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分享
我昨天提早下班回家,因為背部一整天都很不舒服(我動過脊椎和頸椎大手術)。我隻想放鬆下來,自憐自艾。四十七歲的我,總是為了一長串麻煩的健康問題苦惱喪氣。但是當我撲到沙發上,在奧普拉的節目裏看到你,我真的被激勵了!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威爾·鮑溫就有著最清澈明亮的眼睛!我被這雙眼睛迷住了。哈哈。它們閃閃發光,我不禁微笑起來。
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身上的病痛,以及那些止痛的藥物治療。你說得對,抱怨的確把我拖垮了,我想加入“不抱怨”的一方。我已經替自己和一些朋友訂了手環。但我寫信主要是想向你表達謝意。
對於命運,我心懷感恩:我可以走路,我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有好朋友、好工作。我必須要把精力重新投注在值得感恩的事物上,不再為自己數不清的健康問題而自怨自艾。我衷心地感謝你,並且希望未來有一天我能夠當麵向你致謝。你啟發了我,你的眼睛令我微笑,給我希望。願上帝保佑你。
——辛蒂·拉佛列特
俄亥俄州劍橋市
我們的文化中有一些自我應驗預言,其中最致命的一條恐怕就是:年老就一定意味著衰退和健康不良。
——瑪麗琳·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寶瓶同謀》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是因為就像我們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我們察覺到這會帶來好處。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發現抱怨能帶來好處的那天晚上。當時我十三歲,平生第一次參加舞會,跳“襪子跳”(sock hop)。如果你太年輕,不知道什麽是“襪子跳”,那我告訴你,這是一種從前常常在高中體育館舉辦的舞會。之所以叫“襪子跳”,是因為參加舞會的小孩子們都要脫掉鞋子,以保護體育館的地板。這種舞會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非常流行,之後在1973年,又隨著電影《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的問世而開始複興。
再也沒有什麽時期能像青春期一樣給人帶來如此深遠持久的身體、情感變化。十三歲時,有史以來第一次,我不再認為女生“惡心”。在這樣的年齡,女生既像磁鐵一樣充滿吸引力,同時又讓人感到害怕。雖然她們很“恐怖”,但在我十三歲時,女生占據了我清醒時的每種思緒,又在我的夢裏縈繞不去。滑板、模型船、電影和漫畫,全都從我的腦中一掃而去,取而代之的都是女孩子們的形象。
我心急火燎,巴不得能和女孩子牽上線、搭上橋,卻又不知道該怎麽做,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嗎。我就像那個老笑話裏追著車子跑的狗,好不容易追到了,卻不知道該拿它怎麽辦。我想和女孩子親密一些,卻又害怕接近她們。
舉行“襪子跳”舞會的那天晚上,天氣又濕又熱。保持著20世紀50年代的傳統,女孩子們身穿蓬蓬的大圓裙,頂著波浪頭,腳踩“天使鞋”,塗了亮晶晶的紅唇膏;男生們則多穿著褲管卷至腳踝的緊身牛仔褲、袖子裏卷著香煙盒(向父母借的)的白色 t 恤、塞了幾分錢的平底樂福鞋[編者注:penny loafers,鞋麵有橫越兩側的皮飾帶。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喜歡將一分錢(penny)硬幣塞入鞋麵,取“幸運”之意],頭發油亮亮地往後梳成一種叫作“鴨屁股”的發型。
20世紀50年代的風情在空氣中彌漫,女生站在舞池的一邊咯咯笑著,我和其他男生則堅守在另一邊,靠在金屬折疊椅上,竭盡所能地耍酷。雖然體內的每一串dna都在苦苦哀求著我們走向女生,但我們都嚇得驚慌失措,不敢走向女生與她們談話。因此,我們竭力表現得趾高氣揚、淡定十足。“讓她們自己過來”,我們開著玩笑。如果她們走過來,那我們的自尊心就會爆棚;如果她們沒有走過來,至少她們會以為,我們根本不在乎她們。
當時我最好的朋友是奇普。他長得高大,既是運動健將,也是個好學生。與他相比,我長得又圓又胖。在我的記憶中,每次要買衣服,媽媽就會帶著我搭扶梯到貝爾可百貨公司(belk’s)昏暗的地下層——這裏是“特大號”胖哥專賣,也是我唯一能找到合身衣服穿的地方。
因為奇普身材修長、體形健美,我看得出有幾個女孩一直在盯著他看。知道他比我更有吸引力,這讓我暗自受傷;而他隻是和我們坐在那裏,不走過去和她們任何人說話,這也讓我覺得心煩。我們都鼓勵他走過去,與那些紮著馬尾辮、穿著短襪、等著我們采取行動的女孩子交談,跳第一支舞;而他隻是坐在那裏,按兵不動。
“我很害羞,我不知道要講些什麽。” 奇普說。
“你就隻要走過去就行,讓她們負責講話就好了。你不能一整晚就坐在這裏。”我說。
奇普說:“你才是一直坐在這裏不行動的那個人呢。你最會講話了,你快過去跟她們說話吧。”
當吸毒者第一次服用那個後來被他們當成“仙丹妙藥”的東西時,通常都會清楚記得這最初的經驗——要是不能擺脫這種癮頭,這“仙丹妙藥”將會損耗,甚至奪走他們的生命。接下來的這句話,便讓我染上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抱怨癮”。
我湊近奇普,對他說:“就算我走過去跟她們講話,她們也不會和我跳舞。你看,我太胖了。我才十三歲,體重卻早早就超過了一百公斤。我講話會喘,走路會流汗。”
我意識到其他男孩子也在看著我,於是繼續說道:“你的體格很好,那些女生都在看你。但沒有人在看我。”其他人點頭表示讚同。“我隻是個好玩的人,她們隻喜歡跟我聊天,但是她們不會想要跟我跳舞。她們不要我……她們永遠也不會要我。”
正在這時,另一個好朋友從後麵走過來,在我背上拍了一下說:“嘿,胖哥!”
