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的武昌起義後,這裏的胡老三和蘇雙兒也在一年後搬走。據說是因為去了武漢,而且才認識了我家老爺。
宏家老爺當時就在武漢的一家營造木工坊做老板,他胡老三就來買新家具。
這麽個事,才有得我們家老爺來沙市買了他丟棄的房子。
具體說法是胡老三把房契地契一並的就給了我們老爺,而且我們家不過送了一套西洋的木工家具,折當時是九千現大洋的樣子,也不算是大手筆,半價就拿下來這一個荊州的祖屋。
老爺在那之後就經常帶人過來打理,構建了這祖宅前院,木料堆積場也派雇傭的木匠打了一圈的木圍子。宏家祖屋的地契,就目前從遺留的圖紙畫樣,從丈量的舊時尺寸來看,不少於12萬平米。
(後來從圈占我宏家祖宅木料堆積場的,沙市二中的學校麵積來看,85米 x 128米=108880平米......其餘的還有沙市解放後,被一些拾荒者搭建的木板房圈占的一萬三千多平米就不計算在內了。)
二中的操場,能很輕鬆的有百米多的跑道,可見我們宏家當時堆積木料的場地多大。(後來政府規劃市區用地,以最低2.56萬一平米或者不等的價格買去。二中搬遷到長港路後麵西幹渠郊外。)
這老屋裏的七七八八的破爛家具,都是滿清前朝的,不能再用的,丟的丟了,燒的燒了,唯有掛在胡老三和蘇雙兒臥室橫梁上的一麵青銅鏡,引起了宏老爺的注意。
不過老宅不鬧鬼,是不需要懸掛陰陽鏡的。老爺就取下,收在閣樓的書箱裏。
從哪以後,於是宏家老爺一年來這裏住個兩次,一次一個月左右就回武漢宏家巷。主要是收購長江放排下來的木料,然後堆積在這裏場地曬幹。經過一百多個木工的刨皮、整理成木方後,修建橋梁和大宅的主要框架結構。其餘的小塊木料也製作家具和農具。
宏家老爺也是進門之後,把這裏的前廳改成後院,後院開門做成大院前庭,重新找了木工,石匠,瓦工,漆匠,開了家宏鑫營造廠,開始為地方建設,修樓子,圍院子,挖槽子(排水溝),架板子(修橋)。
1913年起,這裏的宏家大院後門的場子門口。豎立新掛牌的宏鑫營造廠,主要是以木工為主,收並了鐵匠、石匠,玉石雕刻工匠,那些地方上會字畫的,能做點收工活計的,也把自己畫的、刻的、寫的東西,小物件,拿來宏家的鋪子寄賣,不過宏家老爺隻是取利三成,所以深得街坊鄰裏的喜歡。
在這裏生意是做得很紅火,沒兩年就娶了一房大姨太,還是老天寶珠寶行,楊老板的大女兒,楊金蓮。
這楊金蓮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緣由,一再的肚子空空。那時候,二十幾歲的男子沒有子嗣,作為一個大家族是肯定有想法的。
在日本人攻陷南京時,我的曾祖父就帶著十幾個家眷,其中正妻,三個丫頭和子女,乘坐三輛馬車,後麵跟著兩輛拉著東西的馬車,帶著八個護院家丁,來到沙市,一路上走了七天。
那時楊金蓮還沒進宏家門。正妻已經無曆史資料,因為沒有所處,隻能是定義為是童養媳生了我。我還有一個宏玲姑媽。
宏玲,二兒子方明,大女兒方淑嫻,方家老爺方嘉興,屬於方家小弟二房的夫人,帶著一個服侍懷孕夫人的婆子、一個丫頭,和我家老爺來沙市後,就去了當時的沙市中山路大灣,在一個豆腐坊小院子住了。
那裏就是日本人屠殺方家二十七口的地方,方家宅子。
在我宏學誌去國外留學的第二年,母親因為體弱,估計一直就是肺結核,在姥爺姥姥走了不到三個月也離開了人世。
這也是此刻宏家需要後繼香煙的必須。到這裏的宏家老宅之後,宏家不斷的走人,需要添點喜氣了。
宏學誌沒回家,家裏無子女在身邊,所以宏家老爺才被迫娶了一房姨太,楊金蓮。
不曾想這是個悶著頭吃白米的雞。在宏家老爺宏金貴被日本人拿去後她就帶著東西和暗中相好的人跑了。
此刻宏家老爺宏金貴(宏龍曾祖父)處理了與姚木匠私下逃走的楊金蓮之後,就沒有再續弦。
我此刻作為宏學誌來到宏家,自然是要暗中改變一些曆史的事實的。楊金蓮與姚木匠私下逃走後三個月,被人拿走送回來,被她賣掉的兩萬平米,20畝的地契也被我重新低價的收回。
畢竟這裏的有錢人都知道了事實,也給了宏家麵子,不僅僅不會賺宏家大少爺的錢,但是我多少得給人點好處。
我還額外的收購了後街取水井附近的六萬平米的地,作為我宏家的木料加工坊,還有幫工、傭人、丫鬟婆子的作為其家屬的居住地。
這些人也有家小,得有位置住下來。沒有房屋也不行。很多還是流浪來的手工匠,帶著一大夥的家眷,都來投靠宏家。
後來解放初期,宏家沒落了,這些幫工和傭人都走了,這些房子全部住滿了二中的老師和學生......直到校舍修起來,這些木屋棚屋才拆毀,修建了中學的紅磚院牆。
那時我從每天宏家兩百多平米的後院廚房,擺放的長凳子來算,五十條長凳子全部坐滿,一條能坐三個人吃飯,那會是多少工人?還有沒凳子,蹲在外麵木頭上我的幾十個人.......
