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概念是在否定和差異中生成的,但是我們確在肯定中使用的。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肯定性建立在我們對否認的承認之上,並且我們要忘卻這種承認,否則我們就沒有辦法統一的去使用了。問題在於被忘卻的東西,不代表它不存在的。
我們終有一天會看見,會想那些我們刻意遺忘的東西。頃刻間,我們的世界會物是人非,原來堅固的現實就會變得支離破碎,然後你就一定會回憶起來那些從來沒有被完整回答過的問題,那些從來沒有被真正填上過的空。
“三個小時?三個小時?!”
“稀客,稀客。稍安勿躁,慢慢說。”
這場景著實不常見,一般出現這種情況都是我逼問它,很少有它主動出現並質問我的決策。
我不知道該感歎小孩子長大了,要造反了,還是憤怒它代替了我的角色,侵占了我的權益。但實際上我的情緒毫無波動,更多的是一種平靜,我也不知道這是因為我覺得我自己錯了,還是我覺得它所質問之事毫無緣由,畢竟我做的決定是有我的道理。
很明顯我的雲淡風輕激怒了它,在它眼裏這似乎對了變成了對它的挑釁。畢竟按理論上我才應該是那個情緒失控的人。
“真奇怪,在書上明明說過,如果人平靜的話,也會跟著平靜下來,你更加憤怒。”麵對它的責問,我隨手的放下茶杯,閉上眼睛身體微微靠向椅背。
“書上是讓你認真傾聽別人說話,而不是讓你露出這種自以為是的微笑,讓別人覺得他說的話對於你來說微不足道,你這種行為隻是欠揍。”
看著它的表情,我稍微頓了一下。不尋常,不尋常,按理論上這個時候該露出這種表情的是我才對,就好像我和他的角色互換了。我成了它,它成了我,可我們本身不就是同一個人嗎?這個想法似乎嚇到了我,又或者說就該是這樣。
是什麽在決定我們的行為又是怎麽在改變我們的行為,我看向腳下,那裏是平靜的海麵。
是錯覺嗎?
為什麽我看到我的倒影是置身於浩瀚星海之中。仿佛我腳下不是水麵,而是站在天穹之上,遙望星空。
“你居然將你人生寶貴的三個小時花在打遊戲上麵,你到底是在想什麽?你不是應該保持理智嗎?”
它的咆哮隻要我拉回了現實。我看向它,原來這就是它平時看我的感受。原來平時的我是這麽的荒唐可笑。回憶起我平時內心的感受,我又感到一陣濃濃的悲哀。就仿佛那跳梁小醜在人群中被踐踏的,倒在街上,牙齒被摔掉了很多顆,滿臉是血,很疼,表情很扭曲,但圍觀的人卻哈哈大笑,好像看到了精彩的戲劇。
沒人聽見一個它的哭聲,眾人隻把他的傷痛當成一場玩笑的鬧劇。他笑的時候人們說他在作秀,他哭的時候大家還以為這是偽裝。
那麽一瞬間它似乎不見了,它似乎就回到了原地對著我表達它的憤怒。第一次我看到的不再是模糊的物體,我似乎看清了它的臉,我似乎什麽都沒有看清。
這是我第一次詢問自己。它真的是我嗎?好陌生啊。
我穩了穩自己的心神,掐斷了這個念頭,盡量平靜我的語氣回答道。“我隻是玩了幾場遊戲而已。你可以選擇把它看成我在墮落在浪費我的時間,也可以看成我在和朋友增進感情。
你常讓我去社交,而我真正去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你又在指責我浪費時間想想吧,其實根本沒有三個小時玩遊戲,主要兩個小時,聊天應該站一小時,而且我還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朋友,並且我們還交換了我們喜歡看的文學著作。你能說這是浪費時間嗎?”
在說完這一句話的時候它消失了,而我愣住了。因為這就是我常幹的事情啊,各種各樣的指責,各種各樣的聲稱它在浪費時間。雖然當初我心裏是確實這麽認為的,可換成我的時候,為什麽又有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什麽同樣的行為卻掛上了有益的旗號?
它真的是我嗎?我到底是誰?如果它是我,我又是誰?如果它不是我,那我對它的種種行為還能是理所當然的嗎?