一般說來,他這樣打招呼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意義,幾乎所有人都叫我“胖哥”。這是一個挺適合我的綽號,而且我也漸漸地習慣了這個稱呼。我從來不把這當成羞辱。他們是我的朋友,不會在意我太胖。但我才剛剛講完一段冠冕堂皇的話,說長得太胖有多麽難受,以借此逃避和那些女孩說話,這時被人喚作“胖哥”,在我們的小圈子裏引起了顯而易見的反響。
我的一個朋友狠狠瞪了他一眼,說:“喂,閉嘴!”
另一個說:“不要惹他。”
第三個人插嘴道:“胖又不是他的錯!”
我環視四周,發現每個人都極其關注地看著我。
過了一會兒,我在心裏呐喊著:“ 再誇張一點!”於是我像是在演戲似的歎了口氣,把頭轉開。我們大家都在找各種理由,不去直麵女孩,逃避被女孩拒絕的可能性。對此,奇普的理由是自己害羞,而我的理由就是自己太胖。我抱怨自己的體形,就在這時一個朋友又開玩笑似的叫我昵稱,這不僅使我擺脫了困境,更讓我贏得了別人的同情和關注。
我抱怨自己的體形,我的抱怨使我不必去做某件令我感到恐懼的事情,並且收獲了別人的關注、支持與認可。從此,我染上了“毒癮”,我找到了令我不斷上癮的東西。抱怨就是我的毒品,能使我亢奮。
許多年後,當我和我的朋友共同應征一家飯館裏的兩個職位,我的朋友得到了稍好的那個職位,這時我就告訴自己以及別人,那是因為我太胖了。“哦,這不是真的,你非常棒。”我喜歡別人這麽告訴我。當我被開交通罰單,我說那是因為我太胖了,別人在警察麵前嚼舌頭,說我壞話。我又花了五年半,才甩掉這個借口,並甩掉那危害我健康的一百多磅體重。
心理學家羅賓·柯瓦斯基(robin kowalski)在《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了一篇名為《抱怨語言與抱怨行為:功能、先例與結果》ints andining:functions,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的文章,其中寫道:“許多人抱怨,是因為他們想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方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覺得自己生了病,而是因為‘病人的角色’能給他們帶來其他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對反感事件的逃避。”
“許多人抱怨,是因為他們想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
——羅賓·柯瓦斯基
借由抱怨和“打肥胖牌”,我獲得了同情及認可,也有正當的理由不用和那些女孩子說話。我的抱怨讓我嚐到了甜頭。你很可能也做過類似的事。我們抱怨自己不夠健康,以此獲取別人的同情與關注,使我們免於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這樣做的問題就在於,它們會引來真正的疾病。
你吞入口中的東西決定了體形和重量,你從口中說出的東西決定了你的現實。
演講中,我曾經麵對成千上萬的人,問他們是否認識某個經常抱怨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人,如果是就請舉起手來。然後,我會接著說:“下麵,如果那個經常抱怨自己身體狀況的人也確實經常得病,請繼續舉著你的手。”一般來說,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手還是舉在那裏。
健康不良是一般人最常發出的抱怨之一。人們抱怨自己不健康,扮演病人的角色,以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並且回避那些讓自己“反感的事件”,例如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真的有一些人是因為不健康所以抱怨的,但是抱怨身體狀況往往會使其將注意力集中於痛苦之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痛苦。
w. 多伊爾·金特裏(w. doyle gentry)博士在《如何獲得快樂》(happiness for dummies)一書中寫到過一個因車禍而終生病痛纏身的人。此人幾乎試遍所有緩解病痛的方式,但是很多時候他仍然遭受著無法控製以及無法忍受的痛苦。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做一點事情使自己的注意力從病痛上麵轉移開來。多伊爾寫道,這個人會坐在電腦前,閱讀所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注意力從病痛上轉移開了,他遭受的痛苦似乎也就沒有那麽重了。
抱怨自己的病痛,不僅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所遭受的痛苦,同時也會讓你自己的身體不自覺地尋找、體驗病痛。
有時候,人們會說:“哦,那麽也就是說,你讓我假裝自己可以,直到取得成功。”
不。
