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終究包不住火,靈慧派引得一位武聖來投的消息,終於讓天下震動。
要知道,那可是武聖啊,武道大成,居然會改修道法?這讓其他的武聖有一股淡淡的羞辱感。而道門自然是樂的如此,替道門造勢。
而始作俑者寧崇,卻是並不在意。
武道大成?笑話,哪怕是西北王蘇信,真神教主龍藏,也不敢說自己武道大成。區區幾個先天也敢稱武中之聖?
所以,對於外界的紛紛擾擾,寧崇全做不理,隻是學習著姚北冥所傳的道法修煉,印證自己的武道。
諸般妙法皆是虛,唯有大道是本源。寧崇不會沉迷於道法,但也不會視道法如洪水猛獸。取長補短,截其精華才是正道。
而經過幾個月的傳播之後,寧崇的消息也漸漸淡去,期間還有幾個武夫欲要挑戰這傳聞中的武聖,不過被靈慧派拒絕了。
……
大夏定鼎八方,依靠的除了武者戰陣衝殺,練氣士鬥法,還有文士定國運。
天下文人,皆以蘊文氣起,童生開文思,秀才養文靈,舉人鑄文膽,進士定文心,翰林出文魂,大儒鎮文運,聖人凝文道。
讀書之人,養浩然之氣,成就文位,其地位更高於練氣士,所以大夏以文治國。
舉人能用文膽行攻訐之法,氣可斬鬼神,是文人能真正和武者練氣士比肩的第一步。而翰林口吐文劍,不遜武者中的宗師,練氣士中的內景圓滿。
至於大儒,整個大夏也就寥寥幾位,比武聖還要稀少。大儒一喝斷江流,滅鬼神,文運定鼎大夏,鎮壓異族。
至於傳說中的文聖,則傳言更勝過混元真仙,隻不過,除去戰國時代那幾位聖人之外,千百年來,也隻出過幾位半聖,與混元真仙比肩。
至於如今,大夏朝廷中,尚且沒有一位半聖,能夠率領文官集團。
而就在這樣一個文治天下的背景下,方運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途。
“呼,文膽一成,字蘊文氣,有千斤之重。當然,我還沒到那種境界,不過一字十斤還是有的。這下,總算在這世道中有些自保的能力了。”身著長衫的方運欣喜道。
他是正帝四年間的舉人,鄉試第一的解元,不知受到多少同窗的羨慕。
“科舉下榜成舉人,文位也突破了,真是雙喜臨門。”方運自知自己的實力,在策論上還是要輸那些名門弟子一籌的。
“不過,我在詩詞上,卻要遠遠勝過你們。”方運嘴角一勾。
詩詞在科舉上雖然是小道,但在民間傳聞,名氣上卻遠遠勝過科舉通過的人。
也是,每次鄉試,一府中都會誕生出兩三百個舉人,普通老百姓誰會記得這些人?
而詩詞就不同了,去年方運以一首臨江仙,詩成鎮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句名傳天下。就是北方那些士子,也都知道了南方有位方運,乃是大才。
更不用說戲說一詩也是達州級別,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也是達州級,讓方運名聲大噪。
這詩詞文章,由低到高,分為出縣,達州,鎮國,傳天下四等。
要知道,就算是大儒,也不是每首詩詞都能鎮國達州的。而普通學子,就是要寫出一篇出縣的文章,也是千難萬難,不是舉人幾乎沒有什麽希望。
“可惜,策論我不太在行,不能妄改,不然,一篇過秦論扔出來,起碼也是傳天下級別的。”方運暗想道。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秦朝,方運要想拋出過秦論這等千古策論,也要大改特改,沒有一定功力根本無法改動。
方運這次,就是特地到京城參加會試,會試通過,就是進士,如果殿試能進三甲,就能直接留京做官。甚至一甲進士入翰林,起步就是七品編纂。
要知道,自古以來,相必翰林,就是說,能做宰相的,幾乎都是翰林院出去的。
方運雖然策論不拿手,但有著另一個世界的全部知識,這樣還拿不到一個進士?那才是開玩笑了。
“此次進京,應當先拜訪座師林業國。”去年方運鄉試時,就是林業國做主考官,此次方運去拜訪一番才是正理。
不過林業國並沒有參與會試,否則,方運為了避嫌是不會這個時候去拜訪林業國的。
