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為了他們拿出來的那點糧食,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比你要一萬兩千擔的,他給你送來八千擔,就得歡天喜地地收著了,這已經算是有良心的了,也有大省不斷哭窮,最後一萬擔的目標,隻給你兩三千擔充數的,且這兩三千擔中,大半還是摻了沙子或是不好的米的,可是戶部也沒有辦法,他們給各省下指標,皇上給他們下指標,下麵的交不上來,最後挨罵的還是他們,所以隻能苦著臉把他們這濫竽充數的三千擔按著一萬擔記上,所以最後真正拿到手裏的糧食跟報上去的數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就算戶部真的把這些全送到了前線,也是不可能夠的,探春知道他們素來有這樣的傳統的,想必到了水彥尋那裏,什麽也不剩下了,皇上說是由西北暫時供給水彥尋軍隊的糧草,但是想也知道,到時候,一千擔給你記成一萬擔也是有的,誰讓你這個時候正求著人家呢,你若是不同意,那一千擔也沒有,這還算是好的,若是真碰上跟你有仇,真的就是一分也不給你,到了皇上麵前就是哭窮,你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所以探春一早叫李升昌帶著這一萬擔糧食去見山西巡撫,先將這一萬擔糧食交到他的手裏,請他找到水彥尋他們的時候轉交給他們,說是轉交,但根本沒有探春的人跟著,所以本上就是給了山西巡撫一個機會將這一萬擔好糧食換成較差一些,這相當於他不用拿出一分,還白賺了一萬擔精糧,還在皇上那裏賺了名聲,李升昌甚至都沒有透露探春在其中的作用,隻說是個人所為,原是東北出來的,知道南安王爺率領軍隊驅趕外敵,自己早年也曾遭敵軍搶掠,所以很是感激,如今出了這樣的事,自己願意出一份力,但是商人不便與官府扯上關係,所以拜托他做個順水人情,如此一來,他在李升昌和水彥尋麵前賺了兩份人情,且他也不敢肯定,李升昌會不會真的如他所說之後不會將這件事告訴水彥尋,若是為了這些糧食,真的得罪了他,想來也是得不償失,所以隻要他不算太貪,至少會送一萬擔糧食給水彥尋。


    兩個半月之後,沿境所開線路終於到達水彥尋他們駐紮的地方,找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斷糧十天有餘,即便水彥尋親自安排糧食分配,每日精打細算,也還是沒能支撐到他們到來,但總歸是比他們預計的已經早了太多了,雖然中間也餓死了不少人,活著的人也因為饑餓幾乎都脫形了,就連水彥尋也不例外,雖然他們每次都會給水彥尋準備足夠的糧食,但是他跟普通士兵一樣,每次隻肯吃那麽多,剩下的就讓他們收回去,自己是不肯再吃的,眾位士兵勸不住,又不忍浪費,也就不再多給水彥尋準備糧食了。


    所以看到山西巡撫親自帶著糧食找到他們的時候,幾乎那裏的每個人都將他當作救命恩人,要說這山西巡撫也是聰明,雖然自己每日都吃飽床暖躲在房間裏,但是到了這樣關鍵的時候一定是要第一時間出現的,果然,就是水彥尋也很是感動。


    當他鄭重其事地將那自己已經偷偷換了的一萬擔糧食交給水彥尋的時候,他就更感動了,他是知道他們在背後的搗鬼的,沒想到這位山西巡撫竟能真的交給自己一萬擔,水彥尋倒是對他刮目相看,倒不是說他真的就知道這位巡撫沒有缺數,但是他心中有數皇上大概給的指令是多少,他竟能帶著一萬擔來找自己,就算其中有缺數,也不會差太多,這已經足夠他感動了。


    這近三個月的時間他們還是第一次真正地吃上一次飽飯,劫後餘生的喜悅幾乎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水彥尋親自招待山西巡撫,對他及時趕來營救三萬大軍和自己表示感激,他也沒想到皇上竟然開了兩條路,其實之前他一直以為隻會有南邊那一條路,所以當時也想過自己這次恐怕是必死無疑,隻是對不起探春和兩個孩子,誰能想到自己竟然又一次得救了呢。