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假裝自己可以,直到取得成功”(取自流行歌曲)這回事。盡管這首歌把它唱得輕巧,但是這根本不適用於人的轉變。一旦你開始想要模仿別人,你就會變成別人那樣的人。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表現得像那個你想要成為的人一樣。這是自我控製的第一步。把這最最關鍵的一個步驟稱為“假裝”,其實是輕視了其重要性。
“我們不可能在保有舊習的同時,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馬克思·迪普利(max de pree)你並不是在假裝。你是在暫時地成為別人,你是在慢慢地向你自己的目標靠攏。
生命並不是靜止不動的,生命是在不斷變化的。當你生病的時候,你可能會病得更厲害,也可能病情會好轉起來。十幾歲時,我身材肥胖,我可以做出行動使自己變得更加勻稱、健康,也可以放任自己變得更加肥胖。一旦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結構,我就變得勻稱、健康,成了我一直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捫心自問:“我是不是曾經裝過病?我是不是現在就在裝病?”當你抱怨自己的身體狀況時,你可能會得到別人的同情以及關注,但是你使自己一直處在痛苦之中。
你或許聽說過“心身症”(psychosomatic illness)這個名詞,並且聽說有人患有心身症。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心身症是精神不健全者無中生有“捏造”出來的疾病。
“psychosomatic”(心身)一詞,是由“psycho”(心)和“soma”(身)組合而成,代表“心/身”之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心/身”合一的,因為我們都聽從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表達。
羅賓·柯瓦斯基博士的研究表明,據醫生預計,他們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治療這類病人——他們生病的原因其實都是心理問題。
“不論你是頭痛、坐骨神經痛、得了麻風病,還是被雷擊了,我都懇請你無論如何都保持平靜,不要破壞掉這美好的早晨。”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想想吧,有三分之二的疾病源自病人的心理,或者病情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況而趨於惡化。心之所信,身之所現。數十篇研究報告顯示:一個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態的認知,將導致這樣的認知最終在他們自己身上實現。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曾進行過詳細報道:醫生如果告訴病人,有一種藥非常有可能治愈他們的疾病,這種藥對這些病人發揮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藥方卻沒有接收到這一信息的病人大許多。報道繼續指出:曾有一項研究發現,患有其他生理疾病(如高血壓)的老年癡呆症患者,服藥的療效常會打折扣,因為他們的記憶力衰退,可能記不得要每天吃藥。心理之於身體,確實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我曾受托到醫院去探望一位女士,在這裏我們暫且稱她為“簡”。進病房之前,我先到了醫護室向醫生和護士探詢她的病情。
醫生說:“她中風了,但是可以完全康複。”
我敲敲病房的門,卻聽到氣若遊絲的聲音:“誰啊?”
“簡?我是威爾·鮑溫。”我回答道。
進病房後,我非常懷疑醫生的判斷。簡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沒事”的人。她又問了一遍:“你是誰啊?”
“如果你一直說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那麽很有可能它就真的會發生。”
——伊薩克·巴舍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我熱情地答道:“我是威爾·鮑溫,威爾牧師。”
她說:“真高興你來了。我快死了。”
“你說什麽?”我問道。
“我快死了。我就有幾天的活頭兒了。我很高興你能過來,我們來策劃一下我的葬禮吧。”她說。
就在這時,一位醫生來幫她做例行檢查,我把醫生拉到一邊,說道:“我以為你說她沒事呢。”
醫生說:“她是沒事啊!”
我說:“可是簡剛才告訴我,她快死了。”
醫生詫異地瞪大了眼睛,走到床邊叫她:“簡?簡!”
簡睜開眼睛。
“親愛的,你隻是中風,不是快死了,你沒事的。再過幾天,我們就會把你轉到康複病房,你很快就可以回家,和貓咪馬提在一起了,知道了嗎?”
簡虛弱地微笑著,輕聲說:“知道了。”
等醫生離開病房,簡繼續跟我說起之前的話題:“能請你拿紙筆記一下嗎?”