於是方運招呼幾個仆人,成了舉人之後,家中條件也好了起來,收了幾錠銀子,添置了些家當,就連方婉也不必去做工,待在家裏就好了。
一麵招呼仆人去買些禮物,方運一麵想起了方婉,那個溫婉如水的女子。
這拜見官員,買的禮物也有講究,小官買四對,高些的六對,大官八對,之上還有十對,十二對。
不過方運想著,不能大張旗鼓,六對就足夠了。
官員們講究成雙成對,禮物也要雅致。林業國是翰林院出來的官,自然也講究一個文禮。
方運差人去買的六對禮物,就是人參鮑魚一對,文房四寶兩對,這是標準。視情況而定,可以稍作變更。
這個標準就差不多了,再多,方運也沒有什麽餘錢了。
明朝時,朝廷不發俸祿,或者少發,而官員卻還要常常送禮,每年冰敬炭敬,搞得官員苦不堪言。
有時一年俸祿才一百多兩銀子,但往往送禮就要四五百兩。
方運沒有這麽多錢,所以送禮也是斟酌而定。
“老爺,您單子上的東西都買回來了。”幾個仆人拉著馬車回來了。
這幾個仆人是方運在南方買的,每月薪水就要四五兩銀子。
“東西放好,跟著老爺去林大人家。”禮物買好,花了方運二十兩銀子,讓他有些肉疼。
不過林業國是他座師,禮不可廢。
林業國在京城的宅院三進三出,乃是大宅子,朱紅的大門前,方運向那門仆道,“學生特意來拜訪林大人,這是名帖。”
隨後進了林業國府中,方運看到林業國正手讀一卷經典,連忙行學生禮。
林業國十分高興,“哈哈,方運方文山,我道你是不會來了,想不到今日卻來。”
方運笑道,“座師恩典,學生怎麽會忘記?”
雖然林業國隻是方運的主考官,並沒有實際教導過他,但人情就是這樣,座師也是師。
“京城誰不曉你詩君之名?嘖嘖,想不到一個小小永寧也能蘊養出你這樣的蛟龍。”
——今天就一更了,腦子稍微好些了。
要知道,那可是武聖啊,武道大成,居然會改修道法?這讓其他的武聖有一股淡淡的羞辱感。而道門自然是樂的如此,替道門造勢。
而始作俑者寧崇,卻是並不在意。
武道大成?笑話,哪怕是西北王蘇信,真神教主龍藏,也不敢說自己武道大成。區區幾個先天也敢稱武中之聖?
所以,對於外界的紛紛擾擾,寧崇全做不理,隻是學習著姚北冥所傳的道法修煉,印證自己的武道。
諸般妙法皆是虛,唯有大道是本源。寧崇不會沉迷於道法,但也不會視道法如洪水猛獸。取長補短,截其精華才是正道。
而經過幾個月的傳播之後,寧崇的消息也漸漸淡去,期間還有幾個武夫欲要挑戰這傳聞中的武聖,不過被靈慧派拒絕了。
……
大夏定鼎八方,依靠的除了武者戰陣衝殺,練氣士鬥法,還有文士定國運。
天下文人,皆以蘊文氣起,童生開文思,秀才養文靈,舉人鑄文膽,進士定文心,翰林出文魂,大儒鎮文運,聖人凝文道。
讀書之人,養浩然之氣,成就文位,其地位更高於練氣士,所以大夏以文治國。
舉人能用文膽行攻訐之法,氣可斬鬼神,是文人能真正和武者練氣士比肩的第一步。而翰林口吐文劍,不遜武者中的宗師,練氣士中的內景圓滿。
至於大儒,整個大夏也就寥寥幾位,比武聖還要稀少。大儒一喝斷江流,滅鬼神,文運定鼎大夏,鎮壓異族。
至於傳說中的文聖,則傳言更勝過混元真仙,隻不過,除去戰國時代那幾位聖人之外,千百年來,也隻出過幾位半聖,與混元真仙比肩。
至於如今,大夏朝廷中,尚且沒有一位半聖,能夠率領文官集團。
而就在這樣一個文治天下的背景下,方運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途。
“呼,文膽一成,字蘊文氣,有千斤之重。當然,我還沒到那種境界,不過一字十斤還是有的。這下,總算在這世道中有些自保的能力了。”身著長衫的方運欣喜道。
他是正帝四年間的舉人,鄉試第一的解元,不知受到多少同窗的羨慕。
“科舉下榜成舉人,文位也突破了,真是雙喜臨門。”方運自知自己的實力,在策論上還是要輸那些名門弟子一籌的。
“不過,我在詩詞上,卻要遠遠勝過你們。”方運嘴角一勾。
詩詞在科舉上雖然是小道,但在民間傳聞,名氣上卻遠遠勝過科舉通過的人。
也是,每次鄉試,一府中都會誕生出兩三百個舉人,普通老百姓誰會記得這些人?
