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這裏都有些什麽貨呀?”鄭浩南問道。
老板聽了,立刻道:“本店常用海貨有蟶幹、明脯、蝦幹、螺肉幹、鰻鯗、纖鯗、丁香、白鯨、贛幹、海茜、紫菜等。幹貝、海參這些珍貴海貨本店也。南北果品也很豐富,南貨有荔枝、桂圓、蓮子、花生、柿餅;北貨有紅棗、元棗、核桃仁。菜蔬類包括香菇、木耳、金針、筍幹等。糕餅類有餅幹、餅子、豆酥糕、炒米糕、炊糕、軟糕、陰糕、五仁糕、百子糕、狀元糕、炒米糕、白糖炒、炒米、油泡棗、芙蓉糖。糖有白糖、紅糖、冰糖。”
聽完老板像說書一樣的介紹。鄭浩南笑了笑道:“你給我稱半斤幹貝,半斤蝦幹,香菇和木耳也一樣半斤,另外再給我稱一斤荔枝,一斤好一點的糕餅。”
老板一聽,頓時大喜,立刻吩咐兩個學徒道:“快給這位先生挑選上好的幹貝、蝦幹還有香菇和木耳也一樣稱半斤。”
兩個學徒聽了,答應了一聲。然後各拿過一杆秤稱東西去了。
而老板也親自拿過一杆秤給鄭浩南稱了一斤荔枝,放進一個竹籃裏。然後提到櫃台上放著,伸手從櫃台上方懸著的線球上扯下用牛皮紙搓成的細繩將荔枝捆好,輕輕扯斷紙繩,放回竹籃裏。
弄好之後,老板又笑著對鄭浩南道:“先生,我們店裏的狀元糕很不錯的,不如就給你稱一斤狀元糕吧。”
“好吧。”鄭浩南不置可否地說道。
於是,那老板又拿起秤稱了一斤狀元糕,放在一個盆裏,端到了櫃台上。拿過一張紅紙將狀元糕包成一個八角包兒,又扯過紙繩捆好。捆好後,同樣放在櫃台上。
這時候,那兩個學徒也已經把幹貝、香菇等稱好了,端到了櫃台上。那老板又如法炮製,拿過紅紙將幹貝、香菇這些東西一一包成一個八角包兒。包好之後,又扯了一根繩子,將幾個八角包兒和荔枝拴在一起。
隨後,那老板拿過一把算盤,“啪啪啪”撥弄了幾下之後。笑吟吟地將東西遞到鄭浩南的麵前道:“先生,承惠,一共六塊九毛錢。”
鄭浩南接過的東西,摸出七塊錢往櫃台上一放道:“不用找了!”說完,提著東西轉身就走。身後還傳來了那老板喜悅的聲音:“謝謝先生,歡迎下次再來!”
鄭浩南提著買的禮物走回到眾人跟前,將東西遞給葉楓道:“阿楓,這個你拿著吧!”
葉楓忙笑著點頭道:“好咧!南哥。”接過將東西接了過來。
幾個人又繼續往前走,走到一間房門口,何彩繡便停了下來,舉起手使勁拍了拍大門。
隨即,就聽到屋裏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道:“是誰呀?”
何彩繡立刻大聲道:“娘啊,快開門,是我回來了!”
何彩繡的話音剛落,屋裏立刻響起了一聲驚呼:“啊!”
一分鍾過後,門“吱”的一下開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出現在了門口,模樣跟何彩繡很像。
那婦女一見何彩繡,頓時驚喜交集。衝過來一把抱住何彩繡激動地說道:“阿繡啊,你終於回來了,可想死娘了!”說著,忍不住哭了起來。
何彩繡也緊緊地將她娘抱住,想起自己在上海的那段慘痛經曆,忍不住悲從中來,也大哭了起來。
陳真趕緊上前勸道:“好了,何姑娘,伯母,你們母女相見應該高興才是啊,怎麽哭起來了呀!”
聽了陳真的話,何彩繡和她娘慢慢止住哭,分了開來。何彩繡的娘掏出一張手巾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這才看到站在何彩繡身後的陳真和鄭浩南、葉楓三人。忙問何彩繡道:“阿繡啊,這三位先生是誰呀?”
