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待環兒出來,如此如此將事情來龍去脈分說了一遍,元澈小舅舅一張玉麵已完全變成了閻王臉,捏著已冷掉的茶盞,半晌才幽幽道:“本來還想拉長線釣大魚,但這些小魚卻也縱的太放肆了,時不時出來一下子……真真讓人刺心的很呐!”
那聲音幽幽的,咋聽之下還有些幽怨柔軟的味道在,隻是賈環一聽之下,隻覺一股子陰氣從腳底板一下竄到後腦勺,後背心濕冷濕冷的,不由自主的倒退了一步。
元澈淡淡的眼神看過來,賈環一下子就僵在了那裏。小舅舅似乎對他這副誠恐懼怕的模樣十分滿意,意味深長的瞟了他一眼,才輕聲道:“你做的很好,剩下的不用你操心了,明早記得叫醒墨兒去看戲就是。……這些年是我這作舅舅的不是,一心隻想著元家的仇冤,冷心冷肺虧待了他,倒虧得這孩子生的正,他那個奶娘也是個好的,養的比我期望的還要好,不像他那個姐姐似的竟隻得了史家的小陰小謀,為了自己連父母弟弟俱不要了,那等天生涼薄的甥女,我還真是不敢認……”
這卻是元澈心裏的一道疤了,當年他狼狽離京,孑然一身,竟隻剩下湘雲和史墨這兩個還不懂事的親人,初時他的心腸還軟,在塞北苦寒之地一站穩了腳跟就派親信回京都看這一雙外甥外甥女,隻是那時史墨已被送去了金陵“養病”,隻剩下年紀尚小的湘雲還在史侯府裏。金陵是四大家族初始之地,比之魚龍混雜的京城,他們在那裏的勢力更是根深蒂固,他試了幾次,無奈史鼐智計皆俱,竟是找不到機會,倒是在京城的保齡侯府戒備要少很多,借著長姐當年留下的忠仆,他的人倒真的進了侯府,如願接近了湘雲,他欣喜之下,下定決心要好好對待姐姐留下的這一對血脈,故而花費了大力氣冒著風險去布置,給湘雲弄去最好的教養,又無時無刻不想把勢力插進金陵去,可誰承想,就是這麽一個天真爽朗頗得他喜歡的小女孩,差點讓他在都城的暗樁功虧一簣還險些讓他也被史家抓住。
元澈永遠也記得當年他最開心喜悅的事就是看那每月一封的從史家傳出來的信件,童言童語、稚嫩的筆觸是他當時唯一的溫暖。也正是那信件上幾回說想念舅舅想見他一麵的話,才讓他窩心之下失了警惕……那日正是中秋,他滿心歡喜,想著終於能給甥女一個團圓,滿心的想著隻等他把外甥也偷出來,他們三個就能年年如此,他拚盡全力也定會給他們姊弟一個幸福的家……可是當他喬裝進了保齡侯府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甥女的笑臉和期盼,卻是史賈兩家設下的置人於死地的圈套,親隨用性命護著他倉皇逃退之時,滿心恐懼連累甥女的他聽到了什麽?……嗬,當年那個小姑娘眼中俱是清醒和厭惡……
若非是朱永安聽到消息,從京都大營匆忙趕來,恐怕這世上已然沒了他元澈!
此事過後,他尤不死心,心裏還執著一絲妄念,期望這是史家刻意教導灌輸,著意利用才致使如此,隻是……後來數年的暗查刺探終於教他死了心,這個甥女,也的確是被那史家刻意引導,但那樣冷心對待親舅和胞弟,也實在是過了——誠然,湘雲大氣倜儻,不拘小節十分像他那個世間難有的姐姐,但內裏也的的確確不負她的史家女的出身——涼薄非常!
