


    相傳古時,曾有一代天驕之帝皇,文治武功鼎盛一時,開疆拓土,建立的王朝舉世無雙,將天下歸為大一統。彼時的西疆也被納入了管製之內,根據江河山川的地勢分布,將這莽荒之地劃分成了三州,而後在最為富饒的沿海地區設立官衙,遷入大批的俘虜和農戶開荒造田,根據存世不多的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西疆蠻民之外的外鄉人,正是從那時起開始大批的湧入。


    歲月宛如長河流過,浩浩乎蕩蕩然,無數雄圖霸業泯滅在其間,如今這四水三山依舊在,盛世皇朝卻已如昨日黃花......


    自古而傳的三洲之地,均以江河為大致分界,許多年來不僅民風民俗大相徑庭,在物產方麵,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獨特印記。


    泗龍州地勢險峻,盛產煙草核桃和板栗,黃土原的黃金磚,蒼橫山的木材藥草與各種山貨,都是盛名在外並且獨一無二。


    雲天州則有萬裏荒原與草場,絕大部分的土著蠻人部落都聚居於此地,除了馬牛等牲畜之外,幾座大城還精於冶煉和編織,四大精工樓的鐵器、午葛城的布匹鞋袍,也是天下聞名人人不可或缺。


    營海州則倚江傍海,地勢得天獨厚,除了囊括西疆七成以上的良田之外,至今傳承著舊時先民帶來的圍海曬鹽手段,因此一直有句諺語廣為流傳:


    天下鹽糧出營海!


    如果要往前追溯的話,正是先有了這魚米之鄉的朝氣蓬勃,舊日的原始莽荒方才慢慢有了人煙。


    泗龍、營海兩州以天蒼江劃分,鹽糧經由水陸兩條商道向外輸送,碑郭鎮地處要衝,正是陸運所至的第一個埠口,營海的大商家紛紛把鋪麵開在了這裏,由於泗龍州行路頗為艱難,這些由車馬載來的鹽糧到了碑郭,就甚少會再往外轉運,絕大部分都是經由各處商行和馬客之手,進入到包括蒼橫山在內的泗龍州各地。


    從這個角度去推敲的話,不準馬客和外埠商行入鎮,同時也意味著營海的鹽糧短了銷路,有買有賣方成生意,雞飛蛋打的局麵,想必沒人願意見到。消息來的太過於突兀,細節方麵還不甚了解,但是想通了這點以後,似乎也沒什麽太值得擔心地方。


    所以老疤看看正在沉思的幾個人,習慣性撓著臉上的疤痕,逐漸恢複了往常玩世不恭的嘴臉。


    “我說,這麽大的事,不能光知會你們李家吧?天塌了扯來當被蓋,還能怎麽著?等有了確切消息再說,咱還是且顧眼前吧。”然後嘴角泛起了邪笑,兩隻眼就盯住了金老漢。


    “李叔,今兒個的收成咋樣啊?我幫你點算點算?”


    “少合,把今天的草藥理一下,賽鼠皮都給他。”金老漢壓根沒正眼瞧他,嘴裏麵冷冷的吩咐著李少合。


    老疤大樂,“嘿,果然還是老江湖上道。”


    說著就把眼神挪到了孫大娘身上。


    “別賊兮兮的瞅我們,除了些蜂蜜和幹菇,我們啥都沒有。”


    “是嗎?路小子,趕緊把幹糧拿出來烘,咱蘸著蜂蜜吃,你知道不?這塊兒都是白玉蜂,蜜可香的很呐,咱們有口福。”


    隨著毫不意外的笑罵聲喧騰而起,旺盛的火苗驅趕著陰寒,略為有些沉悶的氣氛被一掃而空,木屋裏仿佛立時溫暖了幾分......


    ******


    隻是收取單一味的藥材,活路上並不顯得忙碌。


    經過兩輪篩選的跺石山營地,不似雙峰嶺那般的烏煙瘴氣,大家心平氣和的做生意,少了許多爭吵和喧囂,老疤與各人打好了交道,孫大娘等馬客存心相讓,貨棧開出的價錢也比較寬鬆,所以賽鼠皮收購進行的很是順利,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每天或多或少的有些收獲,到了山口收市的時候,已經足足有了一百多斤,鼓鼓囊囊的三個麻包,代表著這趟山口的差事圓滿完成。


    這幾天裏,老疤跟山民商議價錢,杜全負責錄賬,路雲風則幾乎無事可做,老疤高聲大嗓的跟他開玩笑,說是山口上贏了場麵,沒給老子丟人就是大功一件,剩下的你也不用插手,留心看著點就行。