他們的家屬是沒有資格來做工的廚房打飯吃的,但是我們宏家每月定期是給了足夠的工資,還隔三差五的讓丫鬟婆子拿大木盆揉麵,蒸饅頭和白菜、醃菜包子叫他們家屬一人兩個的來領去吃。
在後來也有人主動的要求把房子壓給我,換點白米度日,但是那些窮苦人家,扛走了米和麵,我並沒有拿人家的地皮。
也就是說,實際上還有至少三萬平米的住家地皮,應該在那個民國時期是屬於宏家的,但是宏家人,厚道,並沒有去占取,也沒有這個必要。
要是心黑一點的,拿了還不就拿了。
但是我們前麵提到了一個事實,宏家沒落時,來踩著宏家的又是一群什麽樣的文化人?
感覺宏家的一切祖業家產,都是他們祖上修來的,買來的一樣。
宏家人依靠的是學來的手藝,賺的是自己沒日沒夜的設計、施工和出資修建,和一群泥腳杆子,苦命幫工一起辛苦賺來的錢。
他們說占就占,說取就來拿。這人還真是搞笑。還說什麽拿來主義,我們大家都去這種人家裏免費去拿拿看......
超市不付錢,不刷卡你能拿什麽走?但是我們不談過去,過去很多事實回頭去看,那一些做得對麽?
但是人在做事天在看,那些披著人皮的,也是人,會有什麽樣的下場,我們慢慢的看結果......
我回到宏家了,拿出了自己的財產,......在宏家就要沒錢購買建築材料時,回來了。也在宏家經曆了日本人的搜刮,街坊鄰居們,數百人,無止境的物資,真金白銀,白米白麵“救濟”之後,家裏就是拿出來一百大洋都很困難時,我回來了。你不可能施舍一家,其餘九百九十家不理會。那時戰爭年代的窮人不是很多,全國都是。
那時候的木料是木工房出線買來的,木料得曬幹才能用,人家伐木出售料子的,不會有地方給你曬好、加工成木條送來。人家沒那手藝和閑功夫。
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人修建宅院,打造家居,都是自己拿錢出來購買材料,然後完工了,主人家付賬。
這就是那時候的民族資本家的定義。
沒錢你開門什麽都做不了。光有手藝等於是個零,所謂的白手起家其實這是個很錯誤的詞匯,白手起不了家。你沒用工具如何做手藝?有工具在手就不能叫白手起家,你是有產的人了。工具包裏的物件都係賺錢的資本。你借用別人的工具來創造價值,之後也得有回報給別人,這也不能叫白手。
農民無地,可以種人家的田來活命。他不叫白手起家,叫打工活命,還不能叫賺錢,老板做生意叫賺錢,平頭百姓是養家活口。
但是做手工藝的,土建,石匠,鐵匠這一切,都要錢買料子來加工,不買料子誰借給你?
買了就是有錢人,屬於了什麽階級,然後就得被打倒,也是一種人類想出來的可悲的一種理論。現在或許按照那舊時的定義,人人都被打倒很多次了。我們的房子都是私有的了,戶口是自己的名字。
其實人類在探索一個生存形式,但是這些東西曆史證實,實則是荒謬絕倫的東西,實際上害死了很多善良無辜的人,和有知識的人。
但是回顧過去,我們是為了展望將來。
死去的已經是過去的事實了。
沉痛的教訓,我們隻能用來警醒世人,如何去走正確的路。
但是父親宏金貴提議要我娶了這裏一家大戶人家的小姐,我聽到名字後死活不同意......