彼時他連遭打擊,幾乎潦倒身死,之後好不容易再次挺立,卻也變得冷硬狠心,若非史墨這孩子心誠,若非他為了找他幾番費盡周折,元澈也不會認他——史墨焉知他未現身之前,被他這個舅舅暗暗觀察了足足一年餘,話語動靜兒,無一遺漏的被呈遞到舅舅案上。看著靈慧的外甥,元澈才動了培養的心思,初時這裏麵又有多少是為了利用史墨進入史家那座秘密的祠堂,偷回那半張藥方,恐怕連元澈自己都不清楚。
隻是好在這個外甥的確窩心,兩人相處之中迅速滋生的那股子血脈相連的親情讓元澈都驚訝,他難得又心軟一回,卻是把外甥真裝進了心坎裏。
這回那戚氏竟然把這樣陰損的主意打到外甥頭上,真真讓他氣恨難忍,又牽連著他想起了近日墨小子那姐姐整出的糟心事,就更讓他壓不住火氣了。
元澈小舅衣袖一甩就往外走,一麵涼絲絲的拋下一句:“讓墨兒近日離他那個拎不清的姐姐遠些兒,你也看著他點,若是下回再讓他喝成這個樣子傷了身,那我還真就要考慮給他身邊找幾個益友了。”
賈環微微一怔,看了眼內室裏睡得正香的那人,心說那史湘雲不是已經對墨兒好了很多麽,前兒他喜滋滋的尋了一匣子首飾要給送去呢,還讚什麽“英好闊大寬宏量”什麽“霽月光風”的,還好得意的說什麽“不似一般女孩兒,正是他史墨的姐姐才有這樣的胸襟氣度”……
招來他身邊最得力的平安,靠近耳邊吩咐一番,不足半個時辰,平安就來回稟了:“爺,問過舅老爺知機齋裏的魯大了,魯大說舅老爺吩咐爺去問就全告訴了,隻是與墨大爺分說時還請爺尋得時機委婉些……說是史大姑娘最近和那忠靖侯府走的十分近,那忠靖侯侯夫人小謝氏讓史大姑娘勸說墨大爺出麵向順天府遞狀紙,要討要回被保齡侯和其妻貪墨的屬於墨大爺與史大姑娘的那份家產,還有元夫人留下的嫁妝,史大姑娘已是、已是應了!”
賈環的臉登時就變得極難看,隻是還狀似溫和的把玩著史墨那把折扇上的扇墜,嘴裏玩味道:“應了?”
平安把頭埋得更低,小心翼翼回道:“是。恐怕史大姑娘不日就要送信與墨爺,還有……那小謝氏對史大姑娘允諾‘終身有靠’,屬於史大姑娘的一份家財也會原封不動的算作她的嫁妝……話雖不似這麽直白,不過魯大說史大姑娘必定是聽懂了的。舅老爺為此生了好幾回氣,唯恐墨爺傷心叫瞞著點墨爺。大爺,魯大還說,史大姑娘縱然有不是,但也因著保齡侯府近日太過苛待的緣故,叫您千萬留一線,畢竟畢竟墨爺他……”
賈環閉了閉眼,揮手道:“知道了,你下去罷,多往知機齋跑幾回,有什麽事就來回稟爺。還有,前麵的門房也吩咐一聲,不讓他們放了不相幹的人進府見你墨爺,若是來了,也不必與人糾纏,留下口信或者紙信,人都給我恭敬轟出去!”
摒退內室伺候的秋水、落霞,賈環坐上床沿兒,伸手摸摸那人的臉,長歎一聲,這人,他豈有不知,麵上一副淡淡的模樣,其實最是心軟,前些時那史湘雲終於有了個姐姐的樣子,和這人親近了起來,把這人高興的見牙不見眼,時常念叨兩句……賈環驟然生起了悶氣,兩隻爪子捏上了好眠的這人的腮幫兒,哼,以為他不知道麽,把史湘雲送來那身衣服鞋襪看的跟寶貝似的,還不舍得穿!看了就叫人生氣!
史墨嘟囔了一聲,緋紅的臉頰蹭了蹭賈環的手,賈環一驚,俊秀的臉漲紅了,看著被自己掐紅了的腮幫兒又有些心疼,輕輕摸了兩摸,又小心翼翼的湊上前親了親。半晌,又湊上去親親……直到深更了,秋水隔著簾子在碧紗櫥外小聲請他歇息了才罷手(或者是嘴?)。
“就在這歇了,你去罷,明日寅末來叫晨起。”
秋水這才掩好門,吹熄外間兒的燭火,輕聲吩咐今日上夜的婆子看好門戶,去隔壁小廈裏和衣睡了。
那廂,元澈吩咐的人剛剛回府稟告。
“爺,都安排好了。”
“嗯,墨兒那個好友,叫柴貫的,也知道了?”元澈靠在軟椅上,淡淡道。
底下一個貌不驚人、膀大腰圓的漢子越發恭敬,“回爺的話,小少爺那位師兄,稱柴公子的正是這錦雲閣暗地裏的小東家,奴才隻與他提了一句小少爺的名諱,那位公子就吩咐閣裏的嬤嬤幫忙了。”
元澈滿意點頭,笑道:“墨兒的眼光確實不錯,他這幾位師兄心思憨厚、詭譎、狡詐的都有,但無一不是值得相交之人,不錯!既然他大開了方便之門,咱們也不能小氣了,叫分屬初霖樓底下的商家,遇到柴家的生意一概讓半分的利。”
等那大漢出去了,一直站在他身後侍立不語的男子才笑道:“你這手段也忒陰損了,明日可叫那史鼐老頭怎麽活?”
