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伏天,天氣愈熱,赤日炎炎似火燒。
入伏後,張碩就把羊角燈還給江家,晚間不再捕捉結嘍龜了,這兩日鋪子的生意特別好,尤其是羊肉賣得很快,概因伏天多食羊肉利於養生。
這時候還沒有後世的伏羊節,但卻有自己的養生之道,家境好些的人家都會在入伏這一日買點羊肉煮來吃,家貧也會買些便宜的羊骨頭燉湯。夏季多食西瓜綠豆絲瓜黃瓜一類寒涼之物,而羊肉性熱,和薑一樣,可以驅走西瓜綠豆等物帶來的寒氣,對身體大有益處。
秀姑每日早起喝過溫開水後,飯前都會調些生薑蜂蜜水,押著一家老小一人喝一碗,偶爾賣不掉的羊架子都被她燉湯了,燉至湯色潔白如玉。
夏天生意不好做,但是基本剩不下什麽,下水骨頭架子自有書院收了,燉湯給學生喝。
書院裏給學生做飯用的肉和下水架子並未減量,畢竟學生們大部分都是喝湯,大魚大肉的情況不多,先生們原先的雞鴨魚肉倒是減少了一大半,估計是嫌熱,不喜食油膩,不過倒是便宜了江家和蘇家,瓜果蔬菜賣得很好,也算是有得有失。
“娘,娘,這麽熱,我不要喝熱熱的骨頭湯了,也不想吃苦苦的絲瓜。”
一天三頓地喝湯吃瓜菜,開疆早膩了,扯著秀姑的裙子不住撒嬌,心思和眼珠子一樣不斷轉動,企圖說服娘親給自己做好吃的大塊紅燒肉和火腿燉肘子。
“骨頭湯一天不燒開,第二天就會壞掉,多喝湯對身體好,不準挑食。雖然每天都有有絲瓜茄子土豆,但也不是沒有葷菜,昨兒晌午土豆燉雞塊,絲瓜炒肉,你吃了一大碗好不好?再說了,大熱的天,別盡想著吃紅燒肉,小心變成大胖子,叫小清和小寶笑話你。”秀姑拍拍他的小臉蛋,不為所動。大門兩旁牆上爬滿了茂盛的絲瓜藤,絲瓜吃不完就壞掉了。
秀姑以前很討厭絲瓜怪怪的味道,沒想到現在倒覺得絲瓜很好吃,無論是清炒還是混著瘦肉一起炒,或者燒湯,都相當美味,而且順應季節。
開疆眼珠繼續轉動,“那娘中午給我做涼拌豬耳朵好不好?我已經退而求其次了。”
秀姑莞爾,還退而求其次,這小子!
“中午你肯喝一大碗骨頭湯,娘就把四隻豬耳朵鹵熟切絲涼拌,不然,就把豬耳朵送給你姥爺和舅舅下酒去。”秀姑當然不會說今天中午本來就打算做涼拌豬耳朵。
開疆苦著臉點頭,“好吧,為了不讓豬耳朵飛走,我隻好勉為其難地喝湯了。”
還好有美味的豬耳朵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開疆想道。
坐在榻上拿著大蒲扇給小弟弟扇風的江逸笑嘻嘻地道:“開疆哥哥,你為什麽經常吃自己的肉和耳朵?你叫野豬啊,野豬也是豬,紅燒肉是豬肉,更別說豬耳朵了,都是你自己身上的。你看,都沒有人吃小寶肉和小寶耳朵。”
“江小寶,你敢笑話我!”開疆尖叫一聲,叫著他的小名撲過去把他壓倒在榻上。
江逸兩腳亂蹬,趕緊討好一笑,求饒道:“開疆哥哥,快饒了我,我再也不敢了。”
秀姑任由他們打打鬧鬧,隻要不碰到旁邊的小兒子即可,沒看到小四正在咧嘴大笑手舞足蹈麽?敢情他喜歡看哥哥打鬧的笑話。