而詩詞就不同了,去年方運以一首臨江仙,詩成鎮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句名傳天下。就是北方那些士子,也都知道了南方有位方運,乃是大才。
更不用說戲說一詩也是達州級別,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也是達州級,讓方運名聲大噪。
這詩詞文章,由低到高,分為出縣,達州,鎮國,傳天下四等。
要知道,就算是大儒,也不是每首詩詞都能鎮國達州的。而普通學子,就是要寫出一篇出縣的文章,也是千難萬難,不是舉人幾乎沒有什麽希望。
“可惜,策論我不太在行,不能妄改,不然,一篇過秦論扔出來,起碼也是傳天下級別的。”方運暗想道。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秦朝,方運要想拋出過秦論這等千古策論,也要大改特改,沒有一定功力根本無法改動。
方運這次,就是特地到京城參加會試,會試通過,就是進士,如果殿試能進三甲,就能直接留京做官。甚至一甲進士入翰林,起步就是七品編纂。
要知道,自古以來,相必翰林,就是說,能做宰相的,幾乎都是翰林院出去的。
方運雖然策論不拿手,但有著另一個世界的全部知識,這樣還拿不到一個進士?那才是開玩笑了。
“此次進京,應當先拜訪座師林業國。”去年方運鄉試時,就是林業國做主考官,此次方運去拜訪一番才是正理。
不過林業國並沒有參與會試,否則,方運為了避嫌是不會這個時候去拜訪林業國的。
於是方運招呼幾個仆人,成了舉人之後,家中條件也好了起來,收了幾錠銀子,添置了些家當,就連方婉也不必去做工,待在家裏就好了。
一麵招呼仆人去買些禮物,方運一麵想起了方婉,那個溫婉如水的女子。
這拜見官員,買的禮物也有講究,小官買四對,高些的六對,大官八對,之上還有十對,十二對。
不過方運想著,不能大張旗鼓,六對就足夠了。
官員們講究成雙成對,禮物也要雅致。林業國是翰林院出來的官,自然也講究一個文禮。
方運差人去買的六對禮物,就是人參鮑魚一對,文房四寶兩對,這是標準。視情況而定,可以稍作變更。
這個標準就差不多了,再多,方運也沒有什麽餘錢了。
明朝時,朝廷不發俸祿,或者少發,而官員卻還要常常送禮,每年冰敬炭敬,搞得官員苦不堪言。
有時一年俸祿才一百多兩銀子,但往往送禮就要四五百兩。
方運沒有這麽多錢,所以送禮也是斟酌而定。
“老爺,您單子上的東西都買回來了。”幾個仆人拉著馬車回來了。
這幾個仆人是方運在南方買的,每月薪水就要四五兩銀子。
“東西放好,跟著老爺去林大人家。”禮物買好,花了方運二十兩銀子,讓他有些肉疼。
不過林業國是他座師,禮不可廢。
林業國在京城的宅院三進三出,乃是大宅子,朱紅的大門前,方運向那門仆道,“學生特意來拜訪林大人,這是名帖。”
隨後進了林業國府中,方運看到林業國正手讀一卷經典,連忙行學生禮。
林業國十分高興,“哈哈,方運方文山,我道你是不會來了,想不到今日卻來。”
方運笑道,“座師恩典,學生怎麽會忘記?”
雖然林業國隻是方運的主考官,並沒有實際教導過他,但人情就是這樣,座師也是師。
“京城誰不曉你詩君之名?嘖嘖,想不到一個小小永寧也能蘊養出你這樣的蛟龍。”
——今天就一更了,腦子稍微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