元澈睨了他一眼,冷笑:“要是那史鼐因著這就沒臉活下去,倒還省了爺的功夫呢,哼,爺的主意陰損,爺倒覺得比起那史家毒婦來,爺這不算甚呢,本來一個內宅婦人,爺正不好意思尋她晦氣呢,她倒好,一梭子就往爺心頭寶上紮!爺倒要看看呢,襄陽侯倒了,兒子敗壞了,史鼐那匹夫還會不會與這個戚氏舉案齊眉,姐姐當年受過的奚落,爺要讓這毒婦一一都嚐到嘴裏,刻進骨頭裏才成!”
男子摸摸鼻子,心說這還不好意思尋晦氣,隻怕不出甥少爺這回事你也要下手了罷。想起那戚氏的陰毒手段,男子也眯起了眼睛,這樣的女人,比男人更蛇蠍百倍,的確該一一清算!這樣一想,倒覺得自家爺下手輕了呢。
元澈是什麽人,他與這人一起長大,這人還是他的奶兄,水深火熱兄弟倆一起撐過來了,若說這人心腸軟良善那才真正笑掉了人的大牙呢,當即斜眼道:“奶兄又搶東亭的差事,小心他又向奶娘哭去。”
東亭是元澈的貼身長隨,手腳麻利,行事靈活,人又忠心,但隻有一項讓人著實頭疼——一個快弱冠的大小夥子,眼淚說來就來,跟個淚包似的。平時他跟在元澈身邊還好,也沒人招惹他,隻是元澈這奶兄卓典時常會搶了他的差事,把人轟出去他自個兒隨侍在元澈身邊,一次兩次,次數多了東亭就委屈了,有一次就對著已經眼神已經不好的卓媽媽哭上了。這卓媽媽是元澈的奶娘,已經六十有餘,生養了好幾個兒女,活下來的隻有卓典一人,疼元澈如親子,早年受得苦多,如今就在元府的小院裏榮養,卓奶娘絕對是個潑辣性子,卓典回來就是劈頭蓋臉一頓狂風暴雨,讓元府裏的親近人看盡了卓典的笑話。
果然,一提起東亭,卓典臉色立刻不好,收起了那一副讓人牙癢癢的玩世不恭的樣子,咬牙切齒道:“真不知你想什麽,弄了個這樣的哭包子在跟前兒。”隨即又擺擺手,“我娘去廟裏還願去了,不提那小子。”他皺一下眉,道:“知機齋那麽多事情,我也是放心不下才來問你一句,你派人的時候天可不早了,那些人可真會如你所願?”
元澈搖搖頭,笑的諷刺,“那些人你還不知道,都是些無利不起早的人,放心罷,明早一準兒有好戲看,那戚氏不是想著敗壞墨兒的名譽麽,那爺就大發慈悲讓人都看看這史侯爺二子的風範!墨兒他們留下的痕跡都抹幹淨了?”
卓典點頭,道:“錦雲閣內外都抹幹淨了,那斜對麵正巧是咱們一座鋪子的後街,明日墨哥兒和他那幾位朋友就到那處去看戲就好,裏麵閣樓的三層已經派人去打掃了。任何人查,也不會有一星半點兒沾到墨哥兒等的身上。”
“嗯,其他事情用不著咱們操心,明日早朝咱們隻要確定這襄陽侯被問罪就行了。”
卓典知其意,拱拱手就退下了。這襄陽侯的事情卻不是臨時起意,元澈已經忙活了一個月了,如今各色罪狀都已齊全,朝中禦史言官也已經知機了,就連聖上那裏都有朱永安善討過,這襄陽侯如今避無可避,那些罪狀足以讓他丟官削爵。
元澈眼裏閃過一道暗光,這襄陽侯是個老狐狸,有他在史家就有個靠山,他要讓賈史王薛嚐盡孤立無援、終日惶恐,怎能不先拔了這根刺呢?