“幹嗎呢?用紙筆記什麽呢?”我問。
“我們要策劃我的葬禮啊,我快死了。”她說。
“可是你還沒要死啊!”我提出異議,“我會先記下來的,但是要等很久之後你死的時候,我再準備你的葬禮。”
簡慢慢地搖搖頭說:“我就要死了。”然後開始巨細靡遺地對我說起她的葬禮要怎麽辦。
我離開病房後,又去找醫生談了一次。我說:“她確信自己快死了。”
醫生微笑著說:“好吧,我們都難逃一死,簡也不例外。但她隻是中風,這不會要她的命。她真的會完全康複,沒有一點後遺症。”
兩個星期後,我主持了簡的葬禮。
醫生怎麽說都沒有用,簡認定自己快死了,而她的身體也相信了她,並且對此做出了相應的反應。
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就是丟出負麵的說辭,讓你自己的身體聽見。這種負麵的說辭會在你的腦海中烙下印記,而你的想法(心)也會將這股能量導入體內(身),引起更多的健康問題。
“要達到身心健康,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整體健康。同時,我們也會受到身體、心理、精神方麵的多重影響。”
——格雷格·安德森(greg anderson)你可能會說:“可是我真的病了啊。”請相信我,對於你相信自己生病了這一事實,我並沒有懷疑。但請不要忘記,醫生估計有百分之六十七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為生病”造成的結果。我們的思想創造生活,語言又表明思想。抱怨疾病並不會縮短生病的時間,也不會降低疾病的嚴重性。相反,抱怨往往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請認真想想看,當你談起自己的病,有多少次你也許隻是下意識地想要博取同情、關注,或者逃避做某事。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請記得你可能是在用汽油滅火。你可能想變得健康,但當你抱怨自身的疾病時,你其實就是在把製約健康的能量傳送到全身。
“當你感到憂鬱沮喪或乖張任性,切記不要通過抱怨公之於眾;相反,你要盡量隱藏這種情緒,隱藏情緒的過程中,你會將不良情緒驅走。”
——塞繆爾·約翰遜
1999年,我的好友霍爾在三十九歲的壯年便被診斷罹患第四期肺癌,醫生估計他隻剩半年不到的壽命。
除了死亡通知書,他還麵臨著其他的難題。雖然他以銷售健康保險為生,但他自己連一份保險也沒有。他的賬單堆積如山,一直以來都得努力打拚,才不至於讓家裏斷糧斷電。當得知他來日無多時,我去探訪他,被他樂觀向上的態度所震撼。他沒有抱怨,隻是說著他這一生有多麽美好,以及自己有多麽幸運。
從頭到尾,霍爾都極富幽默感。有一天,我邀請他到屋外散散步,但因為他實在是太虛弱了,所以隻能走幾步路。我們站在他的家門外,一邊享受新鮮的空氣,一邊說著話。霍爾注意到幾隻大型紅頭美洲鷲就在我們站立處的正上方,緩慢、懶散地繞圈而飛。他指著那些紅頭美洲鷲說:“噢,這可是不好的預兆!”當我看到他眼中淘氣的光芒時,我們倆都不禁大笑起來。
等我們倆終於都笑夠了,我問他:“你經曆了這一切,怎麽還能夠做到不抱怨?”
他倚著拐杖,笑著說:“很簡單,今天不是十五號。”他自覺已經回答了我的問題,便開始慢慢走進屋裏。
“這跟十五號有什麽關係?”我快步趕上他,疑惑地問。
霍爾停下來,笑著說:“確診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切會很難熬,我可以咒罵上帝、科學和所有人,也可以把焦點放在我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上。所以,我決定每個月給自己一個‘不爽日’來抱怨。我隨意地挑了十五號作為不爽日。每當我想抱怨什麽事,就告訴自己要等到十五號才能抱怨。”
“有效嗎?”我問。
“非常有效。”他說。
“但是,這樣一來,你每個月的十五號豈不是很難過嗎?”我問。
“那可不會!”他答道,“等到十五號到來的時候,我早忘了本來要抱怨什麽了。”
盡管霍爾住的地方距離我家有兩小時車程,我還是每周去探訪他兩次,直到他走完這段艱難的時期。大家都說我是個了不起的朋友,很體貼,花了這麽多時間陪伴他。然而,我這麽做其實是為了自己。霍爾教導我,即使麵對如致命疾病這般艱難的處境,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快樂。
對了,大夫的診斷可不準。霍爾沒有在六個月內死去,而是在確診後又過了兩年快樂的生活,享受著周圍人的祝福,也為身邊的每個人祈福。他戰勝了醫生的診斷,多活了一年半。對生命充滿感恩,而非抱怨,這是種能夠確保健康的力量。
我們的不抱怨之旅走到這裏,你應該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何時抱怨、多麽經常抱怨了。現在,你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
我昨天提早下班回家,因為背部一整天都很不舒服(我動過脊椎和頸椎大手術)。我隻想放鬆下來,自憐自艾。四十七歲的我,總是為了一長串麻煩的健康問題苦惱喪氣。但是當我撲到沙發上,在奧普拉的節目裏看到你,我真的被激勵了!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威爾·鮑溫就有著最清澈明亮的眼睛!我被這雙眼睛迷住了。哈哈。它們閃閃發光,我不禁微笑起來。