我感受到心髒處傳來一陣鑽心的痛苦,我無聲的蹲在地上。周圍的平靜的海麵開始變得波濤洶湧,哦不對開始就像一塊美麗是那溫柔的月光,是在程程歲月就好像一塊雕琢精細的浮雕準備一點點的擊碎。
我無聲的呐喊,我痛苦的嘶吼,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就像被烈火焚燒,明明撕心裂肺,卻隻能聽見柴火劈裏啪啦的燃燒著。
沸騰的血液突然冷卻,所有的一切都停留在了那一秒鍾。眼前的一切慢慢產生了碎裂的痕疾,周圍的風景成成碎裂,最後一切歸於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沉寂。
它是我。我是誰?我就是我。
我眼底劃過無數的光影,那是我的記憶……還是我的幻想。幻覺和記憶不斷交錯,我漸漸分不清是真實還是虛幻。我的在交叉的銀線中徘徊穿梭,每一塊零碎的畫麵就像神經隨意激發產生的隨機圖像,又像我真實經曆的。
沒有前後,隻是突兀的出現幾個畫麵,然後再消失不見。沒有規律,沒有意義,沒有秩序。我開始質疑我的過去。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到底有多少是我真實經曆的,又有多少是我無法控製的想象力創造的?
我感受到無邊的黑暗。腦海中是來勢洶洶又劇烈的疼痛,牽動著所有神經,又化為空白。最可怕的並不是那如針紮般,綿延不斷的痛楚,而是不知這無邊苦悶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麵對。
我聽見一陣悠揚的歌聲,是吟唱還是誦讀?這聲音仿佛來自遠古的旋律,又仿佛來自我血脈更深層的本能在高歌。
我聽到有人在呼喚我,我猛然驚醒,大口的喘著粗氣,仿佛脫水的魚,脆弱又無助。看著麵前世人口中真實的一切,我感覺無比的陌生,這一切真的是真的嗎?
我連忙打消這個念頭,遏製我的聯想繼續做功。我怎麽能去質疑現實呢?
可我又怎麽確定這是現實呢?羅伯特·布蘭頓指出:“規範最多為我們評估斷言作出限製……這一過程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概念無限否定性……對於這個無限否定和無限中介的過程而言,表征不是它的起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並且這個結果是在不斷展開的社會進程中無限延後的……”
此時我將能否定的都否定了,剩下的這個便是暫時的真理。因此我現在存在於現實中也隻是暫時真理。
同樣如果我窮根究底,追問到最後隻能有一個關係,那就是“不是”的關係。那是什麽讓我能夠自由自在的說“我就是我”這樣的話?
語言學大師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的表述。他說:“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看到的都不是預先規定的的觀念,而是一個來自於係統的價值(意義),我們說價值相當於概念,其意思是概念純粹是用來表示差異的,不能根據其內容正麵的確定的。隻能根據他們與係統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從關係的層麵去確認他們他們的確切特征,是他們不是別的東西。”
當我說“我是我”的時候,我其實是在說我不是你,我不是這個世界,也不是這個社會,我不是一切我不是的東西。即便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什麽樣,但是我居然可以說我就是我。
拉康有個很妙的說法。“自我的基本功就是係統的拒絕承認現實。”那我可不可以說現實就是係統的遮蔽和扭曲真理。如果自我和真理都是在與他者的差異性中迂回確認的,這種變相的確認卻無法解釋自我究竟是什麽,真理又究竟是什麽?
當人人都說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現實就是現實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一個廣泛的相互確認中,完成了一次係統性的自我欺騙?
一個係統的秩序,如果足夠精密,我是不是就可以在裏麵安然無餘的忘乎所以?於是所有人都係統性的拒絕承認現實,我們似乎獲得了一個互為健康的正常生活……
這簡直就是一個局部易碎,但是整體卻是相對牢靠的悖論性結構的係統。黑格爾說:“真理是所有參加者都有為之酩酊大醉的一席豪飲,但他會因為每個參與者離開酒席就立即陷入瓦解,所以整個豪飲也就同樣是一種透明和簡單的靜止。”
不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第一次我自己主動叫停。真的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有種預感,我會得到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會是“我什麽都不是,一切都沒有意義。”
我現在接受一切理性的現實都是建立在虛無的土壤上。這個想法簡直太恐怖了。是什麽恐怖且邪惡的力量讓我認為我的清醒其實是迷茫,讓我去質疑整個世界的統一性。
這意味著肯定性建立在我們對否認的承認之上,並且我們要忘卻這種承認,否則我們就沒有辦法統一的去使用了。問題在於被忘卻的東西,不代表它不存在的。
我們終有一天會看見,會想那些我們刻意遺忘的東西。頃刻間,我們的世界會物是人非,原來堅固的現實就會變得支離破碎,然後你就一定會回憶起來那些從來沒有被完整回答過的問題,那些從來沒有被真正填上過的空。
“三個小時?三個小時?!”