伏天的天氣太熱了,縣衙裏的先生受不住暑氣,加上馬清也懶懶的,索性暫停授課,所以開疆和江逸才放假在家。他們倆簡直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不止在家裏打打鬧鬧,而且天天在村裏撒歡,或是跟著張碩江玉堂去私塾,或是跟著老張去大河邊野釣,或是躺在家裏涼榻上打滾,無論何時何地,他們倆跟前都會有一個大人看著,不許他們下水。
秀姑怕曬得慌,除了早晚在村裏轉轉,平時都不肯踏出院門。
一邊照顧幾個孩子,一邊繡花,牡丹圖很快就收針了。
秀姑端詳半日,仔細查缺補漏,發現自己繡得很仔細,繡圖沒有任何疏漏之處後,小心疊整齊,拿了一塊紅綢子麵的包袱皮將之包好,托銀珠轉交給李淑人,明確說明是孝敬她的,以謝她建耿李書院之功,以及她對自己家的諸多賞賜。
銀珠會意,沒有一絲耽擱地送到李淑人手裏。
李淑人命人打開包袱,想了好一會兒方道:“我記得她,她繡的東西我都喜歡,尤其是那件花鳥裙,不知多少人羨慕呢,偏叫家裏繡匠繡出來,都不如我穿的靈動。我記得年前她生了一對雙生子,我還叫你送了金項圈兒。”
銀珠笑道:“姑奶奶記性好,就是我家這位心靈手巧的嫂子。這幅繡圖她繡了好些年了,比花鳥裙還早呢,早先繡的時候就是聽說姑奶奶喜愛牡丹,說繡完了要送給姑奶奶,今兒才算完工。她家的大兒子今年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已經是正經的童生了,心裏萬分感激姑奶奶建造書院的功德,所以特特托我孝敬給姑奶奶,是這個嫂子的一片心意。”
說話間,丫鬟已將繡圖展開,驚歎之聲此起彼伏。
這是一幅雙麵繡,白絹為底,正麵牡丹為主,卻又不是簡單的富貴滿堂圖,花叢疏落有致,蝶舞貓戲,綠葉掩映著遠處的一角飛簷,似有佳人晃動,動靜皆宜,其靈活如現眼前,空白處又配以黑色絨線繡出來的詩詞,滿眼都是大家氣象。
背麵則是水墨荷花,清池漣漪,荷葉田田,三兩支菡萏含苞待放,花苞尖兒上一點微紅,上有一隻展翅欲飛的紅蜻蜓,輕盈靈動,全無富貴,盡是清雅,空白處繡著愛蓮說。
李淑人手掌在膝上拍打,讚賞不已,忙命人拿去清洗熨燙,又命人拿自己收藏的紫檀木打一個插屏的架子,用漢白玉做底座,又吩咐道:“清洗熨燙的時候仔細些,別刮花了繡麵兒!”她對這幅繡圖太滿意了,沒有匠氣,對,就是沒有匠氣。
尋常繡匠繡出來的繡圖,向來呆板豔俗,不若眼前這幅圖,別具一格,清新靈動異常。
見她如此喜歡,銀珠臉上的笑容加深了不少,剛打開時她看了都覺得好看極了,其工藝靈氣比花鳥裙更甚,何況酷愛這些東西的姑奶奶?
姑奶奶既然滿意,必有重賞,哪怕秀姑送這幅繡圖並不以謀利為目的。
銀珠心裏這麽想著,果然聽李淑人道:“難為她有心了,是個知恩圖報的,不枉我先前賞這給那。雖然是她孝敬我的,並且不求回報,但是我不能白得她的好處,這樣的一幅雙麵繡,兩麵繡著不同的花樣樣,不知得費多少精神!”