本來他也隻是想趁著史鼐被今上申斥,襄陽侯卻坐視不理,兩家嫌隙摩擦驟起的空檔弄垮戚家,沒成想史鼐那位賢妻想出個這樣下作的招數對付自家外甥——哈,他已經迫不及待的看到在自己老丈人剛被問了罪的時候,兒子就爆出這樣的醜事,史鼐那張五顏六色的老臉了!——元澈料定以史鼐那小心謹慎的心機,這回必定不會為了嶽家觸怒今上,但朝中就是這麽一回事,私底下涼薄毒辣都行,可若是表現在大庭廣眾之下那就真寒了心,如果史鼐在襄陽侯之事上明哲保身,之後史桂的醜事兒他就怎麽也彈壓不下了,定有那眾多的牆頭草願意“幫扶鼓吹”一把呢!
若說之前襄陽侯也對聖上責問史鼐的事置之不理,可這兩回事在群臣眼中那卻是雲泥之差,襄陽侯可以推說是怒其不爭,氣女婿教子不嚴,不過是小懲大誡罷了,畢竟也隻是無官職在身的小輩之事…可襄陽侯這次卻牽扯到身家性命,作為被他扶持起來的史鼐偏又是女婿的身份,不替老泰山求上一聲兒,可真正說不過去!早朝過後,襄陽侯雖倒,但戚家的兩子還在朝中任官,戚家的人脈也在,聖上顧念太上皇,元澈捅出的那些罪證也絕不至於把戚氏一族連根拔起,這樣一來,保齡侯的日子……
元澈小舅舅腦海中理順一番,含笑入睡:明日早朝告病罷,他也陪著外甥去看一看熱鬧……史鼐那張喪氣的老臉,日後有的是時候看。
待環兒出來,如此如此將事情來龍去脈分說了一遍,元澈小舅舅一張玉麵已完全變成了閻王臉,捏著已冷掉的茶盞,半晌才幽幽道:“本來還想拉長線釣大魚,但這些小魚卻也縱的太放肆了,時不時出來一下子……真真讓人刺心的很呐!”
那聲音幽幽的,咋聽之下還有些幽怨柔軟的味道在,隻是賈環一聽之下,隻覺一股子陰氣從腳底板一下竄到後腦勺,後背心濕冷濕冷的,不由自主的倒退了一步。
元澈淡淡的眼神看過來,賈環一下子就僵在了那裏。小舅舅似乎對他這副誠恐懼怕的模樣十分滿意,意味深長的瞟了他一眼,才輕聲道:“你做的很好,剩下的不用你操心了,明早記得叫醒墨兒去看戲就是。……這些年是我這作舅舅的不是,一心隻想著元家的仇冤,冷心冷肺虧待了他,倒虧得這孩子生的正,他那個奶娘也是個好的,養的比我期望的還要好,不像他那個姐姐似的竟隻得了史家的小陰小謀,為了自己連父母弟弟俱不要了,那等天生涼薄的甥女,我還真是不敢認……”
這卻是元澈心裏的一道疤了,當年他狼狽離京,孑然一身,竟隻剩下湘雲和史墨這兩個還不懂事的親人,初時他的心腸還軟,在塞北苦寒之地一站穩了腳跟就派親信回京都看這一雙外甥外甥女,隻是那時史墨已被送去了金陵“養病”,隻剩下年紀尚小的湘雲還在史侯府裏。金陵是四大家族初始之地,比之魚龍混雜的京城,他們在那裏的勢力更是根深蒂固,他試了幾次,無奈史鼐智計皆俱,竟是找不到機會,倒是在京城的保齡侯府戒備要少很多,借著長姐當年留下的忠仆,他的人倒真的進了侯府,如願接近了湘雲,他欣喜之下,下定決心要好好對待姐姐留下的這一對血脈,故而花費了大力氣冒著風險去布置,給湘雲弄去最好的教養,又無時無刻不想把勢力插進金陵去,可誰承想,就是這麽一個天真爽朗頗得他喜歡的小女孩,差點讓他在都城的暗樁功虧一簣還險些讓他也被史家抓住。
元澈永遠也記得當年他最開心喜悅的事就是看那每月一封的從史家傳出來的信件,童言童語、稚嫩的筆觸是他當時唯一的溫暖。也正是那信件上幾回說想念舅舅想見他一麵的話,才讓他窩心之下失了警惕……那日正是中秋,他滿心歡喜,想著終於能給甥女一個團圓,滿心的想著隻等他把外甥也偷出來,他們三個就能年年如此,他拚盡全力也定會給他們姊弟一個幸福的家……可是當他喬裝進了保齡侯府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甥女的笑臉和期盼,卻是史賈兩家設下的置人於死地的圈套,親隨用性命護著他倉皇逃退之時,滿心恐懼連累甥女的他聽到了什麽?……嗬,當年那個小姑娘眼中俱是清醒和厭惡……
若非是朱永安聽到消息,從京都大營匆忙趕來,恐怕這世上已然沒了他元澈!