    席間他才得知這是賈環出的主意,既然是賈環,其中必然有探春的功勞,想到這裏,水彥尋長舒了一口氣,還好探春在外麵,若是兩個人都困在了這裏,還真是叫人絕望。


    接下來山西巡撫所說的話更讓他震驚,原來李升昌雖然跟他說了不願與官府有太多的牽扯,所以他送糧食的事情不必說,但是山西巡撫是什麽人,自然不能完全放心,又怕之後李升昌說了水彥尋懷疑自己,倒不如先開口:‘說實話,王爺的感激,孫某受之有愧,不瞞王爺,您也知道,山西境內剛鬧過土匪,幾年的兵事,境內的糧草被消耗一空,下官就是有心想救濟王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但就是這樣,皇上的命令既然下來了,怎麽也不能叫王爺和將士們在這裏餓著,所以我一早想好了,怎麽也要想辦法給王爺湊出些糧食來,誰知道,這事趕的巧,就在我要下令的時候,有位姓李的商人,說是願意捐一萬兩,你說著是不是天無絕人之路,我想著這一萬兩也能勉強支撐一段日子了,又趕著來救王爺,也就沒有留下督促境內糧食籌措的情況,將來若是這裏糧食不夠了,王爺盡管開口,下官就算再為難,也不能叫將士們餓著肚子。’


    他說著觀察水彥尋的臉色,故意隻透露商人姓李,卻並未說明他叫什麽,就是想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如李升昌所說,並無私交,隻是感激他帶兵驅除敵軍。


    水彥尋聽他說完,心中早有了底,誰會平白無故送一萬擔糧食給自己,姓李的,看來就是李升昌了,不過看如今這位巡撫大人的話,看來探春不想叫他知道其中的緣由,自己裝個傻就是了,於是他略顯著急地問道:“孫大人,這位商人的名號是什麽,也好叫我等回去好好感激人家,素未謀麵,卻對我等有如此大恩,實在感激不盡。孫大人帶人開路已是辛苦,之前境內的匪災,我也是聽過的,真是難為孫大人了。”說著便端起酒杯:“來,我再敬孫大人一杯,孫大人對三萬將士的救命之恩,水某與眾位將領銘記於心。”


    水彥尋先假裝吃驚的問李姓商人姓名,後來卻又扯到對他的感激之上,假裝自己並不是真心想追問他的名號,當然了,自己也確實是不想追問他的名號,自己一早就猜到了,何必追問他呢。


    果然孫大人看他如此說,眉笑顏開地端起酒杯連說“王爺客氣了”,卻也沒有絲毫也告訴他這位李姓商人到底是誰的打算。


    水彥尋也沒有追問的打算。


    這件事就這樣被孫大人自以為是地遮掩過去了。


    水彥尋因為要與他們一起救災,所以還不能回去,但是怕探春擔心,所以雖然知道自有孫大人的奏折呈遞給皇上,還是另寫了一封信拜托他叫人送到南安王府。


    前前後後,自沒有水彥尋的消息算起,到再次接到水彥尋的消息,已經小半年過去,再次接到他的消息,探春喜不自禁,拿著那薄薄的兩頁紙,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抱著已經半歲,卻還沒有名字的小兒子笑道:“你終於有名字了,你父王來信了,他說你就叫水淩熙哦,都等急了吧,我們終於有名字啦。”之前因為一直接不到水彥尋的回信,探春也始終不肯給他起名字,就連小名也沒有起,就是一定要等到水彥尋回信,可以說已經成了某種執念了,如今雖說他暫時還不能回來,但是想著他已經平安了,探春就高興地不得了,正好朝廷也接到了奏折,知道水彥尋他們得救了,所以惜春和迎春專門來看望自己。