說到這裏,又笑道:“也不知這鄉野村婦是怎樣生成的玲瓏心腸,天女之手,似乎沒有炭筆畫圖的痕跡,說明她是以針代筆,胸中有畫,勝過江南九成的上等繡娘。”
李淑人出手闊綽,以至於秀姑獲利極多。
兩錠二十兩重的金元寶、兩錠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兩匹繭綢、兩匹白絹、兩匹羅、兩匹紗,額外還有許多色彩鮮豔的上等繡線繡布以及四套旁人孝敬她卻沒有穿過的衣裳,並一些筆墨紙硯等物,顯然也考慮到了家中有孩子上學。
秀姑從中拿了一錠銀元寶和兩匹繭綢給銀珠做謝禮,說給孩子買果子做衣裳,銀珠搖頭不收,反而從懷裏掏出一個紅綢子包,打開露出一對翡翠鐲子。
這鐲子屬於冰種,大半圈是色調些微不均勻的正陽綠,剩餘小半圈卻是無色白冰。
“過年時姑奶奶打發去西南小國的商隊回來,從石頭裏開出來的翡翠料子,就中間出了一對玻璃種滿綠的鐲子和幾個玉佩,剩下的出了這麽幾對半圈有色半圈無色的鐲子,且沒達到透明的玻璃種,達到玻璃種的料子則磨成戒麵和珠子了,姑奶奶把這幾對鐲子賞給我們這些體麵的管事媳婦,可惜分給我的鐲子小了,我戴不得,拿來給嫂子戴。”
秀姑婉拒道:“我給你的謝禮你不收,反而送我東西,這哪兒能行?萬萬使不得,你自己留著,將來給女兒給兒媳婦都是好的,我手上還戴著從前李淑人賞的鐲子呢。況且前兒在府城,壯壯他爹也花錢給我買了幾件翡翠首飾。”
銀珠幾次相送不得,隻得收回,因府裏忙,中午也沒留下吃飯就走了。臨走前,她不忘托秀姑用李淑人給的針線布料把百花齊放的帳子繡出來,那一百兩銀子就是訂金。
秀姑目送她離開,回屋收拾好東西便去做飯。因開疆在那日討價還價後又喝了幾天骨頭湯,實在是膩了,吵嚷著不肯喝,老張心裏疼他,就自己做主把近幾日賣不掉的羊架子分給幾個長工和幾家近房了。其實沒剩多少羊骨頭了,過了剛入伏的那幾天,現在沒幾家人願意買羊肉,況且還有一些人嫌羊肉腥膻,一日不過殺一兩隻羊罷了。
秀姑本來就不打算繼續熬骨頭湯了,順勢收手。
中午做了涼拌黃花菜、清炒綠豆芽、紅燒胖頭魚,最後是一道絲瓜蛋花湯。
天熱,不怕涼,很快就擺上了桌,先用紗罩罩著。
老張不挑剔,兒媳婦做什麽他就吃什麽,抱著小孫子在堂屋裏樂嗬嗬地轉悠,聽站在飯桌邊的二孫子擠眉弄眼不住地抱怨說沒有肘子。
秀姑一麵把早上才蒸的卷子和蔥油花卷拿出來幾個擺在桌上盤子裏,一麵伸頭看向大門,忍不住有些擔憂地道:“私塾裏沒什麽要緊事,平常這時候阿碩已經回來了,怎麽今天還不見人影?爹,您先吃,我出去看看。”
“去吧,飯菜太熱了,不急著吃,等你們回來一起吃。”
秀姑戴上一頂鬥笠遮陽,剛走出家門,就見張碩邁著大步回來了,忙問怎麽晚了。
張碩拉著她進家,洗了洗手進屋,才道:“還不是壯壯他姥爺,沈家的老丈人,找到私塾,張嘴就問我要盤纏,糾纏了好一會。”
秀姑一怔,問道:“壯壯他姥爺今年還去參加院試?”既雲盤纏,必定是要出門。小沈氏過得不堪,依舊健在的沈童生對她不聞不問,倒是和寡婦的同居日子過得甚是自在,年年去參加院試,年年落榜,如今已經是白發蒼蒼,脊背都有些佝僂了。