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身上的病痛,以及那些止痛的藥物治療。你說得對,抱怨的確把我拖垮了,我想加入“不抱怨”的一方。我已經替自己和一些朋友訂了手環。但我寫信主要是想向你表達謝意。
對於命運,我心懷感恩:我可以走路,我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有好朋友、好工作。我必須要把精力重新投注在值得感恩的事物上,不再為自己數不清的健康問題而自怨自艾。我衷心地感謝你,並且希望未來有一天我能夠當麵向你致謝。你啟發了我,你的眼睛令我微笑,給我希望。願上帝保佑你。
——辛蒂·拉佛列特
俄亥俄州劍橋市
我們的文化中有一些自我應驗預言,其中最致命的一條恐怕就是:年老就一定意味著衰退和健康不良。
——瑪麗琳·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寶瓶同謀》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是因為就像我們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我們察覺到這會帶來好處。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發現抱怨能帶來好處的那天晚上。當時我十三歲,平生第一次參加舞會,跳“襪子跳”(sock hop)。如果你太年輕,不知道什麽是“襪子跳”,那我告訴你,這是一種從前常常在高中體育館舉辦的舞會。之所以叫“襪子跳”,是因為參加舞會的小孩子們都要脫掉鞋子,以保護體育館的地板。這種舞會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非常流行,之後在1973年,又隨著電影《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的問世而開始複興。
再也沒有什麽時期能像青春期一樣給人帶來如此深遠持久的身體、情感變化。十三歲時,有史以來第一次,我不再認為女生“惡心”。在這樣的年齡,女生既像磁鐵一樣充滿吸引力,同時又讓人感到害怕。雖然她們很“恐怖”,但在我十三歲時,女生占據了我清醒時的每種思緒,又在我的夢裏縈繞不去。滑板、模型船、電影和漫畫,全都從我的腦中一掃而去,取而代之的都是女孩子們的形象。
我心急火燎,巴不得能和女孩子牽上線、搭上橋,卻又不知道該怎麽做,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嗎。我就像那個老笑話裏追著車子跑的狗,好不容易追到了,卻不知道該拿它怎麽辦。我想和女孩子親密一些,卻又害怕接近她們。
舉行“襪子跳”舞會的那天晚上,天氣又濕又熱。保持著20世紀50年代的傳統,女孩子們身穿蓬蓬的大圓裙,頂著波浪頭,腳踩“天使鞋”,塗了亮晶晶的紅唇膏;男生們則多穿著褲管卷至腳踝的緊身牛仔褲、袖子裏卷著香煙盒(向父母借的)的白色 t 恤、塞了幾分錢的平底樂福鞋[編者注:penny loafers,鞋麵有橫越兩側的皮飾帶。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喜歡將一分錢(penny)硬幣塞入鞋麵,取“幸運”之意],頭發油亮亮地往後梳成一種叫作“鴨屁股”的發型。
20世紀50年代的風情在空氣中彌漫,女生站在舞池的一邊咯咯笑著,我和其他男生則堅守在另一邊,靠在金屬折疊椅上,竭盡所能地耍酷。雖然體內的每一串dna都在苦苦哀求著我們走向女生,但我們都嚇得驚慌失措,不敢走向女生與她們談話。因此,我們竭力表現得趾高氣揚、淡定十足。“讓她們自己過來”,我們開著玩笑。如果她們走過來,那我們的自尊心就會爆棚;如果她們沒有走過來,至少她們會以為,我們根本不在乎她們。
當時我最好的朋友是奇普。他長得高大,既是運動健將,也是個好學生。與他相比,我長得又圓又胖。在我的記憶中,每次要買衣服,媽媽就會帶著我搭扶梯到貝爾可百貨公司(belk’s)昏暗的地下層——這裏是“特大號”胖哥專賣,也是我唯一能找到合身衣服穿的地方。
因為奇普身材修長、體形健美,我看得出有幾個女孩一直在盯著他看。知道他比我更有吸引力,這讓我暗自受傷;而他隻是和我們坐在那裏,不走過去和她們任何人說話,這也讓我覺得心煩。我們都鼓勵他走過去,與那些紮著馬尾辮、穿著短襪、等著我們采取行動的女孩子交談,跳第一支舞;而他隻是坐在那裏,按兵不動。
“我很害羞,我不知道要講些什麽。” 奇普說。
“你就隻要走過去就行,讓她們負責講話就好了。你不能一整晚就坐在這裏。”我說。
奇普說:“你才是一直坐在這裏不行動的那個人呢。你最會講話了,你快過去跟她們說話吧。”
當吸毒者第一次服用那個後來被他們當成“仙丹妙藥”的東西時,通常都會清楚記得這最初的經驗——要是不能擺脫這種癮頭,這“仙丹妙藥”將會損耗,甚至奪走他們的生命。接下來的這句話,便讓我染上了長達三十多年的“抱怨癮”。
我湊近奇普,對他說:“就算我走過去跟她們講話,她們也不會和我跳舞。你看,我太胖了。我才十三歲,體重卻早早就超過了一百公斤。我講話會喘,走路會流汗。”
我意識到其他男孩子也在看著我,於是繼續說道:“你的體格很好,那些女生都在看你。但沒有人在看我。”其他人點頭表示讚同。“我隻是個好玩的人,她們隻喜歡跟我聊天,但是她們不會想要跟我跳舞。她們不要我……她們永遠也不會要我。”
正在這時,另一個好朋友從後麵走過來,在我背上拍了一下說:“嘿,胖哥!”