“哦,他們三位是我在上海工作那兒的同事,他們都很照顧我。這次他們來杭州辦事,所以我就跟著他們回來了。”何彩繡答道。然後又把陳真他們一一跟他娘做了介紹。
何彩繡的娘聽完之後,忙又向陳真他們一躬身道:“陳先生、鄭先生、葉先生,我們阿繡在上海承蒙你們照顧,我在這裏謝謝你們了!”
陳真笑道:“伯母你客氣了,何姑娘一個人出門在外,她又是個女孩,我們自然應該照顧她的!”
何彩繡的娘又望著何彩繡,用略帶著責備的口氣說道:“阿繡啊,你這個丫頭一去幾個月也不捎個信回來,我和你爹天天都在擔心你。”
何彩繡笑著道:“我在上海每天工作都很忙,而且也找不到人捎信啊。不過,娘你放心,今天回來也不會再回上海了去!”
“阿繡,你說的是真的?”何彩繡的娘是又驚又喜。
何彩繡一笑道:“當然是真的了!我這次在上海也掙了些錢,以後我們就用這些錢做點小生意。娘你說好不好啊?”
何彩繡的娘連連點頭道:“好好好,隻要你不走了就好!”
何彩繡嗬嗬一笑:“好了娘,你就別再說了,快請人家到屋裏去坐吧。”
何彩繡的娘聽了,也笑了笑道:“不錯!不錯!你瞧娘這一高興起來,人都糊塗了。”趕緊笑著對陳真他們道:“陳先生、鄭先生、葉先生,請到屋裏坐吧!”
眾人進了屋,由何彩繡的娘引著來到堂屋。陳真從葉楓手中拿過買的禮物遞到何彩繡她娘的跟前說道:“伯母,我們初次上門,這一點點禮物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你收下吧。”
何彩繡的娘收下禮物,客套地說道:“你們來就來嘛,還買什麽東西啊!”然後又叫何彩繡抽過三條凳子請陳真他們坐下。
陳真他們坐下後,何彩繡的娘便對何彩繡道:“阿繡啊,你陪著客人,娘去燒水沏茶。”說完,便轉身出了堂屋,往廚房而去。
何彩繡就在堂屋裏坐著陪陳真他們說著閑話。何彩繡回到家後,顯得特別的興奮,話也特別多,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在說。她滔滔不絕地向陳真他們介紹著杭州的風土人情和習俗,讓陳真他們對於杭州更了解了不少。(未完待續)
老板聽了,立刻道:“本店常用海貨有蟶幹、明脯、蝦幹、螺肉幹、鰻鯗、纖鯗、丁香、白鯨、贛幹、海茜、紫菜等。幹貝、海參這些珍貴海貨本店也。南北果品也很豐富,南貨有荔枝、桂圓、蓮子、花生、柿餅;北貨有紅棗、元棗、核桃仁。菜蔬類包括香菇、木耳、金針、筍幹等。糕餅類有餅幹、餅子、豆酥糕、炒米糕、炊糕、軟糕、陰糕、五仁糕、百子糕、狀元糕、炒米糕、白糖炒、炒米、油泡棗、芙蓉糖。糖有白糖、紅糖、冰糖。”
聽完老板像說書一樣的介紹。鄭浩南笑了笑道:“你給我稱半斤幹貝,半斤蝦幹,香菇和木耳也一樣半斤,另外再給我稱一斤荔枝,一斤好一點的糕餅。”
老板一聽,頓時大喜,立刻吩咐兩個學徒道:“快給這位先生挑選上好的幹貝、蝦幹還有香菇和木耳也一樣稱半斤。”
兩個學徒聽了,答應了一聲。然後各拿過一杆秤稱東西去了。
而老板也親自拿過一杆秤給鄭浩南稱了一斤荔枝,放進一個竹籃裏。然後提到櫃台上放著,伸手從櫃台上方懸著的線球上扯下用牛皮紙搓成的細繩將荔枝捆好,輕輕扯斷紙繩,放回竹籃裏。
弄好之後,老板又笑著對鄭浩南道:“先生,我們店裏的狀元糕很不錯的,不如就給你稱一斤狀元糕吧。”
“好吧。”鄭浩南不置可否地說道。
於是,那老板又拿起秤稱了一斤狀元糕,放在一個盆裏,端到了櫃台上。拿過一張紅紙將狀元糕包成一個八角包兒,又扯過紙繩捆好。捆好後,同樣放在櫃台上。
這時候,那兩個學徒也已經把幹貝、香菇等稱好了,端到了櫃台上。那老板又如法炮製,拿過紅紙將幹貝、香菇這些東西一一包成一個八角包兒。包好之後,又扯了一根繩子,將幾個八角包兒和荔枝拴在一起。
隨後,那老板拿過一把算盤,“啪啪啪”撥弄了幾下之後。笑吟吟地將東西遞到鄭浩南的麵前道:“先生,承惠,一共六塊九毛錢。”
鄭浩南接過的東西,摸出七塊錢往櫃台上一放道:“不用找了!”說完,提著東西轉身就走。身後還傳來了那老板喜悅的聲音:“謝謝先生,歡迎下次再來!”