張碩很不喜歡這位老丈人,既厭惡,自無尊重,淡淡地道:“可不是,張口就是五十兩銀子,說我得管他吃管他住,還得給他準備考試用的筆墨紙硯,還得做一身新衣裳。”
老張坐在飯桌上首,頭也不抬地道:“不用理他,讓他餓不死就行了。這些年逢年過節可沒虧待他,他要想去考試就自個兒想辦法。這些年做的事情不怕臊得慌,還有臉來讓咱們家給他出錢出力,若是真給了錢,今年考不上,明年還得糾纏咱家。”
話雖如此,八月初張碩駕車去書院接壯壯和滿倉,意欲直接送他們去府城時,在門口久等的沈童生攔住了馬車。
入伏後,張碩就把羊角燈還給江家,晚間不再捕捉結嘍龜了,這兩日鋪子的生意特別好,尤其是羊肉賣得很快,概因伏天多食羊肉利於養生。
這時候還沒有後世的伏羊節,但卻有自己的養生之道,家境好些的人家都會在入伏這一日買點羊肉煮來吃,家貧也會買些便宜的羊骨頭燉湯。夏季多食西瓜綠豆絲瓜黃瓜一類寒涼之物,而羊肉性熱,和薑一樣,可以驅走西瓜綠豆等物帶來的寒氣,對身體大有益處。
秀姑每日早起喝過溫開水後,飯前都會調些生薑蜂蜜水,押著一家老小一人喝一碗,偶爾賣不掉的羊架子都被她燉湯了,燉至湯色潔白如玉。
夏天生意不好做,但是基本剩不下什麽,下水骨頭架子自有書院收了,燉湯給學生喝。
書院裏給學生做飯用的肉和下水架子並未減量,畢竟學生們大部分都是喝湯,大魚大肉的情況不多,先生們原先的雞鴨魚肉倒是減少了一大半,估計是嫌熱,不喜食油膩,不過倒是便宜了江家和蘇家,瓜果蔬菜賣得很好,也算是有得有失。
“娘,娘,這麽熱,我不要喝熱熱的骨頭湯了,也不想吃苦苦的絲瓜。”
一天三頓地喝湯吃瓜菜,開疆早膩了,扯著秀姑的裙子不住撒嬌,心思和眼珠子一樣不斷轉動,企圖說服娘親給自己做好吃的大塊紅燒肉和火腿燉肘子。
“骨頭湯一天不燒開,第二天就會壞掉,多喝湯對身體好,不準挑食。雖然每天都有有絲瓜茄子土豆,但也不是沒有葷菜,昨兒晌午土豆燉雞塊,絲瓜炒肉,你吃了一大碗好不好?再說了,大熱的天,別盡想著吃紅燒肉,小心變成大胖子,叫小清和小寶笑話你。”秀姑拍拍他的小臉蛋,不為所動。大門兩旁牆上爬滿了茂盛的絲瓜藤,絲瓜吃不完就壞掉了。
秀姑以前很討厭絲瓜怪怪的味道,沒想到現在倒覺得絲瓜很好吃,無論是清炒還是混著瘦肉一起炒,或者燒湯,都相當美味,而且順應季節。
開疆眼珠繼續轉動,“那娘中午給我做涼拌豬耳朵好不好?我已經退而求其次了。”
秀姑莞爾,還退而求其次,這小子!
“中午你肯喝一大碗骨頭湯,娘就把四隻豬耳朵鹵熟切絲涼拌,不然,就把豬耳朵送給你姥爺和舅舅下酒去。”秀姑當然不會說今天中午本來就打算做涼拌豬耳朵。
開疆苦著臉點頭,“好吧,為了不讓豬耳朵飛走,我隻好勉為其難地喝湯了。”
還好有美味的豬耳朵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開疆想道。
坐在榻上拿著大蒲扇給小弟弟扇風的江逸笑嘻嘻地道:“開疆哥哥,你為什麽經常吃自己的肉和耳朵?你叫野豬啊,野豬也是豬,紅燒肉是豬肉,更別說豬耳朵了,都是你自己身上的。你看,都沒有人吃小寶肉和小寶耳朵。”
“江小寶,你敢笑話我!”開疆尖叫一聲,叫著他的小名撲過去把他壓倒在榻上。