一般說來,他這樣打招呼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意義,幾乎所有人都叫我“胖哥”。這是一個挺適合我的綽號,而且我也漸漸地習慣了這個稱呼。我從來不把這當成羞辱。他們是我的朋友,不會在意我太胖。但我才剛剛講完一段冠冕堂皇的話,說長得太胖有多麽難受,以借此逃避和那些女孩說話,這時被人喚作“胖哥”,在我們的小圈子裏引起了顯而易見的反響。
我的一個朋友狠狠瞪了他一眼,說:“喂,閉嘴!”
另一個說:“不要惹他。”
第三個人插嘴道:“胖又不是他的錯!”
我環視四周,發現每個人都極其關注地看著我。
過了一會兒,我在心裏呐喊著:“ 再誇張一點!”於是我像是在演戲似的歎了口氣,把頭轉開。我們大家都在找各種理由,不去直麵女孩,逃避被女孩拒絕的可能性。對此,奇普的理由是自己害羞,而我的理由就是自己太胖。我抱怨自己的體形,就在這時一個朋友又開玩笑似的叫我昵稱,這不僅使我擺脫了困境,更讓我贏得了別人的同情和關注。
我抱怨自己的體形,我的抱怨使我不必去做某件令我感到恐懼的事情,並且收獲了別人的關注、支持與認可。從此,我染上了“毒癮”,我找到了令我不斷上癮的東西。抱怨就是我的毒品,能使我亢奮。
許多年後,當我和我的朋友共同應征一家飯館裏的兩個職位,我的朋友得到了稍好的那個職位,這時我就告訴自己以及別人,那是因為我太胖了。“哦,這不是真的,你非常棒。”我喜歡別人這麽告訴我。當我被開交通罰單,我說那是因為我太胖了,別人在警察麵前嚼舌頭,說我壞話。我又花了五年半,才甩掉這個借口,並甩掉那危害我健康的一百多磅體重。
心理學家羅賓·柯瓦斯基(robin kowalski)在《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了一篇名為《抱怨語言與抱怨行為:功能、先例與結果》ints andining:functions,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的文章,其中寫道:“許多人抱怨,是因為他們想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方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覺得自己生了病,而是因為‘病人的角色’能給他們帶來其他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對反感事件的逃避。”
“許多人抱怨,是因為他們想從他人身上誘發特定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
——羅賓·柯瓦斯基
借由抱怨和“打肥胖牌”,我獲得了同情及認可,也有正當的理由不用和那些女孩子說話。我的抱怨讓我嚐到了甜頭。你很可能也做過類似的事。我們抱怨自己不夠健康,以此獲取別人的同情與關注,使我們免於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這樣做的問題就在於,它們會引來真正的疾病。
你吞入口中的東西決定了體形和重量,你從口中說出的東西決定了你的現實。
演講中,我曾經麵對成千上萬的人,問他們是否認識某個經常抱怨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人,如果是就請舉起手來。然後,我會接著說:“下麵,如果那個經常抱怨自己身體狀況的人也確實經常得病,請繼續舉著你的手。”一般來說,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手還是舉在那裏。
健康不良是一般人最常發出的抱怨之一。人們抱怨自己不健康,扮演病人的角色,以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並且回避那些讓自己“反感的事件”,例如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真的有一些人是因為不健康所以抱怨的,但是抱怨身體狀況往往會使其將注意力集中於痛苦之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痛苦。
w. 多伊爾·金特裏(w. doyle gentry)博士在《如何獲得快樂》(happiness for dummies)一書中寫到過一個因車禍而終生病痛纏身的人。此人幾乎試遍所有緩解病痛的方式,但是很多時候他仍然遭受著無法控製以及無法忍受的痛苦。最後,他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做一點事情使自己的注意力從病痛上麵轉移開來。多伊爾寫道,這個人會坐在電腦前,閱讀所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注意力從病痛上轉移開了,他遭受的痛苦似乎也就沒有那麽重了。
抱怨自己的病痛,不僅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所遭受的痛苦,同時也會讓你自己的身體不自覺地尋找、體驗病痛。
有時候,人們會說:“哦,那麽也就是說,你讓我假裝自己可以,直到取得成功。”
不。