此事過後,他尤不死心,心裏還執著一絲妄念,期望這是史家刻意教導灌輸,著意利用才致使如此,隻是……後來數年的暗查刺探終於教他死了心,這個甥女,也的確是被那史家刻意引導,但那樣冷心對待親舅和胞弟,也實在是過了——誠然,湘雲大氣倜儻,不拘小節十分像他那個世間難有的姐姐,但內裏也的的確確不負她的史家女的出身——涼薄非常!
彼時他連遭打擊,幾乎潦倒身死,之後好不容易再次挺立,卻也變得冷硬狠心,若非史墨這孩子心誠,若非他為了找他幾番費盡周折,元澈也不會認他——史墨焉知他未現身之前,被他這個舅舅暗暗觀察了足足一年餘,話語動靜兒,無一遺漏的被呈遞到舅舅案上。看著靈慧的外甥,元澈才動了培養的心思,初時這裏麵又有多少是為了利用史墨進入史家那座秘密的祠堂,偷回那半張藥方,恐怕連元澈自己都不清楚。
隻是好在這個外甥的確窩心,兩人相處之中迅速滋生的那股子血脈相連的親情讓元澈都驚訝,他難得又心軟一回,卻是把外甥真裝進了心坎裏。
這回那戚氏竟然把這樣陰損的主意打到外甥頭上,真真讓他氣恨難忍,又牽連著他想起了近日墨小子那姐姐整出的糟心事,就更讓他壓不住火氣了。
元澈小舅衣袖一甩就往外走,一麵涼絲絲的拋下一句:“讓墨兒近日離他那個拎不清的姐姐遠些兒,你也看著他點,若是下回再讓他喝成這個樣子傷了身,那我還真就要考慮給他身邊找幾個益友了。”
賈環微微一怔,看了眼內室裏睡得正香的那人,心說那史湘雲不是已經對墨兒好了很多麽,前兒他喜滋滋的尋了一匣子首飾要給送去呢,還讚什麽“英好闊大寬宏量”什麽“霽月光風”的,還好得意的說什麽“不似一般女孩兒,正是他史墨的姐姐才有這樣的胸襟氣度”……
招來他身邊最得力的平安,靠近耳邊吩咐一番,不足半個時辰,平安就來回稟了:“爺,問過舅老爺知機齋裏的魯大了,魯大說舅老爺吩咐爺去問就全告訴了,隻是與墨大爺分說時還請爺尋得時機委婉些……說是史大姑娘最近和那忠靖侯府走的十分近,那忠靖侯侯夫人小謝氏讓史大姑娘勸說墨大爺出麵向順天府遞狀紙,要討要回被保齡侯和其妻貪墨的屬於墨大爺與史大姑娘的那份家產,還有元夫人留下的嫁妝,史大姑娘已是、已是應了!”
賈環的臉登時就變得極難看,隻是還狀似溫和的把玩著史墨那把折扇上的扇墜,嘴裏玩味道:“應了?”