    這次見到的探春跟以往完全不同,大部分時間都在傻笑,說著說著,她思緒已經飄遠了,搞得惜春和迎春苦笑不得,不過想到之前她那麽擔心,如今終於可以鬆口氣了,惜春和迎春也就能理解了。


    還好探春雖然傻樂,卻也還沒有忘記,還有數不清的人正被困在冰雪之中,即便是冰雪融化,也沒有糧食可以支撐,地方和戶部又有那些花頭,所以特地叫李升昌再去揚州,杭州等地再跑一趟,想辦法盡可能多的籌措糧食,另外早就寫了書信給潘望舒和林子清,叫他們幫忙照看,聯係聯係當地的大戶,看能不能將糧食賣給李升昌,回信是一早收到了的,他們以為探春是為水彥尋,所以答應雖然各地都是不給夠數,自己為了避免麻煩,也隻能按一定的比例給,但是不必擔心,他們會暗地聯係當地大戶,將糧食集中賣給探春。


    探春這件事做的早,李升昌去的時候林子清和潘望舒家中都已經收集好了糧食,隻等他過去查看了結賬了,所以雖然他們知道是東北賑災,免不了要抬高價錢,但是看在林子清和潘望舒的麵子上,倒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糧食運回來之後,因探春並沒有糧鋪,所以特地叫李升昌聯係了一個大的糧鋪,說自己剛從南邊收了些糧食來,想借他的名頭,將這些糧食賣給朝廷,到時候分給他一千兩的銀子,誰想那人以為李升昌是要趁機發國難財,以為他要大賺一筆,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一定要跟他按比例分成,李升昌哭笑不得,無奈隻好答應差價分他一成才算是成了。


    果然戶部無論怎麽催都交不夠足夠的糧食,還有幾萬百姓等著糧食救命,雖然國庫也不富裕,上報了皇上,還是決定從國庫出錢買糧,周邊的都已經買遍了,這已經算是第二次買糧了,也派了商人代表去南邊買糧,這個時候探春示意李升昌將收來的糧食九成都拿出來賣給戶部,另一成是留給水彥尋的軍隊的,他將來回來,不管是戶部還是京中都沒有餘糧,那幾萬人的口糧總要解決,探春不想叫他那個時候為難,所以有些自私地留了一成。


    賣的時候李升昌的意思是戶部拿著那些錢,就算咱們要的少,他們也不會拿去買更多的糧,最後咱們替他們剩下的銀子隻會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所以索性賺他們一筆,拿著這筆錢就是再去買更多的糧食都比白白便宜了他們要好。


    探春又豈是不知道李升昌所說的這些呢,隻是水彥尋和自己畢竟不是單純的商人,若是將來被人家發現自己在這個時候倒買糧食,若是價格低了,誰也說不出什麽來,但若是價格高一點,將來你說什麽,人家都不會信的,你說的倒是好聽,誰會相信你這樣無私,何況其中牽扯到戶部的醜聞,更是掰扯不清楚,探春寧願自己多吃點虧,拿更多的銀子出來買糧,也不願留下這個隱患,所以最終是以比收購價還低一錢的價格賣給戶部的,總共下來,探春要搭進去大概一萬兩銀子。


    那位掛名的糧鋪掌櫃一看李升昌這樣的玩法,瞬間感覺自己被耍了,當初說要差價的一成,這樣算起來,自己還要搭進去近一千兩,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好的是李升昌沒有真的跟他計較,該給的一千兩還是一分不少的送到了他手裏,他隻是不明白,他一個商人,來回折騰,還把東西以低於收購價賣出去,到底是為了什麽。


    李升昌有些無奈地笑道:“莫掌櫃就當我是心懷社稷,救國救民吧。”不然他還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解釋王妃這一係列的操作。


    隻是可惜了那幾萬的銀子都白白進了戶部那幫人的口袋,這讓他很是不平。


    有探春這個大手筆,再加上陸陸續續買來的幾萬擔糧食,賑災的糧食總算有了著落,皇上多日以來的表情總算好看一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陵十二釵之探春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襲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襲常並收藏金陵十二釵之探春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