    因此他便整日的跟李少合廝混在一起,有些無聊的時候,兩人甚至還一起入山去尋些野物,帶了回來大家一起打個牙祭。


    要說李少合這人,當真是像馬幫好漢的後代,性情硬郎作風驃悍,對視做朋友的人極為真誠,骨子裏就有的那種豪放不羈,很合路雲風的脾性,他於深山久居,從小到大也沒幾個真正的玩伴,因此也容易對同齡人生出親近之意,營地呆了短短幾天,兩人言語投機頗為投緣,彼此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他爹那燒火棍的名號,乍一聽似乎有些粗鄙,可老疤私下裏說過,李家的棍術使長兵而擅短打,與人相搏時棍走槍勢,點戳捅搗異常老辣,幾乎看不到大開大闔的剛猛招法,因此才得了這麽個外號,真正下場放起對來的話,乃是蒼橫山一帶數一數二的棍術大家,非常的難以對付。


    盛名之下,必無虛士。路雲風對此毫不懷疑,隻是禁不住心裏有些好奇,總想要親眼見識一下,李少合知道後也不推辭,拎起杆棒便耍了一趟。


    齊眉棍屬於長兵刃,隻是往身前一橫,便能阻敵於三尺之外,尋常武師耍將起來都是棍起風雷嗚嗚帶響,但李少合演練的時候,雙手隻在棍的中間移動,頭尾兩端遙相呼應,在身周三尺之內盤旋不定,敲攪絆撩,招式和步法都是靈動而多變,力道很少用老,指東打西一沾即走,猛然施一著奇兵,卻又是堂堂正正威猛無儔,一趟棍走完氣定神閑,當真是令人眼界大開。


    本質上,李少合並不是狂妄之人,當日不忿自家兄弟被老疤修理,護短之性發作,言語上方才有些托大,技不如人敗下陣來,心裏也不存芥蒂,路雲風誇讚他時很是謙虛,搬出了自家爹老子給做的評語——剛猛有餘但老練不足,火候還差了幾分。


    他把幾下子抖摟完了,很自然就要路雲風也亮亮手段,可是路家拳腳有練法卻無章法,注重臨敵實戰時的隨機應變,缺了對手的話,空拳架根本就無法入眼,路雲風幾番推脫仍搪塞不過去,無奈之下,就露了手甩索拋石的絕活。


    這種極為原始而且粗陋的技藝,路雲風已經運用的爐火純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三十丈內幾乎予取予求,石塊的飛行弧線以及命中目標的場景,通常與腦中勾勒而出的畫麵分毫不差,往往石頭還未拋出,心裏就已經知道結果,這種無比確定的感覺非常玄妙,仿佛春日拂麵而來的輕風,不知從何處生,也不知往哪裏去,但是在需要的時候,它總會若有若無的在心間縈繞。


    李少合目睹之後驚為神技,自然就把拳腳的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回到營地以後,自己趕忙動手製作了一個,可不論準頭和及遠的程度,比之路雲風都是大為遜色。


    得自於鐸巴塞的拋石索可不是凡品,看起來黑不溜秋毫不起眼,卻有個名字叫“拽山倒”,乃是蠻民部落取荒原奇樹“龍頭木”的根須,融合牛筋魚膠等物久經熬煮,花費諸多的心力才能製成,彈性韌性都是超凡脫俗,那意思是把山拽倒了繩也不會斷,因此大多被用來製作弓弦。


    一根尺許長的拽山倒,商埠上至少能賣的三兩銀子以上,再長一些的價格更高,奇木本就難以尋找,生長年代不足的還不堪用,因此近些年來,龍頭木料和拽山倒越來越難在山口上出現,已經有了成為絕響的苗頭,市井相傳的橫山山寶裏,此索也是榜上有名,路雲風這根雖然不長,質地卻是上佳,在山裏起初用做弓弦,拋石技藝有成之後,最大的好處是省下了不少箭矢的開支。


    青陽鎮商行要貨很是急迫,老疤臨出發之前,已經跟馮三商定好了匯合的地點,因此返程的時候,就不用再走那馬幫道。三人打理好行李,跟隨著車馬一起下山,碑郭鎮的消息總是給添了樁心事,老疤算了算日子,估摸那燒火棍也該從城裏返回,所以歇息的時候跟杜路兩人簡單商議,本打算先到煙霞嶺打探下消息,但顛簸山路上同行了兩天之後,翌日一早漫天飛舞的雪花,又讓他不得不改變了行程。


    陰沉沉的天色已經醞釀了十幾天,蒼橫山民諺“入冬三天雪”,照著往年的經驗來看,雪既然落下來了,一兩日內恐怕停不下來,出山車道的岔路口,拐到煙霞嶺還得走上六七十裏,這種天氣下,一來一往的時間就有些耗費不起。


    本欲一盡地主之誼的李少合,失望但無可奈何,三人與孫大娘等馬客把臂話別,帶著此行的收獲,自行趕往跟馮三約定好的匯合地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巨擘大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裏當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裏當年並收藏巨擘大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