平安把頭埋得更低,小心翼翼回道:“是。恐怕史大姑娘不日就要送信與墨爺,還有……那小謝氏對史大姑娘允諾‘終身有靠’,屬於史大姑娘的一份家財也會原封不動的算作她的嫁妝……話雖不似這麽直白,不過魯大說史大姑娘必定是聽懂了的。舅老爺為此生了好幾回氣,唯恐墨爺傷心叫瞞著點墨爺。大爺,魯大還說,史大姑娘縱然有不是,但也因著保齡侯府近日太過苛待的緣故,叫您千萬留一線,畢竟畢竟墨爺他……”
賈環閉了閉眼,揮手道:“知道了,你下去罷,多往知機齋跑幾回,有什麽事就來回稟爺。還有,前麵的門房也吩咐一聲,不讓他們放了不相幹的人進府見你墨爺,若是來了,也不必與人糾纏,留下口信或者紙信,人都給我恭敬轟出去!”
摒退內室伺候的秋水、落霞,賈環坐上床沿兒,伸手摸摸那人的臉,長歎一聲,這人,他豈有不知,麵上一副淡淡的模樣,其實最是心軟,前些時那史湘雲終於有了個姐姐的樣子,和這人親近了起來,把這人高興的見牙不見眼,時常念叨兩句……賈環驟然生起了悶氣,兩隻爪子捏上了好眠的這人的腮幫兒,哼,以為他不知道麽,把史湘雲送來那身衣服鞋襪看的跟寶貝似的,還不舍得穿!看了就叫人生氣!
史墨嘟囔了一聲,緋紅的臉頰蹭了蹭賈環的手,賈環一驚,俊秀的臉漲紅了,看著被自己掐紅了的腮幫兒又有些心疼,輕輕摸了兩摸,又小心翼翼的湊上前親了親。半晌,又湊上去親親……直到深更了,秋水隔著簾子在碧紗櫥外小聲請他歇息了才罷手(或者是嘴?)。
“就在這歇了,你去罷,明日寅末來叫晨起。”
秋水這才掩好門,吹熄外間兒的燭火,輕聲吩咐今日上夜的婆子看好門戶,去隔壁小廈裏和衣睡了。
那廂,元澈吩咐的人剛剛回府稟告。
“爺,都安排好了。”
“嗯,墨兒那個好友,叫柴貫的,也知道了?”元澈靠在軟椅上,淡淡道。
底下一個貌不驚人、膀大腰圓的漢子越發恭敬,“回爺的話,小少爺那位師兄,稱柴公子的正是這錦雲閣暗地裏的小東家,奴才隻與他提了一句小少爺的名諱,那位公子就吩咐閣裏的嬤嬤幫忙了。”
元澈滿意點頭,笑道:“墨兒的眼光確實不錯,他這幾位師兄心思憨厚、詭譎、狡詐的都有,但無一不是值得相交之人,不錯!既然他大開了方便之門,咱們也不能小氣了,叫分屬初霖樓底下的商家,遇到柴家的生意一概讓半分的利。”
等那大漢出去了,一直站在他身後侍立不語的男子才笑道:“你這手段也忒陰損了,明日可叫那史鼐老頭怎麽活?”
元澈睨了他一眼,冷笑:“要是那史鼐因著這就沒臉活下去,倒還省了爺的功夫呢,哼,爺的主意陰損,爺倒覺得比起那史家毒婦來,爺這不算甚呢,本來一個內宅婦人,爺正不好意思尋她晦氣呢,她倒好,一梭子就往爺心頭寶上紮!爺倒要看看呢,襄陽侯倒了,兒子敗壞了,史鼐那匹夫還會不會與這個戚氏舉案齊眉,姐姐當年受過的奚落,爺要讓這毒婦一一都嚐到嘴裏,刻進骨頭裏才成!”