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假裝自己可以,直到取得成功”(取自流行歌曲)這回事。盡管這首歌把它唱得輕巧,但是這根本不適用於人的轉變。一旦你開始想要模仿別人,你就會變成別人那樣的人。而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要表現得像那個你想要成為的人一樣。這是自我控製的第一步。把這最最關鍵的一個步驟稱為“假裝”,其實是輕視了其重要性。
“我們不可能在保有舊習的同時,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馬克思·迪普利(max de pree)你並不是在假裝。你是在暫時地成為別人,你是在慢慢地向你自己的目標靠攏。
生命並不是靜止不動的,生命是在不斷變化的。當你生病的時候,你可能會病得更厲害,也可能病情會好轉起來。十幾歲時,我身材肥胖,我可以做出行動使自己變得更加勻稱、健康,也可以放任自己變得更加肥胖。一旦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結構,我就變得勻稱、健康,成了我一直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捫心自問:“我是不是曾經裝過病?我是不是現在就在裝病?”當你抱怨自己的身體狀況時,你可能會得到別人的同情以及關注,但是你使自己一直處在痛苦之中。
你或許聽說過“心身症”(psychosomatic illness)這個名詞,並且聽說有人患有心身症。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心身症是精神不健全者無中生有“捏造”出來的疾病。
“psychosomatic”(心身)一詞,是由“psycho”(心)和“soma”(身)組合而成,代表“心/身”之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心/身”合一的,因為我們都聽從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表達。
羅賓·柯瓦斯基博士的研究表明,據醫生預計,他們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治療這類病人——他們生病的原因其實都是心理問題。
“不論你是頭痛、坐骨神經痛、得了麻風病,還是被雷擊了,我都懇請你無論如何都保持平靜,不要破壞掉這美好的早晨。”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想想吧,有三分之二的疾病源自病人的心理,或者病情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況而趨於惡化。心之所信,身之所現。數十篇研究報告顯示:一個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態的認知,將導致這樣的認知最終在他們自己身上實現。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曾進行過詳細報道:醫生如果告訴病人,有一種藥非常有可能治愈他們的疾病,這種藥對這些病人發揮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藥方卻沒有接收到這一信息的病人大許多。報道繼續指出:曾有一項研究發現,患有其他生理疾病(如高血壓)的老年癡呆症患者,服藥的療效常會打折扣,因為他們的記憶力衰退,可能記不得要每天吃藥。心理之於身體,確實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我曾受托到醫院去探望一位女士,在這裏我們暫且稱她為“簡”。進病房之前,我先到了醫護室向醫生和護士探詢她的病情。
醫生說:“她中風了,但是可以完全康複。”
我敲敲病房的門,卻聽到氣若遊絲的聲音:“誰啊?”
“簡?我是威爾·鮑溫。”我回答道。
進病房後,我非常懷疑醫生的判斷。簡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沒事”的人。她又問了一遍:“你是誰啊?”
“如果你一直說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那麽很有可能它就真的會發生。”
——伊薩克·巴舍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我熱情地答道:“我是威爾·鮑溫,威爾牧師。”
她說:“真高興你來了。我快死了。”
“你說什麽?”我問道。
“我快死了。我就有幾天的活頭兒了。我很高興你能過來,我們來策劃一下我的葬禮吧。”她說。
就在這時,一位醫生來幫她做例行檢查,我把醫生拉到一邊,說道:“我以為你說她沒事呢。”
醫生說:“她是沒事啊!”
我說:“可是簡剛才告訴我,她快死了。”
醫生詫異地瞪大了眼睛,走到床邊叫她:“簡?簡!”
簡睜開眼睛。
“親愛的,你隻是中風,不是快死了,你沒事的。再過幾天,我們就會把你轉到康複病房,你很快就可以回家,和貓咪馬提在一起了,知道了嗎?”
簡虛弱地微笑著,輕聲說:“知道了。”
等醫生離開病房,簡繼續跟我說起之前的話題:“能請你拿紙筆記一下嗎?”