鄭浩南提著買的禮物走回到眾人跟前,將東西遞給葉楓道:“阿楓,這個你拿著吧!”
葉楓忙笑著點頭道:“好咧!南哥。”接過將東西接了過來。
幾個人又繼續往前走,走到一間房門口,何彩繡便停了下來,舉起手使勁拍了拍大門。
隨即,就聽到屋裏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道:“是誰呀?”
何彩繡立刻大聲道:“娘啊,快開門,是我回來了!”
何彩繡的話音剛落,屋裏立刻響起了一聲驚呼:“啊!”
一分鍾過後,門“吱”的一下開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出現在了門口,模樣跟何彩繡很像。
那婦女一見何彩繡,頓時驚喜交集。衝過來一把抱住何彩繡激動地說道:“阿繡啊,你終於回來了,可想死娘了!”說著,忍不住哭了起來。
何彩繡也緊緊地將她娘抱住,想起自己在上海的那段慘痛經曆,忍不住悲從中來,也大哭了起來。
陳真趕緊上前勸道:“好了,何姑娘,伯母,你們母女相見應該高興才是啊,怎麽哭起來了呀!”
聽了陳真的話,何彩繡和她娘慢慢止住哭,分了開來。何彩繡的娘掏出一張手巾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這才看到站在何彩繡身後的陳真和鄭浩南、葉楓三人。忙問何彩繡道:“阿繡啊,這三位先生是誰呀?”
“哦,他們三位是我在上海工作那兒的同事,他們都很照顧我。這次他們來杭州辦事,所以我就跟著他們回來了。”何彩繡答道。然後又把陳真他們一一跟他娘做了介紹。
何彩繡的娘聽完之後,忙又向陳真他們一躬身道:“陳先生、鄭先生、葉先生,我們阿繡在上海承蒙你們照顧,我在這裏謝謝你們了!”
陳真笑道:“伯母你客氣了,何姑娘一個人出門在外,她又是個女孩,我們自然應該照顧她的!”
何彩繡的娘又望著何彩繡,用略帶著責備的口氣說道:“阿繡啊,你這個丫頭一去幾個月也不捎個信回來,我和你爹天天都在擔心你。”
何彩繡笑著道:“我在上海每天工作都很忙,而且也找不到人捎信啊。不過,娘你放心,今天回來也不會再回上海了去!”
“阿繡,你說的是真的?”何彩繡的娘是又驚又喜。
何彩繡一笑道:“當然是真的了!我這次在上海也掙了些錢,以後我們就用這些錢做點小生意。娘你說好不好啊?”
何彩繡的娘連連點頭道:“好好好,隻要你不走了就好!”
何彩繡嗬嗬一笑:“好了娘,你就別再說了,快請人家到屋裏去坐吧。”
何彩繡的娘聽了,也笑了笑道:“不錯!不錯!你瞧娘這一高興起來,人都糊塗了。”趕緊笑著對陳真他們道:“陳先生、鄭先生、葉先生,請到屋裏坐吧!”
眾人進了屋,由何彩繡的娘引著來到堂屋。陳真從葉楓手中拿過買的禮物遞到何彩繡她娘的跟前說道:“伯母,我們初次上門,這一點點禮物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你收下吧。”
何彩繡的娘收下禮物,客套地說道:“你們來就來嘛,還買什麽東西啊!”然後又叫何彩繡抽過三條凳子請陳真他們坐下。
陳真他們坐下後,何彩繡的娘便對何彩繡道:“阿繡啊,你陪著客人,娘去燒水沏茶。”說完,便轉身出了堂屋,往廚房而去。
何彩繡就在堂屋裏坐著陪陳真他們說著閑話。何彩繡回到家後,顯得特別的興奮,話也特別多,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在說。她滔滔不絕地向陳真他們介紹著杭州的風土人情和習俗,讓陳真他們對於杭州更了解了不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