男子摸摸鼻子,心說這還不好意思尋晦氣,隻怕不出甥少爺這回事你也要下手了罷。想起那戚氏的陰毒手段,男子也眯起了眼睛,這樣的女人,比男人更蛇蠍百倍,的確該一一清算!這樣一想,倒覺得自家爺下手輕了呢。
元澈是什麽人,他與這人一起長大,這人還是他的奶兄,水深火熱兄弟倆一起撐過來了,若說這人心腸軟良善那才真正笑掉了人的大牙呢,當即斜眼道:“奶兄又搶東亭的差事,小心他又向奶娘哭去。”
東亭是元澈的貼身長隨,手腳麻利,行事靈活,人又忠心,但隻有一項讓人著實頭疼——一個快弱冠的大小夥子,眼淚說來就來,跟個淚包似的。平時他跟在元澈身邊還好,也沒人招惹他,隻是元澈這奶兄卓典時常會搶了他的差事,把人轟出去他自個兒隨侍在元澈身邊,一次兩次,次數多了東亭就委屈了,有一次就對著已經眼神已經不好的卓媽媽哭上了。這卓媽媽是元澈的奶娘,已經六十有餘,生養了好幾個兒女,活下來的隻有卓典一人,疼元澈如親子,早年受得苦多,如今就在元府的小院裏榮養,卓奶娘絕對是個潑辣性子,卓典回來就是劈頭蓋臉一頓狂風暴雨,讓元府裏的親近人看盡了卓典的笑話。
果然,一提起東亭,卓典臉色立刻不好,收起了那一副讓人牙癢癢的玩世不恭的樣子,咬牙切齒道:“真不知你想什麽,弄了個這樣的哭包子在跟前兒。”隨即又擺擺手,“我娘去廟裏還願去了,不提那小子。”他皺一下眉,道:“知機齋那麽多事情,我也是放心不下才來問你一句,你派人的時候天可不早了,那些人可真會如你所願?”
元澈搖搖頭,笑的諷刺,“那些人你還不知道,都是些無利不起早的人,放心罷,明早一準兒有好戲看,那戚氏不是想著敗壞墨兒的名譽麽,那爺就大發慈悲讓人都看看這史侯爺二子的風範!墨兒他們留下的痕跡都抹幹淨了?”
卓典點頭,道:“錦雲閣內外都抹幹淨了,那斜對麵正巧是咱們一座鋪子的後街,明日墨哥兒和他那幾位朋友就到那處去看戲就好,裏麵閣樓的三層已經派人去打掃了。任何人查,也不會有一星半點兒沾到墨哥兒等的身上。”
“嗯,其他事情用不著咱們操心,明日早朝咱們隻要確定這襄陽侯被問罪就行了。”
卓典知其意,拱拱手就退下了。這襄陽侯的事情卻不是臨時起意,元澈已經忙活了一個月了,如今各色罪狀都已齊全,朝中禦史言官也已經知機了,就連聖上那裏都有朱永安善討過,這襄陽侯如今避無可避,那些罪狀足以讓他丟官削爵。
元澈眼裏閃過一道暗光,這襄陽侯是個老狐狸,有他在史家就有個靠山,他要讓賈史王薛嚐盡孤立無援、終日惶恐,怎能不先拔了這根刺呢?
本來他也隻是想趁著史鼐被今上申斥,襄陽侯卻坐視不理,兩家嫌隙摩擦驟起的空檔弄垮戚家,沒成想史鼐那位賢妻想出個這樣下作的招數對付自家外甥——哈,他已經迫不及待的看到在自己老丈人剛被問了罪的時候,兒子就爆出這樣的醜事,史鼐那張五顏六色的老臉了!——元澈料定以史鼐那小心謹慎的心機,這回必定不會為了嶽家觸怒今上,但朝中就是這麽一回事,私底下涼薄毒辣都行,可若是表現在大庭廣眾之下那就真寒了心,如果史鼐在襄陽侯之事上明哲保身,之後史桂的醜事兒他就怎麽也彈壓不下了,定有那眾多的牆頭草願意“幫扶鼓吹”一把呢!
若說之前襄陽侯也對聖上責問史鼐的事置之不理,可這兩回事在群臣眼中那卻是雲泥之差,襄陽侯可以推說是怒其不爭,氣女婿教子不嚴,不過是小懲大誡罷了,畢竟也隻是無官職在身的小輩之事…可襄陽侯這次卻牽扯到身家性命,作為被他扶持起來的史鼐偏又是女婿的身份,不替老泰山求上一聲兒,可真正說不過去!早朝過後,襄陽侯雖倒,但戚家的兩子還在朝中任官,戚家的人脈也在,聖上顧念太上皇,元澈捅出的那些罪證也絕不至於把戚氏一族連根拔起,這樣一來,保齡侯的日子……
元澈小舅舅腦海中理順一番,含笑入睡:明日早朝告病罷,他也陪著外甥去看一看熱鬧……史鼐那張喪氣的老臉,日後有的是時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