江逸兩腳亂蹬,趕緊討好一笑,求饒道:“開疆哥哥,快饒了我,我再也不敢了。”
秀姑任由他們打打鬧鬧,隻要不碰到旁邊的小兒子即可,沒看到小四正在咧嘴大笑手舞足蹈麽?敢情他喜歡看哥哥打鬧的笑話。
伏天的天氣太熱了,縣衙裏的先生受不住暑氣,加上馬清也懶懶的,索性暫停授課,所以開疆和江逸才放假在家。他們倆簡直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不止在家裏打打鬧鬧,而且天天在村裏撒歡,或是跟著張碩江玉堂去私塾,或是跟著老張去大河邊野釣,或是躺在家裏涼榻上打滾,無論何時何地,他們倆跟前都會有一個大人看著,不許他們下水。
秀姑怕曬得慌,除了早晚在村裏轉轉,平時都不肯踏出院門。
一邊照顧幾個孩子,一邊繡花,牡丹圖很快就收針了。
秀姑端詳半日,仔細查缺補漏,發現自己繡得很仔細,繡圖沒有任何疏漏之處後,小心疊整齊,拿了一塊紅綢子麵的包袱皮將之包好,托銀珠轉交給李淑人,明確說明是孝敬她的,以謝她建耿李書院之功,以及她對自己家的諸多賞賜。
銀珠會意,沒有一絲耽擱地送到李淑人手裏。
李淑人命人打開包袱,想了好一會兒方道:“我記得她,她繡的東西我都喜歡,尤其是那件花鳥裙,不知多少人羨慕呢,偏叫家裏繡匠繡出來,都不如我穿的靈動。我記得年前她生了一對雙生子,我還叫你送了金項圈兒。”
銀珠笑道:“姑奶奶記性好,就是我家這位心靈手巧的嫂子。這幅繡圖她繡了好些年了,比花鳥裙還早呢,早先繡的時候就是聽說姑奶奶喜愛牡丹,說繡完了要送給姑奶奶,今兒才算完工。她家的大兒子今年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已經是正經的童生了,心裏萬分感激姑奶奶建造書院的功德,所以特特托我孝敬給姑奶奶,是這個嫂子的一片心意。”
說話間,丫鬟已將繡圖展開,驚歎之聲此起彼伏。
這是一幅雙麵繡,白絹為底,正麵牡丹為主,卻又不是簡單的富貴滿堂圖,花叢疏落有致,蝶舞貓戲,綠葉掩映著遠處的一角飛簷,似有佳人晃動,動靜皆宜,其靈活如現眼前,空白處又配以黑色絨線繡出來的詩詞,滿眼都是大家氣象。
背麵則是水墨荷花,清池漣漪,荷葉田田,三兩支菡萏含苞待放,花苞尖兒上一點微紅,上有一隻展翅欲飛的紅蜻蜓,輕盈靈動,全無富貴,盡是清雅,空白處繡著愛蓮說。
李淑人手掌在膝上拍打,讚賞不已,忙命人拿去清洗熨燙,又命人拿自己收藏的紫檀木打一個插屏的架子,用漢白玉做底座,又吩咐道:“清洗熨燙的時候仔細些,別刮花了繡麵兒!”她對這幅繡圖太滿意了,沒有匠氣,對,就是沒有匠氣。
尋常繡匠繡出來的繡圖,向來呆板豔俗,不若眼前這幅圖,別具一格,清新靈動異常。
見她如此喜歡,銀珠臉上的笑容加深了不少,剛打開時她看了都覺得好看極了,其工藝靈氣比花鳥裙更甚,何況酷愛這些東西的姑奶奶?
姑奶奶既然滿意,必有重賞,哪怕秀姑送這幅繡圖並不以謀利為目的。
銀珠心裏這麽想著,果然聽李淑人道:“難為她有心了,是個知恩圖報的,不枉我先前賞這給那。雖然是她孝敬我的,並且不求回報,但是我不能白得她的好處,這樣的一幅雙麵繡,兩麵繡著不同的花樣樣,不知得費多少精神!”