“稀客,稀客。稍安勿躁,慢慢說。”
這場景著實不常見,一般出現這種情況都是我逼問它,很少有它主動出現並質問我的決策。
我不知道該感歎小孩子長大了,要造反了,還是憤怒它代替了我的角色,侵占了我的權益。但實際上我的情緒毫無波動,更多的是一種平靜,我也不知道這是因為我覺得我自己錯了,還是我覺得它所質問之事毫無緣由,畢竟我做的決定是有我的道理。
很明顯我的雲淡風輕激怒了它,在它眼裏這似乎對了變成了對它的挑釁。畢竟按理論上我才應該是那個情緒失控的人。
“真奇怪,在書上明明說過,如果人平靜的話,也會跟著平靜下來,你更加憤怒。”麵對它的責問,我隨手的放下茶杯,閉上眼睛身體微微靠向椅背。
“書上是讓你認真傾聽別人說話,而不是讓你露出這種自以為是的微笑,讓別人覺得他說的話對於你來說微不足道,你這種行為隻是欠揍。”
看著它的表情,我稍微頓了一下。不尋常,不尋常,按理論上這個時候該露出這種表情的是我才對,就好像我和他的角色互換了。我成了它,它成了我,可我們本身不就是同一個人嗎?這個想法似乎嚇到了我,又或者說就該是這樣。
是什麽在決定我們的行為又是怎麽在改變我們的行為,我看向腳下,那裏是平靜的海麵。
是錯覺嗎?
為什麽我看到我的倒影是置身於浩瀚星海之中。仿佛我腳下不是水麵,而是站在天穹之上,遙望星空。
“你居然將你人生寶貴的三個小時花在打遊戲上麵,你到底是在想什麽?你不是應該保持理智嗎?”
它的咆哮隻要我拉回了現實。我看向它,原來這就是它平時看我的感受。原來平時的我是這麽的荒唐可笑。回憶起我平時內心的感受,我又感到一陣濃濃的悲哀。就仿佛那跳梁小醜在人群中被踐踏的,倒在街上,牙齒被摔掉了很多顆,滿臉是血,很疼,表情很扭曲,但圍觀的人卻哈哈大笑,好像看到了精彩的戲劇。
沒人聽見一個它的哭聲,眾人隻把他的傷痛當成一場玩笑的鬧劇。他笑的時候人們說他在作秀,他哭的時候大家還以為這是偽裝。
那麽一瞬間它似乎不見了,它似乎就回到了原地對著我表達它的憤怒。第一次我看到的不再是模糊的物體,我似乎看清了它的臉,我似乎什麽都沒有看清。
這是我第一次詢問自己。它真的是我嗎?好陌生啊。
我穩了穩自己的心神,掐斷了這個念頭,盡量平靜我的語氣回答道。“我隻是玩了幾場遊戲而已。你可以選擇把它看成我在墮落在浪費我的時間,也可以看成我在和朋友增進感情。
你常讓我去社交,而我真正去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你又在指責我浪費時間想想吧,其實根本沒有三個小時玩遊戲,主要兩個小時,聊天應該站一小時,而且我還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朋友,並且我們還交換了我們喜歡看的文學著作。你能說這是浪費時間嗎?”
在說完這一句話的時候它消失了,而我愣住了。因為這就是我常幹的事情啊,各種各樣的指責,各種各樣的聲稱它在浪費時間。雖然當初我心裏是確實這麽認為的,可換成我的時候,為什麽又有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為什麽同樣的行為卻掛上了有益的旗號?
它真的是我嗎?我到底是誰?如果它是我,我又是誰?如果它不是我,那我對它的種種行為還能是理所當然的嗎?