“幹嗎呢?用紙筆記什麽呢?”我問。
“我們要策劃我的葬禮啊,我快死了。”她說。
“可是你還沒要死啊!”我提出異議,“我會先記下來的,但是要等很久之後你死的時候,我再準備你的葬禮。”
簡慢慢地搖搖頭說:“我就要死了。”然後開始巨細靡遺地對我說起她的葬禮要怎麽辦。
我離開病房後,又去找醫生談了一次。我說:“她確信自己快死了。”
醫生微笑著說:“好吧,我們都難逃一死,簡也不例外。但她隻是中風,這不會要她的命。她真的會完全康複,沒有一點後遺症。”
兩個星期後,我主持了簡的葬禮。
醫生怎麽說都沒有用,簡認定自己快死了,而她的身體也相信了她,並且對此做出了相應的反應。
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就是丟出負麵的說辭,讓你自己的身體聽見。這種負麵的說辭會在你的腦海中烙下印記,而你的想法(心)也會將這股能量導入體內(身),引起更多的健康問題。
“要達到身心健康,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整體健康。同時,我們也會受到身體、心理、精神方麵的多重影響。”
——格雷格·安德森(greg anderson)你可能會說:“可是我真的病了啊。”請相信我,對於你相信自己生病了這一事實,我並沒有懷疑。但請不要忘記,醫生估計有百分之六十七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為生病”造成的結果。我們的思想創造生活,語言又表明思想。抱怨疾病並不會縮短生病的時間,也不會降低疾病的嚴重性。相反,抱怨往往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請認真想想看,當你談起自己的病,有多少次你也許隻是下意識地想要博取同情、關注,或者逃避做某事。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請記得你可能是在用汽油滅火。你可能想變得健康,但當你抱怨自身的疾病時,你其實就是在把製約健康的能量傳送到全身。
“當你感到憂鬱沮喪或乖張任性,切記不要通過抱怨公之於眾;相反,你要盡量隱藏這種情緒,隱藏情緒的過程中,你會將不良情緒驅走。”
——塞繆爾·約翰遜
1999年,我的好友霍爾在三十九歲的壯年便被診斷罹患第四期肺癌,醫生估計他隻剩半年不到的壽命。
除了死亡通知書,他還麵臨著其他的難題。雖然他以銷售健康保險為生,但他自己連一份保險也沒有。他的賬單堆積如山,一直以來都得努力打拚,才不至於讓家裏斷糧斷電。當得知他來日無多時,我去探訪他,被他樂觀向上的態度所震撼。他沒有抱怨,隻是說著他這一生有多麽美好,以及自己有多麽幸運。
從頭到尾,霍爾都極富幽默感。有一天,我邀請他到屋外散散步,但因為他實在是太虛弱了,所以隻能走幾步路。我們站在他的家門外,一邊享受新鮮的空氣,一邊說著話。霍爾注意到幾隻大型紅頭美洲鷲就在我們站立處的正上方,緩慢、懶散地繞圈而飛。他指著那些紅頭美洲鷲說:“噢,這可是不好的預兆!”當我看到他眼中淘氣的光芒時,我們倆都不禁大笑起來。
等我們倆終於都笑夠了,我問他:“你經曆了這一切,怎麽還能夠做到不抱怨?”
他倚著拐杖,笑著說:“很簡單,今天不是十五號。”他自覺已經回答了我的問題,便開始慢慢走進屋裏。
“這跟十五號有什麽關係?”我快步趕上他,疑惑地問。
霍爾停下來,笑著說:“確診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切會很難熬,我可以咒罵上帝、科學和所有人,也可以把焦點放在我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上。所以,我決定每個月給自己一個‘不爽日’來抱怨。我隨意地挑了十五號作為不爽日。每當我想抱怨什麽事,就告訴自己要等到十五號才能抱怨。”
“有效嗎?”我問。
“非常有效。”他說。
“但是,這樣一來,你每個月的十五號豈不是很難過嗎?”我問。
“那可不會!”他答道,“等到十五號到來的時候,我早忘了本來要抱怨什麽了。”
盡管霍爾住的地方距離我家有兩小時車程,我還是每周去探訪他兩次,直到他走完這段艱難的時期。大家都說我是個了不起的朋友,很體貼,花了這麽多時間陪伴他。然而,我這麽做其實是為了自己。霍爾教導我,即使麵對如致命疾病這般艱難的處境,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快樂。
對了,大夫的診斷可不準。霍爾沒有在六個月內死去,而是在確診後又過了兩年快樂的生活,享受著周圍人的祝福,也為身邊的每個人祈福。他戰勝了醫生的診斷,多活了一年半。對生命充滿感恩,而非抱怨,這是種能夠確保健康的力量。
我們的不抱怨之旅走到這裏,你應該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何時抱怨、多麽經常抱怨了。現在,你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