因為她就是李桂蘭。
宏家老爺當時就在武漢的一家營造木工坊做老板,他胡老三就來買新家具。
這麽個事,才有得我們家老爺來沙市買了他丟棄的房子。
具體說法是胡老三把房契地契一並的就給了我們老爺,而且我們家不過送了一套西洋的木工家具,折當時是九千現大洋的樣子,也不算是大手筆,半價就拿下來這一個荊州的祖屋。
老爺在那之後就經常帶人過來打理,構建了這祖宅前院,木料堆積場也派雇傭的木匠打了一圈的木圍子。宏家祖屋的地契,就目前從遺留的圖紙畫樣,從丈量的舊時尺寸來看,不少於12萬平米。
(後來從圈占我宏家祖宅木料堆積場的,沙市二中的學校麵積來看,85米 x 128米=108880平米......其餘的還有沙市解放後,被一些拾荒者搭建的木板房圈占的一萬三千多平米就不計算在內了。)
二中的操場,能很輕鬆的有百米多的跑道,可見我們宏家當時堆積木料的場地多大。(後來政府規劃市區用地,以最低2.56萬一平米或者不等的價格買去。二中搬遷到長港路後麵西幹渠郊外。)
這老屋裏的七七八八的破爛家具,都是滿清前朝的,不能再用的,丟的丟了,燒的燒了,唯有掛在胡老三和蘇雙兒臥室橫梁上的一麵青銅鏡,引起了宏老爺的注意。
不過老宅不鬧鬼,是不需要懸掛陰陽鏡的。老爺就取下,收在閣樓的書箱裏。
從哪以後,於是宏家老爺一年來這裏住個兩次,一次一個月左右就回武漢宏家巷。主要是收購長江放排下來的木料,然後堆積在這裏場地曬幹。經過一百多個木工的刨皮、整理成木方後,修建橋梁和大宅的主要框架結構。其餘的小塊木料也製作家具和農具。
宏家老爺也是進門之後,把這裏的前廳改成後院,後院開門做成大院前庭,重新找了木工,石匠,瓦工,漆匠,開了家宏鑫營造廠,開始為地方建設,修樓子,圍院子,挖槽子(排水溝),架板子(修橋)。
1913年起,這裏的宏家大院後門的場子門口。豎立新掛牌的宏鑫營造廠,主要是以木工為主,收並了鐵匠、石匠,玉石雕刻工匠,那些地方上會字畫的,能做點收工活計的,也把自己畫的、刻的、寫的東西,小物件,拿來宏家的鋪子寄賣,不過宏家老爺隻是取利三成,所以深得街坊鄰裏的喜歡。
在這裏生意是做得很紅火,沒兩年就娶了一房大姨太,還是老天寶珠寶行,楊老板的大女兒,楊金蓮。
這楊金蓮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緣由,一再的肚子空空。那時候,二十幾歲的男子沒有子嗣,作為一個大家族是肯定有想法的。
在日本人攻陷南京時,我的曾祖父就帶著十幾個家眷,其中正妻,三個丫頭和子女,乘坐三輛馬車,後麵跟著兩輛拉著東西的馬車,帶著八個護院家丁,來到沙市,一路上走了七天。
那時楊金蓮還沒進宏家門。正妻已經無曆史資料,因為沒有所處,隻能是定義為是童養媳生了我。我還有一個宏玲姑媽。
宏玲,二兒子方明,大女兒方淑嫻,方家老爺方嘉興,屬於方家小弟二房的夫人,帶著一個服侍懷孕夫人的婆子、一個丫頭,和我家老爺來沙市後,就去了當時的沙市中山路大灣,在一個豆腐坊小院子住了。
那裏就是日本人屠殺方家二十七口的地方,方家宅子。
在我宏學誌去國外留學的第二年,母親因為體弱,估計一直就是肺結核,在姥爺姥姥走了不到三個月也離開了人世。
這也是此刻宏家需要後繼香煙的必須。到這裏的宏家老宅之後,宏家不斷的走人,需要添點喜氣了。
宏學誌沒回家,家裏無子女在身邊,所以宏家老爺才被迫娶了一房姨太,楊金蓮。
不曾想這是個悶著頭吃白米的雞。在宏家老爺宏金貴被日本人拿去後她就帶著東西和暗中相好的人跑了。
此刻宏家老爺宏金貴(宏龍曾祖父)處理了與姚木匠私下逃走的楊金蓮之後,就沒有再續弦。
我此刻作為宏學誌來到宏家,自然是要暗中改變一些曆史的事實的。楊金蓮與姚木匠私下逃走後三個月,被人拿走送回來,被她賣掉的兩萬平米,20畝的地契也被我重新低價的收回。
畢竟這裏的有錢人都知道了事實,也給了宏家麵子,不僅僅不會賺宏家大少爺的錢,但是我多少得給人點好處。
我還額外的收購了後街取水井附近的六萬平米的地,作為我宏家的木料加工坊,還有幫工、傭人、丫鬟婆子的作為其家屬的居住地。
這些人也有家小,得有位置住下來。沒有房屋也不行。很多還是流浪來的手工匠,帶著一大夥的家眷,都來投靠宏家。
後來解放初期,宏家沒落了,這些幫工和傭人都走了,這些房子全部住滿了二中的老師和學生......直到校舍修起來,這些木屋棚屋才拆毀,修建了中學的紅磚院牆。
那時我從每天宏家兩百多平米的後院廚房,擺放的長凳子來算,五十條長凳子全部坐滿,一條能坐三個人吃飯,那會是多少工人?還有沒凳子,蹲在外麵木頭上我的幾十個人.......