我感受到心髒處傳來一陣鑽心的痛苦,我無聲的蹲在地上。周圍的平靜的海麵開始變得波濤洶湧,哦不對開始就像一塊美麗是那溫柔的月光,是在程程歲月就好像一塊雕琢精細的浮雕準備一點點的擊碎。
我無聲的呐喊,我痛苦的嘶吼,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就像被烈火焚燒,明明撕心裂肺,卻隻能聽見柴火劈裏啪啦的燃燒著。
沸騰的血液突然冷卻,所有的一切都停留在了那一秒鍾。眼前的一切慢慢產生了碎裂的痕疾,周圍的風景成成碎裂,最後一切歸於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沉寂。
它是我。我是誰?我就是我。
我眼底劃過無數的光影,那是我的記憶……還是我的幻想。幻覺和記憶不斷交錯,我漸漸分不清是真實還是虛幻。我的在交叉的銀線中徘徊穿梭,每一塊零碎的畫麵就像神經隨意激發產生的隨機圖像,又像我真實經曆的。
沒有前後,隻是突兀的出現幾個畫麵,然後再消失不見。沒有規律,沒有意義,沒有秩序。我開始質疑我的過去。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到底有多少是我真實經曆的,又有多少是我無法控製的想象力創造的?
我感受到無邊的黑暗。腦海中是來勢洶洶又劇烈的疼痛,牽動著所有神經,又化為空白。最可怕的並不是那如針紮般,綿延不斷的痛楚,而是不知這無邊苦悶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麵對。
我聽見一陣悠揚的歌聲,是吟唱還是誦讀?這聲音仿佛來自遠古的旋律,又仿佛來自我血脈更深層的本能在高歌。
我聽到有人在呼喚我,我猛然驚醒,大口的喘著粗氣,仿佛脫水的魚,脆弱又無助。看著麵前世人口中真實的一切,我感覺無比的陌生,這一切真的是真的嗎?
我連忙打消這個念頭,遏製我的聯想繼續做功。我怎麽能去質疑現實呢?
可我又怎麽確定這是現實呢?羅伯特·布蘭頓指出:“規範最多為我們評估斷言作出限製……這一過程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概念無限否定性……對於這個無限否定和無限中介的過程而言,表征不是它的起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並且這個結果是在不斷展開的社會進程中無限延後的……”
此時我將能否定的都否定了,剩下的這個便是暫時的真理。因此我現在存在於現實中也隻是暫時真理。
同樣如果我窮根究底,追問到最後隻能有一個關係,那就是“不是”的關係。那是什麽讓我能夠自由自在的說“我就是我”這樣的話?
語言學大師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的表述。他說:“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看到的都不是預先規定的的觀念,而是一個來自於係統的價值(意義),我們說價值相當於概念,其意思是概念純粹是用來表示差異的,不能根據其內容正麵的確定的。隻能根據他們與係統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從關係的層麵去確認他們他們的確切特征,是他們不是別的東西。”
當我說“我是我”的時候,我其實是在說我不是你,我不是這個世界,也不是這個社會,我不是一切我不是的東西。即便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什麽樣,但是我居然可以說我就是我。
拉康有個很妙的說法。“自我的基本功就是係統的拒絕承認現實。”那我可不可以說現實就是係統的遮蔽和扭曲真理。如果自我和真理都是在與他者的差異性中迂回確認的,這種變相的確認卻無法解釋自我究竟是什麽,真理又究竟是什麽?
當人人都說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現實就是現實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一個廣泛的相互確認中,完成了一次係統性的自我欺騙?
一個係統的秩序,如果足夠精密,我是不是就可以在裏麵安然無餘的忘乎所以?於是所有人都係統性的拒絕承認現實,我們似乎獲得了一個互為健康的正常生活……
這簡直就是一個局部易碎,但是整體卻是相對牢靠的悖論性結構的係統。黑格爾說:“真理是所有參加者都有為之酩酊大醉的一席豪飲,但他會因為每個參與者離開酒席就立即陷入瓦解,所以整個豪飲也就同樣是一種透明和簡單的靜止。”
不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第一次我自己主動叫停。真的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有種預感,我會得到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會是“我什麽都不是,一切都沒有意義。”
我現在接受一切理性的現實都是建立在虛無的土壤上。這個想法簡直太恐怖了。是什麽恐怖且邪惡的力量讓我認為我的清醒其實是迷茫,讓我去質疑整個世界的統一性。