說到這裏,又笑道:“也不知這鄉野村婦是怎樣生成的玲瓏心腸,天女之手,似乎沒有炭筆畫圖的痕跡,說明她是以針代筆,胸中有畫,勝過江南九成的上等繡娘。”
李淑人出手闊綽,以至於秀姑獲利極多。
兩錠二十兩重的金元寶、兩錠五十兩重的銀元寶、兩匹繭綢、兩匹白絹、兩匹羅、兩匹紗,額外還有許多色彩鮮豔的上等繡線繡布以及四套旁人孝敬她卻沒有穿過的衣裳,並一些筆墨紙硯等物,顯然也考慮到了家中有孩子上學。
秀姑從中拿了一錠銀元寶和兩匹繭綢給銀珠做謝禮,說給孩子買果子做衣裳,銀珠搖頭不收,反而從懷裏掏出一個紅綢子包,打開露出一對翡翠鐲子。
這鐲子屬於冰種,大半圈是色調些微不均勻的正陽綠,剩餘小半圈卻是無色白冰。
“過年時姑奶奶打發去西南小國的商隊回來,從石頭裏開出來的翡翠料子,就中間出了一對玻璃種滿綠的鐲子和幾個玉佩,剩下的出了這麽幾對半圈有色半圈無色的鐲子,且沒達到透明的玻璃種,達到玻璃種的料子則磨成戒麵和珠子了,姑奶奶把這幾對鐲子賞給我們這些體麵的管事媳婦,可惜分給我的鐲子小了,我戴不得,拿來給嫂子戴。”
秀姑婉拒道:“我給你的謝禮你不收,反而送我東西,這哪兒能行?萬萬使不得,你自己留著,將來給女兒給兒媳婦都是好的,我手上還戴著從前李淑人賞的鐲子呢。況且前兒在府城,壯壯他爹也花錢給我買了幾件翡翠首飾。”
銀珠幾次相送不得,隻得收回,因府裏忙,中午也沒留下吃飯就走了。臨走前,她不忘托秀姑用李淑人給的針線布料把百花齊放的帳子繡出來,那一百兩銀子就是訂金。
秀姑目送她離開,回屋收拾好東西便去做飯。因開疆在那日討價還價後又喝了幾天骨頭湯,實在是膩了,吵嚷著不肯喝,老張心裏疼他,就自己做主把近幾日賣不掉的羊架子分給幾個長工和幾家近房了。其實沒剩多少羊骨頭了,過了剛入伏的那幾天,現在沒幾家人願意買羊肉,況且還有一些人嫌羊肉腥膻,一日不過殺一兩隻羊罷了。
秀姑本來就不打算繼續熬骨頭湯了,順勢收手。
中午做了涼拌黃花菜、清炒綠豆芽、紅燒胖頭魚,最後是一道絲瓜蛋花湯。
天熱,不怕涼,很快就擺上了桌,先用紗罩罩著。
老張不挑剔,兒媳婦做什麽他就吃什麽,抱著小孫子在堂屋裏樂嗬嗬地轉悠,聽站在飯桌邊的二孫子擠眉弄眼不住地抱怨說沒有肘子。
秀姑一麵把早上才蒸的卷子和蔥油花卷拿出來幾個擺在桌上盤子裏,一麵伸頭看向大門,忍不住有些擔憂地道:“私塾裏沒什麽要緊事,平常這時候阿碩已經回來了,怎麽今天還不見人影?爹,您先吃,我出去看看。”
“去吧,飯菜太熱了,不急著吃,等你們回來一起吃。”
秀姑戴上一頂鬥笠遮陽,剛走出家門,就見張碩邁著大步回來了,忙問怎麽晚了。
張碩拉著她進家,洗了洗手進屋,才道:“還不是壯壯他姥爺,沈家的老丈人,找到私塾,張嘴就問我要盤纏,糾纏了好一會。”
秀姑一怔,問道:“壯壯他姥爺今年還去參加院試?”既雲盤纏,必定是要出門。小沈氏過得不堪,依舊健在的沈童生對她不聞不問,倒是和寡婦的同居日子過得甚是自在,年年去參加院試,年年落榜,如今已經是白發蒼蒼,脊背都有些佝僂了。
張碩很不喜歡這位老丈人,既厭惡,自無尊重,淡淡地道:“可不是,張口就是五十兩銀子,說我得管他吃管他住,還得給他準備考試用的筆墨紙硯,還得做一身新衣裳。”
老張坐在飯桌上首,頭也不抬地道:“不用理他,讓他餓不死就行了。這些年逢年過節可沒虧待他,他要想去考試就自個兒想辦法。這些年做的事情不怕臊得慌,還有臉來讓咱們家給他出錢出力,若是真給了錢,今年考不上,明年還得糾纏咱家。”
話雖如此,八月初張碩駕車去書院接壯壯和滿倉,意欲直接送他們去府城時,在門口久等的沈童生攔住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