他們的家屬是沒有資格來做工的廚房打飯吃的,但是我們宏家每月定期是給了足夠的工資,還隔三差五的讓丫鬟婆子拿大木盆揉麵,蒸饅頭和白菜、醃菜包子叫他們家屬一人兩個的來領去吃。
在後來也有人主動的要求把房子壓給我,換點白米度日,但是那些窮苦人家,扛走了米和麵,我並沒有拿人家的地皮。
也就是說,實際上還有至少三萬平米的住家地皮,應該在那個民國時期是屬於宏家的,但是宏家人,厚道,並沒有去占取,也沒有這個必要。
要是心黑一點的,拿了還不就拿了。
但是我們前麵提到了一個事實,宏家沒落時,來踩著宏家的又是一群什麽樣的文化人?
感覺宏家的一切祖業家產,都是他們祖上修來的,買來的一樣。
宏家人依靠的是學來的手藝,賺的是自己沒日沒夜的設計、施工和出資修建,和一群泥腳杆子,苦命幫工一起辛苦賺來的錢。
他們說占就占,說取就來拿。這人還真是搞笑。還說什麽拿來主義,我們大家都去這種人家裏免費去拿拿看......
超市不付錢,不刷卡你能拿什麽走?但是我們不談過去,過去很多事實回頭去看,那一些做得對麽?
但是人在做事天在看,那些披著人皮的,也是人,會有什麽樣的下場,我們慢慢的看結果......
我回到宏家了,拿出了自己的財產,......在宏家就要沒錢購買建築材料時,回來了。也在宏家經曆了日本人的搜刮,街坊鄰居們,數百人,無止境的物資,真金白銀,白米白麵“救濟”之後,家裏就是拿出來一百大洋都很困難時,我回來了。你不可能施舍一家,其餘九百九十家不理會。那時戰爭年代的窮人不是很多,全國都是。
那時候的木料是木工房出線買來的,木料得曬幹才能用,人家伐木出售料子的,不會有地方給你曬好、加工成木條送來。人家沒那手藝和閑功夫。
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人修建宅院,打造家居,都是自己拿錢出來購買材料,然後完工了,主人家付賬。
這就是那時候的民族資本家的定義。
沒錢你開門什麽都做不了。光有手藝等於是個零,所謂的白手起家其實這是個很錯誤的詞匯,白手起不了家。你沒用工具如何做手藝?有工具在手就不能叫白手起家,你是有產的人了。工具包裏的物件都係賺錢的資本。你借用別人的工具來創造價值,之後也得有回報給別人,這也不能叫白手。
農民無地,可以種人家的田來活命。他不叫白手起家,叫打工活命,還不能叫賺錢,老板做生意叫賺錢,平頭百姓是養家活口。
但是做手工藝的,土建,石匠,鐵匠這一切,都要錢買料子來加工,不買料子誰借給你?
買了就是有錢人,屬於了什麽階級,然後就得被打倒,也是一種人類想出來的可悲的一種理論。現在或許按照那舊時的定義,人人都被打倒很多次了。我們的房子都是私有的了,戶口是自己的名字。
其實人類在探索一個生存形式,但是這些東西曆史證實,實則是荒謬絕倫的東西,實際上害死了很多善良無辜的人,和有知識的人。
但是回顧過去,我們是為了展望將來。
死去的已經是過去的事實了。
沉痛的教訓,我們隻能用來警醒世人,如何去走正確的路。
但是父親宏金貴提議要我娶了這裏一家大戶人家的小姐,我聽到名字後死活不同意......
因為她就是李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